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可能发生的往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可能发生的往事》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30 22:28: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可能发生的往事》经典读后感10篇

  《可能发生的往事》是一本由克利斯•波杰里安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80元,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可能发生的往事》读后感(一):有一些职业注定与人的本初紧密结合,如接生妇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再一次发现自己才疏学浅;首先我不能将这本书定下类别,虽然上架建议是“悬疑小说”,但是它只涉及一件已确定往事的法庭定性,按照悬疑小说的最宽泛意义上的界定——“以一个悬念贯穿始终并且解开的小说”——倒也无可厚非故事一开始就已设下对审判结果的悬念;而在最后,母亲3月15日的日记内容,也让整个故事泛起了耐人寻味思考。但实质上,它并不具备悬疑小说的基本要素——首先它不属于一种推理文学;其次,悬念的产生和破除,是基于作者亦倒亦顺的叙述方式,而不是因为故事情节的推演。那么它到底属于哪种小说类型呢?第二个让我羞愧的是,我尚未读过这本书的同类型书籍,例如很有名的《杀死一只知更鸟》,这使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无从倚傍。
    
    不过这无碍于我将它归类为一本很有魅力的书。首先赞一下内容简介,以西比尔的口吻说出的饱含深情的话,温柔中却又透露着灵魂的颤栗。然后作者重现了整个法庭审讯的过程,从搜集证人、安排证人出场的时机、设套询问等,都非常具有逼真感且扣人心弦。这都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起码我现在明白了“无罪推定”的涵义(最初听到这个词还是在《何以笙萧默》里呢~),并且在律师大喊“反对”的时候,能明白人家在反对什么了,有时是在于他人言辞有一些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有时在于对于事实的无根据推测,有时是在于另一方律师在问讯时的误导,等等。
    
    最后一个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在于它让我看到了接生妇这个职业本身所包含的崇高感。有一些职业注定与人的本初、社会的根本或者自然的脉络紧密结合。原本医者(如华佗)、师者(如孔子)即是很好的天人合人的范例,但现代社会的异化,使医患关系、师生关系紧张变形,医生困囿在资质证书和职称评定中高高在上失去了对病人的人本关怀;而教师则将育人目标简化为“升学率”“家长满意度”等一些量化指标,失去了师者本身立足于社会传承的固有准绳。自己一直有一个想法,将所有美好的职业都搜集起来,用最美丽的三言两语去描绘它(例如“物理学家是科学家中的小飞侠”),那么接生妇呢?让我再看一次这本书,我会给你一个很妙的答案。

  《可能发生的往事》读后感(二):情与法的较量

《可能发生的往事》是对受人信赖与尊敬的乡村接生妇的母亲在一次接生过程中出现命案继而接受审判的回忆,深刻探讨了乡村接生妇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其实背后也是一场情与法的较量。
小说入戏稍慢,后来渐入佳境,母亲的日记以及几场审判对白写得都极为精彩。全文以“我”这个十三四岁少女为第一人称,叙述对象是帮人接生的母亲。少女眼里的母亲,叛逆,热情,专业,接生无数婴孩,对孕妇和婴孩充满爱。小说一开篇有一些略显可怕的“专业”妇产课术语,还有一些血腥味的接生过程,看得人悚然。因为母亲所经受的这次接生命案审判,母亲从此告别了半路出家乡村家庭助产士生涯,而作者在母亲的影响下,成为一名妇产生医生,有着正规医学院的执业证书。
以助产士为主题的故事,以前曾看过美国知名小说家戴安娜•夏伯兰《助产士的告白》告白一书,告白中牵涉一起无人知晓的换婴事件,负责接生的助产士为这个过错一生忏悔,一生赎罪。诺艾尔与两位闺蜜的感情是这次故意犯罪恶的起因,书中恋情亲情母女情都特别感人。然而在《可能发生的故事》里,事故起因却是无心之错。孕妇对接生助产妇隐瞒了高血压病史,胎位不正的难产,再加产妇本身瘦弱,体力不支进入了迷神状态,让助产妇误以为孕妇已死亡,为抢救婴儿而实行了剖宫产,最终导致孕妇大出血死亡。这一致人死亡事件的审判里,母亲认为自己无罪,她的自信来源于孕婴家庭的信任期待,夏洛蒂是一起意外,在那种情况下,只能先保孩子。而她也获得了许多同是乡村助产士们的支持。
在交通不发达,通讯不发达,医疗条件不成熟的偏远地区,不是每一个孕妇都有条件去医院生孩子,而依赖当地一些生育经验丰富可靠的助产妇们。但问题是他们虽然有不逊于专业医师的接生经验和技能,但还是无证无照,接生时机的紧迫,也容不得和这些家庭成员签下生死负责书,一旦出事,必然走上被告席。
接生妇的笔记内容与审判交替进行,“我”偷看了母亲的日记,于是渐渐知晓一切真相,陪审团对家庭分娩的抵触,对助产士同情家庭的屏弃,让“我”很担心而偷藏了母亲的日记里最重要的两页,这两页也挽救了母亲。法律像钟摆,在情义之间摇摆,在对母亲的支持与反对,推一步是深渊,拉一把是天堂。死亡事件上,人与人关系浮于水面,亲情,友情,支持、同情和反对情绪收敛又从容。作者通过孩童的视角还原一段历史,也深深挖掘出情与法的法砝。母亲的对错过失其实已不必过多探讨,母亲日后虽然告别接生生涯,但她所受的尊敬爱戴和生者亦欢的事实依然告诉我们这场较量里生命本身就是最幸运的存在。

