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无所有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无所有读后感10篇

2017-12-07 21: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无所有读后感10篇

  《一无所有》是一本由[美]厄休拉·勒古恩 / Ursula K. Le Guin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3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无所有》读后感(一):远游即归途

  终于看完了《一无所有》这本书,科幻世界译文版2008年3月,作者是Ursula K.Leguin。我用了好几年去看这本书,断断续续,开始觉得写得好无聊,越到后来越是不想看完,又越是不知疲倦地看下去。越是接近结束,越是贪婪,越是不愿接受再有几页就结束了这一事实。有时候是会遇到这样的书,你的所得过饱和了,超出了你的分析归档能力范围。这时候,别无他法,你只能谦虚地再看一遍,不行再看第二遍第三遍,总有所得。与其去追求阅读量,去冒险接收质量良莠不齐的信息,不如抓住这样一本信得过的书,加深理解。这就是我为自己狭小的阅读量所找的借口。

  这样的一本书,在我未能良好消化的时候,我不敢妄言,只想谦恭地边抄录边咀嚼。

  ——苦难是一种误解。它的确存在。真真切切地存在。我可以说它是误解,但却不能假装它不存在或者已经消失。苦难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等它来了之后,你就会感觉到,你知道这就是事实。当然,救治疾病、避免饥饿和不公是对的,我们这个社会一直在这么做。不过没有哪个社会能够改变生存的本质。我们不能避免苦难。我们可以避免这种痛苦、那种痛苦,对,但却不能避免所有的痛苦。一个社会只能减轻那些不是必须的苦难,但其它的苦难仍然存在,这是最根本的现实。在座的每一个人以后都会体验到不幸;如果我们活五十年,就要体验五十年的痛苦。最后我们会死去。这是我们一出生就面临的生存状态。我对人生充满恐惧!很多时候我——我非常害怕。每一次的快乐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快乐之后的痛苦,对痛苦的恐惧……如果对这一切可以不害怕不逃避,也许能够……克服、超越它。应该有东西可以超越这一切的,也许就是经受过苦难的这个自我。到一定时候,这个自我会——终结。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不过我相信现实——我从苦难当中体会到,自己并非身处舒适与快乐之中。我相信,痛苦的本质并非痛苦,如果你能够克服、能够坚强地去承受的话。(谢维克去阿比内前夜在聚会上所说的话)

  我相信这一段谢维克的自白,就是作者生活态度的自白。人生就是痛苦和苦楚。正是释迦摩尼所言“四圣谛”中的“苦圣谛”。不同的是,谢维克相信“痛苦的本质并非痛苦,如果你能够克服、能够坚强地去承受的话”。而佛家理论,据我的理解,苦圣谛的原因是集圣谛,指人的欲望,之后是灭圣谛,指放弃了自我的幻想,看破了自我的幻象,就可以放下欲望,继而放下痛苦,进入涅槃状态。最后的道圣谛告诉你如何达到以上境界

  ——将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们都是很美的,行星啦、生命啦……但是如果靠近看,不过是一个由尘土和岩石构成的世界。生命也是一项艰辛的工作,日复一日,你会感到疲倦,会迷失方向。你需要跟它保持距离,需要在中途停下来喘口气。要了解这个世界有多美,方法就是像在远处看月亮一样看它。要了解生命有多美,就要以逝去之人的角度居高临下来看它。(谢维克与塔科维亚同居以后的某天,事后赏月时所说的话)

  这席话不难理解,确是很深刻的直观体会。看这样的话,就像按摩时被按到酸点一样舒服

  ——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其职责不是为了一种现实而否认另一种现实,而是兼容并蓄,将各种现实连接起来。(艾弗尔对谢维克倾诉时候的旁白)

  这句话就像点出的我的盲点一样,我一想,觉得也点中了很多人的盲点,好像很多不知对错的事情,我可以根据这句话来做一个有立场有观点的评判了。

  ——他们聆听并领会着,那感觉似乎并不是许多理性的个体在感知在领会,而是一个人在审视和聆听自己的思想,或者干脆就像一个思想在自我感知、自我领会。(对国会广场上游行集会时候的描写)

  对群体自我催眠的精准描写。你不得不信服,这是何等深刻的体会和何等准确的表述。

  ——社会意识完全支配了个人的意识,而不是两者取得平衡。我们不是在协作——我们是在服从。我们害怕被遗弃,害怕别人说我们懒,说我们没用,说我们自我中心。我们对邻居评价的恐惧,更甚于我们对自己选择自由的敬意。……我们把一个人赶出了我们认同的圈子,并因此而声讨他。我们发明了法律,常规行为的法律,在我们身边筑起了墙,我们却看不到这些墙,因为它们已经成为了我们思想的一部分。(谢维克到察喀尔与塔科维亚重逢时聊到蒂里恩时所说的话)

