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京的腔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北京的腔调》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14: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京的腔调》读后感10篇

  《北京的腔调》是一本由胡赳赳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京的腔调》读后感(一):爱赳赳、爱新周刊

  好书,超赞!!!

  《北京的腔调》读后感(二):本书文摘:有上流,无社会

  章怡和先生去医院看望朋友,她的惯例是亲自下厨,备齐四样菜品送至病房。她讲对美食的热爱和研究以及拥有一手好厨艺是大家闺秀的必备。有一次《新周刊》记者跟她聊天时,她说:“北京的四合院都应该拆掉,现在的人不配住。”语意之尖刻绝望,一时令人回不过神来。她的书在香港出版时名字叫《最后的贵族》。

  在书中,章怡和这样描摹她所见过的康有为的七十岁的女儿康同璧,那时她站在由梅兰芳送给章怡和家里的八株梅花前久久不愿离去:“她身着青色暗花软缎通袖旗袍,那袍边、领口、袖口都压镶着三分宽的滚花锦边。旗袍之上,另套青绸背心。脚上,是双黑色软底绣花鞋。一种清虚疏朗的神韵,使老人呈现出慈祥之美。系在脖子上的淡紫褐色丝巾和胸前的肉色珊瑚别针,在阳光折射下似一道流波,平添出几许生动之气。染得黑玉般的头发盘在后颈,绕成一个松松的圆髻。”

  一九二五年到一九四○年,在《纽约时报》驻中国的首席记者阿班眼里,中国是一个饱受内战外辱的国家,但并不妨碍他热爱这个国家的北京、上海、广州、东三省等地。他既在长途轮渡和火车上经历过疲惫而难堪的旅行,又在北京、上海的派对和名流俱乐部中有过奢华、优雅的生活。他住着四进有五个院子的四合院,在第一个院子里观景,在第二个院子里写稿,在第三个院子里睡觉,在第四个院子里用餐,第五个院子供下人使用。他在《我在中国的岁月》中描述说:“这栋中式房屋因这些院子而生辉,更显得美轮美奂……入夜时,但见每条走道

  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艾本斯坦写过一本叫《势利:美国当代上流社会解读》的书,知识分子对上流社会的讥讽之辞溢于言表,但从中不妨可总结几个上流社会的关键词:派对、名校、时尚、艺术、俱乐部、品位、职业等等,也许还有性与丑闻。美国人在构建自己的上流社会,以抵御欧洲人对他们的鄙视。但这没有什么好比的,把“粗俗”送给美国人,把“媚俗”送给欧洲人,是再合适不过的礼物。关于粗俗和媚俗的类比,东欧作家米兰·昆德拉有更精彩的表达。“媚俗”是德语词“Ki t s c h”的汉译,原指虚假、低俗的艺术。“媚俗”一词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里上升为一种虚假、低俗的人类精神,并深入人心。他直陈:无产阶级是粗俗的,而资产阶级是媚俗的。

  类似的对比还有:大众是粗俗的,精英是媚俗的;下流社会是粗俗的,上流社会是媚俗的;平民是粗俗的,贵族是媚俗的;无知是粗俗的,知识是媚俗的;没文化是粗俗的,有文化是媚俗的;主流是粗俗的,另类是媚俗的;生活是粗俗的,时尚是媚俗的;欲望是粗俗的,精神是媚俗的;富是粗俗的,贵是媚俗的;性是粗俗的,爱是媚俗的;保守是粗俗的,前卫是媚俗的;炫耀是粗俗的,低调是媚俗的;土鳖是粗俗的,海龟是媚俗的等等。

  “对地位的高级精致的迷恋”是艾本斯坦总结得最好的一句话,这句话可谓是上流社群的集体写照。这与中国的一个略带上流社会情结的作家洪晃的话不谋而合,她说:“他们都在跟自己的声音和身份热恋着。”她描述了一个场景:这天请客的是一位英国上流社会的夫人,可能还有个什么爵位。这夫人是个大闷棍,可以没有语调地自说自话一个多钟头,特别是关于英国上流社会的花园,只要你问一句:请问花园里面到底应该种什么样的月季?她就开始了滔滔不绝、平声调的演说。你可以闷头吃饭、上厕所、甚至找个漂亮服务生在卫生间做爱,把

  这些动作都完成后回到座位上,保你她还在说她花园里的月季。最后洪晃总结说:“我发现这个毛病在上流社会很普遍,上流社会的人比较喜欢听自己说话。”

  在心理上、身份上的投射是上流社会的一个典型标志。一个纽约来的艺术工作者在北京的金鼎轩饭店讲了哈佛大学的一个笑话:问换个灯泡需要几个哈佛毕业生,答需要十一个——一个换灯泡,十个喝彩。微软中国总部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正在绞尽脑汁将孩子送进人大附中,因为进了这里就等于一只脚跨进了北大。名校教育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进入上流生活的一个重要法则。

