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职场尤里卡》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职场尤里卡》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02 21:0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职场尤里卡》经典读后感10篇

  《职场尤里卡》是一本由科学家种太阳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3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职场尤里卡》读后感(一):感悟集——职场尤里卡

白嫖了日日的微博公众号这么长时间(没办法,订阅实在是太贵),也该买本书支持一下了,所以在公众号上看到日日有出书便一点也没犹豫的就买了。由此也说明有时看似免费的分享,其实之后的收获会比想象的大,先分享与付出,回报自然而然~

初入职场便结识这本书确实是我的幸运。常常有人会觉得自己已经懂了好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所以就开始盲目的反鸡汤,但是其实仔细想想,你真的懂得了这些道理吗?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你又是否真的会用这些道理去分析?还是在看书的时候归看书,一边念叨着这鸡汤啊,没用,一边行动的时候依旧不过大脑?

当然,日日的书你看看他的微博就明白了,逻辑清晰,有些想法及分析方式真心是让人豁然开朗,加上上次去书展时看到他本人,不管大家提怎样的问题,他随时可以想到不同的案例或者说是故事去答复,这便是所谓的融会贯通吧?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鸡汤里的营养才会真的被你吸收,你才能不管做什么事都能想到这里面的基本原理,即元规律!

作为职场新人,看到这本书真心是忍不住不到一星期就看完了,因为看的时候也在思考所以并没有一天看太多,当然,绝对是适合长期放在枕边时不时翻翻的。目录我就不展示了,想必随便搜搜就可以搜到,在这里就对我觉得收获颇丰的几个部分说说自己的感悟吧。
(刚刚忍不住去看了好久的分答•••根本停不下来)

其实这篇感悟集应该在两星期之前就应该写了,所以我还是有拖延症吗?仔细思考了一下最近的状态,发现自己在初入职场后更多的不是在毕业前想象的放松、惬意、目标达成后的满足,反而是突然步入一种更加焦虑的状态,焦虑的原因来自于目前的工作使得自己有了比较多的空余时间,但是反而特别的担心如果不能善加利用这些时间,未来的自己会变的失去竞争力,渐渐成为混日子过的人。工作本身强度不大,因此也开始担心自己在本专业的工作中比同龄的其他人进度要慢,再过几年,人家工资翻番,自己可能想走也走不了,只能拿着不高的薪水过着差不多的日子。所以我开始焦虑,是在每天上班时间结束后自己再自动加班学习工作相关内容?还是去自学一下其他方向的东西?直到看到了本书的最后一篇《如何从年薪30万到100万-定位篇》,我看到了“ABZ计划”的概念,这个计划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个planA,是我们目前能选择的最好选项,能养活自己、整体相对稳定;但我们心里还要有个planB,就是内心深处更喜欢去做,但暂时没有条件或者能力去做的事,我们不敢贸然跳槽或者换行,但我们可以在完成A计划的过程中挤出时间培养B计划中的经验及能力,或许有一天可以实现换赛道;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有个planZ,作为保底备选计划,如果有天A、B计划都不行了,我们仍然具备基本的生存技能,不至于被活活饿死。我想或许我该学学做饭作为我的planZ,哈哈哈哈,那么是时候去发展我的plan B了,对于本专业的工作本身,工作一天其实已经消耗了不少精力了,同时也并非我极大的兴趣所在,所以此时plan B对我来说就变得非常的重要,一直想学的,一直找各种借口没有成功学习到的,我现在就可以做好计划去完成它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就算plan B我学到最后发现并没有学有所成,plan A也能够养活我让我过着还不错的日子了吧,所以停止焦虑,开始行动!

