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17 21:0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读后感精选10篇

  《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是一本由[美]吉尔·莱波雷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元,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读后感(一):从生到死的发现历程

一本名字这么鸡汤的书,内容却如此地朴实,读起来,有林达的《一路走来一路读》的感觉,淡淡地,丰富的内容。
如果你想从中得到很鸡血的,激励人的话,可以不用看了。但里面还是有一些给人感触的句子
比较喜欢书的最后讲到的衰老和死亡的部分。这个就是生命的必经历程。正因为生命的有限,我们才会珍惜时间感恩遇见一切美好
现在医学鉴定死亡是以脑死亡为标准,大脑中的众多神经连续,神经上兴奋传导主要是以电的形式,因此就有经常讲到的脑电波。那么,如果一个人的独特的脑电波能够进行复制,那么,这个人是不是想当于永生了?在一些科幻作品里,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设想。我觉得在未来,具体就不知道了,科技完全有可能发达到最终保持人的大脑,甚至脑移植,最终达到某种程度的永生。我们这代人是不可能享受这样的科技了。不过,研究发现发展这样的科技一样重要。
如果真的实现,那人生就真有可能是一场游戏,大侠可以重新来过。

  《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读后感(二):如果你也想读这本书

看书名(中文名,英文名),会让人误以为是讲述人生的一些需要被告知的要点,实际上,全书的构架不仅零散、没有联系,很多章节也文不对题,全书的章节都是针对美国某个时段的事,拉扯了一大推没有太多意义的人物事件等信息,最后留下一个要求读者反思的问题。实在不推荐想读好书的人看,看这书打发时间倒是不错的选择,就像作者在前言导论里说的,与其说这本是历史书,不如说是故事书。我更认为是一本相当无趣的故事书(尤其最后的部分章节,写关于生死,又扯出了美国历史上的政治事件,可问题是那些章节的篇幅,本来不够探讨主题,竟然还拉扯出断断续续的历史;更不应说最后一章节了,很久没有读过一本书让人觉得如此没有意义了)<div class="clear"></div>

  《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读后感(三):白色就是种天然萌,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太好洗

