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道连·格雷的画像》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道连·格雷的画像》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7 21: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道连·格雷的画像》的读后感10篇

  《道连·格雷的画像》是一本由(爱)王尔德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00元,页数:18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道连·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一):道连格雷的画像

  来豆瓣这么长时间,一直都想写点东西,作为一名科研狗,平日留给我看书的时间并不多,大学时代读的比现在多点儿,但既然决定开始将自己的一点想法记录一下,那就一定会坚持下去的,加油,,Echo! 道连.格雷作为美男子吸引了画家巴兹尔的注意,奉其为灵感来源,为他所作的画像生动逼真,而正是因为这幅画像和亨利勋爵的影响,道连祈祷永葆青春,让画上之人代其老去。没想到一语成谶,他也因此走上了享乐,堕落的道路犯下了一个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却把这一切归咎于那幅画像和当初的祈祷,希望能通过摧毁画像而不再受到影响,殊不知那幅画像就是自己的灵魂,灵魂消散,肉体又岂能存活于世? 把后来的一切归咎于当初的祈祷是没有道理的,之后一步步的决定都是自己的选择,你可以选择与人为善,却…… 另外,书中多次提及人们对道连的评价“迷人王子”,认为坏人都是长得又老又丑的人,像道连这样的人是不会犯错误的,隐喻了人们的肤浅与无知,以貌取人。 青春永驻是可能的,但绝不是表现在脸上。你对待生活态度,对世界的好奇心,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将使你无惧容颜的老去,永葆青春的心。

  《道连·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二):画像---《道连格雷的画像》

  《道连格雷的画像》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剧本的草稿。幕与幕之间切换明显,基本没有过度。交代剧情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人物对话或者内心独白,很少有环境描写。读的时候我已经在大脑里搭建了一个舞台,有一个英俊的青年演年轻的巴兹尔,一个驼背阴沉的谢顶中间人演四十岁的巴兹尔。一个骄傲邪魅的青年演少年亨利,而老年的亨利要大腹便便。所有的角色都要有两个演员,除了道连,一直是一个美丽纯洁的少年。木心评论说王尔德太唯美,美中不足是缺少对整体的把握。在我看来是中肯的。《道连格雷》作为文学作品有点显得孤单,像一串缺了珠子的珍珠项链。

  这本书从篇幅上来看不算长,但是因为作者剧本式的结构给了读者很多想象空间来填补幕布落下时的空白。看前几章时,我以为这是一个纯洁青年堕落腐败故事。可以讽刺资本主义飞速发展后产生的物欲横流社会,是当时很流行的题材。我已经看过很多巴尔扎克,福楼拜等人写的各种形式的堕落腐化,以为不会再有人写出新意。但是我忘了王尔德也是一个童话作家。《道连格雷》里可以看到童话的唯美,也可以发现童话中的隐喻。不同的是童话指导人们发现美好,而《道连各类》是让人认识魔鬼。

  亨利是道连的启蒙人,给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是从最开始就为他铺就了通往地狱道路的人确是他的祖父。从小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很容易在找到一个突破口之后迅速被击溃。这个突破口就是对感觉追求。从青年到中年的二十年时间,王尔德用一章的笔墨来概括。我非常喜欢这一章的描写。读翻译后的汉语都可以感受到文字的唯美,原文一定更是过目难忘。这一章写道林追求各种感官上的享受,从音乐,到视觉,到触觉每一种感觉都追求极致,力求得到全部的体验。道林希望通过感觉来帮助灵魂。当然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全书还有一个亮点就是画家倾注全部心血绘成的画像。可能因为在创作时输入了自己的期待,也可能是因为道连的祷告,这幅画像和道连连接在了一起,成为了对立的两个个体。一个代表良心,一个代表外表。道连曾经有着满分的外表和满分的良心,到最后良心画像可能已经变成负分。追根究底是什么造成道连的悲剧。可以说他接触的每一个人都是导致他灭亡的帮凶,他的家庭环境让他压抑,画家对美的追求让他把外表放在第一位,亨利关于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的言论以及他的人格魅力让道连认识到人生还有另外一种活法,他接触的女人们包括西比尔没有一个人真正用爱感化他让他对爱失望,他结交的朋友们趋名逐利让他冷血。他得到的每一声夸赞都是毒药。他的命运可以从生到那样的家庭中就已经决定了。