  艾本斯坦关于“势利”的描述,用中国人的话讲就是“瞧不起”。有钱人瞧不起没钱人,不用工作的人瞧不起穷忙族,世袭富豪瞧不起白手起家。“瞧不起”只是一方面,上流人士更多的是“比讲究”,在任何一件事物上,要更高级,尤其是看起来很无聊很无趣又很无用的事物。这就出现了上述花园里的月季怎么种这一幕。

  “比讲究”就是一种源于身份意识的媚俗行为,任何华丽的冒险、奢侈的铺排、极致的浪费都与此有关。所以上流社会向来规矩多,既随心所欲而又繁复没有自由。

  上流是这个社会的溢出物,他们不在普通公众的视野,但却与艺术、哲学是近亲。因为艺术与哲学作为精神性的产物同样是社会的溢出物,与实用主义无关。所以有人说,什么是上流?就是你作为平民的理想都实现后剩余的理想。人们嘲笑的往往是“半瓶子水”、“半上流社会”,是他们在“扮上流社会”,进入公众视野,企图通过粗俗来媚俗。

  当“中产”成为热词的时候,你会惊讶地发现,“小资”这个群体正在消失,它变成了大学生和刚工作不久的热爱生活的人们的代称。成功人士们则正在躲避“小资”这样的称谓。这也为引导消费潮流的广告商所重视,媒体们再也不热衷去摆弄小情小调了。

  扮上流社会的人们是新时代的“于连”,名牌、名人、派对相佐,豪掷自己的资本:青春、身体、才华,或者情商。可能到头来成为“混子”,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得不到,也可能成功跻入上流。更多的人,是名与利的共谋犯,为了赚钱,或为了出人头地。

  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年,是富人们成形的三十年。因为一个绝对权力并未被打破,资源配置控制着这个社会富人的形成:城市化使开发商主体成为绝对富豪;沿海、华东的开放使得这些地域先富裕起来;对矿产的开采使得山西煤老板名扬天下;只有I T 富豪是拿着海外V C 的风险投资,产生了一批非传统意义上的年轻新富。

  准确说来,整个经济运行体围绕着他们转,他们是消费的主体,但却不是上流社会,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耍上流”。“耍上流”要等到他们的子嗣和亲属,也就是“富二代”形成

  之后,送出国培养、接班、掌管大业。“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一个“贵”字,标识出了上流社会的心态。唯其贵,方能区别于富。还不能傻,要有文化和艺术的鉴赏力,方能一跃上流。

  我们刚刚嘲笑完暴发户和暴发户心态,还处在对上流社会望梅解渴的地步,一个上流社会的阶层远未形成。混乱,但却最富有活力。这既是中国当代的指征,也是全球对中国的一致看法。在网上也曾经充斥着关于上流社会的大辩论:易烨卿与周公子的天涯社区论战。前者因鄙视穷人而遭到后者的追讨,两人的“炫富帖”引来了二十多万人次的“观战”。

  人们天生的对本阶层抱有好感,而对其他阶层抱有超好感或恶感,这正如人们对自己所在城市的感受一样。上流社会或是上流阶层,是少数人的主场,而变成大多数人的阶层想象。“上流生活”最能体现在豪宅与名车的配置中,现在又多了一件利器:艺术品。

  网上有网友对上流社会的粗浅的定义,照录如下:上流社会是分地域的,一般通俗来讲就是自己的资产到达一定数值不用工作就可以尽情享受生活!或者是每年的工作所赚取的金钱足够你来维持享受生活所付出的高额价格!网友补充了与贵族的区别:区别在于贵族是世袭的!而上流社会的圈子可以通过本人的后天努力而跻身于上流社会!连连使用的感叹号很有意思,似乎在分享与惊叹一个发现。

  白马非马,上流社会不是社会。所谓上流社会是一种形容,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因此,它必然很难浮现于公众的视野中。但我们可以说,你能在中国的城市中,找到种种“上流美”的痕迹,不择手段跻入上流,唯独没学会上流的精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顶天立地,是谓上流。可我们看到的往往相反:富贵必淫,贫贱必移,威武必屈。

  要想争上流,需要修习之处还很多,正如杂志的栏目设置一样:社会、文化、财富、生活方式。还有礼仪。都得学习。中国人的上流前景是令人乐观的,但不知与其道德前景成正比还是成反比。中国人之前穷怕了,现在富怕了,所以必争上流。中国人的上流前景不应该往前看,而是往后,运用的是“后视镜”原理。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帝国的礼仪之邦,留下来的都是上流文化。中国人梦想跑步进入上流社会,事实上是一种返祖术。

  (摘自胡赳赳新著《北京的腔调》/2011年1月/新星出版社)当当网正在热销

  《北京的腔调》读后感(三):北京的腔调就是这种腔调(下)