但是有一件事很重要,什么方向才是未来的主流?怎样才能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及科技的发展趋势选择自己努力的方向?你要做什么才能够增值而不只是每天仅靠工资过日子?毕竟差不多很容易,可是你只想要差不多而已吗?这些问题任何书本都不会给你直接的答案,你要自己去寻找,寻找的方式可能来自于观察,来自于见识,来自于逻辑,确定好你的问题,不要回避他,努力寻找并思考,你会发现答案就在身边,就像是一个很有趣的研究说的,如果你是孕妇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孕妇一样,所谓的巧合与偶然往往都是必然。

我的planB是什么暂时不告诉你,不过有一点,我们国家的发展道路常常是在一些发达国家经历的道路之后的改进,所以多了解一些国外的讯息或许会有帮助,那么这可能就要求你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咯,同时,了解国外可不是去外面旅游个几天就可以的~

“望来日富贵相见”是日日某天给我的私信回复,哈哈,相信会有那么一天~~~

  《职场尤里卡》读后感(二):职场尤里卡的书摘

喜欢一句话生活的本质就是体验。
想做一个敢于体验,乐于体验,一个有趣的人。
求职
挑个自己稍微喜欢的,再挑个稍微擅长的,最后挑个钱多的
强调梦想意义在于,让你不要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不要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因为金钱而迷失了方向
死路一条也是路啊,怕什么;迷茫是好事,说明还有机会迷茫;迷茫说明年轻,而年轻就是财富
观察-假设-检验-结论-实践 循环。人其实是有限理性的,找到可以接受的解就够了,投入少量精力进行快速尝试,基于别人的历史经验快速总结,分析机会成本,“小步快跑”
人极为复杂,相对不可控,主观变化大
职场性别歧视,屁股决定脑袋,女性生育成本巨大
优秀学生到优秀员工,身份的转变是巨大的
女权的本质是人权,而女权主义的本质就是性别平权主义,最后的受益人将是所有人。要看清自己,不是为了性别标签,也不是为了任何集体名词,而首先是为了自己而活着
辛苦,可能是身体疲惫、大脑的劳累,是一种客观状态的描述。。。。心苦,则是内心的不情愿、外在的被迫,是一种主观心境的感受
我们是孤立的
你知道火烫伤了会疼,但你不知道有多疼,直到你被烫伤一次。很多东西你以为你懂了,但其实并没有,直到自己体验之后才会有真正的领悟。但是很多东西其实也可以靠经验提前习得。生活的本质还是在于体验嘛。所以我不喜欢吃亏要趁早的说法。
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而生活的意义,就是要懂生活。为了更好的体验生活,要有好的身体,定好目标,养成好的习惯
事实判断、价值判断。不要盲目的相信任何事实结论,相信逻辑。不要盲目的相信任何价值建议,相信自己
打工方程组:合作配合、权衡利弊
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
宇宙是永远熵增的,而人类,是在对抗熵增,想把生活弄的有序,就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学会正确的'归因'
工作中不带入太多的个人情绪
面对加班,“补锅大法”,每天依旧认真工作,拒绝看不到改善的被动加班,跟直属领导提醒核心问题,用行动唤醒旁观者。让领导知道你知道了问题所在
遇到问题要理性分析,是不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工作流程和资源分配的问题,后者自己无法解决不要只顾埋头苦干,白干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的意义在于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吞噬生活。还有工作就是赚钱,没什么不好意思
不想加班,改变自己想法变得开心;换工作;改变领导预期,要么给钱要么把问题暴露出来
充分利用有限信息以避免错误决策,是每个并不全知全能的人,一生都在不停地做的事
工作不要犯的错误:不懂不敢主动问,做错不承认,延期不主动说,被误解不敢主动澄清。大大方方的就行。
