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千魂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千魂读后感10篇

2017-12-05 22:13: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千魂读后感10篇

  《千魂》是一本由高铭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5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千魂》读后感(一):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悬疑版?

  我想大家来看这本书的原因,不说百分之一百,至少百分之八十是因为那本著名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其实我也是,当时被这种脑洞大开的半纪实作品惊艳到了,所以后面看见作者的书一定会拜读。

  这本书看之前就知道是悬疑小说,并且天才盛名在前,我也并未有多高的期待值。看完之后怎么说的,无功无过的感觉,这类密室荒岛类小说,阿加莎的《无人生还》已经写到极致。毫无疑问我心中的推理悬疑排名第一,在这样的珠玉之后,作者选择了这么一个题材只能说真的是一种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

  相比评论里面的失望之声,我觉得还是应该辩证的来看。对于常看这样的情节的读者来说自然是一种处处眼熟的状态,但是别忘了作者是心理学写作熟手,所以心理波动才是看点。主角一开始是很软弱的人,这样的人不起眼,但是心里变化确实最大。从开始的软弱变成最后的疯狂,才是作者着墨的重点。作者擅长的也是这个部分,由心里波动变化来推进情节的发展,然后疑惑惊险由此开始,展开一段诡异的情节。

  希区柯克说,最恐怖的不是炸弹爆炸的瞬间,而是计时器倒计时时间。那才是对未知的恐惧最大化的体现。恐怖或者悬疑类的大部分的重点就是这个部分。我倒是很爱悬疑类带点恐怖的因素,不过作者貌似不太擅长写丧尸类的题材,感觉太不接作者的气了。之前的疯子也有诡异的事物出现,但都是基于脑洞大开的平台上,这虽然是一部小说,但却是在现实的平台上。所以丧尸出现也太突兀了,不和情理。为了恐怖而制造丧尸,太没有意义。当然也会有人说这是一种精神病思维的表达,可能作者有这个意图吧,可惜衔接的不好,总有一些奇怪的诡异感。

  《千魂》读后感(二):命运不由己|《千魂》书评

  这书厚厚一本,看起来倒是极快。从这个方面来讲,也算是难得酣畅,只不过故事略有些不尽如人意

  从我开始有心阅读,在很多推荐的书单里都会见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没看之前,我一直以为它讲的是心理学,看了书,才知是一本对精神病患者的访谈手记,作者的癖好着实有趣。

  多少人看《千魂》大概都是为了前一本《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因为不管真假,它给人带来的震撼都是极大的。不知这算不算是珠玉在前,就像是看类型电影,观众的心中早早有了期待视野,读者盼《千魂》大约也是类似的心理。

  这次作者从纪实走向了小说,写了一个孤岛求生的故事,这样的设定,乍看之下眼熟。阿婆的《无人生还》已经经典到极致了,还有《饥饿游戏》、《大逃杀》都有相似设定,甚至国产电影《孤岛惊魂》也是,我至今记得看完电影的困倦与乏味。后来的人之所以敢写或许也已经抱着无所谓超越不超越的任性心态了。

  《千魂》以一本叫作《黑暗默示录》的书作为引子,用它的持有者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作为噱头,把十一个人物集中在一个小岛上。除了主角周启阳之外10个人,事先就以得到书为目的来到小岛,也更早的开始了自相残杀。当然,故事并没有以最终某人得到书而结束...

  可以看出,作者在这本书中想要探讨的“命运”主题。那本叫作《黑暗默示录》的书可以让持有者改变自己的命运,因而来到岛上的人,各自有不同的性格经历以及想要得到书的理由,但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他们有的人做了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企图改变,以弥补过去的错误。比如医生陈平的失败手术,少年犯杨帆误杀前女友。其中给起我最多启示意义的应该要属狡诈的中年男子黄海。

  他为了得到书,不惜计划杀光岛上的所有人,包括自己的亲侄子,尽管事情并未按照他的设想进行,但他的理由让人听了依然觉得胆寒。

  “世上很多人碌碌无为……平庸、自甘堕落,没有进取意识,满足于吃喝、娱乐、找女人……无比空虚,无比堕落,而且是自甘堕落。这些人,就像是游戏里设定好的角色一样,一丁点儿自我价值都没有”这些人是不是“其他人的背景、道具,因为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陪衬,那就是他们的价值”?

