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重新发现社会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重新发现社会的读后感10篇

2017-11-24 21: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重新发现社会的读后感10篇

  《重新发现社会》是一本由熊培云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1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一):越来越看不懂的社会

越来越看不懂的社会
作者:荣振环
亨利梭罗说过: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公民。
但是现实上讲,这个社会很多人渐渐体会不到自己是人。
结合最近一再发生的施暴事件,我们已经感受到,很多人在这个社会已经丧失了“人”的身份。
有一次,我听到一对夫妻吵架,女方对男方说,你不是人。男方讲,我早就不是人了。做人太累,活着太憋屈了。
他们因为什么吵架我不清楚,因为只是路过,也没有像其他人关注热闹的雅兴,匆匆离开
走在路上我就在想。男子为何说自己早就不是人了。
以前我们骂人才会说,你不是人,正如女方骂男方一样。可是这个哥们却自残作为人的尊严,让我诧异。
读了熊培云先生的《重新发现社会》,我更能体会到人和社会的微妙关系。
这个社会总会有那么一拨人,他们真的感受不到作为人的意义价值,倒不是他们消极,没有积极心态,而是他们所处的地位和所遭受的待遇,让他们断了成为人的念想。比如机场爆炸案的冀中星。
也许中国社会会越来越好,近几年不断涌现的声音是大国梦、中国梦、中国崛起。
可是,崛起这个词的“崛”字,一山之旁,两山之上,却是伏尸。古时候,从字面含义,崛一定伴随着地震。因为山峰突起的大前提可能就是发生地震。
所以,当我们一味地鼓吹中国崛起,一味地为了崛起损害自然,一味地为了经济损害人民的利益,我相信中国式地震一定会发生。
每天早上起床,当你把频道调整到中央二台“第一时间”,环境污染、食品不达标、城市暴力、飙升的房价……,这个社会简直没法活了,然后你在到单位,路上看看微博,贪污、腐败、小三、各种矛盾,天啊,还让不让人消停了。终于,到了夜晚,当我们看到中央新闻联播的时候,我们安心了。
原来沉浸在30分钟内,我们能够感受到那么多美好
但是,人的一天不是只有30分钟。
这个社会有太多人感受不到这种美好,他们只能选择不做人,于是爆炸、伤人、焚车……种种一心向魔的行为发生。
我们很痛斥这种行为,但我们重来没来痛斥这种行为根源的勇气
正如书中所说,国家是一个珠宝盒,国民是珠宝,国家不以国民价值为第一价值,国家毫无价值可言。国家崛起不以国民崛起为前提的保证,就会产生买椟还珠的笑话。
说实在的,读完《重新发现社会》,我却依然看不懂这个社会。
这个社会,物价像胡子一样飞涨,但老百姓的工资涨得像眉毛一样慢;
这个社会,我们依然无条件的爱国,但因某些贪官做榜样却形成各种爱国表达;
这个社会,我们依然鼓足马力盲目崛起,但却没有警惕因丧失民为本而一蹶不振的风险。
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大国崛起了,但是这里面的国民,要么相互投毒、要么杞人忧“地”、要么丧失人性、化身成魔,幸福也只能到此为止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二):一个关于自由灵魂的探索

     其实,虽然一直对于社会学,哲学,政治方面感兴趣,但是自己对于这一类的专业书籍并没有多少的吸引力。我所想要的只是让自己破开自己思维的墙,去自由的思考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每一个人。在这本书里我没有去总结太多的东西和理论,有的只是跟着做着的心去体味了一个社会的崛起,体会了身边的一切社会问题的本质。
     其实对于我来说,最珍贵的是关于个人与国家与社会的本质的关系,是一种自由秩序的探索,是一种个体的崛起。忽然有一种,从被从小教育的“爱国主义”中走了出来,开始知道追寻一种个体的价值和地位。在一种娓娓道来的独立思想中,一种理性与心灵,自由、明辨、宽容温暖浮上心头。读一段,抬起头静静地思考一段,又继续的读了下去。。。。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三):重新发现社会,理性分析社会

