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电影十八讲》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经典电影十八讲》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16 21: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经典电影十八讲》经典读后感10篇

  《经典电影十八讲》是一本由戴锦华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7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一):"走出洞穴、直视阳光" 精读电影

“看五十部有质量的影片,会改变一个年轻人的世界”。
在《经典电影十八讲》里,戴锦华介绍了十八部好电影,极力从文化领域解构电影,从导演、创作背景、主题、视觉呈现、叙事、情感结构等角度精读电影,这种更广阔、更有历史味和文化意味的点睛分析将启发所有电影爱好者“不仅仅应该是一个电影专业欣赏者,而且也应该是一个走出洞穴、直视阳光的社会批判者。”
关于电影语言,克利斯安.麦茨曾说,并非由于电影是一种语言,它才能讲述如此美妙的故事,而刚好由于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它才使自己成为了一种语言。在戴锦华看来善长呈现“城市与人”主题的安东尼奥尼在《放大》里记录了“心理屈服”的过程,表达了“媒介自反”的语意,是“关乎电影语言的,又是反语言的,是叙事的,又是反叙事的”。----这种叙事已自然而然地呈现出“镜”的意象。至于世俗神话,则是更多影片剖解的更细致社会真实
与贝纳多.贝托鲁奇相关有几个词:情欲、乱伦、罪孽、救赎,是矛盾的,怀旧的,也是阴郁不定的。这样的贝托鲁奇,其影片永远表达着“反抗与秩序,弑父与寻父,越轨与臣服,罪孽与救赎的二元主题”,他的精神分析也暴露了想象、幻觉或镜像与社会真实和批判之间的距离。
在耶基洛夫斯基的《杀诫》中,“影片叙事人是绝对抽离的,固定、运动的摄影机完美构成了间离的、纪录式的镜头风格”,“摄影机充当了真正的‘沉默的目击者’沉默、冷峻,几近无动于衷。它目击,并不评判,也许是无从评判;它记录,却未曾仲裁,也无法仲裁”。同样也是“镜”。
关注女性主义研究的戴锦华,同样对现代文明中女性所处的身心“镜城”加入深入剖析。她认为,黄蜀芹的《人鬼情》表达沉默、女性、命运拯救。片中片《钟馗嫁妹》中有段台词,一向反串钟馗的女主角向父亲要求,“明儿头场戏,你演钟馗,我演钟妹,你送我出嫁”;在片中尾声,特地赶来送嫁的钟馗终于出场,可女主角却说,“我已经嫁了,嫁给了舞台”。身份角色的错位,只能通过戏中戏加以弥补,可最终完成的依然是一个并不圆满的女性悲剧,简洁的华丽中呈现的依然是镜像的女性世界。
回顾二十多年前仅限于教材流通于校园的作品,如今已是影评界“一姐”的戴锦华在谈起创作此书那些光辉岁月时说,年轻时的她过目不忘写文章、做研究几乎一气呵成,《镜与世俗神话》当时写得很从容快乐,也没有任何功利之心与社会抱负,只为爱电影、好电影的一个梦。她感概写作时的年轻、激情,“影片都是‘读’烂熟的,一次次地上课,一次次地重看,每部都看了几十次。”可现在,记忆力开始衰退了,看过的小说和看过的电影留下了“一种色调和基调,但是细节记不住了”,这也使得她写东西更加深思熟虑
尽管这是一部教学中产生的著作,而且成书时间早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1990-1991年间),但因写作时的真诚,当时电影资源、电影理论的匮乏,中国电影的初初起步,以及解读与批判的力度和深度,这本看起来颇带点学术和理论的电影著作仍显得弥足珍贵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二):不容错过的专业好书

这是一本很专业的书,其实看到“戴锦华”这三个字我们就可以得到这个结论。说她为中国电影批评第一人,我想也不为过。
戴锦华的书我有一些,但是都没有读完,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读,只是珍藏了起来。这虽是一本新书,但是内容却都是以前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本书的内容老旧,书中的内容反而篇篇精典,字字珠矶。能够拥有这本书,是我的际遇,也是我的幸运
说起自己与电影之间的故事,可以讲数万字而不停,但是那些与本书的关系不大,此处不再多提。曾经一段时间,大约是六七年前,自己一直在尝试着写影评。记得那个时候,自己最为羡慕的便是戴锦华老师的这种精神分析的影评。自己很想仿写,但无奈实力不济,只能作罢。