为毛试验总用小白鼠?
果壳网姬十三的微博介绍里面有这么一句,“学了11年生物学,杀过老鼠养过猴子”。
其实小白鼠并不是第一种被逼无奈投身科学的小动物,根据《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的记载,类似的重任还曾经落在过鸡、鹿、狗、猫、蝙蝠等等一堆动物身上。
1889年初,美国第一位心理学博士霍尔搬到伍斯特市筹建克拉克大学。他致力于将克拉克大学建设成一流的研究型学府,而当地媒体更想要一所给当地孩子的学校。于是在媒体的报道里,克拉克大学变得有点妖魔化……
在1889年3月和4月,《伍斯特电报》的记者们连篇报道了那位“德国制造”、德国上学、看起来也像德国人的教授创办的大学研究出来的疯狂科学成果。霍尔把实验用动物关在自家后面的一个谷仓里。
报道指出,“狗、猫、青蛙、老鼠、小白鼠和其他一些动物被活生生地解剖,以满足做研究的讲师们的好奇心。”连伍斯特市民心爱的宠物也被抓起来折磨,在街上乱逛的男孩们以每只25美分的价格把它们卖到克拉克大学。
虽然报道有些偏颇,写的好像解剖狂人汇聚在克拉克大学,四处征询可以投身科学行业的狗狗,导致附近居民都怀疑他们偷狗。狗狗们不仅仅在没有户口时要远离打狗大队,有没有户口都要远离食狗肉民族,还得在见到科学家的时候有多远跑多远……
这一切歪曲到了后来终于有了好转,因为克拉伦斯•库克•利特尔(C. C. Little)做出了开创性研究,他在哈佛上学期间便开始饲养小白鼠。随着他的研究,小白鼠终于彻底代替很多动物,开始大量应用在科研领域。
“小白鼠个头小,价格低,安静,容易照料,而且繁殖迅速——它们的妊娠期只有三周。第一部研究小白鼠卵子的著作出版于1883年。十年后,在研究小白鼠的基础上,一部关于怀孕的里程碑式著作诞生了。”
关于小白鼠的试验有很多,本书里提到了小白鼠8小时高潮案例,这案例在《自控力》里面我也见过,所以科学家也许不是很关心隔壁滚床单的质量,却真实围观过用自己语言表达着“雅蠛蝶”和“KI-MO-JI”的小白鼠。
作为实验动物,小白鼠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满高的,起码他改变了某个小男孩的人生。
E•B•怀特1899年生于纽约州的芒特弗农,他小时候养过一只小老鼠,觉得自己也像一只小老鼠。从17世纪起,就开始有人在笼子里养老鼠。19世纪初,日本养的“花式小鼠”被带到了英国。到19世纪末,美国和英国的小鼠贸易非常兴盛。小鼠被养成了白色,解剖学家开始用小白鼠做试验,而孩子们则把小白鼠视为宠物。
1909年,9岁的怀特凭借一首关于老鼠的小诗在《妇女家庭伴侣》(Woman’s Home Companion)杂志举办的活动中获奖。长大之后,怀特为《纽约客》撰稿,而他一直想写一本童书。几经周折,怀特的童书《精灵鼠小弟》终于写成,主角就是一只小白鼠,在书里他爱上了一只小鸟。其实怀特的另一本童书也很有名,就是《夏洛特的网》。在我国文学史上就很难想象一个写着犀利杂文的作家也能成为知名童书写手,比如鲁迅变成郑渊洁这种反差……
《精灵鼠小弟》的出现曾经引发了童书界座山雕大boss和普通小读者之间的恶战,最终大boss地位不保(而且年纪大了,淫威犹在也没蹦跶多久就挂了),《精灵鼠小弟》大获全胜,影响力经久不衰,在好几十年之后还拍成了电影三部曲,小白老鼠一如既往萌萌哒。
嗯,本文写得有点东拉西扯,结尾得扯回来。
1. 感谢为科学事业献身的所有白鼠们,姬十三在采访时说,试验用鼠分小白鼠和大白鼠,他用的主要是大白鼠……
2. 《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是本有点特别的好书,值得瞅两眼,然后严肃地八卦加逗比一下。

  《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读后感(四):只此一遭 游戏又何妨?

生命中少有的迷惘期中想要探究一下,人生而活着的意义,很长时间以来总是一个人沉浸思念故去亲人情绪中,记忆的模糊,感觉他们就在原来的生活轨迹中,不曾远去。冰冷的现实,又一次次告诉我,其实他们的生命早已戛然而止在那一时刻。正如本书的作者一样,在欢迎新生命的伊始,也与至亲阴阳相隔。于是开始更加努力想要知道,人生究竟为何物?活着的最终意义又在哪里?
尽管有着很多的地域差异,书中的各种事件、故事乃至人物不能完全熟知,但是却不影响理解。 美国的民主自由让很多东方人向往,在这个神奇的移民国家,争取权利成功的概率往往都要超过失败相信这也是它吸引众多移民的主要原因。正如作者在全书中所畅谈的各种社会问题,经过时间、意见领袖、学者、社会运动等的反馈,很多会获得相应的理解和尊重。妇女可以为了哺乳方便而要求公司提供哺乳室,延长产假等。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个过程的长短往往不能由着自己决定,国家、环境、家庭是我们逃不出去的社会。从母乳到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理解婚姻、畅谈职场、聊聊晚年直至生命作为物质的存在消失的时候终结。正如一位媒体人所说,每个人,都必将被这个时代裹挟,只是程度深浅而已。作者提到的儿童读书馆以及对儿童读物的限制级等等,在如今的我们身边仍旧有些陌生。现在所处的这个每天几乎都会有贪官备查,信任感已经很缺失、道德标准经常被刷新的小时代中,很多人和物都已经不是最初的该有的样子。
很多“应该”被各种莫名其妙的东西限制,以至于大多数人所追求的除了房子就是面子。读史而明志,尽管读的史书不多,但是也只和谐社会不是这般光景。更不敢期盼像作者提到的那样期望儿童作家真的为儿童着想,而不是仅仅为了版权和利益。相比作者生活的环境,我们的这里的快速发展,被严重裹挟的往往是小人物或者说弱者的权力甚至是生命。
其实与生命对比我们都是弱者,成功不是强者的标签,真正的身心健康在现在应该被看做一种强者,能够处理好婚姻、工作、子女教育等等关系,并能真正的感受到幸福就是生活中的强者。
当真的见过生命戛然而止的之后,感叹只有一次的机会,为何我们不能真正的轻松一些,就想作者说的那样,游戏一遭又何妨?
其实很多书中的细节,还需要再仔细品读,从中吸取更多的养分,比如作者很喜欢的《精力鼠小弟》确实很有意思,很多其他推荐的书还没有那么了解,激发浓浓的学习兴趣。

