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再会,老北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再会,老北京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06: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再会,老北京读后感10篇

  《再会,老北京》是一本由(美)迈克尔.麦尔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会,老北京》读后感(二):用他乡的思维,思考故乡

  他走过胡同,跟面摊儿的小伙子寒暄几句,吸溜吸溜吃完刀削面。回到大杂院,他掳袖子准备清理房间墙上的鼻涕虫,消化消化食儿;隔壁老寡妇却抽着廉价香烟走进来,塞给他一盘饺子:“赶紧吃喽!”
  这就是美国小伙迈克尔·麦尔在大栅栏的日常生活。看起来不那么光鲜,甚至有点要穿越回《骆驼祥子》的节奏。从名校毕业后,其实他也可以选择一种闲适生活;但他却在90年代末,作为美国“和平队”志愿者来到北京。他选择在这里当一个不拿钱的老师,住一间没厕所没暖气的屋子,只为通过亲身感受“老北京”,去证明保留老城之重要。
  他图什么?在北京生活10年后,麦尔出了本《再见,老北京》。书里说,他当初之所以来中国,只是为了逃离原有生活。这似乎构成对人生的戏谑:出走的孩子,跑到别人家里耍,却因看到小伙伴正一点点扔掉老家具而心痛——将来,这孩子将无家可归。
  《再会,老北京》里,麦尔认真地为小伙伴思考着命运。他记录在胡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老槐树、《北京晚报》、学校女老师的衣服……不论如何平凡,永远津津有味;而同时他并不止于这些琐碎,翻书、跑资料馆、访学者,把北京这座城的前世今生摸得门儿清:从建城之日到奥运前夕,从政府的“无形巨手”到老百姓对去留的计算,从和丽江的对比到与琅勃拉邦的差距……
  尽管好看,此书却有个致命“缺陷”:作者终究不属于这里,胡同的冬凉夏暖于他只是暂时经历,老城的存亡也只关乎住户去留。他的思考,于我们又有几分意义?面对《时代周报》的设问,麦尔回答,正因如此,他才要更客观,既写胡同的好,也写胡同的糟。
  他也曾出走,他当然明白所谓故乡并非天堂,而永远孕育着矛盾危机。有人说,老城颓废的美只对历史学家充满魅力,在现实中只是个贫民窟。麦尔用自己的身体和大脑证实,老城确实有很多问题,但却是能将外地人融进本地、将工人阶级变为市民的城市血脉。切除血脉,城市的生命会遭受多大打击,谁也难以估计。
  其实,我们不缺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我们需要的是一双新鲜的眼睛,重新审视自己家园:破旧的胡同、遍地瓦砾、墙上又大又难看的“拆”;蓝色塑料围墙、吱哇乱响的铁锤电钻、烟尘……这些早已成为一种常态,看到时我们也会皱起眉头,却从没好好想过,这一切何时开始,又为何出现?也没想过,拆掉和建起的都是什么,而“拆”字后面的人们又去哪儿了?美国人爱说一个词,叫“Think outside the box”——但要跳到盒子外,谈何容易?所以我们需要麦尔,用他乡的思维,思考故乡。
  

