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元气糖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元气糖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10 20: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元气糖经典读后感10篇

  《元气糖》是一本由殳俏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6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元气糖》读后感(一):突然开了窍

  我一直对于食物没有执着的爱,大概是因为成长在一个不通食物秉性与文化家庭,缺乏长期的熏陶与对话。一直到这一阵子,胃不太好的缘故,已经一两个月没有大口朵颐。食欲的触角纷纷在这种『好想好好吃一顿』的渴望下长了出来。春节非常享受的刷朋友圈,看各地土菜美食。虽然桌碗筷子不配套、桌布总是一塑料、灯光也不似在一线城市平时打的温暖明亮,但那一盘盘菜肴,却愈发显得『民间最美味』。

  光看图还是不够满足我突然的食性大发的,平生第一次找来美食书籍看,比如这本《元气糖》;也开始看美食视频,比如《孤独的美食家》。陈晓卿说一个美食家需要三代。从这个角度,殳俏已经领先大部分国人很多。作为一个上海人,她写着她的外婆如何给她烧菜。字里行间记叙了一个并不匮乏的童年。她十几岁去日本留学的时候,国人还没有占领日本旅游的金钱与风尚。她是在那里生活,又通语言,与游客对于日本的感受相比,我觉得会更加真诚无滤镜一些。她写日本芥末的那一段我很喜欢。同为海胆爱好者,我吃过的最鲜甜的海胆是在大连而不是北海道,毕竟在北海道我也不通语言,没法吃还在爬的海胆T_T。而且海胆饭这种,对我来说还是不够爽、不够吃吖!

  在殳俏的引导下,对于江浙菜有了一些粗浅的认知,有机会再去宁波,会更加怀着一颗美食赤诚之心。也希望多去一些江浙城市,比如爱吃人士鲁迅和周作人的绍兴(最近恶补了两人的美食文章,这两人把故乡都写得好吃极了!)、上次去宁波才知道的余姚、今天看《圆桌派》陈晓卿推荐的开化。

  不能说看得很爽,都是点到即止的随笔,没有脉络感和文化感,亦缺乏一点故事性。但帮我梳理了美食的一点体系,我也很感激了。

  突然对美食开了窍,修为到底如何,就要看我自己对于美食的执着修行了。买了一些美食书籍(民国的、当代的),希望看完的时候,我的胃也好了,能去陈晓卿说的美食活化石汕头朝拜了。

  《元气糖》读后感(二):食物是生活的元气

  这一周都处于鸡飞狗跳的日子中,做与人相关的工作最大的劣势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你下次会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人,完全没有规律可循,也没有机会能够规避风险。还好出差的路上我带了《元气糖》。

  被奇葩客户搞到无力的时候,想一想书里介绍的红酒炖梨,我立马能忘掉一切心心念念家里那半瓶不想喝的红酒有救了。食物对于吃货的拯救意义,如同过敏严重的人听到“漆”字便会混身发痒一样不能被理解。从料理到入口这样充满仪式感和禅意的过程又怎么是仅以为食物能够充饥的人可以理解呢。

  看到关于中国人拿棕子纪念曲原的时候,我终于完全把客户带来的不快抛到脑后了,心里默默盘算着下周应该去五芳斋买点什么口吃的棕子才好,五芳斋的旁边就是红宝石,要不要再来一份奶油小方……看美食的书,总是这样,一边流着口水羡慕作者吃过那么多的好吃的,一边默默地就跑题千万里之外开始想要给自己买些什么好吃的。捕面而来的并不是文字,而是食物的香气呀。

  即便是对吃没有什么讲究的人,在吃的适意的时候也会流露出满足的表情吧。食物之于人类,首义是充饥,其次便是由食物带来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这份感动足以感动自己。

  《元气糖》读后感(三):感觉认识这个上海姑娘一样

  草草翻了几篇

  觉得很有食欲

  那种清淡的食欲,第一次觉得认真吃饭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总觉得与这个作家认识

  一定是在上海的某个路口,高架桥下的红灯旁

  她一定昨晚去舞场跳过舞

  傍午才醒来

  匆匆打扮一番便又去吃brunch

  因为食物而热衷生活和寻钞票的人

  她一看就是上海姑娘

  即便长得平庸,单眼皮,方脸盘

  也可以搞得干干净净,甚是时髦

  即便爸爸妈妈是在灯泡厂工作

  她也可以把日料法料如数家珍,把每个月可以吃什么时蔬倒背如流

  一副养尊处优无忧无虑的模样

  我 好 喜 欢 !

