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方哲学史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西方哲学史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08 20: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方哲学史经典读后感10篇

  《西方哲学史》是一本由罗素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80元,页数:1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一):存在既然可以是虚无,那存在就应该和从未存在过一样

  西方哲学史(罗素)读书日记

  哲学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科学只能告诉我们的是我们所能做到的事,而我们往往会忽略了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是如此之多,这也是花时间思考这些问题的意义所在。

  宗教忠贞优越于政治忠贞。哲学自古就分为两派,一种是崇尚不可验的宗教教条而仇视科学的纪律主义者;另一种是尊重科学、理性而反对先验的宗教教条的自由主义者。

  自由主义并不意味着为所欲为,其本质是企图维护社会的秩序的同时有保障个人自由,避免走向任何一个极端。

  罗素身材高且消瘦、衣着明亮整洁鲜明。

  哲学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希腊文明的卓越产物就是荷马史诗,是一系列伟人的诗作,而非一个人所做,其中的人具有人的情感,与人的区别是不死和具有非凡的能力。荷马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乐师、诗人。弹奏七弦竖琴并配以其诗作。

  大约公元前四千年,文字的雏形图画产生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

  哲学始祖泰勒斯认为 水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质。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起源于一种永恒的运动是由演化得来的。他认为万物的基质 是气。

  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都是数,崇尚数学,认为数学不依赖于人的感官而存在。

  赫拉克利特认为灵魂由水和火混合而成,优秀的灵魂是火占主导的干燥的灵魂,如果灵魂中水占主导就是变的快乐,也意味着灵魂的死亡;因此其主张克制情欲去获得高贵的灵魂。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人认可万物皆变,但也认为存在永恒不变的东西,这种永恒性体现在变化的过程上。世界在对立面的斗争和结合中得到统一。

  阿那克萨格拉认为物质可以无限分割,并且除了心以外,任何时候都存在相对立的事物。他还主张雪是黑的。心是一切运动的根源,心使轻的东西浮于表面,重的东西落向中心。

  普罗泰戈拉认为:有许多东西妨碍了我们确切的知识,例如问题的隐晦和人生的短促;他还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个学说的意识就是每个人都是万物的尺度,当人们意见有分歧的时候,就不会有客观的真理可以说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这个学说本质是怀疑主义,其根据的基础上感觉的欺骗性。正因为其不相信有客观的真理,他只能确信应当崇拜神。

  自然的法则就是强者法则。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格拉底在七十岁的时候被法庭判了死刑,因为他作为一个哲学家不信仰这个国家的神,而到处宣传新的神,这当然是对他的一种污蔑,他跟倾向于是无神论者。真实的苏格拉说很丑,扁鼻子、大肚子,经常思考问题发呆,一站会站一天。苏格拉底做到了灵魂对肉体的绝对控制,能抵挡最激烈的爱情

  公元前五世纪的斯巴达,崇尚战争,儿童不解释文化和科学的教育,只接受军事化管理,锻炼体质;他们财富接近均分,不让产生穷人和富人;很接近理想化的社会。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自此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变得毫无发展,他们牺牲了一切去获得战争的胜利。国家为了获得人口,允许一个女人婚后不能生育时找其他的男人,一个人爱上一个已婚的女人是合法的,甚至可以申请和这对夫妻一起生活。政府认为孩子是属于国家的而非私人的。这个时期的斯巴达人,虽然过着平均主义的生活,但是毫无任何自由可言。所有的斯巴达人好像蜜蜂环绕着蜂王一样,永远处于一种结合的状态,不能单独行动,没有任何自由。

  文化往往通过战争去传播。

  柏拉图:主要学说1.他的乌托邦2.他的理念论,3.他主张灵魂不朽的论证4.他的宇宙起源论5。他把知识看成回忆而非直觉的那种知识论。

  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政府管理者要具备善和智慧,但是会存在两个问题,什么是智慧?如何才能把具有智慧的人放进政府的管理体制之中?

  智慧应当不只是一种技能,它应该是一项更加基本的技能,能更好的处理一切问题,从宏观上把握各种冲突,找到最优的均衡;挑选具有智慧的人管理国家,这是民主制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二):犬儒主义在今天

  当我走到大街和别人谈起哲学时,许多人自称犬儒主义者。犬儒主义是后苏格拉底时期的一个哲学派别,其先驱是安提斯泰尼——他是苏格拉底的弟子,约长于柏拉图二十岁——后来由安提斯泰尼的学生狄奥根尼发扬光大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了解西方哲学发展脉络的不可多得的读物,翻开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其第三篇“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中写到“犬儒主义”名称的来源: “狄奥根尼决心像一条狗一样活下去,所以就被称为“犬儒”,这个字的意思是“像犬一样”。他拒绝接受一切的礼俗——无论是宗教的、风尚的、服装的、居室的、饮食的、或者礼貌的。据说他住在一个桶里,但是吉尔伯特*穆莱向我们保证说这是个错误:因为那是一个大翁,是原始时代用以埋葬私人的那种翁。尽人皆知,亚历山大怎样的拜访过他,问他要什么恩赐,他回答说:‘只要你别挡住我的太阳光’。”

  《西方哲学史》的前几章追溯古希腊的哲学家们,狄奥根尼是一位著名的犬儒主义者。从狄奥根尼的行为可以看到他重视的东西与人不同。罗素说: “知识优异的人与他们当时社会的关系,在不同的时代里是非常之不同的。在某些幸运的时代里,他们大体上能与他们的环境调和,——毫无疑问他们要提出他们自己认为是必要的改革来,但是他们深信他们的提议是会被人欢迎的。在另一些时代里,他们是革命的,认为需要号召激烈的变革,但希望这些变革(部分是由于他们忠告的结果)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实现。又在另一些时代里,则他们对世界是绝望的,他们觉得尽管他们自己知道什么是必需的,但却绝没有可以实现的希望。所以他们表现的玩世不恭,高喊着众人皆醉我独醒。”

