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11: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10篇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是一本由S.A.阿列克谢耶维奇著作,花城出版社/铁葫芦图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8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二):没有人知道另一个世界是怎么样,这里比较好,我们比较熟悉

●我哪里都不去,我的家就在这里
1986年,就在我出生前4年,史上最惨烈的反应炉事故发生在切尔诺贝利。其辐射量相当于4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有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事件发生后,政府开始“秘密”疏散民众,严令什么都不许带,只能只身跟着军队走。很多人牵着家里的牛、抱着家里的猫喊着,“它是我家里的一份子,不能带走它,我不走。”更有人就这么坚定地站在门口,哭着喊着说哪儿也不去。
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只看到大批大批的军队,大家以为是战争来了。但,他们的以为也是对的。因为切尔诺贝利事件就是另一起战争。
后来有的人知道了什么,因为他们看到天上下了黑水、河水呈现黄色、粉色等怪异的颜色,大家知道,这个世界在一朝一夕中不正常了。再再后来,有人开始对着他们叫嚣道“你们这些会发光的切尔诺贝利人”。一瞬间,切尔诺贝利成了这世上最不堪的地方。但是,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不愿意离去。
他们知道这个地方充满危险,他们知道自己留下很危险。他们感到害怕,但是害怕也抵不上对家园的眷恋。“即使有辐射,这里依然是我的家,其他地方不需要我们,连鸟都爱自己的巢。”
●我从来没能重新开始生活
有些人逃离了切尔诺贝利,但是他身上仍有着切尔诺贝利的标签。人们谈论起他,从不会说他好相处亦或是坏脾气,人们说的是“那个来自切尔诺贝利的人。”
很多年幼的孩子跟着父母到了新的地方打算重新开始。但很快,他们不愿再去上学了。因为没有人愿意接纳他们。大家就这么远远地站着,不愿再往前走一步。“我妈妈是你身上都是辐射。”这句话他们每天都会听到。
这些人惧怕危险,所以即便眷恋家园,还是选择了离去。但是他们发现,他们没法开始新的生活。他们在新的地方形成了一个新的圈子,那个圈子叫“切尔诺贝利”。
“我们白天住新房子,晚上住家里——在梦中。”
这让我想起当年汶川地震,那些在震区、房屋被地震摧毁、存活下来的人们,现在的生活如何呢?是否已经回到了原来的轨迹?是不是过上了自己期望的生活?
●我不能生孩子,这就是我付出的代价
“切尔诺贝利电厂为什么发生故障?有人说是科学家的错。他们抓了上帝的胡子,现在他来了,却是我们付出代价。”
很多切尔诺贝利人到事件发生后,就没能繁衍下一代。因为他们见过了很多生下来没有耳朵、没有眼睛、甚至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婴儿。这都是核辐射的产物。所以很多小孩在他们年仅7、8岁的时候就会和家长说,“哦,我以后生不了孩子。”或是“我不会有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事实,不到10岁的孩子都十分明了。
切尔诺贝利的后续影响远远大于当下的爆炸。正如书中有个被访者说道“我的过去再也不能保护我,我找不到答案。以前有,现在没有了,是未来在摧毁我,不是过去。”
毕竟,死亡不难,只是很可怕。想到这里,应该能明白。为什么有人被多次警告不能试用辐射区的苹果、土豆、牛奶,但还是有人继续食用。因为切尔诺贝利是最可怕的战争,你无处可躲,地下、水里,空中都躲不掉。
这突然就成了他们的宿命。而我,隔着书本,也感受到了那种无力感。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三):除了关于死亡与爱情,我们还能做什么?

翻开这一本书,心情是很沉重的。阅读的是不是文字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你不明白他们真正的痛,就算你通读全书你也不会明白的。这就是我心情沉重的原因,没有站在事发现场,没有亲眼看到这一切,怎么能体会呢。
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点,大家都还在熟睡的时刻,前苏联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照。事故的原因看了很多资料,我不知道该相信哪一方,这是一个值得去质疑的迷。霎那间天空全是色彩洋溢(纪录片是这么描述),附近的居民称从未见过这么璀璨的颜色,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是灾难开的开始。
曾经有说法“切尔诺贝利核站的爆炸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事实是不是这样的?需要深入了解这方面的历史资料。
对于这书名,我不吐不快!到底是哪位主编想出这么奇葩的名字,至今我都还记不住这本书的名字。简直是毁了这本书!!!!