  这种世界观异常强大从不会崩溃的混蛋模样

  我要是男人会愿意每天买玫瑰花接她下班的那种女人

  《元气糖》读后感(四):zt孟晖:淑女也爱吃(围观殳俏《元气糖》发布有感)

  淑女也爱吃(围观殳俏《元气糖》发布有感) [原创 2011-01-18 11:23:27] 字号:大 中 小

  在时尚廊书店围观殳俏新书《元气糖》的发布活动,摆满了一个书架与一个展示台的美食读物简直让人眼晕。

  不知殳俏的读者中有多少像我一样,根本是老舍《正红旗下》里那位老姑奶奶的风格:爱吃,但不等于会吃。也许正是因为馋懒兼具,才最喜欢通过别人的妙笔得到“意淫”的满足?反正我一向以忙为借口,很多要紧著作都拖着不读,但遇到谈吃的书却舍不得漏过,从清人编的《调鼎集》到英国考古学家写的《宴飨的故事》,有一阵还爱看《纽约时报星期天版》的美食专栏——当真篇篇都是极漂亮散文

  就我其实有限的阅读经验来说,“体验派”中最能激发神往的是王敦煌的《吃主儿》,书中的“丝瓜炒鲜核桃仁儿”超级刺激口水,殳俏的“整盘煎鹅肝松露烩饭”简直都赛不过。“考据派”则当推王仁湘,他的《饮食考古初集》告诉我们,商王妃妇好的墓里就已经随葬有汽锅了!可惜,国内学者关于传统饮食的研究往往题材严肃,文风洗练,如《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敦煌饮食探秘》等,实际上内容引人入胜,但却难以吸引更大的读者群。

  相比之下,欧美学者显然更能照顾群众情绪。如被引入到国内的《绘画中的食物》,梳理欧洲油画中的食物形象的变迁,引导读者理解文化史的知识。不过真正精彩的是马丁·琼斯《宴飨的故事》,介绍新兴的食物考古学如何把当代侦破犯罪所依靠的“法医学”运用于出土陶器上残留的蛋白质痕迹、干尸里的胃容物以及……粪化石。读者简直可以感同身受生物考古学家们发现一个古罗马高级官员住宅里的厕所深坑时的那一股子兴奋,正像所有恐怖的侦探故事一样,坑中竟然沉着一具不幸的失足者或被害者的遗骨!

  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无论哪个社会都必然对饮食活动极为重视,因此,食之道最是时代风俗的映镜。在时尚廊的活动上,看着殳俏、沈星等几位女士唱和活跃,我倒觉得,女性与美食便是一个很有意思话题。“淑女与吃”,什么样的云烟沧桑啊!历史上,无论中外,长期宣扬的都是“淑女不吃”。董小宛为冒辟疆精心炮制各式美馔,自己却顿顿只吃一小碗茶泡饭就几小缕咸菜;郝思嘉的黑人保姆也力赞韩媚兰最有闺秀范儿:俺就没见哪个小姐比她吃得更少的!然而真相诚如萨克雷《潘登尼斯》所揭露,名媛们在公开场合简直什么也不吃,但会偷偷让女仆把一盘冷肠送到自己的闺房里。

  正因为“淑女不吃”的往事是如此漫长与普遍,贝蒂.戴维斯主演的《彗星美人》中披露的一个当时的社交习惯便特别嘹亮:如果女性只约女友到餐厅中进餐谈天,不准男人参与,与宴者都会特意戴上淑女小帽一只,亮出这次聚会的性质。绅士们在餐厅碰到头戴时髦小帽的女子,打招呼之际便会意道:“啊,是和女友一起进餐啊!”

  我一直好奇当时的好莱坞怎样兴起的这一风气?是整个美国的上层社会都如此吗?如果有哪位作者为我们讲述,现代女性如何走出厨房与客厅,在餐厅、咖啡馆这些空间赢得合法的存在,最终形成“我爱吃我自豪,我饕餮我骄傲”的无敌气势,那多过瘾!

