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本文明的谜底》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日本文明的谜底》的读后感10篇

2017-11-23 22:44: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本文明的谜底》的读后感10篇

  《日本文明的谜底》是一本由[日]竹村公太郎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文明的谜底》读后感(一):转:巧思独具解日本(文:谢跃)

这是一本趣味盎然的小书。翻开目录,为什么日本没有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为什么江户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为什么织田信长能够奠定天下统一的基础?为什么“小型化”是日本人的绝活儿?这些问题,十分吸引眼球。作者竹村公太郎长期从事水力、河流工程事业的指导工作,他从地形、气象、基础建设的角度研究日本与世界文明的方法让人耳目一新,推翻了许多历史和文化的成说。
在分析“为什么日本没有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的问题上,作者的观点使人颇感意外。日本史学家井上清认为,是日本人民的反抗,以及日本民族推翻了封建体制,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才避免了日本沦为欧美列强殖民地的危机。我国的学者也大体持相同的观点。传统的观点总体来看似乎没有错,但仔细分析,确实有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比如,“日本人民的反抗”准确地说是下级武士的反抗,而下级武士的反抗其实是对日本资本主义化的抵制,这一点与中国近代的情况没什么太大区别。事实上,发动倒幕运动的领导人几乎原来都是顽固的排外分子。由疯狂的排外主义发展成为倒幕运动,使日本陷入了内战,更容易使日本陷入殖民危机。内战使相对民主开明的江户幕府倒台,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有复古好战性质的明治政府。从世界史的视角看,欧美列强的殖民策略是“分而治之”,即首先通过通商贸易,加剧这个国家的权力结构的断裂;然后使地方之间的明争暗斗加剧;最后由统治层权力断裂和明争暗斗发展到内战,在消耗其国力之后,通过建立傀儡政权来统治这个国家。从这几点来看,日本是最适合进行分割殖民统治的国家。
而本书作者认为,日本之所以避免了殖民危机,是因为“这里没有能满足欧美人欲望的物资。而且,这里还有让欧美人感到恐惧自然灾害” 。作者的结论是:“欧美军队的作战方式是依靠威力强大的骑兵团进行快速的扫荡和压制。这一出色的作战方式很难在日本列岛应用,只要控制不了陆上,就不能将这些土地作为殖民地。”我的看法是,作者提及的原因虽然不是唯一的原因,但至少解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实际上,日本没有沦为殖民地的问题,涉及许多方面。
根据传统观点的逻辑,至少要解答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尊王攘夷发展成为倒幕运动所面临的后果。倒幕运动虽然获得了民族凝聚力,但从逻辑上它很容易走上排外而与西方列强对抗的道路,这与日本迅速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相抵触,甚至南辕北辙
第二,为什么最大的佐幕派萨摩藩突然与自己的宿敌长州藩结盟而转向倒幕?如果没有萨摩藩倒戈,长州藩根本就起不了事,倒幕运动是否能成功就将是一个很大的疑问,凝聚力的问题也将无从谈起
第三,为什么萨摩藩和长州藩在西方联合舰队的打击下,彻底认输了之后,反而“认贼为父”,立刻与自己的敌人联手起来对付本国的政府?江户幕府之前就认识到了西方列强的强大、不愿与西方对抗而采取了合作的政策。现在倒幕派要走的路正是幕府正在走的路。从逻辑上讲,萨摩和长州应当与幕府联手使自己的国家走向富强才对。另外,下级武士几乎个个都是具有强烈排外主义思想的佐久间象山、吉田松阴、会泽正志斋的信徒,所以,尊王攘夷派和尊王倒幕派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是反西方的,哪来的迅速走向资本主义的动力?
第四,处于绝对优势的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为什么会突然放弃权力,使幕府军队陷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这直接导致了幕府首战失利,大大提高了倒幕派的士气。