  《再会,老北京》读后感(四):了解老北京,从人开始

     通过外国人的观察,我们往往能更了解中国,因为他们通常能够保持既融入又抽离、“一脚在里,一脚在外”的状态。本书的作者麦克就是如此,一方面他已经成为了“大栅栏”的一部分,过着“胡同人”的生活,记录自己真实的体验,避免了产生“不实之词”;另一方面他作为一个深受美国价值理念和文化影响的人,自然能与胡同随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以一个观察者的视角与其他“胡同人”交往,避免自己对身边发生的一切感到麻木,努力做到纵观全局。正是通过这双内外交织的眼睛,作者发现了“非胡同人”不理解而“胡同人”无意识的老北京之美。
     整部著作充满了“人情味”,作者的研究就是要从人和生活开始,他住进了条件简陋的杨梅竹四合院里,志愿在胡同里的小学教书,积极参加社区服务,这些使他真正与邻居街坊们产生了交集,融为社区的一部分,带给了作者最想留住的感觉。融入社区,使他能够走近身边形形色色普通人的生活:身世坎坷的老寡妇、热情活泼的朱老师和他的家人、为权益不懈抗争的老张、帅气洒脱的“刘老兵”、辛苦谋生的外地人韩先生夫妇和更加辛苦的“废品王”夫妇,还有视力不好的刘刘和她“爱鸽如命”的爸爸。每一个鲜活的人物都是社区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人才有生活,有生活才有社区,作者感到悲哀的即是“无形巨手”将这些可爱的人赶走、将烙印着时代印记的古建筑破坏的行为,这种抛弃历史和人情的做法即使建造多少整齐规划过的仿古建筑也不能弥补。像书中的内容一样,人类学的关注也在于“人”,个人身上所承载的身份认同、生活经验与文化价值是人类学最珍贵的宝藏。
作者研究的方法即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中体现了整体性的原则,展现了人类学作为一个处于科学与人文之间学科的学科精神。书中的整体性在纵向上既可从作者对《北京晚报》的持续关注中看出,也体现在书中专门用四章内容系统阐述了古时、封建、民国及“毛时代”的北京历史;横向上作者将北京的城市规划分别与莫斯科、巴黎、丽江、河内、阿姆斯特丹及琅勃拉邦等地区比较,同时不仅接触胡同里的普通人,还与冯骥才、张金起、梁从诫和张欣等社会各方利益代表交流,使研究的整体性得到保证。
     《再会,老北京》作者用动人的笔触将我吸引,让我对老北京温情的生活也不禁神往,当代中国过度开发后的文化景点同质化相当严重,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文化保护千篇一律,毫无美感可言,如果国人和政府还没有意识到重视历史与保护地方文化独特性的话,中国文化的乏味与枯燥现状永远不会有终结之日。

  《再会,老北京》读后感(六):《再会,老北京》读后杂记

我没有出生在北京,在6岁那年跟随在北京工作的爸爸搬来北京生活,到现在我20岁,14年了。

那时候的鼓楼还是生机勃勃的,一看就是有人气儿的地方。我回家要过一条长巷子,天黑了也不害怕,就觉得心里踏实、什么也不怕。那会儿的鼓楼是很有魅力的。

后来我上了中学,搬到了德胜门住,靠近二环,房子很好,可是周围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有一次我没带钥匙,坐在家门口等着家长下班,有几个楼里的邻居路过我,都没看我一眼就走了,其中还有人嫌我在楼道里站着碍事。我开始害怕了,之前我经常去这家坐坐、那家玩玩,现在我再也不能去邻居家蹭饭、蹭电视了,因为整栋楼没有一个人是我认识的。我开始怀念自己小时候在鼓楼住的时光。

后来我上了大学,学校的新校区在房山,周围是完完全全新建起来的楼房,刚刚完工,还没有人住,晚上每一扇窗户都是黑漆漆的。这时我想,回不去鼓楼的院子,让我回德胜门的楼房里也成啊,好歹离鼓楼后海也近,走不多远就到了西海,慢悠悠转一圈倒还是可以感觉到自己身在北京。我真的不喜欢房山这边只有高楼没有树的环境。好想念那些高大的国槐啊,夏天的时候街道两边的树可以搭在一起,一整条街都是阴凉的,满地光斑。那才是我记忆中北京的夏天。

在这本书的前面引用了李西光的一段话,我读了很多遍,我想放在最后再读一遍吧:

“我提出"新北京"这个概念,意思是要在北京建立起一种新的人文主义,让它成为一个全新的人文城市。但北京的官员和规划者将其理解成了城市建设意义上的新北京。他们认为"新北京"就是要摧毁老城,建设新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