  顺便说一句,中国历史上,至少在宋代的大中城市,女性进茶坊饮茶是被允许的做法,到了上元等节日,贵族女眷还可以在大酒楼上设宴为乐。当然,这些活动终究要比今天更多规矩的束缚,不可能如现代女性一般自由自在

  (《晶报》“深港书评”)

  《元气糖》读后感(五):元气糖

  今天看到榴莲特别有食欲,为什么呢?跟它有关,《元气糖》,作者殳俏,哈哈,会念吗?

  喜欢吃糖,就像烟民们一样,压力大了就会不停地在吃糖,尽管在今年拔完智齿的当下下定决心我不要再吃糖,然而没多久,我又旧情复燃了。

  刚巧昨天看到一篇关于PHO越南菜的故事,牛河粉+榴莲雪糕的诱人组合,实在令人心驰神往。我不是个吃货,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每一个文字会让我脑海中浮现出相应的画面,这是作者厉害之吃,通过她的描述紧紧抓住你的胃袋和脑袋,不用成为美食栏目电视前的观众亲眼所见,也能被其描述的食物佳肴深深地吸引,胜过很多诸如‘Q弹’之类的用腻了的字眼,当然这些用词初次见闻时也颇为觉得不错,you know,字用多了,就被嫌弃了。

  殳俏是个上海女子,不仅书名还是美食的偏好上,都能明确的感受到,不仅如此,对于美食本身还是作为一名吃货都是一个有态度、有风格的人,每次品尝的起源,过程还是结果或是评论都贯穿着情节或风俗或怀念或……其他吧。

  另外,这本书对于单身人士倒也颇为合适,不知道为何?我在阅读的时候,常常有种单身‘治愈系‘的感觉,就像我在半夜食堂的感受一样,那些美食仿佛就像是一盏温柔的等,暖入人心,抚平胸中的烦躁与不快,让人恢复到宁静祥和,安稳舒适地享受美食。

  我还没看完,就迫不及待地想推荐给大家,因为小小的一本,读起来毫不费力,读罢一段时间后,食欲却大开,心情也很好,那种在好心情状态下享受美食的过程真的很棒,推荐给你们。

  《元气糖》读后感(六):知道太少,是因为你吃的不够多

  1、

  饮食习惯与饮食癖好能透露一个人的性格,这比“字如其人”在中国更具说服力。

  介绍《元气糖》给我的朋友,就是上述结论最好的例证。此君在高考后那段大家各疯各的时间段,猛地决定吃素,除了牛奶、鸡蛋以外,餐餐吃草。所有曾经和他一起在食堂抢肉吃的哥们,都受不了他面带和平微笑细细挑出水煮肉片中的豆芽、白菜,像品味人生一样吃得极慢极纯。在吃素的那段时间,据说他失眠的情况少了,眼神也清澈了。只不过当过他幼儿园老师我的母亲,偶见吃素阶段的他,回家就和我感叹,小时候那么水灵的孩子,怎么和豆干一样了。朋友们一知道他吃素后,都浑身不自在,觉得他说话做事透着一股子妖气,挡也挡不住的小资气质,成了大家和他之间的界限。

  再后来,他当兵了,斋戒大破。从此和我电话时脏话、荤段子重新附体,兵役结束后回家和兄弟们踢球、打球,从内到外地那么生猛,大家纷纷感叹,又活了!我妈再次见他,惊讶地问我,他怎么好像又发育了一次?

  他给我这本书时说:“最近睡前必读的活宝,读着读着浑身的细胞都咕噜噜的。有时候饿得爬起来外出觅食,有时候想象着好吃的松露、肥美的鹅肝、脆香的鸭肫、滋滋滴油的烤肉,想着笑着睡了……”

  我和他四目相对,肚子就饿了。很明显,他和我一样,吃肉才快乐

  2、

  回家后迫不及待地读《元气糖》,这本有着海绵质封面的书,是我今年读过的最轻松、最有快感、最有欲望的读物。它出版的时候,中国的吃货们还没被《舌尖上的中国》逼得晚晚想吃夜宵。但很显然,身为美食家、小说家的作者殳俏,在这本美食专栏合集里用活色鲜香的评述,解放了读者的食欲。

  美食的著作,我看的不多,之前迷过一段时间蔡澜的美食节目和文章。殳俏的文笔和蔡澜似乎是一路的,都是出自有口福、有品位、有知识、有钱有闲者的手。年轻人面对走四方、吃四方,逍遥快活又口吐莲花的前辈,总会茫然:都是人,为什么他能活成这样?