  《一无所有》中阿纳瑞斯被设定为一个由无政府主义者自愿组建的乌托邦式民主社会。没有政府,没有军队,没有法律,没有货币,没有市场等等。但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群体,就有圈子。有了圈子,就有潜规则。最民主的地方,最会产生多数人的暴政。西方对于民主的透彻研究,对于个体自由的敏感程度,你不得不去佩服。

  ——没有了国家这种荒诞的事物,社会同个人之间的互动和互惠关系就越发清晰。这样的社会仍然可以要求它的个体作出牺牲,但绝不会要求他们作出妥协。原因在于,尽管唯有社会才能给人安全感、稳定感,但有力量作出选择的却只有个人,每一个人。这是一种改变的力量,是生命最本质的作用力。按照奥多主义的观点,社会就是永不停息的变革过程,而变革正是源自善于思考的头脑。(谢维克对阿纳瑞斯的思考)

  这是作者对社会发展和其动力的思考。“绝不会要求他们作出妥协”,保证了个人愿望的自由,而每一个人自由作出选择的力量,就是这个社会变革的恒久动力。

  ——终点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有过程,过程即全部。你前进的方向也许没错,很有希望到达终点,但你却可能是错的。当然,你出发的时候,完全没想过要在哪里停步。只有以此为前提,才谈得到责任承诺,也才能让责任和承诺延续下去。毕竟,他们追寻的都是快乐,让生命得以完满的快乐。如果你逃避痛苦,就会错过得到幸福的机会。你也许可以找到感官乐趣,但你无法达到完满,也不会懂得“回家”这个概念。完满,是针对时间而言的概念。对感官乐趣的追求是循环的、重复的,不在时间范畴之内。寻觅刺激者和性乱者的不同追求只会得到同样的结果。这种追求是有尽头的,到了尽头之后又得重新开始。它不是出发和归来,而是一个封闭的循环,一间锁住的屋子,一间牢房。这间锁住的屋子外面才是时间的天地。在这片人类无法定居的天地中,灵魂可以借助运气和勇气,建成脆弱而近于幻想的信念之路,信念之城。(谢维克对“完满”的思考)

  一个人只有一次生的机会,即使有两次机会,也不会有两条相同的人生线路。所以说“过程即全部”。人生道路的不可知特性,是承诺与责任的前提。如果可知,显然就不存在承诺和责任了,就像宿命论一样。“对感官乐趣的追求”这一段是看得我愧疚无比啊,就好像在批评我打游戏一样。

  ——没有东西是稳定可靠的,事物在不停的变化。你无法拥有任何东西……而且,你最不可能拥有的东西就是当下,除非你同时接受过去和将来。过去和将来,将来和过去!它们是真实的;只有认可它们的真实性,当下才成其为真实。(谢维克反驳肯恩所说的话)

  谢维克是共时理论学者,研究的就是时间理论物理。这一段就是对时间连续性的深刻理解,有点因果论的味道。实际上我还同意另一个完全相反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唯一拥有的只有当下。过去不可改,未来不可知,你只能对当下作出改变。姑且称为时间的基点性吧。两个理论其实不矛盾,一个是指对因果的认识,一个是对行动力范围的认识。

  ——没有人应当受到惩罚,没有人应当得到奖励。不要想什么应得,不要想什么获取,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开始思考。(书里世界大智者奥多《狱中书》的句子

  对这样的箴言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这就是对自我中心所带来的思维局限的拨云见日

  ——每一个个体的职责就是不接受任何规则,要自主行动,要负起责任。唯有这样,社会才能保持活力,才能变化,才能适应,才能生存。我们不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的某个国家的统治对象,而是建立在变革基础之上的一个社会的一分子。变革和变革的信心,这才是我们的使命。变革存在于每个个体的灵魂之中,否则它就无所依存。它是一切,否则便什么也不是。如果将变革看作是有尽头的,那么它也就从未有过真正的开始。我们不能停滞不前,我们必须继续前进。我们必须承担风险。(谢维克在PDC会议上的发言的节选)

  终于抄完了我划线的最后的一段话。其间还有很多没有划线的,只能等回头再看的时候再慢慢收录了。这段是对变革的精辟论述,无需赘言,之前所讲,都是对变革理解的前奏。生活的本质是苦难,但“痛苦的本质并非痛苦,如果你能够克服、能够坚强地去承受的话”。所以要去克服。克服的动力来源于生命最本质的作用力,每个个体的自由思考与选择,既是动力,也是保证变革不偏离初衷、不流产的必要条件。而由于事物的无常,时间的单线性,变革的过程就是变革的最终目的,就是变革本身。

  我发现写写读书笔记还真是非常好的事情,很多想法在写之前并未在我脑中形成,而是边写边想边梳理边总结边形成的。

  写完之后可以去睡一个完满的觉了,或许可以梦见点什么,或者干脆什么也别梦到吧。

  《一无所有》读后感(二):当你真正爱上她

  勒古恩在45岁时所写的《一无所有》(Dispossessed),令28岁的我心悦诚服

  它不像《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那么充满诗意,对社会制度人性的探讨,更加哲理,也更为思辨。少年时代不能完全理解她的诗意,这就使得,即便去年重看了,也未能完全沉浸其中。

