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华夏边城》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华夏边城》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06 22:09: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华夏边城》读后感精选10篇

  《华夏边城》是一本由萧春雷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16-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夏边城》读后感(一):走进边城,感受历史变迁

  作为“中国的掌纹”系列丛书,相对于《自然骨魄》的唯美,《华夏边城》更着重于每个城市的发展和气质。在作者萧春雷眼中,城市是人类最恢宏的创造物。偏处一隅的边陲城市,扎根于当地奇异的地理、历史和风俗之中,经受着异族文明的强烈冲击。每座城市都独一无二,但边城就像那些远离父母关爱的孩子,身世沧桑,性格倔强,最让人动情。

  《华夏边城》描绘了一幅幅历史与发展完美契合的理想画面。

  ——历史之美

  说到河西走廊,唐前朝,按《资治通鉴》的说法,“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将西北军队调回内地平叛。公园764年,吐蕃趁机攻陷凉州,在河西实行吐蕃化政策,城池尽废,道路阻绝。宋末元初的史学家马端临说:“盖河西之地,自唐中叶以后,一沦异域,顿化为龙荒沙漠之区,无复昔之殷富繁华矣。”

  说到穹隆银城,《通典》称:“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东西千余里,胜兵八九万人。其人辫发毡裘,畜牧为业……无文字,但刻木结绳而已。”

  ——风景之美

  札达土林举世闻名,最典型的土林景观在中部的札达盆地附近。曲龙盆地周边的山坡上,又很少几处青灰色土林地貌出露。地质学家说,札达土林是一种厚达千米的河湖相沉积地层,受到冰川压实,然后又被流水风化沿节理裂隙侵蚀而成的地貌。因为它是沉积地层,砾石混杂,并因各个时期的气象水文差异,像千层糕一样,呈现出不同的层理、性状和颜色。又因为沉积层尚未压实成岩,处于一种半固结状态,硬度介于岩石和泥土之间,在流水冲刷和寒冻、风化作用下,它们逐渐形成一种沿水平方向均匀排列的塔林状悬崖,每层高达数米或数十米,层层叠起,仿佛压在地层里的彩虹,绚美雄奇。

  ——发展之美

  湖湘文化最重视道义人格,所谓心忧天下,砥砺品行,不为无益之事是首要价值敢为人先,永争一流,是次要价值。回想百年前的长沙,少年毛泽东和第一师范的同学们就相约寝室里“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间的事,不谈家务琐事,否则不做朋友。这是些何等严肃坚毅的人!我觉得老长沙与新长沙之间存在一种断裂,莫非是那把火烧出了一个新长沙?

  书中着重介绍了喀什、重庆、长沙、厦门等7个边城,而其中,描写拉萨的篇章最令人沉醉。在很多人眼里,西藏是一个与天最近的都城,更是身心与神灵最接近的地方,其遥远的距离和惊人的高度让人感叹不已。作为西藏的代表城市,拉萨也成为很多人想象西藏的焦点,坐着火车去拉萨成为许多人共同的青春回忆或还未实现的美丽憧憬。当真的到了拉萨之后会发现,在这座出租车起步价(10元)以内几乎可以到达任何地点的小城之内,却有太多独特的风景与风情。

  而书中的拉萨是“混乱,但生机勃勃”的,“拉萨的真正原点其实是大昭寺和八廓街。这里地势低洼,商铺林立,宗教与市井气息交融,虔诚的信徒、闲散的游客和肮脏的乞丐错杂。这是一处汇集了传统、时尚、佛像、信徒、朝拜、观光、交易、神圣、敬畏、奉献等元素的场所。”1951年以前的拉萨很小,只有八廓街周围一小块,宇拓路在那时还是空地、沼泽。要再往东走一百多米,过琉璃桥,才算进了拉萨。经过漫长岁月的磨砺,拉萨已经矗立在世界之巅,任人解读。“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拉萨……拉萨是世界的轴心,在朝圣者的脚步里日夜旋转、上升……”

  正如书上说的,“世事变迁,城市的性格随之演变。”这些边城是大地的符号、历史的文脉和精神的家园。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华夏大地依然留存了众多的名城,留住了历史,留住了灵魂。翻开《华夏边城》,仿佛将这些历史重新走了一回。

