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融与好的社会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金融与好的社会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00: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融与好的社会读后感10篇

  《金融与好的社会》是一本由罗伯特·希勒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融与好的社会》读后感(一):金融与好的社会

  y朱民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一时间,向来在金融市场占有霸权地位的金融帝国开始倾倒,一直在金融业前沿的顶级金融公司轰然倒塌,那些传奇的金融人物退到历史的角落,传统的金融基础理论也在危机中受到挑战……正如我在2008年年末在《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一书的序中写道:“我们为一个又一个金融王国的轰然倒塌而震惊、为一个又一个事件中人性道德的丧失而沮丧,为一次又一次制度的缺陷而惊讶,为一批又一批财富的烟消云散而惋惜,为一次又一次出现的人类的短视而痛苦。我们在观察中思考,在困惑中体会,在斑斑事件中寻找历史,在层层硝烟中探寻明天。”

  关于金融危机的思考一次次把我带到了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希勒面前。我对希勒教授历来尊重。最早知道希勒教授是阅读他1989年的专著《市场波动》,当时正在学习有效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市场上的金融工具的价格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各种信息,因此金融资产能够被准确定价。价格的高估或者低估只是一种幻觉,股价波动服从统计意义上“随机游走”。我对这种市场的完美性有相当的怀疑。希勒教授对投机市场的价格波动进行了数学分析和行为分析,论证了“理性人”、“充分信息”和“充分定价”,由此推论“有效市场”的不存在。在有效市场中,单只股票会随机游走,但整个市场的价格水平并不证明市场的有效性。我被他明确的观点、严谨的逻辑、近乎完美的数学推演和清晰的表述所折服。

  我一直对宏观经济金融管理有兴趣,希勒教授在1993年出版的《宏观市场:建立管理社会最大经济风险的机制》让我入迷。他提出了用多种新的风险管理合同建立广义宏观市场,从而维持宏观经济金融的稳定和收入分配公允。例如他提出运用国民收入与不动产期货合同等,引领了一场适应现代人生活水平的风险管理领域的新革命。他运用高深的数学工具的自如性也令我赞叹。这本书在1996年获得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的萨缪尔森奖。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的股票市场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以及纳斯达克[微博]指数不断创造历史新高,投资者投资热情高涨。希勒教授则敏锐地观察到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2000年,希勒教授出版了《非理性繁荣》。他比较了美国近140年来股票市场市盈率的变化情况,指出当时美国股票市场指数大幅上涨是脱离实际经济运行的反常现象,揭示了金融市场中非理性的一面,他以大量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了自由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内在的不稳定性,预言了股票市场的下跌。没多久,美国股市发生了巨震,道琼斯指数在短短几周之内下跌了近20%,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超过30%。

  2005年,希勒教授在《非理性繁荣》第2版中新增了关于房地产市场分析的章节,希勒教授指出当时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中隐含着大量的泡沫,房价可能在未来几年中下跌。“次贷危机”果然来临,希勒教授专门写了《终结次贷危机》,再一次强调,非理性繁荣是美国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源头,根本原因是金融体系安排存在重大缺陷,加之人们面对泡沫时产生的心理恐慌,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在所难免。他认为只把危机原因归结于按揭贷款人的欺诈,证券投资人、对冲基金、评级机构的贪得无厌,甚至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所犯下的错误是不够的。他从心理和社会因素层面剖析次贷危机的形成,指出根本在于美国金融体制的弊端,需要采取切实的步骤,重新构筑住房市场和金融市场经济体系的制度基础。

  最近,希勒教授融合了他之前著述的主要观点,包括他的《金融新秩序》以及他和阿克洛夫教授合作的《动物精神》,推出了新著《金融与好的社会》,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理念。希勒教授再一次提出股票市场是不稳定的,股价的时涨时落决定了人们不可能从中获得稳定的收益。他批评人们过度迷信股票市场,妄想通过股票市场赚取财富。而这种对股票市场的过分迷信也助长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他同时指出目前的金融秩序无法化解这些风险。希勒教授建议设立一个包含各种风险信息并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及时处理的数据库系统,构成金融新秩序的物质基础。在这个超强数据库系统的帮助下,全球市场中的所有交易风险以及各种获利机会都将及时得到反映,并从此创造出新型金融工具。人们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交易这些新型金融工具,分散和化解这些实体经济风险。他提出在改进金融信息基础设施上,让尽可能多的人受益于金融活动、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扩展市场的范围,开放零售金融工具,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保障。希勒教授希望通过金融创新实现金融民主化,从而分散风险,为经济生活提供更加牢固的基础。

  我和希勒教授相识多年,也曾多次同台发言。200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全球权力转移,我和希勒教授共同在论坛的第一天的主会场上发言。当时会议整体对新兴市场经济的崛起持乐观态度,希勒教授和我则持相对冷静的观点。我们都认同新兴市场经济的增长强劲,也认为新兴市场经济可能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但我们也认为不能夸大其词,因为新兴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总量有限,而从新兴经济的经济增长速度强劲到所谓“权力转移”更是一个历史的长期变更。同时新兴经济的中长期经济发展也面临转型的挑战,包括从出口导向到内需主导的增长模式的变更、金融体系的改革,尤其是收入分配政策和建立社会保险体系等。我们都呼吁学术界加大对新兴市场经济的研究,提出更多的政策建议。2009年,希勒教授到中国人民大学讲学,我也有幸应邀发言。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个大会场举行,主席台很宽敞。有趣的是,会议在主席台上我们座位的上方悬挂了我们的大幅画像,我开玩笑说好像坐在自己的遗像下发言,全场大笑。希勒教授则平静地说,从未来看过去也是经济学家一种有趣的视角。话音未落,满会场瞬时安静下来,希勒教授即席开讲。那天我们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进行了有趣的辩论,观点不尽相同,彼此相互尊重。