  勒古恩想必也很清楚这一点,她给《一无所有》也干脆起了一个副标题:An Ambiguous Utopia。

  黑暗的左手发生的年代在《一无所有》之后2300多年,是勒古恩笔下早期六部海恩系列科幻小说在时间线上最晚的一部。

  而一无所有则是时间线上最早的一部,在那个遥远的岁月,安塞波超光速通讯仪尚未发明。而为这个改变宇宙人类学的伟大发明奠定理论的人,Anarres族的物理学家谢维克,正是一无所有的男主角。

  1974年,《一无所有》发表以前,勒古恩已经创作了包括《黑暗的左手》在内的四部海恩系列:

  罗卡农的世界,1966(Rocannon's World)

  流放之地,1966(Planet of Exile)

  幻象之城,1967(City of Illusions,所有七部海恩小说中,唯一以塔拉,也就是地球为背景的)

  以及1969年的黑暗的左手。

  可以说,《一无所有》是她对海恩系列早期历史的某种追述,在围绕谢维克的个人成长(从托儿所直到中年)中,将她对乌托邦社会制度的思考,慢慢铺陈出来。

  仔细看她的创作年表(上帝保佑,老人家今年83岁了,还在笔耕不辍,http://en.wikipedia.org/wiki/Ursula_K._Le_Guin_bibliography)

  会发现,在海恩系列停笔的五年中,她正在撰写奇幻长篇“地海传说”的第二和第三部作品(The Tombs of Atuan,1971; The Farthest Shore 1973),以及据说是为她的好友兼高中校友PKD(菲利普-K-迪克)为原型创作的科幻长篇《The Lathe of Heaven》。应该说,是极为高产的岁月。

  一无所有所含涉的主题非常复杂,如果只是将它当作一个理想主义科学家的成长史,未免太……其实也没什么。比如我在查wiki之前,就完全不知道Sapir–Whorf假设,而且也无法从译文中体会到Pravic语言,这种“人造语言”的结构化模式对Anarres人的心理影响。

  再比方说,勒古恩在本书中采用的双线交织的叙事法,与书中阐明的那个既有哲学意味,又有物理学意味的思想也有节奏上的呼应:true journey is return.

  2, 4, 6, 8, 10, 12, 1, 3, 5, 7, 9, 11, 13 (按照时间顺序的章节排列,像不像一个振子?)

  这些都忽略,也没关系,毕竟作者寄意文本中的社会学思考,以及寄予结构中的文学安排,在读者看来,都是次要的。

  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仍是情节。

  或者说的深入一点,是人物的命运抓住了我们,那些话语必须在那样的时刻,在我们完全,或者试图去理解主人公时,由他而非勒古恩的口中说出来,才足以震撼我们。

  谢维克和塔科维亚,这对患难伴侣,让我想起俄罗斯小说里的那些人物,帕斯捷尔纳克笔下的那些人物。

  ……

  当我看到292页时,在公园的河边,阴天微风,水清草绿,柳絮不再,驾着小船的儿子正在操作方向盘,驶过桥洞,坐在一边的父亲低头睡着了。我由衷的感谢这两页的文字,勒古恩。

  “所以,回顾过去的四年,谢维克并不觉得那是虚度的光阴,那正是他和塔科维亚用生命修建的大厦的一部分。顺时而行,而不是逆时而行,他想,意思就是,时间没有虚度,痛苦自有其价值。”

  @陈灼

  《一无所有》读后感(三):理想社会-一无所有-厄休拉·勒古恩(陶雪蕾 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有时会碰到这样一本书,在你读它的过程中,会感觉到自己大脑的某片从未用过的区域瞬间被其激活了,自己的一些思维的架构通路顿时导通了,这是一种可以开启思维之门的思想盛宴。无疑,这种书是不可多得的,在我的阅读经历里,《1984》是一本,《三体》三部曲也给我相同的阅读体验,另一本就是厄休拉·勒古恩的《一无所有》了。

  理想社会

  历史上的思想先驱们构想出各自的理想社会,虽各有异,核心却不尽相同。主要特征大体为:没有贫富差距,个体之间平等,个体自由,整个社会和谐。马克思的理想社会的前提条件是在物质极为丰富的条件下所构建的,《无》中的奥多主义社会无疑是和马克思主义及其相近的,不能说作者没有受其影响。但书中的阿纳瑞斯社会则更近了一步:没有政府,没有法律,整个社会的运转全靠人们的自觉。没有政府也就没有强迫的存在,一个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做什么:没有法律也就没有惩罚,一个人做了对他人和社会有害的事会被周围的人惩罚。