  《华夏边城》读后感(二):地理大散文《华夏边城》

  地理大散文《华夏边城》

  《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是我最喜欢的两本杂志,读了十多年,不过却很少关心这些文章的作者,只熟悉《中国国家地理》的主编单之蔷,因为每期都有他的文章。别的作者就很少留心了,比如本书的作者萧春雷。萧先生是这两本杂志的重要撰稿人,这次国家地理为他的文章集结成了三本书,《华夏边城》只是其中的一本。

  萧先生笔下的城不仅仅在讲地理也讲人文,还有故事。有点像余秋雨的历史散文,在后记中萧先生称自己的散文为地理散文,不仅仅讲地理,还有讲文笔,讲故事,让一篇文章丰满起来。

  《华夏边城》里描写的都不是中国的重要城市,都是边城,有河西走廊的古城,有象雄的古都穹窿银城,这两个都不知名,读过才知道。还有拉萨,喀什,重庆,长沙还有厦门,剩下的虽然闻名,但是作者的切入角度都很独特,看了以后感觉耳目一新

  这里面算起来只有拉萨我去过,感觉也没少查资料,可是和萧先生一比还是差了很多。萧先生讲的拉萨讲的是转经之路,原来拉萨的中心并不是布达拉宫,而是大昭寺,转经的中心都围绕着大昭寺。而八廓街才叫拉萨,去布达拉宫就已经是出了拉萨了。为什么转经要绕大昭寺呢?是因为大昭寺里有一尊释迦牟尼等身佛,围绕着佛像形成了转经路,转经路天常地久就变成了八廓街。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三条转经路,内外和中,内就是在大昭寺内,中就是八廓街,外是新形成的一条巨大的转经路,大到把布达拉宫也包进来了。一圈一圈的转经路就好像一个坛城,拉萨就是一个坛城,是中国信仰的坛城。

  萧先生并不贪多,一个城市只从一个角度切入,一万多字的文章不可能全面展开,所以选择的切入点非常重要,要从这一个点中,透视出这个城市的风貌,要体会到这个城市的精神,要能够了解这个城市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选好了这个点,于是就要深入进去,深入到历史当中,然后和现实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挺大的工程,每一个城市作者都要精心设计,查找资料,然后再去拜访,还要专门请教当地的学者和专家。所以才能够写出如此深刻的,优美的文章来。

  很多东西看过才知道,知道喀什因为恐怖问题而使得旅游业停滞,维吾尔族因为和别的民族不融合,所以语言不通,不能够到外地去打工。连小区都分成维族小区和汉族小区。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性格和特点,如果只是浮光掠影走过一次,你看到的房子可能都差不多,可是却不清楚一个城市最底层的精神有何种不同。

  读完之后只感觉不太解渴,作者之写了这些边城,还有很多很多城市没有写,真的好期待作者能够继续把这个城市系列写下去,希望看到作者笔下更多我熟悉的城市,想看看作者怎么却描写沈阳和抚顺,描写东北的城市,描写北京上海,期待中。

  《华夏边城》读后感(三):十年看中国,一城一华夏

  十年看中国,一城一华夏

  文/斯索以

  城市并不是自古有之,它是人类的聚居、发展过程中逐渐开出的一朵朵花。因此,它有盛放和凋零,在城市的历史上我们看到,一些城市新生,一些城市死去,即使那些千年未逝的古城也在不断演变着,新芽代替旧质。因此,“城市没有固定的本质,如同人类一样,它在不同时期显露不同的面目。”萧春雷在《华夏边城》一书中所讲述的,正是它们的故事,同时,在书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位有思想的作者在行走中对存在之意义的追问”。

  书的主体部分由七篇文章构成,均是作者近十年的沉淀,是“中国的掌纹”系列文化地理散文其中的一部(三本为:《自然骨魂》《大地栖居》《华夏边城》),着重从中国历史上的“边城”的角度写一部城市的历史。关于此书的写作,萧春雷的一段话最能将我打动,这段话也昭示了这种写作的价值和意义。他深情地阐释:“华夏大地的每一处褶皱,都堆叠着厚厚的文化层,像是掌纹,讲述着我们民族生存故事。我奔赴各地,细致查看,努力破解那些紧攥在掌心的秘密。与手相学家的不同在于,他们预测未来,我阐释什么样的过去造就了今天。”最初的行走,为什么选择“边城”,它们代表了怎样的文化味道呢?作者在前言中也说得很明确,“偏处一隅的边陲城市,扎根于当地奇异的地理、历史风俗之中,感受异族文明的强烈冲击,往往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每座城市都独一无二,但边城——那些远离父母关爱的孩子,身世沧桑,性格倔强,最让人动情”。