  《可能发生的往事》读后感(三):杀死一只知更鸟

谁杀了知更鸟?是我,麻雀说,用我的弓和箭, 我杀了知更鸟。
谁看见他死去?是我,苍蝇说,用我的小眼睛, 我看见他死去。
谁取走他的血?是我,鱼说,用我的小碟子, 我取走他的血。
谁来当牧师? 乌鸦说,是我,用我的小本子, 我会来做牧师。
谁来唱赞美诗? 画眉说,是我,她站在灌木丛上,我将唱赞美诗。
所以,再会了,知更鸟。空中所有的鸟,全都叹息哭泣,当他们听见丧钟,为可怜的知更鸟响起。(节选自《鹅妈妈童谣》)
被杀死的知更鸟到底是原告还是被告,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看法庭戏,从最早的《我本善良》、《义不容情》到《壹号皇庭》系列,再到现在的《法网群英》。香港的法庭戏在悄然发生着转变,善恶之间的边线变得越来越模糊,再也没有简单的好坏对错之分。法庭,其实是一个多方博弈的场所,每一句话、每一个微小的动作和面部表情、每一个精心挑选的证人,都是作用于法官和陪审团心理的,在对他们事先的认知做改变,或进一步加固印象。人性脆弱的,不仅原告和被告如此,法官和陪审团也是如此,而每一个罪名的推定,检控官和律师想要达到的效果,其实就是同理心,让法官和陪审团带入原告或被告的角色,感同身受,如果站在原告这方多一些,就会对受到的伤害义愤填膺恨不得对被告杀之而后快;而站在被告这方,就会让法官和陪审团理解每一个看似不可理解的行为背后的深意,这样,人才可能会理解并且原谅自己的作为。所以,法庭,其实就是一个争夺民意的场所,民意站在哪一方,最终的判决结果才有可能对哪方有利。
以前的我看法庭戏的时候,最多也就是看个热闹,觉得一些黑白分明的事情,为什么需要到法庭去走那个过场,需要履行那么多繁冗的手续,而且还往往得出暧昧不清的结论。那时的我,就是单纯地站在我的立场去看问题的,没有去想过,法庭本来就是由对立的双方组成的战场。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有自己的亲友团,都有自己认定的事实真相。围观的看客,也并不仅仅是看客,他们会根据原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重塑他们所听到的一切,并且在脑海中形成那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当然,看客们的立场往往也会和自身利益相关。例如,在书中站在西比尔一边的,是庞大的民间接生妇集团,她们深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如果西比尔背叛有罪,她们的地位和声誉也会大受影响。而站在西比尔的对立面的,则往往是有行医资质的妇产科大夫和助产士,只有将民间接生妇认定为“非专业和危险”的,才能凸显出自己的专业和安全。
由于本书是以西比尔的女儿的口吻来描述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情感天平就理所当然的偏向了西比尔这一边。西比尔,一个曾经的嬉皮士,故事发生时,已经是一个成功接生了500个孩子的技巧娴熟的民间接生妇,除了一个死胎,从来没有发生过医疗事故。结果,却因为夏洛特这个孕妇,在生产时出现脑中风情况心脏呼吸骤停,经过抢救后也无反应,西比尔毅然决定施行剖宫产手术,救下了孩子的性命,尸检的结果却认为,夏洛特的死因是手术时的流血过多,西比尔被控过失杀人罪送上了法庭。这些经历的描述我是完全有代入感的,尤其是在不被人理解的时候,我更把自己带入到那种孤立无援的悲剧英雄角色。“她救了那个孩子啊!如果没有她的当机立断,就是一尸两命啊!你们懂不懂,为什么她救了人反而变成了杀人犯!”