  这种理想中的社会合理吗?应该说,马克思是对的,在物质条件极其丰富的情况下是可能存在的,因为人性的恶在涉及到生存问题和温饱问题时便暴露无遗,自己富余时,人们乐于与人分享,匮乏时呢?我们不能假设每个人精神都那么高尚吧?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是可以并存的,但利己主义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这就是人性。

  以私有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病态的,这种社会制度最终会让富的人越富,穷的人越穷,到达极端时,社会动荡是必然的。而在任何一个社会制度中,特权所产生的利益更应该值得警惕,这种因权力而产生的利益更加牢固,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既得团体,是一个社会有机体的肿瘤。书中的萨布尔就是因特权而形成的官僚机构的代言人,好在奥多主义所设想的社会的发展动力是不断地革新,这种官僚机构在有将要形成的苗头时,需要有人站出来组织人们进行革新,将官僚机构扼杀在摇篮中。

  关于民主

  民主的社会一定是对的吗?一个群体中,大多数人的决定能代表所有人的决定吗?大多数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真理?大多数的意见能决定少数人的命运?

  民主的决定不一定是对的决定,公共的认识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智者总是少数的。我反对的是专制,追求的不是绝对的民主,绝对的民主是一个更大更强的专制系统,每个个体的意愿和自由必须有充分的保障,这个在本书中有提及,《K星异客》里面的描述则更加自然。

  关于苦难

  书中对苦难的表述让人折服,作者道出了苦难的本质。

  //苦难是一种误解,苦难确实存在。真真切切地存在。我可以说它是误解,但却不能假装它不存在或者已经消失。苦难就是我们生存的状态。等它来了之后,你就会感觉到。你知道这就是事实。当然,救治疾病、防止饥饿和不公正是对的,我们这个社会一直在这么做。不过没有哪个社会能够改变生存的本质。我们不能防止苦难——我们可以防止这种痛苦、那种痛苦,对,但却不能防止所有的痛苦。一个社会只能减轻那些不是必须经历的苦难,但其他的苦难仍然存在,这是最根本的现实。比如,在座的每一个人以后都会体验到不幸 ;如果我们活五十年,就要体验五十年的痛苦。最后我们会死去。这是我们一出生就面临的生存状态。我对人生充满恐惧!很多时候我——我非常害怕。每一次的快乐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快乐之后的痛苦,对痛苦的恐惧……如果对这一切可以不害怕不逃避,也许能够……克服、超越它。应该有东西可以超越这一切的,那就是经受过苦难的这个自我。不过,到一定时候,这个自我会——终结。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不过我相信现实一我从苦难当中体会到,自己并非身处舒适与快乐之中。我相信,痛苦的本质并非痛苦,如果你能够克服、能够坚强地去承受的话。

  爱只是克服痛苦的一种方式。爱可能会走错方向,可能会消失,而痛苦却绝不会消失。不过正因为此,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承受!我们必须承受,不算情愿与否。//

  工作=行乐

  如果工作对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乐趣,那这样的社会的创造力会多么强大?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一条最朴实的原则,但现实中的 大多数人却忽略了这一点,仅仅把工作做为谋生的行当,整天说自己的工作有多么辛苦,这是一种最大的误解,已经偏离了为什么要劳动的方向。在《K星异客》里,K-pax上没有工作,只有做感兴趣的事而已,这样才是最正常的社会状态。

  女性与男性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女作家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思考已经到了如此深邃的地步,里面充满着理性的思考,而反观当今中国社会的女性,大多数以自己的美貌为自豪,或者想着如何找一个好老公,而不考虑作为一个人类个体的自我追求,这无疑是可悲的,可悲到对自我实行愚民政策,成了放弃思考放弃自我的投机群体。

  无疑,读这种书是很累的,但收获却是最多的,送给自己9个字:坚持下去,让时间证明。

  《一无所有》读后感(四):加了人文的科幻才有高度

  乌拉斯和阿纳瑞斯的对比,起初我以为会是像苏联和美国那样的对比,但是实际上阿纳瑞斯还远远没到苏联的阶段,乌拉斯也不仅仅是美国,它更像是如今的整个人类社会。

  阿纳瑞斯是作者幻想出来的,对于理想社会的一个实验,阿纳瑞斯的地理最终会让社会变成这样,这是文章想表达的意思,但我想的是,如果不是环境如此恶劣,这个社会就会走向无政府主义的理想社会吗?我持怀疑态度,现实里面没有因果物理学,但是我相信因果,一个社会得以存在,一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家都得遵守,这些规矩的存在以及人的本性的自私,最终一定会有人利用这些规则,利用人们共同承认的思想,窃取权力,以任何形式。

