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消费社会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消费社会读后感10篇

2017-11-10 22:34: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消费社会读后感10篇

  《消费社会》是一本由[法] 让·鲍德里亚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9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消费社会》读后感(一):最近的读书心得,献给布希亚

就是索绪尔开始把玩一个叫做“语言”的手电筒,不小心打开了手电,于是有了一个光柱。“哦,手电筒是一个‘能指’,发出的光就是‘所指’了!”。。。。。他被别的猴子们奉为手电筒之父!
  法国猴子看见,大惊,说这是个“结构”呀,咱们得顺着这根柱子爬上去看看。李维史陀就爬上去了(你管他怎么做到的呢?!),并且凭着博学和高端视角发展成了结构主义大师。“不同猴群的想法和行为都只具有手电筒和手电筒之间的区别,它们发出的光是一致的!”李维史陀如是说。于是乎在他的眼里世界变成了一系列的矩阵方程式,不同的文化只是输入了不同参数以后的一个确切地等式。所以文化矩阵足够多,我们也就可以解出所有的未知数。
  然后福柯出现了,拆开了手电筒,光自然是不见了。他进一步把电池和电线也剪开了。于是电池和电线也不见了。猴群发出惊叹的声音:“他是个解构主义大师!”
  最后出场的是布希亚,他拿起了手电筒(什么?手电没了?这对布希亚一点都不是问题,不信你自己阅读一下布希亚就知道了),熟练的打开,却只照着自己的下巴。他微笑着却显示了他的狰狞!猴群们迷惑了,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他。

  《消费社会》读后感(二):消费的总结

看前半部分,我以为本书只是讲消费这种行为。后面看完,发现作者其实是在写一个大概念,即“消费社会”的概念。

本书翻译得实在是艰涩难懂,感觉只看懂了40%。不过里面的很多点,对当今社会、人的某些现象和行为,做了比较好的总结,比如我们消费一辆奔驰,并不是在消费它的实用功能,而是消费它所代表的社会地位给我们的虚荣感;比如做广告,本质一定是要做出一种“氛围”为佳,以对我们表示关切为次。我们去买陆虎,就是买陆虎这个品牌所营造出来的男人刚毅,潇洒的这种氛围;相反,我们受够了无数次去大型理发店,服务员理发师百般讨好我们,但我们并不会开心,而是感觉到恐惧,因为我们知道,他们的目的是让我们充钱办卡。现在只要有这样的店,我决不想去第二次;城市工业界的影响使得新的稀有之物出现:空间和时间、纯净空气、绿色、水、宁静……在生产资料和服务大量提供的时候,一些过去无须花钱唾手可得的财富却变成了唯有特权者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消费社会》读后感(三):翻译捉虫(不定期更新)