可是当我冷静下来,我默默思考,如果本书是以死者的丈夫或是孩子的角度来描述这场惨剧呢?都已经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绝大多数的家庭都会选择去医院生孩子,如果现在我听到有产妇在生孩子的时候死去,我也会觉得,这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在现代社会,怎么还会有女人因为生孩子而死?而且,躺在自己家的床上,被一把未经消毒的厨刀剖开了肚子?没有麻醉,没有合法的药物,只有不知具体成分的草药茶。而且,这个接生妇还是个辍学生,没有高等学历,19岁就生了孩子?在生孩子之前一直过着嬉皮士的生活,成天叼着大麻卷?我想,我不会认可她的判断,当我看到那么多血的时候,我也会认为,那个孕妇没死,这是个天杀的错误!怎么会有人那么愚昧,去相信所谓的接生婆?这个行当应该彻底消失在这个地球上才对!
这就是现实,真正的事实真相早已湮灭不可重现,就算是事件的亲历见证者,所描述出来的真相也是带着个人偏见或是受人影响的,你会用自己的个人经验加以包装,再说出来。证人的证言,由于其与人的感知、记忆、表达三大能力直接相关、证人中,善于知觉者,未必善于记忆,善于记忆者又未必善于表达,因此,即使人们公认各种条件俱佳的证人,其证言也难免不含有若干瑕疵。就像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男子拿着菜刀追女子,就算看到的只是一刹那的画面,你也会用你的经验去猜想,这是家庭暴力呢还是黑帮仇杀。如果真相是女子是个杀猪的,男子把刀送给女子。但是如果没人道出这个真相,让各个证人来描述场景,你就发现,你会陷入一个罗生门般的迷局。
事实上,由于这几天我也在投入着维权的事情,才切身的感受到事物的复杂多变性。就像我自己的实例,我的文章被他人所抄袭,我维权要求抄袭者承担责任公开道歉,我觉得这是一个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真正到了现实生活中,就会发现,舆论完全不是一边倒的情况。“亲友团”当然是帮亲不帮理,“看客”也因为各自社会关系和身份地位等原因有着不同的主张,当然,更不乏各有目的想从中浑水摸鱼的人。所以,社会道德解决不了的纠纷,就往往需要上法庭解决,让一群跟双方无利益关系的人重新听一遍控辩双方的故事,然后,看情感天平偏向哪里,从而给出一个最终看似公平的结果。话说,这么看起来,其实陪审团也是在玩一个抛硬币的游戏而已,不过这个硬币的正反面往往就决定了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团体的命运
正如封面所写“一千个人夸一个普通人是天才,这个人终可通晓天文地理。一千个人义正词严地说你是个杀人犯,你做梦时,亦能梦到自己的双手鲜血淋漓。”无论判决如何,生活都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了。最终,夏洛特死于分娩,而西比尔,也再没有从事这项她热爱并为之付出半生的事业
谁杀死了知更鸟?是你,也是我。

