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夏日启示录》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夏日启示录》读后感10篇

2017-11-14 21: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夏日启示录》读后感10篇

  《夏日启示录》是一本由[日] 笠井洁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日启示录》读后感(一):一篇不合时宜的书评

作为本书译者,本不想亲自下场参与评论的,想等待高水平的专业评论,但《再见,天使》的经验也告诉我,科班人士又怎会看得上这种“民哲”小说。还是把我所能理解的一小部分写下来吧,虽然我也就是民哲水平,但总比什么都不写要好。
本书中的人物西蒙娜·卢米埃其实是法国女性哲学家西蒙娜·薇依的化身。西蒙娜·薇依本人的名字也在作中被多次提及到了。作者有意地让矢吹驱跟西蒙娜·卢米埃展开了数次的“思想对决”,这其实是矢吹驱系列的特色。除了第一作《再见,天使》更像是作者本人对自我经历、思想的清算,有种自传性质以外,从第二作开始每本书都会安排一位近代/当代哲学家的化身登场,与矢吹驱展开思想论战。这种小说技法据说源自陀思妥耶夫斯基。
矢吹驱系列每作对应的哲学家是——
《再见,天使》——?
《夏日启示录》——西蒙娜·薇依
薔薇の女——乔治·巴塔耶
哲学者の密室——马丁·海德格尔
オディプス症候群——米歇尔·福柯
后面还有几本我也不熟悉,就略过了。简单评评本作里的思想对决吧。
西蒙娜·薇依这位神秘主义哲学家的生平请大家自行百度,因为我对她的了解也不比百度里的多得了多少。就记得哪本书上提到过她反对马克思提出的,劳动是人类自我实现的基本范畴,生产力的解放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可以最终带来人的自由的想法,薇依认为人与人的关系不能混同于劳动和工作。那么薇依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案呢?据说是一种神秘主义。具体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如果真的就像本书中描绘的那样,过分强调“共情”的作用,只要在这世间恶还存在一日,我便一日不得让自己得到安寝、饱食,那未免有点过于“白左圣母”?当然作为小说,抓住现实人物一个特征无限放大的艺术手法是可行、有价值的。
ps. 顺带一提,西蒙娜·薇依没有弟弟,却有一个大3岁的哥哥安德烈·薇依,不是核物理学家,是一位成就颇丰的数学家。
那么,一个问题是,究竟为什么笠井洁要安排薇依跟矢吹驱进行“思想对决”呢?一个可能性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他只是想写就这么写了,毕竟这个系列后面矢吹驱每见一个当世大哲学家就大肆批判一番,总不能每次批(si)判(bi)都给出个理由吧。另一个可能性很大的原因是,矢吹驱(作为笠井洁本人的化身)在其左派思想在现实中受挫后,转向了神秘主义,而薇依可以说是当代最知名的,可被归入哲学家行列的神秘主义大师。所以矢吹驱(笠井洁)在《再见,天使》中清算了自身的左翼思想后,下一步就是探究神秘主义,同时也是继续探究自身,为什么“我”心中会发生神秘主义的转向,这份经验对“我”有什么意义是的,这也是矢吹驱系列迷人的地方,因为里面的每一本书都可以作为青春小说来读,反映了作者理解世界和自身的努力
单论本书中的神秘主义对决,相信每位读者都看得出,矢吹驱的神棍跟西蒙娜的神棍,虽然都是棍,本质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说到底神秘主义是什么东东?我不知道……这属于思想史的“里史”,就连“正史”都还刚刚入门的我实在不敢妄言。只不过我可以推荐一本书,《灵知主义与现代性》,刘小枫编著。如果刘国师和他推崇的“施派”解读是正确的话(这点本身就很成问题……),神秘主义、诺斯替主义的传统跟现代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无论是现代性的“正”还是“反”的一面。