       作为去年姐姐我的生日礼物,这本书拿到手快有一年的时间了,之前翻了几页觉得趣味性不强便再没有读它,最近没什么书可读,便把这本书看完了。
        
    准确的说本书的确趣味性不强,理论分析很多,总体给人的感觉是更像一本长论文组合而成的论文集锦。但这并不影响本书的价值,书如其名,从中我的确找到了认识社会的同感,发现社会的方法。而这一方法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不是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改变什么样的现状、发展什么样的精神,这些固然也是本书精彩而深刻的部分,但最重要的是要用理性而全面的思维与行动去重新分析、重新认识、重新发现社会。本书中涵盖的范围甚广,从国家到政治、从经济到法制、从物权到税权、从自由到民主、甚至是网络----这些所有与社会的关系。从中不乏精彩的分析、经典的范例、独到的见解。且从来不缺乏理性。我想在深处历史三峡中的中国来说,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理性,切莫一不小心走向法国大革命的后尘。当然,这里的理性不仅指我们每一个懂得思考的人民,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的领导层与决策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如何正确与理性的做出决策,引导人民走向正确的道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建立起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秩序,让社会自由民主地蓬勃发展,至关重要
        
    重新发现社会,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也是社会的主人翁。所以从自己做起,期待一个像胡适所倡导的那样包容和解、百家争鸣的多样化社会,让社会走向更加自由与民主的未来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四):冷眼看社会,热血著文章

冷眼看社会,热血著文章
——读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
    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是近两年我读过的书中个人感觉最好的一本,虽然这两年我一共读了不到20本书。工作后,读书之心常有,而读书的时间不常有,每每于工作间隙读几页喜欢的书籍,实在是莫大的享受。沉浸书中,可以不去想繁重的工作任务,也不用看领导的脸色,享受自由自在的读书乐趣,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买书之前,了解了一下书的基本情况。此时一出,一时间洛阳纸贵,接连再版加印。对于一本人文社科类著作,此番情景,实在很久不曾有过了,尤其是在电子媒介如此发达的今天。书到之后,一直放在书桌上,大部分时间只是看着书,而不是看书。刚读完第一章节,我就被作者的思想和才学深深吸引了。断断续续地挤时间,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相比学生时代一天一本的速度,现在读书真可谓龟速前进。读完全书,感慨万千,整体感觉首先这是一部好书,非常值得一读,能够让你读得下去。回过头来仔细梳理,有几点感受。
    一是独立之精神。个体独立,是我理解的作者在本书中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扉页引用亨利·梭罗名言“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公民”,意在强调个体独立是建设公民社会的前提。将“社会”与“国家”剥离开来,重塑社会价值,更是为凸显个体的人的价值。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而只有个体的人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够“用脚投票”,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受制于国家这部庞大的机器的钳制,公民社会才能形成,作者期待的“社会”才会出现。作者有自己的思想,有独立的思维工具,对社会问题保持高度关切。面对各种社会问题,作者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工具,拿出自己的鲜明观点,进行解剖,入情入理不偏不倚,客观公允,彰显了独立之精神。