  《可能发生的往事》读后感(四):往事真的发生过吗

到最后,连她自己都不确定了。当下的决定是如此斩钉截铁,可是事后的回忆却是如此摇摇晃晃,接生妇西比尔一直坚持认为女性应该自然分娩,只要情况安全完全可以在家中生产,但是现代医学认为这样的风险过大,认为女人只有去医院生孩子才是最安全的,毕竟医院的各种医疗器械更有保障一些。
她的职业处在社会更替时期,仍然有相当多的女性愿意相信她坚持在家中分娩。改变她命运的是为牧师妻子的那次分娩,牧师妻子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仍然没有成功,西比尔决定送她上医院,可是电话断了,外面冰天雪地,没有办法,她只好做最后一博,可当她回到屋中时,牧师妻子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也就在这样紧急的时刻,她做出了一个急促的决定。
在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一千个人夸一个普通人是天才,这个人终可通晓天文地理;一千个人义正辞严地说你是个杀人犯,你做梦时,亦能梦到自己的双手鲜血淋漓。
人是很容易被别人的意见所控制行为的人,假如所有的人都对你进行欺骗,到最后你就会对自己的坚持产生怀疑,假如所有人都说你的错的,那么你最后一定会改变自己的立场。真的,人就是这样容易被环境所改变,人没有那么坚强。
西比尔当下的决定是用厨房的刀切开了产妇的肚子,为了救活另一条生命,就是在那一瞬间,鲜血流出,她觉得自己是确定产妇已死的了,但是旁边的助产士可不这么认为,大概是为了撇清,安妮向别人透露了自己的怀疑与恐慌,并且在法庭上凭证。西比尔被起诉。同时许多曾被接生过的家庭来作证,认为她是不合格的,也没有将风险全部告知。
在这本书中,故事以西比尔的日记为引子,那是她眼中的事实。接着以女儿眼中的事件发生过程为主线,将整块诉讼过程细致而详尽地记述下来。
当一个人认为她不对时,她能够坚持,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站在了与她对立的地方,她也终于发现自己不能确定的一面。
在书中最后的一篇日记中,西比尔这样写道:我认为她已经死了,但当我一觉醒来,每当我想起那微微一缩,我就不再确认。
由此可以看出,不论事实真相如何,西比尔都已被别人的意见动摇了自己的看法,她是对的吗?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了。
故事的关键是那次意外,作者没有直接去描述,而是通过事后的回忆与女儿眼中的事后诉讼过程来写起,于是那次事件就是一场越走越远的回忆,而回忆,往往会让人觉得如此难以确定。那么西比尔真的是在活人的肚子上开刀吗?最后连她自己都无法确定。
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许多平日不常触到的知识,接生妇,律师,都描写得很细致,在读到律师辩护的片段时,仿佛我们在影视中看到的镜头,非常精彩。

  《可能发生的往事》读后感(五):可能发生的未发生

很长一段时间内,准确的说是我已经开始有了较为明确的心智,可以独立的思考人生,并且这些思考建立在理性的判断和足够应付这些判断的常识积累之上时,我就开始认定这样一个事实——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创造。而生命的伟大之于我,只是因为只有通过这个具有双重性的事物,我们才有可能去感知这个世界给予我们的其它恩惠。
 
我之所以说生命具有双重性,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仍旧没有办法给生命设定出一个更为合适的种属。
 
最开始的时候我一直认为,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一种具体的存在,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可以支配并且符号化的躯体。这个躯体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个人所必须的前提,而也正是这种存在,我们才有可能和别人处在哲学所说的客观和普遍的联系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生命非常具象,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感知。并且这种生命的起始有着非常明确的时间标记,我们甚至可以计算这个生命长度,并将这个长度精确到毫秒之间。
 
当然,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这个看法也和逐渐扩展的视野一样,冲破原先的束缚,发展成新的认知。
 
这个时候的我觉得生命并不仅仅只受限于躯体存在的长短。这种理解也许多多少少可以在臧克家的一首诗中找到例证“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很明显在这里,生命的开始与终结绝不仅仅是某人具体生命存在的诞生和消亡。就我目前的理解来说,我也开始倾向于这种概念化的生命形式。在这里生命并没有随着躯体的死亡而殆尽,反是以一种精神化的存在继续延续。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也曾讨论过这个问题。灵与肉也许并不仅仅是我们想象中的那般简单。我曾经也如书中的特丽莎一样,站在通体的大试衣镜前审视自己,那是想要把自己看通透的疯狂想法。我盯着镜中自己的瞳仁,那是一种如落叶般黯淡的枯黄色,我敢保证从这种色彩的眼睛中很难看到一丝灵动的气息。所以我曾以为,或许我的灵魂要比表面上的自己更为沉寂。在这里,或许我更应该称它为另一个自己,就如特丽莎总是会在关键时刻游离于躯体之外,审视自己的那个另一个自己。
 
我想或许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时候,间歇性的怀疑自己,这种怀疑不是对自我能力的质疑,人生方向的迷惑和其他一切客观因素固有观念的动摇,而是对自己本身的不确定,这种怀疑是对自身的一种颠覆,你会瞬间认为自己不是真的自己,因为连你也说不清自己的现在是怎样一种状态,你开始怀疑身处的环境,接触的事物,甚至是交谈的人员都只是一个假象,因为你认为真实的自己不应该在这样的一个具体环境中说着一些刚刚出口就想收回的话。
 