  一旦走进魔鬼的圈套,就难以翻身了。道连如果在全部纠结要不要忏悔的时候选择忏悔故事一定会有不同的结局。但是太难了,忏悔不只是认罪,同时是对自己的否定,是对自己一直奉为真理的价值观的否定。忏悔后的人是完全卸掉自己武装的人。太脆弱了,道连害怕,甚至每个人都会害怕,没有依托的自己该怎么办。

  现代版的道连估计不少,每个人都不能说自己没有罪。希望自己的画像可以有好的结局。王尔德他自己写作的时候应该想不到自己晚年落破潦倒吧。他是在写他自己也未可知。

  《道连·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三):读《道连 格雷的画像》的一些感想

  还是高一时读的这本书,此文也是那时刚读完时写的,现在看来,那时的自己好年轻啊,语言也很“年轻”,贴过来,自己留个念想……

  (2009-01-31 10:29:56)

  《道连格雷的画像》作者是爱尔兰作家王尔德。先说一说王尔德这个人吧!本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译者黄源深这样评价他:王尔德是一位行为反常、个性独特、语言机敏、思想犀利的离经叛道的作家。不错,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父亲是外科医生,母亲是诗人,喜欢制造轰动效应,并把这种品性传给了他。王尔德宣传“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他把生活看成是一种表演。他的服装不是由裁缝制作,而是请戏剧服装师设计。他奇异的打扮令世人瞠目,他却得意的说:“我唤醒了人们世纪的想象,使其在我周围创造出了神话和传奇。”然而这位不幸的艺术主张者因为同性恋获罪,短短两年的牢狱生活使他身心交瘁万念俱灰。此后,他隐姓埋名,艰难地度过了无所作为的三年余生。另类的生活使他的创作达到了最高峰,他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也在此其间诞生,这是他唯美主义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是我读的所有文学作品中最恐怖的,简直令我的心为之颤抖!是的,它让你亲眼目睹一个纯洁、美丽的灵魂堕落沉沦,最后让你残忍地看到这个灵魂的肮脏和狰狞,以及其自我毁灭!

  道连这个人,为了青春和美貌把灵魂出卖给魔鬼,他的人生就像上演的戏剧,荒唐、可笑、可怜!“正是美貌毁了他,而美貌和青春是他所祈求的。要是没有这两者,他的生命也许仍会洁白无暇。对他来说,美貌不过是假面,青春是一种讽刺。”这是作者说的,也正是我想要说的。

  但我仍是不明白,道连怎么会去和肮脏、和犯罪、和杀人等扯上关系?追求青春和美貌的人多的是,他们怎么没有自我毁灭呢?难道是受亨利勋爵的一些所谓的“真理”的教唆?亨利勋爵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啊?他能有如此大的“魅力”令一个纯洁灵魂堕落?他只是一个玩世不恭自以为是喋喋不休的家伙!他那些无聊的、自创的“道理”真是令我鄙视!他不惜牺牲任何人,就为成全自己的一个“警句”。他的回答是:“世人是自愿走向祭坛的。”的确,他说得对极了!道连就是这样一个没头脑的傻瓜!但是那又能怨谁?是他自己的沉沦,他自己的选择。而“选择”,是一次对生命的郑重承诺!他很可怜,他选错了!!受亨利勋爵影响的人很多,但偏偏只有道连毁灭了。我不可怜他,因为那些可耻的犯罪是他自己做出的,没有人告诉他:“快去犯罪!”、“把那个人给我杀掉!”……我能说他这个人没有自知吗?他没有的是自制!明明知道犯了错误而不悔改,一次比一次的罪孽更深重,我不相信他原本会有纯洁美丽的灵魂。知道亨利勋爵的学说是有毒的,但还是相信他,道连就像是被人家掌控的玩偶,实验品。呵,可怜的玩偶!可怜的实验品!

  巴兹尔是为道连画像的画家。在他们初识时,巴兹尔是这样评价道连的:“我明白自己面对着一个极富人格魅力的人。”这是最初的道连,一个单纯可爱孩子。最初的道连给巴兹尔带来了艺术的灵感和创作的激情,巴兹尔把道连当作最好的朋友,他不能容忍其他人抢走他的道连,不能容忍其他人污染或影响这纯洁的生命,他崇拜道连,用他的满腔感情。道连的变化让他感到恐怖和悲伤,然而他不相信外面说道连的坏话,他苦苦哀求道连否认那些可怖的流言……多么天真的画家,坚守着自己美好的幻想

