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尼采的锤子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尼采的锤子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05 22:12: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尼采的锤子经典读后感10篇

  《尼采的锤子》是一本由[英]尼古拉斯·费恩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8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尼采的锤子》读后感(一):没事砸砸脑袋

  有空说话不如做个锤子。

  《尼采的锤子:哲学大师的25种思维工具》内容简介:在很多人看来,哲学是一门玄奥难懂,枯燥乏味,脱离现实生活因而没有多大实际用处的学问。果真如此吗?读完这本小书,人们也许会重新审视自己观点。《尼采的锤子:哲学大师的25种思维工具》的25篇文章短小精悍,从我们周围世界真实事件出发,引伸到潜藏在事件背后的哲学问题,进而讲解西方思想史上的大师们对这些问题的独到观点。每一篇既是关于一位哲学家的生平与主要思想的精要介绍,而且是哲学观点如何关照现实世界的精妙体现。读起来,既不会感觉到哲学的沉闷无聊,还会发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俯拾皆是可供玩味的哲理。   更具独创性的是,《尼采的锤子:哲学大师的25种思维工具》进一步阐释了这些哲学大师们在构建理论体系时所采用的丰富多样的思维工具和研究方法,如第一位西方哲学家泰利斯探索世界的组成元素所用的还原法,著名的芝诺悖论中所体现的归谬法,苏格拉底刨根究底的追问法,奥卡姆削繁就简的剃刀法,边沁一切以数学为原则的计算法,黑格尔承前启后的辩证法,等等。这些天才思想家独创的思维方式完全可以加以复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并对我们的思维有所启发。

  《尼采的锤子》读后感(二):正名。。

  凡是得了物理博士的都不难得个文学博士,然而得了文学博士的通常得不了物理博士。我们都明白大学的科目之间必然有难度上的差异,却都装模作样地一碗水端平。

  从这本书起讲。它的优点像房龙一样,简洁明快。如果苏菲的世界都能得到好评,那么没有理由不给这本书一个好评。浅显不是人污蔑它的理由,错误才是——多少有些逻辑瑕疵影响观感,不过智力健全的人 NEVER care,你比如说和名字和书名相同的那一章《尼采的锤子》(英文名和中文名不一样这一点请不要吐槽了)逻辑就非常狗屎,但是智力正常的人能够一眼看穿,不管怎么说,他收集的资料我认为还是可靠的,评论和分析就是见仁见智嘛。完全可以一边看电视剧一边看这个书,科普程度令人汗颜,我就写不出这么易懂的书。

  因为浅显扣分的“学者”们,你们真的是可以省省了,书名一点儿也不学术,为了“浅显”扣科普书的分,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本学术大咖眼中这种书太垃圾了我的智商可是象立鸡群”式的秀智障,想读学术你看它做什么?啊?做什么?无语泪目问苍穹。再秀也没人会为一个短评约你的炮洗洗睡吧啊乖。你有种就去把所有的基础学科都打个1-3星,从微积分到概率论,从数值分析到有限博弈,从工程结构技术到工业制图,全都是学科基础,全都跟不上您几位大咖的智商。我不是想要挑衅这些自诩豆瓣智商弥赛亚的声名显赫的网红,只是多少为这本书正一正名。科普书中,我认为它写得绝对能打五颗星,你去用学术性要求它,做法本身就不合理。

  这里引用书中一段我喜欢句子:波普尔发现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思想中,完全缺乏爱因斯坦所秉持的批判精神。前两人致力于证实自己的理论正确无误,而爱因斯坦却有勇气冒着被证伪的危险来建构假说……

  中译的质量有一点不太好。就因为这些,它还是要因为译者的缘故减一星,不过这本书拿来做按图索骥的图真的是超级棒:别的不说,你看这书之前,对那么多位哲学家有什么印象么?