不可能发生的往事更是加深了我的这种认识。
 
我们曾经所做过的一切,被记忆记录下来,然后经过思维归档编码储存在大脑的某个神秘区域中。当某一天,我们需要这段记忆时,大脑就会自动将其提取显现,好满足我们的不确定。可是,我们通过存储下来的记忆再回顾的过去是否没有偏差?答案必然是否定的。而这种偏差并不只是因为时间弱化了我们对细节的刻画,如果遗忘真的要对出现的偏差负责也只会是很小一部分的责任。导致这种偏差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在最初记录这些片段原始资料的时候,已经不自觉的对其进行过再加工,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都不能否认这一点。而这种不可避免的自我更改才是导致记忆失真的罪魁祸首。而且这种失真还会因为我们提取回忆次数的增加而更为严重,因为每一次的查看都不可避免的伴随着新的自我加工,这个过程会对我们自以为的真实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丹弗斯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在对夏洛特剖宫后丧失了准确的判断能力。基于对自己的保护,她首先会认为自己看到的夏洛特的抽搐是幻觉,毕竟在她拿刀切向夏洛特肚子上时,她无比确定夏洛特已经死于脑中风。如果不是幻觉,一旦夏洛特真的因为能动的机体反应产生抽搐,她无疑将会成为一个残暴的杀人狂徒。
所以,丹弗斯在日记中写下这一细节后,仍然坚信自己看到的所非事实,即就算夏洛特真的产生抽搐,也只是自己的幻觉。
 
她坚信自己无罪,并试图说服自己接受这个事实,以至于自己彻底迷失在真实与假象之间,不知道该承认自己的罪恶还是为无罪进行开脱。
 
故事的最后,我们看到让人震惊的真相,但这个迟来的真相显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在这个可能发生的往事里,就连亲临整个事件的主人公都已无法还原事件的真像。而我们这些看客,又能明晰什么。
 
在这个时候,真相反而成了最不受人关注的事情,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可能发生的往事也许从未发生。

  《可能发生的往事》读后感(六):往事不能重来,即使是可能发生的往事。

可能发生的往事

“可能”是世界上最奇怪的词,是不是?两个字,十五画,是个名词,也是个情态动词,还能当作副词用,它把我们都吓得半死,人们为了避免它。会不惜任何代价。这些天不要去中东,有些事情可能发生。不要和克利姆尼街那个新住户交往,我听说他离婚之后,已经入不敷出。千万不要在家接生孩子,有可能会有危险。不要,不要,不要…… 你不能这么活着!你不能一辈子去躲哪些可能发生的事情。它们存在着,不可避免,是世界一部分的核心所在。在这个宇宙里,根本没有什么确定的事,如果有人认为他们存在,那简直是荒谬至极!。
一本书的写作视角很容易影响读者的观看体验,通常第一人称视角更容易引人注目。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这本书就是如此。她的第一人称是一个女儿的身份,故事讲述的是身为接生妇的母亲
在接生一位产妇后遇到的一场官司……
波士顿环球报曾评价此书:“法庭的场景……货真价实。”
那天和朋友聊这本书时,我问她:
“如果你自己卷入了一场官司之中,你会愿意让你的女儿出庭旁听吗?”
她的回答有些犹豫。
“很难说吧。这种事情要发生了才能知道,但是第一反应肯定是不愿意让她去。”
真的是这样,身为父母。总会避免孩子去参与一些大人世界中很复杂的事,比如官司。比如离婚。
很多新闻报道过,孩子高考前夕知道父母离婚从而情绪崩溃的事情。即父母离婚后还仍旧住在一起“演戏”给孩子看,让孩子安心准备高考。
这种事情我很难理解。
也许是因为,我是以孩子的角度看的。
总觉得,如果孩子是你生活中很重要的存在,那么你的生活,尤其是和她有关的生活,总应该与她分享。就算不分享,作为你的孩子,她也天生具备一定的知情权。隐瞒和欺骗,总归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除非,她和你的生活毫无联系。
这本书里的亲子关系很令人深思,更值得许多人学习。