  公元前三世纪的早期,犬儒学派非常风行,尤其是在亚历山大港。犬儒学派普及之后,他们的学说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通俗的犬儒主义并不教人禁绝世俗的好东西,而仅仅是对它们有某种程度的漠不关心而已。于是犬儒主义变成了“玩世不恭”和“漠不关心”的代名词。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历史的河流将犬儒主义冲刷磨洗,其内涵已经悄然变化。胡平说:“多了世故的圆滑,少了正义的冲动,一个人就成了犬儒。肯思考的人才会变成犬儒,变成犬儒后你就可以不再思考。犬儒的口头禅:‘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钱才是真的。’‘教皇有几个师?’‘真理值多少钱?’‘自由能当饭吃吗?’当强权在欺负弱小时,犬儒的态度是:“都不是好东西,我谁也不帮。”犬儒不分善恶,但他不一定是不知善恶。犬儒是知善而不善善,知恶而不恶恶。犬儒不进行积极的抗争,犬儒只是消极的嘲讽,但权势是不在乎嘲讽的。也许不应该把犬儒视为罪恶,但犬儒是罪恶存在的条件,是犬儒使罪恶成为可能。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中间只有不显眼的一小步。原本积极的消极,现在却变成消极的消极。”

  中年后易得犬儒病。年轻人变成犬儒实在是最可悲之事,他们还不曾追求,就已然放弃;他们还没有成长,就已经衰老;他们还什么都不知道呢,就什么都不相信了。那么你是不是一位犬儒主义者呢?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三):深刻又调皮的罗素

  这本书的前部分我有认真的阅读,确实不错!买了本盗版的书籍,影响了阅读的心情,后期的阅读是通过天涯读书完成的。作者见解独到而深刻,同时不可避免的烙上了罗素的烙印。就结构而言,主要以那一时期的重要人物为线索,脉络不是很清晰,阅读的过程需要极强的注意力才能够很好的吸收。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没有真正的真理,真理是相对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而言的。读完之后对战争也有了全新的看法——大乱方可大治。对于五千年文化史的中国,在古代未曾经历真正的外邦的征战是幸也是不幸。下面给大家摘录几段我认为精彩的地方:

  1、当我们问到一件事“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指的可以是下列两种事情中的一种,我们可以指:“这一事件是为着什么目的而服务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指:“是怎样的事前情况造成了这一事件的?”对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目的论的解释,或者说是用最终因来解释的;对于后一问题的答案就是一种机械论的解释。

  2、有两件事必须牢记:即,一个人的见解与理论只要是值得研究的,那末就可以假定这个人具有某些智慧;但是同时,大概也并没有人在任何一个题目上达到过完全的最后的真理。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来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总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这种运用历史的与心理的想象力的方法,可以立刻开扩我们的思想领域;而同时又能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所为之而欢欣鼓舞的许多偏见,对于心灵品质不同的另一个时代,将会显得是何等之愚蠢。

  3、浪漫主义观点所以打动人心的理由,隐伏在人性和人类环境的极深处。出于自利,人类变成了群居性的,但是在本能上一直依然非常孤独;因此,需要有宗教和道德来补充自利的力量。但是为将来的利益而割弃现在的满足,这个习惯让人烦腻,所以炽情一激发起来,社会行为上的种种谨慎约束便难于忍受了。在这种时刻,推开那些约束的人由于内心的冲突息止而获得新的元气和权能感;虽然他们到末了也许会遭遇大不幸,当时却享受到一种登仙般的飞扬感,这种感受伟大的神秘主义者是知道的,然而仅仅有平凡德性的人却永远不能体验。于是他们天性中的孤独部分再度自现,但是如果理智尚存在,这自现必定披上神话外衣。神秘主义者与神合为一体,在冥想造物主时感觉自己免除了对同俦的义务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四):【白啃】卷三各章节读书随想-缓慢更新

  【第二十一章】达尔文和工业化带来的影响深埋每人心里

  看完《西方哲学史》十九世纪思潮的后半部分,说到当时科学和机器生产带来的影响,才惊觉原来真非巨大可以形容:不光是对人类的认知、人类的经济科技,更在于对人类的思想和社会形式的直接改变,而这些,在重读这部分内容之前,都未曾注意到。

  罗素提到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学说,先说他的来源,是受人口论启发,又将哲学上的急进派的经济学一套套入动植物中,也是有趣,而这理论也反过来影响到了人们对自由主义和对经济技术的反作用,算是对社会也有消极影响:反正先天差异会造成根本结果,还平等什么?还改造什么?是吧。

  而工业化的冲击更大巨大,给人类带来极度膨胀的“改天换地自信心,但随即而来的规模生产效应,也带来了美其名曰“传播技术”的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绝对统治,使得这少数人有了无限膨胀的权能感,也造成后来哲学家们对这种矛盾的日益重视的态度。

  少数人和多数人?因为我属于多数人,自然会下意识觉得少数人可恶,但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可不是正确的选择?放表面上来说就是优胜劣汰而已。就算是浪漫主义者们之所以同情并倾向于属于大多数的小农,基础也在于他们自身多半家境不错,所以才有这种类似田园牧歌一般的浪漫想法。他们之所以厌恶铜臭味,不正是由于拼爹而自己用这些铜臭过着优渥生活而不自知吗?

  反省自身,不也是有这种摇摆不定的想法吗。若能再拼爹一些,我也会厌恶铜臭味因为不缺钱花感觉不到;若家境再差一些,也受困于现实会更加拜金吧,正是这样的中不溜,所以两种情绪都有。

  不过反过来想,这样也能更好体会两边的滋味,也许能更有复杂的比对。而且,所谓的“上”和“下”都无穷,每个人也都是各种思想兼而有之吧,我只不过是其中一分子。

  再多想一步,乐观与消极思想之间的摇摆不定,是不是也如上所述,每个人也都有,也都在看似自相矛盾地抗争。

  【第二十章】康德的主观时空瞎想

  《西方哲学史》中康德的部分看得有些心不在焉,但他说的主观时间&空间的概念却很引发人遐想。抛开形而上学理论不算,空间与时间真如康德所说的,只是类似我们口耳眼鼻一般的感受工具?!挺有些意思。那么我们其实只是用这个时空随意做梦吧?因为一切只是你的感觉而已。虽然康德并不是这个意思,但瞎想想也的确有些趣味。

  另外感兴趣的事情就是康德老头子摧毁了神存在的理智证明,末了却仍然信神,因为只有天意才能保证人的德性和人间的善良,因而我们才有幸福。也是挺可爱的想法了。而我呢,我的善良只是不想要自己受苦于邪恶带来的内心谴责,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胆子小了。

  其实对于康德为何那么重要,比如影响了浪漫主义影响了唯心论主观主义啥的,我还是懵懂地一知半解,当然,时空是主观的这个观点是够重磅了,足可以引发这样的思潮。但当时为何大家会跟随?