  希勒教授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经济金融学家,他即是古典经济金融学家,又是非常规的。他运用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论证严谨,历史分析、数据说话,计量经济学技术的测度和证明,严密的经济学理论逻辑。他在经济学的研究遍及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不动产、统计方法以及市场公众态度、意见与道德评判等领域。希勒教授是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有别于传统金融学研究中“理性人”假设,行为金融学研究侧重于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出发,研究和解释现实金融市场中的现象。《非理性繁荣》出版后好评如潮,他也成为公众人物,有段时间几乎天天在布隆伯格电视和CNBC电视露面,但他主动淡出,继续他的研究,不断深化他的理论体系,每两年就有新著面世。他首创了希勒住房指数并创立了一家公司经营这个指数,现在希勒住房指数是全世界最权威的住房指标之一,被市场广泛引用。他参加对市场的宏观政策咨询,也和大型商业金融机构合作研究新的金融理论,开发新的金融工具。他本人则永远是谦和认真的。我有一次和他讨论起他的双重身份,希勒教授说,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我们都有用我们的专业贡献人类知识和推进社会实践的双重责任。这种把自己放进去的观点和行动是我历来尊重的。

  我一直认为希勒教授是理想主义者,他相信人性的光辉,他认为可以通过技术安排为公众的利益重塑金融业,把金融业作为人类财富的管理者,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让金融业为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服务。全民的广泛参与也会打破金融的精英权力结构,使得金融民主化,并实现财富分配的公平。这些理念都引起我的共鸣。希勒教授的新著中文版发行之际,他和出版社都希望我能为中文版作序,我当然愿意。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的日常工作非常繁重,我又经常出差。匆就这篇短文,谨向读者推荐希勒教授的新作。

  (作者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央行前副行长。本文为《金融与好的社会》推荐序,略有修改。)

  《金融与好的社会》读后感(二):一个建构着有序体系的有趣的人

  “完成一些能让你赚到钱的事情只不过是成为一个无趣的人,甚至还会更糟。”作为从小就中了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毒的一众观者,或许我们放大了“只不过”的那部分表呈,而忽略了实际上梭罗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管理家族的铅笔厂的事实。所以说,他本质上还是个商人,只不过认为赚钱不应该成为人生最主要的目的而已。

  如此矫枉过正的力道及其容易误伤了其它事物,比如金融,以及金融从业者。怀有偏见的人们一方面把这个行业看作充满不道德行为的深渊,另一方面又挤破头皮妄图从中分一杯羹,期待那个温柔的黎明,或载誉归来,或全身而退。

  市场非理性焦虑、股市泡沫、金融行业高薪等议题,不断冲击着金融体系的有序性。驱动金融从业者贪婪与无序的动力是多方面的,然而无论身处其中的玩家意欲何如,金融作为一个系统,自其诞生之始,就与自然界的普世规律同频共振——优美的对称性、自成体系、自我进化。

  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在金融体系推演过程中的良性促进作用,即便金融依旧为社会精英阶层所执掌,其仍然能够作为整个社会财富的托管人,构建出一个更好的社会。

  《金融与好的社会》读后感(三):《金融与好的社会》

  本书旨在建立一套关于金融体系的可行理论,用于引导人们继续推进关于金融与好的社会的讨论。

  本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金融体系的现状,既描述了当代金融体系是如何构建的,也推导了其未来的构建方式。这个部分梳理了金融界各种角色及他们应负的职责。

  在第一部分,作者广泛审视了金融的社会角色,让我们可以从宏观角度了解金融体系真实的运作方式。在讨论这些角色的过程中,同时探讨了如何对他们进行改进,还有金融创新如何影响这些角色的功能,以及金融创新如何使扮演这些角色的人更有效率地工作。

  书中第二部分以更具批判性的眼光审视第一部分中介绍的各种角色共同创建的金融体系,同时说明这个体系还有改进的空间,并针对此问题提出建议。第二部分既探讨了金融体系的优势和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它的焦虑和奔溃,所有议题都围绕金融和好的社会这个主话题展开。

  我们的社会取得今天这样的繁荣和文明是不断调整金融体系操作技术的结果,是金融理论激发创新的结果,也是根据人类本性不断革新的结果。书中第二部分中逆推了金融体系之所以能越来越好的历史轨迹,同时也为未来几十年中如何改进这个体系提出了明确的建议。

  《金融与好的社会》读后感(四):金融从业者的社会责任

  罗伯特希勒的巨著《金融与好的社会》很早就买了并且从头到尾拜读,文字平实,条理轻易,深入浅出,读后令人感触良多。之后在网上看过他的公开课,他的翩翩学者风度和渊博的学识让我深深折服。2012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遗憾未能获奖,2013年终于获此殊荣。2014年他在中国讲学,我有幸在现场听课,并获得他在本书扉页上签名留念。

  说到这本书。这本书写于2012年。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金融业陷入了人人喊打的悲惨境地。监管不断收紧,经济下滑,金融业一蹶不振,从业者背负着“吸血鬼”的骂名,业内以前愁云惨雾。这本书逆风向而行,把神秘的金融行业里的没一个角色的任务和责任都详细的进行了剖析,指出,金融业的本质说提升社会福利,作为经济社会的动脉,是实现“好的社会”的一个重要工具。而作为金融从业者,阅读本书,在希勒的帮助下,我能够跳出本职工作的微观角度,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行业在社会中的价值和责任,有助于更好的思考未来的努力方向。

  《金融与好的社会》读后感(五):【笔记】民众是成员(合伙人),不是羔羊(受害者)。

  9p

  身处金融和非金融领域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那就是互相帮助,从而发现并了解经济体系存在的意义及其扮演的社会角色。

  10p

  为一个行动提供金融服务(finance)就是在未取得行动的最终目标(finis)构建可行的方案,其中就包括充分的管理保护和保存相应的资产,使得这些资产能够为目标的实现和延续提供支持。

  10p

  金融所要服务的目标都源于民众,这些目标反映了我们每一个职业上的抱负、家庭生活中的希望、生意当中的雄心、文化发展中的诉求,以及社会发展非终极理想。

  10p

  金融是功能性科学,本身并不包含特定的目标,其存在是为了帮助实现其他(即社会的)目标。如果其运行脱轨,那么金融的力量将颠覆任何试图实现目标的努力;但如果它能正常运转,就能帮助我们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