  道连让巴兹尔看十八年前亲自为他作的画像,呵,这无异于在精神上谋杀巴兹尔。当时画上的道连,是拥有俊美的容颜,满脸的阳光和圣洁,像神一样的美丽形象。而现在的画像是一张狰狞的带着邪恶笑容的脸,嘴巴上有一抹猩红,眼睛狠毒、狡邪、麻木无神。巴兹尔觉得仿佛身上的血液,一下子从熊熊之火变成结块的坚冰,他的梦破碎了,幻灭了……

  真实的道连还是有着青春和美貌,因为他的一切罪行由那幅画替他承担,那张画像时刻在变,反映着道连灵魂的变化。这幅画像让道连痛苦,他害怕这幅画像被人看到,他将他隐藏起来。因为画像使他痛苦,他将所有的恨都归到画家身上,他将巴兹尔杀掉了……这样一个崇拜他、珍爱他的人就这样躺在他的尖刀下了,他毫不理会那在他手中消失的生灵。继续他混混噩噩的生活,继续他罪恶的行为,继续践踏他的生命,继续让他的灵魂沉沦……

  巴兹尔是如此可悲,我相信他也一定觉得自己是可怜悲惨的。道连游戏生命,最终把自己玩完了。亨利勋爵是这个游戏的胜利者,他看到了道连这个“实验品”演绎了他的“享乐主义”,看到了他想要的结局。

  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人性,它的思想和内涵足以启发我们该如何生活,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和灵魂。什么是我们最重要的、最宝贵的,我相信一定不是青春和美貌。它应该是什么,当我们读过之后,想必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完美的答案。

  译者说这是一部内涵丰富的小说,要充分地挖掘它,对读者来说是一个挑战。隔一段时间,当我再次读它时,我相信我会挖掘出新的东西。

  《道连·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四):玫瑰般洁白的童年玷污史

  1.7。道连格雷被亨利勋爵启发的那一刻,仿佛杜丽娘走进了后花园。青春觉醒了,之后,便是花朵的全盛与凋谢。不同的是,杜丽娘走向了婚姻,道连走向了死亡。诱导西比尔·文订婚然后绝然反悔,导致她自杀,意外着堕落的开始;而十几年后将看到阁楼顶层掩起的画像的画家霍尔华德杀死,并逼迫从前莫逆之交、后来中止关系的化学研究家艾伦·坎贝尔毁尸灭迹,使情节走向高潮。罪恶感在道连心中挥之不去,所犯罪孽越重,心理阴影越大,乃至于近于癫狂。在最后西比尔的弟弟杀他未遂反被他的朋友当猎物误杀后,他依然未能摆脱困境,不敢承担忏悔罪过、赎罪承责,而以用刀刺向画像做终结。可是让本人永葆青春的丑恶画像,实际代表道连的灵魂,刺死灵魂,其实也就意味这这把利刃直击心口。在结尾处,穿着夜礼服的死者,一脸憔悴,皱纹满布,面目可憎,以至于仆人通过手上戒指方认出他来,可见罪孽至深。王尔德金句奇出,譬如:美高于天才,它不需要任何解释。”“摆脱诱惑的唯一办法是向诱惑投降。”道连离开理性的画家霍尔华德,其实已经宣告青春逐渐褪色。“人要讨回青春,就只要把以前干过的傻事再干一遍。”“男人结婚是因为疲惫,女人结婚是因为好奇”“女人代表物质对思想的胜利,正如男人代表思想对道德的胜利”““世纪末:如今结了婚的人都过着光棍的日子,而光棍们过的却是成家的人的日子”“节制是最不幸的,适量像一顿普通的饭菜那么糟糕,过度才像一席盛宴那么尽兴。”“人要达到文明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使自己有教养;另一条是使自己堕落。”

  《道连·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五):画像的意义

  在《道连格雷的画像》里,画像首先诱发了道连性格的另一面。道连变得更加自信,以至于自我中心。这样的心理变化体现在他和西比尔的爱情。他深爱西比尔,但不是西比尔本人,而是身为演员的西比尔。当西比尔因为沉醉在爱情当中而演出失常,道连愤怒不已,觉得西比尔辜负了他的爱。后来西比尔自杀,他寻找种种借口让自己置身事外。自此以后,道连变本加厉耽溺于财富、上流社会、物质生活。