所以,发展出矢吹驱和西蒙娜所代表的两条截然不同的方向也是情理之中的。依我个人愚见,矢吹驱在作中的立场,更像是中后期尼采的立场。“肯定一切”的宣言,无论是查拉图斯特拉还是尼采本人的口中都多次出现。尼采作为深受浪漫主义影响的思想家,却多次表现出对浪漫主义、对基督教的憎恶,特别是浪漫主义的怀旧情怀和基督教精神所倡导的禁欲主义。然而“爱命运(Amor fati)”固然是超人不可或缺的特质,肯定一切难道就等于容忍、接受这世间的一切不公和恶吗?尼采又在别处强调,“伦理,或‘值得追求的哲学’意味着‘事物理应不同’,‘事物将会不同’,不满足乃是伦理学的起点”,难道这与“肯定一切”不矛盾吗?这是尼采研究家面临的一个难解之谜。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或许可以说作中的矢吹驱徒有尼采精神的表象,实际上却是经不起深究的。
再提一点,矢吹驱每作除了思想论辩,多多少少都还反映到了时代和地方的风貌,以及一些代表了时代思潮的现实事件。像本作中的学生环保集会、反核电等运动就非常有70年代末的特色。当然,未经反思的核电批判看上去非常幼稚,要把核电站建在荒山野岭而不是海边,这种脑洞式的错误也就只有“民哲”会犯(而不是文科生会犯,有常识的文科生不会犯这种错误),但这些描写还是表达出了作者拥抱当下,走进世界的意图。就像《俄狄甫斯综合症》开头的病毒泄露事件,我直到在研究方法课上学到了试验的伦理问题才知道,这明显影射了当时(七八十年代)轰动性的美国塔斯基吉梅毒试验,而作中人物对加州男性澡堂里同性滥交行为的提及,也是能让人不禁莞尔的。从学术的角度来说这些描述当然都是粗陋、失真、不够严肃,但作为小说读者,还是欣赏这种努力和尝试的。这反映了矢吹驱系列作为青春小说的另一面。在我的眼中,青春从来都不该是自我沉溺、自我麻醉,而是努力地了解他者、拥抱世界,哪怕这过程多么的拙劣可笑,跌得如何鼻青脸肿。因为这才符合康德对成熟的定义——走出一个人的孩童时期,同时这也是接受启蒙、拥抱现代性的一个过程。
当然这是我本人推崇的青春观、青春小说观,肯定还有别的看待青春、青春小说的视角。而甚至笠井洁本人也已经放弃这种观点了。在06年的一次与米泽穗信的对谈里,笠井就指出,强行走出房间的家里蹲,往往会受到民族主义等右翼思潮的感染,与其如此,还不如(继续由我们给他们提供记号化的萌人物)让他们一辈子呆在房间里好了——难以想象这是写出了《再见,天使》的人说得出的话!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矢吹驱系列在继续写作时面对的难题。的确,这种对“成熟”、对启蒙的乐观态度是有限度的。在《俄狄甫斯综合症》批判了福柯之后,笠井还能找谁来当矢吹驱的下一个对手呢?面对福柯的指控,矢吹驱的“胜利”显得多么的苍白。甚至他与尼古拉·伊里奇的“宿命对决”,甚至这两个角色本身都似乎变成了笑话。矢吹驱系列可能是指引(至少一小部分)青少年成长的路灯,然而如果一个孩子努力“成长”后面对的世界,那个“成人”的世界,本身就意味着权力和邪恶呢?在后福柯时代,甚至苏联解体后、911之后,矢吹驱系列还能写下去吗?所谓的“赤色之死”在面对ISIS时,不是显得像个笑话吗?相信笠井洁比我们任何一个读者都更早意识到了这一困境,所以才迟迟没有让矢吹驱系列本传继续,仅在一个日本的番外篇中让娜迪亚登场,见证了一番“昭和的终焉”。笠井洁大概是第一个意识到古色古香的“教养小说”与侦探小说的亲和性,并作出了一番伟大试验的人,然而如今他本人已经唾弃这一想法,并对继承了他衣钵的米泽穗信冷嘲热讽。的确,在我的眼中,米泽穗信是如今全日本唯一继续摸索这条道路的人。虽然似乎他近一两年“成人化”的作品受限于眼界和力量,未能入得了科班文科人的法眼(在大众读者中的评价却是不错),但我仍坚信,这才是推理小说的未来,才是她应走的道路。
以上就是我粗浅的评论。之所以说它不合时宜,是因为原本想对西蒙娜·薇依以及系列中提及到的每一位哲学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再写书评,但那需要哲学史方面扎扎实实的功夫,而我已经决定放弃文科道路了,现在不写,很有可能一辈子就都不会写,那就趁我还没忘记,把我能理解的一小部分记下来吧。维特根斯坦说,哲学只是梯子,爬到顶上就该舍弃。我也由衷希望矢吹驱系列能成为一些读者的“梯子”,因为我相信这才是这套书被写下的初衷。但别忘了,爬上去了,就该把它踢开。