  11p

  针对同一项金融方案/撮合交易/创造项目而言,所有参与者都需要明确同一个目标,都需要各尽所能,都需要承认风险的存在;他们同时还需要彼此信任,相信别人会和自己一样尽最大的努力朝着同一个目标奋斗,也许要相信他们的努力是根据现有的最好的信息所做出的必要举措。金融可以为这些工作提供必要的激励机制,保证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12p

  只要有交易就有询价,也就是说,就有机会让我们探寻交易标的的市场价值。询价的过程能够揭示人们的感受和动机,也能挖掘出不同的人群之间进行交易的机会,从而也有可能促使人们制定更远大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13p

  创设金融机构时如果真正以人类的“品性”为核心,那么他们就能更灵活地调整金融创新以适应人类生活的需求,也能使整个金融体系更加平稳地运转。

  14p

  计算机正在逐步承担一些重复性日常工作,但还无法承担需要“专业思维”或“复杂沟通”的工作。实际上,计算机由于需要这些特定的人类技能进行操作,反而创造了就业机会,而不会使这些技能变得没用。

  15p

  专业思维:能够从更广泛的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能够将不同立场、不同渊源的信息结合在一起思考的能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判断什么事情是新的、什么事是多年前就发生过并已经被遗忘的。

  16p

  复杂沟通:人际交流技巧和复杂谈话环境识别的两种能力的结合。比如身为律师,不仅深谙法律条文,能够理解在客户当前的情境下如何操作才能保障客户利益最大化,并且能够把他掌握的法律知识以最有说服力的方式传递给客户。

  21p

  社会金融化程度越高,不平等程度实际上越低,原因在于金融本身起到管理风险的作用,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应该带来降低社会不平等程度的效果。

  22p

  在倡导慈善时,我们应该注意扩大慈善义举的范围,也应该倡导慈善源于个人的主动意愿。

  23p

  如果经济的发展不能推动社会、文化、科学或者艺术方面的进步,那么就算不上成功。

  25p

  CEO代表着整个公司的生存目的,是公司开展各项业务的核心理念,是员工日常工作中蕴含的思维方式,也是包含企业价值观的文化理念,是公司连接外部社会的纽带。对CEO的激励依赖于金融架构(雇佣合同)——这也是一种金融创新。

  26p

  写小说,作者只能有一个:团队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但其成员都有个人目标,因此他们可能受此影响而产生利益冲突,使工作脱离正轨。不论其的思维方式如何,我们需要一个独立个体的智慧协调大队人马之间的合作。没有领导,人再多也不过是乌合之众。

  26p

  对金融体系进行扩大化、民主化和人性化的改造——普通百姓是成员(合伙人),而非羔羊(受害者)。

  28p

  以利润为导向的奖金可能促使CEO对公司采取一些揠苗助长的行动,忽略长此以往可能造成的危害,也可能给其继任留下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以股价为导向的期权激励方式则可以鼓励CEO引导整个公司朝着有利于长期价值增长的方向前进。

  28p

  对于随时盯着公司股价的投资者而言,CEO就是要为他们带来公司长远发展良好消息的人(虽然消息预测的是未来的运营状况,但是他们必须金时金日就把消息传递出来),也正因此,CEO才需要为无法预测的未来作出安排,而不能局限在自己的任期内。

  31p

  金融机构与大众之间的联系是维系社会运转的最基础的关系。进行金融创新的越重要前提,就是必须服务于保护整个社会资产这个最根本的目标。

  32p

  为了降低未来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我们需要运用更好的金融工具,而非一味地减少金融活动。

  33p

  董事会里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本质原因还是心理因素;如果讨价还价的人相互是好朋友,那么这个过程只不过是看上去公平而已。

  33p

  政客们想出来的一些应对措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平息民众的怒火,因此这些措施所反映的只不过是普通群众所意识到的问题,而非卓有远见的专家们思考的深层次问题。

  45p

  投资经理的薪酬或多或少都存在泡沫,有可能是有积极效应的,也有可能是有消极效应的。

  49p

  投资不能仅看数字——这些障眼法或迷魂阵或许证明的是投资经理能力之外的事情。品格是很重要的,要通过行为来判断其是否为人正直——不论好与坏,总会在公司的声誉中被折射出来。

  52p

  银行是一个永动体,不断从本质上革新自己,运营方式日益复杂化,从事业务的涵盖范围也不断扩大化。这无疑使得对银行业的监管一天比一天艰难,甚至使得监管者感到恐惧和绝望。

  53p

  有钱就有忧,这促生了人们对安全存放资金场所的需求。民众看待银行就如同看待城市中心的一座堡垒——似雅典卫城那样的安全寄托。

  60p

  立法及执法的过程是缓慢而复杂的,监管者很难做到使立法及危机预防机制与新的影子银行的诞生保持同步,因此对金融系统在监管上的担忧是十分有道理的。

  67p

  以具有想象力的方式引导资金投向新的理念和新的商业模式。就算其中一些理念最终是失败的,但其中总有成功的一部分(自主成立公司的权力、股票交易不受制约)。

  69p

  投行家是和平的护航者,也是进步的倡导者,就像外交官一样,在利益冲突的各方之间通过协商寻求一致,让人类本能的攻击性在相对文明的环境下爆发,避免荒诞的闹剧和悲惨的结局,从而让参与者们团结协作并再次专注于开展业务,而其结果往往是塑造更有效率的公司,从而也对社会全局做出良好的贡献。

  71p

  资助购房的行为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经济需求,是社会善举,因此推动住房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业务发展对公众是有益的。但评级出错,那么基于评级所形成的整套操作体系也就是错的。

  82p

  《论法的精神》:贸易精神促使人们拥有一种精确的公道观念,一方面与劫掠针锋相对,另一方面与某些伦理道德背道而驰(这些伦理道德要求人们不要斤斤计较自己的利益,为了他人的利益可以舍弃自己的利益)。

  82p

  社会当然离不开交易员,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随时有人准备好买卖各种必需品。我们对交易员的需求就如同对二手家具商或废五金回收商的需求一样。

