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钢琴教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钢琴教师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27 22:09: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钢琴教师经典读后感10篇

  《钢琴教师》是一本由[奥] 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16开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钢琴教师》读后感(一):文本中的变态和常态能有多远

文本中的畸形是一个被夸大的普遍性,过高的提纯会惹来大片争议和质疑。即使作家本身不正常,透过她笔下病态的世界,我们也能看见畸形从何衍生——常态土壤衍生了它。
《钢琴教师》是耶利内克带有自传色彩的代表作,文中大段无关紧要描写致使人云里雾里,却隐约是心理暗示。透过耶利内克的笔,看见的,不过是病态心理的内心世界。
孩子母亲的爱,女教师和男学生的爱,演奏者和音乐艺术的爱,这些普遍发生在常人周遭的事件,在女作家笔下被夸大到非常态——不伦,畸恋:
一个家庭下的一个孩子
艾莉卡,这个孩子,作为母亲的财产,她必须时刻受到母亲严厉的监管,母亲要时刻掌握自己财产的位置,估计自己财产的价值,并且只有母亲才能拥有对孩子这一财产的绝对支配权,以防万一!于是母亲束缚孩子的自由,决定孩子的状态,甚至隔绝孩子和世俗。最终艾莉卡在母亲的压制下走过了40年,默默走向心灵扭曲。人前,她为人师表,人后,她以常人匪夷所思的方式表达情欲,自残,偷窥人们交欢,以音乐升华性欲。
常人批判耶利内克笔下的艾莉卡是个变态的女教师,却不知自己的失态与病态究竟多远。父母从小就送自己的孩子进入各种早期学习,压抑孩子天性发展,声称,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不落后。有多少的本质能像耶利内克,直接跳出来,毫不留情地尖锐披露,因为这是财产,让财产升值是跻身上流社会的好办法。
父母热衷于决定孩子的穿着打扮,仿佛这样永远可以将孩子栓在身边。明明孩子已经十七岁,但在父母心中,仍然永远是七岁。一旦孩子有丝毫改变,一时半会儿无法接受,极易发生争吵,而更多的时候是采取冷战的方式。正常人最终会走向和解。
父母谆谆教导,并苦口婆心地要求孩子应该同什么样的人往来,断绝与什么样的人往来。当孩子还是学生的时候,最好,不要出门,就在家里,练习,练习,再练习。只不过,艾莉卡的母亲更极端化,直接断绝了许多“没必要”的社会关系,而世俗中的普通父母,往往在孩子性格养成后的成年开始后悔,反过来抱怨为什么自己的孩子缺乏交际能力,便像赶鸭子似的,一遍又一遍催促孩子去补习社交。
现代女权主义眼中男女位阶