  《夏日启示录》读后感(二):如果不是太多炫学跟难记的译名这书可以打满分

夏日启示录 书评
这书斑马给四星
很棒的一本书,给四星的原因主要是文中花了大量篇幅描写12-14世纪法国“清洁派”的发展演变跟历史,有花了大量篇幅探讨“哲学范围里的人性”,看得人昏昏欲睡。作为一个日本作家,书的背景设定在法国也就算了,你写这么多炫学为主的东西跟法国历史知识确定日本读者有多少对此有兴趣?书又不是在法国卖的。当然里面隐藏了一部分犯罪的动机,可是也不是这么灌的理由。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法语翻译过来的名字实在是太难记了,大大增加了阅读的障碍。
除了这两点,小说没毛病。无论是从本格角度,还是两个密室的手法,按照圣经杀人的理由,可以说是很完美的。而且作者还设置了多重逆转,第一次女主的伪解答一般读者都可以想得到,所有人都有不在场证明的时候,利用困难分割,由两个同谋分段完成谋杀是可能的,但马上就证实这是不对的。第二次反转估计能全推理出来的人就不多了,第三次反转虽然有铺垫,反而相对容易被人接受一些。
事实上,第二起谋杀的那个密室有其唯一性,可从可操作性来看,似乎有点多此一举,为了密室而密室的感觉
370多页的书,我足足看了一个星期,第一次看书这么拖沓,但看完又觉得回味,人生真的很矛盾。
推荐给喜欢本格的朋友

  《夏日启示录》读后感(三):那深藏于心的蔑视


它又不仅仅是一本侦探小说。
除了一系列环环相扣精彩完整的连环杀人事件,让这本小说变得吸引人的,还有那让人充满想象的关于清洁派和多明我会斗争的背景谜团,以及一段关于不同的价值观的思想争斗。这一切都让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进入一个奇幻的迷宫,我在这个迷宫中兜兜转转、深受谜团困扰的同时,也期盼不要让我那么快找到出口。是的,我喜欢这个精彩的幻境。
为了便于接下来的描述,请允许我简单地将这三部分概括为侦探、宗教、思辨。
单单拿出侦探的部分来讲,我觉得这部分既完整又完美,有一种小时候看柯南的感觉。四场杀人案件,第一场最为细致精彩,有多种可能性,书本一开始还提供了房屋构造图,对案发现场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这种让读者好似也参与案件之中的感觉很棒。第二场杀人案件,虽然描述的不如第一场来得仔细,但精彩之处在于驱、西蒙娜和我发现案发现场那一部分,现场的构造比较精巧特殊,加上当时发现的是在黑夜,各种因素的烘托,有种莫名而生的恐惧感。第三、第四场杀人案件,描写就较为粗略了,但因为是在宗教迷雾驱散得差不多之后发生的,这样的安排反倒使阅读节奏没有受到破坏。
如果这本小说只剩下探案部分,也会是一本合格的小说了。但加上了剩下的两部分之后,小说仿佛披上了华服,变得独特而又吸引人。
对于宗教的部分,我觉得有种看《盗墓笔记》之类探险解密小说的感觉,精彩在于营造了一个较为宏大又充满神秘气息的大背景。尽管故事发生在战后法国,一段较为平和的时期。但小说中关于清洁派与多明我会的起源、发展以及争斗,还有后来一战、二战期间各种势力对于清洁派“宝藏”的觊觎,都让我充满遐想,不由自主跟着小说内容走,想要知道那些神秘教派,或者异端背后,暗藏着怎样的秘密
但多嘴一句,秘密本身远没有探访秘密的过程精彩。正如,那些华美的幻象背后,是令人厌烦的现实。
对于思辨部分,最主要的还是集中于小说后半段,驱和西蒙娜在海边时候的辩论吧。虽然第一遍的时候没怎么看明白,但莫名觉得很爽,特别是对话中一些意象句子用得很脱俗。原谅我用一个这么俗气的形容词。作者用一些更加接近生活的事物,来描述辩论双方对于各自思想的坚持。这些意象让我在读的时候,更能接近双方的状态。怎么形容呢,就是我不是很明白双方的高深对话,但我能理解这些句子。当我尝试去想象,去联想,去理解这些句子时,我好像又能体会到说话那一方的感觉。这很像是小时候玩的捉迷藏,看不见但摸得着。这感觉很有读李白诗词时豪迈流畅,仿佛天地之间,独我一人。
而那一大段思辨的双方分别是驱和西蒙娜。西蒙娜代表的是介入的一方,她有信仰,一方面是对于神的信仰,这在外国人当中很常见,一方面是对于自己的价值追求,即善的信仰。但她在她身体力行中逐渐对自己的价值追求产生的矛盾的想法,一方面她在尽她所能进行扶弱的行为,一方面她又看到强弱、善恶因果循环,弱者成为强者,而所做的也不过是恶的行为。
弱者与善没有绝对的联系,但帮助弱者却认为是善的行为。但当弱者变为强者,实施恶的行为时,是不是说善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恶的诞生?
所以,驱代表的是一种置身事外的一方,有点类似道家的“无为”,以旁观者的姿态,看那些善恶的发生,而他本身也认为善恶本来就是不存在的。这样说来,善恶应当是相对的,在力量、行为失去平衡后的流动观点。
读到小说中思辨的部分时,我不由想起了自己的高中时代。其中有一段时期,我一直深陷在类似的困扰中,无法自拔。当时我一直坚持的都是与西蒙娜类似的态度,对于弱小者的帮助,对于善的坚持,认为是无比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会克制自己的一些伤害他人的言行,尽量以不发生争执的态度对待别人。但是呢,我看到的世界是,人们互相用不友善的态度来对待双方,用各自恶意揣测的态度来对待别人,这让我很痛苦。但每个人都是这么互相对对方的,却能够继续相处,这似乎就是很矛盾的地方。为了抚慰我心中的悲伤,我学会用深藏于心的蔑视来看待这些事情,我所谓的善的坚持,难道就是真的善吗,我眼中看到的恶,真的就是恶吗,这确实能够让人得到解脱。
总的来说,这是本很丰富的书,既有推理,又有思想。小说一开始就提供了人物关系描述和房屋地形图,在某种意义上降低了阅读难度。每个人物都有其或迥异,或相似的背景经历,让这本小说读起来生龙活虎的。只是一开始读的时候,要从那一堆复杂的名字和没有概念的宗教背景中提取出小说的主要思路真的有点麻烦。
因为这本小说,我也被普及了一下本格推理为何物。本格推理是古典派的推理小说,以逻辑至上的推理解谜为主,不注重写实,有惊险离奇的情节与耐人寻味的诡计。较为典型的是密室杀人或孤岛杀人等诡计类型。会给读者公平的线索,让读者也能推理出真相。(参考自必应网典)