    二是自由之思想。作者毫不掩饰对胡适先生的尊崇,反复提到胡先生的为人与思想,每到论述关键之处,总会请出胡先生来压阵。引用胡适“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的思想,意在表达作者个人的思想态度。“人生来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大多数哲学家、思想家都深刻而悲观,卢梭也不例外。越是悲观,越能看到事物最坏的一面,也就越能抵达思想的深层。人,生来自由,也应该一直自由下去,不应被“枷锁”束缚。而专制却是一把无法敲碎的枷锁,将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紧紧锁住,冠之以民族国家概念,似乎谁与执政者有不同意见,即为叛国与汉奸。身体被枷锁束缚还不是最可怕的,思想被束缚更让人绝望,因为你连反抗的意愿都没有了。当话语权被剥夺,所有的反抗意义都被消解,化于无形。“思想自由是第一生产力”,作者对思想与自由推崇至极,有思想才有争取个体独立的可能,有自由的环境才能养成个体独立的性格
    三是平等之意识。个体价值被忽略,思想自由被剥夺,后果之一就是社会平等的破灭。政治上权力垄断、腐败滋生。权力没有制约和监督,少数掌权者控制规则的解释权,谁掌握权力,谁就掌握了社会资源的分配权,腐败也就不可避免。经济上贫富悬殊、阶层分化。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三十年,社会财富呈几何数增加,但是财富高度集中,少数人掌握大多数财富,富裕阶层与贫穷阶层的差距越拉越大,分化日趋明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已然实现,如何实现社会财富更加公平分配仍在等待破题。社会上矛盾尖锐、冲突加剧。暴力拆迁、环境污染、就业压力、食品安全等大量社会问题爆发,各行各业、各类人群都被裹挟参与其中,往往为此类问题承担伤害的多是普通百姓,仇富仇官也就在所难免。作者分析此类社会问题时,始终坚持的一个隐形尺度就是平等,没有平等意识,政府可能会居高临下,企业可能会不讲规则,个人可能会歧视他人。
    四是济世之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理想的人很多,有能力的人很多,有理想又有能力的人也很多,有理想有能力还能不计功名甘愿为社会进步做贡献的人总是少数。在我看来,熊培云是最后一种人。在后记中,作者写道“有理想的人海阔天空。读书、写作、旅行,和志同道合朋友们一起心有所想并身体力行,做点力所能及且自认为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事业这样的人生是无比美好的。”这段话让我看得心生羡慕,多么轻松一句话,但又多么难以做到。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理想虽有,能力不济,自己也是最平凡的那一类人。读书、写作、旅行,一路求知进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不感到孤独;一起心有所想并身体力行,为了共同的理想并肩努力;推进社会进步的事业,无与伦比高大上。这一切,都在理想的指引下聚合,这般人生,岂能不美好?
    五是过人之才情。思想和才情总是难舍难分,一般有思想的人多半也有才情。读熊培云的文字,感觉他是思想、才情兼备的思想型才子。爱思考,总会不断地学习与追问,知识不断地积累与融合,才情也便慢慢养成,很自然的逻辑。作者思想的形成多半与其职业相关,作为记者必须时时刻刻关注和分析社会问题,了解社会事件的来龙去脉,必然养成刨根问底的追思精神。作为评论员,需要及时对社会热点问题作出评论,表达明确的观点与态度,对解决社会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作者的才情养成更离不开一颗坚定追求知识的恒心。首先要耐得住寂寞,作者提到曾用半年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通读《胡适全集》,充分汲取胡适先生的思想精华,结合个人的思考化为自己的思想工具。其次是开阔视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游历欧洲,追寻欧洲先哲的脚步,尽享欧洲文化之熏染,眼界与思路为之洞开。
    以冷静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抽丝剥茧,不输学者之思。
    以澎湃的热血挥写建设文章,添砖加瓦,堪称师者之范。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五):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暴君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暴君,每个人都是独裁的种子。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
        
