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我的追寻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自我的追寻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09 21:3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我的追寻读后感精选10篇

  《自我的追寻》是一本由艾·弗洛姆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13-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我的追寻》读后感(一):生活是一门艺术

在看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后,又读了这本《自我的追寻》,之前读过罗洛梅的《人的自我寻求》,阿德勒的《理解人性》,和本书都能给人一定的指点,罗洛梅倾向于探讨社会对人的影响,弗洛姆除此之外更多探讨了人应该如何去选择,去生活,讨论了正面的权威(信仰)和负面的权威(极权主义)对人的影响,以及人自身的性格对其意志力的作用,他分析了时代里人们的普遍心理问题,对现代人逃避自己以及逃避自由的分析,也指引出了方向和明灯。他还有一本探讨极权主义的著作《逃避自由》,打算结合卡夫卡的作品有空看一看,分析了集权化的家庭等环境,对人的心理的束缚,直到最后人处于不自由的状态中却不知如何解脱
一、问题
现代人拼命追求很多事物,却依然感到惶恐不安和彷徨失措,人类虽然创造发明了种种新的、更加的方法来征服自然,但却先去了错综复杂的迷津中,而没有觉察到人只有实现了自我才有意义。人虽然成为自然的主宰,同时也沦为机器的奴隶,拥有丰富知识,却忽视了人类生存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这是现代人的危机。
人本主义的伦理和现代心理学以理解人性为基础,精神分析让我们对人的了解大有增进,但对于人为什么要生存和应该做些什么,却未能进一步了解,不能局限于探究和批评,心理学要与哲学以及伦理学结合,不能忽视价值的本质和道德的矛盾,作者本书着重伦理学的重要性。
二、人本伦理与极权伦理
极权伦理是由权威来说明什么对人有好处,同时规定出法律和行为的规范;人本伦理由人自己定出来规范自己遵守,人自己是这些规范的制定者,同时也是受这些规范约束的对象。
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当前面对的是要不要独裁的、非理性的权威,还是根本不要权威,弗洛姆提出,这种抉择是错误的,我们需要权威,因此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究竟需要哪一种权威。
权威分为理性的和非理性的,作者给出了解释,在此不写了。
关于人本伦理,有享乐主义,但是它的伦理判断不完全正当,所以,为了知道究竟何者有益必须了解人的本性。
三、人的性格
两个二律背反:
1、存在的二律背反:人自身的,情欲意志等等;2、历史的二律背反:以及人与历史的矛盾。
性格的根本基础在于人与外界关系,人的性格成为代替动物本能的机制,因为长期形成的性格,让人在产生一些普遍的行为时,不用审慎思考,因此,行动是性格的产物,思想和判断也是,因为受到性格结构的诱导。
性格是适应社会的基础,因此同一社会阶层的大多数人都有共同的性格核心,就像普通大众的性格更多的是安定而上层阶级更多的是进取。
性格分为创造应和费创造性,前者属于成熟的性格。
生活的过程包含着和外面世界发生两种关系,同化和社会化,人际关系包括:共生的关系和退缩形式(破坏、爱)。
四、人本伦理的问题
在这部分里,弗洛姆多次引用约翰加尔文(著名基督徒作家)和斯宾诺莎(著作《伦理学》)的话语进行分析,本书从这里向后让我受益较多。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一类的观点对西方社会影响较大,他们认为人的自身幸福,并非生活的目标。人只不过借着生命的里程作为达到并不属于自己的目标的一项工具而已。这个内容有点类似《庄子》里认为的,人本质上是无生无死的,人的生命只不过是一种存在形式,是大自然赋予的。
弗洛姆认为,自私与爱己绝不一样,事实上是对立的。
《圣经》中提到的爱人如己,是一种施爱的能力,最好的例子是特蕾莎修女,这是一种主动的爱,是因为先有神爱我们,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被造物,神的爱在我们内心,远远多于我们所需要的,因此才能爱更多的人,这种爱,不同于尼采说的那种被动的爱,尼采认为,对爱的寻求,乃是典型的奴隶的表现,因为他不能藉奋斗来获得所要的需求,于是设法以爱作为手段。
关于权威
一个人可以避开权威,却无法逃避自己,因此也无法逃避被内化的一部分权威。不合理的权威对人的影响,比如极权化的家庭教育,会让人产生罪恶感和依附性,让人意志衰弱。
关于良心
良心是真正自我的心声,能把我们召回到自我的境界,使生活具有创造性,使我们获得健全和谐的发展,成为彻底发挥潜能的人,它是人自我关爱的心声。
然而很多人在需要这种良心的时候,良心却衰弱无能,因为对于如何听从良心的方法茫然无知
关于幸福
斯宾诺莎:“幸福本身便是一项美德,并非美德所带来的报偿;也非我们可以通过抑制情欲,便会获得幸福快乐;而是因为我们在幸福之中感到快乐,所以有抑制情欲的能力。”
幸福是一种创造力。
真正的享乐,是能够放弃一时之满足,而取得的永久的内心平安的满足。笛卡尔说过,我们不应当相信自己的感受,享乐也是,可能是真实的更可能是虚假的。
关于信仰
爱默生:“信仰的产生于对灵魂的肯定,不信仰则出于对它的否定”。
信仰是一个人基本的“态度”,一种性格的特征,它影响一个人对一切事物的体验,它能使一个人面对现实而不存幻想,仍然可以依靠信仰来生活。
不合理的信仰,是对一个人或者一个象征所寄予,这种信仰是基于个人感情上对不合理权威的屈从。
合理的信仰,是在创造性的理智和感情活动中产生的坚定信念
未完