  《夏日启示录》读后感(四):太阳十字架下的罪恶

在日本推理作家中笠井洁的作品是很有特点的,他的成名作是1979年于“野性时代”发表的以战后法国为背景、日本青年矢吹驱为主角侦探的《再见,天使》,并因此而获得第五届角川小说赏,随后相继创作了矢吹驱系列作品包括这本《夏日启示录》。这一系列作品是很传统的本格推理小说,这本《夏日启示录》是矢吹驱系列的第二本,文笔顺畅,推理严谨,布局宏大,但其中却以战后法国为背景,涉及了大量的基督教及哲学辩论等内容让这些作品显得很特别,在阅读上也会给人带来少许不适。
从故事的内容来看,《夏日启示录》有两条主线,一是故事的男主矢吹驱追寻着“清洁派”的秘密而踏进了罗什福尔家的杀人事件,但他的目的其实一直不在这次杀人事件上,在这个谋杀案背后驱追寻的是世间人性的善与恶。二是故事的叙述者“我”所追查的罗什福尔家杀人案,纳迪娅是个对侦探这个职业十分向往的女生,所以她对驱一眼看穿真相的能力很是推崇,也深深沉浸于罗什福尔家的杀人事件中。罗什福尔家发生了一起密室杀人事件,一个外国人被奇怪的工具杀死了,凶手只能是这个山庄里的人,凶案现场的一切都符合圣经启示录的内容,这一切都预示着更大的一场阴谋和随即而来的不停歇的谋杀。随后作者围绕着不在场证明,作案时间方面展开了描述,但对杀人手法埋下了伏笔,由于“我”的推理也将读者引向了真相的另一面。在第二起谋杀案中,作者的描写显然已经不如第一起案件详细,但在驱对“清洁派”的追寻下,埋藏在罗什福尔家背后的事情慢慢浮出水面。结尾处没有逃出推理小说的反转,也将矢吹驱所追寻的与这个案件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让这个推理变得完整而严谨。
在推理手法上,作者运用了传统的本格推理的方式,以“我”的口味讲述了许多线索和推论,但其实真正的真相早就从矢吹驱的断言里体现了出来,而“我”的推理也是只是给读者增添了一些阻碍而已。同时在谋杀案的背后,是矢吹驱对于善与恶的追寻,有关信仰,有关人性也有关哲学,这是本书最大的看点,同时过多炫学的成分有时候读起来也会让人感到枯燥,稍微影响了看书的顺畅感。这本书在开头就用塑造了一个冷漠而神秘而又孤独的日本哲学男,对“清洁派”的历史及发展做了详细的阐述,而“太阳十字架”其实是“清洁派”宝藏的线索,也是驱所追寻的自我存在价值的线索。通过罗什福尔家的案件,驱认识了一个在思想上可以进行交流和碰撞的女性——热衷于拯救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充满大爱的西蒙娜•卢米埃,也是在与她的不断交流和对抗里,驱在渐渐得到自己的感悟,关于世界的善恶,关于生而为人的意义。也许在这些聪明人的世界里,寻找人生的意义、寻找自我的价值都远远超出了渺小人类的生命,神是否真的存在其实真的有那么重要么?西蒙娜最后跳出了驱的选择,坚持做了自己的选择,她看到了太阳十字架下的罪恶,也同样明白爱的意义和重要,她没有能力去驱赶邪恶,但终究有人能够将邪恶消灭,故事没有结束,希望就不会泯灭。

  《夏日启示录》读后感(五):直击灵魂的喵喵喵?