  《尼采的锤子》读后感(三):不能算书评,更多的都是摘要而已

  本书主要是对一些哲学家的一些思维工具进行些介绍,同时对他们进行了相应的点评。可以帮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做一个初步的了解,结构较为松散,总体还是不错的,有许多地方能给人启发,开拓下思维。

  以下主要是自己觉得本书挺有意思的一些关键内容。

  1. 泰利斯的井——一滴水的世界

  世上的一切,不管是金属、山脉、气体还是人类,皆可以还原到单单一组属性——水的属性

  还原论认为,任何事物只要简化为组成元素即可被理解,任何复杂而交大规模的程序只要从简单的角度切入也是如此。

  我们若想要了解这个世界,便意味着必须以自己可以理解的事物为基础。(can’t agree more)任何现象在经过还原后会变得更容易掌握,也不再神秘,因为组成元素比起整个体系来说,更容易为人所理解

  然而,既然还原论就是简单化,便永远存在过度简化的危险

  要掌握宇宙根本的面貌,还原论的思考方式无疑是不可或缺的。

  一般而言,经由还原后的下一层角度加以理解,往往对事物会有跟进一步的掌握。要理解某个现象,通常正好处于其下一层的事物用处最大,而不是其他更基本更深奥难解的更低层次。

  还原论的用处极大,但是不能过度简化和走向极端。记得《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里头就有论述,不过具体忘了。

  2. 普罗泰哥拉的猪

  人人都有权拥有个人信念,某些人的观点不会比其他人更正确。普罗泰哥拉认为猪只要有能力表达出来,就有权享有自己的意见(在苏格拉底的一再追问下如此反驳)

  普罗泰哥拉最著名的主张是那句“人是万物的尺度”,即,除了人所察觉的部分外,真理并不存在。

  然而,尽管从终极意义上来讲,人确实不能认识到纯粹的“客观事物”,但对于同样的事物,有些人的意见是较符合客观事实的,而有些人的则是荒谬不堪的。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可以在言语上否定他,但如果从行动上忽视它,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我记得《身边的逻辑学》里头也有过类似的讲述。

  3. 芝诺和乌龟

  阿喀琉斯跑多快都永远追不上乌龟,因为他每次赶上乌龟时,无论时间多短,乌龟都可以前进一些距离。

  归谬法的目的不在于证明某个主张不正确,而是假设该主张为真,其衍生出的结论将会令人无法接受

  4. 苏格拉底的探问(借由询问发现真理)

  苏格拉底通过一连串持续不断的问题,用辩士自己的话语及其承认之事,来瓦解辩士原本持有的立场

  真理乃内在于世界和 人心,只要经由合理的询问即可抽丝剥茧加以 抽取。这点跟斯宾塞《有效思维》里也有些类似:所有的人在重要的一点上彼此相似,那就是,都相当能够前后一贯。即使我们不能承认人是理性动物,然而拒绝矛盾是人之常情,这大概没错。没有人明知两句话是矛盾的却都予以认可。不错,我们都坚持某些相互矛盾的信念;换句话说,我们的信念不总是一致的,甚至是恰好相互矛盾的。但是这只是在我们没有把它们放到一起的时候,或者放到一起却没有认识到它们互相矛盾的时候才有可能。如果让我们看出其间的矛盾,那就一定要放弃其中一个。常常是这样,仅仅把两个信念放在一起还不足以把矛盾显露。只有把隐藏的矛盾揭露出来,一个人才能有时候帮助另一个人思考清楚,也就是使他能够为他的目的进行有效的思维

  书本无法回答任何问题,死记硬背毫无作用,必须学会独立思考才行。(书本本身无法回答任何问题,这是事实,但有些时候也需要“死记硬背”的,一些基础知识是必备的)

  对自我与人生方向的掌握是一种渐进过程,生命中任何改变也都基于过去的种种经验(can’t agree more)。

  5. 柏拉图的洞穴(类比和寓言的使用)

