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十一种孤独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十一种孤独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27 22:46: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十一种孤独经典读后感10篇

  《十一种孤独》是一本由(美)理查德·耶茨 / Richard Yates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4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一):孤独的世界---孤独的心

孤独,多么熟悉的一个词,不少人会在没有人陪伴时想到它;而这个词又是那样陌生,难道我们真的了解孤独的感受吗?难道我们真的明白孤独的涵义吗?
孤独不仅是一种无人陪伴的表象,它是一种无助的感觉,一种可悲的心境,甚至是一种可怕的病态。同时,它更会幻化为一种力量,侵蚀着,占据着人们的内心
《南瓜灯博士》中的小男孩文森特•萨贝拉正是这样一个被孤独所笼罩的人,同学们的嘲讽与孤立使他的内心备感压力,他曾尝试过融入集体,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他不知所措。这时普赖斯小姐的关爱包围了他,可一切又是那么突然,这过分的热情令文森特对她由爱生恨,使文森特彻底陷入孤独的深渊无法自拔,从此,一颗孤独的种子在他内心之中生根发芽。他的孤独之心有谁能读懂又有谁感受得到呢?
万事如意》中格蕾丝和拉尔夫这对准夫妻在婚前的晚上心中略感惆怅,令他们无法忘却的是婚前的生活以及那些朋友。但婚姻是两人的结合,而不是无形的枷锁,这种内心的空虚又有谁能明白呢?婚姻究竟是找到了伴侣还是增添了孤独呢?
在不少军人看来,军旅生活是幸福的,是充实有意义的。《乔迪撞大运》中的军官瑞斯就是这样,他热爱军队,热爱其中的生活,不允许任何人侮辱了“军人”这两个字。虽然他不被我们喜欢却得到了尊敬。但他终究是被迫离开了,那孤独的背影令人许久不能忘怀。同样,布朗宁自动步枪手约翰•费隆在退役后郁郁寡欢,与妻子的争吵,旁人的不屑,甚至是偶遇姑娘的抛弃使他怒火中烧,从而打伤了一个素不相识之人,他痛恨他么?当然不是,只是他那颗孤独无助之心的爆发,罢了。
自古以来人在生病时都是最脆弱的,一些负能量也由此而生。《一点也不痛》中,丈夫哈利患有肺结核的麦拉每周会去探望丈夫,但丈夫对生命的毫无留恋,对她的冷淡态度令她黯然神伤,不少人说是在医院中的孤独造就了哈利这样的态度,但为丈夫忧心的麦拉不孤独么?恐怕她的眼中早已被泪水填满,脆弱的心早已被孤独淹没了吧!和哈利有着相同命运的麦金太尓心中一直惦记着家庭,但在一次偶然回家探望时,他却发现这个家其实早已不需要他了,身为一家之主的他不但不知道家中大事。甚至连询问也得不到答案,他的心绝望了,孤独的阴影笼罩着他。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人忍受着孤独:被开除的白领,屡屡受挫却坚持真实的作家,充满幻想的出租车司机,以及那些只能成为他人陪衬、影子的人……这个孤独的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这个词,人们之间没有理解,没有温暖,只是被“囚禁”在自己的小方格内,无法自拔,呼吸着自己的空气,这是最可悲的事么?不是,最可悲的事只是他们无法也不愿出来罢了。
有人会说这些人是失败者,才会如此孤独无助,但在这个世上,又有谁真正是自己人生的赢家呢?在遭遇困境时,又有谁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呢?十一种孤独,恐怕并不只十一种,又岂是一本书所能概括的呢?在这孤独的世界,孤独者无数,更充满了孤独的心吧!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二):世界上最孤独之事,便是被最亲之人所伤害