  《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读后感(五):人生游戏

这本书的封面宣传语写得特别好。书名——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很吸引人,其上醒目的宣传语是:哈佛大学人生幸福课(一场从摇篮到坟墓的冒险),书名下面四行小字:我们一直好奇:生命从何开始?生命有何意义?我们死亡时会发生什么?
其实全书看下来,这三个问题并没有给出答案。如果你坚持,你可能会觉得这本书的宣传似乎夸大其词了。但如果你细想,你又会觉得其实这是必然。这三个关于人生的问题,从远古到现在甚至直至未来,一直都是并且也将还是人们孜孜追求的。没有谁能给出终极答案,至少目前还是这样。
作者在书中探讨了人生各个不同阶段应该怎样,比如哺乳、孩子、婚姻、做父母、到老年、面对死亡,这些人生阶段在每个人人生或许长短不一,但却都不可能直接跳过去。当然,你可能会说,我这辈子不打算结婚,因此也就谈不上婚姻,更谈不上教育孩子、做父母。但你真的直接逾越过去了吗?父母朋友亲人不是因为你在那个年纪没有做与大多数人一样的事情而喋喋不休,直到你感到郁闷,直到你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或者你的决定是客观原因而非主观自我决定,你的心里恐怕一直都难以接受,尽管表面上人前你可能装作若无其事
作者在书中探讨的诸多问题比如不愿意哺乳,到底算不算公民;婚姻是必须的选择吗?婚姻的质量可以通过人为的帮助来加强吗?幸福到底是一栋公寓可以决定的,还是一段时间?怎样做才是称职的父母?孩子可不可以不生?人类要如何面对死亡,是否有可能面临永生,死亡后还可以复活吗?很多至今仍没有答案,但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探讨和持续不断的研究探索,有助于这些问题更清晰的呈现。即便有些问题的坚持从对转向了错,又从错转向了对,但即便是错误的坚持,也有它的意义和价值。因为有了它们,对的理论才能被提出,被完善。没有哪个理论自始至终都是完美无缺的,它们总是随着人类的发展生出许多不断完善的空间。重要的是,探索,不停的探索,不断的质疑。
在第三章《孩子应该读什么》里,卡罗尔·穆尔可以说是儿童阅览室的开创者,她的努力让孩子从最初不能进入阅览室,到后来拥有了自己专门的读书室。她的贡献不可谓不大。但在后来,她的个人观念让她的坚持出了错,她企图直接操控给孩子阅读什么的动机让她的权威不再,威信不再。新的人提出新的理论接续完善发展了儿童阅览室,对于他们到底应该读些什么从操控到被选择。适应的留下,不适应的被淘汰。自然法则是最残酷的,也是最理性的。
书的封底最后一句宣传语说得很对。这是你的游戏,下一关会是什么?答案——由你决定。