很多话不知道怎么去表述,唯有这本书里面的笔记:
1.十四个晚上,那是治疗辐射中毒的医院,十四个晚上,一个人在十四天内死掉。
2.我替你们记得发生了什么事。每天都有飞机在飞,飞得很低,就在我们头上。一架接一架地飞往核电厂的反应炉,但是他们却要我们疏散,叫我们搬走。他们闯入民宅,大家四处躲藏,牲畜发出哀鸣,小孩号啕大哭,那是战争!太阳出来了……我坐在家里,没有走出小屋,不过也没上锁。
3.我的丈夫葬在这里,如果他不是躺在这里,就是在其他地方,那我也会和他在一起。(顿时开心起来)我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很好!万物欣欣向荣,从小苍蝇到动物,所有东西都生意盎然。
4.他们以前都好开心,遇到节日会唱歌跳舞,吹口琴,现在这里就像监狱。有时我闭着眼睛走过村子,我对他们说,什么辐射?到处都是蝴蝶在飞,还有嗡嗡作响的蜜蜂,我的维斯卡捉老鼠。
5.这里没有商店、医院,也没有电。我们坐在月光下点煤油灯,我们很喜欢这样!因为我们在自己的家里。
6.那个地方会颠覆你的想法,事情的条理都被打乱。女人挤牛奶,旁边站着一个士兵,确保她挤完后把牛奶倒在地上;老妇人拿着一篮鸡蛋,旁边一名士兵陪着她走,看着她把蛋埋起来。农民悉心呵护他们宝贵的马铃薯,偷偷摸摸收割,其实他们应该把马铃薯埋起来。最糟糕也最令人费解的是,一切都那么美!那是最糟的部分,你放眼望去,一切事物都好美。所有人的表情都很疯狂,包括我们的在内,我再也不会看到那种表情了。
7.他们征召,我就去了。我一定要去!我是共产党员,前进!当时就是这样。我的头衔是高级陆军中尉,他们答应再给我一颗“星星”,当时是一九八七年六月。原本应该先做身体检查,但是他们没检查就派我过去了。本来是另一个人要去的,但是他拿了一张医生证明,说他有溃疡,我就代替他去了,那是紧急任务!
8.我从报纸上剪了一篇关于当晚在核电厂值班的操作员列昂尼德•塔普托诺夫的报道。爆炸前几分钟,他按下红色紧急按钮,可是无济于事。他们把他带到莫斯科的医院,医生说:“我们需要另一个身体才能治疗他。”他全身上下只有背上一个小点没有辐射。他们把他埋在迈汀斯卡亚的公墓,和其他人一样,先用金属薄片把棺材隔绝起来,再倒半米混凝土,加上铅盖。他的父亲站在那里哭,走过他身旁的人说:“都是你的王八蛋儿子害它爆炸的!”