  一个人为何要相信另一个人的言论,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我隐隐觉得,原因就正在于当时社会或个人本身本来就是抱持这样的理念的,另一个人的言论只是加强了他的看法而已。突然顿悟,或许以后对待说服他人,尤其是价值观不同的人,应该要从这点下手才有效。

  【第十九章】卢梭&me的善感性

  《西方哲学史》终于看到浪漫主义运动的“正主”——卢梭了,再次看到他的斑斑劣迹不由想抽他,但猛然又撞到休谟对他的评价时又心生隐痛。无论休谟是否怀疑一切,他对卢梭的真性情还是不怀疑的,他评价卢梭是他见过敏感性最高的一个,此前从未见过,而这份敏感性给他带来远甚于快乐的巨大痛苦,有如一个人被除去衣服又剥去皮肤去与暴风雨搏斗。

  如此激烈充沛的善感性,自然是为文学或艺术创作者们妒忌的吧?但卢梭却甚恶文学、艺术(当然更恨科学),就是因为这些是阻止人类重回“野蛮人”怀抱的毒器吗?有时难免想,如果他选择做诗人多好,但正如达芬奇画画而不是做建筑师或医生什么的,天才们总是任性,也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自私愿望所能左右的。

  会难免想到自己,自己善感多愁,自然容易往他身上靠,刚刚好奇翻了下他的生平,意外又不意外地发现他是巨蟹座的,而且生日与我只差一天,天哪!只是我远没有他放得开,远没有他的“解放天性”,只是或许叶公好龙的爱好大自然,掂花惹草种种菜而已。倒是他开创的用自己人性的某一面去诠释宗教信仰的手法,让我想到我之前对基督教感兴趣也多半是由于对上帝祷告有如找个人说说悄悄话般的治愈感,也许,是我在月双子上升金牛的现实感与善感性间的妥协?当然,我最终也并未有宗教信仰,现在想起来,对基督教、佛教的兴趣,主要也是在于想弄明白自己来世上一遭到底是为什么,哲学中的答案那么多,各类宗教的只是不同的声音,我也不太清楚我是否无神论者,或许,月双子的特质让我更爱了解更多,而非执着于一处吧。

  今天的随笔写得有些散,但的确就如那位大哲说过的,看书其实是内观自己,不是吗?

  【第十八章】浪漫主义运动对我的影响杂思

  看《西方哲学史》中介绍浪漫主义运动的沿革,让我愈发地自省自己身上的浪漫主义影响。通篇看下来,至少罗素对这种“善感性”带来的冲破社会束缚的炽情是持反面态度的,他笔下这种感情态度本质上是自私的、只顾自己的,至少我读着这样觉得,或者说,这反映出我自身潜意识是这样认为的。

  本质上来说,每个人都有浪漫主义感情的,罗素也这样说过,每个人受这种运动的影响,即便讨厌“浪漫”的人身上,这影响也多过自己自知。而我的浪漫主义情怀?自小潜移默化想隐居、努力想找寻内心的自我……之类的观念应该都是吧。只是我难免同时也抱持着与罗素类似的认为这种想法自私的念头,因为总在社会责任与所谓自我之间来回徘徊,所以,也才想从哲学中寻求人生该如何走的答案吧。

  这章节另一个比较有趣的想法,是罗素引申出来对爱情的看法。爱情也就是两个自我之间的拉锯战,如果有社会桎梏这种外敌,还能一致对外,所以棒打鸳鸯很难,倒是无外敌后,两人就开始对掐了,因为要消除对方的自我了,以此来保持自己的“孤独感”带来的“权能感”,说通俗点就是谁迁就谁(有些类似哪位老师的“感情的双黄蛋”的理论)。这样来看,恰恰因为我很重视这部分“孤独感”,自小便如此,我找我老公这样可以迁就我的人就十分合适,他就是我的良配了,别人估计还不成,这种说土气点就是要保持某种“优越感”,也是自己幼稚的体现。

  【第十七章】怀疑一切也要继续——休谟和他的怀疑论

  《西方哲学史》中对休谟的学习,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怀疑论了,他先是区分了印象和观念,再在此基础上提出没有自我这个观念,也就是自我只是一簇印象的集合而已,没有自我,怀疑到把自己都弄没了,也是很大胆的否定了,后来又演变到因果论的否定,没有因果,全部只是知觉表象的关联,那么继而引发的只能是经验无用了吧,因为归纳在他那里某种程度是不灵的,所以以往即便再多次太阳从东边升起,也无法说明天还是从东边升起,那这样的怀疑一切的前提下,生活会陷入无意义的深远吗?

  不过,正如他说他哲学的来源,那句话也许解答了我的疑问,而且我喜欢得紧。他也先说了他自己也知道的关于理性与感觉双方的怀疑会毁了一切,是恶疾,但“如果我放弃了思考,我的快乐便会损失,这便是我哲学的来源。”即使怀疑一切也要继续,虽知无意义,但对自己有意义就要继续,就有价值。人们活着的意义,也便在于此吧。

  因为这句话,也因为他的怀疑一切的勇气与精神,挺他。

  【第十六章】由贝克莱想到的

  《西方哲学史》中,对贝克莱,由于在苏菲的世界中的深刻印象,因而积极地研究了一番,但有些看不进去,因为又牵扯到许多我尚认为无聊的大段形而上论述。我发现自己对于诸如实体、质料形式啥的不太感兴趣,还是对类似人生幸福的世俗说法感兴趣的多,也许还是年岁尚浅。

  说回经验主义,自己通俗理解就是唯心了,我思故我在。说实话,被科学洗脑多年后,很难接受这种唯心观,但尝试中立角度去理解和接受,也是有一番意味的,毕竟这样的观点引发这样的想法,研究起他人的心路历程,也有些趣味,况且,谁对谁错真的不一定,说不定下个世纪就发现我们现在所坚信的一切科学啥的都是错误的也不一定。想想佛教这教那教其实都只是一个人或一小撮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已,却引发那么多人去相信,或者说不是去相信,只是盲从,也是有些意思的,到底应该有些思维体系基础才行,不容易驳倒嘛

