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早晨从中午开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早晨从中午开始》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7 21: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早晨从中午开始》的读后感10篇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一本由路遥著作,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56图书,本书定价:5.80元,页数:19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一):创作之不疯魔不成活

  我几十年在饥寒、失误、挫折和自我折磨的漫长历程中,苦苦追寻一种目标,任何有限度的成功对我都至关重要。我为自己牛马般的劳动得到某种回报而感到人生温馨。我不拒绝鲜花和红地毯。但是,真诚地说,我绝不可能在这种过分戏剧化的生活中长期满足。我渴望重新投入一种沉重。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 得更为充实。——路遥

  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或者说还保持着较为清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该重新扬起风帆,驶向生活惊涛骇浪中,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路遥

  任何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某种抱负的人,在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会有过许多理想幻想梦想,甚至妄想。这些玫瑰色的光环大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而 消散得无踪无影。但是,当一个人在某些方面一旦具备了某种实现雄心抱负的条件,早年间的梦幻就会被认真地提升到现实中并考察其真正复活的可能性。——路遥

  幻想容易,决断也容易,真正要把幻想和决断变为现实却是无比困难。这是要在自己生活的平地上堆积起理想的大山。我所面临的困难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我缺乏或者说根本没有写长卷作品的经验。迄今为止,我最长的作品就是《人生》,也不过十三万字,充其量是部篇幅较大的中型作品,即是这样一部作品的写作,我也感到如同陷入茫茫沼泽地而长时间不能自拔。如果是一部真正的长篇作品,甚至是长卷作品,我很难想象自己能否胜任这本属巨人完成工作。是的,我已经有一些所谓的“写作经验”,但体会最深的倒不是欢乐,而是巨大的艰难和痛苦,每一次走向写字台,就好像被绑赴刑场;每一部作品的完成都像害了一场大病。人是有惰性属性的动物,一旦过多地沉湎于温柔之乡,就会消弱重新投入风影的勇气和力量。要从眼前《人生》所造成的暖融融的气氛中,再一次踏进冰天雪地去进行一次看不见前途的远征,耳边就不时响起退堂的鼓声。——路遥

  我对沙漠——确切的说,对故乡毛乌素那里的大沙漠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或者说特殊的缘分。那是一块进行人生禅悟的净土。每当面临命运的重大抉择,尤其是面临生活和精神的严重危机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走向毛乌素大沙漠。无边的苍茫,无边的寂寥,如同踏上另外一个星球。嘈杂和纷乱的世俗生活消失了。冥冥之中,似闻天籁之声。此间,你会真正用大宇宙的角度来观照生命,观照人类的历史和现实。在这个孤寂而无声的世界里,你期望生活的场景会无比开阔。你体会生命的意义也更会深刻。你感到人是这样渺小,又感到人的不可思议的巨大。你可能在这里迷路,但你也会看清许多人生的迷津。在这单纯的天地间,思维常常像洪水一样泛滥。而最终又可能在这泛滥的思潮中流变出某种生活或事业的蓝图,甚至能明了这蓝图实施中的难点易点以及它们的总体进程。这时候,你该自动走出沙漠的圣殿而回到纷扰的人间。你将会变成另外一个人,无所顾忌地去开拓生活的新疆界。——路遥

  沙漠之行斩断了我的过去,引导我重新走向明天。当我告别沙漠的时候,精神获得了大解脱,大宁静,如同修行的教徒绝断红尘告别温暖的家园,开始餐风饮露一步一磕向心目中的圣地走去。沙漠中最后的“誓师”保障了今后六个年头无论多么艰难困苦,我都能矢志不移地坚持工作下去。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路遥

  对于作家来说,读书如同蚕吃桑叶,是一种自身的需要。读书如果不是一种消遣,那是相当熬人的,就像长时间不间断地游泳,使人精疲力竭,有一种随时溺没的感觉。——路遥

  正如传大的列夫•托尔斯泰所说:“在任何艺术作品中,作者对于生活所持的态度以及在作品中反映作者生活态度的种种描写,对于读者来说是至为重要、极有价 值、最有说服力的……艺术作品的完整性不在于构思的统一,不在于对人物的雕琢,以及其它等等,而在于作者本人的明确和坚定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渗透整个作品。有时,作家甚至基本可以对形式不作加工色,如果他的生活态度在作品中得到明确、鲜明、一贯的反映,那么作品的目的就达到了。”

  生活可以故事化,但历史不能编造,不能有半点似是而非的东西。只有彻底弄清了社会历史背景,才有可能在艺术中准确描绘这些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精神形态。——路遥

  在占有具体生活方面,我是十分贪婪的。我知道占有的生活越充分,表现生活就越自信自由度也就会越大。作为一幕大剧的导演,不仅要在舞台上调度众多的演员,而且要看清全局中每一个末端小节,甚至背景上的一棵草一朵小花也应力求完美准确地统一在整体之中。——路遥

  在这无穷的奔波中,我也欣喜地看见,未来作品中某些人物的轮郭已经渐渐出现在生活广阔的地平线了。这部作品的结构先是从人物开始的,从一个人到一个家庭到一个群体。然后是人与人,家庭与家庭,群体与群体的纵横交叉,以最终织成一张人物的大网。在读者的视野中,人物流动的河流将主要有三条,即分别以孙少安孙少平为中心的两条“近景”上的主流和以田福军为中心的一条“远景”上的主流。这三条河流都有各自的河床,但不时分别混合在一起流动。而孙少平的这条河流在三条河流中将处于最中心的位置——当然,在开始的时候,读者未见得能感觉到这一点。——路遥

  人物头绪显然十分纷乱。但是,我知道,只要主要的人物能够在生活和情节的流转中一直处于强有力地的运动状态,就会带动其它的群体一起运动,只要一个群体强有力运动,另外两个群体就不会停滞不前。这应该是三个互相咬接在一起的齿轮,只要驱动其中的一个,另外的齿轮就会跟着转动。——路遥

  真正有功力的长篇小说依赖情节取胜。惊心动魄的情节未必能写成惊心动魄的小说。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 容。而这种才智不仅要建立在对生活极其稔熟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在对这些生活深刻洞察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我一再说过,故事可以编,但生活不可以编;编选的故事再生动也很难动人,而生活的真情实感哪怕未成曲调也会使人心醉神迷。——路遥