世界上最孤独之事,便是被最亲之人所伤害 记得在以前学英文时,老师常会带着我们区分alone和lonely的不同。她说,alone不一定lonely,lonely也不一定是因为alone。如果换成中文来理解的话,那便是独自一人不一定就会感到孤独,而孤独,也并非是因为无人陪伴。 《十一种孤独》要展示的,是alone和lonely之间的悖论——有时候,真正导致孤独的本质所在,可能恰恰来自于你最亲密的人。 譬如师生之间。耶茨在这本书里的开篇,便描述了一段师生关系。学生文森特缺乏家庭温暖,“基本上处于某种孤儿状态”,因而性格孤僻,在气质上与集体格格不入,常被孤立。新来乍到的年轻老师普赖斯充满激情,满怀着作为教师独特的崇高使命感,一直试图用她的耐心和亲和去影响文森特,让他感受到温暖,从而打开他的心扉。但这段关系最终却为能如普莱斯所想的那样——文森特对老师的关心丝毫不在意,甚至以行动来报复。在小说的结尾处,沉默寡言的文森特在学校的墙上画了一个女人的裸体,然后,在旁边加上了普莱斯的名字。以怨报德,令人心寒,孤独之感,油然而生。 到底是什么导致这样的结局?我们可能会将原因归结于文森特骨子里的叛逆和孤独,也可能归结于普莱斯太过于明显的关心,使得文森特不够适应成为赤裸裸的焦点的感觉。但这样的解释却不够深入。 在我看来,普莱斯小姐的关心更像是一种自作多情。在社会的共识之下,我们给各种品质贴上好或者不好的标签,反而漠视了每个人成为最舒服的、最如其本质的自己的权利。而在师生关系中,这种好与坏,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更加之明显。沉默、格格不入、孤儿的出身,这些特质,在普莱斯看来,都是亟待被改造的。而她与文森特的师生关系,正好赋予了她去付诸行动的权力。文森特,一个并不算太坏,只是不太显眼的学生,却在普莱斯小姐明显而又笨拙的过分关注下,被迫成为普莱斯浪漫幻想的牺牲品,成为他所不想成为班上的焦点,矛盾由此产生,然后激化,最终崩溃。这一切无关老师的热情与否,也无关学生的品性如何,只关乎,师生彼此之间如何去理解对方,去对待对方。 再譬如夫妻之间。耶茨在《一点也不痛》、《与鲨鱼搏斗》中写两段夫妻关系:第一段,丈夫得了肺结核,住在了一个充满悲伤气息的病房当中。在病房当中,大家相互激励,相信他们的病总会得以治愈,从而重获新生。但现实的另一面,却是病房中的百无聊赖,出院的期限遥遥无期。妻子在病房之外,每周固定来照看丈夫,给予他足够妻子应有的安慰信心。但一走出病院的妻子,浑然摆脱了病人家属的哀伤气质,与一个矮壮的男人明目张胆地厮混起来。在第二段关系里,丈夫是个并无多少文字才华、但一心想要成为专栏专家的木匠,碰巧进了一家小报社,却因为傲慢地想拥有自己风格的专栏,最终被老板解雇,而对于丈夫的反省,妻子却一直怂恿丈夫说,一定不是他自身的问题,问题都出在别人身上。 在第一段关系中,妻子的克制,只是一种表象。在去病房的路途中,她一直拒绝和第三者亲密,在病房里,她明显表露出沉默和哀伤——但这一切,只是妻子这一身份所附着的义务,违背它,妻子便有负罪感。但在履行完表面的义务后,负罪感被解除,妻子迫不急待地就投入到第三者的怀抱当中。 而在第二段关系里,丈夫的自大、盲目,都是由妻子一手建构起来的。当他被解雇后,妻子的第一反应,便是把报社里的所有同事里指责一遍。哪怕是丈夫展露出一丝的反思的姿态,妻子都会马上对此予以纠正。 这两段关系看似迥乎不同。前者妻子出轨,后者同仇敌忾。但本质上,丈夫的孤独,都源自于妻子的背叛。妻子在肉体和精神上背叛,早已赤裸裸了破坏夫妻之间的忠诚。但在另一方面,模糊丈夫对自我的认知,更是某种程度上不可原谅的背叛。 由此可见:真正的孤独,在于你们建立了某种表面上十分亲密的关系后,却无法在心灵上产生真正的共鸣。 在这本书的译后记里提到,耶茨是个反对“知性”的作家。他所有的小说,都是基于“感性”的基础之上,是对生活进行一次又一次令人绝望的临摹。他无意站在任何高点上去批判任何人,包括出轨的妻子、叛逆的学生,他仅仅是在冷静地叙述——因为他知道这就是孤独的真相,孤独的现实。 神话通天塔描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团结的人类因为试图建立一座可以通往天堂的高塔而触怒了天神,因此天神赋予了人类不同的语言、风俗,让他们彼此变得不可相互沟通和理解,甚至相互屠杀,彻底摧毁他们再同心协力建立通天塔的可能。这就是天神的惩罚。 不过,就算是操着同样的语言,同样生活在已经祛魅化的现代社会当中,人和人之间要产生共鸣,又谈何容易呢?去婚姻登记处花十块注册,你们可以成为相互扶持的夫妻;十月怀胎,便可以孕育出骨肉相连的后代。但这一切,都不能担保,你们彼此,就真的产生了共鸣,并随着境遇的变化,从不改变。人与人的精神共鸣,似乎永远只能依靠运气和机遇——每个人对此,都无能为力。 人与人之间如何相互理解,共同生活,摆脱孤独?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或许就是人类命中注定的悲剧: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且不一定能摆脱孤独,甚至在人群中,你会更孤独。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三):被遗忘的孤独