对,就是实力。戴锦华老师的这本书中,充斥着大量的知识,不仅仅是电影批评方面的,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看戴老师的影评,你会觉得里面的内容相当深奥,看不到三眼两语便会出现一处不明白的。套用一句话,读她的书就如同听她的课,你得专心致志,一串串的术语、一堆堆独到的知识点滔滔不绝的涌向你,稍不留神你就跟不上她的思路和节奏,刚开始搞的你会很紧张,慢慢的适应了你会被感染的思维活跃神采奕奕起来。与听课相比,读书还是有一些优势的,比如我不用做笔记,我不用怕错过一些东西,因为错过的东西我可以翻回去重看。不过纵使这样,基础稍差一些的人还是无法完全吃透这本书,要想完全理解本书中的内容,真的是需要很深的电影批评的功底。
尽管这本书的内容实际上是戴锦华老师写于上个世界的东西,当年的戴锦华老师也仅仅是刚过而立之年,但纵使如此,戴锦华老师的专业与博学还是令人赞叹。现在二十年过去了,戴锦华老师在电影批评方面的深度恐怕无人可及。
可以说,这是一本电影批评方面的教科书,是一本很专业的电影批评类的书籍,戴锦华老师十八节课程全部收录其中。也就是说,本书并不是一时半刻可以读完读懂的,要想完全吃透,你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仔细研读,并且不断地查阅资料,求证信息,同时再耗费时间观影印证,才可以基本达到戴锦华老师的深度,勉强读懂这本书。
再说一句,这是一本非常专业的书。如果你对电影批评没有功底,那么你就看不懂它。如果你对电影批评没有兴趣,那么你根本就看不进去它。但是对于那些像我一样,喜欢看电影,热爱电影批评,并在这方面不断钻研的专业以及业余人士来讲,这是一本绝对不能错过的好书,你必须将它收入自己的书架之中,不断研读。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三):穿越梦境的旅行

        上个世纪的大学里,电脑与网络普及之前,我和宿舍一女孩周末常常去图书馆看电影,那时候还是两人一机,我们对着一个小小的电脑屏幕,头上戴着耳机,两个人选一部影片看,那本电影菜单上的片子,就这样被我们看了大半。房间里全是看影片的人,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梦境里,互不干扰。后来有了网络,但是在线影片并不多,然后我们到处搜寻高校内部的电影,然后刻盘,就这样,我开始我的电影梦幻之旅。今天看到手头戴锦华这本书,1990年代的文字和感受,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看来,很有点忆旧之感。书里的电影自然都是旧的,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一本电影揭秘书的欣赏。
        戴锦华说,影片的解读,不仅是专业化的电影欣赏,而且是电影的揭秘。“他应在电影叙事人隐身的电影语言背后发现他,反身揭破某种视听效果的构成,并在丰富而巧妙的电影叙事策略中发现其中的叙事结构与意义结构。这是一种影片的解读策略……一种更为主动的表意实践。”于是,我把电影解读看成一场穿越梦境的旅行。
        一部好片子所呈现的出的梦境空间,常常交错,多层,一个普通读者也许就只能抵达故事层面,而对于背后的意义与隐喻空间,往往错过。一个专业的向导,带领我们进入的,必然是一个更奇妙的梦幻之旅。
        对于好莱坞神话之一的《夺宝奇兵》,看似简单的寻宝之旅,实则蕴含丰富。按照一个制片人的说法来讲,一部好莱坞影片和一部大众汽车公司里的汽车别无二致。不可忽视的是,在文化工业时代,观众,始终是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主体,主流意识形态所包含的信仰价值体系,以日常生活化的形式成为了公众的生活常识与行为准则。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电影,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载体。戴锦华首先对影片的意识形态内容进行了分析,指出其成功的秘诀之一在于它以某种巧妙的、隐蔽的方式连接着现实。接下来,又从符号学角度对人物和场景片段进行了编码释义,在我们眼前呈现的一个个组合段落,无论是南美丛林的脱险,还是尼泊尔的酒吧,还有各种经典打斗场景,都仿佛通过一只高倍透镜看过来,别样的意义一一呈现。
        十八场电影,十八次穿越梦境的旅行,在梦境通往现实的甬道上,我们看到各种意义诠释的小径,心理的,伦理的,哲学的,社会的……不同的视角,重叠起来,像复杂的透镜一样,把电影之梦境映照得摇曳多姿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四):假如戴爷欺骗了你

日落后,月朦胧,宿舍间
人,男人,两个男人
一个翘着二郎腿在书桌前,一个刚推门进来走至屋内。
“回来了?”