  你生活的现实世界实为虚幻,而那个虚幻的世界却成了真实的。一大群人从思维的地平线渐渐走近了你,成为活生生的存在。从此以后,你将生活在你所组建的这个世界里,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你是他们的主宰,也将是他们的奴隶。——路遥

  迄今为止,我大约觉得,写作之前的一些重大准备工作基本有了眉目。不是说一切都完备了。永远没有完备的时候。现在所有的工作,只有给未来的作品搞起一个框架,准备了一些建筑材料而已。旦进入写作,一旦人物真正活 动起来,这个框架就可能有大变动,大突破,一些材料可能完全失去作用,而久缺的部分将不知要有多少。绝大部分问题要等进入写作才能暴露出来。需要一边写 作,一边调整、变动、补充。不知不觉已经快三年了。真正的小说还没写一个字,已经把人折腾得半死不活。想想即将要开始的正式写作,叫人不寒而栗。——路遥

  冷静地想一想,三天的失败主要在于思想太勇猛,以致一开始就想吼雷打闪。其实,这么大规模的作品,哪个高手在开头就大做文章?瞧瞧大师们,他们一开始的叙 述是多么平静。只有平庸之辈才在开头就堆满华丽。记着列夫•托尔斯泰的话,艺术的打击力量应该放在后面。这应该是一个原则。这样看来,不仅开头要平静地进入,就是全书的总布局也应该按这个原则来。三部书,应该逐渐起伏,应该一浪高过一浪地前进。——路遥

  工作的列车终于启动,并且开始缓慢而有节奏地向前运行。既然有能力走向前去,就应该不顾一切堆往前走。——路遥

  在狂热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主要的精神状态应该是什么?那就是认定你在做一件对你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工作。甚至是做一件前无古人的工作。不论实质上是否如此,你就得这样来认为。你要感觉到人在创造,你在不同凡响地创造,你的创造是独一无二的;你应该为你的工作自豪,就是认为它伟大无比也未尝不可。——路遥

  长卷作品的写作是对人的精神意志和综合素养的最严酷的考验。它迫使人必须把能力发挥到极点。你要么超越这个极点,要么你将猝然倒下。——路遥

  连绵的秋雨丝丝线线下个不停。其实,从节令上看,这雨应该叫冬雨。透过窗玻璃,突然惊讶地发现,远方海拔高的峰尖上隐约出现了一抹淡淡的白。那无疑是雪。心中不由泛起一缕温热。雨天,雪天,常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我最爱在这样的日子里工作;灵感、诗意和创造的活力能尽情愤涌。——路遥

  我永远记着那个遥远的大雪纷飞的夜晚,我有生第一次用颤抖的手握住我初恋时女朋友的手。那美好的感受至今如初。我曾和我的女友穿着厚厚的冬装在雨雪迷漫的山野手拉着手不停地走啊走,并仰起头让雨点雪花落入我们嘴中,沁入我们的肺腑。——路遥

  愿窗外这雨雪构成的图画在心中永存,愿这天籁之声永远陪伴我的孤独。雨雪中,我感受到整个宇宙就是慈祥仁爱的父母,抚慰我躁动不安的心灵,启示我走出迷津,去寻找生活和艺术从未涉足过的新境界。——路遥

  面前完成的稿纸已经有了一些规模。这无疑是一种精神刺激,它说明苦难的劳动产生了某种成果。好比辛劳一年的庄稼人把批一摞谷穗垛在了土场边上,通常这时 候,农人们有必要蹲在这谷穗前抽一袋捍烟,安详地看几眼这金黄的收成。这时候,我也会面对这摞稿纸静静地抽一支香烟。这会鼓舞人更具激情地将自己浸泡在劳 动的汗水之中。——路遥

  情节、细节、人物,呼啸着向笔下聚拢。笔赶不上手,手赶不上心。——路遥

  写作中最受折磨的也许是孤独。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矛盾体。为了不受于干扰地工作,常常要逃避世俗的热闹;可一旦长期陷和孤境,又感到痛苦,又感到难以忍受。——路遥

  一般情况下,我喜欢孤独。

  我的最大爱好是沉思默想。可以一个人长时间地独处而感到身心愉快。独享欢乐是一种愉快,独自忧伤也是一种愉快。孤独的时候,精神不会是一片纯粹的空白,它仍然是一个丰富多采有世界。情绪上的大欢乐和悲痛往往都孤独中产生。孤独中,思维可以不依照罗辑进行。孤独更多地产生人生的诗情——激昂的和伤感伤痛的诗情。孤独可以使人的思想向更遥远更深邃的地方伸展,也能使你对自己或环境作更透彻的认识和检讨。

  当然,孤独常常叫人感到无以名状的忧伤。而这忧伤有时又是很美丽的。

  我喜欢孤独。

  但我也惧怕孤独。 ——路遥

  极其渴望一种温暖,渴望一种柔情。整个身体僵硬得如同一块冰。写不下去,痛不欲生;写得顺利,欣喜若狂。这两种时候,都需要一种安慰和体贴。——路遥

  我常伏在窗前,久久地遥望河对岸林立的家属楼。看见层层亮着灯火的窗户,想象每一扇窗户里面,人们全家围坐一起聚餐,充满了安逸与欢乐。然后,窗帘一道道 拉住,灯火一盏盏熄灭,一片黑暗。黑暗中,我两眼发热。这就是生活。你既然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就得舍弃人世间的许多美好。 ——路遥

  突然从远处传来一声火车的鸣叫,便忍不住停下笔,陷入到某种遐想之中。这充满激情的声音似乎是一种呼唤。你会想到朋友亲人从远方赶来和你相会,以及月台上的那揪心的期盼久别重逢的惊喜。——路遥

  无论如何,城市是人类进步的伟大标志。久住于其间,也许让人心烦,可一旦离开它太久,又很渴望回到它的怀抱。当你从荒原上长时间流浪后重返大城市,在很远的地方望见它的轮廓,内心就会有许多温暖升起。——路遥

  抄写和二稿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享受”,尽管就每天的劳动量和工作时间来说,比第一遍稿要付出的更多。这主要是一种体力的付出,脑力相对来说压力要小一些。写第一稿,前面永远是一片不可知的空白,写完今天,还不知道明天要写什么。现在,一切都是有依据的,只是要集中精力使之更趋完善。——路遥