  《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读后感(六):对人类而言,这个游戏还太短暂

       人生游戏的发展史,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看法的演变。这本书严格意义上说是一本比较有科普价值的生死观发展史。遗憾的是,这本书是以西方人的角度来写的,如若有一本东方生死观发展史能与之一齐阐明这部“史书”,或许会更完美
       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宗教、进化论等各类说法里各不相同,书中“万物由蛋生”的那一节让人忍俊不禁,又不得不感叹,百年之后的人类再看现在我们奉为前沿科学的观点,是否也会像现在我们看待“人从蛋里来”一样?
       人生是一场游戏,出生、婴儿、孩童、青春期、婚姻、事业、为人父母、晚年、无法抗拒的衰老、死亡,似乎像是一个循环,又无法像真正的游戏一样轻松按下暂停键。我们被生命周期推着走,我们的精神越加丰富着,身体却往死亡终点走去。很喜欢的一句话“时间是不存在的,它也不会消逝,一直在消逝的是我们”,在人类寿命从二三十年到现在的百年,我们的周期延长的过程中,人类追求的意义和人生价值也更为丰富,道德、科学、宗教等各类文明也更为丰富。
       人类的进化,不仅仅是智力、寿命上的上升,也是文化的进步。在书中,作者引经据典,具体说明了我们生活中那些老早就存在的事物背后的问题所在,从抗拒一个观点,到接受它并做出更大的进步。作为一个有高等文明的物种,人类的好奇心驱使我们探索、创造、模仿,再反过来推动人类自身的发展,解决几百万年来令我们好奇的一切,追寻生命的起源,寻找身边所有现象存在的意义。人类的好奇心和欲望总是无穷尽的,我们开垦自然努力生存,想要少病长命,想最大限度地了解我们生存的空间,想重生等等着一切的一切,不仅需要漫长的探索和试验,同时也必然在自然选择之外人工进化出更多的疾病和弊端。太多人想要看到终点,但在洪荒宇宙之中,地球都如一颗尘埃,更何况人类呢?
       “即便是古老的观点也会随着世事变迁——在一个年代被奉为圭臬的观点,在另一个年代可能被斥为异端。”在这个爆发式的认识世界的年代里,这句话不仅直接阐明了人类文明的产生并持续的缘由,也戳中了当前学者们的痛处。然,即便是如此,我们依旧要继续前进,继续爆发各式各样的新奇概念,一代又一代的更迭,一代又一代文明的更新,这才是文明进步乃至演化的基本。
  

  《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读后感(七):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

这本书的封面宣传语写得特别好。书名——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很吸引人,其上醒目的宣传语是:哈佛大学人生幸福课(一场从摇篮到坟墓的冒险),书名下面四行小字:我们一直好奇:生命从何开始?生命有何意义?我们死亡时会发生什么?
其实全书看下来,这三个问题并没有给出答案。如果你坚持,你可能会觉得这本书的宣传似乎夸大其词了。但如果你细想,你又会觉得其实这是必然。这三个关于人生的问题,从远古到现在甚至直至未来,一直都是并且也将还是人们孜孜追求的。没有谁能给出终极答案,至少目前还是这样。
作者在书中探讨了人生各个不同阶段应该怎样,比如哺乳、孩子、婚姻、做父母、到老年、面对死亡,这些人生阶段在每个人人生或许长短不一,但却都不可能直接跳过去。当然,你可能会说,我这辈子不打算结婚,因此也就谈不上婚姻,更谈不上教育孩子、做父母。但你真的直接逾越过去了吗?父母朋友亲人不是因为你在那个年纪没有做与大多数人一样的事情而喋喋不休,直到你感到郁闷,直到你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或者你的决定是客观原因而非主观自我决定,你的心里恐怕一直都难以接受,尽管表面上人前你可能装作若无其事。
作者在书中探讨的诸多问题比如不愿意哺乳,到底算不算公民;婚姻是必须的选择吗?婚姻的质量可以通过人为的帮助来加强吗?幸福到底是一栋公寓可以决定的,还是一段时间?怎样做才是称职的父母?孩子可不可以不生?人类要如何面对死亡,是否有可能面临永生,死亡后还可以复活吗?很多至今仍没有答案,但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探讨和持续不断的研究探索,有助于这些问题更清晰的呈现。即便有些问题的坚持从对转向了错,又从错转向了对,但即便是错误的坚持,也有它的意义和价值。因为有了它们,对的理论才能被提出,被完善。没有哪个理论自始至终都是完美无缺的,它们总是随着人类的发展生出许多不断完善的空间。重要的是,探索,不停的探索,不断的质疑。
在第三章《孩子应该读什么》里,卡罗尔·穆尔可以说是儿童阅览室的开创者,她的努力让孩子从最初不能进入阅览室,到后来拥有了自己专门的读书室。她的贡献不可谓不大。但在后来,她的个人观念让她的坚持出了错,她企图直接操控给孩子阅读什么的动机让她的权威不再,威信不再。新的人提出新的理论接续完善发展了儿童阅览室,对于他们到底应该读些什么从操控到被选择。适应的留下,不适应的被淘汰。自然法则是最残酷的,也是最理性的。
书的封底最后一句宣传语说得很对。这是你的游戏,下一关会是什么?答案——由你决定。