一千个人义正词严地说你是个杀人犯,你做梦时,亦能梦到自己的双手鲜血淋漓。
传说每年新生入学,哈佛都会对他们的新生进行一次特殊的道德教育,教授提出一个问题:火车在铁轨上行驶,刹车失灵但是方向盘好用,火车正常行驶的正前方有5个人,而距离5人三米的地方有一处分轨(废弃),分轨上有一个人正在工作,问,如果你是火车司机,你会怎么选?
我会选择不当火车司机,可是没有这个选项。
丹福斯太太的这个选择有些许不同,她面临的选择是:两起死亡,还是只有一起。
当然因为她身份的问题,这种选择也变的很尴尬。一个无执照行医的接生妇,选择这种问题总会落人口实,也就是这样,才有了这个故事。
大学老师曾经在上课时说过一句令我现在都在回味的话。她说:“道德向来都是错的。”
和向往爱和自由,保持个人权利不受侵犯的立场对比,道德确实是错的。但是社会开始了契约般的生活,这就无所谓对与错了。
身处在契约中,就要履行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法律所做的,就是平衡二者,保证权利不受侵犯,义务同等履行。但是具体的那些细节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需要就事论事了。
从来没有遇到官司的我,通过这本书体验了一场官司。
往事果真不能重来,即使是可能发生的往事。
能做好的,只是现在。

  《可能发生的往事》读后感(七):有形的张力扣住无形的松弛

这是一本让人回味了好久的书——《可能发生的往事》。
我的阅读速度一向是众人皆知的超快,但那其实只是相对而言,因为有时候,在阅读前,我们无法知道自己要进入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而我,好奇心太强了,不愿意错过许多精彩的世界。所以面对不同的世界,我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无聊的、纯属凑字数的小说——很抱歉,我不得不以光速离开;深邃无底的古籍,也许翻上一年半载,也没有真正的啃完,甚至会做大量的笔记;绞尽脑汁的推理故事,会让我恨不得一口读完,却又逐字逐句的反复斟酌;闲逸恬静的散文随记,则一日一阅,慢慢的品尝……还有,偶尔遇到像手中这样的小说时,我会小心的放慢脚步,用适中、连贯的方式将故事舒展而开,一点一点的品味其中的深意。
该如何形容对本书的感觉呢?想了想,也许像河流,外表平静舒适,内里激流暗涌,有形的张力扣住无形的松弛。
是我所喜欢的小说类型,虽然读来比起通俗流行小说,会累很多,但其中所深含的意义,却不是通俗小说所能相比的。
在看这本书以前,我根本没有想过当代美国也有接生妇,因为即便是在我们中国,现在也基本不存在这样职业的人——也许有,都在私人小诊所里。
所以,“在家生产”这样一个概念,也觉得是无法理解的。
但是,随着故事的展开,我看到一个温柔而坚强的接生妇,看到一个悲伤而令人惶恐的医疗事故,我觉得自己懂了很多。
作者是以一位十几岁的女孩子的口吻来叙述的,透过她的眼睛,去看待在她母亲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她的母亲西比尔,一位年轻时背经离道的女子,在成年后成为出色的接生妇。她为500个产妇接生过孩子。然而,噩运却不幸降临,在她为夏洛特接生的那个夜里,一连串不幸的事件最终导致产妇去世。为了挽救胎儿的性命,她在死去的产妇身上开口,将孩子从子宫中救出。
假如,她不试图挽救胎儿的性命,她便无罪;而当她选择了救孩子以后,却成为她“谋杀”的证据。这也许是悖论,但却是现实。
于是,整个故事便是围绕着法院最终的判决是如何而展开的。
穿插其中的,是女儿康妮和她的小男友的爱情;是律师史蒂夫对西比尔的若有若无的暧昧;是西比尔夫妇虽充满争吵却依然深爱对方的婚姻;是整个美国八十年代对接生妇是否接受的理念……
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女性可以在家中生产的理由——是的,大部分女性依然是健康,能正常分娩的,对于这些女性,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可能不太好的女性来说,去医院生育也是一种负担,而一位出色的接生妇在家中为她接生,除了价格便宜,效果其实反而比在医院好。
上次采访的时候一位医院的工作人员也告诉我,医院太挤,无法做到每人一间房,产妇们都没有自己的隐私。在闹哄哄的,杂七杂八的人群中被检查下身、清洗阴部、哺乳婴儿,都是很尴尬很难为情的事。而假如让能正常分娩的女性都在家中,生育遇到困难的女性才送去医院,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可惜,我们的世界缺乏沟通和理解,人们往往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这些年,医患关系越来越差。采访中一位专家也曾气愤的说,辛苦的救下母子的性命,却被告上法庭,因为子宫大出血而不得不切除子宫的手术,令患者无比痛心。同样的,假如是在医院遇到无法挽救的病人,而只救回孩子,估计家属们同样会找医生拼命。所以,当变成接生妇遇到无法挽救的产妇时,结局一定会更痛苦。
坐在安逸的家中看电视的人们,成为冒险挽救一个孩子生命的女性的裁决者。她是被判刑数年,还是无罪释放,都要由他们去决定。假如遇到事情的是他们,我不确定,是否有人做得西比尔好。
故事的结尾是属于开放性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西比尔却越来越无法肯定自己剖开的是一个活人还是死人。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可能发生的往事》读后感(八):一切回不从前