  读着殳俏的文章,读到她和一个由东京市区老头老太组成的“西伊豆青芥美食旅行团”去西伊豆一睹顶级日本芥末的生产过程,突然就理出了一个道理:知道的太少,是因为你吃的不够多。

  吃货确实是有等级分别的,有整天叫着肚子饿然后只在人气店家吃招牌菜,哪里开新店必随人潮去尝鲜的,基本上吃到嘴里的都是“好吃好吃”的。不挑食,和麦兜一样属于“不是低能而是太善良”,我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类人,吃饭时候最开心,但比较被动,能吃到精美的固然好,不然鸡蛋饼配豆浆,要是再加根烤肠就足矣。这个群体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最活泛可爱的生力军。

  但偏偏就有蔡澜、殳俏这类的人,能因为好吃,而掌握了好吃的秘诀,了解美食的地理分布,继而吃出美食背后的原料、配料、猛料。他们会因为一道上等的菜,吃出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美食线索,认识一些服务上层、内涵精神的餐饮老板、厨师,他们的胃支配脚,拓宽着视野,形成让人艳羡的口福、阅历和知识。也能凭借对各种食品的反复咀嚼,悟出很多所以然。

  比如,殳俏觉得“男人的味觉是纯真得令人感到害怕的”,“ 男人对食物的品味其实比女人更加儿童化”,“ 我们对食物非常任性的态度,以及喜欢不时地吃些垃圾食品的冲动,均来自父亲的遗传”。她说,很多人第一顿麦当劳、肯德基基本都是爸爸带着去吃的,第一口啤酒和辣椒,也是爸爸偷偷给的。

  再比如,她从世界杯超市啤酒、烤肉脱销想到“好像所有运动里只有竞技体育,而竞技体育里又只有足球,能煽乎起人的猛烈的吃肉欲望。很少有人一边观赏跳水一边啃羊腿的,也很少人一边看女排一边吃煎小香肠的。”

  这于你我绝对是“哎呀好像真是这样”的细节,算不上什么大道理,但看到她写出来,你自己再想想,就非常有趣。

  3、

  美食家有时候是和“小资情调”、“文艺腔”划等号的身份,觉得自己很累很忙的吃货,也许会在《元气糖》里读出一股子气。殳俏写牛排、烤肉、街边大排档等等普通美食的篇章,大家能看得口水凝固在笑脸上。但她写到“和L君在带点Fusion色彩的法国餐厅吃松露大谈食色男女”,“在迪拜看到一个英俊的阿拉伯男人和四个老婆吃饭体会到迪拜的幸福感”等内容,无疑会勾出食欲外的“仇富心理”。

  当日常所需因为收入不同而分为山寨货和奢侈品,特别是吃一顿饭也能吃出贵族感时,很难说服吃不到的人“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但我觉得看殳俏这类都市知识分子的美食文章,远好过其它容易点燃“阶级情绪”的作品。

  贪吃的人为什么多数善良、温驯、乐观?因为在一个多数人不以吃为奋斗目标的时代,吃货是最容易快乐的群体,某种角度上也是最能接纳新事物的群体。美食家比我们吃得更多,吃得更好,吃得更全面,他们是我们生活中的“神农”,当我们的心和胃都病了时,温馨地拍拍我们的头说,吃一吃这个,味道很不错。

  还有什么比分享美食更补充元气的事呢?

  《元气糖》读后感(七):美味都写成句子永不变老

  第一次读殳俏的书。

  食物比任何东西都更容易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殳俏的每一篇文章都有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不管是高雅的,还是日常可见的,那些饭菜、水果,种种,都热热闹闹自成一席。

  殳俏对食物的热爱渗透在书中每一个铅字里,她足迹遍布很广,尝过的美味不在少数,这样才能提炼出惊人的精准的评论,更重要的是,一点都不指指点点,一点都不枯燥。

  殳俏的文风轻俏可人,观点独特。读起来轻松怡人,恨不得也有一颗精巧的心,品位生活中的每一份食物,活出一种轻松洒脱的气质。还有一张能够分辨良莠吃遍世界的嘴,说出鲜艳活泼的文字,都落在纸上,用不变老。

  以下是书摘:

