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远行,直到遇见自己》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远行,直到遇见自己》读后感10篇

2017-11-08 21: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远行,直到遇见自己》读后感10篇

  《远行,直到遇见自己》是一本由吴定谦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38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远行,直到遇见自己》读后感(一):转-吴念真:我很高兴儿子抱着我痛哭

儿子吴定谦在三十岁的时候,出了人生第一本书。不是很多人清楚美国66号公路。这条从洛杉矶到芝加哥、全程约四千公里的公路,曾有很多美国文学书、电影以它为背景。它见证高速公路建好、沿途小镇衰败的现实。这条公路本身就充满故事
儿子小学时,我们看了一部关于这条公路的电影,我就跟儿子说,有一天你长大了,我会开车带你走这条公路,一路慢慢开,只有我们两人,可以有 men’s talk,讲生涯选择、恋爱经验,这时候妈妈就不能在场。
后来没有实现这个诺言,因为台湾的教育没有给孩子那样的空间和机会。初、高中阶段课业那么可怕。当他跟出版社提出,要自己开车去走一趟这条公路的计划时,我心里就很清楚,说不定小时候跟他讲过的他都记得。
我本来以为跟儿子很熟,但看完后,感觉却不太熟。他写出小时候的记忆,我和他妈妈跟他说过的话、一起做过的事,我们都忘了,但他都记得。
我其实很惊讶,这一代五、六年级的父母还会和孩子关系疏离。因为我这一代人的父亲,大多不会跟孩子沟通。我一辈子跟爸爸讲的话不超过两百句。因为他不知道要跟我们讲什么,我们怕他怕得要死,什么也不敢跟他讲。我爸过世之后,为拼凑他的人生要问好多人,他是平面的,那么亲近的人距离却那么远。所以,我那时就跟太太说,我们要当儿子的朋友,像兄弟一样没大没小,这样他就不会怕你。也许这样会比较好沟通,不会出问题。
那时我说,若是有一天儿子失恋了会跑回来抱着我们哭,那我们就成功了。果真,他中学第一次失恋,晚上两、三点跑来我房间抱着我痛哭,一方面觉得很心疼,一方面也很高兴真的做到了。
我一直以为这一辈的父子关系应该都是这样的。我的好朋友们,小野、柯一正、简志忠都跟他们的孩子很好。直到有一天,我去一所很大的中学演讲,有一千五百位初中生、五百位高中生。我讲父亲、讲很多自己的历程、儿子的笑话……大家都听得很开心
后来有一个学生举手说要问一个问题,他说:“我不晓得要跟爸妈讲什么话,我不敢。例如:我今天不舒服,说不想去上课,我爸就拿棍子打我。”他一讲大家都笑了。我说,另外写 E-mail 回答你,结果忘记自己拿着麦克风,就把E-mail邮箱说了出来,结果两个星期收到四百多封E-mail,害我的计算机中毒。
这些孩子信中都在讲父母亲。“我数学不好,被爸爸骂得很惨,但我语文很好啊,他为何不称赞我的语文?”或者,“爸妈很势利,不准我跟我的朋友在一起。”
天啊!他们的父母亲应该小我二十岁,但为什么都还不能跟孩子沟通?没办法当孩子的朋友?我吓一跳,这些孩子们对我没戒心,相信我这样一位陌生阿公。但是为什么他们不能、不敢跟父母讲同样的事情呢?这让我非常疑惑。
讲出来你也许不相信,我和儿子真的从来没有冲突过。他是个很听话的小孩,我没有骂过他。平常我们都叫他“葛格”,我最凶的时候是直接喊他名字“吴定谦”。他叛逆期跟妈妈讲话比较凶。我最多在旁边跟他说:“吴定谦,对我老婆客气一点!你有听过我跟阿嬷这样大声讲话吗?”
唯一一次很严肃跟他谈是他小学一、二年级时。他那时成绩很好,老师特别安排一个成绩比较不好的坐在他旁边。那位老师很好,有一天他打电话来说,儿子做了一件让他非常惊讶的事,看我要不要跟他谈一谈。考试时我儿子举手告状,“老师,他偷看”。老师告诉那个孩子,考试不可以偷看。第二次吴定谦又举手说同学偷看,老师告诫后那个同学还是偷看。儿子竟然把答案全部擦掉写错的,让同学抄,抄完再快速改为正确答案。
我吓一跳,这很奸诈,这是大人之间都无法原谅的事!我问儿子为什么?他说:“这样不公平!”我们的教育让孩子这样重视分数!我跟他讲很长的故事,讲当兵时,有错误发生,会有一个人出来承认犯错,一个人承担。这个人最后会被大家尊敬,这叫义气。这是唯一一次我认为他做错事跟他长谈。
我很清楚小孩的世界和我们的不一样,他们经历的不是我们能懂的。父母自己做不到,你就不能要求孩子做到。我儿子从小成绩很好,有一次数学却考七、八十分,老师在联络簿上说,数学要多加强。我太太就骂他:“你数学要多加油啊!”我把太太叫到厨房,问她:“你数学有没有很好?”她说:“很烂!”我说:“我也很烂啊!大学联考才考十点一八分!”我们这么烂,怎能要求孩子好呢?所以我很认真跟太太谈,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不要叫孩子替我们去完成。父母要孩子长成什么样的人,自己要先做成那样的人才行。
你不能决定他的前途,你不能只因为你认为从那系毕业会找到什么工作就叫他去念什么系。让孩子自己去决定,以后他比较不会怪你。我儿子大学时只填两个系,社会系和戏剧系,我要他说服我(那时,我心里已经在想,我和太太老后要吃自己、没人养了!)他说念社会系可以跟很多人在一起,协助他人、了解这社会。念戏剧系可以跟很多人一起工作,而且可以安慰很多人。我觉得他是真的认真思考过自己要做什么的。
儿子后来念了台大戏剧系,他大学毕业那天,跑到我书房:“爸!你从今天起不用给我零用钱了。”我站起来跟他道谢:“从今天开始,你是独立的个人了,谢谢你,成长过程没有给我找麻烦。”
我们的小孩很寂寞,慢慢无法跟人沟通,很多辛酸不知跟谁讲。小孩一旦不会讲,就动武,不是语言暴力、想法暴力就是行为暴力,只要让孩子有机会倾吐、抱怨就好。有人可以讲、敢去讲心里的事,比把英文念好还重要。英文念好,只会出现一些自私的浑蛋而已。
(原发表于台湾《亲子天下》杂志)