充分利用不充分的信息做决策,像设计产品一样代入工作场景,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痛点,主动逼迫对方让其主动逼你
和同事领导的相处
自私自利的个体并不会真的憎恨特权,他们只会憎恨特权不在自己手里
被霸凌的受害者们内在的核心特征是:跟别人不一样
“共有知识”和“公共知识”的差别
真正的自由,是随时可以选择放弃。永远提升自己,把生活和工作的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公司里的好学生都是傻逼,工作当中很多事情没有标准答案
被当枪使,充分认清现状,私人感情和工作立场区分清楚;和领导达成一致,了解领导动机和决策原因;管理对方预期,做好自己的事
遇到问题,带着问题思考,然后带着选项去求证。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去收集信息,分析逻辑。还是小步快跑,用最小成本,以最快速度给出最好方案。
自己跟集体绑定后会有一种虚幻的力量感。感觉集体强了,自己也很强。最死命维护集体的大多是集体中最弱最没有价值的个体,所以越发看重这个外在标签带来的光环加成。
永远不要放弃用逻辑去分析问题,找到核心点,找到规律。永远不要放弃自己去思考,把自己行为的决策权,留在自己的手里。总希望他人来为自己的生活做出解答,本质都是巨婴。
情绪盆:
把导致心情不爽的事一一列出来
逐条看,每一项是不是重要,不重要的删了。重要的,想一想有没有解决办法,有的,也删了。以后有解决办法就不用不爽了。又重要又没有解决办法的,告诉自己就是拿它没辙,不爽也没用,删了删了。
通过审视、思考,并删掉自己不爽的事情来解决不爽“情绪”。
原理:相比理性,情绪优先。理性是高级的思维能力,进化晚期出现的强大能力,但离本能更远,所以难唤醒。
在所有情绪里,负性情绪优先。比起积极的情绪,负性情绪对个体存活又更重要的意义,因为诸如害怕,愤怒等情绪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躲避有害刺激从而提高存活率。
存在即合理:一切真实存在的东西都是合乎逻辑,而一切合乎逻辑的东西都真实存在。并不是伦理。
世上不存在什么“粗心大意”,稳定的发挥才是根本的实力,甚至连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要对生活负责,粗心就是能力不足。所谓实力,就是尽量不靠运气。
“墨菲定理”,当样本足够大的时候,小概率事件是必然会发生的。
老板要快怎么办:沟通,为后续推进的必要准备;执行,事情从无到有的必然成本;延期,规划不合理的必然结果。怼回去。我较其他傻逼的优势就是知道自己是傻逼。
我学习是为了知识本身,为了改变自己的三观。学习使我快乐,用来赚钱还没有怎么想过。
你越想要快,就越得提前规划,科学的规划,量力而行稳扎稳打,这样才是最快的,没有捷径
平时就要不停的思考,去积累。享受思考的乐趣。平时的观察思考也会无意识化作经验,叫做社会观察学习。观察学习、脑内模拟、摸清规则、循序渐进
单纯追求快,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互惠共利
说别人LOW,然后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不就变成自己说的LOW货了么
管理团队:
懂得如何资源优化配置
不要预设立场
不要掺杂情绪,除非情绪只是你施加影响的工具
擅长把别人的优势为自己所用
优秀又努力的人太多,要变得不可替代
千万不要误解了世界,却还怪世界欺骗了你。
如何高效的向别人解释一些对方不懂的东西
先假设对方什么也不知道,梳理出核心逻辑,所以在解释时就不会又任何不应当的遗漏。然后你还要假设对方非常聪明,所以解释时不需要事无巨细的展开,浓缩精华,根据需要展开,提高沟通效率。
努力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理解对方的处境,就更容易通过换位思考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对待工作要主动思考,走心,要用技巧不是蛮干
互联网的求职窗口,四月和十月,会有涨薪机会
学会收集信息。
最错误的做法就是把“不做选择”当成是“选择不做”。当你不替自己做选择时,别人马上就替你做了选择,结局往往就是对你最不利的情况。选择放弃和放弃选择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职场尤里卡》读后感(三):读完职场尤里卡的感觉大概就是「啊!尤里卡!」