  在作者看来,城市的故事就是人类的故事,城市的变迁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人类创造了城市,城市记录着人类的历史,任何一座城市的兴起最初都与人类的活动相关,因人而膨胀,发展成鼎盛的形态;又因人慢慢枯萎,曾经聚集的资源变得衰竭。在这种意义上,华夏边城也是人的边城,是一部动荡中寻求生存的历史,也许生存的地理位置相对不变,历史的车轮却以不同的形式或轻或重地碾过。

  但是,城市的出现,又总挂缀在具体的地理位置上,书中所涉及的城市的兴衰都与特定的地理因素有关,如河西汉唐城市群的武威、张掖、嘉峪关、酒泉、敦煌,在这片土地上,“一个王朝覆盖着另一个王朝,仿佛脚印叠压着脚印”,每一次发展都是一次翻新。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这些城市长期在历史的腾挪中沉默。还有拉萨、喀什、重庆、长沙、厦门等,一些城市在今天看来似乎已经算不上边城,但今天依然可以寻见旧时有关地理的烙印,留在边民心中的印痕连同过去多个时期的文化早就一同沉淀下来,成为这些城市一种独特的品质。

  十年来,萧春雷以寻城的方式去靠近这些城市,深入历史和日常,发现它们的过去和此时。他将自己的写作归为人文地理写作一类,旨在通过高度原创的深度写作,来还原一个城市的文化面貌。在他看来,这样的写作是言之有物的,且与一般的出行游记、旅行见闻完全不同,它的突出特征是以问题为中心,然后调动所有资源去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写作上呈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他所强调的,一是讲究文采,二是注重现场感,三是强调学术性。在阅读中,读者可以鲜明地感受到,文字充满抒情意味,笔触所到均有情的在场;现场采访让一场场寻城故事更为鲜活生动,现实的言说与历史之间形成了一股张力;对于学术性的强调则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史实的尊重上,专家观点的引用让文章更具可信度,虽是散文,却具有历史的价值。此外,作者在思考了城市的今天和过去的同时,还提出并探讨了一些有关城市建设、生态保护及人类发展等命题,这也让本书的内涵更为深厚,读者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

  十年看中国,一城一华夏。也许一城并不能代表整个华夏,但作者笔下的每一座城,都有着深深的华夏烙印,他的每一次行走,都牵动了一座城在历史上的生死抒情。

  2016.10.10于北京•既往居

  ■提示:如需网络转载、纸媒刊发,请先联系。并注明出处和文章署名。

  豆瓣地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20979693

  《华夏边城》读后感(四):我们都是城市鉴赏家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特意去搜索了一下“华夏”这个词的意思,解释太多,我就理解成强大的中国,这个意思吧。华夏边城,我理解为强盛的中国在过去有过辉煌历史的边缘城市或者边陲城市。

  在看前面四个城市的时候都是一种肃穆的心情。下午一个冗长的会议,在这种场合我都是看自己的书,而且比任何时候都静得下心来。刚好,这本书需要静下心来细细研读,才会品出其中深邃,也 更能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庄严,仿佛读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部历史。

  以前从未对这些边陲城市有过太多了解,印象中就只是黄沙遍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样的诗句也只停留在脑海中,甚至我都未太想过这两个地方是否真实存在,然而这本书告诉我存在,虽然现在也是一马平川,只见一片寂静的荒漠。曾经的繁华圣地,经过时间的变迁,水域的改变,风沙的吹蚀,如今已经不见踪影。有些是绿洲沙漠化,有些是现代带来的结果。

  硖口是河西走廊最新的一座古城,这里两排土屋完整地存在,街道却空空落落,没有一个人。因为高速公路开通后,这里不再是由驿站兴起来的集镇,被时代抛弃在荒凉古道上,无人问津。也许若干年后,这里也会像阳关、玉门关,只留在诗句中,只成为一个地名。

