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与自我和解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与自我和解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09 21:2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与自我和解读后感精选10篇

  《与自我和解》是一本由【美】奥马尔•马涅瓦拉(Omar Manejwala)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自我和解》读后感(一):告别成瘾,与自我和解

你是否特别想得到某样东西,并用尽一切办法来获得它——有时甚至不惜损害自己吗?
我们为什么会无法抑制地感觉自己需要某种东西(比如,食物、香烟、酒、网络或性)?
我们怎样才能恰好地满足它们而又避免放纵
《与自我和解》这本书应该会解答你在这方面的疑惑。本书将从成瘾的原因入手,抽丝剥茧,最终提出超越强迫与成瘾的道路。
什么是成瘾
成瘾,源自拉丁词“addictionem”,主要是指“一种投入”。当你成瘾时,你的思想、视角、行为甚至神经元或脑细胞都被投入到了所渴求的物质或行为当中。也就是说,“这些强烈而无法抗拒的渴求正是成瘾行为的核心。
成瘾者会体验到一些较为温和的欲望冲动。他们往往并非是因为需要而饮酒,而只是因为想饮酒而饮酒。面对自己内心的这种欲求,他们无法抑制,只有“缴械投降”。
恶性循环——承认吧,你就是上瘾了
就拿“戒酒”来说吧。
有酒瘾的人,如果能喝上几杯酒(他们并未看到其他喝酒的人受到了什么惩罚),他们立刻就能感受到舒适和安慰,否则他们就会易怒、焦躁不安、牢骚满腹。当他们像许多人那样再次屈服于欲望时,渴求这一现象便会恶化,他们将会变得更加放纵。然后再次后悔下定决心不再喝酒。看,恶性循环。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随之你而来的是悔恨和羞愧,这些都可能让你变得虚弱。
羞愧是这样一种感觉:你觉得自己有一些非常严重的根本性缺陷,这让你变坏并且不配得到爱。更重要的是,羞愧不能给我们带来补偿,不能让我们改正错误,不能让我们打消“自己是个坏人”的想法。
由此看来,羞愧会对人们最重要的价值感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让人们无法有尊严地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而生活
米娜桑,请别笑,剁手族的童鞋,看看自己的膝盖,是不是已经碎了。
治疗成瘾,从改造大脑做起
总所周知,诸如酒精成瘾以及毒瘾对大脑有着明显的伤害作用。
首先看看酒精对大脑的消极作用。临床研究表明,9%的酗酒者都患有某种在临床上可诊断的脑部功能失调症状。在入院接受戒酒治疗的患者中,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的人都患有认知功能损伤症状。而像大麻等毒品,有人认为它是灵丹妙药,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表明,当大麻的使用剂量达到一定量时,大脑的确会出现损伤。然而,通过三种行动,我们可以改善成瘾的大脑。
A 思考改变大脑
研究证明,快乐的人比不快乐的人表现的更好,他们能创造更多成果,一些研究甚至表明他们能够活得更久。积极的情绪能够改善你的思考能力记忆能力以及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摆脱上瘾相当重要。例如,光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就能提高你摆脱消极情感并恢复积极情绪的能力。
B 行动改变大脑
行动同样能为大脑带来非常明显的改变。我们可以为这个观点找到很多事例。
例如,小提琴手的大脑活动更多地被用于触弦的那只手而非另一只手,并且,与非小提琴手相比,小提琴手有更多的脑物质被用于触弦的那只手。因此,这只手的复杂运动实际上引起了大脑结构的变化。