这本书是买来消遣读的,开头还是不错的,悬念也足够,文笔在推理小说中属上乘。

但...后面的...真的好难读啊……

或许是我学识不够,智力水平有限,境界不够高。但是我真看不出,大段大段的历史论述、各种神秘学,和最后的结局有几毛钱关系?

披着欧美推理的外衣,本质上仍是传统的日系推理小说。占了半本书篇幅的对历史之谜的探索,最终与杀人动机几乎没有关系。历史之谜的答案,结尾也只是轻描淡写的带过。贯穿全文的主线就落得了这样的下场,不得不怀疑作者是在凑字数或炫耀。

最重要的是,凑字数这部分,艰涩难懂,令人发指。真真假假的史料混杂在一起,当正经的知识来读,难考虚实;当猎奇来看,心中只有一万个握草......

不过书中哲学部分还是有值得深思之处,同时很好的塑造出矢吹驱这个人物的形象。

那么就来吐槽一下矢同学

作为全书的中心人物,他要么只说几个词、要么就说几千字,给我一种深深的精神分裂之感。这个形象也是毫无新意,冰山脸狂拽酷炫叼炸天,在全篇中扮演了上帝之眼,动不动就拷问灵魂……

当然上帝之眼算作创新吧。开篇中,作者借娜迪亚之口,说出了矢吹的定位:“像神一样裁决他人”,也让此后矢吹的种种无所作为变成理所当然……

不作为的名侦探,看得人闹心,但也不失为有趣的体验……

再来吐槽一下娜迪亚

完全不像欧美女性!这个人物真的很失败!顺从、依赖、崇拜......活脱脱的大和抚子

......

当然这里不排除翻译的问题,可能作者努力塑造了欧美形象,被硬生生译回来了……因为这里面有些个词啊,用得真是,奇形怪状……

比如:忘我

我真的很讨厌译者用的这个词

包括:

“我惊慌起来,忘我地叫嚷着”

“我就像个被叱责的小孩一样,忘我地点了点头”

......这要到什么境界才能忘我地点头啊……

另外一个词:忘乎所以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娜同学因为恐惧还是紧张,忘乎所以了......

(具体位置记不清了,欢迎指正)

这个情绪真的很古怪了,在文章里突兀异常

看得胃疼...

抱歉我这个粗人欣赏不了啦

  《夏日启示录》读后感(六):如果以为哲学侦探只会炫学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读的第一本笠井洁作品是《伊底帕斯症候群》。实话说,这真的不是一个适合入门的作品。如同砖头一般厚重的书本当中到处充斥着大量枯燥艰涩的哲学炫学,相比案件推理却不够精彩紧凑,令读者迟迟难以进入阅读状态。糟糕的阅读体验令我在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对笠井洁敬而远之,直到机缘巧合之下读到了这本《夏日启示录》。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慎入!)
从时序上说,本作发生在《伊底帕斯症候群》之前,紧接《再见,天使》之后。因此书中多次提到了拉鲁斯家杀人事件的情节,如果还没有看过《再见,天使》的读者要小心泄底了。
本作的案件谜面源自圣经为人所熟知的著名典故“天启四骑士”,四名死者尸体附近分别发现了与四骑士坐骑相同颜色的马匹尸体以及相对应的四骑士象征物,因此书中随处可见宗教和历史相关炫学,恍惚间好像还看出了一点丹布朗的风格。好在相比《伊底帕斯症候群》长篇累牍的哲学思辨,本书的炫学内容无论是长度还是深度都平易近人得多,而且清洁派宝藏算是贯穿案件始终的动机之一,因此炫学和故事的结合是必要且紧密的。
在圣经比拟杀人的基础上,前三起案件还出现了“被杀死两次的尸体”、“古堡密室杀人”和“无人悬崖坠落”等复合谜题。总体来说案件诡计质量还是不错的,在老梗基础上进行了翻新改造,线索的公平性也做得较好,甚至有几处近乎赤裸裸的将提示放在读者鼻子跟前晃悠。
有趣的是,本书有三重推理,由三名业余侦探逐一解答,分别是娜迪亚、朱利安及矢吹驱。娜迪亚的结论尽管不对,却基本思路是对的,不仅为揭开谜团打开了局面,还指出了某两人合谋的事实。朱利安的推理是表层的正确答案,得到了矢吹驱的默认。但事后矢吹驱指出了隐藏在表层底下的另一重真相,尽管并未全盘推翻朱利安的结论,却将事件的意义完全颠覆了,同时还引出了贯穿矢吹驱系列的主线剧情——《再见,天使》出现过的恐怖组织“赤色之死”及其幕后首脑俄罗斯恐怖分子伊利契将成为矢吹驱长久的宿敌。一秒钟突然变成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的感觉有木有?可惜剧情发展到这里本书就结束了,在后续的《伊底帕斯症候群》中矢吹驱也一直在追踪伊利契,但依然没有分出胜负。
矢吹驱号称“哲学侦探”,除了因为他喜欢没事就神神叨叨一番哲学思想以外,还因为他的推理方式“本质直观”与其他侦探大相径庭,不被华丽的案件诡计所迷惑,而是运用现象学直接找出隐藏在现象背后存在的意义,由此看穿事件真相,可谓跳过谜面直捣黄龙的推理方式。但由于如此独特的推理方式,也直接引发了推理小说四大基本矛盾之一“智商爆表无所不能的名侦探与必须在凶手把该死之人全杀完以后才破案的矛盾”。
一般作者对此矛盾的处理方式无非是设置各种困难和障眼法阻止侦探过早发现真相,甚至让侦探在后半段才介入事件,但笠井洁不玩这套虚的,他笔下的矢吹驱直言“在第一起案件后就发现了真相”,但他对破案和抓住凶手毫无兴趣,不仅一直作壁上观,甚至还将事件真相作为与激进环保分子西蒙娜进行较量的筹码。按照世俗道德观,矢吹驱的所作所为等于间接害死了后续案件的死者以及逼死了西蒙娜,无疑是要遭到谴责的。但笠井洁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让矢吹驱从一开始就承认“自己是身负罪孽的邪恶之人,修行的目的是赎罪”,彻底跳出了世俗道德批判的枷锁,而且矢吹驱的阴郁气质和虚无感也让读者恨不起来。毕竟名侦探不是活雷锋,本来就没有破案抓犯人的义务,那是警察的工作。
由于笠井洁的巧妙设定,不仅直接化解了一般推理作品只能设法回避的深层矛盾,更大大提升了作品逼格。矢吹驱完全可以与麻耶雄嵩笔下的麦托卡鲇并称推理史上两大恶德侦探,区别在于麦托卡将作恶视作作乐,矢吹驱却已超越了世俗凡人的善恶标准,无疑又更胜一筹。
这就是直观真相、超越善恶的“哲学侦探”矢吹驱。