9.我从空中看到损毁的建筑,一地残瓦碎片,还有很多小小的人形。他们运来一架东德起重机,但是无法正常运作,起重机一开到反应炉附近就发生故障了。卢卡契夫学院为了探索火星设计的机器人和日本的机器人也坏了,所有线路都被辐射摧毁,但是穿橡胶服、戴橡胶手套的军人还在那里跑来跑去……
10.她出生时不是婴儿,而是一个小袋子,除了眼睛之外,没有任何开口。病历卡上写着:“女孩,多重先天异常。肛门发育不全,阴道发育不全,左肾发育不全。” 那是医学上的说法,简单地说,就是没有尿尿的地方,没有屁股,只有一个肾。
11.我记得事故发生后没几天,图书馆所有关于辐射、广岛或长崎,甚至关于X光的书都消失了。有些人说那是上级的指示,这样民众才不会惊慌。还有人开玩笑说,如果切尔诺贝利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爆炸,全世界的人都会很担心,只有巴布亚人不会害怕。
12.我很害怕,不敢谈恋爱。我有未婚夫,我们已经注册了。你有没有听过日本广岛的“被爆者”?他们是原子弹生还者,只能彼此通婚。这里没有人写这件事,没有人谈论,但是我们存在——我们是切尔诺贝利的“被爆者”。
13.我发现世界末日时,邪恶的机制也照样运作,人们仍然说三道四,拍大官马屁,大官带着他的电视机和丑陋的皮草,一直到世界末日都是这样,永远是这样。
14.“昨天主编删了我的报道,内容是有关当晚前去核电厂救火的消防员的母亲。这位消防员因为急性放射线中毒身亡。把儿子安葬在莫斯科之后,他的父母回到他们的村庄,这个村庄没多久就被疏散了。秋天时,他们暗中穿越森林,回到家中庭院,采收了满袋的西红柿和小黄瓜。这位母亲很满意:‘我们装满了二十个罐子。’他们对土地和农民的传统充满了信心,就连儿子的死也改变不了他们的习惯。”
15.上级封闭了一切消息。我的主编语带威胁地对我说:‘别忘了我们的敌人,我们还有很多敌人,在大海的另一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只能报道好事,对坏事却只字不提。但是私底下,那些官员却在另外准备食物,还有人看到他们在打包行李……”
16.那些被派去反应炉屋顶工作的士兵,又怎么样了呢?总共有两百一十支部队被派去清理这场大灾难的辐射尘,也就是说,一共有三十四万士兵参与善后。那些清理屋顶的士兵受害最严重。他们穿着铅制上衣,但是辐射却来自下方,他们的下方没有辐射防护,只是穿着普通的廉价迷彩靴子。
17.谁愿意潜下去打开排水管活门?政府保证会提供汽车、公寓、别墅,还有全家人的永久补助金。他们开始在士兵当中寻求志愿者。然后这些人便站了出来!那些年轻人潜入水中好几次,成功地打开了活门。他们所属的部队得到了七千卢布的奖赏,不过当初保证的汽车和公寓都被遗忘了——但这并不是那些士兵潜水的动机!他们不是为了得到物质奖励才这样做的,这些物质保证是他们最不看重的。(他开始难过起来)这些人都过世了,只剩下在我们博物馆里的文件里,还写着他们的名字。如果没有他们挺身而出,又会如何?他们有着做出自我牺牲的准备,这份情操无人能比。
18.他们在高达五十摄氏度的地下赤身裸体,一边爬行,一边推着推车。底下的伦琴剂量高达数百。这些人也活不久了。假如没有他们呢?我认为他们都是战争英雄,而不是战争的受害者,这是一场从未发生过的战争。
19.我忘了说,我们住在皮里亚特,就在反应炉附近。我还记得那耀眼的深红色光芒,反应炉看起来像在发光一般。那光芒太过耀眼,并不是一般的火灾。那景象看起来很美,就算在电影里也看不到这样的画面。 当晚,所有人都跑到阳台上,家里没有阳台的,也去了朋友家里的阳台。我们家在九楼,视野很好。人们带着孩子出来,把孩子抱起来说:“看啊!要记住这景象!”
20.我们负责挖起受污染的表层泥土,将挖起的泥土放上车,然后载到废物掩埋场。我以为废物掩埋场会是一个复杂且经过精心设计的建筑物,实际上却仅是一个大坑。我们将挖起的土地表层卷起来,像一张大地毯。整片绿色的大地都被我们挖了起来,上面有花草和根须,还有小虫、蜘蛛和蚯蚓。
21.在撤离的时候,一个老太太手拿画像,跪在她老房子的门前。她说:“年轻人,我不会走的。我不会离开这里。你可以拿走他们给我的一丁点钱。这些钱是他们拿来补偿我的屋子和奶牛的。但谁会来补偿我的生命呢?我的人生是黑暗的。我在战争中失去了两个儿子,他们就埋在这个小坟墓里。你说现在是战争时期,这是战争吗?白云在天空飘着,苹果花也开得茂盛。没人攻击我们,也没人开枪。只有我们住在这里。这是战争吗?”