耶利内克无疑是现代女权主义者。但她的女权观点被媒体称为激进女权主义者,且也不为一些女权主义赞同。比起直白地伸张女权、索要女性主动地位,耶利内克不遗余力地抨击社会中女性所处的弱势地位。
耶利内克露骨地描写两性关系,多次提到女性的肉体,仿佛女性生来为玩物:她们属于猎物,是被供来享乐用途的,当男人任意需要时可以当商品被支付到。辛辣的言语,犹如将女性钉在耻辱柱上,不愿承认却不得不承认,现实如此。闺女也好,妓女也罢,女性在现代社会中,依旧很弱势。无论是天生不公的生理构造还是感情位阶这一问题。
耶利内克是规则的看透者。
她安排艾莉卡的出现处于优势的地位,克雷默尔则扮演者猎手的角色,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艾莉卡扑去。只要艾莉卡不把心交出去,只要艾莉卡不把尊贵的头低下,那么,失意的只有克雷默尔一人。艾莉卡哪怕有所表示,只要不动声色,让克雷默尔自己跟上来,艾莉卡始终是赢家!
直白地将恋爱追求称作是“猎手与猎物的游戏”,很多少人不乐意认同这是属于恋人间的斗智斗胆。
艾莉卡最终做出了尝试。这是对正常人来说不可思议的尝试:一个被虐者向她的恋慕者索取施虐,试图通过控制施虐者,达到被控制的目的。但是,对于艾莉卡,等于是无保留地把内心交托出去了。胜利自艾莉卡写给克雷默尔的那封信后,局势迅速颠倒,即艾莉卡向虚无的爱情低头,这场局,艾莉卡输定了。
她的优越感荡然无存,遭到学生克雷默尔的一再羞辱。当她发觉这一切并非想要,努力建立一种正常恋人间平等关系时(艾莉卡是这么认为的,其实是女性对男性的顺从),克雷默尔已将她剩余价值榨足,离去。艾莉卡腐朽生活中好不容易透进一缕阳光,她的生活又再坠入霉变中。
耶利内克擅长描写女性被毁灭。
也许艾莉卡的生活还是有些许转机,当母亲提出艾莉卡应该多进行社交活动时,当艾莉卡大胆穿起短裙时,当描写的世界开始有阳光旋转时,甚至当艾莉卡暗地里进行的自残活动转为公诸于世的自残。总是有什么,在进行些微的改变,虽然不会是很大的改变。
一个精神上的恋人
耶利内克说,艾莉卡没有什么才华,只是艾莉卡相信自己有什么才华,并为之不懈努力,自欺朝这个方向去,好不容易才在音乐界有了一方领土。
艾莉卡和学生克雷默尔不少的交流是在琴键上完成的。艾莉卡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情。音乐是她的全部,她的语言,她的营生,她的秘密情人,甚至是她的高潮体验。
许多天才艺术家也有类似体验。例如,著名提琴家杜普蕾就从来没嫁给过任何人,她一直以来只和大提琴结婚
越是偏执、越是容不得精神上有污点、越是追求唯美主义的人,越是无法接近预设的恋人,于是遥远的恋人彻底成为一个符号:一串五线谱上的音符,一行行油墨气味的文字,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能将精神恋人和现实恋人转换成功的是世俗里的正常人,摔碎的,不过是我们看来似乎天赋异禀,却始终带有情感缺憾的天才。