          电影《浪潮》中主人公赖纳•文格尔是德国学校的一位老师,这周他被告知要离开自己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而只能硬着头皮在接下来的 “国家体制”主题活动周上主讲他并不喜欢的“独裁统治”。故事正是这样开始。
          星期一。文格尔来到教室时,教室里一片自由散漫的气氛。学生们都说“纳粹已经远离我们了, 我们德国人不必总带着负罪感”或“独裁统治不可能发生在今天,因为没有民众基础”。但文格尔并不相信。他准备做―个试验,让学生们体会独裁的魅力。文格尔说,独裁的主要特征就是"纪律性”。他们重排了桌椅和座次,口头投票选举文格尔成为了课堂上的“元首”。文格尔纠正了大家的坐姿,发要求言时必须站立,必须尊称他“文格尔先生”,不服从者可以退出。
         星期二。文格尔走进教室时,“军容严整”的学生们向他齐呼“早安, 文格尔先生”。“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文格尔要求大家像军人一样踏步,“感觉所有人都融为一体,这就是集体的力量”。通过这种方式,他成功地使学生产生一种优越感。他们还一起制定了统一的制服。
         星期三。没有穿制服的女生卡罗被冷落和刻意忽视。大家还把组织的名称定为“浪潮”,当晚浪潮”成员开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张贴他们的浪潮标志。
        星期四。在“浪潮”组织中获得归属感的成员们的创造力也被激发出来。课上有人动议,浪潮应该有一个属 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手势。这是一个类似黑话的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加人“浪潮”,并以是否傲这个手势与他人划分界线。甚至连8岁的小孩子也加入进来,甘愿为“浪潮”把门,凡不能做浪潮手势的人,都不许进学校。此时,谁也无法控制局势了。
         星期五。课程接近尾声,文袼尔希望大家将参与“浪潮”的体会写下 来。文袼尔激进的教学方式同时受到来自校方与家庭的越来越大的压力。 因为情绪失控而掌掴女友卡罗的马尔科后悔不巳,乞求文格尔能终止这一 切,并指责这所谓的“纪律性”不过是法西斯的一套。文格尔知道,一切该结束了。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如期而至的结尾。当晚,所有浪潮成员都收到文格尔发来的一条短信:事关“浪潮”的将来,周六12点务必在学校礼堂开会。
         星期六。学校礼堂。文格尔让学生关闭了礼堂。在―了几篇学生们 关于“浪潮”的体会后,文格尔发表了一番振奋人心的演讲,并煽动学生们将其间提出异议的马尔科揪上台来。在一片“叛徒”的髙呼声中,马尔科被争先恐后的学生们举到了台上,以接受惩罚。事情本来到此 为止,但接下来文格尔告诉大家,“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法西斯当年做的”,并宣布独裁实验结束,“浪潮”从此解散!然而,不幸的是,亊情并没有按着文格尔的意愿发展下去。狂热分子蒂姆拔出了从网上购得的手枪, 乞求文格尔不要解散“浪潮”。“浪潮”是他的第二生命,他绝不允许背叛, 即使文格尔也不成。电影由此进入高潮,蒂姆枪杀了一位同学并在绝望中吞枪自尽,重重地倒了下去。
         如果这个故事不够真实,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身边的事。
             2007年6月9日,为解决拆迁的钉子户问题,北京酒仙桥地区决定就涉及5473户居民的《酒仙桥危改工作补充意见》首次尝试“全民公投”。当晚11点40分,在公证员和观察员的见证下, 酒仙桥街道办事处公布了最终投票结果,2451票同意,1228票反对,32 票无效,共3711票。该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表示,酒仙桥危改项目肯定会继续推进,开发商将对投票结果进评估,拿出下一步的实施意见。于是,那些钉子户们就这样不情愿地 “被代表”、“被民主”了。
          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所谓的看似民主的选举最终走到了侵害群体成员利益的结局?为什么在“浪潮”中不合作的成员会被攻击和诋毁?为什么第一个故事中只用了五天,一群学生们便成了准纳粹分子?为什么只用了五天,“浪潮”就对社会造成如此大的危害?继而再看,为什么通过民主选举上台的希特勒最终成了世界上最独裁的暴君?
          归结起来,民主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民主是一种尊重和容忍。正如罗尔斯所言,民主就是在不侵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最大化自己的利益。酒仙桥“全民公投”的可笑之处就在于这场投票要决定的是别人家的财产而不是公共利益,这简直就是坐地分赃。“浪潮”中的不合作者卡罗被排挤、被攻击也是,一个独裁的组织里怎么会有尊重和容忍的精神,怎能在不侵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最大化自己的利益?独裁实验或者说是纳粹速成班,只用五天便小有成就,开始危害社会。大概也是如此。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暴君,每个人都是独裁的种子。而只有通过订立尊重和容忍的约定,才能把暴君永远的关在笼子里。
        当下中国,戾气弥散,每个人都告诉别人,我很愤怒,我是唯一正确的。我恨,我仇。缺了一份温和明辨,尊重容忍的精神。何尝不是另一种独裁?所以,于我国人,胡适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本文故事均摘自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一书,有删改)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六):生活在社会中