  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十分特别并且可以成就事业的人,然而还未能如愿。因此,只有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而面对会因此牺牲的陌生人或者亲人,他通通弃之不顾,因为,碌碌无为的人,活着或者死去,无甚分别。这是一种十分冷酷极其自私的伦理。

  在黄海看来,平凡的人生不值得活,虚掷光阴的人也不值得同情。可是,像他这么恶毒以及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何尝不是个loser呢?

  说起掌握自己的命运,应该是 所有人类的愿望,并且一直在为之努力的事情。书里影射的大概是那种思虑过度,穷凶极恶又不择手段之徒。

  这让我想到之前看过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倒是可以往这里套一套。

  它把人类的需求由低到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按理说人类的需求是逐层上升的,有点像升级打怪,有点追求的人都会想着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书里那些改变命运的人们也是如此的目标一致,但是与常人不同的是,他们为了实现自我需求,妨碍了别人的低层次需求,为此而受到我们这些读者的质疑。

  唔,我是不是扯远了。总之,比《千魂》更加精彩的故事有很多,但这本书的寓意确实能够引发人的思考

  《千魂》读后感(三):千魂读后的一些小想法

  刚刚看完千魂,对千魂的故事情节觉有存在几个套路明显的地方,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一、关于陌生人

  1.陌生人第一次动手时杀掉了死亡第一人以此引发十人之间的自相残杀,达到坐收渔利的目的。但是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陌生人又杀了李伟旭。注意杀李伟旭的时间正是黄海、马小田、张昭辉(故事前并不知道张昭辉还活着,并于黄海结盟了,但是并不能漠视张昭辉的存在)三人结盟,周启阳、杨帆、李伟旭三人结盟并且双方已经决裂司机动手的时候。感觉此时的陌生人多此一举的举动除了是作者为了埋下陌生人存在的伏笔并没有其他什么作用。(至于杨帆最后与周启阳的对决,杨帆怀疑弩在周启阳手上这个说法说不通,因为杨帆在经历刺激之后怀疑周启阳,但是从罗詹出发就够了,犯不着怀疑事发时和自己站在一起的周启阳)

  2.在岛上只剩下周启阳的时候陌生人终于现出了真身,然后为了发泄这些年的情绪不停的把有关千魂书的事情告诉给周启阳,最后还给了周启阳提三个问题的时间。这套路实在是现在各种电视剧各种小说动画用烂了的,只要不是主角,只要话多,最后都会被反杀。

  二、关于陈平死后给周启阳透露信息

  陈平死的时候给了周启阳几条信息:

  1.暗黑启示录需要1000个人作为祭品,此时没有提到暗黑启示录的真名,所以可以判断陈平并不知道暗黑启示录其实是叫千魂书,也不知道千魂书只有在被叫对名字的时候才能开启,那么陈平知道千魂书需要1000个人命作为祭品,并且目前已经完成有990人,是通过听那个死去的神选者的一面之词,陈品连千魂书的面都没见过,那么我是否应该这么考虑?陈平在没见过千魂书的情况下相信了即将死去的神选者提供的信息。

  2.暗黑启示录需要在7.2日晚完成选拔仪式,并且要用人温热的心脏血印上手印才能成为神选者。从故事最后来看日期的信息室对的,但是需要人温热的心脏血盖手印却不一定,因为周启阳最后并没有用心脏血盖手印。为什么死去的神选者提供的信息有真有假而且陈平全部都相信了呢?

  3.陈平在透露这些信息的同时的态度有让人怀疑的地方,陈平说的话全部是他所知道的真话?还是真假话掺着?