  《自我的追寻》读后感(二):弗洛姆《自我的追寻》

这本书虽然分类上属于心理学,但其核心却是伦理学和哲学。事实上,在前言部分,弗洛姆就强调了心理学与伦理学、哲学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似乎有志于建立以哲学为中心的心理学。
正因为如此,此书并非普通的以心理分析为主的通俗读物,而是一本严肃的、客观的专业著作,对于毫无基础的人来说,读起来乏味枯燥而且费力,许多地方要反复读才能理解其含意,即便如此,如不能深入体会,也会读过即忘。
书中阐述了两个很重要的概念,极权和人本。伦理有极权伦理和人本伦理,人的良心或者说道德感也分为极权的和人本的。从字面上也可以理解,极权偏向于权威,往往是由外部强加给我们的,一般由权威所建立。对孩童来讲,父母老师、学校、社会所灌输的观念,所建立的道德标准,如果是从他们的利益来考虑,而非我们本身的利益,都可以归结为极权。与之相对的人本,则是从我们自身的利益来考虑,所反映的是我们真实的需求,我们的心声。我们从出生之日起,在我们的成长之路上,必然要经历一个与极权的对抗之路,如此才能真正地成长,发展自我。在这对抗之路上,有人成功,有人失败,那些失败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以牺牲真实的自我为代价。自我与极权的对抗,往往是导致各种内心冲突和产生神经症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这种对抗也是一种驱动力,驱策我们去寻找解决方法,摆脱极权的枷锁,追寻内心的自我。
与一般心理读物不同的是,弗洛姆并非单纯地提出问题,也不是单纯告诉人们该怎样去做,而是经过严格的分析论证,沿着哲学和心理学发展脉络,对不同哲学家、心理学家的观点进行评价分析和辩驳。比起简单的灌输和说教,这种有理有据的辩驳,无疑更加让人信服,也从根源上解决了心理学的问题。
弗洛姆提出问题,也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人活着的意义是为了发挥出其最大的潜力,如潜力的发展受阻,就会产生种种问题。创造力,是解决各种矛盾的方法。总的来说,发挥个人的创造力(能力),以实现人的潜力。

  《自我的追寻》读后感(三):就谈谈几个存疑的地方吧

        有几个词被反复提及,包括发挥潜能的冲动和创造性——用于解答良心、道德、爱、甚至人类目的这样的终极命题。弗洛姆似乎是由于反对“现代人的易变”而试图提供一个不那么中庸的标准答案,这无疑是乐观的。当然我也以为,心理学/哲学/精神学的研究方法在于把形而上的问题拆解成可被观察与研究的小命题。但在此过程中,我想还是有些基础疑问需要解答,譬如如何把个体案例转化为普适性规律以及对预测差异化个体的指导意义,又譬如建立规范和价值体系的正当性不那么明显,再譬如排除了同化和社会化(或更准确的说推迟它们的排位)后性格的驱动力究竟是什么等等。
        一个有趣的经历是在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打通了《潜伏之赤途》,游戏竟然从另一个角度对第四章提出疑问。在此我们并不混淆信仰与科学思维中由推理和构想搭建的信心,而单纯探讨如何确认信仰的正义性和客观性,以及如何评判过程与结果的界限。我没有办法认为对宗教式抚慰的合理想象和发源于理性的信赖在信仰这个概念中是矛盾的二律背反,是不可接受的。
        最后,这本心理学专著深入浅出的地方在于倚靠与读者产生经验性共鸣,但我也十分期待能看到一些量化的实证,证明第二章提出的人属于科学范畴所言不虚。