被遗忘的孤独
据说文青的标准之一是从小众不从大众。这让我等资深文青情何以堪。一直以来,我都有搜集冷门的好东西的恶习。经常在世界文学中,辛苦寻觅优秀的冷门人选。本来《哈扎尔辞典》是提升人品的神器,结果又被炒起来了。这是要让文青无路可走的节奏吗?所幸,我找到了理查德•耶茨。
这是一个命中注定的失败者。1926年耶茨出生在纽约,三岁父母离异,大萧条时代艰难度日,母亲酗酒。他经历过战争,得了肺结核;作品写了很多,但发表很难,做过写作枪手、作家创作班教师、编剧,统统失败;1959年离婚女儿归了妻子,他孤单一人很多年,几度进过精神病院。酗酒、抽烟、疾病、贫穷、潦倒、精神病、婚姻失败、怀才不遇,生前未曾大红大紫,死后迅速被人遗忘。完败的人生,成为他写作的源泉。
耶茨似乎属于那种受人尊敬而又悲哀的作家。他的处女作《革命之路》一推出即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后来又被拍成电影。1962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出版,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耶茨的作品曾获《纽约时报》、《君子》、《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的好评,有四本小说入选“每月一书俱乐部”。他还有一大批作家粉丝,比如库尔特•冯古内特、安德烈•杜波依斯,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
耶茨所有的小说都围绕一个主题:失败与孤独。《十一种孤独》里,写了十一种孤独的人生:曼哈顿办公楼被炒的白领、屡屡遭挫却一心想成为作家的理想主义者、新转学没有朋友的学生、郁郁不得志的军官等等。《恋爱中的骗子》也基本属于同一个路数,失败的艺术家、单身母亲、脆弱的婚姻和情事。《复活节游行》开头第一句话就奠定了故事的基调——“格兰姆斯家的两姐妹都不会得到幸福。”在耶茨的小说世界里,所有的人都是失败的,所有的人都是孤独的。
这么悲催的情怀,也许就是他不红的原因之一。虽然孤独是永恒的,但人们向往的还是短暂欢乐。群众喜闻乐见的是努力奋斗最终成功的英雄传奇,不是努力奋斗最终失败的人间悲剧;是“你一定要幸福”的励志,不是“人都是孤独的”的真理。生活如此悲伤,又何必要在小说里寻找。不走群众路线,写得再好,也是小众的。
另一个不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他的写作手法。哈罗德•布鲁姆把现代短篇小说分为两大敌对传统---契诃夫-海明威模式与卡夫卡-博尔赫斯模式。耶茨无疑是契诃夫-海明威这一阵营的。他叙事简洁,刻画精准,朴实无华。放在上个世纪,他就是美国的契诃夫。但不幸的是,他降临于20世纪。1922年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出版,意识流现代派风头正盛。即使是现实主义,时代也在进步。耶茨的写作风格跟其他《纽约客》的作家如怀特、塞林格、约翰麦克纳尔蒂等有很大的差别,后者总是淡淡的语气,时不时带着调侃的刻薄和冷幽默,即使表达亲切、留恋之情也带有纽约式的都市化的疏离,而耶茨的文字书写和情感表达上则要真诚和实在的多,这种真诚和实在可能被有些人视为笨拙甚至缺少才华。
既不会迎合群众,也赶不上时代的趟,耶茨叫好不叫座,他的书精装本销量没有一本超过12000册。在世时被忽视,去世后被遗忘,孤独是他的宿命。
失败究竟是一种命运还是一种选择?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过既然“加拿大的契诃夫”门罗都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了,我想耶茨也可以用生不逢时来安慰自己。而资深文青慢慢人到中年,从“红烛昏罗帐”到“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读读理查德•耶茨的失败与孤独,想想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还是喜欢去拆穿。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四):很多相似的孤独