  《千魂》读后感(四):在疯狂的世界里正常的活

  2004年,有一个叫高铭的男人,突然萌发了对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边缘人士内心世界的强烈好奇,于是就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探访精神病院等机构,对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进行近距离接触,试图发掘他们不一样的心灵世界,从而写成了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似乎自从2010年出版以来,就没离开过人们的视线。

  今年年初,这本书又推出了“完整版”,增加了10个故事,而该书的电影版也在筹备中,令无数本书的粉丝翘首以盼。而且,本书的同名网络剧也在热播中,汇聚了陈小春、柯有伦、李灿琛、钟丽缇、秦沛、关智斌等众多优秀演员的强大阵容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所以,当高铭的书《千魂》刚一新鲜上市时,平时几乎从不看小说的我,毫不犹豫的立刻收了一本,抢先一看。

  全书以第一人称“周启阳”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悬疑推理故事。他原本普通平凡的生活,某一天被未婚妻张岚的求救电话打破。当他按着张岚所给的信息来到一座无名的荒岛上时,没想到岛上还有另外十个陌生人,他们都在寻找一个改变自身命运的秘密。在小岛上离奇事件一再发生,他们中间有人不断地神秘死去。大家都异常恐慌,相互猜忌。甚至,他发现自己曾经信任的人张岚也不可信,他们共住的藏身的洞穴也许就是未婚妻帮他挑选的墓穴……故事充满恐怖,悬念不断,让人感觉惊险刺激,在作者的叙述下心紧随着情节发展而狂跳不止,非要一口气看完才算过瘾。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小说中引入了对命运问题的探索。面对神秘莫测的命运,也许我们都是书中的主人公,都在不惜一切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都在寻找那可以改变命运的神秘之物。所以,我们拼命的向外求,求物质,求金钱,求名誉,求地位。这些外在的成功之物吸引着无数原本的正常人变成了疯子,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产生心理问题,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其实,我们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只能掌握自己面对命运的态度。我们可以选择不让自己疯掉,做一个正常人。《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是意义治疗法的创立者,他指出,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

  所以,面对命运,最重要的不是向外求物质,而是向内求修心。可以尝试着读书,品茶,听古琴,学佛学,做运动,练瑜伽,等等。只要多尝试,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修炼内心的方法,以抵抗这莫测的命运。

  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面对无常的命运,愿我们都能修得一颗淡定从容的心,正常的生活。

  《千魂》读后感(五):也许你穷尽一生努力,也做不成一个疯子

  “你知道吗?记忆不见得真实的。”

  “假如有那么一个人,他人格分裂了,制造出了另一个人格,但是那个被制造出的人格并不知道自己是被制造出来的,他以为自己脑海里的记忆都是真是的。”

  “不过,这个被分裂出的人格再次分裂,又制造出新的人格,那么这一切都会变得混乱不堪。对不对?”

  “再比如,你就是那个被分裂出来但并不清楚这一切的那个人格,你会怎么办?”

  “万物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只有当你说出它真正的名字的时候,你才能驱使它。”

  什么才算是真实的?

  亲爱的,你喜欢这个逻辑吗?喜欢的话,欢迎你临时参观一个天才或者疯子的世界。以上节选的内容来自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作者高铭的又一力作《千魂》。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另一个天才,也或者是疯子,因为虽然他有杰出的哲学成就,却在在自己的生命的最后20年一直备受精神病的折磨,并陷入崩溃的境地。这是尼采,他的经典名言告诉我们:不要凝视深渊,不然深渊会吞噬你。

  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第一次看电影《美丽心灵》时,看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被他自己各种幻想到处追赶着无比痛苦,我觉得不可理喻,看着他的妻子没有抛弃他,看着学校仍然留给他机会,我想这太不可能了。一个如此具备完美天赋的人,怎么可能是精神病呢?