  穹窿银城是象雄的遗址,作者在这一章一直想述说清楚到底哪个才是象雄真正的遗址,古如江寺还是卡尔东,也亲自探寻,并有了自己的结论。我看到的是象雄因为一位王妃被松赞干布灭国。曾经一个有自己的象雄文化,象雄国教,大部分藏区都是象雄王国的大国,如今只有一些像墓邱一样的石碓,和无法考证谜一样的都城。

  接着是拉萨,我相信很多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跟着火车去拉萨,感受不一样的文化,看一看阳光下美丽的布达拉宫。这一章给我们普及了拉萨的历史,真正的城市中心,拉萨的灵魂。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大家在语文课本上看过,但是真正的关于他们的故事,我在这本书里第一次看见,可能我的视野限制,但是读完真的觉得两个人能力实在是太强了,而文成公主初来到拉萨,备受委屈,尼妃处处刁难,但是她以谦恭和智慧化解了种种矛盾,并为松赞干布带来了十二岁等身佛像,最终安置在大昭寺,成为吐鲁番时代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我想影响我最大的是松赞干布对他统治地区信仰的建立,所以直到至今,藏传佛教仍是我这样无信仰的人不解的迷。

  喀什因为恐怖份子一度成为热词,在这里我看到作者和我一样有好奇心,就是当地老百姓对这些分裂份子是怎样的看法,确实,大多数的老百姓追求的只是一份安稳的生活,社会和谐。如今维吾尔族青年也读书,大学毕业,也努力学习流利的汉语,可是他们对内地依然有一份恐惧,尽管政府组织了技能培训,辅导语言,希望喀什的少数民族能真正融入到我们的大家庭中,然而一些恐怖事件,让很多人对这些青年有了别样的看法。我很赞成作者在最后说的:“中国是你的祖国,你可以到内地任何一座城市发展,不论别人是否高兴”。其实在我身边,对这种恐惧还是少,记得有一天上课,我让学生在纸条上写一些答案。有个同学用非常漂亮的藏文写了答案,非常漂亮是因为我觉得字迹纯熟流利。我说,这个看来我得请门口的清真馆子的老板来帮我翻译一下啦。那个学生说,他看不懂,因为我写的是藏文,他不是藏族。好吧,我的意识中只知道他们是一个地方的少数民族,具体哪个民族用什么文字我分不清。

  最后说到重庆啦,我作为重庆人,不知从何说起,大家都注意到了重庆曾经作为陪都,抗战遗址非常多,来重庆旅游必不可少的几个地方都是红色文化,而且免门票。我也是在非常热情国民党发展的老公的带领下,才来到了蒋介石官邸,才去参观了一些抗战遗址。我想生活在这个年代,很多东西已经被弱化了,走在西南大学的校园中,会看到不少防空洞的原貌,街上也会有,现在被改造成了各种商店,外貌却一点变化没有。旅行中遇到的很多人,都会去成都,但是重庆属于可去可不去之选,但是我觉得重庆能给人留下的东西真的非常之多,在我走了些城市之后,我依然未见过如此有魅力有特色的城市,不管是地貌还是人文。

  总结下来,中国的掌纹有沙漠中曾经存在的种种繁荣,有延续至今的信仰、文化,也有如今发展起来后城市的新样子。

  《华夏边城》读后感(五):寻城迹

  《华夏边城》的作者萧春雷称自己的写作为“人文地理写作”。通过扎实的资料分析,深入实地的问访,带领读者一同步入这些城市。梳理城市脉络,感受城市脉动,去寻访城市的印迹,回味那些人、那些事、那座城。

  本书的编排也极具层次感,或许是作者特意的安排,沿着历史的脉络由远及近,地理方位由西向东,仿佛一场时间与空间的城市穿越之旅。沙漠之中的边陲城市,青藏高原上的雪域圣城,南疆腹地的热闹巴扎,热火朝天的山城重庆,岳麓山下的湘人情怀,最终定格于作者的故乡岛城厦门。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地表之上的标志性景点与建筑,不止于极富当地特色的美食,而在于体味隐藏在城市之中的属于城市自己的性格。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创造物,我们身处城市之中,通过旅行步入他人生活的城市。身在其中,品尝美食,游览休憩,走街串巷,感受这座城市的氛围,却很少去真正寻根究源。老一辈人们关于这座城市的古老传说,也渐渐随着他们的逝去而逐渐销声匿迹。