  《远行,直到遇见自己》读后感(二):旅行的终点,也是你人生的起点

    伴随着沉闷的空气开始每一天的工作,在工作间隙一有机会,我便在户外大口的呼吸,望向远方,心中开始盘算着,我的下一次旅行。
因为喜欢旅行,看过多本游记,但遇到《远行》,我开始有了更多的感悟,并不是来自于远方的景色,而是旅途中成长变化的心灵。书的末尾写到:“旅行的终点,也是你人生的起点;二十九岁这趟横跨美国之旅,也许会像你的名字‘智宽’一样,让我对自己有更多的领悟。”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次远行?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天开始,我们便沿着人生地图开始行走,在成年之前,我们感受着来自身体的成长,心智的变化,这就像是在春风之中抽发出的嫩叶,蓬蓬勃勃、无限生机。但是,工作、房子、车子、票子,以及来自社会的各种压力,让我们变得不再意气风发,不再生机勃勃,此时,我们的理想信念,在哪儿呢?开篇的《遗书》这样写道:“然而三十岁确实是个尴尬的年纪,这时的我们已经失去了刚踏入社会的热情冲动,又尚未达到社会观感中的‘成功’,卡在不上不下的阶段令人快要窒息。在那样痛苦挣扎中,一种对于‘我是谁?’的疑问油然而生。快要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而来,似乎要找到一个清楚的答案,才能往下一个阶段迈开步伐。”
    如今的我,翻看作者在29岁末写下的这段“成长远行”,惭愧的是,快要到这个年龄的我工作、结婚,似乎一切顺利,顺利到完全可以将自己躲在大树底下乘凉,却从未有勇气想过改变。书中的“66号公路”,就是探索“美国梦”的道路,也是作者从童年到青年一直想获取的梦想
    一路走来,从《寻》到《故乡》、《孤独》到《缘分》、《低落》、《不安》、《失去》到《救援》、《陪伴》到《岔路》、《告别》到《家书》、《归》,每个标题的背后延伸开的不仅仅是66号公路,那个很长很直的公路,还是在远行的过程中一些人、一些事,就像书中所说,“说不定某些人会因为我的一句话或是一则故事,也决定出发去找寻属于他们心中的那条路。”
     是时候该给自己放一个假了,为了休息,为了更好的工作,也为了此刻还年轻的我,还可以去改变。
    “原来人生就是这样的一条路,当处在一个middle of nowhere 的时候,想太多都是无用的,当下你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路很长,走下去吧’”。