  后来才理解到精神病是一个思维很纯粹的世界,如果一个人一但对某事物痴迷太深,便会达到疯子的地步,而他自己却全然不知。与其说精神病找上了约翰·纳什,不如说他选择了精神病的世界,这是他为自己终身的痴迷数学的一种献身,他活在一种近乎于虚幻的精神世界里。

  然而,这个世界里依然有冲突。就像高铭描写的一样:那不是我真实的想法,那只是我在安慰自己。是的,在安慰自己。因为,我无力改变什么。我做不到出类拔萃,做不到引人注目,所以我只好安于现状,把我那隐秘的欲望深深地埋起来,使其无人知晓。不过我很清楚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欲望有多强烈,每当我失意的时候,每当我感到挫败的时候,每当我再度被人遗忘的时候,那种对掌控自己命运的渴望,那种平凡普通的憎恨感,就仿佛是深藏在体内的一只猛兽在发狂,它撕咬着我的胸膛。

  这种冲突却显得更纯粹,因为你成了自己的唯一的编剧加演员。这可能跟现实有联系,但你现实中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设计的,为符合你戏剧中的场景需要。记得以前看一本书《你值得过美好的生活》,其中有一个部分讲如何把你真实的世界变成是不是真实的,这样你将在现实和金钱上获得源源不断的丰盛和满足。这也是一种极致,跟天才与疯子,跟约翰·纳什一样,在做你想要牺牲什么来换取什么的选择,而这很大程度上并不能被我们自己意识感知到。

  在读高铭的《千魂》时,更多带给我的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的自由,也有很多的不自由,就好像比如说如果你厌倦了这个太现实平铺直叙的生活,你也可以选择一个精神病的世界去生活,可能比现实要完美许多倍。当然,精神病的世界也并非完全自由。这源于我们思维本身或许就是稍微自由于现实,却跟完全的自由相差甚远的一种设置。

  或许,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无法绝对自由的综合体。在偶尔发神经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或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成为一个天才或者疯子。而有时候我们可怜那些精神病或者严重强迫症的人时,可能我们自己才是有些可怜的,试问自己,你有能让自己痴迷到疯狂的事情吗?

  木心说:浅浅的知识比无知更使人粟立不安,深深的知识使人安定,我们无非是落在这样的一片浅浅深深之中。或许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这样的深深浅浅当中,既渴望自己可以足够疯狂,却又被一些自我设置保护着并压制着,以至于我们不会走得太深太远,免于被深渊吞噬。

  作者说:这是一本可以改变你命运的书。我想努力找出一些联系的话,或许是:哪怕我们很努力,有可能都与天才或疯子的世界相距甚远,这样在你面对自己心中一直没能放手去追的东西,就可以更勇敢地向前一步。

  《千魂》读后感(六):既然都是虚幻,又何来真实

  如今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记性很坏,看完了《千魂》完全没有察觉自己曾经读过这本书,只是读完了之后我把买过的高铭的书重新又翻了一下之后才发现原来早在12年这本书就已经出了,只是当时的名字叫《谋杀记忆》,看着书里做的笔记,可见当时读的还挺认真,但如今又重新读了一遍,只觉得让人失落。看来看去,还是当年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让我有些震撼,至于小说,真的没有惊艳的感觉。

  故事的设计并不新奇,类似大逃杀的环境,十个人在一个孤岛,争夺同一个目标,最后只有一个胜利者可以离开。书的内容由十字军第四次东征引出,但对其描述并不多,期间又写了死人复活,类似丧失这种东西的存在,这种结合了西方历史、宗教魔鬼的故事,读起来总有些出戏。大概是由于对这部分的描述过于单薄,整个故事其实只是一本书引发的杀戮而已。

  这本希望抑或是诅咒之书其实证明了人们那疯狂的欲望。那么欲望究竟是好还是坏?是欲望驱使人们寻找人生的意义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如何掌控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命运是掌控在自己手中么?掌控了自己的命运就是最有意义的事么?其实关于意义一事一向众说纷纭,从古说到今,各自想要寻求自己的真理,却没有唯一的真理。

  书的结果亮了,以为掌控了自己命运的人,结果只是人家精神分裂出来的一个虚幻。那么什么又是真实的呢?我们都以为自己是存在的,真实的,是不是我们其实只是活在上帝的梦里呢?当上帝这个漫长的梦醒了之后,我们都将不复存在。

  作者其实还是在讲精神病人的故事,只是这个精神病人更加严重而已。然而到了最后,事情的真假、人物的真假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假亦真时真亦假,或许我们都是虚幻的,我们追求的也是虚幻的,但那又怎样呢?既然一切非真,那又何来的假呢?非真也真。