P8 第五行 (一位道德主义者很失望地说)
原文....and then waits (waits desperately, a moralist would say) for happiness to alight.
应译作:等待绝望的等待,道德主义者会如此描述)幸福的降临
此处的副词是修饰等待过程而非道德主义者
P8 第十行 人们可以在这个相当大的层面大胆地进行这样的比较:这是一种决定消费的神奇的思想,是一种决定日程生活的奇迹心态,是一种原始人的心态,
原文 What we have here is simply the private and and collective consumer mentality. But at this rather superficial level, we may venture this comparison: consumption is governed by a form of magical thinking; daily life is governed by a mentality based on miraculous thinking, a primitive mentality, in so far as that has been defined as being based on a belief in the omnipotence of thoughts. (though what we have in this case is a belief in the omnipotence of signs).
comparison意义实际是comparing one thing or people similar to other,联系上文原住民的事例,实际上此处是类比。
magical thinking并不是神奇思想,经查维基:
Magical thinking is a term used in anthropology and psychology, denoting the fallacious attribution of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actions and events, with subtle differences in meaning between the two fields. In anthropology, it denotes the attribution of causality between entities grouped with one another (coincidence) or similar to one another. In psychology, the entities between which a causal relation has to be posited are more strictly delineated; here it denotes the belief that one's thoughts by themselves can bring about effects in the world or that thinking something corresponds with doing it.[1] In both cases, the belief can cause a person to experience fear, seemingly not rationally justifiable to an observer outside the belief system, of performing certain acts or having certain thoughts because of an assumed correlation between doing so and threatening calamities.
应作错误的将行为与结果相关联的一种思考方式
rather此处应作‘to some degree’理解
superfical 意义是'concerned only with what is obvius or apparent',非程度大的
primitive表“原始的”的理解更佳
in so far as:to some degree 未翻出
应作:从表面上来看,我们可以类推出,消费行为实际由某种将结果与原因错误关联的思考方式引导,而控制日常生活的与生俱来的思考方式建立在祈求奇迹发生的思想上,某种程度上可定义为相信思想具有无穷能动性。
第十四行:psychical economy被翻成了心理布局,此处经查,实际是指:
精神经济体(psychical economy) 的原理:“精神结构(mental apparatus) 致力于将它内部的刺激量维持在最低水平或至少将它维持在不变的水平。”( 《弗洛伊德全集标准版》 第 18 卷,9 页) ”
来源:http://cul.qq.com/a/20170612/003071.htm
第十五行:如果不是那样,漏掉了原文:
(if the process fails to work, it is because they have not performed the necessary acts
应作:如果(美拉尼西亚土著人祈求飞机降落的仪式)失败了,那是因为仪式过程中忽略了必要的部分。

  《消费社会》读后感(四):批判让人审慎

有时当我读这些批判学者们的书、章节、观点,当他们对现实发出令人不悦的喃喃声,也许很多人对这些想法视而不见,但我觉得震撼、有共鸣;甚者,我更加悲观了,它们确信了我以前不可名状的悲观。

《消费社会》同样是这样一本书:它让相信的人看到资本主义的消费披着自主的面纱高高操纵着个体;但它也是很左的,认为消费不是对物品使用价值的占有和耗费,而应理解为区别的符号,是我们沟通的语言,是阶级的编码,消费因此不是公平的,就像大学一样。消费看起来是自主自发的,但它从来都不是在单一的语境下完成的,我们会比较、参考,可以说这个看起来很私人的事情也成为了一种强制的集体价值;从政治经济学来看,消费不是需求而是生存,当广告不断贬低物品使用价值、社会不断推崇灯红酒绿的时候,我们都想摧毁已经拥有的物品,我们加速这个远远不能实现丰盛的社会,因为奢侈是被赞颂的。

这里还有很多零碎的有趣“消费品”的分析,比如,对自己身体的自恋式投入;比如对暴力新闻的消费掩护了日常生活的平庸;比如广告中不断泛滥的色情符号不是欲望的表达,而是欲望的缺失(欲望是无法表达的);休闲是不可能的,因为时间的真谛是被耗费,而不是被计算等。我们看到,虽然他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矛盾、区分等思想让他对超越意识形态的个体关注不够(我的感觉),但是从他完成这本书的1970年到现在,里面几乎所有的情况今天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更加虚荣了;更加疯狂地扎进物质的世界寻求他人的认同了;我们越来越迷恋护理自己的身体以更有“交换价值”了;我们越来越把一切都变成衡量符号然后落脚到一个人的财富、背景了。

所以你会觉得很压抑,因为你终于啃完了这样一本不轻松的书,你又用另外的眼光打量世界,但你走不出去,你很可能马上就要逛淘宝看看大家都在买什么。但你只能说,一双批判的眼光不是让你更尖刻更厌世了,也是让你更审慎更明亮了。

  《消费社会》读后感(五):《消费社会》讲了什么?