  谢维克是一个伟大的人,但伟人只能暂时的改变历史,引导方向,历史的最终走向,藏在人性里面。

  《一无所有》读后感(五):在人间寻求乌托邦是否搞错了什么?——简评勒古恩《一无所有》

  文/银色子弹V5

  小说从近代以降尤其是冷战高潮时期人类政治生活和思想的历史中汲取了丰富灵感和资源,创造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架空世界。作者相当熟悉六七十年代最前沿的激进政治实践和支持它们的政治哲学,长于在对话和心理独白中自然插入大段痛彻肌骨、切中时弊的尖锐评论,双线交织的结构安排和多星球的宇宙观也耐人寻味地隐喻出作者包藏在张力思维和批评视角下的政治倾向。

  这样一部作品成书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不是偶然的。今天大概不会再有人用创造一个完整文学世界的方式去触碰这样根本的问题,即便作者自己,现在估计也做不到了。区别于科幻小说的技术流派,本书堪称人文流派的代表作。其实也可以叫做乌托邦小说,或架空世界小说。总之“科幻”在这里只是一个布景,小说只是借用这个舞台去展开或实验一些现实设定下没有可能去展开或实验的思考。

  关于这些思考的真实内容,书封简介和编辑导语是有一定误导性的。表现在:其一,容易让人误会乌拉斯和阿纳瑞斯的双子星系统是简单影射美苏对立。实际情形比这复杂。的确,美苏争霸得到了部分影射,但并不是以阿纳瑞斯对乌拉斯这两颗星球的形式,而是以乌拉斯内部的伊奥国对舍国这两个国家的形式。而阿纳瑞斯本身是不存在国家这种社会组织形态的。顺便说一句,那个本比利就是两霸为争夺势力范围而频繁发动代理人战争的典型第三世界资源国家吧。

  其二,容易让人误会自然环境差异决定社会制度不同。这也是没有认真看书。作品已经明示了阿纳瑞斯社会是一场在某种理念学说指导下展开的政治实验,就跟“美国”一样。它的生态并不是解释其文化的依据,但却是限制这种文化充分兑现其承诺的枷锁。尽管不存在任何人类学文化生态主义的嫌疑,但这不等于说作者一点没有借鉴人类学的某些思路。实际上,人类学始终内蕴着一种政治潜能,因为在它那里,人们看到“另一种社会是可以想象的”。而小说对两个在道德心理上互相不可理喻的社会的描写显然是看准并利用了这一潜能。

  老庄文化则构成了作者写作的另一重思想背景。书名"The Dispossessed"就隐喻了包括这层意思在内的多层涵义:阿纳瑞斯生态贫瘠得一无所有,乌拉斯底层人民困难得一无所有,乌拉斯达官贵人也空虚得一无所有,还有人说,这个短语根本就是“无产者”的代名词嘛!看来作者积毕生精力孜孜于《道德经》英译工作的努力没有白费,否则怎么发明得出这种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生态马克思主义洞见的多义隐喻装置呢?

  叙事结构也是小说最神奇的地方之一。对这两颗星球上的两条时间线,或者说,主人公的两段人生经历,你既可以按章节顺序来读,也可以先读其中一条线再读另一条线。反正沿阿纳瑞斯这条线读到头就去了乌拉斯,而沿乌拉斯这条线读到头则又回到了阿纳瑞斯——正合小说反复提到的“出发即归程”的命题。但这并非庸俗的虚无主义循环,而实际是主人公以打破两个星球旧有秩序的勇敢政治实践所完成的一次哲学超越。

  阿纳瑞斯与乌拉斯交往史上的重大事件凡三次,小说本身是对其中第二次,即成长于阿纳瑞斯的主人公访问乌拉斯这一次前因后果的详尽描绘。而其它两次都只是虚笔带过。第一次是阿纳瑞斯人的祖先从乌拉斯迁居阿纳瑞斯,这是作为历史背景交代的;第三次是主人公看透了乌拉斯的真面目,又潜返阿纳瑞斯,这是作为未来愿景交代的。故事讲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主人公回到阿纳瑞斯之后又当如何,小说开放给读者自行脑补。然而重要的是,最后人物动作的方向仍然指向阿纳瑞斯,这就暴露出作者终究将希望寄托在哪里。

  作品对各种迥异社会的考察和评论反映出这样的认识,即一切社会制度无非是群己关系的不同模式,因此一切真正的革命无非都是人际关系的革命,一切革命的退化也必然是人际关系领域的退化。而鉴于这种退化是极易发生的,没有任何事情,例如所有制的变革,能够提供一劳永逸的先验担保,故而才需不断革命和抗争。这些都是左翼批评能够对权力本质、对蜕化工人国家发生原因及克服方法做出的最深刻的反思之一。

  然而绝不要因此误会本书是以一种抽象、宏观和居高临下的方式处理政治主题的。不应将读者的提炼和概括混同于文本自身的表达。事实上本书作为文学作品的卓异之处,恰恰在于它证明了文学在处理此类主题上具备一种其他文类,例如哲学、科学或理论,所不可能具备的优势,即能够深入到生活的毛细血管中,展开一场哲学人类学(感官唯物论)的试验和冒险。