  《千魂》读后感(七):我会谨慎地使用自己的力量

  01

  阳光从窗而入,云层里透着暧昧,飞机上的乘客昏昏欲睡,整个机舱异常安静。

  主人公周启阳心里纠结不安。他的未婚妻张岚在外出差,联系不上。

  她就是这么一个人,向来我行我素。

  周启阳承认自己并不了解张岚,虽然他们相识两年,也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张岚不是妄想症患者,却相信了网上的传言。

  她去找一本书,这本书是一本羊皮书。拿到书后,在书的扉页里印上自己的掌纹,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02

  周启阳这次出行就是去寻找未婚妻。

  飞机缓缓地落地,周启阳按照未婚妻发来的地址来到了一座孤岛。

  两个来自城市的情侣,第一次睡在湿漉漉的森林里。湿气太重,只好就地生火。漫长地黑夜吞噬两个人躁动不安的心。

  就在火堆快要耗尽能量时,他们的好友罗瞻突然在不远处露脸,他的眼神呆滞,随之跳动的火焰时隐时现。

  周启阳突然发出了尖叫声:“罗瞻应该是前半夜死的……”

  在他的生命里,从未这么近距离的遇到尸体,也无从猜测何种杀人动机。这不是杀人游戏,也不是恐怖电影。

  这是一场噩梦,黎明前的噩梦。

  03

  就在周启阳苦苦挣扎之时,未婚妻张岚却突然消失了。

  天终于亮了。

  周启阳心里开始有一丝胆怯,他害怕未婚妻也像罗瞻一样惨死。因为这个面前那个生死攸关的“洞穴”,没有人能懂。

  从半夜开始,周启阳就没进一口水,他大口地喘息着,一脸的绝望。

  这时,散落在地面的小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无论如何,也要支撑下去,求生的念头,让他心底萌生了新的希望。

  他一口口吞噬着鳞茎,痛苦地享受着“大餐”。

  04

  积聚了一点能量,周启阳继续寻找未婚妻。

  毕竟,情侣之间还是有一点灵犀。

  张岚最终发毫未损的找着了。周启阳清醒以后,心里多少有些恼火:这个个性十足的家伙,经常独自行动,就不能像一个普普通通地女人一样待在家里?!

  接下来,这两位情侣经历了可怕的诅咒。好友黄海、马小田、张昭辉、杨帆、陈平,还有一个独臂人都跟罗瞻一样,成了岛上游荡过的尸体。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幕幕,那些死人,一个个在周启阳面前略过。

  也许,有一天周启阳可以理解独臂人的心情,除了纠结,更多的是胆怯与不安。

  难道现实真像《千魂书》所说的一样,要用一千个灵魂去祭奠。

  难道控制别人的灵魂,就是要控制别人的记忆?

  带着这些疑问,周启阳又在记忆中寻找答案。他突然记起《黑暗默示录》有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有一个“魂”字。

  “嗯……是这样的么?”原来它叫《摄魂书》,这本书的核心问题,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按照个人意愿改变命运。

  相信有人一生都在做这件事。

  梦醒了,天就亮了。

  没有经历的也许真存在。

  《千魂》读后感(八):在这个虚幻的世界真实地活着

  相信来读此书的读者,都是看过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同一作者的作品,现在出了同样主题的小说版,自然是不愿错过。若说前者的书是一本用来参考精神病人思维世界的访谈手记,让我们对自己及他人在惊奇与思考中有了全新的认知,那么《千魂》一书,则是让作者生生地拉入了精神病人一个奇幻而诡异的脑内异想世界。

  踏入这光怪陆离的世界前,先问你一句:何为真实?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就是真实;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永远只是故事。只因为亲历之事,于已,已然发生了改变;它改变你的形体外观,或是你的想法、观点,在未来,也会改变你的身边人乃至下一代;听过的故事,无论感受是如何真实,始终容易忘记。若把任意一件事比喻成地震,那不过是震级大小及震中远近的区别。

