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能再坚持一会吗?不能!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情感文章 >

你能再坚持一会吗?不能!

2017-11-25 19:01:12 作者:言晓珍 来源:网络 阅读:载入中…

你能再坚持一会吗?不能!

  1

  最近看到一个关于探讨有些人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话题,我感触很深。

  因为我自己曾经是一个做事要求面面俱到,计划周祥,事无巨细,尽在掌握,但行动力却很匮乏的人。

  这可能部分源于我之前从事的工作,一个资深品牌营销企划人的缘故。多年的职场历练,以及唯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让我养成了对“过程以及结果确定性的依赖”。

  于是,这种所谓“高效”的思考和行为模式,也就很自然地延伸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体现自己善于管理和规划的特长,我曾经为自己制定过详尽而细致的运动计划,新技能学习计划,等各种大小计划。

  细致到以周为单位进行量化考核,以月为单位进行实施情况回顾,外加各种原因分析。

  因为我曾相信,这是可以用来推动自己保持前进的最佳方法。

  然而,想法总是美好的,现实却常常令人沮丧

  最长的一次运动计划被勉强执行了4个月,终因各种原因不了了之。而那些看似新鲜而有趣地尝试,也多半以虎头蛇尾的方式宣布结束。

  我一度认定自己就是一个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的人,直到这几年,我开始致力于积极心理学,以及自爱力理念的传播,倡导与实践。

  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原来“坚持是注定要失败的”。

  2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生来就是有差异的。

  有人生性内向安静喜欢思考,有人活泼开朗,勇敢果断。

  原本只是上天赋予我们不同的特质,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并且发挥自己的空间和领域,并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

  然而,当我们习惯于将自己的弱项,与他人的强项进行比较,并且给出自己不够好的评判时,焦虑,自责,以及自我证明的压力就产生了。

  如果你天生是一个喜欢计划分析思考的人,你可能比较擅长统筹企划相关的工作。正如我本人之前从事的整合营销管理,就挺适合我。

  然而这几年,我开始尝试独立创业。各种现实的不确定及不可预见性,让我渐渐明白,原来果敢和行动力才是一个成功创业者的必备要素。

  作为一个完美倾向严重的初创者,任何一个项目的前期准备,计划,思考,以及启动时间,对我来说,似乎总会显得不够充分。

  各种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结果,经过头脑地加工和演绎,无形中已经成为一个个看似沉重的枷锁,让自己时常感觉资源匮乏,举步维艰

  我听见自己内心有个熟悉的声音在说:“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我是有能力的,我是优秀的,我要努力,我不能失败,不能让别人看我笑话,这绝对不行!”

  于是,紧张,压力,和恐惧的能量开始经常伴随着自己,每时每刻,都同步产生着极大的内耗。

  相信很多人曾像我一样,有过心累的感觉。原本做的事情,并没有那么累,只是感觉心里好累。

  这或许就是现在众多职场人,都普遍存在的“集体焦虑”。

  一旦行为的目标只是出于外在压力或自我证明的需要,并非内在真心的向往,拖延或放弃便是自然的结果。

  因为拖延通常是对内心抗拒的表达,它代表某些内心深处的渴望被压抑,没有真正被看见,被尊重,被满足

  当我们把所有的动力都押注在未来时,就无法专注于当下,无法享受做这件事本身的快乐,于是,过程就变成了煎熬。

  如果回报没有及时兑现,比如:一段时间的运动之后,体型依然如故,未来的回报将难以支撑此刻的痛苦,放弃便是早晚的事。

  3

  痛苦和压力不能产生长久的改变,只有及时的肯定与快乐体验,才能会让人保持持续的热情

  决定事情结果的并不是事情本身,甚至不是做事的方法 ,而是做这个事的人的能量状态决定的。

  回想那些我们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时,从来不会觉得辛苦,并且总是非常享受,通常也可以比较轻松的,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到一些成果。

  因为一开始这件事就不是为任何人做的,那只是一股内心涌动的原始动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动机分成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日常生活中,出于对结果和效率的执着追求,我们常常会被很多看似重要的外部因素所超控,比如:工资、奖金,外部奖励,他人的眼光等。

  一旦,外部评价被当作主要的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

  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是无法控制的,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通常是成长于一个喜欢控制的家庭

  父母可能比较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

  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

  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事实上,外部评价系统只是一种内在的无意识,你完全可以看见它,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从现在开始“为自己而玩”。

  4

  说了这么多,相信你最关心的还是解决方案。如何才能克服容易放弃的逆向动力?

  这里,我想给出三个可以执行的方法,只要你能够按照步骤,经常练习,相信在可预见的最短时间里,你就会与那个更有力量的自己相遇。

  第一步:内心时常默念关于“看见&接纳&允许”的肯定句:

  以我本人为例,“我看见那个为了维护自己成功,上进,积极的形象,一刻都不敢松懈,内心却已经充满了疲惫的自己;我看见那个渴望得到,又害怕付出的自己;我看见你,拥抱你,和你在一起。”

  “我看到我的行动力匮乏,且有时候会容易放弃。即使我常常有行动力匮乏,容易放弃的部分,也不妨碍我爱这样的自己。我可以有这样的部分,那又如何?那并不妨碍我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第二步:专注于当下,为自己而玩

  以我自己为例,最近一段时间,我对写作产生了很大的热情,因为我可以通过文字,与自己内在最真实的感受进行交流和对话,探索自己,排解压力,理清思路

  写作这件事,并不是为了满足任何人的期待,纯粹只是来自我内心深处的动力。每当处于这样的状态,我发现自己的文字,即轻松,又极具洞察力。

  同样的心态,也可以用在其他社会活动中。比如讲课,当我开始放下学员对自己课程是否满意的担心和焦虑,放松而专注地投入于每一个当下,真诚而谦卑的敞开自己,把每一次互动和分享都看成是对自己提升的绝佳机会,我发现,这种纯然的乐在其中的状态,真的是非常棒。

  原来,我们根本不用“坚持”做任何事,只需沉浸其中去享受就好了。

  第三步:扩大正面体验,及时嘉许自己

  每晚临睡前,对自己一天经历的大小事件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看见自己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并且及时给予嘉许和肯定。

  当你开始尝试转变视角,练习用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见,你会发现:世界原本就是中性的,所有的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存在。而你的看见,将成就你自己生活的实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