  【第十五章】洛克的影响

  看完《西方哲学史》洛克的部分,说到洛克的影响,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罗素对经验主义(英国派、柔心肠派)与演绎派(大陆派、冷头脑派)的带个人偏好的喜怒。的确,之前想到浪漫主义,想到拜伦,总觉得是很个人很有勇气的事情,但现在想来的确是由于这种偏执会带给周围的人甚至整个人类的灾难。的确,追求自我的路上,你在这个社会和家族中需要履行的义务就会抛开,势必会伤害到周围的人,由此推而大之,就是对整个人类的灾难了。的确,所谓的追求自我,可不就是根源自私自利的想法,可以说是只顾自己了,而洛克提倡的开明自利,反而还能顾及他人。

  想到这里,对自己追求自我的道路上也多了一点反思,不过好在自己一直温和地进行,而且从小起那么多年的教育积累也很善良注重他人,所以现在应该算是一种校正,远未达到矫枉过正呢,目前还不用太担心。

  回想起这个小结,愈发明确了洛克的影响很大,不过自然,哲学家想的可不就是人类宇宙这点事情,形成体系后自然会推演至如何让我们活得更好,前有柏拉图,后有洛克,哈哈,只不过柏拉图那会儿社会背景和科学水平导致的他只能做乌托邦,而洛克这会儿会有比较成熟的政治推测了吧。

  时代在发展,后浪推前浪,突然有这样的感觉。

  【第十四章】洛克的政治学说

  啃《西方哲学史》洛克的政治学说一章,看时突然有些模糊地理解,所有这些理论,包括劳动价值说、咱从小学的马克思那一套啥的,从小习得而觉得天经地义的东西,实际上就是这样几千年间从无到有一代代艰难累积上来的,而我们只是由于通识教育而接受了其中一种而已,就好像是否无神论信赖科学?其实也只是我们处于当下这时代背景而觉得确信不疑而已,若几千年后,还不一定会如何,也许那时神真的现身,我们当下的信赖科学反而是愚昧了。

  回到洛克的政治哲学,发现他为反对王权神授而提出了比较完整的一套体系,也构筑了这个体系的规则,一如之前柏拉图的乌托邦一样,但这套体系由于他对财产的偏重,我个人认为其实还是很偏向资本主义的,当然也有小农自耕制这种未免小气而偏向社会主义的东西,但大体还是维护资产的,这与当时动荡的国王贵族资产阶级的斗争分不开吧。

  对了,洛克说的自然状态这个说法挺有意思的,要推出一个理想的东西,先要找到其起源,从起源找原因,倒是挺有意思。人们起源于自然状态,但由于无法人人做法官而催生出社会契约的政治,由于维护这个契约的人无法自作法官而分权,也是挺自然的推理下来的。

  个人总体感觉,洛克还是比较理性温和而又有些感性的小老头绅士,哈哈。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五):记录浅显思考,欢迎拍砖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前前后后、断断续续读了大概有一年了,开始嚼的是一九五几年译本的《西方哲学史》,大半年只看完上册,作为一个哲学菜鸟来说着实费力,索性换成《西方哲学简史》,但毕竟是精简版,只介绍了哲学历史和罗素的批判性观点,哲学家的哲学体系和罗素的论证都被删减了,读完却觉得意犹未尽,找个时间再把下册拜读一番。

  很多书,读过后很容易遗忘,难以理解的书更是如此。为留下读此书时思考的痕迹,故将一些读书中的粗浅见解记录于此,望这些见解在往后能被自己不断推翻,建立更深刻的理解。

  学习哲学,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哲学。罗素给出了他的定义:哲学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是人类理性地对未知事物的思考。而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哲学或者说对未知事物进行理性思考呢?对个人来讲,这是因为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构成我们的行动指南(从心理学上讲,人的行为源于其动机,而人类最根本的动机即我们俗称的“三观”)。另一方面,人类生来就充满了对未知的向往,而神学借助于未知的神对未知的事物进行解释,因此,它对这个领域的解释是主观的、武断的,构建的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封闭世界。(哲学的意义在于对这个世界实体和虚拟的事物进行自主地、理性地思考,以建立对世界的认识,从而形成我们生存和行动的指南)

  从社会角度,哲学包含了宗教的神秘主义和社会伦理,此时哲学思考的是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西方哲学与宗教联系更为紧密,而中国哲学是围绕社会伦理发展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社会伦理的发展存在共同点,集权主义与自由主义总是在不断博弈,交替上升,而最好的时代往往处于集权主义走向自由主义的进程。对于西方来说,人类除了国家与民族还可以寄托于上帝;而古代中国,除了社会,少数人寄托于理念(道家与佛家)。还有一点不同在于,西方的统治者在名义上是建立在宗教的合法性上,而中国的统治者将伦理哲学作为统治的思想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西方哲学不断破旧陈新,而中国哲学却发展停滞,沦为统治者的工具。

  社会秩序总是与社会价值观保持一致的。而社会价值观的发展似乎呈现出必然性与循环性,因此,掌握这个规律便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而社会价值观往往与政治是紧密相连的,换句话说,与权力是紧密相连的。在雅典时代或对应中国的尧舜禹时代,西方是城邦制,中国则是部落制,统治阶级的权力合法性是不足的,从第欧根尼和许由的例子可以发现,这个时期的民众生来就有自由意志,民众围绕共同目标(安全)而聚集在一起,社会松散个人自由。随着城邦(部落)越来越大,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管理,开始建立阶层制度。阶层制度的建立往往并不是由统治者构想的,而是由当时的哲学家所启蒙,统治者进而建立的,例如西方的柏拉图东方的孔子。阶层制度下追崇各司其职,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社会阶层做这个阶层应该做的事,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亦有如此思想,他将社会阶层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每种阶层都有严格的职责,而且阶层是不能发生变化的。

  -------------------------------------------------------------------------------------------------------未完待续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六):初读《西方哲学史》

  初读《西方哲学史》

  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时间显得很有限。读得不多,可能真正关键的理论也尚未读到,但是在看序言部分时,便已有了些许模糊的感受。

  它让我有想把这次漫长的阅读坚持下去的想法。

  哲学于现在的我,还有太多的东西不能完全理解。它的问题甚至是没有具体的答案的,它也并不是要让人信服于某个唯一的答案的。在我现在的认识范畴内,觉着在读这本书,读有关于哲学的书籍之后,应该要对哲学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对于如何看待一件事,或者一类事物,应当有不偏颇的认识,对于理解这个世界,少些激愤的、不满的又无谓的抱怨和无端的质疑(现在的自己就是这样吧),如果疑虑仍然存在,也要学着用谦虚的态度来仔细衡量。