  好,现在,随我翻开此书。

  阅读这本小说,就像一脚跨入未知的孤岛,一脚还停留在沉闷的现实。一本未被世人见过的神秘之书,却引起无数的杀戮,只听世人说,有了它,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主人公为助未婚妻周岚回家,踏上了一座孤岛,却意外地卷入了一场意想不到的阴谋。因为各种理由而来的人们,放下了生活中的面具,撕开了人性中最残忍的一面:虐杀、猜忌、贪婪、仇恨、占有欲……故事就此展开,在黑沉沉的雨夜里读来让人觉得恐怖,却无法放下书——毕竟我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情节紧凑毫不拖沓,读来惊险刺激,即使是靠在最舒服的沙发上,也有背脊发寒之感。读到最后,结局又让人吃了一惊,转而会心一笑——原来所有的情节,都与精神病人的精神世界紧紧相连。这本书到底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哪可能真的有这本书?但反之思考,现实世界中类似这样的“书”不胜枚举,又有多少人向外界寻求金钱、快感或美色之物?它一个虚幻的世界,也是一个现实的世界。而只有感受者,才是真正真实的存在。

  从头至尾,我一直在思考的是本书的关键词:掌握命运,封面又写到:命由天定,运由已生。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用劳动改变命运,比如延长寿命,享受高质量生活,摆脱一些机械劳动,来释放自己的思考空间,从而促进自身的提高与发展。是的,不可否认,人类总做的一切,只为能够握住这只看不见的手——命运。相比于那些在书中将一切希望寄托于那本书的人们,我仍然觉得出生时若已注定了命运,那后天还是依靠自己去争取。投机取巧,凶恶之极,如此等等,那都是幼稚的表现。

  从一部采访手记“我-他/她”到描绘成一部小说“我-你”,叙述人称的转变,就是一个更好的让读者了解另一个群体的方式。精神病人并不是异类,只是进入了另外一种思考的轨道。无需用有色眼镜去解读他们,进入他们的世界,往往能让读者从有认知自我到突破自我的跨越性思考,重新对世间的万千同类有新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对眼前的世界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更好地理解这个奇异而虚幻的世界。

  《千魂》读后感(九):命运的奴隶

  第一次接触到作者的书还是在高三的时候疯传的那本《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里面讲述的是在精神病院里形形色色的人的奇思妙想,不敢评价他们的想法是对是错,但是却给我们另一种对世界的新认知。

  这本《千魂》同样给人很大的触动。

  “真实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说经历过的才是真实,没有经历过的就不存在。但是作者却在前言中提到“无论是否经历过,足以造成某种改变的,才是真实的。”正因为很多人想让自己的记忆中存在更多的真实,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这本书就借此开始了。

  文章的前面部分还算是娓娓道来的,一群人为了一本名叫《黑暗默示录》的书来到一座小岛上,后来主人公周启阳因为未婚妻张岚打来的求救电话也来到了这座小岛。

  为了得到这本听闻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书,一群不相识的人来到了这座岛上,之后,他们彼此防范,谨慎,把人性最丑陋的一面都毫无保留的展现了出来,而主人公也卷入了这场迷离,惊悚的寻书之旅。

  周国平说过,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因为恨是爱心的受挫,而冷漠是爱心的死灭。当随行队伍的人死后,主人公来到岛上提议报警的时候,有人说,这并不重要。将生死都当作不重要的人,要么就是大彻大悟的圣人,要么就是心狠手辣的恶人。

  欺骗,猜疑同样是出现得最多的为得到那本书所用的手段:有人死后才说出事情真相;有人隐瞒自己是被警察通缉的嫌犯的事实;有些人没有坦白他们本就认识的真相……一次次的欺骗,互相猜疑,让看似波澜不惊的几人之间早就暗藏杀戮的念头。

  当然,文中也有一些零碎的正义向上的精神。习惯逃避,懦弱的周启阳每次面临危险的时候,都在给予自己暗自的鼓励;也有人在危急时刻帮助他人;有人在紧急时刻选择保护当初企图杀害自己的人……