《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鲍德里亚用符号学的方法对消费社会进行了新的解读和批判,着重强调了物的符号价值,内容包括了物的形式礼拜仪式、消费理论、大众传媒文化、性与休闲,主要揭示了消费社会的含义与特征,如何刺激并引起消费者无穷无尽的消费欲望。
消费社会的特征
(一)物的形式礼拜仪式
1.关于丰盛的神话: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 由人生产的物反过来包围人、定义人、塑造人,这是物对人的颠覆。
丰盛往往以全套或整套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它诱导人们不断挖掘自己的需求,作者以杂货店和帕尔利二号为代表进行了阐释。
在鲍德里亚看来,丰盛是有害的。它掩盖了社会的不平等,并通过消费构建新的不平等,“消费社会的主要代价,就是它所引起的普遍的不安全感”。极大的丰盛也意味着极大的浪费。“这种消费可以发展为消耗,是地地道道的破坏,而且具有特别的社会功能。”所谓的个性选择,只是趋同。消费者的自我选择,只是一个假象,所有的消费者都在生产者的掌控之中,消费者只是在不断趋同。
丰盛的理论,意在提醒我们,人是主体,物是客体,如果人过度沉湎于物,会被物定义,甚至是颠覆,其实说到底,颠覆还是人对自己的颠覆。“人在穿衣服”与“人是一只填满了衣服的小动物”,意味明显不同,前者以人为主体,后者以物为主体,人是被定义在“物”上的。
2.物的消费到符号的消费
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消费的商品到底是什么?商品中包含了什么?它为什么让人着迷?
鲍德里亚在马克思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维度,那就是物的符号价值。他认为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生产仍然占据支配地位,由于物的匮乏,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物的功能性价值。但现在,生产社会已经被消费社会取代。物的简单的功能价值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消费更多的是物所代表的意义,即符号价值。
这里有个问题没讲明白,鲍德里亚认为人们是只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还是更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两种说法大有不同,可能是翻译的问题,也可能是鲍德里亚自己没想明白。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完全不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只在乎商品的符号价值,这是不符合常理的,或者说,现阶段还达不到。如果只是更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那么只是个人消费选择问题,不必上升到整个社会的维度来警示。这里看来,鲍德里亚认为人们只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完全不顾商品的使用价值。
鲍德里亚似乎把问题绝对化了,完全不顾商品使用价值的人真的存在吗?这种现象是普遍性的还是特殊性的?如果现阶段不存在的话,以后还会存在吗?
(二)消费理论
1.个性化逻辑:
资本通过肯定人的自由来奴役人,张扬人的个性使人同质化。同样地,鲍德里亚也对消费社会中的“个性化”进行了批判。“个性化取消了人们之间的真实差异,使人们及产品都同质化,对差异的崇拜正是建立在差别丧失之基础上。”
人们追求“个性”,其实只是消极接受一种符号,一旦自己进入或脱离某个集团。“物品”不再具有本来的意义,而只是一种可供消费的社会符号。
表面上,人们在追求个性化,其实这些个性都是消费社会为了激起大众的购买欲望而设置的符号,人们得到的始终只能是个性化的符号,而丧失真实的个性。个性、自由、解放等词语能刺激大众的消费欲望,降低对商品的抵抗能力。到最后发现,原来大家的个性是一样的,但这时,我们已然被消费社会俘虏。
2.福利社会——关于平等的神话
  “福利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或简单地说是任何一场原则上主张人人平等,但未能从根本上加以实现的革命的遗嘱继承者和执行者。” 它营造了人人平等的假象,人人都有能力去消费的假象,无论国民财富如何增长,从未使我们远离丰盛,也没使我们接近它。“消费社会将民主的缺席以及平等的不可求的真相掩藏了起来”构建了平等的神话。
这场新的革命寄希望于不断的增长,增加财富的总量,从量上消除不平等。由此可见,增长的神话或丰盛的神话所要建构的是一个更大神话——平等的神话。
   