  83p

  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其阴暗的一面(占别人便宜、存活手段),虽然不能称其为不道德的行为,但在非专业人士的眼中很难为其正名,甚至都不能自由讨论交流。

  83p

  里德·蒙塔古:一旦生命开始运作,评估机制就无可避免地产生,使其具有追逐价值的冲动(多巴胺)。

  94p

  一个具备保险业的世界有能力保证公正和对等的社会——这个真理经常被记者们忽视,他们在乎的是如何写出最能吸引人们眼球的报道。

  102p

  创造市场化的解决方案的好处在于,一旦市场建立起来并能正常运转,市场就会逐步地驱动真正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人朝着正确的方向集中精力地工作。因为它通过一种复杂的协议方式解决了风险、激励、道德危害和生产诸多因素可能带来的问题。

  114p

  亚里士多德:在任何对弈中,数学家都会胜过自己的对手方。

  120p

  如果人们转而完全依赖机器帮助自己做出投资决策,那么他们无疑会给那些秉性不纯的投资产品打开了门户,使自己暴露在风险中。因此要想构建令人满意的金融体系,就必须首先实现一对一对人工金融顾问服务。

  121p

  律师是搭建金融工具最直接的工程师,绝大部分协议和政府报告里都涉及到金融因素。律师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取决于雇用他们的人所掌握的社会资源。

  124p

  作为个体的自然人需要了解的不仅仅是网页上发布的信息,他们需要由真人提供的专业金融建议。这些建议必须是根据他们个人的需求谋划的,也是他们个人的福利服务的。

  131p

  既得利益者以商业利益影响政府政策的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为其游说的人身后潜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远远超越了真正为民众争取利益的人所能获得的支持。

  133p

  罗伯特·格斯特:影响政治的最大力量既不是鲜血、也不是金钱,而是人们的理念。

  135p

  为某个特定的利益集团说话这件事本身没有道德与否之分,关键是能否争取到正当利益。说客和律师一样,即使客户有罪,辩护行为是无罪的。游说者应当是专业的,所以要受到适当的监管,必须对立法者正在讨论的真实议题有十分深入的了解。

  135p

  立法者同样需要游说者,因为立法者无法全面评估自己制定的规则对各种不同的利益集团产生怎样的影响,只有这些利益集团自己聘用懂行的人进行游说,才能传递相关的信息。道德品质好的游说者能够帮助立法者制定有正面效果的法律。

  135p

  事实上,任何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组织都有影响立法者决策过程的需求,当然,成立专门的社团保护自己的特殊利益有其合法的一面。

  139p

  实际上,监管者和他们的聪明才智对于我们金融市场而言也同等重要。他们是最核心的规则的制定者和诠释人。公平的游戏对任何人都有好处,比赛选手挑战规则上限或者与裁判争执的情况并不能说明他们不需要规则。

  140p

  所有竞争者都必须遵守监管规定通常不会给某个商人单独造成伤害。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规则,那么从商者会被迫采取一些自己都不齿的行为,以求在商圈中生存下去。而这,也是自律组织成立的原因。

  141p

  争论的焦点不是监管的多少,而是关注监管不应为自私的特定的利益集团所用,而且监管必须采取正确的方式。

  147p

  会计师管理金融历史,储存核心信息,是维护核心金融架构的正直品性的护航者,必须对重要历史片段的选择、记录和发布进行决策。

  153p

  沃顿商学院:金融并不是也不应该是一场零和游戏,它应该一方面促使人类生命更有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应该成为辛勤劳作者必得的成果。通过比拼获胜而从他人手中夺取钱财是不道德的,赚取财富的前提应该是为他人提供服务。

  161p

  科学研究的经费应该拨付给联邦体系之外的组织,而政府永远都不应该自己运作实验室。向哪些基金拨付款项应该由真正的、不受政府与控制的科学家决定,而不应该由官僚决定,而这些科学家应该自愿对研究设想做出评估。

  172p

  要想让人们出色工作,就必须给予足够的激励,而考虑到激励机制总是包含着影响情绪的部分,我们很难设计并完善这种机制。

  176p

  信托业务是当代金融的一项伟大发明,它使人们可以延展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使这些目标获得“永生”。

  187p

  绝大部分慈善家都以自我为中心,毕竟,人生积累再多的财富,只有当能够用财富增加自尊时才能获得满足感。

  188p

  不管我们生活在何种体制下,我们对自己生命的满足程度永远都不会完美。我们有争当英雄的本能,也有希望获取永久成就的渴望,但我们发现自己一辈子最多只能作为一个特定职业中的一个卑微的专业人员……我们可以考虑的,是在永远不可能体验到百分百幸福和满足的前提下,在金融体系支持的诸多职业中找到可以使自己人生变得有意义的一个。

  193p

  有效市场理论之所以被广泛接受,原因在于人类在创立任何理论的过程中都有追求完美的本能。

  201p

  通过金融或其他手段推销自己并积累财富,这种行为是必须要做的。实际上,人类所取得的一些最伟大的成就都诞生于这种行为。

  204p

  人通常追随传统、依赖习惯,但也追逐风险。本能的冲动与人类的冒险精神和自我认同感相关(多巴胺),是促使企业家精神诞生的源头之一,也是现实世界中的动物精神。同时,它也是导致投机性泡沫并最终引发崩溃的原因之一。

  205p

  全部的金融安排,都应该是尽了最大努力排除取之无道或一夜暴富得来的财富,让真正通过实力赚取财富是赢家留有获取尊重的空间。

  206p

  一个需要承担金融风险的职业就像在部队服役一样,他们都面临着由想要伤害自己的对手制造出来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深深地植根在这些行业的中心地带。采取措施应对这些不确定性是他们每天必须从事的工作,对一些人来说,这种工作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以及空虚感;对其他人而言,这种工作给他们带来使命的召唤,带给他们迎接风险并以高超的手段处理风险的满足感。

  206p

  社会不平等本身并不是坏现象,前提是不要带来具有破坏力的贫困和仇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付出的成本有可能使整个社会无法实现其他目标。我们对未来的美好事物畅想而着迷,但只有健康强劲的经济才能创造出来——看上去也必然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平等。