一段时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人们为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深感自豪,有人盛赞“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将“热爱传统美食”上升到“爱国主义”
的层面。与此同时,也有人发出冷静的反思:在如此唯美的记录片之外,“舌尖上的另一个中国”让人心生寒意,那里充满晦暗与肮脏,是由有害的添加剂、地沟油、瘦肉精写就的。
不一样的境况,让我们爱恨交加,却又不可否认那都是你我的中国。我们究竟生活在哪里?读一读熊培云先生的《重新发现社会》,或许能帮助我们对此有些许感悟。在国家主导的市场化改革中,我们的社会发生着巨变,经济主义的盛行、效率至上的崇拜,让人们的步伐太匆忙,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遗弃了太多的美好;我们的国家还是那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中国,但我们生活的社会已发生太多的变化。熙来攘往的我们,在鼓舞于国力日强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种种“社会危机”,而那“另一个中国”正是这危机的表现之一。
作者在书中一再发出感叹:问世间国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啊,谁人知道他所热爱的那个国究竟在何处?那些将“民族美食”上升到“爱国主义”的人们,是否想过:创造那么些珍馐的,难道是你我的“国”?不,它们的创造者是你我的先人,孕育它们的是一辈辈薪火相传的“人民”、以及他们所组成的“社会”。
社会在哪里?它在田间地头、市集摊贩,它在课堂、在车间、在社区……有人的地方,就是社会。在此意义上说,社会是活生生的、存在于人群之间的,而国家则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对每一个人的每一天而言,我们都是生活在那个最贴近“柴米油盐”的社会之中。
相对而言,国家是“人造”的,社会是“天然”的,社会秩序是自生自发而来,并在岁月流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演化、不断适应于时代的需要,其过程大概类似于物种的进化。因为这种特殊的流变方式,社会具有更多“内化”的特征,它的风貌、气质蕴含于每一个成员的行为之中。借用武术的观念,国家法律是“外家拳法”,那么社会规则就是“内家功夫”,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深入人心、无处不在,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因为这样的特质,社会的变化总是在不知不觉间:你无法具体地知道,究竟从哪天起,人们不再鞠躬作揖、不再互称“同志”,农忙时不再会不计报酬地相互“帮工”,孩子们不
再像往常那样“端着饭碗走家串户”;你也无法确切地知道,究竟从哪天起,搀扶倒地老
人竟会成了“自找麻烦”,玉米馒头竟是染过色的白面,隔壁而居的两家竟互不相识。一
切的变化,无声无息。但当我们忽然发觉这么些变化,不自禁发出感叹:时代不同了……
“存在的即合理的”,任何社会变迁都自有其缘由。对这些变迁做出一概而论的评判,或
许总是莽然的、有失偏颇的,更不能简单地慨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自从19世纪中
叶经受“千年未有之变局”以来,中国社会在风云际会之间不断受到各种冲击,传统的价
值观念、生活方式被一再质疑、颠覆。在国家危难之际,“图强”成为国人梦寐以求的目
标,这种使命感随着国难的严峻越发急切,迫使人们不得不将其他种种暂时放下:改良道路是来不及的、乡村建设是不管用的、地方自治是不可取的、孔家店是要打倒在地的……
暴风骤雨之间,文化心理的剧变让人们彷徨迷惑、忧虑惊恐,仓皇不知所措间,社会变迁也就不能按其固有的节奏徐徐展开,而是像经过“催熟”处理的西瓜,未经足够日光雨露,虽丰满却味道寡淡。
“图强”梦想遮蔽其他,实用主义、工具论最受追捧。只要能够达成那一个急切的梦想,
手段、方式都是不必计较的,文化、传统都是可以推翻的。以历史的眼光反观,我们难以苛责前人的选择。但不可回避的是,这种急切的心理,一直影响着国人,乃至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也曾一度执着于对“速度”的追求:学术研究只求高产、高校建设比拼规模、经济发展“唯GDP”、人际攀比看钱袋子……效率至上,催促着人们不断加快脚步,以至于有人喊出:“停一停,等等你的灵魂”。或者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放慢脚步,不要让社会变得太快,变得太陌生。
“图强”梦想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带来一个高效全能的“国家”,唯有如此才能快速动员
所有的力量。在全能国家鼎盛的计划经济年代,从摇篮到坟墓、从书桌到餐桌,事事都由国家统一安排,“社会”的功能空间因而逐渐萎缩。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兴起,久受压抑的“社会”一朝迸发,活力四射。然而,在经历长期压制之后,它像新生的孩童,面对斑斓的世界,一时间不知所措,观念、意识经受着不同的冲突与彷徨,但最终,所有的追求还是被一条律令所左右:经济、利润,高效地发展经济、赚取利润。
在此逻辑下,社会越发得成为一个“回不去的故乡”。那个美丽的“舌尖上的中国”,正
是孕育在那个逝去的“故乡”;而现下浮躁迷茫的“社会”,则造成了让人忧心的“另一
个中国”。
社会从来不曾离去,而只是已经变得不复当年、变得让人难以亲近,但与此同时,它的基因里却永远潜藏着历经千年的“内质”。社会无须“重建”,而是需要你我“重新发现”
,发现那些曾被视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种种美好!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七):积极地活着,温暖地死去。