  《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读后感(八):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死亡虽是终点,但意义仍在~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并不是一本心灵励志鸡汤书籍。这本被誉为“哈佛大学人生幸福课”的作品,更像是一场3个小时的以人类发展为时间轴的多元化演讲;也像是博物馆内串联各个展品的解说词,带着浓郁时而调侃、时而幽默的美国风情。看这本书的你,最好有些人类发展历史的认识,对生活存在点热爱,再对人生充满着点好奇,如果能有些心理学或生物学的知识,那就再好不过了。
因为,这部作品向我们讲述人类发展历程中那些大事件背后的小故事,有关万物起源、生育哺乳、启蒙教育、青春懵懂、婚姻职场、为人父母、步入晚年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阶段。像是一场不能restart的棋盘游戏,向前走就不能回头。
好奇心可以害死猫,就像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那样凭借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个万物从何而来的哲学命题,逼死了姬无病。
好奇心也是一味良药,就像历史的滚滚长河中,问题和好奇心对于新办法产生的推动力那样,书里,也是这样写的:
本着对生命起源的追寻,靠着无数只小白鼠突破了宗教和固有思维的局限,先人们研究出了人不是由蛋而来~随着生命的出生,哺乳问题则成为了新妈妈们面临的新挑战,母乳和替代乳制品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交替着成为家庭的选择,同时发展的还有相关辅助哺乳器械及配套设施的普及(关爱孕妇从身边做起~(≧▽≦)/~)。儿童的教育问题则促进了青少年图书馆的建立,以及儿童阅读的发展,还有各种各样涉及青春期性教育的“解决方案”。
人类发展史的变迁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模式:婚姻由必答的单选题变成了选答的多选题。子女教养问题(关键还是差钱呗)是放养还是精英教育,是虎妈模式还是欧美素质教育以及最近越来越常见的生不生的问题~面对疾病与衰老,科技的发展使得延缓死亡的医疗技术得到发展的同时,对于安乐死、脑死亡这些极端案例却又面临道德两难的境地。
除了上述的人生片段,本书似乎还能够通过人类对于内在的探索来串联起来。就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一样,人们由最初的生理需求(过低的出生率和较高的死亡率)逐渐向安全(亲子关系)、爱和归属感(两性、原生家庭、社会关系)的需求靠近,最终实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当然最终能够实现金字塔尖两种需求的人类应该是少之又少,但这并不能妨碍我们对于死亡本能的恐惧。就好像会有人认为冷冻胚胎似乎成为可以“永生”的法门一样,医学越能延缓死亡,人类越难接受死亡。
就像《直视骄阳》一书所表述的那样:“死亡如同骄阳,难以直视又无所不在。死,不过是活着的时候的一种想法。谁想它想得发抖了,谁就输了,谁想它想得坦然镇定了,谁就赢了....。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泯灭。”