22.在一个村庄,他们带我们来到两家妓院。我们这群男人六个月没回家了,六个月没碰女人了。我们统统进去了,反正当地的女孩也会在路边站街卖淫,虽然她们的脸上还挂着泪水,哭着说自己快要死了。我们就这样穿着铅制内裤,就穿在裤子外面。把这个写下来。
23.报社的人来找我们拍照。他们会制造出虚构的场景:他们要拍废弃空屋的窗户,就拿了一架小提琴摆在窗前,然后将照片命名为“切尔诺贝利交响曲”。但其实你不用虚构任何事,你只需要回忆就可以了:学校里的地球仪被牵引机压碎;阳台上晒干的衣服挂了一年,变成黑色;废弃的军人公墓里,草长得和军人雕像一样高,雕像手里的自动步枪上筑起了鸟窝;房屋的门被破坏了,里面被洗劫一空,但窗帘仍旧是拉上的状态;人们离去了,屋内仍摆有他们的照片,就好像是他们留下的灵魂一样。
24.我们有同样的回忆、同样的命运。到了其他地方,我们就会变成外地人,像麻风病人一样不受欢迎。人们嘴里常常这么说:“切尔诺贝利人”,“切尔诺贝利孩子”,“切尔诺贝利难民”。人们不了解我们,害怕我们。他们如果有权力的话,大概会在我们周围拉一条警戒线,把我们封锁起来,不让任何人离开,这样他们才能安心。
25.我手里有资料,能证明那些长官都服用过碘剂。我研究所的同事帮他们检查时,他们有干净的甲状腺,不可能没服用过碘。他们还私下把自己的孩子送走,以防万一。当他们进到隔离区时,他们会戴上防毒面具和特制的外衣——这些装备是大家所没有的。他们在明斯克拥有专用的家畜,这也早已不是秘密了——每一头牛都有编号,并且严加管控。他们有专用的土地、专用的苗床,有专人来监督。最令人恶心的是,他们中间没人敢出来负责!
26.牵引机还在耕地,我问跟我们一起来的人:“至少要让牵引机的驾驶员戴上防毒面具吧?” “不,他们不用。” “什么?难道你们没有防毒面具?” “噢,我们有很多!用到公元两千年才用得完。我们只是不发给他们而已,不然会引起恐慌。大家都会逃跑,他们会离开这里。”
27.我们开车沿皮里亚特河走的时候,看到人们在河边搭起了帐篷,他们与家人在一起露营。他们游泳、晒太阳,全然不知这些天来他们都处于辐射云之下。
28.伟大的帝国开始崩溃四散。首先是阿富汗,接着是切尔诺贝利。苏联解体时,我们才发现自己孤立无依。我很不想这么说,但我们热爱切尔诺贝利。切尔诺贝利成为我们生命的意义,成为我们苦难的意义,如同战争一样。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世人才得知我们的存在,我们才开启了通往欧洲的窗口。我们是切尔诺贝利的受害者,也是切尔诺贝利的信徒。我很不想这么说,但的确如此。
这是我整理的部分笔记书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活在辐射之下,也不知道辐射是什么。只知道打破了原本的生活,犹如战争,比战争还可怕。现在我们回看30年前发生的这场事故,我们该想想什么呢?目前全世界400多座核电站,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核站的安全我们的确很有必要重视起来,为了你我他。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四):由此而来的杂想

看完这本书,我的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嗯,那就从我开始知道切尔诺贝利这里开始吧。
我知道这一事件,是在大学。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吧,我上大学那会09年,当时流行人人网,我则喜欢看些人人网上推荐的热门相册和文章,其中一个热门相册的标题很惹眼《鬼城——切尔诺贝利》(大概是这个名字,记不清了)。当时的我对猎奇的东西太感兴趣了,点开之后才知道它所谓的“鬼城”和我想看的“鬼城”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这比我之前看过的科幻电影都要科幻、都要触目惊心。于是便开始想去了解,究竟发生怎样的事件能把一座城、几座城变成这样。
之后陆续了解,通过网络、纪录片等等,几年之后,让我想去读这本书的契机则是魏小河在《读在大好时光》中的介绍。
读这本书前,建议先去看看2007年美国拍摄的《抢救切尔诺贝利》纪录片,书中每个人的声音掷地沉重而又顿挫,而电影中有关切尔诺贝利的始末经过都交代的清楚,两者相辅相成。
有关这里的灾难太多人去写,我,则想谈谈由此事联想出的一些事情来。
第一,这个灾难,有点像这几年中国爆发的雾霾。都是政府的不告知,到迫不得已公布指数,再到怀疑公布指数的准确性,进而开始正面去治理。当中或多或少都会怕社会的动荡和国际舆论的声音,而最懵懂无知的,就是大众了。我生活在北方重工业城市——唐山,从小就与“雾”作伴,直到毕业后才知道,从小陪伴我们的不是雾而是霾。白俄罗斯被污染的土地上有多少人知道自己身处的辐射值有多少?中国北方城市被雾霾侵淫多年的人们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这些年累积在体内的霾呢?我们都是体制下的瞎子、聋子。额...再说下去会被哔掉......