(三)大众传媒文化、性与休闲
1.大众传媒文化:以广告为例
“广告也许是我们时代最出色的大众媒介” 因为它抹去了物品的客观特性,将其建构成一个范例,让人去膜拜。广告不是为了让人去理解,去学习,而是让人去希望,去购买。
广告的窍门和战略价值就在于此:通过“他者”激起每个人对物化社会的神话产生欲望。鲍德里亚认为,现代广告的本质就是“象征和幻象功能”进行无意识的规劝,无意识地去购买不需要的东西。在广告之中,物品先被设计为一种伪事件,然后再通过“消费者对其话语的认同变成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最终通过反复的叙事手法表现出来。广告越来越与某种生活方式,风格及特定团体和社会阶层的身份连在一起。表面上,广告只是在规劝我们买东西,其实它在塑造我们的意识和行为。
“它使一个符号参照另一个符号,一件物品参照另一件物品,一个消费者参照另一个消费者。”说白了,广告在向我们传达出这样的理念:什么样的商品是好的?你(消费者)是好的,是值得这些商品的,拥有了这些商品,你会更好。为什么不购买?通过一系列观念的输出达到劝服消费者购买的目的。
反观我们的生活,个人的消费行为确实越来越受到大众媒介的影响。以女性化妆品为例。网络上多位美妆达人向你推荐某款好用的BB霜,打开手机淘宝,界面被这款BB霜的广告占领,周围的朋友跟你安利这款BB,出门逛街,化妆品店的店员也向你推荐这款BB,难道这个时候你还好意思不买吗?消费社会正是通过这种无所不在的包围,来“强迫”我们购买根本不需要也不想要的东西。广告的运用无处不在,甚至每个人都成为了行走的广告牌。
2.最美的消费品:身体
“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这便是身体。” 对身体的极度赞扬也就意味着它在诱导你进行更多的投入。
“这是一种自恋式的,然而是指导性自恋的关系,它把身体当做一座有待开发的矿藏一样进行‘温柔地’开发以使它在时尚市场上表现出幸福、健康、美丽、得意动物性的可见符号。”
对于身体的审视,作者从美丽与性两个维度去解构。作者认为,对人类身体的追求是美丽,这种美丽是建立在性欲的基础上的。美丽的标准是人为设定的,只有符合这个标准的人才是美丽的,不符合这个标准的人,就需要根据这个标准来进行自我改造。美丽之于女性,变成了宗教式的绝对命令。“自我改造”则表现为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来装扮自己,利用各种符号来表现自己的高贵美丽。但其实这种对美丽的追求,是人类对自身的强迫,尤其是对女性的强迫。
“当前生产/消费结构在这一主题上促成了与自身身体不和谐复现表象相联系的一种双重实践:作为资本的身体的实践,作为偶像(或消费物)的身体的实践。”身体是被符号化的身体,不再是人的身体了。
3.关于休闲
休闲是非生产性时间消费,区别于劳动时间的束缚,自由只是休闲的一个标签。“没有人需要休闲,但是大家都被要求证明他们不受生产性劳动的约束,普通个体向假期和自由时间所要求的 ......是标榜自己时间的无用性,作为奢侈资本,作为财富和时间的富余。”
休闲的时光是人类追求生活的自由、平等的一种需要,是对时间的一种占有。可是休闲在消费社会下,完全成为一种控制行为。人类的休闲其实只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假如把人类看做一个整体劳动力,我们在休闲时候消费的正是我们的劳动力,我们出钱购买时间,换来的却是自我生产的东西。在休闲中,最终就是将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消费掉,将自己争取来的所谓“自由时间”消耗掉,便完成了整个生产环节。
结语
整本书读下来,觉得略微艰难,翻译确实造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但并不影响对作者思想的感知。
不得不承认,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解构是开创性的,能给人启发,但他的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缺陷。
首先,鲍德里亚忽略了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他们只能被诱导、被建构、被影响,是被动的客体。他认为消费者对物的消费完全出自于其符号价值考虑,而非使用价值,此观点虽然新颖,但缺少论证,难以让人信服。其次,过分强调消费对人异化,而忽略了消费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丰富与便利。再者,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造成物质的丰富和消费的发展,这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最后,鲍德里亚在结尾谈到“一切超越异化的理想解决方法都被无情击碎,异化是无法超越的;它就是与魔鬼交易的结构本身,它是商品社会的结构本身。”可以看出鲍德里亚对这种异化是持悲观态度的,人是无法摆脱被“异化”的命运的。他对消费社会的批判仅停留在单纯否定性的批判阶段,缺乏辩证的视角,过于片面、极端,无法找到真正的出路。只破不立,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却未能提出解决方法。
微博@怼怼同学Z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消费社会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