  《夏日启示录》读后感(七):愿借你深邃目光,俯瞰世间罪恶

现象学与本质直观
在这贫困的时代,诗人何为?
但你说,诗人是酒神的神圣祭司
在神圣的黑夜中走遍大地。
这个世界有两种侦探,一种叫其他侦探,另一种叫矢吹驱。
博尔赫斯说,“侦探小说在一个混乱的时代里拯救秩序。”侦探小说作为理性主义胜利的一个标志而为人所知,也正是因为作品中侦探所使用的方法论,坚信逻辑推理的力量,坚信说出真相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仿佛是茨威格笔下《昨日的世界》中那个坚信人性和进步的旧世界,又好像托马斯•曼的《魔山》中坚信理性和爱终将获胜的人文主义者塞塔布里尼。
但这世界终于崩塌了,二十世纪那两场无情的战争撕裂了表面的和平,人们消亡,人们沉沦,“当他们死去时,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的死”,死亡变成了一种同质化的过程,一个机械的程式,一切美好的事物被葬送,理性再也无法承担爱与和平的重负,现象学的方法由此而生,在混乱繁杂的现象之林中寻找人的本质,人成为那终有一死者,并在万物的消亡中令人可以赴死。
博尔赫斯说拯救,但是,名侦探们利用理性就能惩恶扬善的小说世界似乎更像一个童话,一个我们可以投入其中并感到安心的童话,但现象学的方法正要直视这世界,在理性止步之处道说,此般道说即是作诗。
政治革命的光荣与恐怖
那时我二十岁
疯疯癫癫。
我丢失了一个国家
但赢得了一个梦。
满怀激情参加过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政治运动,却因目睹赤军暴行而离开,想为这个世界除恶,但最终自己却成为了恶。
那在民主革命的街垒中奋战致死的理想青年们,不是怀着最为纯净和高洁的理想吗?为何法国大革命之后,迎来的却是血腥和恐怖?或许革命的真正敌人是未被唤醒的大众,为了革命的真正胜利,必须要进行托洛斯基式的不断革命?
卑微的奴隶奋起发动的抵抗,总是比任何别的行为更显得勇敢,更能体现人的尊严。然而当暴力已经超出孤独的抵抗者表明立场的唯一手段,被动员成为获取国家权力的政治机器的一部分时,本来毫无疑问是为解放者而实行的暴力,转眼之间就变成跟它所打倒的邪恶敌人同质的,残忍的,压制的暴力。
正义的观念能像炸弹一样,对人展开杀戮。以爱的名义,将憎恶正当化、合理化,以理想社会之名将古拉格群岛正当化,过剩的正义观从无底深渊召唤出来杀戮人类、破坏世界的欲望。
善与恶的悖谬
善恶无分,都是一样。
所以我说,完全人和恶人,他都灭绝。
矢吹驱总是以一种近乎冷漠的方式看待世间万物,这个喜欢睁大双眼直视太阳的男子,这个博学寡言、追求着真理的男子,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去探寻善与恶的本质。或许在那条无尽的存在的河流之中,万物所由之而生,又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按照时间的秩序,既无善亦无恶,于是我们可以说‘Tout est bien(一切很好)’,我们可以像莱布尼茨那样说,这是所有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但是这世上有着孤苦伶仃的老人和濒临死亡的孩童,充满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面对这眼前的惨象,灵魂又如何可以保持安乐,又如何可以说出‘Tout est bien(一切很好)’这样的话?
这世界充满罪恶之事,可是,与这个世界的恶战斗这一行为本身,就已经让人陷入恶之中。就算暴力是被迫的,是被动地对来自上层的暴力的抵抗,在暴力行为的深处,总能找到某种损毁其实行者勇气、名誉和尊严的,或者说,某种损毁人的共感能力的邪恶的东西。
这可怕的,无从逃脱的悖谬。
因这悖谬,矢吹驱无法与世界和解,于是试图使其消失,隐匿自身于名为群众的,庞大、混浊而不透明的他者的漩涡,藏匿于无关系的他人之间,仿若生活在无人的荒漠,但这悖谬无从消解,难以逃避,亦不可弃绝。所以,矢吹驱才会最喜欢那一支曲子:
欢愉和歌声隐退、消失,
黑暗即是生命,黑暗亦是死亡。