  《远行,直到遇见自己》读后感(三):在路上看到心中的自己

春节长假在家看电视,2015文联新春联欢会,那么多熟悉的面孔,大多是名家。镜头一点点扫过,感觉一半是在欣赏节目,一半是在挑熟脸。突然间一首歌曲唱起,是藏族风味的《卓玛》。我猛然间被震动,认真安静地听完。
并非这次唱得多么出色, 只是在歌词中我想到自己曾经走过的西藏。
那是5月初大地刚刚返青的青藏高原、高天流云五色风马猎猎飘扬的纯净之所;那是大昭寺外烟雾缭绕的煨桑炉、小昭寺内悠远绵长的转经筒;还有矗立在蓝天之下的布达拉……我在西藏爬山,在海拔4800米的神山顶上膜拜风马旗,出神地看着蓝天上有云走过,它们走得很快,大地上留下墨绿色的影子。那一刻,天很高,又很近,高得让你情愿用一辈子敬畏,亲近得似乎可以全心依偎其中。
大自然用他的神圣,让我看到渺小的自我与自我的超越。这便是生命升华
在吴定谦的《远行》中,我同样感受到这样的力量。
自驾行走完以自由和梦想而著称的美国66号公路,这样的行程本身就带着某种象征和希望的意味。更何况作者和同伴以29岁的年纪上路,并以此作为通向而立之年的“最后一公里”。带着找寻的心上路,沿途注定会有各种标志,从此镌刻在他的生命中。或许光怪陆离难以想象,但一定映射出他内心中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和超越真实的自己。
就像《小》中,亚利桑那州中部的仙人掌群带来的震撼:“巨人柱仙人掌以极缓慢的速度生长,从直挺挺的主干开始往上延伸,若是在这过程中它幸运地逃过被风吹倒、被冬季沙漠的低温冻伤、被动物吃掉等种种危机,那么五十七年后,它才会慢慢长出像手一样的分支。也就是说,眼前所见的这一片巨大的仙人掌群,可能在近百年前就在此落地生根。
‘曾经,一位朋友开夜车来到科罗拉多,他抬头一望,发现天空好大,星星好亮好多,便一个人毫无来由地哭了起来。那是一种……有点寂寞,有点渺小的感觉。就像我以前出海夜钓的时候,船上的灯还亮着,而所有人都睡了,船边就剩你一个人,望着一片漆黑的大海,会觉得自己就像是沧海一粟。’
脑海中闪过父亲的这段话。直到此刻被这些比我年长的仙人掌包围时,我才彻底体会话中的意义。相对于一棵植物、一座峡谷,乃至整个地球、宇宙,人类的生命与存在只是稍纵即逝的一瞬之光。如此渺小却还自称万物之灵的我们,怎么可以不学会谦卑?”
读到这一段时,仿佛能够透过文字看到那个童真男孩靠在父亲身边,认真而带着些许茫然地倾听父亲讲述无尽苍穹与孤独敬畏的故事。那些话当年他并不懂,也好像没有刻意把它们记在心里,然而当这一刻,长大的孩子在亚利桑那的烈日下独自与“年长的仙人掌”们对话时,他一定穿越时光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曾经的稚嫩模样与而今的成熟心智相互叠加呼应,他还是他,他已不是他。
你还是你,你已不是你。
谁还敢说这样的一丛巨人柱、那样的一片艳阳天不会永远留在生命中?
初心既正,人生总会在闪光的时刻得到升华。
我在暖冬的字里行间书店里偶然间翻到《远行》,断断续续终在春节期间得以读完。我还没有到过美国,更不曾有机会到66号公路找寻自由与梦想。但是我想我会去。