  亲戚,这个词至今一提起来都让人不寒而栗。我曾在《平凡的世界》中借孙少平的口评论道:“人和人之间的友爱,并不在于是否是亲戚。是的,小时候,我们常常把亲戚这两个字看得多很美好和重要。一旦长大成人,开始独立生活,我们便很快知道,亲戚关系常常是庸俗;互相设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也常常是亲戚们造成的;生活同样会告诉你,亲戚往往不如朋友对你真诚。””也许这些情绪极端了一些。我想有人会反对这种看法,但肯定会有人支持这种看法。姑且作为一个有争议的题目留给读者去评说。——路遥

  人类常常是一边恋栈着过去,一边坚定地走向未来,永远处在过去与未来交叉的界线上。失落和欢欣共存。尤其是人类和土地的关系,如同儿女和父母的关系。儿女终有一天可能要离开父母自己要去做父母,但相互之间在感情联系上却永远不可能完全割会,由此而论,就别想用简单的理论和观念来武断地判定这种感情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那么,当历史要求我们拔腿走向新生活的彼岸时,我们对生活的“老土地”是珍惜地告别还是无情地斩断?——路遥

  我的难言的凄苦在于基本放弃了常人的生活。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不能陪孩子去公园,连听一段音乐的时间都被剥夺了,更不要说上剧院或电影院。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机关院子里空无一人,在这昏暗的房间里像被抛弃了似的龟缩在桌前,毫无意识之中,眼睛就不由潮湿起来。——路遥

  回想起来,从一开始投入这部书到现在,基本是一往如故地保持着真诚而纯净的心灵,就像在初恋一样。尤其是经历身体危机后重新开始工作,根本不再考虑这部书将会给我带来什么,只是全心全意全力去完成它。完成!这就是一切。在很大的意义上,这已经不纯粹是在完成一部书,而是在完成自己的人生。——路遥

  一切所经历的有关这部书的往事历历在目,但似乎又相当遥远。时至今日,我也不知道我是怎样走过来的。在紧张无比的进取中,当我们专心致志往前赶路的时候,往往不会过多留心身后及两旁的一切;我们只是盯着前面那个唯一的目标。而当我们要接近或到达这个目标时,我们才不由回头看一眼自己所走过的旅程。这是一次漫长的人生孤旅。因此,曾丧失和牺牲了多少应该拥有的生活,最宝贵的青春已经一去不返。当然,可以为收获的某些果实而自慰,但也会为不再盛开的花朵而深深地悲伤。生活就是如此,有得必有失。为某种选定的目标而献身,就应该是永远不悔的牺牲。——路遥

  从最早萌发写《平凡的世界》到现在已经快接近十年。而写完这部书到现在已快接近四年了。现在重新回到那些岁月,仍然使人感到一种心灵的震颤。一个人要是停留在自己的历史中而不再前行,那是极为可悲的。但是,自己的历史同样应该总结——只有严肃地总结过去,才有可能更好地走向未来。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有必要把这一段经历大约地记录下来。——路遥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二):读早晨从中午开始有感

  早前对于作家的印象多是文文弱弱,文思泉涌,或者是像蔡骏说的随时担心脑袋会被头脑里的灵感给挤爆,从来没有去探究过作家写作背后的故事,虽然一直知道作家也如艺术家一般有自己的一些癖好,昼伏夜出是常态,但是竟从没考虑过他们是如何去组织整个故事。

  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在北京的公交地铁上拿着手机读完的,现在印象有点模糊,但是现在印象中是一部大作,我读书挺快也是花了好久的时间才看完。前些时候有朋友分享《早晨从中午开始》,就记下来,终于最近得着时间给读了。最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从此我再也不敢小瞧作家,尤其是像路遥这般用生命写作的作家。

  在路遥之前的几部中篇小说已经得奖之后,其实他就可以随便写写,然后就轻松悠闲的(从书中看来的,不晓得实际情况)写作。但是为了他自己一个年少时的念头,他竟然可以放弃所有的社交,搬到煤矿去,甚至连自己的女儿都没法照顾。如果一个月两个月也就罢了,这个可是长年累月的。除去思念之苦,饮食卫生条件也没法去保证,长期的通宵达旦,饮食不规律还有重度抽烟都是对身体的极大的消耗。写完第二部的时候,竟然都严重到呼吸不能。好在一个中医老师傅的调理下,慢慢恢复了起来,但是为了自己未完成的最后一部,冒着身体被透支的危险,依然决然的创作下去。

  写作实属不易,最最让我佩服的还要属于他对于写作的认真负责,为了丰富人物的形象以及确保整个故事的时代准确性,他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包括大量的文献阅读,各形各色人物的走访包括在煤矿进行创作,都是力求保证每个人物的自然。

  之前认识一个朋友,年纪大约三十左右,已经出版了几本小说。具体怎么样我不知晓,简介看来不甚吸引我,所以也没有去购买阅读。之前一直在想,写的都是什么啊,会有读者么。现在的话,我会去想他在创作这本小说的时候,是怎么去架构整个故事框架,怎么去创作每个人物,怎么去安排故事的发展。我有想过简单的创作几个小故事,但是即使这样,也是觉得自己完全掌控不住。现在也对这个朋友有了多一层的敬佩。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三):所有的伟大一定都不会轻易。

  今天不到一天的时间,看完了路遥先生的《早晨从中午开始》,前面最大篇幅的是路遥先生回忆自己当时创作《平凡的世界》时的全过程。看完全书,深以为然。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是异常艰难的,其艰难程度丝毫不亚于其它任何一个学术或者科研工作。最开始作者决定要写这部作品时就花了近三年时间做准备工作,大量阅读各领域的书籍,查阅当时那个时期的各类新闻报纸,亲身去走访体验询问;万事开头难,作者开头就遇到了不知如何下笔的困难;真正开始创作的时候,作者自己就决定选择了艰苦的写作环境,克服了各种生活上的困难,包括长时间的高强度的工作带来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克服孤独,克服畏惧和不时因创作受挫而低落的情绪。整个创作过程也长达3年。《平凡的世界》承载了路遥生命的重量。