  画像同时也是道连心灵的黑暗面。道连在现实中的肉身和容貌长保青春不会衰老,然而画像中的自己却越变越丑陋狰狞。道连知道自己充满罪恶的一面,虽然深以为耻,把画像藏起来,却没有悔改之意。他封锁起心灵,一边享受着浮华的生活,一边担受着沉重的耻辱。道连本来还有出路。他爱上了一位乡村姑娘。可悲的是,道连发现他已经不能真心地去爱一个人。画像中的面容愈加丑恶。最后,道连走上了自决之路。

  这篇小说迷人之处除了画像的象征手法,要数亨利爵士的享乐主义思想。美中不足的地方也在于亨利爵士享乐主义思想对道连产生的影响略嫌做作。

  《道连·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六):道连·格雷的画像

  王尔德

  王尔德的文字唯美,就像主人公道连一样,道连在受到亨利勋爵的话的感染之后,仿佛突然感悟到青春,感到自己生命的美的消逝。道连对美的极端追求,对自己的极端的爱,变成了自私。西比尔的自杀,谋杀巴兹尔,威胁坎贝尔,道连正在一步步走向堕落和罪恶。尽管脸庞和外表依旧是不变的美丽,但是灵魂已经堕入深渊。道连的灵与肉的分离,为了青春,为了貌美而做的一切都让人感到了恐惧。巴兹尔的倾注了崇拜的道连的画像,成了道连心底最深的秘密,也在画像的世界里见证道连的堕落。

  小说中的亨利勋爵又是个有意思的角色,他的那套理论让推动道连一步步走向极端。亨利是个贵族,一个享乐主义者,同时看上去是个睿智的,极富魅力的人。他的哲学不同于当时的社会常理,王尔德也是借亨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对于世界,对于人性的一些思考。

  《道连·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七):= =

  貌回到了道连的脸上而画像则变回了当初的美好。什么是美?王尔德用一个看似荒谬的故事向我们阐述着美的定义,书中的三个人物,画家、道连、亨利勋爵、代表着三种不同的美丽,画家高尚圣洁的美即使指我们的理想中的美表示着灵魂绽放的圣洁光辉,道连则是我们懵懂无知纯洁天真什么都不懂得不知道用着纯洁简单的心灵品会这个世界的美丽,而亨利勋爵则代表着诱惑堕落之美,这样的美披着瑰丽享受的外衣诱惑着无知的我们他的背后掩饰着邪恶罪恶的光芒,但是这样的光芒却又诱人无比当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深渊我们就无法回头去触碰圣洁灵魂的美丽只能一步步堕入地狱走向毁灭死亡,但是那种美丽却又是我们无法拒绝的,她太过艳丽太过夺目把圣洁之光掩埋我们眼里触碰的就是这样诱惑而禁忌的美,人类注定是要被诱惑的生物,无法逃脱注定被心中的魔鬼拥入怀抱无法挣脱。

  《道连·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八):亨利的享乐主义世界观

  亨利伯爵教导道连用感官治疗灵魂,用灵魂治疗感官,要尽情的享受感官带来的美好。亨利内心的欲望通过观看道连不受道德羁绊的生活经历获得满足。他“把自己的灵魂投射进某种高雅的东西里,……他把自己的气质像一种微妙的流体或者是奇异的香气那样,灌注进另一种气质”。

  “格雷先生,上天待你不薄,可是上天赐予你的,很快又会被收回。你只有几年时间可以实在、完美、充实地生活。青春不再,美也会随之而去。到那时,你会突然发现,成功不再属于你”

  “享乐是惟一一件值得拥有理论的东西”

  “永远的青春、无限的热情、微妙而神秘的享乐、疯狂的欢乐以及更疯狂的罪孽——他将要拥有这一切”

  他愤世嫉俗,内心持有享乐主义思想,他能准确地说出每个人内心的黑暗秘密,在现实中他却扮演着一个被社会接受的伯爵的形象,这是个被压抑的虚假的自我。他教导道连要为享受感官的美好而活,向诱惑投降是摆脱诱惑的唯一的可行的方法,因为压抑感官的享受会使灵魂得病。