作为关注日日有一段时间,微博包年,微信,分答小讲和社区,饭团全方位「包养」的粉丝来说,这本书里的所有文字我之前全都看过了。
那么为什么还要买书呢?
一是确实比较喜欢翻阅纸质书的踏实感,二是用行动践行「你所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这一点。
希望日日这样的写作者能通过写书获得他应得的收入,也希望这样一本书能被更多的人看到并发挥用处。
那么接下来就来谈谈我的尤里卡之路吧。
一、工作中总是当受气包怎么办?
当时看到这篇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我艹这难道不是我本人」?日日曾经在分答上回答过一个在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的小伙伴提问是否要离职,一度怀疑这是和我一个单位的同事啊···毕业被拽到信用卡中心做客服完了被分配到鸟不拉屎的小地方做银行桂圆这就是实打实的经历啊(现已离职)···无论客服还是桂圆每天被客户骂的七荤八素颠三倒四头冒青烟一脸衰相生无可恋···原先做客服时有同事吐槽过「咱们每天上班就像被强X似的,一个完了接一个还不带喘气的···」可以说是大实话了,每天上班如上坟带着浓浓杀气,心情不好,钱也不多,不明白自己为这点小破钱受那么多鸟气是图什么。打不起勇气另谋出路,每天在心情不好——上班——心情更加不好——还要继续上班的恶性循环周而复始
看完这篇以后就像咣咣被人扇了俩耳光,脑袋一下子清醒了不少。上班受这些鸟气就是你的工作所在,拿钱办事有什么可抱怨的,不愿意干就滚蛋,愿意干就别BB,不要一天天沉溺在自己的小格局里哀天怨地虚度光阴。自此以后学会不把受气当回事,因为明白自己仅仅是作为银行的一个靶子履行着属于一线客服类员工的职责而已,也开始理清思路思考离职的事儿,最终成功脱离银行走向新生活。
二、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呐。
这句话也许不属于职场教学文本?但大道相通,这也是关注日日以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句话之一。
我们这些人啊,有时候总是爱纠结一些玄之又玄的问题,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一天天的到底有什么意思呢?仿佛托着腮望着天意义就会自个儿蹦出来似的。
生活的意义就是生活本身,我们不是因为先有意义才生下来,而是因为已经存活的这个事实才能去思考意义这个由人类自己赋予的东西。既然生命有限,那在有限的生活里努力去尝试不同的事物,拥有更立体的经历,也是丰富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了。好的坏的,都是经历。这句话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心态,开始拥抱变化,开始不再畏惧,全当体验人生啦,怎么活不是活呀,离开他人眼中所谓安稳保险的工作又怎么样呢?自己爽到就好了。人生只有一次,我可不想在银行柜台老死终生。
三、明白为什么而做一件事后,自己动起来
无论职场或生活,我们都有很多要做或想做的事情,但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做,是非常必要的。否则我们只会成为执行命令的机器人或想的很多但不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
工作中要做这些blabla,那么为什么要做呢?通过做这件事想要有什么样的效果或达成什么目的呢?为什么要交由你做呢?你要怎么做才能做好呢?
常常说自己想学这个,想学那个,又是为什么要学呢?是想丰富生活?增加兴趣?或是升职加薪?那么要做的事情能帮助你达成想要的目的吗?可以,继续行动,也能在学的过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增加主动性,因为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做,也明白自己是为自己而做了。
「自己动起来」也是特别重要的,内因比外因的力量强大,主动执行也比被迫行动要好的多,当我们开始主动思考,收集信息,检验反馈再去做,比不加思索浑浑噩噩的去做,效果一定是要好出不少的。放弃选择和选择放弃,看似结果一样,但其实完全不同,区别就在于你有没有运用自己脖子上那颗大脑袋去思考。占了那么大地方的脑袋瓜,别闲着,用起来呐。
当你开始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运用逻辑去判断,做对自己重要的事,你也开始渐渐掌控自己,感到一种因自律产生的自由,那种感觉,是很奇妙的。也希望大家不是因为日日这个人而无条件相信他说的话写的字,而是因为经过自己判断思考,觉得有用之后加以赞赏和运用。
相信逻辑,而非个人。
自己思考,自己受益。
希望大家都可以「尤里卡」,也希望日日新书大卖,坐等「情场操场各种场尤里卡后续哇」。

  《职场尤里卡》读后感(四):这不就是你公司的XXX吗?!