从民众的角度,尤其是苏联八十年代的农民,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看不见的战争中,能看见的还是自己的家园与土地,他们种地、生产、劳作,突然就要他们抛弃家园,离开故乡,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应该不难,我们都是浮萍,这一生或许注定漂泊,但这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意义就不同了。我的姥姥92岁,至今就搬过一次家,老房子保暖性较差,装饰也是八九十年代的样子,白墙渐渐被熏灰,家具窗户都有它们的故事了,一到10月底11月初没有暖气的时候都挺冷的,而让她来我妈我姨家来住段时间是怎么也不肯的,家就是家,对于她来说,它的意义太重大了。
于是,我又跳跃性的想到了爸爸和戒烟的事。爸爸抽了快30年的烟了,烟龄比我都大,我一直以来最希望的就是爸爸能把烟戒了,最起码也得少抽一些,这么多年我并没有如愿。去年我怀孕,今年8月份生产,这段时间一看见我爸抽烟我就开始没好气,不断的责备他不把我和宝宝放在心上,哪怕是他跑去外面抽,回来闻见烟味我就开始嘚啵嘚了,有时说得重,跟我爸说“你要是在抽烟身上手上都是烟味以后宝宝都不让你抱了”,我爸是个多喜欢孩子的人哪,我想,这么说你总该会自觉一些了吧。确实,之后他抽烟更隐蔽了,但是仍然没法控制。
切尔多贝利人也是这样,一辈子的生活都这么过了,突然让他们改变,让他们迁徙,让他们放弃自己的家园和信念。他们做错了什么?他们并不知道。对于未知的灾难他们没有具象的体会,所以宁可生活在污染区也要守着自己的家。半辈子都抽烟过来的爸爸,对于未知的疾病也没有具象的体会,每年查体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所以让他抛下烟恐怕也是不太可能,而我之前看似关心他的“重话”却是没有理解他,没有在乎他的感受的即兴而起的演出,只有自我陶醉般的认为这是为他好。
可能走题了,但是这正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所想。我不能向其他人那样读出人道主义、读出悲天悯人。我只是生活中走过这本书的路人。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五):诺贝尔奖,从来就没有什么意思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个恐怖的代名词。尤其是那个巨大摩天轮的影像,成为了核末日的代名词。事故发生之时,正式苏联摇摇欲坠的多事之秋,戈尔巴乔夫一句“俄罗斯没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其他国家走出泥坑”,让其他被苏联庇护的众小国纷纷蒙圈。政府的混乱,导致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导致了民众的民不聊生。
书中所写的任务,有军人警察,有消防员工程师,有普通民众及家属。前往核电厂救灾的人并未告知核辐射的严重性,普通民众也未被告知任何情况便被强制迁徙。这更多层面上是政府办事效率、应急机制不健全的过错,个人觉得这与国家姓资姓社没有必然联系。殊不知前几个月伦敦塔桥被恐怖分子驾车袭击,英国安全部门不照样提前知道恐怖分子的动向,但就是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这种让民众不知情的做法与当年的乌克兰政府有何区别?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切尔诺贝利实践中,有太多无辜的人失去了生命,他们是英雄,真真正正的英雄。
说到诺贝尔奖,尤以文学奖和和平奖最为严重,政治超越了内容成为了第一评判标准。奥巴马拿和平奖,因为他从阿富汗撤军了?有意思吗?如果美国不开战,有撤军的机会?至于本书的作者,我就不多说了,近些年国内有个词特别流行,叫什么来着?对,叫——公知。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六):书话一段

读完《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全书,你会觉得作者什么都没说,她只是安静地倾听者,安静得记录了整个事件,但你又会觉得她什么都说了,并且在控诉着什么,呼唤着什么……