  西方哲学的传统一直强调逻辑论证的重要性大于类比法,认为类比法仅能扮演辅助说明的角色。

  文字说明力有未逮时,哲学家便会诉诸于类比、寓言和隐喻等等。因为是适当的比喻有时反而能轻松快速的掌握重点。然而,将两件事错误类比的简单比喻有时很容易引人掉入陷阱,单单听起来正确无法保证其为真。

  用类比法说明两件事时,我们虽然拿两个不同的事物或过程相比较,但它们必须拥有某种共同的结构、形式或其他特征。

  6. 亚里士多德的目标生命的目的)

  一物的本质,无论是橡树子或人类,皆紧紧和其目标或最终目的相连接。一物的最终目的赋予其本质,而本质又驱使该物超其目标前进。

  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含一个“最终目的”,生命世界的千姿百态非偶然形成,而是经过刻意安排,方式既复杂又神乎其技。例如眼睛的构造如此复杂,使得视觉成为可能。

  世界由慈爱的上帝为人而设,这种宇宙观是后来基督教评论者对亚里士多德的刻意衍生才有的。

  然而,这些特征并非偶然在任一物种中出现,这一点亚里士多德是对的,然而,他却不了解这些特征背后的“自然淘汰”机制——直到1895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才为人所知。

  眼睛并不是“为了”观看而存在,它们只是具备了“观看”的能力而已。“自然淘汰”是一种盲目的机制,而不为任何“最终目的”实现。

  7. 卢克莱修的矛(假设的运用与范围)

  “二十年后我还爱她吗”“如果变老又变丑呢”这类的假设情况不禁让人怀疑,我们是否改变了与那个人关系的变数,或者讲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如果爱人变成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问自己是否依然爱她则毫无意义

  待嫁的姑娘不确定是否真心相爱,于是想到一个简单的办法来解决疑惑:禁欲一段时间,包括分床在内。这对恋人开始争吵,到了分手边缘。然而,事实上,将性排除于实验之外,便已经改变了实验对象的本质——恋人关系。要看两人是否真心相爱,尝试一段时间同居可能比较有效。

  要对一种想法进行实验和假设,很难拿捏得恰到好处,稍一不慎便会弄得面目全非

  8. 奥卡姆的剃刀(简单性的优点)

  某人再三推辞和你约会,可能是因为太忙,或太紧张而不敢见你。然而,最简单的解释,就是那个人对你没兴趣,除非对方明确表达相反的意思。

  如果有两种不同的理论可以同时解释某一已知现象,较简单那个会略胜一筹

  除非有必要,存在无须增多

  必须注意的是,奥卡姆原则隐含了“其他一切条件相同”这个前提。解释力强弱无分轩轾时,最简单的解释才会胜过较复杂的解释。如果后者解释力比前者更强,我们会宁愿选择后者。

  而恰恰很多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没那么简单,所以不能过度简单化

  9. 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诉诸人类的邪恶本性)

  马基雅维利以道德中立的立场详述该如何取得并维护政权,他主张应该以人的真实表现为基础,而不是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们现实的行为方式与他们应该的行为方式相去甚远。任何人如果以理想代替现实,必定自取灭亡

  如果治国之道要诉诸民众的善良本性,一切将徒劳无功,因为假设人民“善良”完全是一种幻想

  《君王论》一书强调的是手段而非目的

  以马基雅维利的立场而言,真正的意思应该是,政治界没有真正的朋友

  对于真正的朋友而言,友谊本身就是目的。我们不会像统治者对待同伴般,把他们看做是达成目的的手段。

  10. 培根的鸡(预言未来

  人类日常生活绝大部分事情,都有赖于归纳性假设的运作

  我们总会预期昨日为真之事,在明日依然为真

  利用过去有限的例子来归结为一种规则,然后可以适用于未来可能发现的“所有”例子,这种方法称为“归纳法”。当人类思维从特殊跳至普遍,从已经验之事跳至未经验之事时,归纳法便派上用场。,