深夜看完这本书,不忍睡去。

什么是好的作品?我经常自问自答,会是友邻中集中时间打出四星五星的作品吗?偶尔出自冲动的购买这些新人好的作品,有惊喜的时候,也有失望的时候,作品与我的连接很浅很浅,那不过是另一种生活,可那与我有什么关系啊?我对其他碌碌的日常并不感兴趣啊。会是名声在外巨著吗?可是有的巨著看着味同嚼蜡,只好束知高阁。大概还没有到读懂巨著时候,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就幡然顿悟了,读来句句文采斐然。

好的作品真的是吾将上下努力求索。

后来我给了自己答案,好的作品,大概就是写进内心的作品吧,看着作者写的每一篇章都能惊呼,是的,是的,就是这样的。我心里就是这样想的。

看到《十一种孤独》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不断的惊呼,恩,这种感觉真的特别有体会,那种局外人的感觉,那种大众的快乐也是我很想拥有的啊,可是我总是被排在大众外啊。

第一篇的《南瓜灯博士》,仿佛我就是那个文尼,我不停的看着同学们的生活,多想与他们一样。

第二篇的《万事如意》,我理解格蕾丝的心情,也旋即陷入了与她同样的心情,我这种平庸的女孩,在步入婚姻,所走之路,是不是大抵都是相似的?婚前最后时刻,格蕾丝一个人留在家里,男朋友与他的朋友们去度过狂欢之夜。男的的构造与女人的构造到底有什么不同?到底是什么主导着两性想法和行为之间的差异。

第三篇《乔迪撞大运》,在散漫的兵营生涯中,被优秀的瑞斯军士训练成为充满激情,训练有素的士兵,在瑞斯军士调离之后,全部溃散,一个散漫的出租车司机军士赢得了他们的心。所以,我们这种丧里丧气的平庸人,如果没有撞大运遇到好的指路人,大概终其一生就是蝼蚁众生。但是作为蝼蚁众生并不会让人孤独,只有在看透这种生活却无力用自制力量改变的时,深深的孤独感才会深入内心,因为,这类人,既不属于这一拨,也不属于那一拨,是永远的局外人。

后面的篇幅还写了一个在丈夫生病期间慌张出轨的妻子,一个被解雇的职员在解雇那天尴尬的一天,一群天真渴望丰富日子在领到橡皮时彻底绝望的学生,一群被隔离的肺结核病人。

这十一种孤独啊,真是当时的孤独今尤在,一如明镜照人心。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五):我们都是孤独的

本书的译者这样说Yates,他是一个孤独人,写了一本孤独的书。

离婚之后,许多年来,他都是孤单一个人生活。就算生活的环境再艰难,再孤单,他也没有停止过写作。

写作就是他的生命,是他倾诉的窗口,是他证明自己存在的证据。

Yates看透了人生的无奈,也明白终其一生,人终究只有自己。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另一个能够完全了解自己的人。如果有,只能说其中一人选择了妥协。

孤独和绝望才是人生的常态。《十一种孤独》中的主人公都是这个社会的局外人。他们想要尽力融入一个“世界”,却屡屡受挫,和加缪笔下的“局外人”颇有相似之处。

我们都想要证明自己很重要,可现实是,我们并不重要。

Yates的文字很朴实,没有菲茨杰拉德华丽的文笔,有的只是对于现实冰冷的刻画,人物内心诚实的声音。他的作品其实又何尝不是他自己人生的缩影呢,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打击,一点点被磨去了热情,慢慢习惯了失望,学会了屈从于现实。

很多时候,你都会发现,这个故事中会有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曾经孤独地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着。

我一直都认为,孤独不是一个贬义词,可是孤独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能够承受得住孤独的人,也许会成为生活的赢家,可大部分人,会在孤独中渐渐丧失信心,慢慢老去。Yates笔下的都是被孤独淘汰的人们,也是这个社会的大多数。

这本书告诉我们:“生活之路有时会意外地转个弯,给我们的并非惊喜,只是无奈。”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六):谁也都是孤独的

机缘巧合之下读了这本书,刚看到第三个故事,要是我自己来选择书读得话,我应该不会选择这种类型的书籍,致郁系列,太受不了。

故事中的主人公,基本都是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如意的人。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呢,又何尝不是孤独患者嘞!又有多少人是现实版的瑞斯军士?工作之后就总是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你好好的做着你喜欢的工作,你认真对待,你苛求完美,你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工作本身负责的态度,可是身边的人总是不会很理解!下属觉得太苛刻,变态,不人性化;同事觉得你总是喜欢表现自己,爱显摆,炫耀;领导觉得都是应该的,或许他正在看你不顺眼,想把你放到另外顺眼的岗位上。

不被理解也是一种孤独,这样的孤独其实挺可怕的,需要有强大的心态来面对,克服,才不会轻易地放弃?