C 体验改变大脑
大量证据表明,儿童时期的体验也会影响到大脑的发展,无论是从消极的层面(贫困、躯体虐待、情感或心理虐待、性虐待、忽视等)还是从积极的层面(爱、怜悯、投入及互动等)来看均是如此。
例如,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观看电视比接触父母多,那么他的语言能力与非电视儿童相比,就会相对较迟获得。
一些更加实用的建议
我们可以在以下方法中找到很多有助于我们应对渴求和成瘾行为的要素。
A 创造一种归属感
当你感到自己属于某个地方或组织、有人接纳你时,将极大激发你做出积极的、治愈性的行为。只是出席会面就能带来好处,但积极的参与远远比会面更为有效。
B 找到具有类似问题的人
比如一个人正在遭受可卡因成瘾的折磨,那么对你来说,与活跃的可卡因吸食者一起在外逗留显然不是什么好主意,相反,如果你同一些已经完全摆脱可卡因成瘾的人一起,你将受益匪浅
C 为你的行为列个清单
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减肥屡战屡败的人,因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会在减肥受挫时大吃特吃,有一个专有名词形容这种行为——自毁行为。面对敌人,我们不要逃避,而要试图去面对它。成功节食的人很久以前就已经认识到,通过对事物的摄入量进行记录,能够对节食结果造成巨大的影响。记录你的饮食,卡路里,这很重要且有效,并且让一个值得信任的、不妄下结论的人分享是很有必要的。
D 让问责伙伴监督自己
如果私下里你正在戒烟、节食,那么,祝你好运。你只会无谓地妨碍自己,极大地缩减自己的成功机会。
E 练习冥想
很多研究表明,在冥想和压力的缓解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这种策略曾帮助无数人减少压力、痛苦焦虑
F 寻求帮助并愿意受教
当你自以为知道答案时,你将很难听取不同的意见。当人们只关注那些能够支持其理论的证据而忽视对立的证据时,证实偏差便出现了。由于你的大脑竭力阻挡,那些最重要的、最有可能帮助你的建议未必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G 换个角度看问题
不要让大脑的低级部分左右我们的行动,应该尽量使用但闹的高级部分思考——视角的转换。是向渴求投降还是全身而退?在很多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区别其实非常简单:我们只要重构情境,深呼吸,然后换个角度看事情,就会发现事情真的变得不同了。
H 乐于助人并对他人践行真正的爱
这是本书最重要的建议。
事实证明,爱与助人为乐的治愈力是非常明显的。另外,大多数所谓的自助团体以及互助团体都强调爱与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一项对老年人的研究表明,志愿精神抑郁的减少、焦虑的释放和躯体症状的缓解有着某种联系。若干研究表明,比起接受帮助的人,给予帮助的人能够从帮助行为中获得更多益处。
案例——网络强迫症解决方案
大多数人都在使用网络,然而,如果你发现自己不愿坦白上网情况或是偷偷使用网络,如果你发现在上网时损害了自己的价值或是自己的网上活动而感到羞愧,那么,你多半是患上了上网成瘾症。
尽管上网成瘾症尚未被正式诊断成瘾,但作者已见过许多这样的例子。而大学生由于离开家庭,有着大量不受监管的、松散随意的时间,几乎可以毫无限制使用网络,因此在这方面,他们似乎比其他群体更容易陷入上网成瘾之中。
下面是一些能对网络强迫症有所帮助的建议。
★ 找到一个问责伙伴。如果有一个信任的伙伴能够帮助你经常更换家中的WiFi密码,
哦呵呵呵。
★ 在问责伙伴面前真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不要让你的笔记本插上电源。
★ 避免线索物及触发器。也就是让电脑离你远远的。
★ 不要经常开着智能手机。
★ 把注意力放在线下关系上。
★ 培养你的业余爱好。