8月18日,熊培云到深圳,在物质生活书吧做活动,中午应晓昱之邀,一起吃饭,下午听演讲,之前曾经Mark过他不少书,不过,一本也没读,那天上午临时抱佛脚,到微博上去看了下,虽然他已经停止更新,但过往的微博还是颇多看头,当然,仅凭这点了解,仍然是让人惭愧的。不过从微博上发现,他其实很年轻,这让我有点郁闷,感觉判断失误,因为以前虽然没有看过书,但是从名字、一些文章来看,以为是位老人。
见了面,发现的确是年轻,而且还是我们天才水瓶座的,于是我心里想:怪不得……星座是个好话题,大家中午交流也谈到星座,很有意思,我对星座属于功利主义者,凡是说水瓶座好的,我都接纳,凡是说不好的,我都无视。下午的演讲,我是带着挑剔听的,觉得熊老师终究是学院派吧,演讲这事嘛……不过,还真不错,属于罗胖那型能说能写的人,殊为难得,当然,我们水瓶座的嘛,写到这里,我赫然发现,我们一堆瓶子都是能说能写的嘛,比如秋叶、琢磨先生……当然还有我。
回归正题,熊培云讲得非常好,那天的演讲题目是《国父与自由》,他以美国的富兰克林、中国的孙中山和毛泽东为例,对两国、三个时期做了对比,有料、有趣,某些观点和罗胖也是相当类似的,我听着也感觉很受启迪,我对美国史了解不足,看他旁征博引,我不禁心生羡慕嫉妒恨,觉得这人如此年轻,但竟然饱览群书、周游列国、识见不凡,就算他是我们水瓶座的,该嫉妒的也得嫉妒。
中午曾经问过熊培云,他认为的水瓶座的最大特质是什么,他回答:自由。我想了想,的确,这点我也认同。那天下午,我是带着问题去的,我也想了解,如何“不自由,仍可活”,围绕这个话题其实没有怎么展开,不过我知道答案在《自由在高处》中。这本书我当时没有买,有位读者看来对熊培云的书非常了解,向我强烈推荐《重新发现社会》,说他那天讲的内容都在这本书里,我遂买下这本书。其他的准备买电子版,随身携带方便。那天回来后,先读手里的游戏主题,在后一天里,一口气读完。
熊培云的博学的确让人非常诧异,说学贯中西并不为过,既熟知中国传统经典,又谙熟西方哲学著作,随手拈来,中西合璧,再加上文采斐然,着实是有吸引力。我在阅读的时候,时时有惊动之感,有些事,我不知道,书算是打开一扇窗,有些事,我知道,但没有理解这样深刻,所以有新的视角,就象对于社会,我是生活在社会中,但国家、政府、社会的概念却并不如此清晰,相比之下,我的确还是太文艺和IT了,对于政治,我并不关心,只是,我不关心它,却怕它关心我,所以还是了解一点为好。
而“人是时间单位”也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虽然,做为时间管理的研究者,我对于时间算是非常敏锐了,但之前也并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人,我以前偏重于地理单位,但想想,是这个道理,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时代烙印。“我们手握的时间与生命,正如我们所拥有的智力与权利,都是我们一生的资本。”美而有力的句子,尖锐地刺进心中,从空间回到时间,从国家命运回到个体命运,有种觉醒的感觉。读书明理,价值在此。
而三生主义的阐述“生命、生活与生态”我也非常喜欢,去年一月份,曾经到云南参加一个“三生教育”的研讨,和熊培云所说的三生主义有交叉点。
整本书非常厚重,需要好好理解,我只读了一遍,所以理解还不够深刻,勾画的句子不少,但我知道不够,一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阅读后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句子仍然是碎片式的,书中提到的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以及其他一些西方经典著述,都应该读读,这样,才会更好地理解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对我有启蒙的作用,的确如书名所说的,“重新发现社会”,虽然之前一直生活在社会中,但是认识不足,所以需要重新发现。
所以,感谢有这样的书,感谢有这样的引领。
特别喜欢书中的一段话,是对巴黎的描写:
“一个弥漫书香的民族,爱它的祖先,用他们光荣的名字温暖一座城市;爱它的子孙,为他们呵护过去与现在的一切人与物;爱他们自己,做一个幸福的人,甘于辛勤、奋斗一生,最后可以温暖地死去。”
每个人对于生命、生活、生态都有不同的理解,而我喜欢这样的活法:
积极地活着,温暖地死去。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八):慢慢发现,慢慢等待