  这就是我们的父系味蕾给我们带来的乐子,它也许来自一块肥肉,也许来自一根熏肠,也许来自一盒臭豆腐,无论如何,它给我们带来的是一整个坏坏的快乐王国。

  食物的最可贵品质莫过于坚持原味,但原味,有点时候太容易输给背叛。在这一点上,人和食物倒也是颇为相似的呢。

  夏天吃火锅——早上醒来,发现胃依然是空虚的,但嘴唇却是肿的,是以就会更加确信自己只是做了一场梦,梦里因为自己的贪心,而误吃了锅子里住着的夏天的火。

  冬天里的韩国菜——专心地吃一吃,冬天也就不知不觉过去了。

  这是烤肉么?还不如把老板烤了呢。

  冬笋已经到处都是了,那春笋还会远么?

  也许是因为煲汤所用的最昂贵材料,并不是任何一种食物,而是时间。

  一个人,一张席,慢慢咀嚼,即使是最普通的渍菜也要以伤春悲秋的怜悯之心去制作,这是热闹都会中的人难以拥有的奢侈。

  如果零食的味道很单调,如果站在零食货架面前仍然让你好像站在清洁剂货架前一样头脑冷静,那还有什么快乐而言呢。

  叫我吃素,不如让别人吃掉我好了。

  很小的时候被大人带去吃日本菜,舔一口青芥,感觉有个小魔鬼朝我的鼻孔里吹了一口气。

  《元气糖》读后感(八):夏天午后的一杯mojito冰霜

  郑重其事地写读后感这种事情,还真是做不到呢。只是用Kindle读书,总有阅后即忘的嫌疑,如果不写下些什么来,留下点美好的回忆,大多相当于白读一遍。

  一直以来喜欢殳俏。上中学的时候看《三联生活周刊》,周五晚上从学校回家,拿到书,第一时间便要翻开殳俏的专栏来读了才过瘾。倘若恰巧没有,便会失望好久。后来殳俏不再写三联专栏,我也就懒得看三联了。刚上大学那会儿突然发现殳俏的专栏转战到了《时尚旅游》,又是一阵惊喜。还有后来三联的年货专刊,似乎也是殳俏主笔,就在过年期间,无所事事的午后,对着那本厚厚的专刊肆意流口水——就算年夜饭也未必能这么合我胃口呢。那本杂志一直躺在宿舍的架子上,心情不好时拿来翻翻,就能好了大半。还有,站在北大图书馆阅览室的架子前面,翻完她写的《人和食物是平等的》,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本《元气糖》也是期待已久的了。几乎是一口气翻完。想来,喜欢殳俏的原因大概是她的不造作,加上一点小情怀。美食类的书看过太多,最不喜欢的是掉书袋的那一类。好好的食物上桌,竟然不描写它们,反而对食物背后的历史人文一通介绍,看到最后,菜都凉了。其次不喜欢语言太过夸张造作的。记得以前时尚旅游还有另一个美食专栏作者,名字忘了,只记得她的文字太繁琐,就好像吃的不是饭,而是桌上华美的盘子一样。真正好的文字,要简单而有味,两三笔描写菜,菜的味道、周遭的风景以及当时的回忆,都是极好的。看完这本书,记下的章节大多不是用脑子,而是用味蕾:比如,海胆饭上面爆开的新鲜鲑鱼子、热亚那海边的一打牡蛎配新鲜柠檬、冲绳市场里的生章鱼不加任何调料便吞下,还感受着吸盘和舌尖的亲密接触、鹅肝的油脂浸润了松露烩饭、茉莉花提拉米苏配桂花冰淇淋、以及白粥配咸菜或者“没精打采烂糊面”这样简单平凡却暖心的吃食。更有很多对于季节和天气的描写,也是深得我心的:譬如,夏天没有胃口的时候,各式凉面便闪亮登场,雨天适合在家吃杨梅顺带染个指甲,淋过雨后就想吃热腾腾的鸡汤面,而冬天就想就着暖烘烘的涮肉和泡菜锅过呢。