  《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读后感(九):会讲故事真是王道

开始读起来有点云里雾里,但故事讲的很好,倒也不觉得枯燥,慢慢看多几章,还是蛮有趣的,作者底子好,译者也是大大翻译了几本畅销书的有经验的,所以读起来还不错,颇有所收获。
书名和营销文案瞅着都像励志书,简介里面强调是历史书,凭着对作者身份的固有印象,看看目录以为是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一生如何度过,但其实真读起来还真是,不知道咋个归类合适,传说中的cip分类是,人生哲学-通俗读物,cip中心的老师也为难了是吧?
其实呢,它是按照人的一生的不同阶段的时间顺序,选择了生命起源、哺乳、儿童阅读、性教育、婚姻、工作、家庭教育、晚年、死亡、复活(这一章跟前面差别较大吧)这么十个话题,每个话题里面,主要是讲述这一二百年来研究上的一步步进展和变化,我个人觉得应该归类到社会学里面,改个《关于人的研究的近现代史》比较贴边,当然那就更没人看了对吧。
但其实整本书翻下来,会觉得这个书名居然倒还是蛮贴切的,不仅仅是里面始终穿插了一款游戏,也不仅仅是淡淡诙谐的文风,而是面对人生这么多种可能这么多种研究之后,其实还是会倾向于抛开这些理性的看法,而轻松地想想,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所以说放在人生哲学通俗读物里面倒也不差。
因为职业的缘故,对第三章格外感兴趣,写得真心不错。事实掌握得很扎实,故事讲得有趣,文笔也是有特点的,一看就是聪明人,比如这一句:这是一份安静的短信。但38名七年级学生签名时钢笔划过信纸的声音能说安静吗?那是一匹马倒下时发出的巨响。我在键盘上敲下这句话的时候还是不断感慨,人家怎么就能这么举重若轻呢!译者也蛮讲究的,比如第四章开头关于射精的译注,看得出是认真的。

  《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读后感(十):智慧为上

读这本书的过程,有点像人生经历,开始读的时候,我觉得作者读过很多书,而且读的很认真,他把他引用的每句话,都注明了作者,出处,我喜欢有注释的书,所以读的很认真。慢慢读着读着,又觉得作者的涉猎很广泛,书里涉及了科学、社会、心理、人性的知识丰富,最后又觉得作者很简单,他把人生的奥秘横向,纵向用知识、见闻都串在一起,读这本书像是听一位长者泛泛而谈,又像是听老师讲课,知识繁多又有哲理。
作者总是在不经意间引用一些让人思考的句子,比如弗朗西斯·培根在《关于生死的历史》中提醒读者说“这段旅程也许会很长,所以要保护好鞋子,以免日后赤足行路。”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穷查理年鉴》里写到“20岁时,意志为上;30岁时,智慧为上;到了40岁,判断力为上。”一转眼,我也到了智慧为上的年纪了。
看这本书的时候,网上正在热议一个女孩接受不了男朋友是试管婴儿的事,书里对于生命的起源有详细的论述,其中一项就涉及到体外生殖对人类的意义及科学家们研究的过程,科学家们研究时候的心理变化。一部分宗教人士到现在还在反对体外生殖,看完书,我也思考了很久,这些研究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我身边很多为了事业而放弃要孩子,或推迟要孩子的。其实不光我们这代人,不光国内的,书里写美国家庭1800年平均生7个孩子,1900年这个数字降到了一半。但是作者举了一个反面的例子,《儿女一箩筐》的作者莉莲生育了十三次,并亲自给孩子哺乳,但她没有因此而成为家庭妇女,不但做咨询工作,还取得了一个科学领域的博士,还出版了很多作品。
读这本书增长了很多知识,也思考了很多,反复再读几遍再总结。巴菲特说过“投资的时候,把重点放在投资过程的享受,钱只是游戏结束时上帝奖赏的糖果而已。”人生可能也类似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