  在离开这座岛之前发生的那些事无疑是文章最烧脑的部分,有人告诉周启阳这本书是一个诅咒。

  主人公面对这么多不可思议,让人绝望恐怖的现实之后应该早就觉悟,放弃对那本书的追逐,但是最后他依旧选择了获得那本书。为什么?在我看来,如文中所说,很多人在面对生活中的那些麻烦时,都像主人公那样,选择了逃避。我们维系着虚假的平衡,我们伪装自己,同时我们也接受别人伪装后的样子。我们维持着那种常态,哪怕我们知道它是虚假的。但当一切都被打破,一切假象都不复存在,那些假装漫不经心,不在意得失的假皮将会被撕破,内心深处自己的贪婪肮脏的欲望,就会在外界显现出来。这也是主人公迷恋张岚的原因,他内心深处需要一个我行我素,充满诱惑的人物来代替他达成自己的野心。

  文末,当得到这本书一年后,各种恐怖的现象接踵而至,作者最后陷入了对自己对世界认知的崩溃边缘。

  《千魂》这本书是我最近看过的小说中最值得称赞的一本。情节紧凑,一字一句都在给读者带入紧张的环境中,不会给人拖沓慢调的感觉。而文中所提到的掌握命运,也是现实社会很多人所倡导所期盼的。

  我们不想因为教师在到学校途中堵车而上课对学生大发脾气,我们不想因为上司在家中和恋人吵架而在工作上对下属挑三拣四,我们不想因为旅途中糟糕的天气而差点陷入险境……因此,我们想掌握命运。但是细想,这些命运似乎并不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无法改变公路上的交通状况,我们无法扭转别人的家庭生活,我们无法控制天气条件,所以有时,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

  那为何,我们依旧如此执着迷恋的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有欲望的,主宰自己甚至去主宰世界。

  无法否认,每个人都是有野心的。只是有的人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所在环境的限制,自甘在平平的生活中度过一生,你若问他们,你有想过掌握自己的命运吗?他们要么抱怨社会的不公平,自身却唯唯诺诺,要么就很讶异地回问你,“命运?这都不是上天注定的吗?”当然,还有一群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他们极端的杀人放火,甚至发起动乱,看到自己通过非法手段得到的东西,看到别人因为自己的行为变得弱小,他们甚至觉得很过瘾,这就显然和这本书里面的这些人差不多了。

  值得强调的是,还有一群人,一群进步青年,他们不断的获取知识,不断的寻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勤勤恳恳的学习工作,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这里所描述的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我们虽然对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句话不敢笃定,但是我们坚信,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会拥有更多。

  因此,有时候我们不需要去想我们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你可能会陷入“就算你掌握到了自己所谓的命运,这一切又岂不是命运早就安排好了”的怪圈里。你需要做的仅仅是不断的提升自我,不管是自己去掌握命运,还是命运给你安排,你都将会得到你未曾拥有的。

  至于那些邪恶的欲望,你不仅要学会压制,你还要学会丢弃,如果你仅仅是压制,当外界的诱惑大于你自身的控制力时,欲望就会爆发,冲击力大于之前压在心底的力量,如果本身不大那还有挽回余地,如果本身就大得不可名状,爆发出来,那或许你就会出现幻想,或者说走上偏道。

  命运和欲望如果继续追究下去,肯定不是你我能够说得一清二楚的,所以,唯有活在当下,脚踏实地,每个人才会活出更好的自己。换句话说,别去想掌握命运,别去做命运的奴隶,而是去掌握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千魂》读后感(十):妄想安魂曲——评《千魂》