  一直以为和每一本书的相遇都是缘分,毕竟茫茫书海,会让我选择这本书一定有其深意。作者回忆的他的整个艰辛的创作过程,也给我了莫大的鼓励。“要排斥舒适,要斩断温柔,只有在暴风雨中才可能有豪迈的飞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能拨弹出绝响”。跟作者遇到的困难相比,我觉得我确实过得太舒适了。所幸,我是一个极有危机感的人,极害怕自己停留在舒适区,所以我有改变的勇气。但是我觉得我还是缺乏决心,缺乏毅力,经常处在做了一个决定并大胆开始,但开始之后坚持几天就没再坚持的状态。希望自己能够对自己狠一点,要经常告诉自己“你为自己立下了森严的法度,布下了天罗地网,你别指望逃脱”;路遥先生每天的任务都给自己限制得很死,完不成就不上床休息,“工作间实际成了牢房,而且制定了严厉的‘狱规’,绝不可以违犯” ,倒不是说也要完不成不准睡觉,但确实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关于文学,看完这本书才深感自己看的书太少,看的书的深度也不够,顶多只能算速食文化。而真正优秀的作品是能够深刻体现矛盾关系,并能透过作品本身,反映那个时代特点的。小时候就特别排斥看那种文学名著,觉得太枯燥,看不进去;现在看来,其实文学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确有其熠熠生辉的时代价值,看名著若只冲着情节而忽视人物情节背后的寓意及其时代内涵是不算看了的。或许以后自己还是需要重新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审视这些文学名著了。

  作者能够完全抛弃《人生》的荣耀光环,呕心沥血地开始一段新的长征路,这勇气实在令人佩服。“如同修行的教徒决断红尘告别温暖的家园,开始餐风饮露一步一磕向心目中的圣地走去”,愿自己也有朝圣者一般的信念生活。

  2017.6.30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四):这是一个实现梦想的故事

  路遥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记录;作者差不多花了7年从准备到最后完成平凡的世界,3年的准备,4年的写作;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巨大和浩瀚和工程,而且基本是有且只有作者一个人去完成;作者安排的很有续,从最初的准备开始,就很有计划,把需要的一切,从确定写作方法到很多的素材,资料,甚至体验生活全部都准备好了,而且做好了分门别类这样有利于后期的查找;刚开始着手写的时候不太如意,当开头写好后,后面越来越顺,直至完笔;作者为此付出了基本孤单的10年,付出了身体,整个创作消耗了他整个身体,中途还停笔了一段时间去求医;很让人悲伤的事,本书的结书日期是1992年春,但是当年年底作者就去世了,大概是由于这么多年的积劳吧;这才是真正的事业人,他让后来人会真正的永远记住他;这是一个实现梦想的故事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五):评《早晨从中午开始》

  介绍了路遥是如何创作《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从开始动笔前的准备,到真正开始动笔,到最后的修改和抄写。对读者来说,这算是近距离了解“作家”这个工作内容的很好机会,作家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付出的心血,的确也非常人所能理解。

  比如路遥需要摘抄75年到85年这10年的报纸,这摘抄加上其他一些资料累计的工作,竟然就花去了2-3年的时间,真是难以想象。而他还需要去“省委书记”家里侦查情况,着实也颇有些喜感,要是那个省委书记知道家里被人侦查过,他会作何感想,他如果也读了《平凡的世界》,读到描写“省委书记”的内容,会不会觉得似曾相似。

  中间也穿插了路遥对现在文坛的一些不满、抱怨和牢骚,文人相轻,同行间的竞争在每个行业恐怕都存在。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六):精神的食粮我们学习的楷模

  《早晨从中午开始》不算太长的文章,一口气就看完了。这是路遥作家在作完自己的人生的巨著《平凡的世界》后写的一部关于自己写这部书的美丽灿烂的过程。写的自己的心路过程,自己如何从《人生》的光环中走出,如何找到一部长篇小说灵感,如何克服和享受写作过程的辛苦、凄凉、孤独、迷茫、怀疑等等,自己如何面对各式各样面孔的嘲讽、挖苦、冷嘲热讽,当然也有赞扬。又是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不同于时代潮流的作品,让大家接受。

  最终,路遥先生克服了一切,包括自己。就像一颗白杨,在撒哈拉沙漠中依然保卫着自己的那片生养自己的沙漠,路遥先生在用生命诉说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故乡的热爱,对那片养育自己的黄土的热爱。又是如何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和自己的身体抗争,争分夺秒的,用生命写书。

  从中我看到了,一个成功人士成功的过程,是克服困难,克服自己的过程。

  无论怎样,我们都在路上,人活着,总要做出些什么吧,印象很深刻,路遥先生说自己就像农民那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自己的“黄土”中播种,从来就不停歇。这让我想到了人生的真谛,人来到世上走一遭是为了什么,为了是享受?我想是为了更多的感受,感受那些从来没有过的滋味,为了感恩,感谢带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以及让我们成长长大的人们。

  每个人都是宇宙中的一粒沙,坐在安静的教室里,敲打着键盘,望去窗外高达葱郁的树木,那些美总是存留在我心间,曾经认为外面的世界才是最美的世界,实则你自己的那个世界是美丽的,任何地方都会是最美的风景。想起卞之琳的那首《断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七):真实纪录作家路遥的一生:身世、婚恋、政治、文学

  在新中国文学的天幕上,路遥犹如一颗流星,在短暂写作生涯里,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辉煌。其作品展现出奋斗不息的昂扬斗志曾经感染了无数读者心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征程。可路遥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郁闷、痛苦和煎熬,以至于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完成《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小说。让我们走近路遥,一起去感悟他平凡而又悲壮的人生旅程、透视其鲜为人知而又跌荡起伏的内心世界。

  姊妹八个 为生存他七岁时被过继给人

  路遥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北清涧县,原名王卫国。他的家庭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父母亲是目不识丁的文盲,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身高只有1.5米左右的父亲用一副侏儒般的钢铁双肩,挑起了全家十口人的生活重担。为了生存,在路遥七岁时,父亲就决定将这个长子过继给他的哥哥、远在延川县的王玉德。对于路遥在父母家的生活,他最深刻的印象是饥饿与屈辱。父亲性格软弱,活得很窝囊,过的是被抛弃的生活。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把他打一顿,回来后希望得到家里人的支持,但得到的是父亲再打一顿。路遥一直在伯父家度过了他的学生年代。伯父也是农民,没有孩子,家里也很穷,他时常为买不起几分钱一支铅笔而发愁。当时,路遥衣衫褴褛,裤子破了不敢到别人面前,有人搞恶作剧,专门把他拉到人群里,惹得哄堂大笑。贫困艰难的生活给路遥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创伤。