  于是我们看到,尽管小说自始至终都有一个声音在议论,但它是通过主人公的肉体去议论的。它议论的不是别的,而是这具身体在两种制度下的感官经验。这既是为什么作品像充斥着议论一样,充斥着身体反应描写(有时甚至杂为一体,最典型的莫过于主人公和同学围绕“痛苦”概念的辩论)的原因,也是为什么这些议论并不显得空泛和讨嫌的原因。显然,在作者熟悉的政治哲学中,不仅仅有关于民主概念和群众运动逻辑的时髦思想,更包含关于伦理学与政治学不可分割、他人处境与我们自身福祉息息相关的古典命题。

  而经典思想在作者手中化用为丰富革命隐喻的另一处明显证据,是对阿纳瑞斯文明的先知奥多的勾勒和刻画。她的形象散落在全书各处,以一种遥远回响的形式出现在当代人的灵感中。孩子们从她身上第一次知道了“监狱”是怎么一回事:“灰白色的头低垂着,双手紧紧握拳,一动不动地待在噬人的黑暗中,那是藐视和忍耐的姿态”。这是政治犯的形象,是身背十字架踉跄踯躅的耶稣的形象,是马克思笔下那些“面色严峻阴沉的”流放者的形象。在《云图》中,正是这些形象谱写出跨越时空的多声部重奏。似乎为印证这一点,小说直到后面才进一步揭示她的性别身份。难道耶稣不正是在历代美术作品中被描摹为男生女相吗?这种不动声色的暗示,正是作者寄望心有戚戚的读者闻歌知意的。

  此外,作品还贯穿着一种丰富的时间意识。书中出现的所有物理学理论都被冠以“时间理论”的名号,这似乎也是有意为之。事实上,全书出场的四个星球——地球、海恩、乌拉斯和阿纳瑞斯——都是人类的文明,只不过,用佛家术语讲,象征了这一文明的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这三种时间面相。地球是被乌拉斯式文明毁灭、而失败的阿纳瑞斯式实验又无力挽救或未及挽救的人类过去;海恩是扬弃了现在的乌拉斯和阿纳瑞斯、心灵已然进化到慈悲的人类未来;乌拉斯和阿纳瑞斯则是人类尚苦苦挣扎于两者间不得解脱的沉重现实。

  而小说第十章末尾,主人公思考时间概念所蕴含的深沉意味时发表的那一大段心理活动,更是明白暗示出一种对现代社会常见的只活在当下而丧失了历史纵深感和历史想象力的平面人的警惕,以及相应地,对乌托邦积极价值的认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品突破了古典乌托邦与二十世纪反乌托邦的二元框架,其理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Picture Imperfect)一书略同。

  当然,事情永远是这样:在一部分人看来提供了力量和洞察的作品,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就必然挑战和触犯了禁忌。尽管本书在七十年代中获得了雨果、星云双奖,但在时移世易的今天,恐怕非但收获不了多少掌声,还有被人横加斥责的危险。好在勒古恩这种入道之人对此除了耸耸肩,也不会再有更多表示了。

  Revised on May 12, 2015

  《一无所有》读后感(六):不可能的乌托邦

  我很好奇竟然有人认为这本书写得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争论。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这本书连两星都不值。

  这本书的成书年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正值苏联最强大的年代。而在经历了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一大堆运动之后,美国社会展开了对社会制度的广泛思考。但我认为书中的这两种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及资本主义并不是对应关系,而只是两个理想化的模型。

  所有的社会制度肯定都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不论是乌拉斯还是阿瑞纳斯都认为自己是完美的“乌托邦”,但其实所有的社会都不是乌托邦,所有的社会制度都必然有缺陷,而对这些缺陷的弥补和其间的斗争是促使人们进步的手段,社会的进步理论上是不应该有尽头的,即使真的像马克思爷爷说的那样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阶级和货币都消失了,我相信社会依旧会向一个新的方向发展。

  这本《一无所有》强于其他反乌托邦小说就在于它承认了每种制度都有其合理性和其固有的问题,而不是对某种制度简单的否认。比如贫瘠的阿瑞那斯不可能在刚刚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建成一个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其艰苦的生活环境才是构成其集体主义社会的基础,奥多主义只是维持这一社会形态的理论指导。而在乌拉斯,丰富的资源让个人主义得以实现,而丰富的生产资料则导致了对人的物化和阶级的分化。

  而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两个星球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阿瑞纳斯的集体主义日渐僵化,而乌拉斯的阶级矛盾日益加剧。

  不过我还是觉得这本书哪里有点儿奇怪。又想了一下,觉得可能是不太喜欢作者的描述方式吧。而且毕竟这本书不能看作一本社会学或者政治学著作,我可能对这本书有太高的期待了(有人推荐给我的时候大概意思是说,社会类的科幻看完这个别的就都没意思了orz)。