“嗯,看书呢?“
“是“
“看啥呢我瞧瞧,哟,《经典电影十八讲》,戴锦华戴爷的大作“
“你读过?“
“岂止是读过“入门男子说罢四十五度斜角惆怅看天空,”犹记得戴爷开篇就曾言曰’ 电影与叙事的结合,使电影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成功而有效的骗术’,然也?“
“然也“
“然你大爷!后来老子才发现被戴爷骗了!“
书桌男一惊,停住了抖动的二郎腿,扶了扶眼镜,问到“此话怎讲?“
沉默,良久的沉默,入门男点燃了一只不在计划内的烟,
仿佛泥塑木雕的两人,对望着,那窗外的月却越发朦胧了。
“电影不是骗术,电影是人生”入门男率先打破了沉默,“戴爷曾曰,《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乃是一出安提戈涅式的悲剧,也就是性格的悲剧,也就是对悲剧命运执着的悲剧,这不是宿命或定数,而是阿黛尔自己的故事,在她看来,只有一出悲剧才能满足一个伟大的叙事,因此,她搏斗在一个注定要输掉的战场上,而这也注定了故事最后的结局“,沉吟少顷,他缓缓又道:”我等又何尝不是这阿黛尔•雨果的故事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贪嗔喜恶怒着迷,为悲欢哀怨妒着迷,找不到色相代替,亦参不透这道一生的难题,远的不说,便说你不久前那段感情,那女子何尝不是女版的Pinson,你这厮又何尝不是演绎了一番Adele,你二人……“
“够了!”书桌男一跃而起“电影就是电影,有话就好好说,有事没事借机数落我作甚?我们就不能本分的讨论它的灯光、服装、剪辑、镜头语言无一不是骗术的组合,却被你说成了人生么?”
 
入门男盯着眼前的这个人,他非常年轻,但是他说这番话时候的眼睛,任何人看了都不会忘记,那是夜一样的深邃,却又如月一般的让人捉摸不定。他知道眼前少年的态度,但他也知道,对方的这种态度,他是决不会接受的。
宿舍外的走廊还是那么的喧嚣,谁也不会想到这宿舍内现在竟然如死一般的寂静。窗外的月亮已渐渐明亮起来,他看了看窗外,又叹了口气,苦笑道:“你一定要我如专家学者一般说点你听不懂的鬼话来糊弄你吗?”
“不!不是的!只是你今天必须给我一个专业的交代。“
”“若我不依你呢?”
“那我就跟大家说你没读过这本书还硬是要吹这个牛逼!”
沉默,死一样的沉默。许久,他抬眼望着少年,咬牙道:“好,我就依你这次,你把耳朵掏个干净,待我彻夜与你详谈!”