  这些话看起来很漂亮的样子。

  昨天在看作者写的两版不同的引言时,就有了上面的诸想法。作者在引言中的那份冷静,和斟酌的、既不夸大强调、也不轻视的用词,让我想到了达尔文。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从未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也并不正面抨击任何一个对手的观点,他仅仅是把自己的观察数据和推论摆放在读者面前,由读者自己来判断。

  不绝对的温和态度,观点清晰不模棱两可,这大概是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绪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或者说,哪怕宇宙是坚定不移地趋向于死亡,它也还是值得加以追求的吗?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炼的愚蠢呢?对于这些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各派神学都曾宣称能够做出极其确切的答案,但正是他们的这种确切性才使近代人满腹狐疑地去观察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如果不是对于它们的解答的话,——就是哲学的业务了。

  第一遍看过后,这段话和之前一段中的诸多疑问,是最为吸引我的。也是在看了这段话之后,才真的下决心,要完整地看下去。

  作者所提出的疑问,也正是我的疑问所在,或者说是我们的疑问所在。

  我们现在所能认识到的一切,对于全部的世界,未知的、久远的、广阔无边的甚至是我们不能定义的世界而言,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所确定的对,为什么是对的,我们所公认的错,难道真的如我们心想的那般,一无是处?现代社会所公认的标准,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使社会能够比较稳定地运转起来,然而我们从何可知这一切的规则就是完全没有BUG的呢?规则只因为大家的公认,就可以被认为是对的么?谁能肯定现在的规则会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下去,而不是积重难返呢?我们眼中的和已知的社会最高形态,就一定如同前人的书中描绘的那般美好么,新的问题会不会出现,而达到巅峰之后的社会又会不会逐渐走向衰亡?

  有时候我不太敢去想心里的疑问,因为有很多东西我还想不明白,困惑和怀疑在得不到正确导向的时候,往往会有不理想的结果出现,倒不如暂存心底,日后再来寻求答案。

  我并不认为我能通过这本书找到最终的答案,作者也一定不是这么希望的。但从一定程度上,它能让我清楚一些过去不清楚的事物的由来和发展,我们的世界是怎样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我又觉着,有些事,即便它确实是一个问题,也没人能给出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沿袭着某种规则来完成这件事的原因,我们还是要把这些事继续做下去。

  比如宇宙坚定不移地走向死亡。如果说宇宙是一个生命体的集合,它也会有衰老的一天,那么说宇宙会有死亡也是合理的。但是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就应放弃对宇宙的追求么?可能到头来,在某些意义上,追求探索一个最终会毁灭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但至少在眼下,我们凭借着我们这一点点精炼的愚蠢去探求宇宙,并没有什么不好。可能是人类的好奇心让我们无法一直等待到宇宙和我们自然相遇的那一天,所以在那天来临之前,即使是一直在大门外徘徊,人类还是会乐此不疲。

  不能因为哲学而放弃一些已有的希望和基本的认知,尽管它们看起来都是那么令人怀疑。这样浅薄的想法,有着对未知的、难懂的世界的恐惧。我也没有信心能完全理解哲学,同时我也畏惧于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陷入迷茫和虚无,因为别人并没有这份迷茫和虚无。人们摒弃了对本源的困惑,而专注与日常的生活;哲人们拨得云开见月明,活得自然而明白。而思考着本源,又无法成为哲人的人,既不能专注地生活,也不能活得明白而自在。

  记得过去有位老师说过一段这样的话,你们还太年轻,你们内心的力量还不够强大,还不足以推动着事物向你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尽管是这样不够“唯物”的观点,之前不愿意读哲学,大概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虽然这本书还没有读多少,却有这么多想要说的事,即使有那么点废话连篇。

  昨天和同样读这本书的朋友谈到唯物和唯心。我们都知道“一人不骑二马”的道理,但是唯物与唯心又如何真正界定呢?本原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本原又是什么呢,世界的起源,我们谁也无法说服对方,因为没人真正见证过,即便是真正见证过,记忆也经常把事实向我们所期待的方向改写,而问题则将无止境地进行下去。

  一个人为什么不能同时具有唯心和唯物的观点呢?一个人支持唯心或者唯物,这种支持一定是百分百的么?除此之外,会不会还有我们未知的其他可能?或许现在没有理论,但不能因为没有第三种理论就否定它的存在(这种观点已经唯物了吧喂)。

  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的讨论没有结果。

  希望,能够找到一点点的答案,虽然是凭我那极不精炼的愚蠢 (汗)。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七):有关《西方哲学史》

  一向认为,生命中那些有价值的事情,那些注定属于你的东西,最终都会在失去之后回来找你。

  阅读和写作,对于我来说大概就是这样子的事情。

  我热衷于阅读,同时又觉得只有吸收而没有产出的行为是缺少意义的,于是经年之后,我总是在培养和失去掉大量有益无益的兴趣之后,转回阅读,并且总是在其中获得非常大的快乐。

  而写作就没有那么幸运。我个人的一个问题(或者说是特点),就是缺乏对自我的认同。虽然每每阅读之后都有或强或弱的写作冲动,但是最后付诸实践的非常少。虽然也有一个单纯作为储存之用的博客,里面大概也多多少少有若干万字的内容,但是绝大多数很难觉得有什么价值。换言之,虽然是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但是自己觉得喜欢的并不多。与此同时,我又固执的相信如果自己觉得没有多少价值,那么阅读的人也不会热衷。

  奇怪的是,这虽然更多的是一种单纯上的感情上的执拗,但是我从来没有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去考虑过这个问题。

  当然,推而广之的说,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我都只是在片面的做着总结式的结论,但是很少从单纯的理性角度出发去思考过这些问题。

  直到有了这本书。

  我向任何一个乐于从人的角度思考生活的人推荐这本书:从这本书里你会看到人类是如何更新自己的认识的;人类的认识和哲学是如何影响人类;而而人类的发现和经历又如何反过来影响人类的认识的。你会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天经地义的东西,每种约定俗成的观点其实都有漫长的发展过程,而罗素作为这漫长历程的解说员,交出了一份惊世骇俗的答卷。

