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千秋一寸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千秋一寸心读后感10篇

2017-12-17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千秋一寸心读后感10篇

  《千秋一寸心》是一本由周汝昌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4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千秋一寸心》读后感(一):情与诗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周老先生借老杜之言命名此书,《千秋一寸心》。即自知之意,以我之心去寻求古人之心,这是两个“寸心”的契合,在中国诗论中称其为“以意逆志”。今人品古诗,如周老先生者少矣,多士皆对号入座,按照西方文论或中国文论的理念生搬硬套,使多数诗歌丧失了许多原有的深意,变得单一化起来。《毛诗•序》中写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心中的某种情绪酝酿了许久,命运不济,世事蹉跎,思亲怀乡抑或是壮志难酬等等,心中的“志”在胸中徘徊已久,直至无法再压抑下去的时候最终通过中国古老的文字酝酿成了诗。

  诗歌写成在我看来应该是情感升华的过程。《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便是“知人论世”。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只有了解了思想了解了时代背景才能真切的剖析作者的心理,以我之心去感受作者之心,把握他情绪拨动的脉络,唯有如此方才能品出诗味来。

  试举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一例来加以说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写于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然而幽州台对于当时的陈拾遗来说亦是触痛内心的利器,只因燕昭王曾在此处设立黄金台,以千万黄金来招纳天下贤士,凡来受聘者通过审核便可拿走黄金万余两。前无燕昭王,在我之后或有或无如此这般的贤君,于我已经没有关系。在空间与时间,在广阔的天地与悠悠岁月的绵延中,陈拾遗切身体会到了自身的渺小以及无所作为的定局后泪湿满襟。

  通读了周老先生的《千秋一寸心》后,我方才顿悟到了初中高中时期的评赏诗词的思维定势是多么的恐怖、多么的可悲。

  请以我之诗心,鉴照古人之诗心……

  《千秋一寸心》读后感(二):红楼无限情,怀念周汝昌先生

  中华诗词,在若干年后是否亦如千年之前的广陵一散从此绝矣 。红楼一梦,于毕生心血而发其穷言,先生是否又是最后一位。安贫乐道,玉言灵绝。词采并茂,气格朗朗。先生当为后学之师。

  几年前,当我意气风发怀着历览天下琼文搜罗硕士饱学瞻仰其风的时候,我听到了您的讲座。真气、性情、高华,我永远记住了您。那种感觉正如同您笔下描述先师苦水词人顾随的话: “ 一招一式之美,一音一字之妙 ”。音容笑貌,精彩百出。那融情入境、出入古今,时淡时浓之特点,正如甘洌之清泉缓慢而深流,正如秋之红叶浓烈而绚灿。

  同样是几年前,我购得《红楼无限情》的自传。您论平生师友、家乡风土,红学心路,无不坦荡率直,自然流露。令人感怀。在得知先生走之后,我又从柜底翻出,再自回顾。您的一生真如光风霁月,霞水流长。漫漫学路,坎坷而艰。对于自由坚持,不苟同、不轻信,洵为知行。

  唐诗宋词,绝大部分原本可歌。平仄韵味,大抵可循。其内容往往与其声调相配合。调出,其情或哀婉或豪壮或低沉,一听即明。调出,其内容或抒发闺阁或旨在江山塞外或鱼雁怀人,一听便晓。其声调婉转清雅。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实即美轮美奂令人神往

  当代和词得其韵的只留周老和叶老两人。俯仰六合,古音不在。后起之人于平仄中如何发清音于九霄?风神势去,空自茫茫。只得于其文字歌词中得其一半之旨。实在可惜。

  先生以性情为学为师,笃志弥长。一心潜研红楼,曹学,兼善诗词笺注。为后学留下丰富宝贵的著作和才华

  九五光阴九五春,荣光焕彩玉灵魂

  寻真考证红楼梦,只为中华一雪芹。

  ---------《心痛中赋诗》

  这是您最后一首诗,肝胆皆冰雪。 痴尽一生为哪般,红梅披雪九十载。怀念周师。您的声调词韵、您的高风亮节,您的神旨真趣;永远留在怀念您的人中。您的笃志弥坚,安贫乐道的一生;您的敬畏性情入诗词、古今映鉴之心;也必将霞光万里,辉耀成群。

  红楼一梦,泪满红尘,于中无限情。 怀念周汝昌先生!