说罢,他夺过书桌男手中的《经典电影十八讲》,书是冷的,一如入门男的内心,被说着指着的画面和字眼,却微微发烫,一如书桌男的执着。三更过后,书桌男接过了他递回的书,转身向门口走去。这一次,他被说服了,彻彻底底的说服了,不由得有点失落
入门男却从背后叫住了他:“你现在觉得,戴爷是欺骗了你么?”
书桌男的身子微微一震,脚步已顿。“难道不是么。”
“哈哈哈哈,“入门男牌桌狂笑,“有道是仁者见水,智者见山,戴爷所言未必是假,你我今日一番对话未必是真啊,无论看书观影,于我等凡夫俗子而言无非图个痛快,那装逼犯二的勾当还是少做为妙,骗术又如何,人生又如何,数十年后都是沧海一粟,不足执迷,不足执迷啊!假如你还是觉得戴爷的观点欺骗了你……”
 “我就会说,是爷愿意。”
说罢,书桌男关了门走了,剩下的,是入门男的微微一笑,和窗外越发清晰的明月夜。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五):单只好看是不够的

文/李小丢
在这个《变形金刚4》的热潮迟迟未退的夏天,眼看着票房纪录被一再刷新,心中的无力感却愈发在加重。当好莱坞的3D制作风潮被国内惨淡的票房一再打击的时候,大洋彼岸的中国影迷对视觉刺激的热衷则仿佛永不餮足,于是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奇迹在中国诞生:《环太平洋》、《变形金刚》……甚至《变形金刚》的制作方为了讨好中国观众,将“中国元素”的比例一再加重,致使影片的节奏和逻辑一再失衡。
在这些视觉大片口碑的“冷”与票房的“热”的二维对立之下,凸显的是中国观众的电影欣赏水平,或者说对电影的审美要求的低价值判断走向,在一次次影迷对影评人的攻讦之中,我们看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觉得挺好看的啊,你们的批评也太装X了吧!”国内绝大多数观众,对于一部影片的评价还仅仅停留在是否好看上,如果朋友问我《变形金刚》好不好看的时候,我的回答也会是“好看”。因为我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而且就我个人而言,在影院里为汽车人的连番大战消磨两个多小时绝对算不上难耐的体验,然而我也一直确信的是,单只好看是不够的。
影评人与普通观众的对立,常常让我联想起《进击的巨人》中向墙外的世界发起远征的调查兵团和希望一生躲在安全的高墙内的普通民众的对立。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紧张刺激的节奏感和肾上腺素飙升的观影体验成为了束缚普通观众意识的三座高墙,他们局限和沉溺于这样的体验之中,和电影草创之时,那些被一辆疾驰而过的汽车的画面吓得四下逃窜的观众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在自我构建的墙壁里安稳地渡过了百年时光,全然不管电影这种艺术手段可以承载的意义和内容变得多么复杂多元,而始终执拗地视任何想向他们揭示墙外的世界的人为仇雠。
戴锦华老师写下《经典电影十八讲》的初稿的时候,是电影观赏资源相对匮乏的1990年,“看电影,准确地说,是看‘好电影’——世界艺术电影,是一项可望而不可即的特权。”而她相信,并也确实感受到了“看五十部有质量的影片,会改变一个年轻人的世界。”她看到了好莱坞商业大片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但她更因《芙蓉镇》、《霸王别姬》等国产文艺片能获得良好的口碑和一票难求的盛况而感到欣喜。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多欣赏好电影的途径,然而她预想中能够有更多的年轻观众能分析出“好看”的多重层次的情况并没有发生,相反的,在本书再版之时,原先勇敢探索墙外的先行者,例如张艺谋,回归墙内的价值观,拍起了外表华丽、内里空无一物的大片《英雄》。这种倒退不能不说是中国电影发展史和接受史的悲哀,而此时重读戴老师写于二十五年前的著作,仍然是一件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戴老师的十八讲,是基于北大课堂上的讲课记录而来,她针对的是正在向专业观众转变的普通观众,帮助他们将模糊的“好看”转化成清楚明晰、可以互相观照的概念。