  我向任何一个从神的角度思考生活的人推荐这本书:从这本书里你会了解为什么人类相信有神;人类对神的认识是什么样子的;你会从信者和不信者的生活经历里看出神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你可以从一个世俗理性的角度出发,去看看他们是如何认识宗教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的;你也可以看到在漫长的历史中,那些和宗教有关的人错综复杂的生活轨迹和思想观念:他们有些和宗教的目的一样纯粹而高尚,而另外一些则和你生活中最不堪的人并无不同。总而言之,虽然这本书并不是卫道者的宣言,但是它提供了一个尽可能理性的,在信仰鸿沟另外一侧的视角,让你看到对面的人是如何在理性之下思考那些你认为应该是神来解答的问题的。

  从这本书里,我开始了解,一切思想都有一个朴素的开始,现代社会中所采纳的那些观点,很多都是比想象的近很多的年代才发生的事情;而很多你以为错误的,其实在不久之前都还在广泛的指导社会生活。

  从这本书里,我开始了解,其实现在世界的很多问题,并非是一国一时一地所有的,而实质上都是过去存在过的问题。而某些现在看来带来严重倒退的思想,都曾经一度被看做理智的光辉。

  最终,从这本书里,我开始了解,人对这个世界的思考,永远不是瞬间到达彼岸的思想之光,而是漫长跋涉之后充满伤痕,疲劳,自我否定的行路人。几乎从没有什么真理是人立刻就足以认识的,对任何真理的追求和探索,其意义并不亚于真理本身。

  从这个角度出发,只在自我满意的情况下才乐于开始的写作,和人类数千年无数次的自以为认识到真理一样,本身并么有多大意义。而真正的意义本身,则存在于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之中。无数次的辗转,思考,否定,毁灭,痛苦的新生,伤痕之后,才是真正的价值。

  像罗素最后说的那样,人类或许最终也无法理解神。或许人类追求的,永远是一种理性的,非权威的,向真理靠近的方法。至于能否认识和掌握真理本身,那是一个在人类离真理足够近之后才能解答的问题。

  ---------------------------两句后话------------------------------------

  开始的时候是计划拟一个非常有攻击性的题目的,大致和对宗教的嘲讽有关。

  但是开始写的时候很快就偏离了这个方向。或许对任何事物的攻击都和我的天性向左。

  科学描述的,是人类能认识的事情。而人类能认识的事情或许是不多的。而宗教更多的是一种权威,它号称能提供终极的解答。而在这中间的,是哲学。哲学所关心的是,是不甘于接受宗教的解答,同时又不大能被科学所解决的问题。像之前读过的一样,理性的人类或许在漫长岁月中努力的试图攀登真理的高峰,而结局的可能之一就是他们发现神学家在哪里已经等了一样长的时间。

  于是我的潜意识或许最终决定:还是单纯而理性的描述你在这本书种学到的东西,少质疑其他人的终极答案吧。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八):西方哲学史

  读《西方哲学史》几点感想

  伯特兰.罗素在历史的记载上是一个脑壳巨大,头发蓬松,双目狡黠,时常叼着一根烟斗的老头。他的《西方哲学史》有人称之为是哲学史的入门必备书籍,也有的人说学哲学的不应该看这种肤浅的东西,因为作者在行文中有意无意地加入了很多个人的情感。历史和哲学在很久以前是一家的,作为一个历史学人目前看来二分之一的书,谈点点感想

  一【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他是代表着与科学倾向对立的那种神秘传统的主潮。

  在希腊文化中,不仅仅有我们经常说到的理性主义,也包括神秘主义。最初表现为奥林匹克的神与其他较为不开化的神之间的对立,而后者更接近于人类学者所研究的原始信仰。

  我们往往很容易把自己不理解的东西认为是很高超的,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受,但是罗素是一个很有趣的史学家,他的一些内容总是会让你忍俊不禁。

  比如说毕达哥拉斯他的主要教义是灵魂的轮回和吃豆子的罪恶性。看到这里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吃豆子在古希腊应该也算日常一种进食,可是为什么毕达哥拉斯要反对呢?

  据亚里士多德在其《论毕达哥拉斯派》中说:“毕达哥拉斯忠告人们戒食豆子,或者是因为它们的形状像睾丸,或者是因为它们像哈德斯的大门……一个一个单独而没有连接起来,或者是因为它们有害,或者是因为它们像宇宙的形状,或者是因为它们属于寡头政治,因为人们用它们来抽签选举。”

  亚里士多德的解释或者占有很大的主观臆测,但是由此可见,就算是哲学家的观点也是很难被其他哲学家接受。

  其实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可是世界上有很多思想家,但是哲学家却很少,这就是关乎知识的洞见性问题了。

  二【苏格拉底】

  哲学家们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不可自拔,但是他们的道德情操却令人敬佩。

  比如说苏格拉底很著名的《申辩篇》,这是苏格拉底在受审时为自己所作的辩护词。判决其死刑所根据的罪状是:苏格拉底是一个作恶者,是一个怪异的人,他窥探天上地下的事物;把坏的说成好的,把好的说成坏的。

  但是在受审的时候,苏格拉底不同意他的家人前来观看,他不希望看见他的家人因为他而在法官面前悲伤地哭泣甚至请求法官赦免他的罪行,尽管这是不可能的。

  他用一种很人道的方法为自己做申辩,企图改变他人的想法来减刑。在希腊,很多博学的人都自命不凡,苏格拉底也不例外,而且他是以擅长辩论著称。

  我忽然就想象出这样一个画面:在那样一个时代,一个“智者”在法庭上费尽唇舌想用语言感染他人,他的学生柏拉图也很想帮助他,但最终还是败给了那些想整死他的人。

  书本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大致如下:在政治上,没有一个诚实的人是能够长命的。

  政治家往往算半个哲学家,但是真正的哲学家却很难成为一个出色政治家。

  三【绝对与中庸】

  希腊人并不耽溺于中庸之道,无论是在他们的理论上或者是在他们的实践上。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都在变化着;巴门尼德则说:“没有事物是变化的”

  希腊人在这点上和中国很不同,中国自古就推崇中庸之道,我们经常说“枪打出头鸟”,中国人总是沉默的占大多数,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影响看来也是很深刻的。