第五,为什么会出现“江户无血开城”?在此之前,幕府军队实力仍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如果幕府军坚持对抗,日本社会将面临更大的灾难,日本沦落为殖民地的危险将进一步加大。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根本的问题需要澄清。近代西方列强到底有没有让日本成为殖民地的企图?不可否认某些殖民者肯定有过这种企图。在近代,直接殖民并不一定就是他们的首选。他们往往要进行殖民利益与成本的衡量。西方列强的殖民野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机会主义,他们最初只是寻求产品的销路,扩大市场,使资本利益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殖民机会,他们肯定不会放过,不断膨胀其殖民的野心。当其殖民野心受挫时,他们会去寻求其他使资本利益最大化的方法。
纵观日本整个幕末之近代的过程,本人认为,攘夷派和倒幕派的下级武士和个别的皇室成员基本上是机会主义者。在长达260多年的等级森严的幕府时期,下级武士很难有大的作为,他们试图利用江户幕府与外国通商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混乱,利用皇室的传统权威,乱中起事,实现其政治野心。他们极力排外,实施各种刺杀外国人的恐怖活动,挑拨幕府与皇室的矛盾,利用幕府在通商贸易上的摇摆不定,让幕府在列强面前丧尽颜面。让西方列强误以为皇室才是日本国家的真正权威。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的大英帝国在打败攘夷首领萨摩藩和长州藩之后,反而支持以萨长为主的倒幕派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幕府也有法国的大力支持,但由于法国自身的原因,不久就放弃了与英国对抗的做法。幕府没有了法国的支持,更助长了倒幕派的野心。当然,倒幕派野心的实现,也是由许多偶然的事件促成的。除了上面提到的法国势力的淡出、末代将军德川庆喜放弃权力的偶然因素外,极力反对倒幕运动但同时又是顽固保守排外的、与幕府保持良好关系的孝明天皇的突然死亡也给倒幕派创造了难得的机会。未成年的明治天皇(他并不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的继位也是倒幕派的阴谋之一。
而作者避开了这些问题,正如他所说,人文和社会的分析往往具有主观性,他从自然条件这一客观因素出发,把复杂的问题做了简化的分析。是日本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地形,使欧美列强打消了将其殖民化的念头,这样的结论独辟蹊径,也不乏说服力。
同样的“独辟蹊径”贯穿于整部作品。
众所周知,日本人善于制作精小物品,但要探究其原因,颇费周折。作者揭开谜底的过程十分有趣。在看了作者的分析之前,人们绝不会想到这个问题与日本地形有关。他认为,日本人生长在被山峦环抱、开门见山,看不到远方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就喜欢为了寻找外界的信息而远行。他们翻越山峦,横渡河流,穿越湿地。而日本列岛的地形无法使用牛和马作为运输工具,只好自己背行李,一步一步地长途跋涉。因此,日本人需要把东西尽可能地缩小,便于携带。把东西缩小,也成为人们相互交流和引以为豪的技能。小型化,也上升到作用于人们精神世界的美学意识层面。
揭开谜底的新思路和视角,需要长期专业工作的积累,也需要不期而至的灵感或契机,对灵感和契机的把握又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敏锐的观察力。比如作者在揭开织田信长为什么能够奠定日本统一大业的基础之谜时,其灵感来自灵长类学者的一个实验:弱小的黑猩猩迈克把大油桶敲得哐当哐当响,这个响声让排名第一的雄性黑猩猩狼狈不堪,丢尽脸面而不受群体拥戴而地位下降,最后迈克上升到了第一的位置。他由此得出了弱者具有创造力的结论。
在破解为什么德川家康把根据地选在江户的谜团时,灵感来自偶然看到梵高《日本趣味——雨中桥》的画,由此判断当时的关东地区山林茂密,森林资源丰富。作者从歌川广重的另一幅画——“东海道五十三次”中的《二川——辕马场》,得出当时森林资源在关西地区已经枯竭的结论。
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的谜团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专家学者跃跃欲试要破解的重大难题。长期以来,人们倾向于认为金字塔是埃及法老陵墓。作者在吉村作治教授否定金字塔法老陵墓说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他从擅长排列视觉设计的高津道昭提出的四角护堤混凝土块的假说获得灵感,进而得出了惊世骇俗的结论——金字塔的功能是尼罗河堤坝,尼罗河西岸的近100座的金字塔其实是建造堤坝的“缠绕木桩”。
而在解释为什么三座巨型金字塔建在吉萨高地上时,作者从银座中央大道的一次散步获得了灵感,得出了三座巨型金字塔其实是作为灯塔而建造的结论,可谓振聋发聩
读者可以在书中慢慢品味这些精彩的叙述,定会为作者独特绝妙的破解谜团的方法所折服。任何一种视角都有局限性,历史、文化现象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多视角的分析更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入探讨。作者从地形、气象、基本建设的角度分析历史、文化的方法,无疑提供了一把解答问题的钥匙。