她在分析电影的时候,采用的不是用手术刀干巴巴地解剖电影各要素的方法,而是用了一种更为感性的、直面影片所隐含的文化中关于“情感结构”的方法,使观众们可以在自我观影的经验和情怀之中得出思辨后的成熟结论。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成就,不在于他能够贡献何等新鲜的思想与哲学,而在于他能以怎样的方式运用媒介,能以怎样的方式使其主题获得全新的、独特的媒介传达。”戴老师认为这就是电影从业者需要面对的考验,是对他们“创新”的要求。合格的创新,是以精当的电影语言及机巧的修辞策略,将通俗的畅销题材改写成兼具“好看”与“艺术”、雅俗共赏的影片,例如《飞越疯人院》和《肖申克的救赎》;而非一味地依赖三座高墙,甚至不惜削弱原作内涵的“改编”,例如《变形金刚》系列。
无论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好看”都是其首要标准,但是从“悦身”到“悦心”所需要达到的深度而言,“好看”绝不是现在我们所认为的那个单薄的含义所能概括的。也许普及这样的观点以获得普通观众的认同“愈加被视为是堂吉诃德式的行径。大战风车——悲剧?喜剧?任由人说了。”戴锦华老师坦然视之。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作为商业用途的请豆邮征询,谢谢)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六):电影院是柏拉图的“洞穴”?

        早就在其他一些刊物中领略过戴锦华教授文字的魅力,不过这些系统地阅读她的关于经典电影的深度分析还是第一次。戴女士对电影文本的解析实在是太细腻了,作为外行人的我实在是惊讶无比,电影竟然可以这样来解读,太精彩了!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是有点哲学史知识的朋友都会知道的。这个经典的寓言是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讲出来的,这更可能是柏拉图自己的意思表述,这个寓言说的是一群囚徒被束缚在一个洞穴里,背对一堆篝火,正面对着一堵墙,头颈不能转动,看到的只是一些在墙上的投影。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是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假如这群囚徒中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去,走到灿烂的阳光下,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冒,以至什么东西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下面来的人,认为是这个人使他看不见真实的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正如戴教授借用别人的说法,精辟地指出,柏拉图的“洞穴”寓言与两千年后出现的电影和电影院空间有着惊人的相似。黑暗的影院就像是一个洞穴,观众坐在固定的桌椅,一堵墙把影院和放映室隔离开来,放映室通过方窗从观众的上方发出的光源,把影像投射到白色的幕布上。而电影的影像又是如此的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神秘而迷人。完全可以以假乱真,不少观众知道这不是真实的事物,而只是一些移动的影像,却乐于沉迷其中。真的不得不佩服柏拉图的远见!
    明明知道银幕上展示的是只是可以乱真的表象世界,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欣欣然前往影院观影?电影的魅力何处?特别是经典的电影魅力何在?戴教授在这本精彩的书籍中就是要带领读者去领略经典电影的魅力。戴教授为读者揭示了电影的种种“骗术”。电影与叙事的完美结合,使电影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成功而有效的“骗术”。而实际上电影讲述的只是取景器的世界。这本书通过对十多部经典电影的精读来展示影片的解读方法和策略,既向读者介绍了电影的理论,也提升了电影院“洞穴”的“囚徒”的社会批判力。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七):两种记录