  《钢琴教师》读后感(二):阅读是诊病,写作是疗伤

最黑暗的一段时光?最灰暗的一段日子?人生低谷?我实在找不到一个不显得矫情的,没有被用烂的词来给那将近三年的时间命名了,算了,况且就叫“那段时间”吧。那段时间,怎么说呢,当时的情况是,由于资质愚钝,缺乏指导,无人理睬,所以即使终日劳累放弃了所有的个人生活而学业却毫无进展,一心想走的学术之路眼看着就要断掉了。而对于学术之外的生活,由于放弃已久所以一无所长,充满有挫折感。无助,无望,无归属感,再这么下去不换个思路人就要死了。
而且正好那段时间发生了5.12大地震,每天在电视上看着遇难者的遗体被从废墟中和着瓦砾泥土翻出来,摊在那里,心中非常感慨:几多内心挣扎,天人交战,反省回味,恩怨情仇,壮志凌云,激情四射,踌躇满志,勤扒苦挣,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忘子成龙,这么一震,就都去了,所有的自以为有意义的东西,就都这么去了,只剩下一堆残缺肿胀面目难分的皮囊翻在那里,谁都没有不同。
那段时间除了看了一堆有关人格障碍认知疗法的心理学书籍之外,反复看的还有两本书,《钟形罩》和《钢琴教师》。哦,对了,还有《钢琴教师》这部电影,不对,我是先看电影再看的同名小说。
阅读是诊病的方法也是过程,现在回头看,那时候我已经隐约洞察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一些固有的观念和方法已经不适用了,需要改变。当务之急需是要找到一个具像的投射—— 于是小说很好地充当了这个角色。
小说里有很多东西让我很受触动,或者说揭开了我陈旧的伤疤,让哪些在我幼年少年时痛苦却又不知所以认识不到的东西,重新浮现在脑中心中;而“那段时间”的我,一个比小时候更富洞察力,更有阅历,知识更丰富,特别是已经具备了一定心理学常识的成年人的。识别诊断了伤痛,弄清出了伤痛到底是什么,其实这也算是对自己的“认知疗法”吧。
幼年和少年时的伤痛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父母和学校带来的。18岁之前被灌输的很多东西,不这样做,大人就会让你痛,皮痛或心痛!所以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习惯性的思维和习惯性的行为,成了内心深处无法觉察的恐惧感。到了19-25岁的成人早期,它们还在暗暗使坏:
学业(事业)是个人价值的唯一体现,别的都不重要,如果这些不出色就是没有价值,没有价值,活在在世界上就是浪费粮食,所以为了重要的东西,不重要的都应当扔掉,或者父母给你代劳了——成年后研究生学业受挫的时候就感到自己是无价值的了。
情感是不好的东西,是无病呻吟唧唧歪歪的,流露感情是要被讽刺的,张扬感情是要被鄙视的,嚎啕大哭更是要被打骂得更狠的——养成压抑情感的习惯,成年之后耻于流露情感和与人交流,有了心结自己闷着,闷到崩溃。
青春期是禁猎期,性羞耻感通过同为女人的母亲强制灌输给女孩——成年后用保守朴素的衣服掩藏自己,在异性面前自卑,被讨厌的异性追求时感到自责,总觉得肯定是由于我行为不检点才招来讨厌的人。
在父母和老师眼中,女孩子天生是不如男孩子有“后劲”的,“女性化”的女生是被老师讨厌的反面教材典型,所以,为了有“后劲”,你要抛弃自己的性别...
总之就是,逐渐认识到,父母并不是宣传的那样无私的,妒忌心,占有欲和控制欲,也会让他们做出荒诞的事情;老师也没有那样的神圣,他们也是系统性奴化洗脑教育的执行者。当然,小时候,我想不到这一层,因为无不是的父母,无不是的老师,是我不听话,是我懒惰,分心,花花肠子—— 即使长到二十出头,一碰到纠结或挫折,我还是条件反射地充满罪恶感:是我的错,全都怪我懒惰,软弱,分心,不检点,没价值。
诊断发现自己的伤病之后,要用写作来疗伤,不,也不能叫写作,只能算写字。以最放松的姿势躺下来,闭眼,调整呼吸,进入深度放松状态,让过去那些场景浮现出来,过去的父母浮现也出来,现在这个伤痕累累的我却代替了那个弱小无助的少年我,我对着过去的父母责怪,咆哮,讲道理,讲到心中澄彻且心满意足的时候,睁开眼,坐起来,写下我刚才所讲的。又或者当时就激动了,起来啪啪啪狂敲键盘,敲下一堆支离破碎吃吃艾艾的噫语。
现在回过头看其实那是理想挫折,自恋受损,旧自我崩塌,新自我建立,摆脱过去,从青少年到成人的过程。那一段时间,我经历了一个治愈伤害的过程——不尊重人性,不尊重女性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给我带来的伤害。从一个螺丝钉般的存在(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其实跟同龄人比,我一直还算是比较有自己的想法的),转变到一个认同自己“人”的身份,认同自己的性别的人;实现了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逐步向自由主义和女权主义靠拢。当然现在还在变化,趋势是从一个唯物主义者逐渐成为一个不可知论者。
当然,由于性格的原因,除了我自己和发现我工作效率明显低下的老板师兄们,没有其他什么人知道我还有这么段“美好时光”。我曾经想到休学,后来想想算了不休了,反正每天根本不工作只给自己搞“认知疗法”跟休学没什么区别,最后博士毕业延期了两年,也好,把旧债还完,心思捋顺了再战斗,磨刀不误砍柴工。

  《钢琴教师》读后感(三):采访耶利内克(节选)