  212p

  约翰·洛克(“以词代物”谬误):当人的观点有了自己的名称之后就不再仅是简单的概念,看上去它们就变成了客观的存在,具有了物理的躯体。人性的这种倾向催生了不同的思维流派,同时也因为特定流派所用语言的特征而导致其思维僵化。

  213p

  保罗·布鲁姆(低劣的精粹主义):大脑根据事物假定的本质对其进行分类,而概念则根据其本质被分类并赋予名称,这使得人的思维不可避免地将这些分类时标注的标签当作其本质看待。

  214p

  只要超过一代人,他们就会彻底忘记曾经出现过的灾难。

  216p

  人们坚信“有债必偿”的理念,然而,债务应该是灵活的,应该能够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18p

  《世界人权宣言》的理念不可随意更改,也没有妥协的余地。只是,在界定人们必然享有的权利时,我们使用的措辞除了应该体现出对所有人福祉一视同仁的尊重,也应该能够反映各个不同阶层民众对生活的真实顾虑。

  219p

  现代商业社会应该降低自身受到预先写好的标准化合约的约束,在订立新的协议时应该更具想象力。想要改进我们现有的体系和计划,就需要引入新的理念、新的语言和新的技术,这既会带来新的冲突,同时也为最终解决问题铺设了道路。

  235p

  赌场的环境是一种能让人迅速忘记赌博实质的精心设计,而且能把赌博的行为放在一种鼓励追逐风险的氛围中,有效抑制人们厌恶风险的情绪,使人迷失自我。

  259p

  合伙制公司股价对每个合伙人都不一样,信息采集问题是其面对的一个难题;相比之下,有限责任公司股价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唯一要关注的就是公司的现金流。

  275p

  名气和财富并不等同,金融并不是成为名人的通道。但金融肯定是富人生活的核心,他们的财富不仅来源于自己的努力和天赋,而且通常都是由于他们能够领导一群极有天赋的人有效地在同一个组织协同工作。

  276p

  轻度狂躁症的人通常也是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人……金融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它有能力为我们积累资本金、汇集信息、促使人们协同工作,并给人们的工作提供动力。

  279p

  利昂·费斯汀格:人会经常下意识地将自己与别人比较,当发现自己比别人做得更好时就会感到愉悦。他们比照的对象通常是和自己处于同样社会阶层并且在尝试取得同样成绩的人,他们通常会忽视已经比自己好太多或者差太多的人,也会忽视那些对成功的丈量方式完全不同的人。

  287p

  捐赠不同于慈善,是一种特别没有回报感的行为,人们通常只有在承受巨大社会压力的情况下才会勉强捐助一点儿。

  295p

  税收和捐款密不可分,周详的扣免抵减政策能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人们从事经济行为时目的性会更强,在执行政府政策时所能发挥的创造性更强。

  299p

  要使人变得大方,首先要让这个人认同这是自己所属的社区。人们还是捐给自己认可的学校,而不是完全陌生的学校,在其中发挥作用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联。

  303p

  个人的成就感取决于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我们的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人们采取行动强化人生的意义,手段之一就是鼓励人们将积累起来的财富捐赠给更需要的人。

  304p

  自私与利他之间的界线其实并不清晰,但是如果税法鼓励人们将通过散播财富换取崇高声誉作为积累财富的最终目标,那么这种法律最终取得的效果就是让更多的人都体会到平等社会的美好。

  304p

  金融关注的重点就是风险管理,但是它无法管理生命无意义的风险,应对这个风险只能依赖我们的良知和人性。

  306p

  威廉·O·道格拉斯:一个规模庞大到其体系内任何人之间都没有亲密关系的帝国,最终必然沦为居心叵测者手中的玩物。

  307p

  个人思想再怎么先进,也比不上组织的力量。商业等有序开展需要以一套规则和理论为前提,它们代表着能使创新变成现实的一种社会资本,把人们从农奴制的思维中解放出来。

  311p

  所有权促使了市场导向型心理的产生,由此又鼓励了其他类型产权形式的出现,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参与感和社会平等感。但是,过度的资助(如按揭)会产生泡沫。

  314p

  人类有一种原始的本性,他们对自己每天打交道的组织有自然的忠诚感。一个人在组织中的成员身份也是其自我身份认同的来源之一。即使是随机的组织建立,成员的观念也会逐渐与自己的组织同化。

  315p

  从理性人角度,员工持股计划和“大锅饭”没什么两样,消极怠工与辛劳享受的是同样的收益。但在现实里,无论公司规模大小,员工持股计划都促进公司形成反懒惰的文化。这说明了所有权制度激发了资本家精神,也说明了缺乏理性支持的直觉也是可能站得住脚的。

  317p

  制定集中度上限的内涵,是在人们对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现象高度警惕和愤恨不已的情况下,使我们的金融市场变得更加民主化。行动背后的理念是群众根据大多数人担心的现象作出的人性化选择。

  330p

  《论法的精神》:贸易的精神自然地带着简朴、节约、节制、勤劳、谨慎、安分、秩序和纪律的精神。这种精神存在一天,它所获致的财富就一天不会产生坏的效果。当过多的财富破坏了这个贸易精神的时候,害处便来了;一向没人感觉到的不平等的纷乱,便产生出来,并立即为人们所看到。

  330p

  社会环境是人类这个物种独有的结构,并且能对人性本能的进犯性产生影响,使其发生变化。不过,这些制度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通常没有系统性,反而还有一定的偶然性。

  338p

  具备“专业思维”和“复杂沟通”两个技能的人,最终都能获得财富和权力。因为我们需要这样的人运用他们的个人判断力,对社会主要活动进行决策,引导行动的方向,且至少要保证他们拥有发挥判断力的可能性。

  342p

  人类建设的经济体系允许人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实现自我的潜能,帮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实现人生的意义,这是一种根源上比较平等的体系。它不可能容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拥有财富、健康和追逐个性的空间,要达到一种平均的富裕程度势必会在过程中培养出一些异常富有或许也比较高傲的人。