  不能说哪种文化更好,是绝对肯定与绝对否定的态度更好呢?还是中庸更好呢?很难下定论,只能说,文化真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常人往往置身其中而被耳濡目染却很难自拔。

  四【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罗素在书中这样解释哲学:

  “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领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科学可以给知识确定一个界限,而不能给想象确定一个界限。如果说数学是一门科学,那么哲学就只是一种想象学科了。

  在我们看来似乎很抽象的哲学学科,对于个人生活的导向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比如说,作者在写到赫拉克利特的时候这样写道:“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

  由此想到了中国政治上,总是神化统治者。古代,我们推崇的神化皇权,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又过渡到一个盲从时期。很多时候国民的愚昧性或者说是被其他思想灌输的习惯性,盲从性已经渗入骨髓。很难跳出这个框架确实很可惜。

  本书有句话很有意思,大致也表明了罗素认为的哲学的真谛:“哲学探索的意义不在于对于这个不确定的世界给出最终确定的答案,而是在于使我们生活在不确定性中确定地生活。”

  对于前半句话,我深感理解,因为哲学家辩论的结果总是没有确切的结果,这也是哲学的魅力所在。

  关于后半句“在不确定性中确定地生活”,罗素强调的是哲学对于生活的引导作用。但是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我觉得生活这种东西这是需要很强大的制度以及物质的保障,哲学在更大程度上是代表思想层面的东西,而生活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或许并不是哲学能够保证的。、

  它是更高层次的人的追求。所以这也是我们常常说的,闲暇是智慧的主要条件。

  五【哲学还是很有趣的,关键是,作者很重要】

  罗素在解释巴门尼德如何用语言作为线索来推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时,设计了这么一句话以为例——“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罗素用它来说明,巴门尼德的意义上也许这句话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哈姆雷特”并不是一个真人。

  我还记得我们学政治哲学的时候学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既然思维和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矛盾,那么这个问题还有讨论下去的意义吗?

  罗素用这样一个例子来反驳巴门尼德的观点,实在挺有意思的。

  像罗素最后说的:或许人类追求的,永远是一种理性的,非权威的,向真理靠近的方法。至于能否认识和掌握真理本身,那是一个在人类离真理足够近之后才能解答的问题。

  挺好的一本书,推荐大家有空翻翻。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九):哲学是提示启发一种生活方式

  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写到:“哲学在其全部历史中一直是由两个不调和地混杂在一起的部分构成的:一方面是关于世界本性的理论,另一方面是关于最佳生活方式的伦理学说或政治学说。”

  所谓世界本性的理论就是我们熟悉的世界观,亦即对于世界是什么组成的?世界运行的规律是什么?人类是怎么认识世界的?人类是否可以完全认识世界?而最佳生活方式的伦理学说就是我们熟悉的人生观。如果说人类社会的组织原则叫做伦理学的话,那么政治学说只不过是关于人类社会高级组织原则的学说。

  我们首先想探讨为什么要有哲学?数学、科学、历史、文学几乎每一种学科都有实用价值,而哲学到底有什么价值呢?人类为什么一定要在科学、数学和历史的基础上还要更进一步思考更本源的、更深层的东西?这是什么力量驱动的?也许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考察整个哲学史才能有所感悟。

  西方哲学史上溯至公元前1000多年,在罗素的哲学史中,从公元前1000年一直至苏格拉底出现统称为前苏格拉底时代。在这个时代,人类一直未停止对于世界本性的思考,比如泰勒斯认为世界是有水组成的,这样可以解释何以世界上存在液态、固态和气态的物质,而米利都学派则说世界的基质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火,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基质是原子(当然不是现代物理意义上的原子)。

  从方法论来说,不能不说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数学上的演绎法建立起哲学上的理论体系。因为数学的逻辑推演是那么完美,又加上欧几里得的几何学,这种完美的推演过程不能不使古希腊哲学家陶醉,很容易使人觉得宇宙间最完美的事情就是这种永恒的、静态的、演绎的美,所以在哲学领域形而上学的影响一直持续到近代。

  如果非要说古代哲学家们的哲学理论仍有现实意义则未免有点矫情,他们的观点在现代看来已显得粗浅,但是重要的是,他们思考的哲学问题其实一直也在困扰着我们,我们仍然不能给出终局的答案。

  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希腊哲学终于出现了完备的体系。苏格拉底以辩论见长,苏格拉底的哲学都是以柏拉图著述为后人所知,总体来看,苏格拉底还没有建立系统的哲学理论,他给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其主张不断的求知,在方法论上,则是辩证法,尽管罗素给出的评价是有点诡辩,但在当时的雅典,很多人以博学多识而自命不凡,而苏格拉底的辩论却能很容易的使其陷入逻辑困境。

  柏拉图的哲学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体系,显著的特点是其“理念论”和“国家论”。所谓理念,就是一种形而上或者逻辑推演的知识体系,理念论一直影响着近代的哲学家,诸如康德、黑格尔。而其国家论则推崇威权政治,主要是希腊的民主政治导致军事实力式微,一直受到斯巴达城邦的威胁,而斯巴达的统治则是威权政治、军事化管理,这是柏拉图国家观念的主要来源。

  亚里士多德则是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不仅仅建立了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而且系统论述了物理、生物、伦理学等学科。形而上学不是亚里士多德的发明,在古希腊数学发展的影响下(如毕达哥拉斯和欧几里得),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普遍推崇永恒的、静态的、演绎的哲学,这是形而上学的来源。在当时囿于研究手段的落后,物质世界对于古代哲学家仍显得神秘而缺乏规律,只有纯粹逻辑上的推演才能显出人类理性的力量,所以,形而上学的发展并非偶然。

  如果说哲学是贵族和智者的游戏的话,那么宗教就是普罗大众的精神盛宴。随着奴隶制的解体,普罗大众越来越有精神皈依的需求,宗教逐渐占据了人类文明舞台的中心位置。因为著述西方哲学史,所以,书中主要讲了基督教的兴起。在基督教的历史上,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一是圣保罗的革新,不要求教众遵守割礼和摩西的律法,导致教众大增;二是趁世俗权力的衰退,如加洛林王朝的衰退和查理曼帝国的分裂,教皇尼古拉一世将教皇的权力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超越了世俗的权力。三是十字军东征,教会的权力进一步超越了世俗的权力。