  严格说来,归纳法无法无法真正证明任何事物,无论我们观察过多少次某种情况下会发生某事,我们都无法绝对肯定同一件事在每次出现该情况时会发生。

  过去不断重复发生的事会让人和鸡一样,预期同样的事未来还会发生。人类想象太阳明天依旧会升起。

  虽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有其缺点,但人类日常生活仍经常依赖于归纳法。

  作为一种习惯支配下的生物,人们相信习惯似乎也是理性的表现。有些原则无法用逻辑加以证明,但必须 相信才能活下去。例如,我们相信从高楼跳下去会致命,因为过去一向如此,我们不可能为了证明它而去亲自验证。

  11. 康德的眼镜(将人类置于宇宙中心)

  自在之物不可知,人类知识是有限的

  事物的真正本质是不可知的,感官媒介的作用意味着,我们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事物被知觉以前的“本体”,而只能认识经过“人化”了的版本。

  理性主义认为,人类理性可以不借由感官之助而理解世界,而经验主义主张,一切知识必须以经验为坚实基础

  12. 边沁的计算(以数学为指导原则)

  边沁将功用定义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的属性,有助于带来愉悦、利益和幸福或者避免灾害、痛苦或不幸的发生”。

  最大的数人的最大幸福最大化

  边沁主张的道德体系一切以功用为唯一标准,正直以否的道德判断,重点在于产生的诸般后果能否将某种品质最大化,而非履行义务或者遵循上帝的旨意

  功利主义并不承认绝对道德价值的存在:没有绝对禁止之事,依当时环境不同,一切行为皆有被容许的可能。

  问题:1.此种计算范围过大,变数无穷,几乎不太可能;2.好与坏无法客观地加以量化。

  绝对的道德标准必须存在于价值体系中,在道德计算中,诚实、尊重人权这些道德,必须和快乐、幸福一并计算,因为牺牲了道德上的自尊,我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个人感觉边沁的“功利主义”和社会主义所宣扬的道德体系较为相一致,当然,边沁的“功利主义”和我们平时所谓的“功利”是有所不同的。

  13. 黑格尔的辩证法(在冲突中发现真理)

  发现两种对立观点时,很少有一方会完全对或错

  叔本华为了对抗黑格尔的气焰,故意讲课调至与黑格尔的课同一时间,结果课堂上空无一人,最后只好被迫停课。

  14. 尼采的锤子(打破偶像)

  他主张人类不应透过理性来理解生命的本质,而应诉诸于意志之力

  15. 图灵的机器

  计算相对而言属于较不花费脑筋的过程,只要有一台和人类一样的(甚至更好的)机器,依循特定的规则即可实现其过程

  图灵主张,只要找到方法,思想便等于计算。

  并不是说电脑永远无法思考,只不过电脑若要进行思考,它们必须设法运作,让所处理的符号对自己产生意义才行,而不是仅仅利用规则来设计电脑程序那样简单。更确切的说,电脑亦需要透过和人类相似的方法来学习周围世界的一切。

  :图灵死时旁边咬了一口的苹果据说是乔布斯iphone形象的来源。

  16. 道金斯的大脑模仿病毒

  当哥白尼于1530年提出太阳才是太阳系中心的说法时,人类初次明白,宇宙并不只是为人类而生。当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后,人类又不得不承认,统辖自然界并非与生俱来的权利到了1953年,弗朗西斯科里克和詹姆斯华生发现了DNA,更意味着连人类自身的主宰亦非人类自身,而是基因。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1976年出版的《自私基因》中更宣称,连人类思想呢你也不是针对人类的利益而设。