  当然还有对于场景的描写,有几处也看得我会心一笑:在CBD周边的餐馆,“至少要离办公室越近越好,东西越多变化越好,让客户觉得越有体面越好,服务生开发票越快越好”,“有多好吃并不重要,但至少要看上去很好”;描写夜里的簋街“木知木觉地被人带到某个挂满红灯笼的敌方,呆呆地听着各种各样的吆喝声,忽然上来一个挤满了艳丽颜色的大锅,冒着让人窒息的香料气味,不断有人把又麻又烫的肉、鸭血、毛肚、笋尖、魔芋一块块加到你的盘子里,可因为太辣了,所以怎么也吃不饱。早上醒来,发觉胃依然是空虚的,但嘴唇确是肿的,是以就会更加确信自己只是做了一场梦,梦里因为自己的贪心,而误吃了锅子里煮着的来自夏天的火。”这一段让我想起千与千寻的画面,那遍山的红灯笼、店铺里面来来往往的鬼神,一切就像一个夏天的梦一样,差不多也是我对簋街的回忆了。

  喜欢殳俏的若干点理由里面还有一条,就是接地气。殳俏说她最讨厌有人将美食当成是“倚老卖老的资本”,“说自己平生有幸得以一尝,其实也就是在炫耀你们现在都没得吃”。其实中国写吃的文人不少。但他们往往喜欢怀旧,讲一些早已灭绝江湖的名菜名厨。这样的描写也往往让我生气,凭什么只有你们吃得到,我们都吃不到呢?殳俏这本书也许还可以当做饮食评鉴来用,北京某家接吻送牛舌的餐馆就被她打了差评,而她喜爱的几家东京小店则贴心地付了地址。只可惜我近日没有日本旅游的打算。也许她推荐的“巴黎坐地铁到Tolbiac,出地铁站左转第一个路口的Pho14越南河粉店”倒真的可以一试呢。

  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值海德堡明媚的春日。有时是坐在车里,有时候是倚在窗边,望着随处可见的雏菊、樱花、桃花和玉兰,晒着太阳发呆,幻想着夏天真正来临的时候,在啤酒花园里面吃一顿长长的午餐,要最简单的青酱意面和凯撒沙拉,最后如果有一杯清凉的mojito冰霜便最好不过了。或者是挑一个晴天的傍晚,在内卡河边烤肉,当然要配啤酒啦。想到这里就觉得本书调动了我所有夏天的味蕾。就这样想着,坐在图书馆里写论文也不算是太枯燥的事了。

  《元气糖》读后感(九):好喝的汤是可怕的

  封面像是海绵的,友好到没有棱角,摸着肉头肉脑,草绿色,圆点点印成的“元气糖”。里头是毫无章法的目录,连个作者简介都没有,不用说前序后记了,不明所以,没头没尾,倒是象生活中身边那个有点小认真和小可爱的眯眯眼的胖子,第一眼就让人没头没尾、不明所以的信任和喜欢,没有追究下去的想法。

  凭我对自己多年饮食习惯的总结:不吃生食,偏爱绿色蔬菜,对肉类完全无依赖,对油腻更要躲得很远,我和作者肯定无法“同伙”,可是还是莫名其妙对那碗堆成一个尖尖的颤巍巍的海胆心生向往,并且坚信我从未碰过的鹅肝是世界上无双的美味。

  尤其,看了“好喝的汤是可怕的”,我对汤,产生了一种不可遏制的幻想,觉得只要在一哄而出的热气中呷上一口汤,滋味在舌尖一转,人就要醉得神魂颠倒了。嗯,哪怕以后一道像样的菜都不会做,也要煲得一手好汤。组织几片菜几片肉放进瓷砂锅,盛满水,把要撒的调味料排一排摆在旁边,然后只要耐心,只要等待,就好了。

  吃面就比吃米开心,吃菜就比吃肉开心,暖暖的比凉凉的开心,习性使然。有时真要感谢这贪图安乐又易于满足的肉身,用温度、用味道、用气息就可以安慰。

  ******

  村上龙说,那是多么可怕,我喝着汤,忘记了一切。汤是温暖的液体,亦是温暖的融合,奇怪的是当一种食材处于自然状态时,他的肉体和灵魂是分离的飘忽的,而一旦被煮成了汤,一切会沉淀下来,随着上升的热气渐渐旋转着,身心都混为一谈了。喝一口鲜美的好汤会有负罪感,因为你会责备自己,为何就为了那舌尖的一点陶醉,就忘记了那么多自然的苦,而且你还犯了偷窃罪,因为那从那一锅汤里你不费吹灰之力就掳走了那最珍贵的。