采访耶利内克(节选)——摘自《书城》
问:你跟汉内克(《钢琴教师》电影导演)一样,也是奥地利人,并且跟他一样,你也不断探讨人类心灵的黑暗面和丑恶面。这其中有某种强烈联系吗?
答:这样说也是另一种陈腔滥调。但我们确实都不是特别“轻”的人——我的意思是说,在艺术上。就我对汉内克的了解而言,我跟他一样,都较擅长从负面角度批评社会。正是由于在我国哪怕是正面的陈腔滥调也令人窒息,我才寻求针对它自己最引以为荣的东西,也即它的音乐和音乐天才们来开刀,呈现他们消极的一面:数以百计的女钢琴教师弃绝她们的性欲本能。
问:你是由一位专制、中产阶级的天主教母亲带大的,她梦想你成为一位职业钢琴演奏家,而你的父亲死在精神病院。你的小说有多少自传成分?
答:我宁愿不回答这个问题,我也宁愿我的小说不被理解成自传式小说,尽管小说含有很多自传成分。在故事中,令我感兴趣的东西是其反响——就我这个故事而言,是揭开一个奥地利女人的世界,她像很多奥地利女人一样,背负着奥地利极度崇拜的高雅文化。被压抑的性欲通过窥淫癖表达出来:一个不能享受生活欲望的女人。就连观看的权利也是一种男性专属的权利:女人永远是被观看的对象,而不是观看者。从这个角度看,用心理分析的话说,我们是在谈论一个生殖器崇拜的女人,她挪用男性的观看权,也因此以生命为代价。
问:你如何解释艾丽卡的精神错乱?
答:她一点也不是精神错乱,是神经官能症。就像我刚刚想解释的,这是一个事实的血腥结果,这个事实就是:如果一个女人宣称拥有一个不属于她的权利,就不容许她活下去。她只可以获得机会最微的东西:艺术名声。选择一个男人并强令他虐待她——也就是在屈从中凌驾——她是不被容许拥有这权利的。事实上对一个女人来说,除了生孩子和养孩子之外,其他一切几乎都是假设。
问:你特别不轻易放过女人。
答:那不是我的职责。我尽量以诚实的眼光看女人,尤其是当她们成为男人的同谋时。
问:小说出版时,奥地利某些批评家把它称为色情小说。这种反应,是否使你受到伤害?
答:这部小说恰恰是色情的相反。色情表明处处是性欲,时时刻刻是性欲。我的小说根本没这东西,它是一部旨在使女人保持不违背自身愿望的作品,因为不管怎么说,她们往往是色情的对象,而男人则观看她们,几乎可以用他们的目光穿透她们的肉体。但我已习惯于被误解了。我甚至因为我企图在我的作品中进行分析而被指摘。事情往往是这样,受攻击的总是传达信息的人,而不是她所传达的东西。没人对她所传达的东西感兴趣。
问:关于你的人物,你曾说:“我对笔下人物决不留情,使他们所到之处什么也长不出来”,救赎是不可能的吗?
答:我的作品仅限于冷静的描述现实的恐怖,但也爱争辩讽刺。救赎是其他作家的专长。我的作品,我的方法,是基于批评,不是基于乌托邦主义。
问:在这个病理学案例背后,难道没有对奥地利音乐文化的谴责?音乐文化是你们国家的身份。
答:是的,一点没错。崇拜高雅的音乐文化,奥地利以此为生,也为此付出代价。(想想看,那些音乐大师在世时,经常受到怎样的待遇。以及当代艺术家受到怎样的待遇!)一种黑格尔式的主仆关系。高雅文化是主人,那些女钢琴教师是女仆。她们无权去拥有创造能力,甚至无权去拥有自己的生命(我想,我在小说里把这点推向极端)。
问:跟汉内克的摄影机一样,你的笔也像解剖刀。你们的作品中有相同之处吗?
答:这就是为什么汉内克如此适合把这部小说搬上银幕,因为我们都注重分析和不带感情,也许像科学家研究昆虫的生活。你从远处观察那些结构,要比处在那些结构中观察更清楚。
电影《钢琴教师》中引用的舒伯特作品:
重奏
第二钢琴三重奏 Piano Trio No.2 D.929 1827 降E大调
奏鸣曲
第20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20 D.959 1828 A小调