  《日本文明的谜底》读后感(二):接触日本

是在去年十一月的日本关西旅游的驱动下,选择了几本简明历史速读书,开启了我对日本真正的认识。
以往在又红又专的思想下,日本,只是一个残暴变态的国家,那里有着烧饼的后裔,他们在村上、山口、桥下和竹林等等地方生长成根号二的尺寸。狭窄的生存空间,扭曲出来他们变异的心态。后来,随着动漫的来临和日货的出现,日本的科技文化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显露出冰山一角。渐渐地,也读了村上春树的小说,也读了美国人眼中的《菊与刀》。直至今日,才真正的放下心态,慢慢读了有关日本的一些历史小品文。
尽管知之甚少,但是竹村君的思路、思考方法和探索过程,着实令我惊叹。而且,其中反映出日本本国对狭小地域、短暂历史(相对于四大文明而言,这里更多指我们自己)的日本,探索各个领域的历程,更是叹为观止。他们寻找不同思路,相互争辩而不容错失。那些在我们看来无所谓大惊小怪的事情,他们却仔细推敲。
重识历史,那些岁月镌刻在我们血肉之中的故事,才是引导我们走向未来的路标。到头来,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自己的哲学三大问题,是谁、从哪来、又到哪去?

  《日本文明的谜底》读后感(三):日本文明的谜底:藏在地形里的秘密 摘抄笔记

铁路造沿海,大名不熏烟

本来依靠河流分割开来的大名们的土地被铁路又合并啦。

随着铁路,人力物力涌向东京

随着自来水氯消毒,婴儿死亡率下降。自来水消毒需要液态氯技术,日本为了进军西伯利亚研制了液态氯。(细思恐极)

德川进驻关东是因为关东有森林可以砍伐。 (对比以前老师和我说是因为天高皇帝远。本书说法更可信一点。)

横滨开发自来水是因为不想借临县的水源。

北海道河流改直,冲刷河底,降低水位,保持耕地石炭层干燥。

将棋可以使用降子,使得赌博时间变短

沙漠一成不变 -> 一神教

「勿体」無い もったいない (虽然我觉得作者的解释有点「给你看一个coincident的感觉」)

  《日本文明的谜底》读后感(四):有趣的日本历史读物

这是一本语言轻松的日本历史读物小册,通过有趣的小故事为读者将日本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由于作者出身土木工程专业,对日本的地形气象也有一定研究,因此这也为其从地形视角来解读日本历史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历史的研究与普及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路径。书中探讨了日本历史和文明的形成与变迁,大到国家城市的发展变革与环境设施的创造建设,小至平民百姓的生活习惯与日常事物的形成存在,都在作者笔下以地形气候的角度解开了谜底。文章没有使用冗长无味的引证赘述,而是通过一个个简短的事例去探索缘由,使人们从生活中体会到历史文明的创造与延续。这本小册子打破了历史研究给人留下的沉闷印象,用生动且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观点,为传统的历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