是的我就是来抢沙发求关注的怎么着了吧~~0(>_<)0!!
预售到手立马看完。。对,作为一名自由职业重度拖延症患者吃遍了方圆三公里以内所有外卖、擦完了家里每一块窗户浴室阳台玻璃、起死回生了每个角落所有干瘪的盆栽连植物每一片叶子都擦得油光锃亮、还把我家狗连洗了三遍的我,第一时间看完了日日新书,除了最重要的工作不想干!T_T。。
日日出品,必属干货。书本身内容还是非常实在,作为同样是死理性派,逻辑清晰,问题引入,篇尾总结,层层推导关联,阅读途中不断微信@小伙伴,某A,我去,这不是在说你吗?某B,靠,这不就是你单位的CTO吗?某C,原来老板果然就是拿你当了靶子挡枪的吧!哎呀从小考满分高考soso,这不是我吗?。。。(够了,好的,我知道了。。)
阅读体验就是,脑中不断蹦出各种朋友以及近期刚好和朋友们讨论过的烦恼,想对他们说,这本书好适合你!基本涵盖了普遍的职场新人会遇到的困境。加上日日正经回复挂号时总是超级暖的语感,就像好朋友才会真正关心你总是一语中的说出你真正的问题,一边觉得有宣泄感一边又觉得就是这样!好特么有道理!
小小吐槽是,到手习惯性第一时间看版权页,实在是知识抢钱的年代,这么薄,字这么大,定价略高喔,版权页还不印总字数。。哈哈哈,唯一槽点,出版社提出批评。不过作为粉丝的我们当然是欣然买账的啦。。。排版及幼圆字体还是很赞的。
小小建议是,可以增加小故事的质感,虽然种老师也说了故事比讲理更有说服力,民众传播更需要右脑,不过全篇总体下来还是相对理性哒,理性当然是我个人G点,只是阅读感受的比例上小故事可以更有感染力一些。
总而言之,作为野生心理学探索有证狗,加上工作原因近一年天天在自学司法案例感觉下辈子应该去做法官,中立客观有逻辑有方法用理性对抗兽性无限接近神性,每一句都有法可依界限分明表达严谨清清楚楚,看得懂,好喜欢这套!完全不用生活中猜来猜去你到底在说什么!所以献上对日日的无限崇敬,知识输出和转化总是这么厉害!
毕竟,第一次看到科学家种太阳视频的时候,心里的声音就是(帮大家吼出来):这就是我想嫁的男人啊啊啊~!
毕竟,众所周知,我一直想嫁一个百度一样的男人。
自从百度变成了度娘。。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于是大家开始问:科学家种太阳是谁?
减一星期待下一本holyhigh~!
PS:本书令我想起了十年前的课程表,,,然而并没有做完过。。。。
                                                                                                                战拖死士

  《职场尤里卡》读后感(五):相信逻辑,而非个人

首先是因为喜欢我日,才去关注他,日后看他出书,自然会不遗余力的支持。

第一次读我日的文章,还是他在公众号上发的那篇关于吴亦凡的评论《草粉、贞操、吴亦凡》,当时就被其整饬的三观和别具一格的排版标点给征服了,哈哈哈。

想的是,这是哪路神仙,思考问题的方法太个性了。

抠细节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啊。

然后兜兜转转关注了他的微博,分答。

甚至还因为个人的原因,花好几百块钱去找他给解答疑难问题。

我是真的奉其为男神了,可能是因为他长得好看吧我想。

无论职场或生活,我们都有很多要做或想做的事情,但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做,是非常必要的。否则我们只会成为执行命令的机器人或想的很多但不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

工作中要做这些,那么为什么要做呢?通过做这件事想要有什么样的效果或达成什么目的?为什么要交由你做呢?你要怎么做才能做好呢?