  《远行,直到遇见自己》读后感(四):在路上遇见自己——读《远行,直到遇见自己》

       文/吴情
谈到“远行”(trip),流行说法是,“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但说得容易,做起来难,现实生活中,很难抛弃或舍不得的东西太多。我们居住在自己的舒适区(comfort zone)太久了,逐渐失去了挑战的勇气能力。我们所说的、也是大多数人所实践的“远行”,充其量不过是“旅行”(travel),因为你不久即将归来,回到原地,而不是将自己放逐。说到“放逐”,我想起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的代表作《在路上》(On The Road),我还依稀记得当初阅读时的激动心情。一个人,竟然可以说走就走,置现代文明社会所推崇的安稳过活的心理于不顾,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和能力?
吴定谦,台湾著名导演吴念真之子,新锐戏剧人,自嘲曾患“30岁恐惧症”。成长过程中,受到父亲教育方式的影响,起了在三十岁游历美国的念头,准备驱车顺着美国六十六号公路从西海岸横贯到东海岸。严肃认真,连作为父亲的吴念真都为之一震。父母亲最终同意。六十六号公路,在美国电影和文学中频繁出现,以至于对吴定谦而言,几乎成了美国的象征,象征着这个国度的美好和自由,和一代人对美国及“美国梦”的向往和追寻。
在旅行之前,吴定谦心中也有不少焦虑和担忧,在一个陌生文化环境的国度里长时间逗留,可能会遭遇许许多多无法预测的意外。这段旅行,对他而言,似乎并不是他人生的必要一部分,这近乎一种任性游戏的选择,可一旦选择,他便不再改悔,而是认真开始准备。他对自己说,“即使不再回来、不再相见,我们仍然没有失去什么。”因为他满怀爱意地出发,在一个“最适合出发远行的年纪”。
在这次远行之中,吴定谦收获颇丰。他亲身接触了部分美国人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探索着美国文化的深层次内涵,而不是仅凭原先的电影和文学经验来感知。他改变了自己对美国人的部分成见和刻板印象(Stereotype),见识了美国人生活的真实面貌。他们之中,有“美国制造”的一代Sunny及她的丈夫Jonathan,两个人虽然身处不同文化、教育和宗教背景,但最终以爱安然共存,婚姻并没有消磨他们各自的特色,反而打造出一种新的文化风格,并感叹,这或许就是美国梦最真实、最微观的写照。他们之中,还有因为要帮忙看顾父亲店铺生意而不能全程游览六十六号公路的店长儿子,美国式滔滔不绝的热情和轻易满足的心态也让他印象深刻。他们之中,还有虽在美国IT公司工作多年,但依旧打算退休之后回到台湾的姑父,以了解毕生的乡愁。
从台北到洛杉矶,从洛杉矶到凤凰城,再从凤凰城到芝加哥,再一路驱车前行到匹兹堡、华盛顿、纽约,最后坐飞机回到自己的起点,台北。整整将近一年的旅行,游历了大半个美国,不敢说认识了美国文化的全貌,但似乎接触到了这个国家的芸芸众生的百态面向,也体味到了最真实的异域生命。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活着,但在忙碌的讨生活之外,是否可以拨出时间,追问生活,我们活着的意义。具体的意义是什么,倒不太重要;懂得追问才能使你一直前行,走向远方。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远行,直到遇见自己》读后感(五):你只是有些累了,别忘了还有好多风景没看,好多人没见呢

没去过66号公路,没去过远方的苍茫大地思考人生,出身平凡,做着普通的上班族;我却奇妙地可以和这书里很多心情共鸣。
转眼间,我人生的20年代即将在一系列忙不迭的变化中落幕。21岁本科毕业,银行工作,却因为不喜欢父母选择的财经专业和工作,一边上班一边自学外语,终于拗过全家人,硬是辞职考研读外国文学专业,25岁和原来的专业职业一刀两断,28岁二度应届生求职,干上了理想中的文字工作,从菜鸟做起。十年辗转四座城市,搬家无数次,至今孑然一身,一无所有。眼看三十岁,说没感觉到脚下发空,那是假话。十年来我可以说都处于书中所说的那种“middle of nowhere”的状态中,享受着“还有好多种可能性”的自在感的同时,也忍受着没着没落的不安焦虑。
在逼仄阴郁的城市,钻过窄巷中人家的晾衣杆下赶着去上班的时候,沙丁鱼般挤在公交车上喘不上气的时候,思绪被堆积如山的工作问题拉扯得四分五裂的时候,我几乎忘记了自己这些年来努力到底是为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得过且过的活着而已?
这个时候遇到这本书,也是一种缘分了。
眼睛追随着书页上疏朗的文字,似乎也跟着作者的思绪到了那条空旷无人的大路上,放空头脑,思绪自然缓缓集中;置身宁静,内在的声音才慢慢被自己听见。
30岁了,还没有定下来,还在飘。不安,惶恐,自我怀疑,自我否定。30岁危机感在很多人身上都是一样的吧。
感谢作者并不是用自己的成功案例来向读者推销“30岁定位危机解决方案”,他不是告诉你应该怎样怎样,就能走出焦虑,迎来光明。也不是要忽悠人到远方去流浪,去过狂放不羁的生活,生活在路上,死也要在路上。
他只是作为一个同样焦虑,同样有不安的年轻人,慢慢的讲了沿途的故事、风景、他的感受,告诉自己勿忘初志,告诉自己不用怕,去努力做就对了。还有别忘了亲人的牵挂,别忘了老家阳台午后的日光。让看书的人觉得“middle of nowhere”的阶段也不是那么可怕,因为自己不是一个人。所以没那么不安,那么寂寞了。
正如作者告诉自己的那样——
你只是有些累了,别忘了还有好多风景没看,好多人没见呢。
于是,云开雾散,继续前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