  整个中世纪,哲学成了教会的豢养,这个时期的哲学称为经院哲学,所谓经院哲学,就是注疏经典而已,而经典则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教会之所以选择柏拉图,是因为柏拉图提倡理念学说,理念学说为上帝留足了位置。因为理念的世界是人格化的世界,而人格化的世界才有人格化的上帝的生存空间。

  这一时期,如果有一位哲学家需要说一下的话,那就是托马斯*阿奎那,他的主要工作是修改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使之适应基督教教义。他的主要观点是人类认识上帝由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启示,二是通过理性,这样就调和了古希腊的理性和中世纪的启示,使其目的一致,都是为了认识上帝。

  宗教的威权终于遇到了科学的挑战,文艺复兴揭开了序幕。在文艺复兴时期,总的来讲,哲学家们分为两个派别:一是以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为代表的“决定论”,或者说演绎法的哲学理论,这一派别还未完全摆脱形而上学的影响。另一派别则是以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的经验哲学,或者说归纳法为代表,他们认为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的观测(亦即人类的经验)上。尽管洛克、贝克莱和休谟提倡经验主义,重视观测世界得出结论,但吊诡的是,他们都是唯心主义者,他们认为物质只有被观察到才证明存在。

  文艺复兴时期,不论哪一派别都是提倡理性,不再盲从上帝的启示。提倡理性到极致的是斯宾诺莎,他认为一切炽情都是痛苦的根源,而理性平和则可避免。而到了卢梭,则不仅关注理性,而且关注感性,这就是浪漫主义的肇始。

  关于近代哲学家,我觉得应该重点关注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和尼采,以及马克思。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仍然是形而上学的,康德认为大部分知识来自经验,但有一部分是先验的,而道德也是先验的。黑格尔则提出了绝对理念,所谓绝对理念本质上也是先验的,黑格尔的不同主要是其方法论部分,他运用了辩证法。

  叔本华则认为世界是意识和表象的世界,意志第一,提倡知命忍从主义。通俗一点说,就是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关键是我们怎么看,我们的意志(亦即对于世界的看法)高于我们的知识(亦即对于世界的认识),所以,对于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我们要知命忍从。所以,我们看到,叔本华在形而上学上是意志第一,而在伦理学上则遵从东方式的知命忍从。

  叔本华是尼采哲学的来源,但罗素对于尼采哲学的评价要高于叔本华,认为尼采的哲学从系统性、一贯性方面都超越了叔本华。尼采哲学里,意志不仅在形而上学居第一位,而且在伦理学上也居第一位。如果在伦理学上主张唯意志论,则确定性的会造出“超人”,不需要宗教,不需要传统的道德怜悯,信奉力量、威权、贵族主义等。

  最后我们说一下马克思,罗素将其归为“工具主义”无疑是合适的,所谓工具主义,即是,对于实用主义的追求大于对于真理的追求,比如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位的问题历来是哲学家们争论的主要问题,而马克思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样的观点其实已经放弃了真理的追求,倾向于实用主义的解释。马克思其他的观点亦贯彻其辩证法,没有真理性的追求,注重解决他那个时代的问题,难免陷入短视,比如他把资本家剥削工人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理解为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

  最后我们抄录一段原文的结尾:“在混乱纷纭的各种对立的狂热见解当中,少数起协调统一作用的力量中有一个就是科学的实事求是;我(作者罗素)所说的科学的实事求是,是指把我们的信念建立在人所可能做到的不带个人色彩、免除地域性及气质性偏见的观察和推论之上的习惯。我隶属的哲学派别一向坚持把这种美德引入哲学,创始了一种能使哲学富于成果的有力方法,这些乃是此派的主要功绩。在实践这种哲学方法当中所养成的细心求实的习惯,可以推广到人的全部活动范围,结果在凡是有这种习惯存在的地方都使狂热减弱,而同情与相互了解的能力则随之增强。哲学放弃了一部分武断的浮夸奢求,却仍继续提示启发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开头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一定要在科学、数学和历史的基础上还要更进一步思考更本源的、更深层的东西?这是什么力量驱动的?这也许就是问题的答案,即哲学是提示一种生活方式,更通俗的说,是使我们生活得更有目的,更幸福。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十):你想要怎样活着?

  一

  我推荐每一位准备看这本书的朋友都想一想这三个问题;你有没有心?你有没有脑?你要不要活?

  你有没有心?不是在问你有没有心脏,而是让大家想一想自己的心灵有没有给真理和彼岸留一片地方。

  你有没有脑?不是想质疑你有没有脑子,而是提醒你要用理性的思维思考一些终极的问题,而不是天天被油烟气熏晕了头脑。

  你要不要活?不是要威胁你宝贵的生命,而是想让大家都要生活,而不是仅仅活着,这两者的区别相信我们都能明了。

  二

  关于世界观,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些模糊的认识,但是具体世界观是什么,很多人未必能讲个明白。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是绝大部分人的世界观是零散的,直观的,感性的,如果你的世界观成系统,理性缜密,那么你就有成为哲学家的潜质。

  在这本书里,世界观的分类可以归为两个维度: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和对理解方式的区别。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可以分为可验和先验。可验就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验证这个结论的对错;而先验就是无法验证结论的对错,直接跳过过程直接讨论结论。对理解方式的区别可以分为理性和权威。理性就是应该用各种客观的方法——实验或者逻辑推理来讨论世界观;而权威就应该通过主观的信仰来讨论世界观。

  通过这两个维度,大家就可以清晰的区分科学(可验,理性),哲学(先验,理性),神学(先验,权威)。

  三

  什么是宗教?

  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会想起马克思老爷子在高中政治课本上的经典解释: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看了这本书后,这个观点动摇了吗?

  毫无疑问的,马老爷子的宗教观也只是一家之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宗教观点,只要言之有理。

  “以人先验的思想及权威(包括传统和天启)的信仰来解释世界的系统世界观。”这就是我认为的宗教,可能还相当肤浅。但是这是读了这本书后,对以往对宗教认识的一次大的颠覆。

  四

  看了罗素先生的七个基本问题后,我突然又想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我们想这些问题有没有意义?

  很多人会得出否定的答案,这也无可厚非,因为现在不是雅典城邦,也不是春秋百家,甚至不是八十年代的大学了。

  但是,至少会有一群人会坚持想这些,哪怕只在你仰头看星空的时候。

  这样的话,罗素老先生也不枉著此书一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