  微博真的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可以让有变无,让无生有,让世界变得很小,让潜力变的很大。想想我关注冯唐和胡赳赳也半年有余,虽说不是那种狂热的粉丝,但却是忠实的读者。胡赳赳是因为喜欢冯唐才喜欢上他,即使他很丑,但他很温柔。开玩笑,喜欢是因为赳赳笔杆子的锋利和幽默,那种对北京虽不独特但却独到的见解。冯唐眼中的北京,是胡同中的串子,是一口一口的京腔京调和京骂;而赳赳笔下的北京,是北漂眼中的北京,是文化大杂烩的首都。两者各有特色,一个代表了过去,一个代表了现在。北京的腔调Ⅰ和Ⅱ看完很长时间后都没有了下文,恰逢前日偶然瞥见赳赳织了一条围脖,让我终于得以给我的“北京腔调系列”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在11年11月1日这个喜庆的5.1国际劳动节,伴着北京连续几天大雾阴霾的天空(此空气质量被美国大使馆定义为有毒害),我终于来到隆福寺东宫影剧院观看了我人生的第一部话剧:由林兆华总监、阿避导演、左小祖咒音乐提供、林兆华戏剧工作室演出的“三言二拍”醒世系列剧——《北京的腔调》。

  话说回《北京的腔调》,话剧7点半准时开场,去的早,倒数第二排,稀稀拉拉的几个人,不免有一种想要换到前排去的冲动。7点20,乌泱泱的进来一群人,忽然间坐满了整个剧场。看话剧的人都是这样么?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咱这下也算长了长了知识,见了见场面。话剧一开始,便引用了我最爱的一段文字:“上过三次床的交情与吃过三顿饭的交情孰深孰浅?答案不一定是前者。所以人生还是有其原则的:与其插一腿,不如插一嘴。在北京,见面换过名片,就是朋友;如果说‘我们一起吃过饭’,那就是很要好的朋友了;如果说‘我们一起上过床’,那基本上是化友为敌,要叛变了”。这是我认为《腔调》一书中最最精华之处,在我的< 北京的腔调是什么腔调(上)?> 中亦提到过,却没想到改编者阿避也引用了这段话,还放到了话剧的最开头,想必他对此话的认同感应该和我一样,窃喜。

  话剧的内容涵盖了《腔调》和《腔调Ⅱ》,经典的台词对话大多来自于Ⅰ,黑暗面的剧情来源于Ⅱ。话剧的时间顺序也符合赳赳书的顺序,上半段同Ⅰ一样精辟、搞笑、幽默、激情、充斥着各种性的玩笑;下半段同Ⅱ一样黑暗,生命、死亡,让人回思其中的味道。左小祖咒的音乐出现的总是很得体、很合适。手绘圣诞卡的故事贯穿于整个话剧,阿避改编的不错,有一丝淡淡的温暖,只是太小资。

  我有想再看一次的欲望。“恋爱是一种生活方式,失恋是一种古典的生活方式”、“晚上微软、早上微博”,不亦悦乎。阿避在改编时是还是很忠于原著的,除去原书中那些著名的不著名的文字外,整部戏下来,我只记住了这两句。也许话剧就是这点不好,不能给人以慢慢回味的时间,看了就过了,不能重放,不能倒带,也不能翻篇。即使是我这个熟读赳赳《腔调》、《腔调Ⅱ》的人都难以消化,更何况那些从没看过原书只为看戏之人,恐怕大量的台词只会让他们肠胃蠕动更加缓慢,直至肠梗阻、肠套叠、肠系膜血管栓塞。就好比整部剧如果全都是高潮的话,恐怕没多久你就要吐了。必要的前戏和暂停是充要的,如同话剧的静与动,快与慢,浅与深,起与止。

  共勉,给那些花费时间阅读吾字之人,谢谢你们。

  《北京的腔调》读后感(四):精英读者的文化谈资

  北京是北京,“腔调”是上海话,约等于北京话的“范儿”,胡纠纠供职于广州。帝都、魔都、妖都,天朝三都在超级玛丽主题的蓝色封面上扭打成了一处。

  胡纠纠是《新周刊》主笔,这本标榜“新锐”的刊物成立14年,以《1997大盘点》起家,以话题制造者闻世。每期城头变换大字体的封面报道中,胡纠纠总要作一篇点题文章,要么直冲猛打,要么旁敲侧击,无论剑锋从何而至,剑柄背后都会带着编辑部的气息。这本随笔集《北京的腔调》,除了博客类闲笔外,收录的也尽是《新周刊》式文章。因此,你认可《新周刊》,也就会认可这本书,反之,尽可弃之如敝履。

  文章体裁很杂,人物速写、世相慨叹、“一二三四”的忠告体、短篇小说、诗歌、博客、醉后狂文,不一而足。比较有意思的是“有上流、无社会”一节,其中《中国朝酒晚舞》写中国的酒桌,超越了文化达人饭局中流连的沾沾自喜,直指从客户到领导、从PK到PR的世间百态,有气有节,读得人胸中块垒一扫而空。这里的胡纠纠,显出一份小眼镜片后的社会关怀,那是一个媒体人可称合格的应有质素。