      而这本书作为纪实文学,其纪实方式新颖,书中记录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又影响深远,作者更是冒着损害身体健康的危险深入“战场”去了解受灾群众,所以本书在全世界都倍受关注,。2013年,该书进去诺贝尔文学奖决选名单,201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用她独特的创作风格给我们真实反映了1986年切尔诺贝利那场核泄漏事件发生,到数十年后受灾人们生活的变化,与痛苦……我想作者是含泪记下这些文字的,你可以从中读出她的慈悲与关怀,还有,无奈… 可以说,书的每一页都是沉重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残忍的!
      当然,金无足赤,我觉得本书存在两个小缺憾,一方面可能因为其为纪实文学,内容上会最大限度得尊重口述者所讲述的,所以更多故事都会给人类似、“似曾相识”的感觉…另一方面,在内容结构的安排上,有一处我觉得不是太合理:第一个受难者的“声音”太特别以至于后面其他受难者的“声音”都暗淡了……如果把第一个受难者的“声音”在书中所放位置给调整一下或许会更好,仅从故事情节来看,这样给读者的阅读反差会更小些。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七):最无辜的他们

最无辜的他们啊,他们做错了什么呢。切尔诺贝利人民辛勤劳作,养家糊口。他们在农场里过了一辈子,与大自然为伴,从来没想过灾难会发生在他们身上。甚至在核爆之后,善良的他们也丝毫没有怀疑,不相信风平浪静的生活怎么会有危险。
最可怕的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最可憎的是蒙蔽人民视线和封锁信息的执政者。更要命的是还要把更多的无辜的人牵扯进来。他们有身强力壮的尚未结婚的年轻人,有一家之主,有科学家,有政府人员。他们都是这场灾难的受害者。还有年轻女孩,她们不能恋爱不能结婚,因为生下来的孩子存活率几乎为0。
那些被抓壮丁抓去清理核爆现场的人,回来之后都相继死去。而在死之前,光是书中描述的惨状已经让人揪心。
他们做错了什么呢?他们不过是想好好过日子,平静地过完这一生。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感同身受,在地铁上差点哭出来,也不足以说明我体会到了那种痛苦。那应该是一种无以名状的绝望。
只愿人间不要再有这样的苦难。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八):NA

看书名以为是一本纯粹的爱情小说,看完之后才知道是记录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纪实文学,还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

全书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回家后我去跳舞,遇到喜欢的女孩,我说“我们交往吧。”“有什么用?你是切尔诺贝利人了,我不敢和你生小孩。”书中的每一页,都是在书写感人肺腑的故事。又或许,每一个英雄都是被迫成为英雄的吧。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以北130公里,它是前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曾经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1986年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由于操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辐射量相当于4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参考自百度百科)

以前会觉得这些核泄漏、核事故离我们的生活很远。现在想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天灾人祸又何尝不是一个个小小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呢?这本纪实文学让我感受到了未曾经历过的事情,却继续着我独有的悲伤。

最后,再次吐槽中文翻译的书名,完完全全毁了一本好书。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九):丧钟为谁而鸣