  如何去深入了解一座城市,作者萧春雷有自己的观察世界的方式。“研究一个地区的文化,我首先读地图,了解它的山川水系、岩层地貌;然后是历史地图,弄清政区演变、人口迁徙;再然后关注族群聚落、方言信仰和生活方式及现状;最后才是我所讨论的主题。你一定要到现场去看、去问、去感受才会发现问题。写作,回答问题,也是彻底展示你的知识、才华和思想的过程。”我们想去一个城市,多半会在意景点、美食、街区,不会像作者一样去扎实的寻根究源。作为一个伪地理爱好者,有限的旅行时间,不多的阅历局限之下,对于一座城市的好奇心,只能从作者严谨的文章中一窥究竟。

  城市微观之下就像一家人经营的房屋一样,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喜欢的布局,建造风格也各有差异,个性鲜明,充满生机。一旦无人居住便会荒凉破败,残垣断壁于荒草之间,依稀还能听闻曾经的欢笑却也遍寻不见踪迹。

  作者在序言中写道:“我所关注的城市,多数是远离中原王朝的边缘城市,或者边陲城市。”于是镜头对准了湮没于黄沙之中的三角城遗址,唐诗中早已耳熟能详的阳关、玉门关、金关。多少豪情壮志的诗句都闪回在脑海中,“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汉唐时期的边陲要塞,诞生于民族的碰撞与交流之中,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凋敝荒凉。鲜少有旅行者会去关顾这些风化严重的古城遗址,他们耸立在黄沙之中,狂风吹过飞沙走石,仿佛重回当年丝绸之路,商贾云集的盛况。

  关于藏地本教的发源地穹隆银城遗址的争论一直持续,卡尔东还是猴子山?遗址静静的残存在那里,不言不语,本教信徒心中的答案无论是否正确,好像亦无关紧要。心之所诚,行之所善,就可。作者更是在实地考察之后,根据两地的居住地遗址,产生了新颖的推论。

  拉萨与喀什,有信仰的城市往往有更多的故事。拉萨的佛教徒一遍遍的围绕着大昭寺转经,重复、轮回,这是充满了虔诚与信仰的一生,令人敬畏。拉萨这座城市也因为信仰光芒而光辉四溢,令人向往。喀什人们陶醉于巴扎的热情,语言与文化的差别让他们在“东”与“西”之间来回张望。作者提出的“强化国家认同,淡化文化认同”这一观点也值得深思。

  目光由西向东,我们熟悉的重庆、长沙、与厦门。前面的城市,历史探究居多,文化信仰深奥,地缘历史复杂,读着感觉大涨知识,却也觉得陌生。一遇到这三座城市,阅读也仿佛轻松起来一时间脑中所想也变成了,火锅、臭豆腐与鼓浪屿。而就是这三座我们可能大多数人都曾到访的城市亦能通过作者的笔触,透过另一个视角,收获不一样的感触。

  寻城迹,亦如读人。城市的性格,说到底也是聚居其中居民的性格,随城市的变迁而变换,却与依然与城市紧密贴合。与作者一起访城,作者严谨的文风,广大的知识容量,让人获益匪浅。

  《华夏边城》读后感(六):读《华夏边城》,走进长沙的前世今生

  说起长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不瞒你说,我最先浮现在脑海的是刘同,艾明雅,还有湖南师范大学。刘同就是在那里读的中文系,现在人在北京,而艾明雅一直居住在长沙。我喜欢他们的文字,喜欢他们的性情。

  其次,想到的是《湖南卫视》,很多好看的大型影视剧都是在这个台首映,还有很多娱乐节目也是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什么《快乐大本营》《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等,虽然我没有一一看过,光听身边的人说,耳朵都磨成老茧了。

  关于其他,便不熟悉了。

  最近读萧春雷先生撰写的《华夏边城》,对长沙的前世今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地理劣势的焦虑。