格蕾丝和拉尔夫,恋爱中的男孩女孩应该都会尝试过吧,那种孤独。格蕾丝坚持和他在一起,为了晚上的会面,精心准备,也把自己准备的婚后才穿的睡衣,现在就拿出来博未婚夫开心,可是呢,等了又等,回来一下下之后,又回到朋友的酒桌上,会有失望的吧。其实这种还好,也并不算是什么孤独了,生活中也是经常见的,顶多也就是失望了。

理查德曾经说过:“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他写下了那么多庸常看似无药可救的孤独,塑造那么多愚钝可笑的角色,并非出于恶意或绝望。他揭露真相,也许只是在寻找转机,也许书写孤独,正是他征服孤独的不二法门。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七):one kind of loneliness

11种孤独,12个故事。
又似乎都是同一个故事,同一种孤独
边缘人、局外人、受到主流排斥、恐惧迷惘又徘徊的孤独。这些词并不能概括这本书,可惜缺乏经历与认知的我只能读到这一点
我想这本书收到推崇的原因在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在故事的人物中看到了自己。耶茨写的本来就是你我。
不要觉得局外人、少数群体、远离主流是件多么遥远的事。某一刻某个场景甚至一直我们都处在相同的位置,遭受同样的恐惧和孤独
少数民族、艾滋病患者、乙肝携带者、女性、农民工、异乡人、同性恋、抑郁症、肺结核患者、盲人、性工作者……太多太多,因为职业、性别、疾病、身份,或许是天生或许是社会强加……无时无刻,正如cook在其出柜宣言中说的,歧视无刻不存在。孤独如影随行。
或许以上仍然让我们觉得遥远,耶茨犀利的描绘了那些平凡人的孤独
转校的新生,严苛的军官,失业的白领,面对婚姻迷惘的情侣……
我想我也忘不了初中做课间操被留下来重做,而两个好朋友却亲昵的说笑的走开了,甚至一个眼神都没留给我。什么是主流,在当时幼稚的认知中,她们亲密的背影就是主流…那些敏感又细小的孤独就像针刺一样密密的扎进心里;有时候又像影子一样永远伴随着你
孤独,永远的恐惧,却也是我们最丰富的花园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八):生活的失败

看这书的时候一直联想到电影《鸟人》。电影里的主角努力在把雷蒙德卡佛的小说搬上舞台,然而整部电影却让主角像是卡佛小说中的人物。我一直感到卡佛的人物和情节和这本书很像,果然书后提到卡佛也曾受本书作者影响,两者笔下人物有很多相像之处,同样饱受命运的压迫和指引,只是卡佛的人物还有一线希望。

我开始所理解的书中的“孤独”是不被人重视和不被人理解,而译者的理解更概括——生活的失败或者失败的生活。我倒希望我理解的对,因为这样的孤独相对容易客服,而译者的总结简直像盖棺定论般地给人生下了判决,只能顺从无法违抗的判决。

慢慢我觉得译者是对的,书中角色们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而可悲的愤怒的幸福的不管怎样的生活都让人无法自拔的沉浸其中,你可以改变生活挑战生活顺从生活,但你还是身在其中,就像一条河,不管怎么改航道,往什么方向流,它都是一条向前流动的河。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九):It's our life.