我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学过一篇课文,是一个剧本,隐约记得名字叫《11人》。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男孩在一个雨夜杀掉了自己的父亲,证据确凿,有证物有证人,但是他最后竟然被无罪释放了。《可能发生的往事》封面上赫然写着:一千个人义正词严的说你是杀人犯,你做梦时,亦能梦见自己的双手鲜血淋淋。人的精神力量的确是很强大的,当你接受了积极的心理暗示,人格的力量就会增强,就如扉页所说,一千个人夸一个普通人是天才,他也能成为天才;反之,一个天才接受了负面的心理暗示,也可能变得泯然众人矣,甚至更糟糕。在阅读小说的时候,我总会想到《11人》,是因为小说和这个剧本走向了异曲同工的结局,他们的结局都很温暖,具有极大的美国特色,而这种特色往往是恰恰是情与法的中间地带。
在《11人》中,陪审团中的11人都认定男孩犯罪,但是只有一个人坚持到了最后并且说服了其他的11人。几年后,我读了这个故事的中文版本,知道了事情的历史背景,而这事件是的确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这位牛拜的陪审团成员用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同情心和感同身受的个人经验来劝服了10个人,最终11人让这个杀了人的男孩无罪释放。也许今天来看,总觉得有些不公平的感觉,可是在《可能发生的往事》中恰巧出现了这样的悖论。你说西比尔杀了人吗?当我们用她的女儿的视角来看待一切的时候,很容易将情感的天平倾斜,可是,事实上,她的确间接的造成了夏洛特的死亡。当我们站在夏洛特的家人的立场上,一条鲜活的生命亦弥补不了另一条生命的离去。小说给了一个温暖的结局,但是我却并不认为这温暖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理解,是基于个人感受之上的。《11人》中的那个陪审员就是抓住了这一点,他可以争取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看到这一部人成长过程中的残缺,但是却不能做到让人人如此,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一个人一旦和一桩命案扯上关系,无辜与否,真的生活再回不到从前了。
我同情西比尔,是因为那一刻几乎无从选择。所以说,医生也是一个高危职业,特别是她这种没牌照的“赤脚医生”。做的好也没啥,做的不好就人命关天。如今医患关系紧张,很多时候,大家不会去考虑医生的尴尬和风险,因为,绝大多数人还是站在患者的角度上。西比尔最终也因为此事终结了自己的事业,这是一定的,虽然这个女人内心足够强大,但是我还是认为一切再回不到从前。人们最终都选择了理解,但是当事人,怕是一生都有阴影吧。往事是真的假的发没发生过,一切也在救人和杀人的那一刻更改了。这真是人生的悖论。那鲜血淋淋的感觉怕不是外人给的,是这场经历必然会留下的。