常常说自己想学这个,想学那个,又是为什么要学呢?是想丰富生活?增加兴趣?或是升职加薪?那么要做的事情能帮助你达成想要的目的吗?可以,继续行动,也能在学的过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增加主动性,因为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做,也明白自己是为自己而做了。

「自己动起来」也是特别重要的,内因比外因的力量强大,主动执行也比被迫行动要好的多,当我们开始主动思考,收集信息,检验反馈再去做,比不加思索浑浑噩噩的去做,效果一定是要好出不少的。放弃选择和选择放弃,看似结果一样,但其实完全不同,区别就在于你有没有运用自己脖子上那颗大脑袋去思考。

其实就是自控力,自己对自己有一定掌控,你才能真正的去理解和学习到什么。

记得他在一期公众号里这样评价毒舌,吐槽和幽默

毒舌,不是嘴欠。

吐槽,不是嘴贱。

幽默,不是恶俗。

它们的核心区别是什么呢?在于受众。

对方能接受,并且不觉得被冒犯,甚至觉得有收获有共鸣,就是前者。

否则是后者。

这说明了两点:

一是,前后两者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场景的变换和受众的主观体验。

二是,前后两者既然可能是同样的内容,那么它们基于价值判断的差异,就没有优劣之分。

比如,蔡明骂潘长江是矮冬瓜。

对于参与创作桥段的潘长江来说,就是毒舌吐槽幽默。

对于不矮的所以不被冒犯,以及虽然矮但不觉得被冒犯的观众来说,也是如此。

但对于矮的所以觉得被冒犯,以及虽然不矮但觉得嘲讽矮这种生理缺陷不对的观众来说,就是嘴贱嘴欠恶俗。

所以怎么样才能防止自己一不留神就犯了贱?不要向错误的受众说错误的话。

但这句话等于没说。什么人是错误的人,什么话是错误的话?这根本无法逐一判断。

不过好在,很多事情不需要逐一判断。因为你不需要对所有人说话,你只需要对你确定是正确的人,说正确的话,就可以平和地交流了。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设立交流门槛。防止自己向错误的人说话。

BBS几乎没有门槛,随便一搜就能搜到,而且可以随意评论,你单方面无法终止交流。所以BBS几乎已经死了。

微博门槛也很低,热搜关键词经常会引来一些亢奋的蠢货,但至少可以拉黑,留下一些清净。

微信公众号门槛高一些,只有对你感兴趣的人才会来交流,最像是“客厅”,也最能保持开化。

分答的门槛更高,愿意付费的人才会有交流的机会,而且传播过程也需要付费,但不仅门槛太高而且切断了几乎所有社交。

日日真的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作者,说正经的当然不是因为他长得帅,记得他在职场尤里卡里说过这么一段。

所谓道德

我一直觉得道德是个只能用来律己的东西,而律他的事有法律来管,对于别人的道德评价,我觉得最严厉的程度,应该止于“如果是我,我绝对不允许这么做”或者是,“如果我做了这事,我还不如死了算了。”永远是,“我不可能这样”而不是“你怎么能扎样。”

在我的道德观里,金钱和理想,从来就不冲突,也不应该冲突,一个人可以为了理想放弃金钱,也可以为了金钱而放弃理想,而一个人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 获得了金钱,似乎更理想,我最讨厌一种道德绑架,就是将个人利益与社会道德对立起来,比如强调教师要无私,医护是天使,警察要当英雄。是否要当英雄,应该是每一个个体的自主选择,而不是外人神圣化的捧杀,更不是喉舌洗脑的宣传。

而我同时也认为,喜欢一个人,觉得一个人说的有道理,就是给这个人钱。这样的方式,清晰,简单,绝不相欠,永诀后患。

  《职场尤里卡》读后感(六):相信逻辑理性

日日教会我,面对问题时,永远不要逃避,用逻辑解决问题。分析现象,搞清原因,弄清事情本质,得出解决方案。比如在职场,有老板,同事,本人三类人,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立场和看法,日日永远都是从三个不同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从而对问题有全面和实质性的理解。在分析的过程中,激发了头脑里理性区域,情绪上的愤怒哀伤悲痛都慢慢淡了。日日常挂在嘴边的: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现在才渐渐明白这句话的深意,对错更多是要在情绪和道理上分出胜负,然而胜负根本不重要,利弊才是最根本。于我而言,要控制好情绪,长远考虑大局着想,即使是他人不对,不去计较争输赢,也是一种气度和胸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