  而他的缺点也是媒体人的缺点,首先是不提人不会说话——找不到出处的话是没有资格入文的;只要能攀附名流大儒浪荡子,多么酸腐可笑自命不凡的话语,也便成了箴言。《北京的腔调》翻开就是“提人儿”部分,写媒体圈、文艺圈的名人。有缘得见的,如陈丹青、巫昂,就夸本人;无缘得见,如木心,就夸作品;世所共愤的,如余秋雨、郭敬明,不屑与之为伍,踩上几脚很安全。写文章的同行互捧够友,又各自占着媒体公器,曝光率自然比其他行业高些。为人的一些小特点与微成就,放人堆儿里本无甚可书,蘸了妙笔,也就婷婷地开个墨渍如花。互摸一把,抛个媚眼,嫣然一笑,若不作修辞课素材,这淫猥的劲头实在让人腻歪。当然,若是我国文化圈,特别是北京分舵的追星族来看,这部分还是能当BTV2的《天天影视圈》看一看的,所谓以飨读者嘛。

  其次是胸怀天下,放眼全国的皱眉头劲儿。胡纠纠的文章,“我们”居多,“全民”特多,格言警句体尤多。媒体人是社会的观察者,也经常按捺不住,想当社会的代言人。《新周刊》特性使然,制造话题是最大任务,制造不了话题就制造新词,也能仿真话题。一篇文章,恨不能每句话都写成MSN签名,拎出两个相邻句号之间的部分,就炒成一条火爆微博。好处是转发率果然超高,坏处是下了#号话题榜大家就再想不起。待百年之后,伸手一碰,等身著作全部化为速朽灰烬,今天的推杯换盏,早随着代代博客服务商的陨落找不到服务器了;不知届时回首往事时,众位大神做何感想,兴许还能就着“京城著名”的故纸堆,再下二两残酒?

  “知道分子”一词由《新周刊》发布,用来形容他们的主笔倒是贴切不过,莺莺燕燕,光影流丽,好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爽快。除了知道分子气骈文之外,书中至少短篇小说和诗歌还散见真挚,可以一读。遗憾是巧妙文思仍多于精诚顿感,所以,恐怕自述里还是把“记者”写在“诗人”前更合适些。

  人家把自己写的诗给你看,那是最捧出自己之时,对一个竭诚的店主打差评,还真是挺尴尬的。不过,要是这样的蓝色小书能挺进T3,挤掉机场书店的成功学,供在天朝三都间穿梭的飞机读者们解闷,也不能不说是我国城镇居民文化图景上的一点进步。就让《新周刊》的主笔给他们的精英读者,提供一些关于文化界的谈资吧。

  《北京的腔调》读后感(五):不如李海鹏

  1 如题。虽然这么比很无聊,但我读胡赳赳时总想到鹏总。

  2 神马赳赳体,有些言过其实。我觉得胡赳赳本人也会不以为然。

  3 有些文字很好,有些很一般。

  4 所谓70后最后一位叉叉叉的荣誉称号,低估了这一代的写作者。

  5 封面设计可以给四星。

  胡赳赳的新书恰当地在欧冠直播前读完。如果替补蒿俊闵的那个球能进,如果胡赳赳的文章再紧凑一些或者再放开一些,那就是完美之夜了。说是“北京的腔调”,和北京的关系并不大。在一个叫北京的地方有人喝醉了。醉前,这个人写下“拉罗什福科箴言”,醉后写下诗歌,微酣,写下好看的扯淡文字。

  去年一个朋友略带憾意对我说,为啥没去(那个饭局),胡什么也来了。胡赳赳?胡淑芬?我记不住了。但我赞同钱钟书的观点,况且,胡什么的母鸡下的蛋我还没吃过。等尝个鲜再说吧。当胡赳赳带着“一本稿纸,一腔性情,半打避孕套欲望”杀进京城时,我正愁眉苦脸对着销售表格,早忘了文学二字怎么写。如今终于吃到了胡氏鸡蛋,也看见了他笔下的,我吃过或没吃过蛋的著名母鸡们。

  要说呢,读书人的八卦心理似乎更甚,没事便翻《世说新语》或《作家笔记及其他》。近年朋友间互捧的文字多了起来,似乎也不是近年,但同时像王小峰那样“挨个祸害”的文字也有了。在北京,“朋友的资格,需拿文章换,拿气度换。”胡赳赳的体会我也略微体会过,所以互捧、挨个祸害终究是相惜的。这类文章最高境界是读完心生疑惑,丫是在捧人还是在骂人?可惜胡赳赳诗人出身,撒泼打滚的文字还是不好意思多写,只好用到了艺术、城市、女人、社会现象的题材上。虽然整本书被仔细拆装、合并过,但仍像打开的一个博客。计有诗歌、随笔、警句大联唱、小说(荒诞派?)等等,内容也时不时地串联一下,如一个工作时间喝过酒的人,表面上严肃,内里松散、率意、早就魂飞天外了。但其实,胡赳赳做了记者也没改掉的毛病------“大概诗人才会有的那种过时的诚恳” -------在书里却是一以贯之。