本书背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的普里皮亚季市。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本次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本书为纪实类文学,通过采访的方式记录下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给人们造成的影响,作者用三年的时间采访了这场灾难中的幸存者,作者将所有访谈者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死亡之地、活人的土地和出人意料的哀伤,每个部分的内容都会让我们通过文字去想象当时的情况,感受每个人的声音里透漏出来的那种愤怒、恐惧、坚韧、勇气、同情和爱。“那些人一辈子都在核电厂工作,当中不少人还会去那里打工,现在没有人住那里了,都是以兼差的方式工作。那些人体弱多病,却没有离开工作岗位,他们甚至不敢想象,如果反应炉关闭了,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他们?很多人突然死掉——走路走到一半,倒在地上,睡着后永远醒不过来;带花给护士,心脏突然停止跳动。一个接一个死掉,但是没有人来问我们经历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没有人想听和死亡或恐惧有关的事。”当人们信奈的、依附的、赖以生存的甚至连居住的地方都被摧毁了,他们更多的发现自己的无能为力。所有的事物开始瓦解,过去的一切都不能再保护他们,也不知道答案。这种感觉可能真的犹如世界末日吧,这种摧毁对于当时的灾民来说不是过去了,是未来!事件发生后,居民被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但是从切尔诺贝利迁出去的人因为核事故,他们被世界区别对待了,从此欧洲只有两种属性的人,一种是欧洲人,一种是切尔诺贝利人,里面有一个采访者说过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们很孤单,我们在这里像陌生人,他们甚至把我们分开埋葬,好像我们是外星人。老实说,我觉得死在阿富汗还比较好,在阿富汗死掉是很正常的事,至少你可以理解。”他们原本就是核爆炸事故的受害者,核污染将世界一分为二:我们,是切尔诺贝利人;你们,是其他所有人。还有为了去清理原著居民的那群士兵,那群士兵都是年轻人,他们的来日不多,他们知道,如果没有他们的话……这些人都来自同样的文化背景,这个文化有着伟大的成就,而他们都是牺牲品。但是他们都是值得让人钦佩和敬仰的牺牲品。最让我震惊的不是核泄漏的危害是多么巨大,而是极权无良政府对真相的掩盖。为了掩盖灾情的严重性,阻止媒体的真实报道,让整个切尔诺贝利充满了谎言。并且在这种时候,一些不实的团体甚至成立了基金和商业大楼发国难财,读到这里不得不感叹,比灾难更可怕的是人心。这类通过采访幸存者留下的真实感受真的太触动人心了,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没有发言权的,一切都太促目惊心了,但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人们的苦难,政府的不作为,消防士兵的用户,战乱中的爱情…… 太多了,太让人心痛!今年,2017年,距离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31年了,看完书后,去找了一下关于切尔诺贝利现在的情况,现在的切尔诺贝利依然荒无人烟,那里的一些核污染指标仍然要高于正常指标N多倍,俨然成了一座死城……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十):无处可逃

竟然在除夕读完这本书,心碎一地。第一次知道核泄漏来自几年前的福岛核事故,当时也无多注意这类事情。直至读了这本书,我对这个主题有了兴趣,很想了解更多,也上网找相关的纪录片和信息。核能真像双面剑,利用失当恐怕整个地方都毁了,无处可逃。
         这是记实型文学。都是由访问者的回答记录而成。我喜欢这样的文学作品,真实,复原历史。
        核泄漏真心可怕,那是看不见的敌人,却又无处可逃,让人们不得不离开家园。这事故也导致死伤无数,而且大部分都是延迟性的,影响几代人的健康。想想当时的情况真不是个惨字可形容,事故也由数以十万计的军人,清理人,矿工用健康性命为代价来清理现场,阻止泄露的进一步扩散。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政府的事故处理简直丧尽良知,不断隐瞒,令更多人民受害。计划经济下的前苏联再怎么强大,失去民众的信任,最终还是走向崩裂。
        身处这么一个科技时代,科技灾害几乎是灭顶之灾。我能做的也就是多储备逃生技能,尽自己能力保护我的家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