By/渔歌
这是一本新出版的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但它却不是刚写好的书,2004年,人民大学出版了一次,这次又逢中信出版,相隔十年,中国电影业发展如火如荼,中国电影研究者也越来越多,不乏优秀的文章、专著,但戴老师的这一本,没有被潮水淹没,反而愈加显示出其价值,可以说,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它写于1990-1991年之间。那时,戴锦华“初为人妇”。同样的,也进入了短暂的沉潜时期。或许时间刚好,八十年的风云飘过天空,各种理论、思想、方法被热烈地讨论着。它掀起的尘埃还未落定,九十年代“达达的马蹄”踏过前十年的光辉,把一些事物小众化、边缘化了。一如戴锦华“遭遇”的“某种社会性的放逐”,“成为中心的边缘、边缘的中心”。这些遭际都使得《镜与世俗神话》获得了特殊的意味:一方面是一个电影研究者积极吸取“西学”、广泛关注世界电影,努力运用世界眼光后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成了一种记录,记录下了八十年的思想和九十年代初的沉淀。而到今天看来,这种记录是意义深远的(当然,不排除许多东西已经与当下的语境冲突了),但是其对经典的解读,也获得了某种经典的地位。
可以说,戴锦华是“文革”后摘取西方果实的第一代人。不难发现,书中娴熟得运用了许多西方的理论。对于电影研究来说,理论的尤为重要,而作为研究者,理论自然能够支撑起她的研究视点。因此,在世俗神话当中,《飞越疯人院》成了“一部后精神分析时代的恶魔母亲的神话”;阿黛尔的“虚假”性格造就了她“不是自己”而是“是别人”的悲剧,从此走上了背反式的人生道路。大量的背景知识,大量的文化解读,让人应接不暇。才学深厚,堪称“业界良心”。
当然,戴锦华对西方理论的运用,也含着“创造性误读”的空间,戴锦华本人也不讳言她本人“缺少对欧美‘原装进口’理论的‘应有的’敬畏”,在她看来,“理论的意义在于开启而非封闭想象力的空间”,她追求的是“想象的飞扬”。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用书,《镜与世俗神话》具备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开启学生的想象,把与众不同的、个人的视角带给学生。也使得教学的目的偏向启发而非游说。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八):与戴锦华一起揭穿电影的“骗术”

    戴锦华始终是一个奇特的存在,“未满30岁,她就成为电影学院的‘戴爷’”,后来任教北大,从不用讲稿和课件,指间夹根香烟,讲课时术语、理论像连番轰炸一般滔滔不绝。据她自己说——生命是一件朴素的事,可是她的文辞却如绚丽的尖刀。
  
    《经典电影十八讲——镜与世俗神话》是她很早写就的影评集,也是讲稿集。但在当下的语境中考察,丝毫没有时空的隔膜,仍然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和先锋色彩。
    开篇明义,她说——电影与叙事的结合,使电影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成功而有效的骗术。作为这个集成骗术的构成者,诸如摄影机位、诸如剪辑、诸如音响音乐,种种构成了“复杂的电影的叙事效果”。因此,戴锦华认为,“影片的解读,不仅是专业化的电影欣赏,而且是电影的揭秘。”这样的理解构成了戴锦华对电影的从叙事结构、意义建构、影像呈现、社会批判等综合性的解读方式,而这样的主导思想,也直接形成了戴锦华迥异于他人的复杂性多元化的电影批评。在《经典电影十八讲——镜与世俗神话》的每一篇文章中,你都会清晰地看到这样的一种走向。
    十八篇影评,每一篇都是复杂性的叙事。是全方位的对导演、叙事结构、摄影等等的综合品评,相对而言,我认为戴锦华对音响的重视和关照程度是比较低的。她似乎更热衷于从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心理的角度对影片进行深层的探寻,而另一点最为鲜明的是她对摄影,也就是影片视角和画面呈现的高度重视。就我的理解而言,这本书的副标题才是对戴锦华电影批评特色的高度浓缩的概括——镜与世俗神话。戴锦华孜孜以求的是镜像的表达和建立在世俗表象上的所谓“神话”。