  《千秋一寸心》读后感(三):瑕不掩瑜

  相比唐诗,我更喜欢宋词。唐诗格式几乎一成不变,比较乏味,表达的内容也因此受到影响。而宋词由于词牌的不同,长长短短不拘一格,而且富有韵律感,读起来抑扬顿挫,可以表达的内容也更多。至于现代诗词,虽然更直白了,但是美感也几乎丧失殆尽。

  宋词中,辛弃疾的作品是我的大爱。稼轩词要么慷慨激昂大气磅礴豪情万丈,要么精彩绝伦妙语连珠,相当的过瘾。其次是李煜,作品中尽是无限的忧伤

  此书名为《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而事实上,所选篇目大部分都是宋词,貌似唐诗占了三分之一都不到,而其中又以杜甫诗为主。看来周汝昌似乎也较为偏爱宋词。

  只可惜周老写的文章,文白夹杂。这倒算了,他自己在开篇就说了这一风格。可是他偏偏又特别喜欢使用冷僻字,和一些如今几乎已经绝迹的词语。

  原诗词中有这些,这很正常。可是你用来解释和鉴赏的文章也动不动就使用冷僻字和古名词,这就让我很不舒服。难道只有用冷字和生词来表达,才算得上是文言或者半文半白?如果这样,那火星文岂不是更加文言文了?说句不中听的,也许这样才能显出周老学问的高深吧。

  《千秋一寸心》读后感(四):真得高雅,语言清雅

  今天翻了下周汝昌先生讲的《千秋一寸心》,不仅解得真,而且古文讲来也非常清雅。

  听先生讲才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只是"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只是”。由此全诗格调全变,真是一种意不适而观夕阳美得欣喜。幸好,我《世界的花》并未解此啊,哈哈,我看的是修养

  “看这首诗,知诗人修养。

  “向晚意不适”,既非“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也不“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只是驱车等古原,看夕阳圆圆的落下去,真美……这是真正的意不适,无有排遣,自己欣赏自然,自己欣赏自己。

  2013.3.4 .10:26 ”

  还有解《锦瑟》的无端,“锦瑟当时就是五十弦,诗人却非要无端端的问你干嘛要五十弦啊”很可爱恩,我在《世界的花》讲,诗只读有诗心之心,诗只应以诗心读之。这些经典诗词我还没解哦。

  还有讲温庭筠的“小山重叠金明灭”这就是一首精致的梳妆词,后人却牵强附会太多。盖不以当时解也。

  以及小杜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首诗起承转合的自然而毫无痕迹,以及背后的断魂之来。

  这本书,有闲情时,自己体会,再观书相参,则好雅。

  《千秋一寸心》读后感(五):“小小的感情的图画”

  木心先生讲到外国诗时说,“诗不能注解,一注解,就煞风景。”想起初中语文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大意是“诗词不可解意义自明,一讲解就有意境尽失的风险”。对于这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观点,一度深信不疑,现在想回来,这观点对中国古诗词未必适用。现代读者读中国古诗词,单凭独自参透,往往理解错误而不自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功底略浅的读者需要引导。讲解古诗词很难,难在既要释义又要传达出意境,这本书算是比较成功,两方面都做到了,读完后可以领略到诗词神韵的所在。

  题外话再说一下,读唐诗宋词最能看出中西方文化迥异,中国古诗词写的大多是对人对事对景的感慨,用作者的话来说是”小小的感情的图画“,外国的文学少有记录这种伤春悲秋的细腻感情,侧重于谈人生、论人性、谈宇宙。虽然更认同外国文学的关注点,却不得不承认汉语有一种英语没有的独特美感,这种美感就在唐诗宋词里体现到极致。

  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一是每篇的结构和句式很类似,一开始读着觉得很不错,多读几篇就越来越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二是文风比较奇特,可能是作者为了让文章更通俗易懂,结果却是文言文夹杂现代感,总是两头不到岸。三是后半部分收录的作者早期的文章,正如作者在前言所说,学术味太重,晦涩难懂。最后想说的是,作者每说到音韵和句义理解,经常说错解者“水平不够”云云,介意躺枪之余,让人默默对老先生的文人素养产生一丝怀疑。