  他与一座城市调情,反而有《我的女儿》这样情深深雨蒙蒙的文字;他写好友、诗人陈冰的献媚笔法,叫我怀疑他很可能与其有过基情。重读时,发现胡赳赳是在鼓励自己坚持下去:他原本是、现在还是个诗人;他讥讽“有上流、无社会”,断言“这个时代的幸福是家庭影院的幸福,而不是露天电影院的幸福。” 精确画出《二线城市肖像》;他纪念故友,不忘纪念一下自己“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的悲凉。嗯,还好没写成剩男。不晓得胡赳赳是否结婚生子,却煞有其事写了那么多爱情、剩女、子女的一二三四来。

  胡赳赳讨厌“姿态感强的专栏味儿”的文章,那“博客味儿”呢?能嘿嘿笑着一气儿读完的扯淡文字固然好看,但总是缺少咂摸再三的回味。《有上流,无社会》、《文学的假HIGH》这样的文字少了,“赳赳”雄起的文字便有“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的情况了。我不喜欢。胡赳赳承认书中文字“多属为稻梁谋的急就章,少有明心见性的真知功夫。”到底是行家里手,知道自己的“罩门”在哪儿。要不我也不敢这么说,他声明过“我是中年男人,请不要惹我”的。

  《北京的腔调》读后感(六):北京的腔调就是这种腔调(下)

  微博真的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可以让有变无,让无生有,让世界变得很小,让潜力变的很大。想想我关注冯唐和胡赳赳也半年有余,虽说不是那种狂热的粉丝,但却是忠实的读者。胡赳赳是因为喜欢冯唐才喜欢上他,即使他很丑,但他很温柔。开玩笑,喜欢是因为赳赳笔杆子的锋利和幽默,那种对北京虽不独特但却独到的见解。冯唐眼中的北京,是胡同中的串子,是一口一口的京腔京调和京骂;而赳赳笔下的北京,是北漂眼中的北京,是文化大杂烩的首都。两者各有特色,一个代表了过去,一个代表了现在。北京的腔调Ⅰ和Ⅱ看完很长时间后都没有了下文,恰逢前日偶然瞥见赳赳织了一条围脖,让我终于得以给我的“北京腔调系列”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在11年11月1日这个喜庆的5.1国际劳动节,伴着北京连续几天大雾阴霾的天空(此空气质量被美国大使馆定义为有毒害),我终于来到隆福寺东宫影剧院观看了我人生的第一部话剧:由林兆华总监、阿避导演、左小祖咒音乐提供、林兆华戏剧工作室演出的“三言二拍”醒世系列剧——《北京的腔调》。

  话说回《北京的腔调》,话剧7点半准时开场,去的早,倒数第二排,稀稀拉拉的几个人,不免有一种想要换到前排去的冲动。7点20,乌泱泱的进来一群人,忽然间坐满了整个剧场。看话剧的人都是这样么?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咱这下也算长了长了知识,见了见场面。话剧一开始,便引用了我最爱的一段文字:“上过三次床的交情与吃过三顿饭的交情孰深孰浅?答案不一定是前者。所以人生还是有其原则的:与其插一腿,不如插一嘴。在北京,见面换过名片,就是朋友;如果说‘我们一起吃过饭’,那就是很要好的朋友了;如果说‘我们一起上过床’,那基本上是化友为敌,要叛变了”。这是我认为《腔调》一书中最最精华之处,在我的< 北京的腔调是什么腔调(上)?> 中亦提到过,却没想到改编者阿避也引用了这段话,还放到了话剧的最开头,想必他对此话的认同感应该和我一样,窃喜。

  话剧的内容涵盖了《腔调》和《腔调Ⅱ》,经典的台词对话大多来自于Ⅰ,黑暗面的剧情来源于Ⅱ。话剧的时间顺序也符合赳赳书的顺序,上半段同Ⅰ一样精辟、搞笑、幽默、激情、充斥着各种性的玩笑;下半段同Ⅱ一样黑暗,生命、死亡,让人回思其中的味道。左小祖咒的音乐出现的总是很得体、很合适。手绘圣诞卡的故事贯穿于整个话剧,阿避改编的不错,有一丝淡淡的温暖,只是太小资。

  我有想再看一次的欲望。“恋爱是一种生活方式,失恋是一种古典的生活方式”、“晚上微软、早上微博”,不亦悦乎。阿避在改编时是还是很忠于原著的,除去原书中那些著名的不著名的文字外,整部戏下来,我只记住了这两句。也许话剧就是这点不好,不能给人以慢慢回味的时间,看了就过了,不能重放,不能倒带,也不能翻篇。即使是我这个熟读赳赳《腔调》、《腔调Ⅱ》的人都难以消化,更何况那些从没看过原书只为看戏之人,恐怕大量的台词只会让他们肠胃蠕动更加缓慢,直至肠梗阻、肠套叠、肠系膜血管栓塞。就好比整部剧如果全都是高潮的话,恐怕没多久你就要吐了。必要的前戏和暂停是充要的,如同话剧的静与动,快与慢,浅与深,起与止。