  342p

  金融需要能够预防社会上出现财富和权力随机分配的现象,应该帮助我们减少而非增加生活的随机性,促进独立自由人之间撮合交易的能力。

  343p

  金融从诞生之初就必须具有人性,这一点非常重要。而随着我们对人类心理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我们在设计金融体系、模型和预测时都要把这些新获得的知识考虑在内。

  349p

  归根到底,金融制度的发展比软硬件的发展更重要。金融系统实质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一个建立在人力基础而非电子元件基础之上的系统,而且人工智能离彻底取代人类智慧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350p

  我们需要的是允许人们通过复杂且有激励作用的交易推进自己目标的体系、允许我们攻击性和对权力的渴求有施展空间的体系,必须是能够将无可避免的人类冲突引导到可以控制的角斗场里的体系,而其创造的角斗场从实质上讲必须是和平且有建设性的。

  352p

  加深理解的方式在于读书,而非仅仅钻研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专业论文,因为我相信,如果一本书针对一个话题所进行的讨论能尽量全面,那么读书将最终引导我们拓宽对任何事物的理解。

  352p

  对任何人而言,即便是学术同行也一样,多读完整的、可读性强的、话题综合而全面的书籍都是有益无害的,我们不能永远只埋头在专业的学术性著作之中。

  352p

  综合性图书不是随大流者,反而此类图书能够充当知识的汇集者、创新的发源者、思维的触动者、理论的诱发者。

  《金融与好的社会》读后感(六):评《金融与好的社会》

  lucy推荐的书,终于决定拿来翻一翻,写的挺亲民的,浅显易懂,主要目的是给非金融人士讲解,金融圈里面的各种角色都在干什么的,顺便为各种金融人士抱不平,毕竟作者自己也是金融圈儿的人,这也好理解。而这种为金融人士鸣不平的心态,作为广告人,我也能理解一点,毕竟广告人在普通人的口碑中,也不是什么高尚的人群。而且,在书中的最后一章,作者通过“大幻觉”这个例子,开始为整个“商业”抱不平,他觉得,人们不仅仅把金融人士妖魔化了,还把商业行为和所有的商业成功人士都给妖魔化了……作者好好地为他们(商业成功人士)平反了一番。

  作者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叫做“金融民主化”,自由民主的思想贯穿其中,“某某民主化”这种提法,经常听到,或许空谈民主比较虚无,落实到某一个具体的领域,民主的意义会更明确,也更可操作。

  可以看到作者对于时下火热的“互联网金融”的抵触,以及“人工智能”与金融向融合而产生的“智能投顾”的不看好,作者始终坚信,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比如律师或者理财顾问,始终有其存在的价值,始终无法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种自信,不知来自哪里。

  《金融与好的社会》读后感(七):“这个世界会好吗?”

  总的来说,这本书似乎是对于某一终极问题或命题——“这个世界会好吗”——的另一种回答或者是“金融版”回答。梁漱溟先生的《这个世界会好吗》、爱因斯坦的《人类的未来会好吗》都尝试回答了这个问题,一个是文化的角度、一个是科学的视角,本书则是以金融为出发点和方法论了。

  其次,有必要提醒并区分一下中美两国现阶段的发展阶段及国情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这也对增进本书的理解会有所帮助。2007年次贷危机之后,美国中产阶级爆发了诸多“占领华尔街”等运动,美国国内对待金融的态度和理念逐渐发生变化、主流社会开始反思,人民的呼声和诉求由“自由”、“效率”的重视逐渐趋向于“公正”、“平等”的呼吁;但正如人们越来越多的意识到的那样——人是有很多非理性情绪的,“矫枉过正”似乎是一个人类所共有而普适的东西,人们越来越激进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资本、金融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表现出极大的不信任、甚至是仇视、敌对,这对一个社会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此,罗伯特席勒的《金融与好的社会》即是在这一背景中应运而生的,也许有人会很激进的认为这又是马克思笔下所谓的“庸俗经济学家”所做的辩护、更有甚者可能会认为这是阴谋家雇佣的为既得利益集团说话的“走狗”论调,也许在某一层面中这的确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从哲学上来说,看待一件事物有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在我看来,更适合把本书视为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分析和阐述。同时,中国的情况则不一样。中国的文化传统对金融、资本等这些概念的态度有一种下意识的“抹黑”,自古以来即把“搞经济”的视为“小人矣”,因此,在欧美主流社会及中产阶级的诉求开始由“自由”转向“公平”的过程中,中国的主流学者和决策层却在世界范围内号召“自由化”和“市场化”。很明显,这是由不同国情决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程度的不同所导致的,欧美从自由起步、过犹不及、因而调头转向公平,中国从公平起步、尚未完全释放效率、因而继续推进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作为“否定之否定”的反思,我们也要时刻警醒效率问题可能带来的诸多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的发生,而事实上,这些情况已经屡见不鲜了,国人对待资本和富人的态度也逐渐展露出极大的不信任甚至敌对和仇视。因而《金融与好的社会》带给中国读者的意义是两方面的,在资本、商业、金融等活动中,要“去道德化”、“去意识形态化”,助力效率的进一步释放;但同时,慈善、公正、良知需要进一步坚守和引导、需要激励和鼓励,促进社会的良性竞争与发展。

  最后,抛开意识形态的问题不谈,罗伯特席勒的观点和主张还是偏向于理想化,但其“理想化”本身却也是逻辑自洽的。提高效率是金融的功劳,而现在解决不公正和不平等的现象、维持民主平等、促进慈善还是需要金融的助力和发展,这未免的确让人忍不住心存怀疑;但另一方面,作者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符合逻辑、至少在理论层面上是这样,比如人类拥有“利他主义”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有关“所有权社会”的论述也事实证明历史的确在向更民主化的方向前进而不是向少数的精英团体靠拢、金融可以提供允许合理释放人类进犯性和攻击性的空间,这些足够让人拥有打碎阴谋论的信心和欢愉了。但是,这也仅仅是理论层面,现实并不一定都朝向理论分析的方向去发展和演变,要不然金融也不会发展到泡沫化的境地而爆发次贷危机、人们也不会泄愤似的高呼“占领华尔街”了;当然,正如作者所说,过度对立和仇视以及不信任的确会产生一种“负反馈式”的“大幻觉”,作者以一战、二战为例,国与国之间的不信任和“大幻觉”为一战、二战埋下祸根,同理,商业和金融活动中的不信任和“大幻觉”也会埋下新的祸根,所以,每一个人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开始,扭转观念、共同努力,方才有可能“把理论变为现实”。

