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锌皮娃娃兵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12: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10篇

  《锌皮娃娃兵》是一本由S.A.阿列克谢耶维奇著作,九州出版社/铁葫芦图书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一):论士兵- 勿做棋子

1. 士兵是用来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军队应该是人民的军队,而非政治的军队。用来防御,而非侵略。
2. 战场是残酷的,是和平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和平世界的秩序和法律在战场是不适用的。在战场上为的是生存,在战场上,士兵是武器,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服从。
3. 为了保卫祖国走向战场可以理解,为了和平主义支援他国道德上也不是问题。但若是被欺骗了呢,只是打着国际主义的招牌,行侵略之实。在战斗中的人不知为谁而战,为何而战。本以为用一场战争验证生命的伟大,却经历了生命的污浊。
4. 回去后,被国内人民看作第三种人类,阿富汗人、杀人犯。是的,是杀人犯,但武器是政府给的,命令也是政府下的。当他们回国,国人甚至不知道那里存在战争。知道后却认为他们是杀人犯,是凶手。可那是他们企图证明自我,企图生存,最后迷失的地方,是改变他们的地方,是他们成为另一个他们的地方。而这一切他们都是被动的,最后,别人指着他们说你们是杀人犯、侵略者。多么的悲哀。
5. 也许这也是很多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士兵参加切尔若贝利救援的原因,既然不被这个世界所接受,那就去能接受他们的地方。
6. 战争永远是残酷与邪恶的,士兵永远是被动与伟大的。棋子永远是悲哀的。
一本好书,不一定非要让你绞尽脑汁,让人明白一个道理,亦是一本好书。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三):读一半 的痛

一直读一直读,读到我怕自己也因为他们的故事麻木在战争里,赶紧还走。
  无法想象人们是怎么描绘出那些血腥的场面,那些永远不为世人所知的场面,没有人会相信吗?没有人为此负责吗?我甚至开始怀疑存在这样的世界吗?
  在没有规则的世界里,人该怎么生存?那些娃娃兵,扭曲了的童年,主动请缨的他们会有失望吗?他们会怀疑自己的祖国吗?怀疑那些命令?甚至在战争中,我不敢用自己的价值观去看待他们做过的事,在那样的生活里,我怕自己误导了他们。
  他们也不想这样的吧?检查自己的四肢是否健全好似已经成为习惯,那个“失去双腿的人满街都是”的场面我不敢想象。
  我们该谴责谁?我开始害怕,害怕人性。这种事情为什么会发生?我害怕它正在悄无声息的降临。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四):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前言作者写到:“我再也不愿意写战争了”。我想我是根本不想遇见战争了。不仅仅是身体的伤痛,更重要的是心灵情感的不堪。我这次真的有点慌了。以前看战争电影,喜欢各种炫酷的爆炸场面,各种枪,坦克,飞机。现在的我反而更加关注导演想告诉我的东西了。
      战争阴影下,没有参与,更无法去体会了。二十岁的左右的娃娃兵,青春都来不及光顾,却已泪如雨下了。光是看着一个个小标题,我都有些心惊胆寒。我从此对战争有了无法忘却的感受。那些哭到无泪的母亲,终身残疾的男人和女人,无法生活在现代的娃娃兵,不敢相信任何人的少年,只能抱着杀人才能回家的念头,便不堪负重,做下这一系列的残忍事件。仿佛另一个人在沉重的死去,久久不愿醒来。至此,别再讨论战争了吧。
       现在的青年总想煽动战争,其实是在走向死亡。想想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想想你心疼的姑娘,想想陪你整个童年的小狗,想想那个温馨又美好的家。你终究不会去靠近那个字眼了,战争。
       我总是在想,作者是以怎样的一种心情写出了本书。靠着无数人的回忆,叙述,不愿去添加任何作者自己的话语,便写出了让人痛心疾首的文字。
       战争太残酷,残酷到你会赶紧出去拥抱一切,珍惜一切。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五):《锌皮娃娃兵》

历史会说谎,我敬佩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勇气,披露的真实让人战栗。这让我想起博尔赫斯的《镜子与面具》,真实的东西,即使千疮百孔,但却是最能触动人心的,一切刻意回避现实的东西都是没有灵魂的空壳。《锌皮娃娃兵》就像是一把利刃,剖开了虚伪的表皮,让血淋淋的事实暴露在空气中,围观者屏息凝视。

曾经看过:“战争的定义有很多种,可以是残忍的杀戮,也可以是浴火的重生,因为一个人的生存,同时就代表着另一个人的死去,它可以是反抗的真理,也可以是神圣的借口,因为生命既看不起破坏的卑劣,同时又向往着破坏的崇高。”那么,那些迷失在战争中的人们到底是追求战争的哪一面呢?

那些同我们一般大的娃娃兵被派去阿富汗,满心以为会实现伟大的卫国报负,实际上,他们却是去杀人。他们是杀人犯吗?这一切的罪责都在他们身上吗?“制度本身在愚弄人的意识,人家可以随便捉弄你,你没有能力抗拒。”他们从小就被灌输爱国教育,他们对此深信不疑,他们将自己的生命交付给国家,可是国家似乎对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不在乎,电视上还在播报着无关痛痒的新闻,报纸上对于他们的战争只字不提,对外宣称是去阿富汗建设。

锌皮棺材装着娃娃兵的躯体被运送给家属,“你是我的小太阳,你是我的小太阳啊……”“你们不要叫我儿子的名字,他现在只能是我们的,我不会把他交给任何人……连他的名字也不会交给任何人……”这哪是娃娃兵们的战争啊,这更是母亲的战争啊,他们在墓地里讲述着儿子的事,就好像他们还活着。

战争没有幸存者,活着回国的人,内心受到极大创伤。那些说“我们没有派你们到阿富汗去”的人,那些不关心他们的人,那些觉得他们的过去不值一提的人,那些说他们是政治错误的牺牲品的人,难道就比他们要干净?那些人既杀了自己的孩子,又杀了其他国家的孩子。而那些娃娃兵们,他们都是英雄,他们冒着枪林弹雨行军,脸朝向地扑在异国的沙地上,白白送了性命。他们不是因错误在那边作战,他们之所以作战,是因为相信了那些人,那些人应当在他们面前跪下忏悔。

“我不愿听别人讲什么政治错误!我不愿意听!如果是错误,那么请把我的腿,我的两条腿,都还给我。”“我们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可以对我们为所欲为?”战争所造成的一种是完全的解脱,另一种是完全的痛苦。

强权者很难意识到战争的毁灭性,他们沉浸在过度的优越感里无法自拔,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战争却未完全消迹,我在这里祈祷,希望世界和平,没有枪声,没有杀戮,没有悲鸣,到处欢声笑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