  《钢琴教师》读后感(四):扭曲的心理——以爱为名

《钢琴教师》是著名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代表作之一,它大致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埃里卡是一名年界四十的钢琴教师,与母亲生活在一起,一直受到母亲的控制。她的穿着打扮,一言一行都受到母亲严厉的监控。虽然拥有着音乐的才华,但在一次重要演出上的演奏失败截断了她成为音乐家的道路,而是成为了一名钢琴教师。由于母亲长期严苛而病态的教育方式,使埃利卡的人格和精神逐渐发生了扭曲——在外人面前,她是一位冷峻高傲的女性,过着修女般的禁欲生活,音乐是她的全部;而在埃利卡的内心,却无时不刻饱受着情欲的煎熬,她尽管将近40岁了可是毫无私人空间,连睡觉都是和母亲在一张床上,即便如此她仍然变着法子逃开母亲的监控,通过偷窥情侣亲热,观看色情电影,甚至自残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对如共生体般的母女的平静生活有一天被一个叫克雷默尔的男子打破了。克雷默尔是埃利卡的学生,长的相当英俊,他很欣赏埃利卡在音乐上的才华,并坚信能用自己的火热来融化他冰山一般的女教师。在克雷默尔的火热攻势下,埃利卡渐渐露出了她不为人知的一面——她试图颠覆传统的两性规则,要像母亲控制她一样全权控制克雷默尔——这一切的一切,使克雷默尔备觉侮辱,为了挽回男性的尊严,他最终强暴了埃利卡,并全身而退。埃利卡在经历了这次失败而残酷的爱情之后,也认清了现实,重新缩回她自我封闭的壳中。

《钢琴教师》这部作品中掺杂着大量暴力的,残忍的性爱描写将人与人之间异化扭曲的心理,其中包括男女两性关系,母女关系等赤裸裸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关系无例外地都以同一主题而存在——那就是爱。情节就伴随着《钢琴教师》中的主人公,母亲、埃里卡、克雷默尔而进行,在爱的名义下展现出各自扭曲的心理,爱也因此变得不再纯粹而变态。耶利内克将这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美国退休哲学教授鲍勃·科贝特所说:“没人能像她那样将人类的爱表现得如此无望、如此令人作呕。”

一、母亲——缺失母爱的控制者

传统意义上的母亲常常被认为是慈爱、温柔、坚韧、贤惠的,而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小说《钢琴教师》中的母亲却抛弃这一形象,被描绘成一个令人厌恶的人物。

在埃里卡与母亲的关系中,母亲一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这是一个典型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母亲是控制者,埃里卡是被控制者。书中这样描述母亲:“母亲被一致公认为是在国家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集中世纪异端裁判所的审讯官和下枪决命令者于一身的人物。”她十分武断地为女儿选择了一种人生:一心一意献身于音乐,不许穿花哨好看的衣服,不许一个人外出,不许与异性恋爱。“每当有人在外面遇到埃里卡时,她总是走在回家的路上。”埃利卡回家稍晚一点就要遭到盘问甚至辱骂,甚至年近40了还只能跟母亲睡在一张床上。是她,造就了今天的钢琴女教师——埃里卡,同时也是她,毁掉了埃里卡的幸福。

这位举足轻重的母亲正在丧失一个作为她身份的重要功能——那就是母爱。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指出了母爱的本质:“但是孩子必须长大,必须脱离母体和母亲的乳房,必须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生命。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也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这里我们也就可以看到母爱和性爱的根本区别。在性爱中两个迄今为止分开的人结合在一起,而在母爱中过去是一体的两个人分开了。母爱不仅应该允许这一分离,而且还应该希望并促进这一分离。只有在这个阶段,母爱才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这时就要求母亲无私并能贡献出一切,除了被爱者的幸福一无所求,但恰恰在这点上许多母亲都失败了。自恋的、专制的和贪婪的妇女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可以是一个和疼爱孩子的母亲。但是当孩子处于同母亲分离的阶段时,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爱的妇女,那些觉得给比得更幸福的妇女,那些生命之根底很扎实的妇女才会继续是一个疼爱的母亲。”显然,埃里卡的母亲并不是一个“有能力爱的妇女”,她没能实现母亲与孩子的分离过程,她常常是以爱的名义,始终把埃里卡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因为这种控制,埃里卡始终在一个看似安全实则封闭且密不透风的生存环境下被隔绝地孤独地生活着,渐渐培育出了扭曲变态的心理,这与母亲具有强烈破坏性的占有欲望是密不可分的。

解释这样的占有欲望和专制行为的答案可能是“嫉妒”。埃里卡年龄越大,母亲也就越不安。她日渐衰老,但埃里卡年轻的身体却愈渐成熟。女儿有很多机会成为真正的女人而这种机会对年老色衰的母亲而言却只意味着过往的记忆。正是基于这种嫉妒,母亲总是让埃里卡一直呆在家里,监视她,专横地对待她,压抑她作为女人的天性。当然,母亲的嫉妒和自私更不会允许埃里卡享有自己的爱情与婚姻。她讨厌妄图帮助女儿反抗家庭压迫和影响她感情的男性,她对他们吹毛求疵,借口他们会让埃里卡做出错误决定,并对她有所伤害而不允许她和异性随便接触,甚至于在她外出回来后要脱下衣服进行检查,有无男性动过的痕迹。