    在对《放大》的解读中,戴锦华认为导演“安东尼奥尼的世界徘徊在一个封闭了的现在时中,隔绝了昨天,也永远地失落了明日”。在这部影片中,“视觉表象的欺骗性”成为视听的主题。在内部与外部、黑白与彩色的鲜明对比中,真实与谎言轮番上演,是噩梦还是狂想,无从确认。
    而在对贝托鲁奇的剖析中,戴锦华更为关注了贝托鲁奇的自身世界,无论是政治还是社会的主题,“通常只是寻找、呼唤理想之父的潜在主题的假面与化装”,都是人物在秩序和反叛中的挣扎,因此,戴锦华将之定义为“寻父”的整体概念。“对父的法、父的名的深刻敬畏,俄狄浦斯阶段的儿子的不洁、骚乱和孱弱”。不止于此,整本书中,俄狄浦斯情结在戴锦华的笔下多次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戴锦华对这此非同一般的关注。戴锦华认为,《月神》“是俄狄浦斯故事的悖反,不是对母亲的欲求,而是对父亲的渴望。”
    《十诫》中,戴锦华上溯至西方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源头回观影片,《阿黛尔•雨果的故事》则直指其为安提戈涅式的故事。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她对《飞越疯人院》的解剖,是一个深刻的寓言的呈现。
    探秘者揭秘者的身份定位,是戴锦华的电影批评独有的视角。但这只不过是一个狭小的出口,隐在其后蠢蠢欲动汹涌而出的是戴锦华庞杂的个人知识和对世界的尖锐触碰。因此,这样的影评,只能是戴锦华式的。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九):感性的电影解构

       对电影艺术的欣赏,我当属门外汉,电影当然有极为震撼我的时候,但这种触动仍是被动的、消极的,是情节走向、画面的视觉转换和人物的表演魅力引领着我看下去,我会思考电影中情节的意义及对主题的呼应作用,但背后造成这一场景的镜头、角度和区域空间,我却很少加以关注,也就是说,电影在我眼中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主体,而不是一个个场景。
       读戴锦华的书,她的文字感性深沉,教读者如何积极地看待电影传达的意义。在她笔下,电影是一门杂糅的语言,不仅存在包括摄影、场面调度、摄影机运动、后期剪辑的视觉语言,更是文化环境与意识形态相互作用下的思想产物。这本书不是入门书,不追求电影语言体系的基础观点,戴锦华侧重的是对电影的叙事和情感解构,从组合段中剥离出深层的社会意义。
       戴锦华对这十八部电影的解读中,有一个核心观点在于老酒换新瓶未必不是种艺术上的成功,将老故事以新的媒介重新讲述,通过商业电影元素与情节剧的巧妙结合,建构其社会意义,同样能焕发其艺术价值。《迷一样的双眼》也是一例成功典范,这部电影于2010年获得第8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谜一样的双眼》与《官方说法》不无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政治电影,背景都设定于20世纪70年代的阿根廷,对于个人情感和道德的刻画淡化了对当时黑暗政治的批判力度。《迷一样的双眼》围绕25年前的强奸谋杀案展开,本杰明仍念念不忘这个案子,准备以此为素材写一部小说。影片采用了双线叙事结构,过去与现实交替出现,而真实与虚构的界限由于本杰明和艾琳的暧昧情愫而变得模糊。
       莉莉安娜被奸杀一案,本杰明的同事随便找了两个黑人来顶罪,其时司法腐败,而凶手戈麦斯被判终身监禁后,居然被与本杰明有嫌隙的法官故意放走,戈麦斯随后也成为庇隆右翼势力的走狗,利用其势力害死了本杰明的朋友。司法正义形同虚设,莉莉安娜的丈夫莫拉莱斯将戈麦斯私自拘禁起来,个人执法是对当时制度无言的申诉。
       影片多次出现对目光的镜头推移,本杰明和艾琳双眼中传达的对对方的爱意,本杰明从照片中戈麦斯对莉莉安娜的凝望发现了他的杀人动机,艾琳从戈麦斯直盯盯地看着她胸部的样子确认他是凶手,从而语言刺激他,攻破了他的心防。影片最后,本杰明告诉艾琳有话想跟她说,艾琳微笑着回答会有点难的,这里交替出现了两人的脸部特写,随着门的关上,他们终于展开了自己的恋情,也为影片画上了一个句点。可以说,本杰明与艾琳之间的感情让这部抨击阿根廷肮脏战争的影片柔化了不少。将社会现实置于人物命运上,也是商业影片成功的亮点之一。