  《千秋一寸心》读后感(六):以我心度你心,方知词意深

  作者在序中就交代“千秋一寸心”是为诗词赏会讲解,以我之心去寻求古人之心,是两个“寸心”的契合。所以,书中的内容基本皆是作者对古人佳作的心得体会与阐发,重在情思,笔致的深层领略。

  在编排上,此书不同于许多按诗人词人分类编排,而是以“个体鉴赏”出发,让读者更能体会诗词的一种意境美。

  本书就所抒之情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均列举了名篇或冷篇,但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之一 满城春色宫墙柳

  此部分皆是结合春日之景,或是描写春之美景或是抒发惜春之情亦或是以春景写哀情。开篇便是山抹微云秦学士的《满庭芳》。周汝昌先生在此特别强调“抹” 字之妙,同是引用秦观另一名句“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来介绍“抹”字,并用“涂脂抹粉”,罗虬的“一抹浓红傍脸斜”和老杜的“晓妆随手抹”让读者感受“抹”字之妙。而此部分最为重点的还是以春之美景抒人之哀情,无论是王实甫的“花落水流红”还是陆游的“满园春色宫墙柳”,亦或是李清照的“却道海棠依旧”都把春景之美与自己的身世相结合,产生了痛惜之情,为时光之易逝,为自身之命运,为时代之苦难

  之二 锦瑟年华谁与度

  此部分重点在“谁”上,抒发友人亲人之思或是无人陪伴孤身一人的孤寂。其中就有苏轼忆弟的名作《水调歌头▪中秋》,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人感到一种无奈的同时又有种温情油然而生。而杜甫则是独自漂泊,自称“乾坤一腐儒”,而“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这一句似乎暗示自己如云漂泊无依,似月孤独凄凉。

  之三 为君持酒劝斜阳

  以酒抒发时光易逝,年华如羽的无奈。红杏尚书宋祁说“浮生长恨欢娱少”,纵使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风光无限,也终有春去花谢的那一天。人生在世,欢愉恨少。同时稼轩又言“惜春常怕花开早”“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李后主也表露“人生长恨水长东”的美意不留,芳华难驻的此恨无穷。

  之四 一上高楼万里愁

  重写登高愁思。《忆秦娥》中“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秦楼人月,相对不眠,柳色青青,霸陵泣别。李玉溪在《乐游原》中也写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达登高怀远的朱颜易老的伤感

  读完整本书,发现大多数的词都带给人一种淡淡的感伤,多是伤春之作,或是感叹时光易逝容颜易老,亦或是漂泊无依的孤独寂寞之感。所谓的“词言情”带来的应该就是更多的这些柔软的情感流露,很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同时,此书还涉及音韵的赏析和格律的讲解,风格多变,全面具体。在词作的讲解中也并无赘言,给读者很多自己感悟机会,以读者之心去度文人之心,感悟诗词之深意。

  《千秋一寸心》读后感(七):古诗词里的三原色

  《千秋一寸心》里周汝昌讲“花落水流红”一句,谈到国人对红色和绿色的重视。

  quot;红字在中华文化生活中哲理认识上,都无比重要。要领会:绿是宇宙的生命生机的颜色,而红则是这种生命生机的结晶与升华。因此,你看,欣欣向荣的草木,一派碧绿,而草木之华——即花,则以红色为之代表。尽管花也有白、黄、蓝、紫……杂色不同,但都不具代表资格。老杜说: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后主说:林花谢了春红。“

  仔细想想古诗词里确实重视红绿二色,只是《千秋一寸心》里选的诗词就有不少例子。下面是一首里红绿皆有的,单有红绿一色的还没有摘录: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靓妆眉沁绿,羞艳粉生红。

  玉面湿斜红。。。人瘦绿荫浓。。。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

  红绿蓝是三原色,于是我不觉想到了蓝色,但是一时之间竟然想不出什么蓝色的句子。把《千秋一寸心》又翻了一遍,找到两句:

  蓝尾杯单,胶牙饧澹,重省旧时羁旅。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两句都是用的专有名词,写的并不是蓝色。蓝尾酒即是婪尾酒,蓝田则是山名,产玉之地。古诗词里多用青碧来替代蓝,比如碧海青天,其实就是蓝海蓝天。但是碧的本意还是绿色,青色则可以是绿或蓝或黑,都不是专指蓝色,反而都有绿色的意思。