虽然母亲成功取得了权力,但是母亲的精神世界是病态的、残破的、匮乏的,虽然她也爱着女儿,但她的爱过于沉重和极端,没有给女儿足够的空间,并超出了她的接受能力。母女俩爱着对方,却也彼此伤害,然后和解,再互相伤害,周而复始,乐此不疲。

二、埃里卡——爱的牺牲品

《钢琴教师》中,最悲惨的人物莫过于主人公埃里卡。从头到尾我们和埃丽卡一样感受着来自母亲的压抑与控制,这种力量成为无形的牢笼,埃里卡无处逃避。正是这个这座牢笼酿成了她扭曲的性格。从小在公交车上就故意引起骚乱,然后用一副无辜的表情站在一边,看人们互相猜忌和指责。她也偷东西,然后丢掉,不是因为自己需要,而是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要毁掉,那么别人也无法得到。她在成年后经常去影院观看黄色电影,偷窥别人在车里交欢,然后满意地离开。此外,她还在年轻女大学生的大衣里放置玻璃碎片,导致女孩的手被割伤并且再也无法弹琴。她用刀割自己的身体,在疼痛中享受变态的快感。在克雷默尔追求自己时,写信给他让他殴打她,羞辱她,虐待她。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病态。在这病态的呈现中存在着埃里卡深深的孤独感和隔绝感。埃里卡就像一根漂浮着的羽毛,心灵居无定所。在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有些人努力使别人注意自己,埃里卡不。一些人打招呼,埃里卡不。有这样的人,那样的人,一些人情绪好,蹦蹦跳跳,用假嗓子唱歌,叫喊,埃里卡不。因为他们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埃里卡不知道。”

是的,埃里卡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当爱来临时,她才会表现得那么无措甚至反常。

她给克雷默尔的那封信,里面详细说明了变态的做爱细则,这不能不让克雷默尔大吃一惊。她要享受的是克雷默尔给她的受虐的性爱。在与克雷默尔性爱时她也是想采取的受控方式,但埃里卡并不完全受虐,她还试图控制克雷默尔,成为两人性爱过程的主导者和控制者。但不管施虐受虐,她都想摆脱孤单和无助以及长久的性苦闷。埃里卡这种施虐受虐的行为说明了她长久以来心灵的缺憾和对真正爱的渴求。

   这一切还是要归因于母亲的强权压制,其实埃里卡意图反抗过,当克雷默尔出现之后,埃里卡企图用克雷默尔来反抗母亲长久以来对她的压制,就像她信中所说:“把我和我母亲从外边一起关进去!我今天已经在等待着,你必须赶快走开,把我捆起来,就像我非常希望的那样,用绳子绑上,和我母亲一道放在我的屋门背后够不到的地方,而且一直到第二天。别担心我母亲,因为母亲是我的事。”然而结果却是,她从一种权力的弱势地位转移到了另一个权力的弱势地位。

在小说的结尾埃里卡带上刀子,准备找克雷默尔复仇。但是,当埃里卡见看到克雷默尔之后,看到那个已经回到原来生活中的快乐、阳光、仿佛从来没有闯入她的生活的克雷默尔时,她却将刀子插进自己肩膀。那一刻,她彻底输掉了自己与克雷默尔之间的战争。埃利卡冥冥中意识到,她面对的是一个强权的世界,有着不可动摇的秩序,在这个秩序下,唯有安分地成为猎物,否则无论怎样努力,最终受到伤害的只有她自己。