  伯父和伯母是不想让路遥上学的,他们一心想在土地里培养这个养子,让他在未来接替伯父的班。为了证明自己,他参考了考试,结果从一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可伯父无力再供他上学,就找来劳动工具,让他砍柴、放羊。他愤愤地把绳子、锄头扔进沟里,最后通过与家里谈判,勉强给每月25市斤粮票。不够吃,学习完后,他在野地里找乱七八糟的东西吃。这段饥饿和屈辱的经历对路遥的人生和创作心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困难的日子里》、《平凡的世界》等都有作者本人的苦难身影和辛酸烙印。我们可以感受到可怕的生活窘境以及少年路遥独特的心理历程。

  上大学靠女友接济 借钱领茅奖大骂:日他妈的文学

  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大学,因当过红卫兵头头,北京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都不敢要他,最后延安大学中文系的领导申沛昌冒着风险拍板,路遥才迈进大学校门。大学里,路遥的生活是很简朴的。同学白正明说,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礼服,“老三样”(白、黄、玉米发糕)吃饭后一碗开水冲菜汤是他很喜欢的美味佳肴。“儿子上大学前靠家里,上大学后靠的是林达,林达是北京人,家里境况好,在经济上给了儿子很多接济,就连背到学校里去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达给准备的。”路遥的养母李桂英老人说。

  路遥的《人生》在全国获奖了,但他到北京领奖的路费还是给四弟王天乐(当时《陕西日报》记者)借的。路遥曾与朋友说过,《平凡的世界》那点稿费,还不够他那几年抽烟的钱。茅盾文学奖的奖金除了应酬文学界的朋友,就是还债。王天乐曾经回忆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后的情景:“路遥在电话上告诉我,去领奖还是没有钱,路费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请客,还要买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让我再想一下办法。”这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一个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人,没有路费去领奖,更没有钱去买自己写的书!王天乐告诉他今后再不要获什么奖了,如果拿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找不来外汇。路遥只说了一句话:日他妈的文学。

  路遥在陕北农村有两个家。四个生身父母和养父母,还有众多兄弟姊妹,都需要他一一帮扶和赡养。何况故乡的人们,远亲近邻,七舅八姑,哪个乡下人遇到难处,能不向这位出了名的作家伸手?在城里还有小家,他极不善精打细算,日子过的真够窘迫。路遥为改变自己经济情况作过不少努力:为了赚钱,他还炒过股,甚至开价5000元给企业写报告文学。但换来的5000元稿费,却是在路遥病倒昏迷后才拿到的。去世后只留下1万元的存折和近万元的欠账。

  投身“文革”洪流名噪一时 被打倒才决心从事文学

  路遥七岁离开亲生父母过继给伯父,养母靠着乞讨供养他上中学。路遥和家人当然是希望他能够谋得一个公家人的身份,脱离农村进入城镇,进而出人头地、建功立业,赢得人们的尊重。但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户籍管理、计划供应等制度在城乡之间构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由于“文革”的爆发,升学毫无指望,惟一的出路只能是回乡当个农民。这对于路遥来说,是痛苦的选择。但时代好像为路遥提供了一条更加快捷、轻松的道路。出于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拜,他满怀激情地投入到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洪流中,依靠其出众的写作、演讲、组织才能,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初中生一步一步当上全县红卫兵头头,晋升为“军长”。大联合后,路遥以群众代表的身份被结合为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成为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但是“好运”转瞬即逝,在变幻莫测的政治斗争中,路遥跌向了深渊。在“清理阶级队伍”的政治运动中被罢免了县革委会副主任的职务,于1969年年底被彻底赶回老家郭家沟村务农。这个只有十八岁的少年难以承受这种风云突变的打击,他哭了,哭得肝胆欲裂……他的干姐、作家刘风梅曾看到路遥在冬天穿一身白,白裤、白衫、白腰带。后来问他为什么穿一身白?他说他是给自己戴孝。这足以说明这种政治仕途的无望给他带来的刺痛。

  路遥是在政治仕途被堵死的情况下才决心从事文学创作的,但是他本人一生都没有放弃政治。这在作品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且不说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大段引用《人民日报》等官方报纸的社论,也不说这部作品中对各级官员之间复杂关系的描写,就说路遥把孙氏三兄妹的爱情写成都与高干子女有关、孙氏三兄妹的爱恋者和竞争者的父亲无一例外都是官场上的高官大官(而不是金钱上的富有)。这样的安排,似乎印证了路遥看重的更多是社会地位、社会身份,而不是财富;潜意识里也流露出他对高官显贵的认可和渴望。据说路遥“文革”结束后在担任陕西省文联主席期间,在文联大院里进进出出,勇猛而好战,令他的对手们闻风丧胆。陕西作家贾平凹在《怀念路遥》一文中也曾写到,在延川的一个山头上,他(路遥)指着山下县城说:“当年我穿着件破棉袄,但我在这里翻江倒海过,你信不!”在省作协换届时,票一投完,他在厕所里给贾平凹说:“好得很,咱要的就是咱俩的票比他们多!”然后把尿尿得老高。远村在《路遥二三事》中曾写到:“路遥曾说,每个人都无法回避政治,但政治又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文学与政治从来未分过家。他病情十分严重,几乎看不清东西,还坚持看报、看电视,关心十四大的人事安排,还说等他病好了,要把作协搞好。”这说明,在内心深处,路遥有着对政治仕途的留恋。可惜的是,关注时政的路遥无法成为一个政治家,纵然他具备政治家的天赋和气魄。仕途失败的阴影一直潜伏在他内心深处,即使“文学”这个神奇的药方,也不能抚平路遥心底的伤痛。

  仕途失败又遭初恋女友抛弃 婚后与妻子渐成“陌路”