  母鸟的行为是源于自身基因的本能,如果母鸟会保护雏鸟而自我牺牲,基因将更有可能生存下去,而在下一代云雀身上更加繁衍。

  基因并不是基于自身或其他基因利益而运作,它只是自然地运作。

  《尼采的锤子》读后感(四):让脑壳骚转起来

  1、泰利斯的井 一滴水中的世界

  美国康奈尔大学发表一份研究报告 大意是 “爱情”其实是一种药物成分 是血液里面多巴胺 本氨基丙酸和催产素等三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 ____我猜这里的催产素 指大脑产生的激素 起生理作用 表现为恋人之间渴望亲密接触之类的反应____会让我们产生所谓的迷恋的感觉 ___迷恋只存在于未了解之前 我化学糟糕 只隐约觉得这是模拟的相似性 也就是说 错觉 如果说迷恋能用化学成分来剖析 那么我们所谓的性冲动 OPEN一点的话 我称为兽性 可不可以用化学成分来分解或者模拟其相似性 如果可以 那么我们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不是又模糊了一点?

  2、卢克莱修的矛 假设的运用与范围

  相信你们应该晓得 忒修斯战舰 这个争论 曾有评论说它为十大著名思想实验之一 不晓得的赶快度娘一下 后有英国哲学家大卫威金斯提出的假设:如果自己的大脑被切成左右两个脑半球 再移植到两个不同的身体,他的“自我”将会如何 接下来的扩展让我看得脑壳痛 提及到自身的问题是____我最近半年好像慢慢变得冷漠了一些 好像很多事以前很在意的 现在都不在意了 如果说 我之前认识的姐妹伙兄弟伙我对他们的感情一样 而且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和以前也一样 后来新认识的人 由于不晓得我以前的表现而没有任何对比 那么是不是除了我自己以外 其实没有人会感觉到我的变化?

  3、奥卡姆的剃刀 简单性的优点

  奥卡姆的名言是“除非有必要 存在无须增多” 即简单的解释即是最好的解释 然后就此打住:如果有两种对立理论可以同时解释某一种已知现象 较为简单的那个会略胜一筹 书中最浅显的例子是:某人再三推辞和你的约会 可能是过去六个月以来都很忙 或是因为太紧张而不敢见你 也或许是因为你提议的约会地点不够吸引人 然而最简单的解释 也就是遇到这种情况时一般人的假设 就是那个人对你没兴趣 ____ 我想现代人如果能把这种方式用在生活中 必定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如果承受力够强的话 比如 当我想去喝咖啡 在解放碑那么多价位差不多味道也差不多卖咖啡的地方 我偏偏选择了大家印象中相当装逼的星巴克咖啡 可不可以在别人以为我装逼或者装小资那种想法为出发点的时候我想说我的理由是 因为近 再或者 身边有人想泡你 你不想被那个人泡 但是周围的人纷纷撮合 而你不得不想各种理由婉拒 其实最起作用的理由一句话就明了 你对那个人没任何欲望 这样该多省事 但是我们选择了一个又一个善意的谎言 然后进入一种循环 你进不去那个圈 对方也出不来

  待续

  4、休谟的叉子 如何串起荒谬

  有一种性格学认为 你可以从一个人的穿着方式、握手姿势或是遇到紧急事件的反应,来判断他的“真实性格”____现实生活在我们确实会做这样是事 以为对方性格或为人处事方式可见一斑____哲学家麦金泰尔则指出 人类一方面希望自己可以看透他人的行为 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别人看透自己 因为“任何事物只能证明自身 无法进一步证明其他事物”一个人如何处理危机之时显示出了他如何处理危机 仅此而已 苏格兰哲学家休谟以此为据认为必然性仅存在于数学和几何学中 一旦涉及感官对象 一切皆为偶然 任何其他的说法均为不适当的推论____也就是说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除了数学几何以外的事 正在发生的和由这件事出发 即将导致发生的事件 都是凭我们的感官所做的推测 而绝对不是必然事件 如果恰好推测对了 确实发生了所预测的事件 那么也是根据我们由经验所推导出的 而这些预测的基础在于习惯 而非理论证明 举个例子 我们身边有很要好的异性朋友 因为友谊使然所以觉得对方不错 但是不见得做恋人也不错 因为有的人对朋友很好 那也只是对朋友而已 不能证明他对恋人也很好 事实上只能根据已知友情的经验进行推测 绝非事实必然结果 再比如一个人很爱小动物 人们可能会认为他很有爱心 但实际上他可能对人相当冷漠 理由可能是动物比人类单纯得多所以他不喜欢和人接触而只与动物接触 上述所有皆为经验或习惯性的推论 如果他爱动物便只是爱动物 无法证明他也爱人类 所以我们从已知事件联系到另一事件 主观能动性或者过去经验或者习惯的作用穿插得太多是不是会对我们的判断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但是要摒弃这些实在困难 因为经常听人说 不要相信你看到的 不要相信你听到的 要相信你所感觉的 综上 如果我们不相信我们的感官 那还能相信什么?