  妄想安魂曲——评《千魂》

  文/吴不吴

  “那是最昌明的时世,那是最衰微的时世;那是睿智开化的岁月,那是混沌蒙昧的岁月;那是信仰笃诚的年代,那是疑云重重的年代;那是阳光灿烂的季节,那是长夜晦暗的季节;那是欣欣向荣的春天,那是死气沉沉的冬天;我们眼前无所不有,我们眼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径直奔向天堂,我们都径直奔向另一条路——简而言之,那个时代同现今这个时代竟然如此惟妙惟肖,就连它那叫嚷得最凶的权威人士当中,有些也坚持认为,不管它是好是坏,都只能用‘最’字来表示它的程度。”狄更斯在他的《双城记》卷首以这样的笔调来宣泄着时代精神所构成的绚烂图景,在他的笔端,那迷离的岁月恰如人类历史所豢养出的珍珠,成为了精神史上一道奇诡的画卷。然,我们用什么标识今日中国的风貌?魔幻?迷迪?梦境?还是疯狂?很难确切的表述出今日世界的全然模样。前几日连续发生的种种死伤与暴力,把国人的精神推向了极度紧绷的时刻。是什么支配了人性深处如幽冥一般的杀戮之欲?是什么令人手染鲜血而不知节制?是什么令一个个魂灵甘愿与靡菲斯特签订死亡协议,达成不可能的欲望?高铭,这位曾经写下《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作家,带着他全新的力作,展现给世人一幅妄想狂梦幻曲,一窥人性深处那黑暗无疆的欲望。

  现实生活中的高铭是个乐天的大男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他精神科的朋友聊天,敏锐的觉察力让他惊喜的发现,很多精神病人有着对世界独到的观察角,按他的说法,从事物内在发现真相,是他们经验世间万物的方式。有整整四年的时间,他倾尽所有精力去探索和了解那些精神病人的世界,于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畅销百万的精神病人访谈手记一出,便销售火爆。而在这本新作中,高铭不再以外部观察者的身份,进入妄想狂的世界中,而是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了自我代入式的玄妙分析。在新书中,高铭巧妙的利用回溯的手法,把事件的重要细节在最后时刻揭晓。从最初的推理与“大逃杀”情节的设置,到最后揭示出一个妄想狂心中手下的一滩滩鲜血背后隐藏的人性动机,高铭的笔法无疑是异常的精妙。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杀人如麻的人,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动机。而高铭所做的,便是把这份神秘的动机展现给世人面前,然,高铭所写的,又何尝不是你我心中所隐秘的最深的企望?

  周启阳,一个公司小职员,因为无法接受自己失业的现实,于是常年浸泡在网络上。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本关于如何掌握自己命运的天书,叫《黑暗默示录》。在这本书的召唤下,周启阳开始了他疯狂的杀人之路。当他的愿望得以实现时,他才发现自己的欲望又绝不仅如此,但他已经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撒旦。于是他便又不得不继续上路了。《千魂》,一千名为此丧命的人,便成了周启阳生命中无处遁逃的梦魇,这梦魇像是一道无形的墙壁,把周启阳的精神深深地嵌入在了他妄想的世界。他杀人的动机很简单,希望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文中,周启阳开始觉察到他自己内心的隐秘动机时,他自言自语道,是不是一辈子就要做一个公司小职员,一辈子就这样平庸的过一辈子?他希望什么?他希望被看见,被瞩目,获得荣耀、权力与女人。于是,在他最初的幻想中,他幻想出了一个美丽、独立,有着令人着迷一般的女性,张岚。正是张岚与他合作,他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然,这条欲望之路上充满了血腥和暴力,充满了杀戮与幻象。最终,周启阳进了精神病院,他的幻想却从没有终结。

  “为什么人会有妄想?”

  “因为人性。”

  似乎“人性”是一个可以涵盖一切的词汇。然,妄想像是道锋利的宝剑,把现实和虚幻紧紧勾连起来,把一切真实抹去,留给了隐秘的黑暗。在黑暗里,人们渴饮鲜血,把死亡本能发挥至极限,又把生存本能最大限度的扩展,于是在黑夜中,活下来的强烈祈求改变了人性,扭曲了良知,荡涤了人们的底线与道德,把人性的欲望无限放大成了彻底的恐惧。这份恐惧来源于自我的空缺,来源于对于不可能之爱的绝望。而绝望之爱却又是人性最深处的渴望,当恐惧支配了一切,接管了一切时,生命只剩下一片荒芜。而《千魂》中,高铭便构建了这样一个荒芜的世界,留给今日的你我,深深思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千魂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