其中涉及的书籍:

陈志武 金融的逻辑

刘易斯科塞 理念人

汤姆 斯丹迪奇 六个瓶子里的历史

面包和马戏

蚂蚁的革命

电影 墨攻

洛克 人类理解论

肯威尔伯 万物简史

黄仁宇 弗洛伊德 性关系 达尔文 生存关系 马克思 经济关系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维尔纳 奢侈与资本主义

亚当斯密 国富论

萧伯纳

郑也夫

-------现在看到这本书还好不算晚,正是有了这么多的锚定效果类的书籍促使着人们发现更多的乐趣,我更愿意说成是我们启蒙的开始,对社会政治个人生活的一种重新开始认识,重新构筑自己的对某种情绪和认知上的改变,正是放开了我们内心的包袱和意见。跟胡适说的包容更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来建设自己的未来,以及社会发展的未来效果,也更是我们内心所笃定的信仰和价值,也就是在每天不断的讲述和理解中来感受着其中的故事和美妙的效果。

----------也许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够发现更多的不足和以及自己深深的不为人知的一面,从国家与社会,经济与社会,物权与税权等,重新来见识一下原来我们遵从的孔孟之道,就深深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而不是周围大力宣传的那样,什么热爱那热爱这,这原本就是有问题的。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九):旧书新读:重新发现学校

社会是什么?
这个大家都可以说几句但似乎都说不清楚的存在。
或者反过来问:一个没有“社会”的存在是什么样的?
在熊培云看来,改革开放的进程,大致就是国家退却、个人觉醒的过程。但是,社会仍然模糊。
那么,就有理由,去重新认识,大家都身处其中,却仍然模糊的“社会”。
何谓重新发现?至少有如下几层含义:
第一,从我国历史上看,有不同形态的社会存在。典型的如市井生活丰富的宋代,尤其是南宋。
第二,从世界范围看,这样的社会存在是百花齐放,是多元化的。
第三,从我们自身的认识看,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如何重新发现?
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自身的孕育。
二是上层建筑随经济基础发生变革。
三是文化基因的复苏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这种重新发现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
都有。如果想要更主动些,核心要从教育抓起。或许这就是作者这本书的价值。
如何抓教育?
关键,要重新发现学校。从西周的“辟雍”,到西汉的太学、学宫,到清末的学堂,到现代的小学中学大学,学校一直存在。但是,从重新发现社会的角度来看,与之呼应的也是仍然模糊,有待重新发现的学校。
也许在经济大潮的荡涤之下,要给学校赋予太多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似乎勉为其难。但是,学校核心的价值正在于此。广义的社会大学已经教给我们很多,专门的学校无法孤立,难以躲进小楼成一统。
教育理念不变革,教育实践不创新,学校仍将继续模糊。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的学校仍将存在,但会被逐渐边缘化。
重新发现学校之路,其修远兮。
附:
旧书新读:重新发现自己:评《重新发现社会》
http://book.douban.com/review/6309086/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十):我们想要的社会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