  《道连·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九):道林·格雷的心理变化过程和行为之因果

  (1)首先是单纯无暇,然后被亨利植入了“趁年轻享受美和感官刺激”的概念,被教唆去纵情享乐,然后初恋爱上西比尔。

  因:格雷的单纯无暇和美貌、亨利玩弄人的本心。

  果:亨利在格雷心中植入了享乐主义和“唯美”主义的世界观。

  (2)然后由于对美的偏执无法原谅西比尔因为炙热的情感犯的错误而恶语相加并抛弃。

  因:亨利的“唯美”偏执。

  果:残酷地伤害了西比尔。

  (3)然后被画像的变化震惊,冷静下来,决定道歉补救,并远离亨利的误导。

  因:画像指示格雷犯了大错。

  果:想要道歉补救做个好人。

  (4)可惜女主西比尔已经死了。西比尔的死让他无法补救过失。然后亨利进一步向他灌输邪恶的思想。

  因:西比尔自杀、亨利进一步的教唆。

  果:格雷决定遗忘和开始堕落。

  (5)18年后被画家发现了真相。画家劝他从善。他把责任推到画家身上杀了画家。

  因:对“画作承担他的过失导致他堕落”的怨恨、常年以来作恶和推卸责任的习性。

  果:杀死了画家。

  (6)杀死画家并遇到西比尔的哥哥后一直处于恐惧被发现和被杀的心理中。

  因:杀死了画家、遇到了西比尔哥哥。

  果:担心自己的秘密随时可能暴露然后被杀死,于是一直处于恐慌中。

  (7)打猎时同伴误杀前来追杀的西比尔哥哥。格雷总算松了口气,觉得这是他重新做人的机会。开始从善。

  因:危险解除让他感到自己获得了新生。

  果:开始从善。

  (8)回到家发现画像完全没有变好,终于绝望,刺向画像。

  因:画像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伪善的成分。

  果:刺向画像。

  从全文的角度看,主角的行为和心理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变化。事实上,每一个配角的心理变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养成的世界观,对外来的影响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抗。大部分角色心理细腻,做事得体,每个角色都是有智商完整的人。比起那些角色设定片面化、工具化、弱智化的二流小说实在是强出不少(更别说那些角色设定自相矛盾化的了)。这就是一流文学作品和较差的文学作品之间的差距吧!

  所以,就算抛开作者华丽的文笔、博学的知识、和文中精妙的警句不谈,《道林格雷的画像》依然闪耀着一流大师的实力。

  《道连·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十):灵魂赋予谁

  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曾经较早的影响了我国的文人们,洪深曾改写过他的戏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巴金在1942年译出了他的《快乐王子集》,但王尔德唯美主义的艺术标准《道连·格雷的画像》却迟至今才有中译本。

  故事的开头是说一位有名的画家完成了一副年轻人的画像,画像中的年轻人纯真、俊美,使人看着就忍不住为这美丽赞叹。亨利勋爵目睹此画强烈建议画家将其放到伦敦最好的画廊,卖得高价。但是画家摇了摇头,说“我在这里画了自己太多的东西”。勋爵不明所以,以为画家在自夸,忍不住揶揄画家长得不算出众,哪里如同这画中的青年。勋爵并没有意识到,这幅无与伦比美丽的画像,是画家出于美的向往所竭尽全力创造出的至美。他耗费了太多的心血,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在终于完成的这一刻,他只愿保存起来,就像能把这永恒的美好好收藏起来一样。

  勋爵开始打听起画中人的事情,画家并不想告知。他太了解勋爵游乐人生的秉性,不愿这份污浊腐烂的气息影响这位纯洁可爱的青年。

  但是事与愿违。

  成熟的、世故的、风度翩翩又高高在上的勋爵,只一面就将画中的美人——道连格雷诱惑了。

  画家将格雷视作艺术的缪斯,他的喜欢、他的不友善和他的善变都让画家心驰神往,因为有了格雷,画家的艺术创造之情也愈加饱满。但是勋爵的出现,让画家和格雷产生了罅隙。他太过年轻,呆在画家的家里做一个私人的模特实在难以满足他的野心。他的年轻和美貌已经是所向披靡的利器,可以将他带往任何地方。那么,为什么不去更大的地方呢?

  “没有比美貌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了。当你的青春逝去时,你的美貌也随之消失。然后你会突然发现生活的空虚——不再欣赏任何事物,也不再对任何事物抱有希望。时间是你的敌人,格雷先生。他会偷走你的一切。如今人们害怕自己,害怕生活。但是你,凭着你的面孔和青春,没有任何你不能做的事情。你必须享受人生,过着属于你的美好的生活!我们再不会年轻了。青春!啊,世界上再没有比青春更重要的了!”勋爵蛊惑性的话充满着格雷的脑海,转变将出现雏形。格雷笃定唯有永恒的美貌与青春才是保有一切的根本,他恳求的说着“我愿意我的一切来与这画中的美好交换”。画家劝他不必如此沮丧,但撒旦也许听到这声祈愿。