  《一无所有》读后感(七):一无所有的乌托邦

  近日翻箱倒柜摸出一本08年3月下半月的科幻世界译文刊,这本只活在“年轻人”心中的杂志,捧在手中,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器物,正如《1984》中温斯顿手捧着珊瑚玻璃镇纸一般感受。

  这一期的主打作品是厄修拉·勒古恩的长篇《一无所有》,刚买来时也翻看过……仅仅是翻看,不知所云,或许是因为这部小说采用的是两条时间线交错穿插的写法,又或许是那时的我还有太多东西需要思考,无暇去思考一部如此深刻的小说。

  未来世界天马行空的科幻不在少数,《一无所有》在这方面却平淡无奇,若你喜欢星河战队、独立日,请不要读它。它的故事仍然是在描绘现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更加平实。

  《一无所有》的故事,并非发生在地球上,而是一个遥远的双星星系。相互吸引的两颗行星,同样居住着人类,两群人类被一道无水的鸿沟隔开,那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鸿沟:乌拉斯星上有类似于我们身边的社会体系,却有着更先进的科学技术,至少在对待生存环境的问题上,比我们地球人先进的多;而阿纳瑞斯星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它却是一片奥多主义的净土,这里的人们在积极探索新的社会形式。身为阿纳瑞斯人,同时也身为一个时间物理学家,谢维克对科学与社会的思考使得他逐渐意识到,他所处的并非一个完善的奥多主义社会,阿纳瑞斯人也渐渐在背离他们所追寻的生活。谢维克开始发现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最终踏上了一趟寻求答案的疯狂旅程……

  勒古恩笔下的两种社会,才是这部小说的精髓,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它的弊端。即使是人人平等各取所需的阿纳瑞斯,也无法做到人尽其责物尽其用,思想也都受束于封闭陈旧的道德观。乌托邦并不存在,即使存在,也不会是个固定的形式。谢维克相信,只有一个时刻在变革的社会,才是一个先进的社会,探索得真理。阿纳瑞斯是奥多主义的一次探索,然而人们将它当做永恒真理供奉,又只能得到另一个痼疾,谢维克看来,那不是奥多主义。在乌拉斯的日子里,谢维克亲眼目睹那个他曾经奋力逃离的世界,美丽而肮脏,社会内部矛盾重重。而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科学,在这里却变成了权利的附庸、欲望的工具。跨越两个星球,他自己成为了两种文明的桥梁,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能够让谢维克站在外面反观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真正看清了思想本身的局限。过去或许不堪回首,然而全盘否认,只能使现在变成另一个过去,而未来必须是未知的,一个已知的未来并不是未来,只是一个死去的现在。

  于是,谢维克说:我们都是时间的孩子

  《一无所有》读后感(八):短评写不下随便记记

  虽然故事脱胎于冷战时代,里面的互助乌托邦寄托了对社会主义阵营不切实际的想象,但其中对社会和人性的反思在依然充斥着强权、压迫的今天(无论东西)来看,仍具深意。

  对于现代社会的顽疾,作者开出的极致药方貌似是财产非私有(小说中有几处对话看似非常女权主义,但作者一笔道出性别压迫的实质不是基于性别的天生差异,而且私有制)+无暴力机器+极简主义+随机分配+公社互助+用爱发电(即靠荣誉感与成就感鼓励大家轮岗劳动)……然而对占有和对权力的渴望其实很难通过教育和习俗来完全规训,这样的社会也逃不开人类天性中的犹疑、懒惰和趋利避害,也会有政治斗争、官僚壁垒、思想言论控制、peer pressure,还有对艺术审美的压抑,对真理价值的扭曲,对多样化创造力的浪费。

  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更没有一劳永逸的乌托邦,人类的世界重重围墙,是做墙上的砖头,爬墙的蜗牛,还是砸墙的榔头,穿墙的清风?

  另外虽然小说中的“物理理论研究”只是虚写的“科”,社会构想实验是实写的“幻”,但里面提到的因果理论VS共时理论,以及人类感知时间的方式,无不让人想起《你一生的故事》中的物理理论,连首尾相接的闭环式非线性叙事布局,也与《你一生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无所有》读后感(九):Nutopia——对乌托邦的怀旧

  utopia

  对乌托邦的怀旧

  1973年愚人节,列侬和小野洋子提出了概念性国家“Nutopia”。它没有土地,没有国界,没有护照,只有人民;没有法律,只有宇宙的规则。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有意安排,1974年厄休拉•勒古恩出版了《一无所有》,那里同样有这么一个“国家”,没有政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只有自由与兄弟情义,它叫阿纳瑞斯。其实不管“Nutopia”还是“阿纳瑞斯”都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政治浪漫主义的产物,是人类所臆测的乌托邦。那时,资本主义正在经历战后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人们不禁要问这个世界就该如此吗?就应该到处是不平等、就应该到处是压迫、到处是战争吗?