  在引导他走向文学之路的好友、诗人曹谷溪撮合下,路遥在人生最为辉煌时刻与北京知青林红展开了他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恋情。1970年延川县招工,路遥争取到了一个指标,但是他把这个名额转让给了林红。生活总有许多说不清的巧合,浑身长疮,折磨得两个月不能行走的路遥被县革委会宣布隔离审查。当天中午,林红因路遥的“农民身份”而提出断交,爱上了一位支工的解放军下级军官。林红的离开对他有重要影响,路遥一生都没有走出这段恋情所带来的幸福与阴影。在他的成名作《人生》中,走进县城变为城市人的高加林抛弃农村姑娘刘巧珍可能就是北京知青林红抛弃路遥的翻版。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晓霞也可能有林红的影子。

  仕途失败、初恋受挫,路遥痛不欲生、彻底绝望,不得不回到农村。在干爸、大队支书刘俊宽帮助下,当了民办教师,重新过起物质上穷困和精神上孤独的生活。他只好用写作来充实自己,因时而在曹谷溪主编的《山花》上发表诗作最后被借调到县委通讯组。这时,颇具文学才华的另一位北京知青林达走进了他的生活,用爱抚慰了他的创伤。路遥考上延安大学后,大多经济来源是靠林达资助的,正是因为有了林达,路遥在延安大学能够安心读书和进行文学创作。路遥离开延安大学后担任文学期刊《延河》编辑,到西安工作。后来林达也分配到西安电影制片厂。他俩1978年1月结婚,1979年生下了他们的女儿路远。遗憾的是,婚后生活并没有起初想象的那般甜蜜,更谈不上和谐、幸福。他没有享受到夫妻之间真正的恩爱,或者说这种恩爱的时间十分短促。作为“农民的儿子”的路遥希望妻子是一位能体贴入微,对自己学习、工作,都能够有所帮助的妻子。在潜意识里,也许只有《人生》中的“刘巧珍”才是他最好的“媳妇”,但林达是一个具有“小资”情调和独立意识、事业心极强的现代知识女性。让她放弃事业心甘情愿地去做一个家庭妇女,那是万万不可能的。而半夜写作、通宵达旦,早晨从中午开始,尤喜独处而又时常“封闭”自我的路遥让林达难以适应、无法容忍。在林达看来,她希望有一个体贴自己能够保持正常的夫妻生活的好丈夫,而不是一个不管家,甚至一个不管她的贴着各种光环的“圣人”。在生活习惯、性格上的差异也越来越凸显,一度达到激烈冲突的程度。短短几年时间,路遥和林达就行同陌路。

  1980年秋末冬初,回到延安的路遥向自己的好朋友、陕西作家高建群诉说自己的不幸。他在延安呆了三天,为了安慰路遥,高建群在宾馆里陪他住了三天。之后为他写了一首诗,诗中有这样句子:“自然,我们的生活无限美好,歌声总是多于忧愁。但是,谁能保证说,我们没有被命运嘲弄的时候。有一天早晨一觉醒来,生活突然出现了怪诞的节奏,你的妻子跟着别人走了,一瞬间你是多么孤独!”以后的几年中,林达多时提出离婚,路遥因《人生》小说与电影轰动全国,他怕给自己造成负面影响,更怕给自己亲爱的女儿带来很大的伤害而一直是一拖再拖。在写作《平凡的世界》过程中,路遥四弟王天乐也是想让他先离婚,不要维持那个有名无实的家庭了。不如找一个陕北女孩,不识字最好,专门做饭,照顾他的生活。结果还是因为他女儿的问题,又一次放弃了调养身体的机会,继续过着“二个蒸馍,一根大葱”,饥一顿、饱一顿的无规律生活。在辞世前三个月,林达扶起病床上的路遥,他在离婚书上签了字。

  婚姻不幸,路遥深深陷于夫妻感情破裂的深谷之中不能自拔。在他苦难屈辱的心灵深处也埋下绝望与无奈。路遥苦涩的婚恋影响着他的创作,他作品中的婚恋无不具有悲剧色彩:如田晓霞在洪水中丧生,孙少平走进一个孤儿寡母家庭;秀莲好日子刚开始就得了绝症;田润叶对爱情苦苦守望并成了官场利益圈中牺牲品,最终守着李向前终其一生;郝红梅一心想走入上层,却婚姻不幸嫁给软弱的润生;金波因恋爱而被开除军籍,再次寻找已是物事人非;模范夫妻侯丽叶莫名其妙投入第三者怀抱……作品展示了相对复杂的爱情,结局却往往具有作者本人婚姻失败的阴影。

  生前不屑与其他作家来往 曾称“文学圈向来不是好去处”

  路遥卑微的出身、少年苦难屈辱的阴影注定要产生一种无法适应周围环境的自卑,他性格孤僻,不愿接触社会。从表面上看,是高傲的路遥,风光的路遥。他也说过一些大气磅礴的话,使人感觉到他生命中的每个细胞都充满了“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激动。他对国内一些当红作品很少有溢美之言,经常是流露微词。对全国的作家,他看上眼的也没几个人。在文学界,他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也可能因为他太实在、不善于应酬。他看不见尘世种种,眼睛只盯着自己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自觉不自觉地伤害着亲人,伤害着朋友,伤害着同事,他陷入了思想者特有的孤独。王天乐曾说过这样一件事,说路遥骨灰在西安三兆公墓存放了三年后,必须重新安放,墓地选在了延安大学校园。于是第一天他和弟弟王天笑把路遥的骨灰搬到作协院里,可悲的是没有一个人前来为路遥送行。他说决不为路遥感到悲哀,主要是觉得这个院里的儒士和名流们有失学者风度。是啊,路遥都去世三年了,作协大院里的朋友们还不能放下心中的不快么?