  《与自我和解》读后感(二):渴求

面对成瘾行为时,你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决策。
强迫症和成瘾行为有大量联系,纹状体变化,血清素水平较低,大脑额叶变化导致决策和执行功能丧受损。
这些人受尽大脑撒谎的痛苦,无法摆脱,强烈的渴求,让人们理性全无。
人没有办法相信自己的判断,失去决策能力,大脑改变硬系那个了选择和意欲,人却浑然不觉,自己变得不可信任,人不能信任自己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奥马尔•马涅瓦拉以自己几十年作为医生与成瘾的抗争经验,讲述了渴求的原因、惩罚机制,以及大脑“控制感”和“内疚”,“羞愧”,“渴求”之间难以解开的结。以及如何通过有效行为重塑大脑的办法。

  《与自我和解》读后感(三):人与自己的战争

人与自己每天都在战斗,天长日久,终其一生。
这,就是战争。
原因老子早就说得很清楚了:“智慧出,有大伪。”
人的智慧让人陷入了自我的战争。
一颗果子成熟了,人就把它吃了,心满意足,心里和肉体同感愉悦。
然后离开了满树的果子。
十颗果子成熟了,人吃了三颗就饱了。
看着剩下的七颗果子,他想到:“如果我把这七颗果子摘走,就不会被别人吃掉,那么,我明天就不用出来找吃的了。”
他摘走了七颗果子。
路上,别人用一只兔子换走了他的果子,他得到了兔子。
路上,别人用一只羊换走了他的兔子,他得到了羊。
路上,别人用一头牛换走了他的羊,他得到了牛。
这时候,他饿了。
他发动了人生第一次的自我战斗:“我现在不吃这头牛的话,说不定在下一段路上可以换一头大象,可是我现在很饿;我一个人吃不完这头牛,岂不是太可惜了,忍一忍饿,等遇到的人多了,可以用剩下的肉换其它的食物,我吃饱了,也没有浪费,还得到了更多食物。”
忍饥挨饿好几天,终于遇到很多人,好好地吃了一顿牛肉,换了一大堆其它食物。
本来他想睡觉,可是看着这一堆食物,他就想:“这么多食物放在这里不安全吧?这么多食物我怎么能带走呢?那些新鲜的食物坏掉的话太可惜了吧?这些食物是不是可以换更多的食物呢?......”
失眠了。
以后,他热衷于用自己的食物换更多的食物,即使自己吃不完,即使坏掉,即使食物太多让自己不能睡、很劳累,他依然想着要更多的食物。
他停不下来了!
吃东西已经不能让他快乐了,只有得到更多的东西才能让他快乐,即使这些东西本身对自己没有什么用处。
人类的智慧终于让人类能够思考未来,能够为了未来而压抑当下;能够思考过去,总结经验,让自己的过去为未来服务。
因此,人类不得不陷入与自己的战斗。顺应本能满足当下更好呢?还是压抑本能满足未来更好?思考过去只是得到了经验,还是收获悔恨?很可惜,自然的规律就是得到一样必须付出另外一样,选择一样必须舍弃一样。即使想选择对自己利益最大的一边,可惜,人类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有谁能够掌握所有因素并且预言自己做的选择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自己的利益一定可以最大化?从绝对的角度讲,这不可能。即使可能,那好,死个十亿脑细胞来思考作为代价吧。这样的代价得来的最大化的利益是最大化利益吗?
好吧,我这一段文字已经将思维的战斗要变成战争了!
这就是智慧,总是和大伪同出同进。
人们都子在追求智慧,只有老子看到了智慧带来的阴影。
与自我和解,这是一个多么具有老子意味的题目啊!这个西方人感受到了老子的智慧,他在文中多次引用老子的原文。
“生大材,不遇其时,其势定衰;生平庸,不化其势,其性定弱。”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也许他感受更多的人人内部的战争连绵不断
即使酒精、思考、行动、体验能够改变大脑,即使大脑内部有一套完善的自我奖励和惩罚体系,即使我们知道了更多大脑是如何让人感受、思考和行动的机制,也知道大脑是如何让我们强迫、成瘾和自毁,这让人感到清晰和有希望,但大脑就是它自己,它如何能在错误中让自己正确?谁能保证这些思考、行动和体验都是好的,都能够让大脑向好的方向改变?如果确实如此,想来当初也不会变成如今了吧。
人力毕竟有限,所以书中引文说:“放手吧!让上帝主宰一切。”
过度的智慧思考,也许会让战争永不休止。
适度地不用智慧,也许是更平静愉悦的存在方式。
适度地舍弃,也许会是一种更满意的获得。
但是,在滚滚红尘、好坏分明的时代,谁能做到呢?你想这么做,周围的“大势”给你这样的机会吗?
你想活在当下,但是明天已经爆仓,冲到了今天,挤压地今天喘不过气来,你可以视而不见吗?别人允许你视而不见吗?
你想舍弃,为谁舍弃?别人允许你舍弃吗?或者贪婪的别人让你舍弃一切呢?
老子的大智慧在今天也只能局部而为,不是,他的大智慧在几千年的中国就没有真正大为过,老子早就知道这一点了。要不然他为什么要走了,被迫写字,才写了5000字,而且第一句话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告诉读者,接下来他写的这些东西都是没用的瞎扯。
这就是真正的人生吧。
本书的作者提出,十二步康复法(twelve step recovery programs),既然大脑不能拯救自己的错误,那就靠团体的力量吧。
这是一个不错的道路。
放下自己,信任别人吧。
这本书还是有些散,正题目有大家之气,可是内容缺少大家之气;副标题有实干家的气质,却又缺乏操作性。
无论从正标题还是从副标题来讲,多少有些名不副实
定论:这是一本中肯的书,说自己好,也说别人不错。
因此还是要推荐,起码前几章可以消除心理学的迷雾,让人们看到在心理学中大脑的光亮。