  《夏日启示录》读后感(八):另避蹊径的本格小说

这是一本较为晦涩难懂的小说,典型的本格推理,但是个性的人设、发人深省的哲学式思辨以及“诡计为了故事,而不是故事围绕诡计”的思路让小说比一般的本格推理要更有逼格,也更加人文。三起杀人事件撑起了整个故事的骨架,而大量的宗教学哲学历史学丰富了这部小说的血肉。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二战后不久的法国,主人公是一个东洋侦探矢吹驱,所谓的“”“哲学侦探”,不同于其他小说中的侦探,矢吹驱沉默寡言,喜欢以旁观者自居,擅长“”“现象学推理”,矢吹驱深信自己是罪恶之身,通过修行,脱离世俗,脱离一般的善恶是非观。
故事的开端是矢吹驱在塞纳河便遭到枪击,这为后来引出”赤色之死“埋下伏笔,同时与作者上一部再见天使在内容是做到了承接。伴随着故事的发展,两条主线不断相互交织,一条是矢吹驱和小说中的“我”到南法寻找杜亚文献,另一条是罗什福尔设诡计实施的密室杀人。
如小说中所述,中世纪时期,圣乔治奉命围剿异端清洁派,并得到了记载清洁派宝藏的纸片,圣乔治遂致函教皇并献上纸片,但还没来得及把信寄出,便遭遇清洁派民众的暴动,临死前将书函和纸片藏于生赛宁教堂。17世纪,时为财长的柯尔贝尔得知了宝藏的传闻,于是以编纂杜亚文献为名义,搜寻圣乔治书函,意图献媚王室,后终得以寻获。可后来柯尔贝尔地位稳固,无需再将宝藏献给王室,而囿于无法破解纸片的秘密,所以未启动挖掘宝藏的行动,而是将信息藏在了杜亚文献里。六十年后,宝藏的事情传入国王的耳中,国王下令柯尔贝尔家上交杜亚文献,于是柯尔贝尔家对杜亚文献进行了删改(矢吹驱正是为了破解杜亚文献被部分内容被删除的秘密,才来到南法)。20世纪初,历史学家杜尔捏发现了关于宝藏的线索,但是却被纳粹抓获,圣乔治书函落入纳粹之手,第一个密室死者费斯托便是当年参与挖掘宝藏的纳粹军官之一,而西尔万教授是杜尔捏的儿子,有充分的杀人动机,于是刚开始的推理合理地指向了西尔万。
小说中的几起杀人事件,都是以启示录中的天启四骑士为谜面,营造出的仪式感极强的杀人手段。几起杀人案件的推进都是以“我”为第一解说,抽丝剥茧,逻辑基本正确,但始终无法碰触案件的核心,第二解说是朱利安,朱利安自身主动将案件推向了其所设想的轨道,并借助我的目击,揭露出案件真凶,罗什福尔。第三解说则是矢吹驱,穿透了案件的表象,揭露了真正的布局者,朱利安。其中,第一起密室杀人诡计是最为精彩,第二章中对每个人的时间上安排作了大量论述,第三章中又通过不断释放线索来暴露时间上存在若隐若现的破绽,让人产生了时间上必有问题的先入为主的想法,而矢吹驱“密室杀人的关键在空间而不再时间”的论断对读者既定思维造成颠覆。
作者想要表达思想主要体现在第四章最后一节中,矢吹驱和西蒙娜的海边对话中对善与恶,对神性和人性的探讨。善与恶并无本质的对立,我们所谓的恶的形成往往是基于爱,基于对自我的执着,而我们所谓的善也往往是恶的伪装,是追求正义的崇高外壳下所包裹的暴力。我们尊崇的神灵,当人们为此设立了教堂,当统治者接受洗礼,宗教就不再是神的宗教,是人的宗教,人的工具,正如清洁派是耶稣和基督思想真正的继承者,却被指为异端。神性与人性也是一组悖论,坚定追随心中的信仰总会付诸于对人的恶,而对人的爱,又往往顾此失彼,与神的意志相背离。,
作者想要表达的另一层意思则是通过矢吹驱这个人物表现出来的,最后朱利安利用了真个事件帮助自己达成了目的,并且说出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对此,矢吹驱并未当中戳破。咦,柯南不是说真相只有一个吗,破案的目的不就是还原事实的真相吗,我们的矢吹君可不是这么认为的。虽然最后在西蒙娜的逼问下才无奈说出,但仍是借着朱利安的口说出的。我觉得之所以矢吹驱不愿意说出来,西蒙娜最后的死就是最好的答案。揭露真相又能怎样呢?难道我们真的可以为了真相而不顾一切?
我想未必。
最后,期待后续故事中,矢吹驱和赤色之死的斗智斗勇和终极大战。