  《可能发生的往事》读后感(九):去弄张资格证书吧

这是一部令人感觉沉重的小说。一个无行医执照的接生婆西比尔,因产妇死亡后用一把厨刀剖开产妇的肚子救出婴儿,而被指控有罪,并接受审判。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了这一漫长的过程,小说中的“我”是接生婆的女儿,因此“我”在整个案件中便有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首先,叙述人与案子的当事人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这种叙述便带有一种真实感,理论上说,没有人比“我”了解这件案子,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件案子的当事人,小说的行文方式是回忆与顺叙交替进行,基本是以“我”的亲身经历以及亲眼所见为叙述蓝本,其间还穿插着“我”母亲西比尔(也就是此案的当事人)的日记,这样的写法也许不算是多新鲜,但是我认为是非常恰当一种方法,这让读者在对案子有了深入了解的同时,可以深入“我”以及当事人的内心。我不知道其他的读者读后会有怎样的感觉,我是不知不觉地对此案的当事人接生婆西比尔有了莫大的同情,在现实中,我曾听说过这样的事情,有一位民工兄弟,因公骨折,拿着老板赔的几万元钱,去看医生,到了医院一打听,说是需要开刀打钢板,人受罪不说,价格也很高,他退缩了。后来,他打听到当地有一名很有名气的民间接骨中医,据说是祖传的技术,于是,转而去了那里接受治疗,听说两三个月便恢复了,具体怎么医治的,我不知道,反正是没有开刀,也没花多少银子。有很多产妇选择不去医院生产,这其中是有很多种原因的,或许是对民间医生的信任,或许是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小说中这个案子的当事人西比尔是一个无比热爱接生这份职业的人,只要有人相求,总一呼即往,有时候一天能接生好几个,对她来说,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真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她有伍佰多次临床经验,只有几次遇到麻烦而建议产妇进医院。在民间,她的技术应当是被信任并获得相应的好评的。但是,这一次,因为产妇的死亡,因为她的行为与举措,她遭受强烈的谴责与无情的审判,也许,在医院中,产妇会是相同的命运(在医院里,剖腹取婴会有一系列的官方手续,比如验明产妇的死亡,实行剖腹需要家属的签字,至于是不是会耽误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分清责任),但因为她不是官方医院的挂牌医生,因为她曾经是个问题少女,所以,她的决定便没有了名正言顺。三人成虎、众口烁金,漫长的审判让西比尔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是不是当时真的确定产妇已经死亡?为什么她总记得产妇颤抖的身躯?西比尔日记中的内心独白,折射了审判的残酷性,可以说间接地反问了社会一个问题:官方的证明是否比实际的能力更重要?当然,书中的接生婆西比尔与我举的例子一样,属于比较特殊的个例,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确实有很多江湖郎中在坑蒙拐骗,西比尔的遭遇应当是公众的正常反应,陪审团员的质疑也是职责所在,如果换了我,应该也会是更相信官方的检测报告,怀疑西比尔。所以说,这部小说给人的启示是:不管你有什么能耐,还是去弄一纸文凭或是其他的什么资格认证吧,因为,你不是小说中的主角,不会有峰回路转的运气。这部小说总的来说,是有看头的,只是对于我来说,开头有点闷,几十页都是“我”的叙述,像是呓语,但如果稍稍有点耐心,看下去,就会渐入佳境,顺便说一下,小说的结局倒是比我预想的要温情。

  《可能发生的往事》读后感(十):事实真的如此?

看这本书用的时间很长,原因是这段时间实在抽不出时间来。母亲生病,工作中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当很多事情集中一起压向你的时候,心就不静了。那么读书自然就难以入心,书自然读得就比较慢了。
很喜欢外国文学,从文字中总能感受到与自己成长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但看这本书,我却找到很多熟悉的人情冷暖。
一个家庭接生妇,带着自己的女儿接生过500个婴儿,却因为一次事故几乎就是身败名裂的结局。这是什么原因?周遭人群的评价,每个人对这件事情的不同看法,都源于出发点的不同。作者以接生妇的女儿为第一人称讲述了这个故事,故事继续得无比详尽,尤其是细节描写细致入微,心理活动把当事人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是啊,被告本人,该是多么煎熬;被告的女儿,该是多么难过;被告深爱着她的丈夫,内心又该是多么痛苦。每一个人他们都在这件事中痛苦地等待着结果。
这里不能不提到一名律师,他在为当事人辩护的过程中,爱上了女主人,但他们之间的爱是含蓄的。女儿呢?在母亲接生的过程中,她成长起来了,父母之间的一切她都以女孩的敏感细腻去感受。不得不说,她因为母亲的缘故,她也爱上了接生这个工作,成为专业妇产科医生。
整本书情节并不复杂,主要围绕着这个官司来讲述。同时讲了周围人对家庭接生的看法,对这事件的评价。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看待一件事情,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比如接生妇的家人,他们认为如果不实施剖宫产,那么婴儿和母亲都会失去生命,西比尔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保全胎儿的生命。作为医生,作为一名接生妇,是本能让她这样做的。可另外一个家庭呢?女主人没有了,他们又该接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周围的人群呢?哪些支持家庭生产的人,不支持的人群,他们众说纷纭,到最后,结果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整个过程引发的思考。
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每一本书都有可取之处,让我们手捧着书本,静静地从文字中去思考生活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