  而在当下,39年后的四月,似乎再谈论“Nutopia”、“阿纳瑞斯”、“乌托邦”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历史虽未像福山所称永远的终结,但自由民主和市场制确实成为这个星球不可阻挡的潮流,任何远大的思想都已被扫进了人类思想的角落。

  政治哲学家、政治家们和文学家们一遍遍地告诉我们,“Nutopia”式的国家不可能存在。因为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而社会高度的复杂使得可能性几乎是无限的,用人类有限的智慧妄图猜测无限的可能性,结果必然是悲剧,必然是高度的极权。伯克、霍布斯、哈耶克自不必说,《我们》、《美丽新世界》、《1984》也不必说。而就算是那些致力于改造这个社会的人也一遍又遍地宣称:根本性的社会革命永远不是自己的追求。当代有谁敢自称为乌托邦主义者吗?在欧洲,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永远只是选举结果中的个位数;在美国,乌托邦成为邪恶的另一种表述,新保守主义者攻击对手的工具;在中国,最大的共产主义国家,但也是世界上最为现实的国家,乌托邦已成为遥远的传说,成为一个人嘲讽另一个人的笑话。这样就对吗?你可以说对乌托邦的追求造就了法国大革命的悲剧、苏联的红色恐怖,但是你不能否认法国大革命使得人民成为历史的主人、苏联让平等主义的旗帜走向世界。

  回到《一无所有》,至少厄休拉•勒古恩在小说里诉说了一个乌托邦社会的可能性:阿纳瑞斯,真正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一个“Nutopia”式国家,没有市场、没有货币、没有等级、没有剥削、充满了兄弟情谊。书中谢维克是用如此的语言形容自己的故土:“我们除了自由,一无所有,我们能给你们的只有你们自己的自由。我们没有法律,只有人人互助这条原则。我们没有政府,只有自由联合这条基本原则。”在那里,人人都是劳动者,人人又都是享有者,投机分子必然受到众人的鄙视;在那里,生活贫瘠,有限的物质却是按需分配;在那里“占有”这个概念从来都不存在,真正的共产主义,甚至终生伴侣关系都受到严格限制。

  如果说乌托邦作为人类社会是可行的,那么它究竟是如何维持的呢?是“苦难”。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必定实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和共产主义道德基础之上。而勒古恩说是苦难,是阿纳瑞斯的恶劣环境使得人们不得不团结起来,共破时艰,爱和物质是不可靠的,有爱就会有恨,有物质就会有私欲。

  阿纳瑞斯成功运行了一百五十年后,逐渐失去了光辉,走上了自己的对立面,首先是僵化的体制压抑了自由的思想,人们被禁锢在奥多主义的窠臼里,却没有人记得奥多主义的精髓。其次,就像比达普所说,政府出现了,官僚出现了,每一次紧急事件都使得阿纳瑞斯向高度极权主义的社会迈进一步,卑鄙者如萨布尔窃据高位而尸位素餐。

  看到这里,秉持现实主义的读者们会傲慢地宣称,乌托邦终究只是乌托邦。但恐怕他们误解了勒古恩的原意,其实她倾尽一切想表达的是:乌托邦就算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固步自封、缺少变革最终终究会走向自己的对立面。“社会就是永不停息的变革过程,而变革正是源自善于思考的大脑”。没有任何制度是完美的,哪怕是乌托邦,改革才有生命。也正是如此谢维克才离开阿纳瑞斯,他绝对不是像有些人所宣称的“背叛”,他只是想在另一个世界探寻变革的火花来拯救不断堕落的阿纳瑞斯,他始终是阿纳瑞斯的信仰者。

  而与之相对的乌拉斯,除了病态的繁荣、利益和强权,还有什么呢?如果说阿纳瑞斯在未来谢维克等人的变革中充满了光明,那么与之相对的乌拉斯,我丝毫没有看出有任何希望。统治者骄奢淫逸、坐享其成,被统治者失去自己的一切,统治者毫不犹豫地把枪口对准反抗的人民,“旋转的直升机螺旋浆发出机械怪兽般的恐怖声音,令人难以忍受。直升机里机关枪的射击声也被这个声音掩盖。人群中暮然爆发的骚动声更无法盖过这个声音,这是武器毫无意识的咆哮、毫无意义的话语”。

  写到这里想起来某姑娘pre,对世界和平侃侃而谈。那时我第一次听说“Nutopia”,“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It isn't hard to do.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And no religion too.Imagine all the people.Living life in pea.Imagine no possessions.I wonder if you can.No need for greed or hunger.A brotherhood of man.Imagine all the people.Sharing all the world….You may say I am a dreamer.But I'm not the only one.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

  内心深处我明白乌托邦是永远无法抵达的彼岸,但正如格瓦拉说:“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这个理想,不论是“Nutopia”,还是阿纳瑞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一无所有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