  共勉,给那些花费时间阅读吾字之人,谢谢你们。

  《北京的腔调》读后感(七):乱说一通,说是写书的,不如说是为了出书而出书。

  《北京的腔调》,如果你想读这一本书,看着书名,拿着书本,走大街上,到酒吧里,转一转,再找两个长得像艺术家的伪艺术家,问他们,有没有要好的哥们。

  他们说有,你就去找他们的哥们。

  他们的哥们十有八九就是和本书作者一样的人。

  混得脸熟,谈问题却空里来空里去。

  而且本书有托陈丹青出位的嫌疑。

  先不说这本书本来就是写给圈内人看的,

  单单就作者自以为亲昵的圈内人称呼,都已经让读者反胃不少了。

  要不是看在封面上有超级玛丽的动画,鬼才想到要读这本书。

  所以我现在不是来推荐这本书的,我是让大家绕过这本书。

  你若真的想读,直接翻到最后的访谈部分。

  胡赳赳的话,远比他的文字更有意思。

  《北京的腔调》读后感(八):关于《写给剩女的四十九条忠告》

  其实我没有完整的看过这本书,我只是在一次面试等待的时候,从那个公司的书架上,拿了这本书,翻了翻而已。而那么巧我就看的是比较偏激的那一章,当时因为我比较激动,觉得特别愤慨。记住了那章的名字回来搜索了一下,《写给剩女的四十九条忠告》。

  这里面的很多观点我都不赞同,不喜欢,甚至持反对意见,后来看罗曼·罗兰语录里的话:“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是在书中读自己,只是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 ”跟前辈们聊天,他说我只是因为其中说的一些观点踩到了我的痛处而愤慨而已。我一下就被揭穿了,只是因为我被戳中了,所以我才会那么愤怒,那么讨厌这本书。其实很多事都是这样,我们在看书,看文章,实际也在检查自己,有时候我自己看不清楚罢了。

  早上查看新星的列表,看到这本书,一下就想起这件事了。。。所以就写了这段话。

  看试读里面没有,我帖出来大家看一下。

  《写给剩女的四十九条忠告》

  一、骑驴找马,不如找头骡子。

  二、二十九—三十二岁是小剩,三十三—三十六岁是大剩,

  三十七—四十岁是老剩。小剩时尚觉乖巧,大剩时孑然独立,老剩时则主攻《大乘》、《小乘》。

  三、剩女的意义在于:榨取已婚男人的剩余价值。

  四、剩女如果不把教育部的证书撕掉,是换不回来民政部的证书的。这是教育部和民政部之间的权力博弈。

  五、那个超过一百分的男人,只是别人眼里的六十分而已。剩下的四十分都是他对你这个评委的情感贿赂。万勿飙分。

  六、爱是生产力,婚姻是生产关系。不婚的姻缘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

  七、与师奶同行,必有我师。

  八、一个剩女三台戏,最佳配角分别的是家长、同事、闺蜜。

  九、性自由、消费主义、成功学这三粒男人的毒药,却是剩女的春药。

  十、独身没有拉长青春,却拉长了脸。

  十一、少蔑视同性的“下嫁”,少仰慕名人的“豪婚”。要记住女人如车,每天都在贬值,男人如房,每天都在增值。车就应该进车库,不要老想着主卧。碰着一个男人把主卧给你,再嫌小就没天理了。

  十二、心脏有左右心房心室,这两室两厅的结构,足装得下两个人的恩爱。内心强大者,才不为外物侵扰。

  十三、剩女会以为自己占了时间的便宜,独立、独到、独家,做中国最新锐的女人,到死都风华正茂,影响最有影响力的男人。花开由之,花落却不情愿。哪能呢。

  十四、无计划的人生也许是失败的,但却是幸福的——这是剩女的哲学。但忘了“Ma y be”——无计划的人生也许并未失败,但却是不幸的。

  十五、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剩女A 为剩女B 充当媒婆的情形,以此表明A 自己的心理优势:我剩虽剩着,但不为此忧心忡忡。直至身边的男性资源消耗殆尽,终于迎来剩女C 为剩女A做媒的时光。

  十六、“白骨精”的称呼曾经是多么美妙啊:白领、骨干、精英。当熬成剩女时才惊觉:白眼、骨灰、妖精。

  十七、在剩女的江湖中,只有一个侠客:单身男、多金郎。钻石王老五也因此在江湖中乐此不疲:拔身相助、拔腿就跑,拯救万女于水火。

  十八、“我择偶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剩女这样说时,脑子里想的却是一个完美男人。

  十九、剩女是被幻想给耽搁的一代人,太爱幻想,因此并不做梦,也不觉得活着有多真实。

  二十、幼齿、熟女、剩女——用北京的用语是:幼果、尖果、苍果。形象得没人性。

  二十一、前期,剩女的心理年龄都比实际年龄小,认男作父;后期,剩女的心理年龄又比实际年龄大,有了母性情怀。总之,摆不正、摆不平男女关系。

  二十二、剩女振振有辞:这个高度专业分工的社会并不需要婚姻,一切都可以外包出去。换灯泡有物业公司,吃饭有外卖,睡觉有性情朋友,聊天逛街有闺蜜、情感寄托有宠物,男人有何用?——男人如阑尾,有了还发炎、碍事,没有不嫌少,但人生已不完整。