  长沙位于长江支流湘江边,在全国无足轻重。虽然位居内陆,并因位于纵贯中国的南北大通道而在秦汉时期就已初步开发,但至今依然属于一个比较弱势的省会。

  “长沙是三流城市的命,却怀着颗一流城市的心。”《长沙晚报》记者任大猛感叹说,“湖南深居内陆,离首都远,离海也远,相当于中国的胃,在地缘上天生劣势。这地方只能安下一座三流城市,自从湘军东征后,长沙人有了自信,做什么都要全国一流,城市也要跟北京、上海比。”

  可惜,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座城市因地缘劣势而焦虑,为抱负过于宏大而躁动不安。于是,它开始疯狂娱乐,作为一种发泄方式。这就好比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因出身限制迟迟没有实现目标,而后焦躁不安,终日买醉,混沌度日。

  对此说法,作者表示疑惑。湖湘文化最重视道义人格,所谓心忧天下,砥砺品行,不为无益之事是首要价值;敢为人先,勇争一流,是次要的价值。一个严于律己的人怎会因抱负难以施展而自甘堕落呢?这不像湖湘人的风格啊。莫非新长沙与老长沙已经断裂?作者这样想。

  娱乐之都的忧乐

  长沙精神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据媒体报道,1995年有10万长沙市民走上街头投票,选出这句长沙精神。其中“心忧天下”出自湘人左宗棠自撰的联语“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也与范仲淹为湖南岳阳楼写下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关。

  而充满讽刺意味的是:十几年后,长沙人就变成了幸福的小市民,先天下之乐而乐了。

  何以见得?

  当作者问长沙最有名的是什么?回答是:芒果台。在百度检索栏输入“湖南”两字,后面会自动跳出一堆“卫视”,而“湖南卫视”已经成为湖南最著名的“特产”。作为一家地方电视台,在短短十多年里,湖南卫视播出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超级女声》《我是歌手》等横扫全国荧屏,与央视分庭抗礼,的确十分成功。2012年更因市民幸福感指数最高分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最高荣誉大奖”。

  可见,一座城市相信快乐是最高的价值,最终会得到它。

  对此,作者表示他看见了长沙的仓促转身。一座质朴、血性和光荣的城市,一刹那交换了一副面孔:嬉皮笑脸、醉生梦死、小富即安。不禁质疑:长沙人是失去理想了吗?

  湘人的特殊气质

  中国文明发展到晚清,已经烂熟,暮气沉沉。湖南人的出场让人意外,他们胸怀壮志,舍生忘死,如同一个血气方刚的青春种族。陈独秀也曾写文章赞扬湖南人的精神。

  一个民族的暮气,指的是世故、圆滑,信奉好死不如懒活。但湖南人不来这一套,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宁愿为理想而死,也不苟且偷生 。湖南士子的自杀比例特别高,陈天华、姚宏业、杨毓麟、彭超和易白沙,在世俗的眼里都有大好前程,却因为信仰放弃生命,蹈海投江。这种视死如归的血性,在我们民族里消失已久。

  学界对湖南人的特殊气质大略有两种观点,其一是地理决定论,湖南是四塞之国,地质刚坚,民性倔强;其二是血缘决定论,认为湖南人的性格来自汉人与少数民族杂婚。而作者觉得文化的影响最为重要。学风是塑造南士子的关键。

  还认为,近现代湖南人才群的崛起,不是因为文化先进,恰恰是因为文化落后。最出色的湖湘学者并不做学问,因为还有更紧迫的大事救亡图存,改造社会,建立事功。这些按宋明理学模型塑造出来的书生,“穿越”来到衰朽的晚清,比时代年轻数百岁,摧枯拉朽般改变了中国。

  长沙印象

  作者说,他还是怀念百年前的那个长沙,近代史上光芒万丈的长沙,谭嗣同、黄兴、杨昌济的长沙。他们不娱乐,或许也不快乐,他们先天下之 忧而忧,充满信念、道义、悲悯和血性,为这座城市赢得了永恒的光荣。眼前这个“快乐幸福”的娱乐长沙,不论遗忘还是背叛更像是传媒、商企、广告、旅游、娱乐业和官方合谋的产儿,华丽而虚幻,在两千多年的长沙城市史上,如同一个小小的旋涡。