  在《平凡的世界》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路遥吐露了自己内心真实想法:

  “文学圈子向来不是个好去处。……你没成就没本事,别人瞧不起;你有能力有成绩,有人又瞧着你不顺眼。你懒惰,别人鄙视;你勤奋,又遭非议;走路快,说你趾高气扬;走路慢,说你老气横秋。这里出作家,也出政客和二流子。在这样一种机关……最不忙的就是文人先生,可以一杯清茶从早喝到晚。……这些地方虽然听不见枪炮之声,且有许多‘看不见的战线’。”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心高气傲的他无法融入当时的环境。路遥是郁闷的,人们很难读懂路遥。其实,坐在平房小院里,不停地抽着烟仰望天空,若有所思,忧郁、寂寞、孤独的路遥,才是真正的路遥。现实的世界里,没有人与之同行,他的灵魂在孤独与痛苦中游荡。是啊,他把自己沉浸在文学创作的忘我之中,塑造了一个个寄托个人诉求的硬汉(如马建强、孙少平、孙少安等)形象,掩盖着其内心的悲愤与无奈。他想通过自我奋斗,驱逐那些蛰伏内心浓烈如斯的自卑情绪。不管上天怎样冷酷无情,他都要认真耕耘这片生活的土地!

  文学成跳板 曾被文学教父柳青委以重任

  无庸讳言,路遥从事创作的动机也有很强的功利性,出人头地、建功立业的意识远远强于对文学的爱好。文学更多的是一块改变身份从农村进入城市的跳板,他试图用文学打拼出一条人生新道路。在好友曹谷溪帮助下,路遥凭借创作才能在延川县站稳了脚步。1972年8月2日《陕西日报》报道:“城关公社刘家圪崂大队创作员路遥同志,一年间创作诗歌五十余首,其中六首发表在报刊上”。正是由于路遥创作上的突出表现,在一些人的质疑声中,他进入了延安大学中文系,从此彻底改变了他的农民身份,真正进入了城市。1976年8月,经陕西省作家协会争取,路遥被分配到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延河》做编辑工作。这对于路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获得了从事文学创作的必要条件,文学也成了他今后必走的人生之路。

  路遥一直在追求着自己的人生梦想,可他的文学之路并不平坦。当中央还没有对“文化大革命”作结论,别人还在喊“文化革命好”的时候,他逆风而动,以超常的勇气与远见卓识,写出一篇声讨文化大革命的六万字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他寄给了在全国的各大型刊物,可都给退回来了。没有人理解他的小说,也没有人敢发。他当时很苦恼也很无奈。他说他还要往外寄,如果这次再寄出去不发表的话,那他就把这个作品撕掉了。后来,《当代》慧眼识珠,尤其是得到老作家秦兆阳的欣赏,才得以在这个杂志上发表并获全国第一届中篇小说奖。《惊心动魄的一幕》的获奖,增添了他前所未有的自信,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向更高目标攀登的基石。1981年6月,不到三十二岁的路遥,以顽强的毅力,用了二十一个昼夜,创作完成了十三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他自己认为可以开创一个时代的作品,写出来后先后寄给几家刊物,可还是被退稿。但他坚信并预言:要么巨大的成功,要么彻底失败。结果《人生》果然让路遥一举成名。《人生》对于路遥的创作生涯来说,是属于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奠定了他在陕西文学界的地位。

  这时候的路遥其实也负载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他无法忘记与他的文学教父柳青的一次谈话。柳青说,从黄帝陵到延安,再到李自成故里和成吉思汗墓,需要一天时间就够了,这么伟大的一块土地没有陕北自己人写出两三部陕北体裁的伟大作品,是不好给历史交待的。而他这辈子也许写不成陕北了,“这个担子你应挑起来”。路遥一直为此而感动。而当时,有一种论断,认为《人生》是路遥不可能再逾越的一个高度。可争强好胜的路遥很难承认《人生》就是他的一个再也越不过的横杆。十三万字的中篇小说,不足以安慰像他这样怀有远大抱负的灵魂。他要完成最尊敬的文学教父对他的嘱托,在更大范围和格局上,确立自己的文学地位。于是,路遥背着重如泰山般的十字架开始了他文学的远征。这又是一次挑战,他要用他的青春、他的生命做赌注去制作属于他自己的鸿篇巨制!

  科学史上的布鲁诺是殉道者,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了科学学说,路遥何尝不是如此呢?请允许我引述人们对这位殉道者的描述:“他常引柳青‘文学是愚人的事业’的名言勉励文学的爱好者,也以此自策自励。他常劝一些文友,别把身体看得那么重,别太在乎自己的身体。他自己正是这样做的,他以“像牛一样劳作,像土地一样奉献”为座右铭。”在《平凡的世界》写作进入具体的准备工作后,路遥找来了10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一种省报,一种地区报和《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计本,没明没黑开始了这件枯燥而必须的工作,一页一页翻看……待《平凡的世界》完稿,这位40岁不到,原本铁塔般壮实的汉子,两鬓已新添了许多白发,满脸皱纹,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看上去全然像一个老人。

  《平凡的世界》这座辉煌艺术大厦,路遥建造的并不轻松。第一部全部完稿了,过去发表过他的作品的一些刊物(都是些有影响大刊物),把这部作品看过后,纷纷都给他退稿了(大多认为不适应时代潮流,属老一套“恋土”派),辗转了几个编辑部,最后由谢望新主编的广东《花城》杂志表示愿意发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问世之后,路遥没有赢得掌声与喝彩,相反却遭遇文学评论人士的当头棒喝。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是路遥的挚友,据他回忆:“1986年的冬季,我陪路遥赶到北京,参加《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研讨会。研讨会上,绝大多数评论人士都对作品表示了失望,认为这是一部失败的长篇小说。”很多评论家认为《平凡的世界》相较《人生》而言,是个很大的倒退。呕心沥血创作的一部长篇,居然没有得到“主流”的认可,路遥的心情灰暗到了极点。回到西安,路遥去了一趟长安县柳青墓。他在墓前转了很长时间,猛地跪倒在柳青墓碑前,放声大哭。有谁能理解路遥众人皆醉唯他独醒的悲怆呢?