  二十三、剩女们往往渴望拥有张爱玲式的爱情与才情,但最可能拥有的却是张爱玲式的晚年与晚景。

  二十四、老徐说:“晚年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剩女们却总是活在当下。

  二十五、《爱情婚姻家庭》的发行量与剩女的数量成反比。要想解决好剩女的社会问题,只需提高这本杂志的发行量。

  二十六、博士,海归,还剩女,此人无药可救。大龄,文艺,还剩女,此人荼毒生灵。

  二十七、破罐子破摔者不在少数,摔成多少瓣,还得自己拼起来。

  二十八、自虐和他虐是常见手法,先把自己弄残,再让别人残害自己。

  二十九、剩女身边的异性朋友为:草食男、Gay、隐婚男、工作狂。

  三十、千万别以为不修边幅的都是主妇。

  三十一、剩女构成了社会不安定因素么?这夸大了剩女的运作能力。

  三十二、“地震”和“车震”都是剩女关心的话题,胸怀天下者灯下黑。

  三十三、“衣带渐宽终不悔”——不是瘦的,是胖的。有时则是“宽衣解带终不悔”,有时则是“夜聊宽带终不悔”。

  三十四、《性与城市》误人的地方在于:主角们迈入了婚姻的殿堂,观众们还在门外徘徊。呼吁绝食的人总是不拒绝食物。

  三十五、历史的把戏——自古至今的剩女何其多也,但今年剩女特别多。

  三十六、剩女与二奶、小三的区别在于:不在一棵(别人的)树上吊死。

  三十七、剩女与圣女的区别在于:前者其实是信仰男人的。

  三十八、没有剩女与Gay 男的城市不能称为大都会。

  三十九、一个小说简介:剩女和Gay 男结婚,抚养了别人的私生子。真感人啊,太感人了。

  四十、爱吃剩饭剩菜的人,可以考虑一下剩女的滋味。男人大多有这种同情心。

  四十一、剩女不过情人节么?恰恰相反。她们连七夕节、儿童节和光棍节也不放过。

  四十二、剩女多情(债),英雄无义(务)。

  四十三、大隐隐于婚,小隐隐于床。境界不同,姿态各异。

  四十四、奇怪的是,剩女之间很少抢男人,互相谦恭礼让,信奉“是精子就会跑光”。

  四十五、剩女爱孩子,爱得要大哭一场,爱得无国界家别。

  四十六、豪掷人生的盛宴,宾客散去,独自收拾满桌汤汤水水。

  四十七、爱无能,爱无力,快点做,慢点爱……凡此种种,需找中医。

  四十八、剩女没八卦,是没有资格做剩女的。

  四十九、巨俗的套用:我剩故我在;勉励一下:人生不谈亏空,青春略有盈余。

  《北京的腔调》读后感(九):胡赳赳的“北京腔调”

  新年伊始,胡赳赳的《北京的腔调》一炮而红,出版数日即蹿红当当网卓越网,高踞排行榜前列,仿佛掀起了“赳赳体”发飙的惊涛骇浪。有人讥讽奔“一夜情”的女文青包里都带上这本书了。书评家黄集伟先生的读后感,庶几可以当作此体的炭笔肖像:“每辑前放胡诗一首。读时感觉诗站在追光里,而那些列阵成仗的杂感则隐于黑黢黢的幕布深处。追光里的诗如孤绝独唱,而幕布深处的纷乱之想则如无伴奏合唱。歌者‘用暮色四合的意象来抒发两百公里内的乡愁’,而听者如我则在瞬间‘有了亨伯特的年龄’。”

  这就是胡赳赳的文字方队,有诗有文有话。把一个貌似“原生态”的心绪与意境呈现给众人。看似世故的外表下,藏有一颗诗人怀春的心,那是夜半独唱,孤高清丽,卓尔不群,吟唱无边无际的情思,情感饱满,意象联翩,造句别致,刻画出一个才华横溢的男子形象。这个男子是忧伤的,一种惹人爱怜的明媚的忧伤:敏感、多情,触动心怀。“我不转动眼珠,就已经将你的衣服都已扒下,然后又严丝合缝地穿上。” (《我是中年男人》)

  文如其人,胡赳赳的文汪洋恣肆,横行无忌。他手里仿佛握了一枚钢针,刺破了生活和人世的泡沫。那些足够聪明的“泡沫”,在他眼前全然丧失了逃跑的能力。他似乎有令他们显形的法术,他们不愿意跑,或者说不能像范跑跑那样跑掉,他剁掉了他们的本能。他似乎达到了庖丁解牛的境界,看似漫不经心,却豁然切入肌理,令牛在痛中享受流利的快感。比如称余秋雨为玩骗人把戏的“金鱼佬”,将冯小刚貌似纯情的电影《唐山大地震》逐层剥皮——高大全深;过于明确,过于准确;技术越好,资金越多,越不对。因为方向反了。