三、克雷默尔——占有者

克雷默尔的心理动因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很大变化的过程。一开始,这个喜爱音乐的工科学生,暗恋上他的钢琴教师,由爱慕而生欲念,随后发起凌厉的攻势。克雷默尔自然的情欲表现得十分鲜明。他想占有埃里卡。文中这样写道:“瓦尔特·克雷默尔无法隐瞒想占有自己的女教师的念头。他始终不渝地想征服她。克雷默尔觉得这个爱情总是应该不付报酬的。他一边想着,一边不寻常地践踏着两块瓷砖地。他立即像阿尔贝格特别快车从同名的隧道中呼啸而出一样,从盥洗室跑进一个理智占据统治地位的冰冻寒冷的地方。这个地方之所以寒冷,也是因为埃里卡·科胡特没有在那里点燃蜡烛。”然而,让瓦尔特·克雷默尔始料未及的障碍接二连三地出现:她母亲蛮横的干涉;而埃里卡由于长年的心理扭曲、缺乏性经验而在他面前反复无常:她既渴望爱,又竭力躲闪、回避。受挫使克雷默尔的自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无法占有埃里卡及其后的阳萎让他陷于屈辱,他对她的感情一点点退潮,余下的只是男性固执的占有欲:“他,克雷默尔不太想占有埃里卡,不想把这个用颜色和材料编排组合、精心打扮的这包骨骼和皮肉最终打开……因为他希望这个女人把保留下来的最后原始性从包裹中倒出来,他要占有一切!然而他并不真正希望得到他。” 而后来埃里卡在信中表露的受虐倾向根本无法得到克雷默尔的理解,最后他以施暴的方式占有了她。

克雷默尔施暴的动因便是——“他要占有一切”。爱情显然已幻化成为另一种东西,不是自然的情欲,而是一种凭借意志控制的冲力,一种复仇的欲念,一种扭曲的心理,他们驱使着克雷默尔闯到埃里卡的家中,不顾一切地,如同一个陌生人般地强奸了她。在这样一个夜里,克雷默尔按照埃里卡信中的指示,把难以满足的性欲发泄了出来,撞击了这个残缺不全的家庭,埃里卡的母亲被扔进房间,无助地听着女儿被殴打强奸的呻吟,心灵和肉体都遭受着双重的打击。男性的暴力终于主导了这场残忍的悲剧,在真正的受虐到来时,躺在地上的埃里卡丝毫感受不到一点快感,她希望停止,但克雷默尔无动于衷,将一直以来压抑的欲望强硬地宣泄出来,肆虐了她孱弱的心灵和肉体。“本来应该给男女双方带来愉悦的性爱变成了了征服与被征服,施虐与受虐的仪式。”这是一场猎手与猎物之间的权力角逐。在王宏图《猎手与猎物间的权力游戏——耶利内克<钢琴教师>及其他》一文中写道:“作为个体的人,克雷默尔并不是妖魔,但一旦置身于男性文化的逻辑之中,他便成了一个无情的猎手,对他曾爱恋过的埃里卡施暴。具有反讽意味的是,由于埃里卡有着受虐的倾向,因而克雷默尔在施暴时声称他是按照对方的意愿行事的。正是在这儿,这幕性祭礼中最残酷的元素豁露了出来:追猎者最终似乎是按照猎物的意愿设计了它的路线图,这也成了这幕权力游戏中最幽暗的部分。”

然而在这幽暗部分之后,克雷默尔重新回到了原来的生活中,快乐又阳光,文末这样写道:“埃里卡·科胡特在一群人中发现了瓦尔特·克雷默尔。那些人是不同年级、思想相同的大学生,正在大声说笑,但不是因为埃里卡。他们根本没发觉她。这清楚地说明,克雷默尔今天没旷课。他这一夜想必没比其他夜休息更长时间。埃里卡数了数,三个男青年,一个姑娘。好像也是学工科的,就此构成一个技术新事物。瓦尔特·克雷默尔快活地搂着姑娘的肩膀。姑娘大笑着,把她长着金色头发的脑袋稍稍贴近克雷默尔的脖子,克雷默尔也长着金色头发。姑娘笑得站不住,仿佛要用形体语言说话。姑娘不得不靠克雷默尔撑着。其他人都附和她。瓦尔特·克雷默尔也大声笑,摇晃脑袋。太阳光拥抱着他,光线在他身边闪耀。克雷默尔接着大笑,其他人也放开嗓子笑着。”这仿佛是对悲惨的埃里卡最后的也是最残忍的嘲笑。