  关于长沙的前世今生,自知了解甚浅,但我很赞同作者题在扉页的那句话:华夏大地的每一处褶皱,都堆叠着厚厚的文化层,像是掌纹,讲述我们民族生存的故事。

  这就好比人生,你眼角的每一个皱纹,你手上的每一个老茧,都是你走过的路,踏过的桥。正是那些路和桥成就了今天的你。不管今天的你是否成为了大家一直期盼的样子,而实实在在存在着的正是这一路走来的你,风尘仆仆的你,独一无二的你。

  《华夏边城》读后感(七):轻松有趣看边城

  对于专业的地理类文章,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地理并非我所爱,如我这种普通人,大概更爱看各种旅游达人所分享的旅行小技能和轻松有趣的当地风情。

  这里就有几个关键字,轻松有趣。然而这轻松有趣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内容浅薄,粗陋俗套,而是对于传播专业知识,所采用的方式不同,所收获的效果自然也是截然不同。

  那萧春雷的文字为何有如此的力量,吸引我去阅读呢?又有何不同之处呢?

  最大的不同,便是文章的组织形式。他的每一篇文摘,不论是给城市取一个恰到好处的标题,或是从各方面阐述边城的面貌,都不似一般严肃科普的套路,而是如一篇行云流水般的散文一般,写作思维并不设限,其中不止有专业的地理知识,更出彩的是作者根据此情此景所生发出的感叹和思索。而要把地理和当下的自我结合起来,有机融汇到一起,这大概是萧春雷的文字最吸引我的地方,比如在面对着被牧羊人掏空的墙洞和被沙漠掩埋的城池时,他说出——“没有城池是永恒的”这句话,我们的文明就在遍地废墟中生长消逝,花开花落。

  因为是散文,所以萧春雷的文笔如何便在文字当中一览无余,在自然边城中,我看到的是他文字的灵性和自在,飞扬又收拢在一起。在如何描述每个城市的精神风骨和地理面貌的时候,作者的文字不像是描述专业一般的刻意,有点像阅读一篇家常的文字,如同和一个通晓城市变迁的老者缓缓对着,聆听他讲述的他眼中的城市。确实,作者在每一个城市的描述中,都穿插了无数个当地人的家乡俗语和昵称故事,阅读起来感觉特别亲近。

  萧春雷笔下的每一个城市都不单调,它们充分地展示了自己各方各面的美感,比如人文的积累沉淀、历史的千般风采、地理形态的独特姿态、社会风气的前因后果、城市面貌的变迁发展等,这些城市仿佛是一个个活色生香的美人,吸引了我去一探究竟。

  因为是湖南人,对于其中有关长沙的部分自然是颇有心有戚戚焉的感悟。

  作者对于每一个地方,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如他所解读的“长沙“,是为一个先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代表了。我们都知晓因一张湖南卫视的娱乐招牌在全国闻名的长沙,如今已然是一个在饮食,娱乐,文化等多方面颇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娱乐策源地。他用范仲淹的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来解读历史中的长沙和如今人们眼中的长沙。

  阅读他的文字,还勾起了我这个外来人士对于本土长沙的历史兴趣,其中介绍的关于江边摆放的5元一张的躺椅,和画龙池酒吧一条街的声色犬马的介绍,关于新旧长沙的一场大火之后的对比。

  更有趣的是,长沙如是说——长沙是三流城市的命,却怀着颗一流城市的心。确实如此,在长沙生活多年之后,见证了长沙的日新月异的变迁,还有长沙人不服输的气性和脾气,我也爱上了这座怀有焦虑和梦想并行的城市。

  我喜欢作者的一个比喻,华夏大地的每一处褶皱,都堆叠着厚厚的文化层,像是掌纹,讲述我们民族生存的故事。作者在细心破解这些每个城市握在手心里的秘密,我在聆听他讲述这些故事。毫无疑问,作者的文章绝对可以归结到专业地理文章来赏析,因为作者对于地理科学的热情和专业,从他多年的作品和一贯态度中可见一斑。

  原来我并不是排斥地理,只是需要以一种更有趣的方式让我接受。我想,阅读了此书的你,一定也有如我一般的感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