  他感情真挚,开篇怀念瘦谷的文章《沉醉不知归路》——“他温和的笑脸一定在闪着光,在天堂里的大排档占好座,准备好美酒、美食与美女,等我去痛饮。”他唱着天真之歌,却打动了世故的人们。繁杂的事物,他略带迷离的眼睛只一瞥,便显出真容来。他提炼、概括,他发明新鲜词汇,他搅动空气,让人们窥见另一条看世界的光亮的通道。

  在他面前,很多人感觉自己还不够聪明,也有很多人以为胡赳赳只是有点小聪明。

  话,包括博客和微博,那些看似冗长的忠告,机敏中露出一颗极端善良的心。他在写给儿子的二十七条忠告里有这样的话:“施与受之间,愿你多多地成为施者;如果一定会遗传一种病的话,我希望你遗传我身上的痴气;当我不能给你足够多的财富时,我可以教会你精神纨绔;我喜欢一些积极的词汇:信任、默契、仁、扛、死磕……我希望你也喜欢”。能把人话说得如此富有感染力,除了真挚外,尚需气质和文才。此书序作者陈丹青表扬道:赳赳的儿子有福了。

  出入人海,他被各色人性“硌”过,最终被校正成这般模样。细长个,柔软有致,俨然一副仙风道骨;厚嘴唇,以及周边次第周期性呈现的诸般山头,则又有火烤烟熏的尘世模样。拉开一扇门,旋即又合上,他好似一个顽皮的孩子,好奇心促使他打开更多的抽屉,试图窥见人性的谜底,阅尽沧桑,他并未失去赤子之心,反而有更强大的动力去拉开更多的抽屉。“赳赳的文字灵动,才情高蹈,又有一种诗人少见的韧劲,明心见性处则激发人的省思。他的言路和思路是我们社会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异数,在煞有介事或起哄的浮世里阅读赳赳的文章,多有会心。”学者余世存的话可谓中的。

  70后的胡赳赳身上,散发着这一代人的特质:什么都“知道”,因为知道得太多,他们中有很多人成了知道分子,饶舌油滑。但胡赳赳是例外,他是一个让大家愉悦的知道分子。读他的文字,就能切身感受到他匪夷所思的消化知识的能力,他似乎总能打通貌似不能通的界限,从中发现一个崭新的空间和一堆貌似刚出炉的真理。你会惊叹于这种新颖童心未泯的发现,而不去深究其中的是非,这是“赳赳体”的独特魅力。

  六年前,他第一本随笔集出版时,作家冯唐称“胡赳赳就是北漂文青的代表”。六年后,画家陈丹青这样评论自己喜欢的赳赳:“他无可掩饰地善良、易感,从七零后开始,性情单纯的个例,而且过了而立之年依旧单纯,概率增多了,赳赳正是其中一位。”我想,他配得上这个陈丹青式的赞誉。

  《北京的腔调》读后感(十):花朵不再是花朵而变成了思想

  很早就知道有个叫胡赳赳的诗人,因为他张罗了许多事。年前在一次狗子的饭局上,席间一位年纪已不小的昔日摇滚歌手,还像当年的愤青一样,大骂一些成功的摇滚歌手傻B,我感觉他身上穿的海纹衫更像是酒纹衫了。

  坐在一旁一直低头发微博的胡纠纠,用平和的语音插话:“你的观点我认同,但记者有记者的职业写法。”我发现一向自称有“精神的纨绔气”的胡赳赳有时还挻善解人意的。

  在本书每一章节的开篇,都刊有一两道诗作,可见做为一个诗人的胡赳赳苦良用心。在第一章节的《长长的路》一诗中,有这么一句:“温度适中的开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年青人的“个性”、甚至“偏执”、“暴力”太容易了,因为接近了表演,便成了表像。

  同样,胡赳赳也正处于一个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尴尬年龄段,他的敏感或睿智,使他在调皮的背后还有一种处事不惊的宽容。

  最近我在看一个叫菲利普·索莱尔斯的法国人新写的《情色之花》,其中在马拉美一节中他写道:“花朵不再是花朵而变成了思想,而花朵这个词本身也接受了它们的缺失。理想的、世俗的花朵统治着其他的花朵。它没有名字,它消失在了一种静态的,不自然的矫饰之中。或许那里有虚无,但是虚无并没有使存在迸发,它吞噬了存在。矛盾的是,这就是虚无的缺失。”

  同样,胡赳赳在生活中也在寻找着一种所谓正确的立场和姿态。他说“白马非马,上流社会不是社会”,“上海人把体面看得比生命重要,一如北京人把牛逼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从书中可以看出胡赳赳是一个浪迹现实生活的人,一个亲密感受时尚生活的人,这和他的记者身份有关,而他的腔调和半颓废半激进的才情也和他的记者身份有关。

  但我更愿关注他的诗人身份,尽管他的诗作并不多,似乎这更使他诗人的角色更加隐密,诗句更加言左右而顾其它,充满反讽和隐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