总体而言,不论是母亲,埃里卡还是克雷默尔,他们身上都有着整个人类共有的罪的影子,自私、冷漠、嫉妒、背叛、欲望、控制等等在《钢琴教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欲望的道路上,在诸种以爱为名的扭曲的心理中,如果不能认清自己的罪恶,只会越走越远,就像最后埃里卡的那把尖刀,直直地刺向自己的胸膛。

  《钢琴教师》读后感(五):如果不是看过电影的话,可能我会早早还书

        其实细细想来,小说原著和电影所要表达的还是相去甚远。
        电影里金发很让我着迷,除了他帅帅的外表外,最重要的是他对埃里克的一往情深。室友说接受不了这样的爱情。我倒是觉得这真正的敬佩、欣赏,所以金发才那么的着迷。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小说里的笔调很奇怪,纵使我知道20世纪外国文学现实主义的作品都十分地标新立异,但我还是需要慢慢适应。文笔很多都挺好的,但感觉是标点符号没有用好。整部小说都没有用过引号,所有的对话都是直接文字 文字 文字……
        但我还是坚持看下去了。谁叫我迷上了这部改编的同名电影呢。
        

  《钢琴教师》读后感(六):翻译是如何毁掉外国文学的又一例证

我阅读的嗜好很怪,如饥饿无比的饕餮,从翻开书的第一页开始,必定要到最后一页,作为阅读的尾声,断断续续去看一部作品,我认为无法彻底投入身心,沉浸到作者在小说中营造的氛围(当然,那些差劲到不得不让人停顿一会,甚至没法吸引到读者投入的快餐作品除外)。
但是这本《钢琴教师》,我直至今日才看完,从我高中时买来,到我硕士毕业两年,经过了八年时光,才断续地、真正地看完这本书。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
这本书的翻译实在太烂了。
阅读译者后言的时候,看到他自谦为了这部作品,花费了许多力气,一开始从不被获批出版就心仪此作,到借诺奖东风得以面世,最后决定翻译的语言忠于原文。
在近几年的翻译作品中,“忠于原文”似乎已经成为了所有力不从心的译者至高无上的尚方宝剑、无坚不摧的挡箭牌。
句式不畅?因为我们忠于原文。语句平淡?因为我们忠于原文。词藻枯燥?因为我们忠于原文。
嗐,得了罢!这样老调重弹的借口,能持续骗倒多少年的读者?
君不见,法兰西、翡冷翠,这些信达雅具备的词语,比起法国、佛罗伦萨要有多明珠熠熠;多少经典外国小说、诗歌,到现在沿用的,仍是清朝晚期、民国、建国初期的译者版本;甚至我所学的专业,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才出国归国,被奉为权威的,始终只有一本从前的《元照英美法对照词典》。
本作的毛病与许多翻译版本一样。句式不畅,节奏混乱,语句平淡。长短句的应用不明显,以及排比、连续句式的运用十分贫瘠。奥地利语是以德语为基础的,使用的官方语言是奥地利语、德语、英语。作为略懂德语皮毛的我,知道德语是非常难的,语法、词性、时态的难度,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几倍,但不要认为是德国人的严肃令到德语硬邦邦,连同文学作品都索然无味。不少热情得令人窒息,羞涩不敢直视的诗歌,都是用德语写成。
我看过的奥地利作家的作品很少,女性作家的作品的话,这本更是唯一一本。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的此作,是如同暴风雨般快速、宣泄般倾倒的开场。她在对外界的敏感上,与波兰作家极为相似。不同的是,她更为大胆,没有他们略为约束的理性收敛。本作尽管是完全的第三视角,也能通过主人公感受到作者的疯狂、沉浸在故事中的不可自拔与迷乱。被扭曲的人性,一旦受到释放,其疯狂原应让读者尉为心悸,但是在味如嚼蜡的翻译之下,只让人感觉到想快速翻页而阅。
衷心希望译者在进修外语的时候,切勿忘记在中文素养上有所进步。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谷歌翻译,在未来几十年,科技还会继续日新月异。曾有人预言字迹千变万化,手写识别很难达到100%准确,但现在手写识别率已是过去五年前的翻倍,所以,我们谁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天,机械翻译已能达到正确率90%以上。真的有那么一天到来,我们还会需要翻译得如同机械般生硬的“人”译吗?
翻译,是一门艺术,不是一门技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