  诚如作者所言:“本书所主张的金融民主化进程号召改善民众参与金融系统活动的本质和深度,其中包括加深人们对金融是如何运作的基本知识的了解。提供给公众的信息应该可靠,而可靠的信息只会来源于金融顾问、法律代表或教育工作者,这些人扮演的角色都在为培养更加开明的财富管理者提供服务。当更多的人能够体会到社会给他们提供的帮助时,他们就不会过度强烈地迷信一帮权力精英在控制着社会经济的运转。”

  可以看出,这样的初衷的确是理想化的,这样的理想的确应当被鼓励和推崇,但其实际能发挥的作用还是仅仅是“理论层面”;现实中,以“屁股决定脑袋”为出发点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这个社会会好吗?这个世界会好吗?人类的未来会好吗?说实话,这个时候只有“鸡汤”才能答复,就像本书和作者所提倡的的理想化的、进行创新性和建设性的设计一样,只能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了。

  《金融与好的社会》读后感(八):金融对社会的价值

  金融对社会发展到底有多大价值?非金融行业的人往往会对金融业的人带有偏见,难怪,一个不生产实体产品的部门,缺在经济生活中发挥这么大的作用,的确让人感到奇怪。

  本书剖析了金融如何对社会产生好的价值。不仅从金融各类从业人员去分析,而且从金融投机、泡沫、财富不均等各类原因去分析。其实,每个行业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而金融作为经济生活的血液,其发展好坏更会牵扯到全社会人民的福祉。

  没有房贷,你能提前享受住房的乐趣吗?没有车贷,你也感受不到驾驶的乐趣。这种只是沧海一粟,对于企业来说,能否很好利用金融手段,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企业发展的好坏又直接带动了就业等一系列社会发展。

  《金融与好的社会》读后感(九):这本书激发了我对金融的求知欲

  这本书源自从事金融行业的好朋友推荐,如题,就像《失控》打开了我对前沿科技领域的大门,这本书激发了我对金融的求知欲。推荐给对金融不了解,并因此可能对金融产生偏见及抵触情绪的朋友。

  这本书的特点是平实易懂,并且在高度概括性介绍股票、证券、基金等等几乎所有金融行业的组成部分同时,抽身出来站在金融之于整个社会建设意义的高度,介绍金融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公平、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及维持国际关系稳定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作者夸大了金融的作用,对金融制度的执行、普惠金融以及金融民主化过于乐观。但是任何事物我们都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看待,金融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不可忽视~

  摘取印象深刻的两个段落:

  一、参与性非盈利组织:参与型非营利组织可以发行股票,购买这类股票等同于向慈善事业捐款,也可由此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出售所持的此类股票也不用缴税,前提是将出售所得全部捐给其他慈善事业,比如再次买入其他参与型非营利组织的股票。持有此类股票的股东也可以把出售股票所得用于个人消费,但是这么做的后果就是接受沉重的税务处罚。参与型非营利组织在发行股票之初就可以和股东约定,分红的前提是股东将所得红利用于其他慈善事业,其中包括可以再次投资其他参与型非营利组织的股票。

  对于做善事的人而言,如果是以传统方式给非营利医院或大学捐款,那么钱捐出去之后就和自己没关系了,但是如果以购买参与型非营利组织股票的形式捐出资金,那么这个善举和捐款人之间还会一直维系着关系。购买此类股票的人会对这个组织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望,就像普通股东一样。投资者希望能从此项投资中获得分红,并且在同一组织中持股的份额持续增加。投资者可以观察参与型非营利组织股票市值的涨跌,这些价格波动(肯定不是完美的)反映了其运作的成功程度。通过此类投资获得的红利,股东们甚至可以设立自己的私人基金会(还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冠名),不过他们时刻都要提醒自己,如果把分红划作己用就会遭受税务重罚。 如果股东的参与型非营利组织股票的投资盈利状况良好,那么他们可以用分红所得兴建用自己的名字冠名的大楼,或者资助其他慈善事业,并把这项事业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或许在他们自己的家庭出现真正危机的情况下,他们还可以把红利用在自己身上,同时免于税务处罚。允许对参与型非营利组织进行投资或许是激起人们对从事公共事业兴趣的一种方法,它能赋予这些人参与和积累的感受,让他们记住自己过去慷慨大方的行为,让他们有了消磨时间的“好玩的游戏”,也让他们的自我中心主义能在他们认可的事业中体现出来。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讨论过,营利性企业发行可交易普通股是一项重要发明,原因在于它一方面使得对公司的投资行为变得有趣,另一方面使得发行人有渠道获得更多资金。创设参与型非营利组织也许能产生同样的优势。 但大多数人还是会把参与型非营利组织看作简单的非营利组织,比如医院里的病人或学校里的学生,因此它们很可能享有和传统非营利组织同样良好的声誉。如果它们与其他参与型非营利组织或组织股东持续发生互动,那么它们的声誉还会变得更好。

  二、金融是一种研究如何激励更多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学问,同时也注重研究如何使时间的推移和人员的变化不对追逐目标的努力造成负面影响。这其实也是改革开放的核心意义所在,形成这种局面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今天还在不断地演进。

  “本用刺激性的语言唤醒人们去加深对金融业理解的书,同时还号召人们通过对这个行业的重塑来创造包容性更广的经济繁荣。希勒承认金融业存在过度膨胀,经济地位不平等,以及从业者有动机采取肮脏行为的动机等等问题,但是他也认为事情并非永远都得这样持续下去。对于那些寻找变革的人来说,这是一本重要的读物。”——罗莎贝斯•莫斯•坎特,哈佛商学院教授