  在当时中国文学运动中陷入孤立境地的路遥,对此还是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因为他坚信,孤立有时候不会让人变得软弱,甚至可以让人在精神上变的更坚强!路遥对白描说他要继续写下去,写第二部,写第三部。可就在抄写《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时,路遥本来没有恢复好的身体再次出现了问题,吐了血。他告诉王天乐,说这辈子是没吃没喝,还打了半辈子的光棍汉。王天乐让他立即停止第三部的写作,并为此发生过激烈的争论。路遥说,他已经考虑好了,他要用生命去结束《平凡的世界》。是啊,他不想让自己的文学梦想同肖洛霍夫、柳青一样因生命突然终止而成为残破的遗憾。

  六年的文学远征,流血、流汗。《平凡的世界》终于在他顽强毅力支撑下圆满完成,并一举夺得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这曾经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内在魄力,具有博大恢宏“史诗般品格”的现实主义力作,应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但此时的路遥已明确感觉到了死神的侵袭,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了。这位原准备站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发表演讲的作家,又坚持完成了不朽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而后带着未竟的事业,离开了这个平凡的世界。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年仅42岁的路遥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医治无效,走完了他平凡而又悲壮的人生旅程。他活得太累了,非人般的劳动得到的全是苦难:屈辱的阴影,仕途的失败,苦涩的婚恋,环境的掣肘。他的内心的苦衷难以忍受。唯一能够释放的渠道和寄托只能是文学创作,可艰难跋涉的文学之路也是充满荆棘。但他清醒的意识到,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待。他深信,历史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因为他认为一个没有丧失普通劳动者感觉的人,一定会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因此,他要以生命为代价,以血为墨著华章,为我们弹拨一曲生命绝唱——《平凡的世界》!

  无论中国当代文学史学界表现出怎样的冷漠,我们都不会忘记路遥。苦难的人生旅程,诠释了他“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人生真谛。不由让我们想起鲁讯先生的一句话,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血、是牛奶。这也正是路遥平凡而又短暂一生的写照。路遥是农民的儿子,他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爱着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平凡的人们。他和他的作品奉献出的精神食粮,激励了和正在激励着平凡世界里的人们于逆境中自强不息,在苦难中搏击人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路遥还活着。

  文章转自网络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八):每一个成功的光鲜之后有你看不见的坚强

  读完了路遥老师的《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是他对《平凡的世界》一书进行创作背景、方式手法、心路历程的情况汇总。为我们娓娓道来了他心目中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的问题,也为我们展现了他内心的坚强与所做的斗争,和一种带有宗教使命感的苦行僧生活,最终,历时六年多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拿出了让人欣慰的文学作品,再一次获得了鲜花掌声的成功。

  在书中所写的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里,每一个过程都充满了无限的艰辛,而在这些艰辛与困难克服上,也更能看出路遥老师对文学的执着和精神上的坚强。

  光是前期准备工作他就花了快三年的时间。先是大量的基础阅读,一方面学习全世界各类作品的长处并批判其不足,另一方面翻阅既定时间范围的史实史料、报纸月刊。在这不分昼夜、冬夏的日子里,路遥老师进行着奴隶般的机械劳动,眼睛糊着眼屎,手指头被靡花。而后又深入生活,马不停蹄的去体察和感受特定地区地域的生产生活,经历了奔波到精疲力竭后继续奔波,住过饲养室,躺过茅草棚。最后,冥思苦想的去解决情节构思,人物出场,作品开头等一系列问题后,才开始了真正的创作。

  即使到了写作的这一环节,也是有着严格且又高强度的工作规律和工作进度,若当天未完成任务,就意味着更少的睡眠。加之写作地点的伙食物资等缺乏都造成了写作的诸多不便,还有“老鼠伙伴”的寄住更是一种让人闹心的艰苦。

  与自己女儿、敬师、城市甚至正常餐饮的脱离,加之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路遥老师的身体马上就抗不住,像弹簧一样整个被扯断,即使是这样,他还是在身体微好时继续写作。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九):夸父人生

  早晨从中午开始

  曾听一位中医告诫说:“用心读书可能会致病致死”,“平常生活中不要使用爆发力”,要“恬淡虚无”,我深以为然。

  人的身体,肝木疏泄肾水,生升而上以供心脏。心浮散,敷布水谷精气于周身。水谷精气气化后归朝于肺,经肺审理治节而敛藏于肾。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人体的勃发之力在肝,敛藏之力在肺。若身体一直处于勃发状态而未能及时敛藏,则肝木耗尽肾水而上奉心火,心火大盛随即转衰,等于是燃烧生命而盛放。

  路遥死于肝硬化腹水。

  陈忠实说:“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我不停地在想,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动,一种怎样的向往,一种怎样的力量,可以让人付出生命的代价而百死不悔。在路遥面前,我深以为然的养生道理显得如此渺小;在生命令人颤抖的创造力面前,我过去的人生尽皆失色。

  人,如此渺小,然而当心有所寄托,其爆发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会让世界为之屏住呼吸。此时,此事,虽死可矣!

  你,可曾真正活过?

  ————————————————————————————————————————————————

  朝闻道,夕死可矣! —— 孔子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司马迁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 司马迁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她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塔洛夫斯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无声息地存在下去,但是他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十):早晨从中午开始

  有着经典名句——“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作为一部随笔,抛开什么文学性,艺术性,路遥告诉我们他是以怎样得态度对待写作,所有被《平凡的世界》打动过的人,看完这篇文字,你就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说《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用生命书写的文字。

  这本书里讲述了路遥写《平凡的世界》,《人生》等作品的经历,虽然涵盖的内容很多,但却零零碎碎的为我拼出了一个完整的路遥。——“你别无选择——这就是命运的题旨所在。正如一个农民春种夏耘,到头一场灾难颗粒无收,他也不会为此而将劳动永远束之高阁,他第二年仍然会心平气静去春种夏耘而不管秋天的收成如何。”

  书中像这样的真理之言,还有很多,既深刻又生活。但在某一篇里,我对路遥的这小段话很称心,从大师的身上找到了一点共同点。

  “首先到大街上的人群里瞎挤了几趟。在街上的人群中无目的地行走,也算一个不常有的爱好。繁华热闹的街道,无论物还是人,都会给你提供大量的信息,给你许多启示和灵感。有时候,一篇文章写完了,题目不满意,就到大街上去寻找,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思考问题有时也要改换一下环境。大部分时间需要安静,有时候在嘈杂声中更能集中精神。”

  同我在曾经写过:

  “人说,笔下有鬼神。想着大诗人李白斗酒不醉、豪饮千杯的大境界,这句话确实不假。可回想起我自己,笔下却总是游荡。从初中写作文开始,就得拿起包、配上水、大马路上迈开腿,一路走来一路看,看人,看物,看景,看路。身体绕着小城走了一圈,笔也就在纸上走了一圈。

  提笔落文,安静地遵从最平静的声音,慢慢行,慢慢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