  格雷开始了和勋爵的交往,也兴致勃勃的将自己的事情向勋爵倾诉。有一天,格雷兴奋的向勋爵诉说自己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女演员,并且要与之结婚。但是这个格雷口中的美丽聪慧的女演员不过来自于一条破破烂烂的街道上一个又旧又脏的剧院。勋爵开始觉得有义务教导这个年轻人走上体面的正途。他勉强答应了格雷的要求,屈尊前去了那个又脏又旧的剧院,同去的还有已被冷落一段时间的画家。

  结果可想而知,女演员演出失常,格雷觉得丢了面子异常羞愧并在后台对女演员大声斥责并当场悔婚。他不顾伤心欲绝的女演员,只觉勋爵的话正确不过,他该走的路应该是擅用美貌,极尽享乐。他终于变成了一名体面的上流人士,一副标准的纨绔子弟。不再留恋任何人、事,甚至在听闻女演员的死讯毫不动容。

  在另一边的画室里,随着格雷的腐化堕落,画中的青年慢慢出现了细小的变化。嘴角下垂,细小皱纹,眼睛浑浊,他不再美丽,甚至是有些可惧了。

  几年过去了,时间并未损及格雷的脸,他依旧有着炫目的美貌,享受着一种富有、时髦的年轻人的生活。他已经察觉到自己的灵魂在一点点沉沦发臭,因而他更疯狂的迷恋自己美貌的面庞。他曾一次次去紧锁的阁楼看那张如魔鬼的画像,是的,那张画像如同替代了他的老去与丑化,起先只是觉得时间的残忍,而后他甚至在画像中察觉出魔鬼的意味。年复一年,他反而害怕起时间的流失,一面是令人恐惧的容颜不老(已有流传格雷是魔鬼转世),一面是画像中似乎随时会扑面而来的魔鬼。

  画家要走了,伦敦的一切已经不再使他留恋,临走前他再一次苦心劝导格雷,走正道不要辜负了自己的灵魂。格雷发出了可怕的笑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灵魂已经赋予了谁,他带画家来到了密室中的画像前,他说“掀开画像,巴兹尔,你会看见我的灵魂”。画像之中千疮百孔的脸震惊了画家,他祈求格雷忏悔以求得上帝的帮助,可是却换来了杀机。格雷用尖刀亲手刺死了这位美的创造者,此时的他已坚信是这副画毁了他,而画家是最大的仇恨。

  格雷似乎还是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但是夜晚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知道他已经难以平静。玩弄男人和女人、杀人、抛尸……这些可怕的词无数次回想在他的脑海中,他已经犯下太多的错,那么可以挽回吗?

  他试想过,重新做个好人,那么首先要杀掉过去,杀掉那副画。他想了很多,来到密室,目视那副恐怖的人像图,像是要跟他说什么。他看见了憎恶和恐惧,下定决定举起刀刺进了画像……

  之后巡警们来到了阁楼,“靠墙而立的是年轻的格雷的精美画像,清纯无比,美貌动人。躺在地上的是一个死人,心脏上插着一把刀。他的脸又老又丑而且病的发黄。只有他手上的戒指告诉了他们他是谁。”

  有人说格雷的死是一种自我毁灭,因为杀死画中人像是杀死自我的灵魂,其本质是一种放逐和毁灭。我会相信格雷的死反而是一种救赎与解脱,因为杀死画中人是为了摈弃荒唐的错误的过去,是为了锻造一个全新的自己而产生的扫清障碍的愿望。只不过这份向善的心不够纯粹,他首先是想粗鲁的与丑恶划清界限,却没有想过真正做一个好人该做的事情完成灵魂的清洗。同样将灵魂交付于魔鬼,浮士德便在享尽人世繁华后因为做了一件有益于人类的事情而心满意足的请时间停留。在上帝和魔鬼的打赌中,浮士德终以优秀的品德得到了安息。相反的,格雷却除了急切的毁灭再也不愿多想。时光饱满了他美丽的容颜,却没有浇灌他的大脑,这些年的虚度使得格雷除了美丽的皮囊一无所有。

  美依旧是值得人称颂的,这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怀疑。但是美首先应是纯洁的,它可以是多种形式,却一定有着一份向善的纯洁。美也可以是永恒的,时间会打磨皮肤和骨骼,却不会摧毁这份美,阳光雨露只会使其历久弥新,皮囊的美也是一种美,但是真正的美在灵魂。向美的心,终究是向善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