  《自我的追寻》读后感(四):《自我的追寻》| 解读

关于作者

埃里希·弗洛姆,德裔犹太人。他不仅是精神分析领域的重量级人物,“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开创者,也是一位极负盛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弗洛姆的理论特点,就是融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这两位大师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由于他善于将精神分析的心理学方法运用于人的社会行为的分析,因此也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关于本书

在本书中,弗洛姆借助心理学方法,来考察人的行为动机,从而明确什么是善恶对错这一伦理学问题,并以此指导个人和社会,去让人发展自我,学会创造和爱,追寻真正的幸福,并实现健全的社会。

核心内容

本书思想核心是:人要追寻自我,实现自我,就必须先认清自我,明确对自己来说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即明确是非善恶;而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去考察人的行为动机,我们可以认为,善就是肯定生命,展现人的力量,而恶则是阻碍人的发展,削弱人的力量。人唯有发展自己,学会创造与爱,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自我的追寻》读后感(五):我们的道德问题,是对自己的冷漠

越来越多人开始抱怨,现代人的人,太冷漠了!
不知从何时起,父母开始抱怨,子女忙于工作,忽略了自己;不知从何时起,情侣开始互相抱怨,对方不如手机亲密;不知从何时起,朋友开始抱怨,说在一起的话题越少;不知从何时起,我们都成了套中人,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地,不让他人看穿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也越来越模糊。
对他人冷漠,真的是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么?难道不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冷漠,从而导致对这个世界失去兴趣了么?
我们在看不见潮流的人群中随波逐流,让自己湮没于人流中,消失。
我们相信命运,相信预言,却从不相信自己。
在《自我的追寻》中,弗洛姆这样说,我们的道德问题,是人对自己的冷漠。这一情形的产生,是由于我们丧失了对个人重要性与独特性的意识,我们已使自己成为外界目的的工具,我们把自己当作商品,我们本身的权力已与我们自己相异化。
我们的可悲之处在于,我们没有认清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长期呈现着空虚与毫无头绪,如果缺乏创造性以及因而对自己与人类缺乏信心,便会导致情绪与心理上的烦恼,进入甚至使个人丧失达到他的物质目的的能力。
我们听不到自己的心声,我们听到的只是那些支配我们的呼唤。
我们一直都在追赶潮流,却怎么也赶不上它。
我们追求时尚,让自己变得独一无二的。但是,照照镜子,看看自己。身上穿的,哪一件不是淘宝推荐的爆款;自己戴的,哪一件不是明星代言的产品。
就连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是被商家、媒体、权威人士操控着。
“我们的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这么一句不痛不痒的文艺范儿广告词,勾起了多少人旅行的欲望
我们读的书,又有多少是当当、亚马逊、淘宝上推荐的畅销书。你看的这本书,是你自己要看的,还是被推荐后,选择看的?
从内而外,有哪些是你自己真正的选择?
我们穿大家都穿的衣服和鞋子,我们读大家都说好看的书,我们去大家都喜欢的地方旅游,我们不再关注自己,不再关注自己的心,不再关注自己心里真正的感觉
我们被一股不知名的力,强劲地推着向前走。
大学毕业前,每个人都会面临两个选择:考研还是就业?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清楚地知道自己以后的发展道路。
我清楚的知道,我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做任何的打算。
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了解自己擅长什么,更不清楚自己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那年,我随大流,参加了考研大军。
我们时常会忘记给父母打电话,没时间或不愿和同伴交谈,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慢慢的发现,倾听自己的人越来越少,自己能够吐露心声的人,不多了。我们拼命地工作,疯狂地聚会,用热闹来填补内心的寂寞。
我们忘了,该怎么和人交谈,怎么和自己交谈。
我们的心,变得麻木了。
没有温度的心,我们选择了冷漠。
繁华的世界,冷而喧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