 1 从儒家所宣扬的“大同社会”到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的概念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同时,“公民社会”也成为了近年来屡屡被提及的词汇。可当我们认真思考以后,却会不断疑问:社会是什么?公民社会该是怎样的社会?我们如何成为公民进而去建造一个公民社会?阅读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跟随作者的思考去逐渐拨开迷雾,解答疑惑。 《重新发现社会》对身处“历史三峡”中的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作者既条分缕析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如何超越左右纷争,重建国家伦理底线;如何重新焕发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扶正个体的权利与价值,即在“自由即秩序”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新中国”。
熊培云的文字,充满着最为理性挚诚的批判之声,却对未来永远保持者最温和的乐观。他力图通过引导个体重申个人责任,从而建设一个人道的、宽容的、人人为自由而尽责的美好社会。而我们,正是通往美好社会的基石。 第二次“解放战争” 如果说1949年结束的解放战争标志着国家从战争中获得解放,那么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就可以被称为第二次“解放战争”,意味着社会从国家体制中逐步获得解放。正如梁文道先生所说,改革开放,就是国家不断退却的过程。众所周知,曾经的中国是一个“全能主义国家”,无所不能的政府在掌管着一切,大如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小到个人的娱乐方式,家庭生活,全都离不开国家的安排和布局。相较改革开放以前的穿衣服没有自由,找工作没有自由,想挣钱没有自由,想思考没有自由等等,现在中国人的自由显然增多了。我们可以选择崇拜自己的青春偶像,可以选择自由恋爱,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中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拨打急救电话,公立医院的救护车会先跟你谈价钱;上访申诉,机关部门会将你拒之门外。这个国家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我们觉得它不该退避的地方,它偏偏不在;觉得它不该出现的地方,它却好端端站在那里稳如泰山呢?
  2 谈到对国家的理解,很多人会自然而然的想起美国总统肯尼迪就职演说的那句“至理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就在人们将这种爱国主义视为个人最高尚情怀的时候,身处同一国度的弗里德曼却有着另一番思考。弗里德曼批评肯尼迪没有真实地道出一个自由社会的理想,没有厘清公民和政府的关系。简单说,国家是一起缔造它的国民的服务者,而政府不过是一个手段,一个工具。“除了公民们各自为之服务的意见一致的目标以外,他不承认国家的任何目标;除了公民们各自为之奋斗的意见一致的理想以外,他不承认国家的任何理想。” 现代政治理论认为,一个有希望的政府应当是一个“权小责大”的政府。而二十一世纪中国最显著的进步也正在于,“小政府,大社会”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一个好的政府只是负责提供公共产品,担任社会“裁判者”和“守夜人”的角色。而所谓的转型就是从“国家解放”向“社会解放”转变。政府一方面应承担起更多的民生责任,让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即使是社会最底层者也不会因社会的迁延而被遗弃,一样拥有享受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等基本权利;另一方面政府应谦卑地使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在接受社会监督的同时,充分放权,给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更多的生长、发展空间,让个人和家庭有机会通过独立或合群的努力改变生活。 公民社会的建立通过一点点理清群己权界,使公民权力得到保障,成为一个完整的权力主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联合,最终以公民权利为结点的网状体(公民社会)逐渐代替以权力为中心的星状体(政治社会)。从“新中国”到“新新中国”,既是中国社会自我解救的过程,也是个体权利不断觉醒的过程。而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场为争取权利而进行的“解放战争”还将长时间地持续进行。 推土机的时代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写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而对于那些面对暴力拆迁,以死抗争的人们而言,推土机无疑是当下时代最具象征性的“权力图腾”。毫无疑问,近些年来的野蛮拆迁行为正在成为全民公敌,一方面在破坏着流传千年的文明,另一方面在肆意践踏着普通百姓的生活和赖以生存的物权。作者在书中写到:“面对四处风起云涌的‘拆迁运动’,有中国人自嘲‘China’就是‘拆哪’。如此‘原音重现’虽有夸张、戏谑之嫌,但它无可怀疑地触及了埋藏于中国人内心的某种隐痛。”在“百度新闻”搜索栏里输入“暴力强拆”后点击搜索发现,与之相关的信息多达近38万条,每一条新闻的背后
  3 都是民众无法承受之重。 在西方,民法被认为是“社会生活的圣经”,是“公民、法人的权力宣言”。早在两百多年的法国,拿破仑就任命包括第二执政官康巴塞雷斯在内的五位法学家组成委员会起草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法典。至今为止,世界上已有一百一十多个国家有成体系的民法典,然而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建国六十余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民法典。人们在获得更多自由的同时,我们的政府也变得更加“自由”和恣意妄为了。想征地就征地,想拆迁就拆迁。或许我们可以屹立于风口浪尖不倒,可以在枪林弹雨中顽强战斗,但很难在轰隆的推土机面前挺立。92岁的陶兴尧,参加金门战争时肠子都打出来了,没死,但如今,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猪场,自焚了;同样的悲剧还发生在成都女企业家唐福珍身上,为了保卫自家的房屋无奈在屋顶上自焚„„ 曾经我们幻想着一部法律的出台能担当起家园和土地的“守护神”,而《物权法》颁布至今已5年有余,许多“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私人领域,却仍然没能阻挡推土机的大铲。革命暴力已经褪去,而“建设暴力”犹存。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拆迁建设的机械压过城市宽阔的柏油马路之后,开进了农民的田间地头。就在3月底,河南和湖北的两个农民因为开发商的铁家伙而丧生。一个因不满土地被占用,另一个不满财产补偿,一人死于推土机之下,另一人则被水泥罐车碾压致死。相隔仅三天,接连发生的这两起事件让人触目惊心。 如果说自由、民主等价值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某种高度,那么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对物权的肯定则让这种高度扎根于大地之上,不至于沦落为凌空蹈虚的理想,无根无基的观念浮萍。当古老的波茨坦磨坊依旧以雄伟的姿态挺立在德国大地上,宣誓着即使是强大的王权也不容肆意侵犯物权时,中国的百姓却不得不以柔弱的身体作为抵抗暴力拆迁征地的最后筹码,而最终以付出生命的代价宣告结束。推土机推不出真正的城市化,推不出和谐社会,也推不出法治天下。只有真正拥有了“法治天下”,才不会有“强拆中国”。 梦想之下坚守底线 “中国梦”的提出引发了众多百姓的热议,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或关乎自身,或关乎家庭,抑或关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有梦想的人生活才会精彩,同样,有梦想的社会才会有希望。然而,如果当社会的底线变成了一种梦想,那么这样的梦想似乎显得太过沉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