看了好几本书,对婚姻都是那么批判的态度。我现在对婚姻真是失望之极。男人们被剥夺自由,女人们会失去美貌。但我们还是要结婚,这是不是一种媚俗?本文写拉尔夫和格蕾丝,绝对不仅仅是写这两个人的生活小插曲,而是更深层次的人生的无望。看了几行,我就想哭。人生是如此绝望,毫无希望和光明可言。拉尔夫真是随处可见的穷酸小职员,没钱,全凭一点实诚赢得女人的心。就是那么卖力的干活,得那么一点点少的可怜的奖金,为了一个包还要踌躇半天,最后又下不了决心。因为贫穷,连性生活也不让过。自卑的人啊。但是人生是那么无助,毫无希望啊,就算他再努力也不过是那样,可怜的都市小职员。格蕾丝的境遇想必大家都体会过,我们可能直到结婚前一天晚上都不知道自己嫁的究竟适不适合自己。人啊,他们生活规则的地基实在是荒谬得可怜。为了一些教条我们得压抑自己的欲望和梦想一辈子。我们总觉得工作结婚生小孩是人所理所应当走的路,但其实真正在走这条路时,更多的恐怕是疑惑迷茫逃避,我们不过是在亲友的话长辈的话中过活,哪怕很多不见得是我们最享受的,但其实我们也从未问过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人生大部分时间不过是在虚耗,用在吃喝拉撒以及无谓的耗损。所谓偶然一见的灵魂的闪光契合——爱情,我们也早晚会投降,会败给时间和舆论。这个世界真是凶险,我们都是失败者,无一幸免。书中普通小人物的无助迷茫不也一点点的在浸透我们的人生?我的同学不也是书中的主角?我的爸爸不就是个可怜的小职员吗?唉,比起六次偶然所得的摇篮里的小孩为什么不去追逐更切实的更为别人承认的东西?我们不需要经过挣扎了,也不需要经过斗争、经过痛了,我们实在是精明得很。是的,我们都是健康的人,我们不需要灵魂。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十):【书虫读后感】《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之一 By 陶鑫

对刺猬来说,拥抱是徒劳的——《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之一
《十一种孤独》看得很过瘾,因为“孤独”是最亮的主角,在书中大声呐喊——用无声的方式。如果有一种情绪或者属性是独享的,那就是孤独——无论是外向内向,疯狂抑郁,强悍软弱,每个人都得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并且所有其他人都没办法完全理解——人和人之间可以有共鸣,可以换位思考,但不可能切身体会。有无数的文学作品在描写人的内心,但绝大多数都在露一斑让你想象全豹——却搞不好作者之前只是看到了条豹纹短裙。
 
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把孤独写得很纯粹——至少让你看见豹子腿了。而作为有着严重好奇心和幻想症的我,想把每个故事单独出来写读后感,细细品味——因为实在太痛快了。
第一个故事《南瓜灯博士》,讲述一个孤儿的导师无论如何热心,都没办法进入这个小孩的世界,也温暖不了他,相反最后还被狠狠地用粉笔画“扇了一巴掌”。文森特的孤独与愤懑充斥着22页的每一行:很多人会觉得,一个小孩,有必要吗?然而现在回想自己的少年时代,竟然觉得有点可怕——你一直在一个群体中,而且五六十号人挤在一间教室里面,大部分时候你能看到别人,也能被别人看到,四面八方都是人,无所遁形。而且童言无忌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小孩和小孩之间很难尊重隐私,看什么都会打听,遵从大人的指令,模仿大人的语调和观点,批评和指点非常随意直接。但同时,每个小孩的内心又很脆弱——我有时觉得,能有个健康心灵长大,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文森特转学来的第一天就很早到教室,坐在最后一排。普赖斯老师虽然对他的孤独与特别很欣赏,也很想倾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可她不知道,开学第一天她就把他的昵称叫错了。从此以后的一头热,也充满了各种不理解别人的粗暴——普赖斯小姐虽然想帮助他,但只在不断用自己的思维去评断对方。文森特在小巷墙壁写脏字发泄被同学发现了,在人多的地方真是很难有自己的空间。普赖斯小姐只想教育他“纠正”错误,用的方式很简陋——“我努力想成为你的朋友,我以为你也想与我交朋友。但这种事——嗯,很难与做这种事的人交朋友。”过于粗暴的评断深深地伤害了文森特,他从头到尾一言不发,把眼泪噙住,没有哭出来。他不认同普赖斯小姐的好意,以至于要向同学撒谎——说他被体罚了。从他的角度来说,他是被普赖斯小姐在精神上体罚了,即使用的是看起来善意的方式。这个谎言被揭穿之后,他在原来的墙上画普赖斯小姐的裸体,并写下更多的脏话配台词。文森特觉得这些所谓的好意都是放屁,而同学之间的嘲弄令他窒息。他其实很有才华,在星期一的汇报会上讲一个故事而不是流水账,画画也是一流。可以说,他的内心很丰富多彩——但他可能只是想一个人呆一呆,“All I ask is that you leave me alone.”我想杜恩(《阳光小美女》)的这句台词也适合他。
当我们试图友好的时候,是否可以了解一下对方的需求?如果无法理解,那么最好且唯一的礼物就是,leave him/her alone。
 
 
 
 
 
 
文/陶鑫
——————————————————————————
@欢乐书虫部落 【读书、读人、读路】
每周一晚的碰头聊书,风雨无阻
每周一书的阅读习惯,乐在其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