  《与自我和解》读后感(四):该剁的不是手,而是脑袋

剁手族不仅是形容网购成瘾,也可以形容所有成瘾。其实要剁的不是手,而是脑袋,因为是头脑指挥着行动。我们不断地欺骗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可这最后一次加了N次方,而且似乎是一个恶性循环。是生活中的诱惑太多,还是我们的自制力太差,抑或是本能使然?
------------------------------------------------------
要想弄清楚冲动和渴求之间的差异,我们需要知道“真正对某物上瘾”(某种物质或是某种行为)与“滥用或过度使用某物”之间的区别。让我们以酒精为例。一些人饮酒既未让他们丢掉工作或是破坏其与他人的关系,又未招致任何法律问题;既未让他们经历戒断期(流汗、颤抖、血压升高和脉搏加快),又未让他们对酒精造成的效果产生耐受性(需要喝更多的酒来获得同样的效果,或者,往常的饮酒量能够带来的效果已经减弱),可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想要控制酒量。这类人之所以想少喝一些,或许是因为健康的原因,或许是因为饮酒会对睡眠造成干扰,等等。对一位女性来说,也许是因为惧怕酒精中的卡路里或是想更好地陪伴孩子而控制饮酒。实际上,正是这些原因驱使我的许多患者对饮酒进行控制。对他们来说,在睡前几个小时保持活跃并用心陪伴孩子是很重要的。在这段亲密的家庭时光中,他们想尽量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
当这样的一位父亲或母亲决定控制饮酒时(比如,将每晚的三杯红酒减到一杯),许多事情便会发生。这些事情能够让我们对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有所了解。如果你想知道某种行为是否已经成为问题,那么请不要只注意当你实施这种行为时会发生什么。相反,你应当注意当你未实施这种行为时会发牛什么。在上述这种情境中,父母们会把自己的饮酒量缩减到每晚一杯并且绝不会想喝另外两杯。也许,他们会问自己为什么以前没有控制饮酒。他们的自我感觉变得更好了,或许还因此变瘦了,他们觉得自己更为活跃了并为自己能够朝着一开始的目标坚持下去而感到骄傲。或者,他们只是减少了自己的饮酒量,却从未对此有过任何思考。也许,除了除夕夜或者某些特定场合外,他们绝不会想多喝两杯。你大概认识很多这类人(很可能你自己就是其中一员),他们打定了主意,从此便不加任何思考甚至毫无困难地坚持了下去。此外,还存在着另一种情况。有些人会因为各种原因将饮酒量缩减为每天一杯,但他们确实注意到了自己少喝了两杯酒。也许他们一开始并未有所意识,但是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之后他们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们开始告诉自己:“我不会喝多的。”同时,他们会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做出承诺。有些时候,他们有再来一杯的冲动,但他们忠于自己的目标,坚持每天只喝一杯。或许他们时不时地会犯点小错,但比起多喝的那几杯酒,其目标往往更为重要。他们的冲动并没有强烈到足以让他们放弃目标的程度,他们仍然能克制它。这或许是一种冲动,或许是一种温和的渴求,但这总会过去,他们总能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进发。
 他们所体验到的这种温和的渴求(恰当地说,由于它们更为温和并且很少有人会向其让步,它们更应该被称作“冲动”而非“渴求”)到底包含哪些类型呢?我们将在本书中时不时地谈论这个问题。对于上面这类饮酒者,我们可以用某些有针对性的策略来减少其因冲动所带来的不快,消除他们的不适,并且让他们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达成目标。没有人会说他们已经对酒精上瘾了,我们既不会认为他们是一群酗酒者,也不会认为他们需要额外的那几杯酒。在上面这些例子以及下面的例子中,你可以用其他任何一种你正试图改变的行为来代替饮酒(比如,吃糖、饮用碳水化合物、赌博或是网络强迫症),其中的原理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这些行为变成强迫行为时,为什么其中的大多数行为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它们之间存在哪些差别?我们将在第四章中讨论这些问题。)
此外,还有这样一种努力改变自身行为的人。她可能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度饮酒问题,她的丈夫也许正在因控制饮酒量的问题而纠缠她。她或许已经收到了醉酒罚单,或许因为一次糟糕的纵酒狂欢而无法在周一的早上按时上班。又或者,饮酒并没有对她的工作造成影响,但她却做出了某些诸如“醉酒电话”(drunk dialing)那样让她感到尴尬的事。当然,她并非总是如此,可是,她又无法做到彻底戒酒。当她减少饮酒量或是暂时停止饮酒时,她通常(但并非总是如此)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饮酒欲望,即渴求。
这些渴求有着很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对此我们将在下文中予以探讨。它们有时会呈现为一种天真的想法:“我可以再来一杯,一杯就行。”或是:“我表现得那么好,这是我应得的。”有时,你的想法并非无害,比如,“我讨厌这样……我要放弃戒断的打算”。在另一些情况下,则会出现非常微妙的或极具欺骗性的想法,比如,“这只是啤酒,没有什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