  《夏日启示录》读后感(九):启示之意

炎热的夏日,法国巴黎,一封与神秘宝藏有关的恐吓信,拉开了故事的序幕,之后在法国南部发生的一连串杀人事件,与这封信有着怎样的联系,日本青年矢吹驱与警督之女娜迪亚又会揭开一段怎样的阴谋?
《夏日启示录》是日本本格推理作家笠井洁以哲学侦探矢吹驱为主人公创作的一系列推理小说的其中一本,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本格推理。小说分两条线进行,一条是矢吹驱对隐藏着清洁派宝藏秘密的杜亚文献和圣•乔治书函的追踪,促成了一段与娜迪亚同行的法国南部之旅,由此追踪到一些案件关系人的身世之谜。
另一条线是以凶案现场为基础的逻辑推理,这也是本格推理小说的核心精髓。第一起密室杀人,看似每个人都没有足够的作案时间,如何找到突破?凶手玩的是时间诡计还是空间诡计?《夏日启示录》之中的逻辑与克里斯蒂•阿加莎的《ABC谋杀案》有些许相似之处,凶手都为了掩盖真相,而通过计划让案件看起来依照特定的逻辑而进行——《ABC谋杀案》是按照字母表的顺序进行杀人,而《夏日启示录》的杀人现场布置严格按照《圣经》中《新约》启示录的内容进行,白马、红马、黑马、灰马、刻有启示录浮雕的石球、弓箭、剑、秤,还有那封署名为“四骑士”的恐吓信,这些元素是实施凶杀的工具,还是凶手混淆视听的手段?打破固有逻辑,解开这个谜题,与同时间调查出的史料碎片拼凑起来,凶手也就呼之欲出了。
全书一直被地中海式的炽热氛围笼罩,几乎一直处在大雨滂沱与烈日当头的极端天气中。因为有启示录的预言在先,后面的三起凶杀并不十分令人意外,绝妙之处在于末尾紧张刺激的揭秘过程。另外,那些与历史、哲学相关的论述,即便有些晦涩,但也令人大开眼界,同时为故事增添了思想上的厚度。
笠井洁在全书中贯穿了浓重的历史痕迹。不单体现在内容涉及了大量中世纪异教“清洁派”的起源和流变历史,也借助娜迪亚的眼睛将法国南部一些被历史浸染的地区风貌原汁原味的呈现出来。与巴黎和马赛这样的大都市形成鲜明的对比,蒙塞居尔城堡、岩壁、卡尔卡松城堡、圣•塞宁教堂,这些地区人迹罕至,风景怡人,鲜亮透明,甚至连天空都更蔚蓝,几乎无法隐藏一个人的秘密,世人似乎也不愿打破它的宁静,波澜不惊的背后却掩藏着几百年来西欧各党派斗争的历史。
然而,人类对自然的侵占从未停歇,即将实行的核电站计划,对自然以及人类本身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对待世间的恶,是冷眼旁观,还是舍身拯救?本书探讨社会议题的意图还是比较明显的。启示之意,在于提醒人们精心守护绝无仅有的珍贵宝藏,这些宝藏既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天然馈赠,也是需要我们小心翼翼的维护着人性的良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