  5、笛卡尔的恶魔 怀疑的限制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原本坚信的看法到后来发现竟是错的 然后怀疑自己的判断力 如果同样的经验经常发生 这样的冲击将会是很严重的问题 例如曾经被爱人背叛 便可能不再信任未来的伴侣 大多数人不得不降低确定性的重要性而继续生活在怀疑之中____太常见了 要么武断的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 要么不由分说的妥协 自我催眠 哪怕你心里仍是在怀疑当初的看法是不是真的不正确____便是转而抨击“怀疑”这件事本身是否真的可靠 笛卡尔指出“对于欺骗过我们一次的 谨慎的做法是 永远不要再相信”____ 我猜此话如果面对自然界可能作用不太大 对于人类本身却相反 据英国调查公司ONEPOLL调查后结论是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会撒谎 不管出发点是什么 因此是不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只有在事件本身足够严重分量足够大的情况下 “怀疑”才会起作用____怀疑不仅需要基础 而且这个据以怀疑其他事物的本身不能同时被怀疑 换言之 如果对怀疑加以怀疑 等于什么也没有怀疑____当事件已经足够严重而让我们产生怀疑 那么我们是根据什么为标准来检验事件本身是否值得怀疑?唯恐到那个时候 变得什么都不再信任了

  《尼采的锤子》读后感(五):畅饮机和带鱼

  这本书就像快餐店里的畅饮机,你走过去,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口味。

  即便你对所有饮料都一无所知也没关系,每种尝一小口再决定,而不用像在咖啡厅里那样,常常需要为误点的难喝饮料买单。

  而且书里的章节几乎是独立的,很像我用来启发灵感的小纸条,方便随时抽出来用。大师们的思维逻辑像带鱼一样被一条条从哲学汪洋中拎出来,挂在那里晾晒。你看中哪一条就自己拎回去,随便蒸煮煎炸,自己慢慢烹制。毕竟世上值得去读的书太多,等待发现的好书也太多,何必要浪费有限的生命去费劲读完每一个大师的作品,才发现他们都不是我的那盘菜。

  《尼采的锤子》读后感(六):作者完全不懂哲学

  看了几个,都是锤子。作者自立于弱者和俗人之辈,却对形而上的抽象精华做读者、知音体的鸡汤解释,这样做自然小白会买账,但是这样的快餐只是将小白们偶然看到的一丝哲学之光遮盖了,这块黑幕正是能够在小白们心中引起共鸣的小白们之所以成为小白的无知与卑劣的作者的无耻评论。如果真的想学哲学,不妨先看罗素的书,索然也带偏见,但是毕竟是专业的。不过欧洲人被宗教洗脑的厉害,整体哲学思想比较幼稚,还经常狗咬狗一嘴毛,秉承了宗教斗争的优良传统,毕竟他们费心费力研究小白们看不懂的东西就是为了国王摆脱教皇的宗教影响,可以从世俗贵族得到津贴的缘故。还是看孔孟老庄儒释道才是征途。如果只是想满足弱小的心灵的慰藉,那还是去看读者或者知音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