       一个故事可以有很多探索方式和不同的艺术媒介,戴锦华从叙事结构和视觉语言解构这种不同,十八讲娓娓道来,建构经典。

  《经典电影十八讲》读后感(十):电影以外的世界

“一个影片的解读者,不仅应该是一个电影专业欣赏者,而且也应该是一个走出洞穴、直视阳光的社会批判者。” 戴锦华教授在《经典电影十八讲——镜与世俗神话》一书前言的点睛之笔,成为了整本书给人得到的最大收获。作者通过对近半个世纪东西方颇具有代表性的十八部影片的详细解构,“不仅是专业化的电影欣赏,而且是电影的揭秘。”在对每部电影的精读中,作者基本按照由浅入深的描述方式,先是通过电影的拍摄手法和视听效果,来呈现出导演想要表达的意境,继而凭借电影叙事的修辞方式和因果结构,来引导观众发觉是如何一步步陷入亦真亦幻的故事世界中,最后将电影延伸至其所在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中,批判性的探讨影片所蕴含的意识形态的奥秘。这已不仅是一本电影理论的教学书籍,它犹如提供了一扇窗口,为你详尽道出电影涉及的文化、历史、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多层次内容,让人看到电影以外的世界。
电影是现实,这是因为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超现实主义电影,其最基本元素——人物都是在活生生的人性之上而塑造的。作者在第十讲解读《飞越疯人院》中就指出,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尖锐的社会矛盾中,病态的体制管理下泯灭了自由的人性。作者重现了影片叙事的视点、空间及修辞手法,以视觉对抗的表达方式来体现麦克•墨菲与护士长拉奇德的对立,从而上升为具有自由意志的人们与不能容忍他们的社会之间的斗争。
电影是梦境,导演用蒙太奇手段将影片的最小单位——镜头在分切和组合中,呈现出费里尼称之为唯一现实的东西——梦。在本书第十一讲中,作者借助克•麦茨的大组合段理论,重新梳理了长达近四个小时的《美国往事》中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将这部关于友谊与背叛、成功与失败、温情与无情的“美国梦”,以分镜头的形式拆解出来,一并被拆解的还有梦境中的残忍现实。
电影是艺术,这在第十五讲《沉默的羔羊》的第二部分尤为突出。作者选用美学、结构主义、符码学、精神分析理论等工具,根据不同的切入点来揭开电影话语对观众潜意识的心理影响。在摄影机位的推、拉、摇、降中,在场面联接的淡、化、划、切中,在镜头焦距的远景、近景、特写中,不同的艺术效果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传递的意义,都在作者的笔下呈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是历史,它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故事,而是特定历史时期下整代人的命运,这种沧桑和厚重感,这种历史的共鸣和震撼,都可以在作者解析第十八讲《霸王别姬》中深刻感受到。在作者眼中,这部充满戏剧冲突的电影,早已超越京剧舞台,而负载了更大的舞台——近代中国历史的沉重记忆。
我曾不屑于电影,以为那是娱乐大众糟蹋原著的产物,在读完戴锦华教授的文字后,才发觉局限于荧幕的电影比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的小说更需要技巧。我感到暗自欢喜,在距离北大课堂如此遥远的空间和时间之外,有幸能够感受到戴锦华教授深入浅出却高屋建瓴的电影赏析。掩卷沉思,我的目光又落在了标题——“镜与世俗神话”这六个字中。电影如镜,这很好理解,情感、道德、伦理、秩序、政治都如水中倒影一般呈现在我的脑海之中。可是对于“世俗神话”,阅读伊始我是不解的,阅毕方才领悟,世俗是现实的,神话是完美的,这种对立的内在矛盾,在电影媒介的勾勒中得以重建,令人反思,而富有历史感的世俗重新在具有美学意义的神话中融合,形成一种充满情调的真实。
文/卢育涛 2014.07.04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