  打开那一煲热腾腾地汤,鲜美的香味即可扑面而来,但你也许不敢相信,再几个钟头之前,他们还只是面目平淡的水、不到一个的罗汉果,形容矮小羞涩的一些白菜干,和看起来没有什么好筋脑的瘦猪肉。但是,汤的魔法是令人称奇的,当锅盖被盖上的一刻,火便熊熊燃烧起来,接着又变为温情脉脉的煲。没有人知道这些钟点里汤煲中发生了什么,是简单的相互打闹,或是欲罢不能的爱情故事,总之,当这一煲完全完成之后,你不能想象是什么力量改变了这些平凡的食材,它们变为温热而美妙的浓烈汤汁,让你的身体获得一种异常平静而强烈的快乐感。

  也许是因为,煲汤所用的最昂贵的材料,并不是任何一种食物,而是时间。(好喝的汤是可怕的)

  《元气糖》读后感(十):勾起回忆的书

  被封皮吸引没有犹豫地买下,软软的拿着却感觉厚实,绿色的字看着也舒服。

  作者无疑是有钱有闲的有福之人,并非有钱有闲便是有福,而是有一颗热爱美食,享受生活的心的同时有足够的行动力去任何她想去的地方饱食一顿,真是令人羡慕甚至招人妒忌的人生,但还是感激作者用自己敏感的味觉和善于发现的眼睛记录下这一切呈现在我们面前。

  同时上海人的关系吧,许多片段读来很是熟悉。

  书中提到的青菜开洋烂糊面,于我来说却是生病的代名词之一。小时候身体弱常生病,医生叮嘱米饭不如面食温和好消化,于是病时的餐点便从清粥小菜变成了青菜烂糊面,鸡汤做底,不仅是面,连青菜都已是酥软到入口即化的程度,一次有一次带我逃离脱水与低血糖的命运。大了之后鲜少生病,吃烂糊面的机会少了许多,但偶尔吃上,即便没有鲜美的鸡汤,但是少许盐和味精调味的清汤也能吃得很香,不知是因吃得身心舒畅还是想起了生病那时,身子也不自觉地软了下来……

  说到【幼儿园里令人雀跃的肉圆】,我禁不住想起高中同桌在众人惊叹下吞下五个狮子头的场景,又兀自笑了起来,谁能想到看起来苗条挑剔的小姑娘在狮子头面前能有这么大的胃口。说来还真有些怀念当时极不愿去的那个湿气很重、总混着饭菜味和霉味的地下食堂。现在想来,当时的心情既有嫌弃又有不甘。担负着同时慰劳身与心的责任,午餐是一天中多么重要的一餐,地处上海市中心的重点学校,有着光鲜的外表却不想学生们只能在如此令人不悦的环境下填饱肚子,确实不爽。不过那终究是充斥着无数回忆的地方。

  生在上海是幸运的,较之现在,中学时期的我还有足够多的时间在每个早放学的周五下午,漫无目的地和小伙伴们闲晃在学校附近的吴江路上,睁大眼睛寻觅着能让我们在赶回家吃晚饭前解个馋先的好去处。于是不难发现,想吃好吃的越南河粉已不用去【在巴黎坐地铁到Tolbiac,出地铁站左转第一个路口的Pho14越南河粉店】,因为吴江路上便有,只是那时的我总被一边麻辣捞烫的香味吸引去,晃荡了几年都没能吃上,现在想吃却已不是“顺便”的事了。

  不知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看着看着总忍不住怪作者前后说的不一致,前文正说着鲸鱼的肉质如何木讷不如有些简单易得的食材,几章过后又见她推荐着几道鲸鱼料理是如何的清新爽口,适合燥热的夏天。感觉被坑了有些生气,不过转念一想,却又气不起来了。也是,在美食面前坚定不移的人定死只有那些老朽透顶、不知变通的人了吧。

  书中提到了许多品种的生鲜以及光是名字就长的要命的西餐。但我却是吃不惯海胆,单是想象把清香的水果加各种香料和肉类混在一起便不禁皱起眉头的人,我偏爱单一又浓重的口味,咸便是咸甜便是甜,可能与我有些固执的性格也脱不了干系。相比之下作者能接受的口味就比我丰富太多太多了,大概我终究如她所说是勇气不够运气也不够的人哈哈。

  说到底,整本书最出彩的还是作者对美食,对生活的态度,精致,专注,享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