  《金融与好的社会》读后感(十):金融业的三张面孔

  金融业曾经是我们这个星球最光鲜夺目的身份标识:精英汇聚的商业团队,优越舒适的办公环境,高到令人咋舌的丰厚薪酬,以及举手投足间对宏观经济施加的重大影响,一切都在堆砌金融业神话的出笼。

  时至今日,金融业已然卸去往日萦绕的诸多光环,反倒成为悲情剧的主角。自2008年9月以来,以雷曼兄弟为代表的华尔街金融巨鳄寿终正寝以来,公众已经目睹太多曾经的金融帝国的轰然倒塌;曾经长袖善舞的麦道夫拙劣的金融诈骗激起公众无限的愤慨,也敲打着人们对金融业底线的拷问。政府与监管机构已经对金融业的道德水准失去耐心,愤怒青年们以占领华尔街的抗争方式蔑视华尔街精英们的统治秩序。一时间,金融业跌进了公众舆论的黑洞之中。品读最近欧美大学毕业讲演的发言稿,我们不免发现,金融业都被标识成道德高尚者和社会奉献者的对立面,成功人士都在谆谆教诲将要离开校园的青年人,离华尔街远一些吧。

  但是,倘若我们真的能够离开和摈弃金融业的存在,从而走向一个更为美好的社会,这样的愿景是否可能实现?

  无疑,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我们都生存在一个被金融日益主导和推动的时代之中,金融制度对于整个社会经济体制的影响力不是被削弱,而是进一步被放大。我们即使仍然喋喋不休地从道德层面抨击和揭露金融业的黑暗,但依旧需要金融业为整个社会的有机运转提供强大的货币保证,制度保证,以及对经济复苏的信心保证。从这个角度而言,理性的公众需要能够了解金融业及其当下发展的全貌,熟悉并洞察这个生机勃勃而又充满破坏性行业的多张面孔。

  耶鲁大学罗伯特•席勒在《金融与美好社会》(2012年)一书中,承担了这种为金融业正名的积极角色。席勒教授通过勾勒当代西方金融业从业者的诸多侧面,社会价值和风险性,以及其所可能蕴含的道德功利性,为读者展现了现代金融业为社会所能提供的进步可能。按笔者阅读本书的一些感悟,这种解读并非简单地刻画“黑白二元对立”,亦非仅仅出于个体向善的道德倡议,而是通过对金融业三张不同的面孔,即金融行业的专业主义取向,金融的社会功能取向,以及与美好社会建构的有效衔接,来试图为世人剖析这个毁誉参半的行业及其未来。

  这里还有必要介绍一下罗伯特•席勒本人。席勒是美国宏观金融管理的权威学者。他的《宏观市场:建立管理社会最大经济风险的机制》(1993年)是西方该领域的奠基性著作。《非理性繁荣》(2000年)则是席勒透视和分析美国股市指数机制的经典著作,特别是第二版(2005年)当中对次贷危机形成缘由的分析,即美国现有金融体系安排存在重大缺陷的结论,而非简单地归咎于投资者的贪婪,或是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都在随后的市场表现中一一得到印证。在《金融与美好社会》中,席勒在继承前面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把目光投向了金融交易市场的行为主体,即个体的关联性作用,以及跳出金融业本身而审视经济行为链条整体,并最终得出他所想要的答案:重新肯定并鼓励新一轮的金融创新。

  金融业的第二张面孔,乃是本书所要讨论和辨析的重点所在。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席勒试图要为金融创新重新恢复名誉。他的分析和逻辑起点是,首先肯定作为社会创新群体的一分子,金融从业者与其他行业并无分歧;同时,创新不仅是金融业传承至今的行业特色,即所谓的光荣历史,同时也是保持传统和习惯的重要手段。席勒区分了市场投机、非理性借贷与金融创新的不同所在,也坦率指出市场非理性焦虑、股市泡沫、金融行业高薪等议题在现实中操作的利与弊。总之,作者并不避讳目前金融业面临的窘境,同但时也试图提醒和谏言入市者和公众:金融业的存在并不取决于你的道德判断,金融业有自身发展的逻辑周期。说到底,这是一种市场精神的周期性嬗变和某种价值重建的可能。从这个层面而言,席勒所提到的创新,更接近于约瑟夫•熊皮特所倡议的“创新型毁灭”的意蕴所在。

  第三张脸孔则是席勒所冀希望的将金融业与社会构建相连的终极诉求,也很讨巧地呼应了本书的标题。但事实上,席勒的论据并没有很大的说服力,他所引用的19世纪末卡内基与洛克菲勒的大亨行善,以及20世纪以来的美国私人基金会的兴盛,都无法完全满足他的金融业功利主义倡议。不客气地说,席勒在某个时刻过于相信制度的监管力量,但在另一个时刻,却又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金融业自身对慈善行为的积极主动之上。金融业本质是精英建构的产物,并非参与者逾多就是好事,也远非民主二字所能涵盖。席勒教授的谏言,未免带有学院派人士常常被诟病的理论先行的毛病(国人亦有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比喻)。当然,席勒把金融业的向善可能提升到重建整个社会道德秩序的高度,我想至少在公共舆论层面的确能起到一定的积极效用,但驱动金融业贪婪与无序的动力是多方面的,也和整个世界金融格局的现状大有关联。

  在中文版中,席勒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成熟寄予厚望,但他似乎更希望中国的金融业能搞好“配套设施”,譬如他对中国的法制进程,对中国人均享有律师偏低的现实,墨笔颇多。但国人或许和笔者持相类似的疑问,人均享有律师和金融从业人员数量的增长,是否就一定能导致中国社会腐败现象的逐渐消失,或是倒逼改革的一种积极信号呢?我想还得深入观察一番再做判断。

  不可否认,金融产业的繁荣的确有利于国事,但这个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和政策推动,并注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世界上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会照搬其他国家金融领域的办事理念,当下的中国更是如此。中国独特的政治体制,悠久的文化背景和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照抄他国是完全不可行的。金融创新要求考虑金融和法律制度的复杂性,同时还要消除民众对于金融创新的误解和抵触情绪。所以创新必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培养出一批以推动社会良性发展为己任的金融专业主义者(而并非简单的从业者),那么我们离美好社会的彼岸,总归能更近一步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