  绿是生命的颜色,红是生命的升华,蓝则是无生命的代表。如果说红绿是有生命的自然,蓝色则是无生命的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文化重视有生命的自然,轻视无生命的自然,不光体现在重视人文艺术,轻视自然科学上,在诗词对颜色处理的小处,也自然而然的体现了出来。

  《千秋一寸心》读后感(八):标签化下的中国诗人和诗词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千古的文章,得失全在寸心之内。老杜的寸心悟到这至理名言让人叹服,千年后的周汝昌老先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诗者的心,讲者的心和读者的心三心合一,构成这中华诗词的“千秋一寸心”,则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全书基本是周老先生对于唐宋词中出名的亦或不出名的诗词的个人感悟,周老先生用读者之心,揣度诗者之心,只言片语,都是金玉良言。而读到这本书的我们,则是带着自己的读者之心,领略着周老先生的讲诗者之心,摸索着诗者之心,得与失,悟与否,都在于自己的区区寸心。

  还是先说说老杜,这个已经流芳百世的大诗人在今年六月份又大火了一把。一组恶搞杜甫的漫画,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可怜的诗圣,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造型千奇百怪,可是在每张图片里,老诗人的那张哀愁的要哭的苦瓜脸却都是一样一样的。忧国忧民的老诗人的形象深入人心,以至“民胞物与”早已成为了杜甫不可抹去的标签。

  在中国的文化和文学中,标签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每个诗人或是作品总有其特有的标签。浪漫之于李白,现实之于杜甫,豪放之于苏辛,婉约之于柳李,山水田园之于王维,边塞之于岑参。标签是对诗人水平的认可,标签化也确定了诗人在特定领域的领先地位。没有标签的,大抵上不了台面。就像我们在填表格时政治面貌一栏,要么是党员的标签,要么是民主党派的标签,要么是无党派人士的标签,两者都不是的,只有那些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的人可以贴上无党派人士的标签,若没地位,对不住了,你只能弱弱的填一个群众了。贴上标签,一经贴上便无法抹去,你的其他一切特性只能退而居其次,甚至被忽略。比如贴上帅哥标签的贝克汉姆,总让人忽视了他出色的球技;比如贴上忠君爱国标签的杜甫,让人很难第一时间想到他也爱着老婆和孩子;再比如那朵贴上了特殊标签的菊花,总会让人在读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时首先要浮想联翩。

  这就是标签化,标签化也是权威化。权威了的东西不能轻易更改,也让人不敢去反对。这种标签化的导向,只能是,读诗者在揣摩诗人的标签,在靠近确定权威者的读诗之心,根本无法做到三心的统一。或是,自己有了新的,不同于标签的见解,迫于权威也只能枪毙于脑海里。标签化 也是脸谱化。立体的诗人是多重人格、性格的统一体,每一首诗词也因着诗人之心的变化,诗人写作环境背景的不同而各不相同。贴上标签之后,立体的诗人成为了平面的展板,多变的诗句也只有一个套路的释义了。于是我们看到,标签化的老杜一直背负着沉甸甸的道德十字架,标签化的李白永远都在云端跳舞而不贴在地面步行。

  在周老先生的这本《千秋一寸心》里,他提到了中国的诗性,中国诗歌的音入乐特质,他更是警觉的看到了标签化了的诗人与诗词,对于读者,对于中国文化传承的危害。周老先生没有用激烈的言辞去针砭标签化背后的弊病,只是身体力行的用自己的区区寸心来解读千古文章,用自己的区区寸心来完成这“去标签化”的任务。于是我们看到,老先生对于给苏轼和辛弃疾加上“豪放”标签的反感,对于讲诗者选诗选词标准的微词。更让人佩服的是老先生在讲述诗词时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世人读诗形成的固有成见的危害,更批评了只见名句,妙字而一叶障目的弊端,让人大受启发。比如读宋祁的《木兰花》,人们大抵只会聚焦于“红杏枝头春意闹”,老先生却独具慧眼的指出“东城渐觉风光好”的“渐”字更为高妙,更是深入分析了文人哀愁的表现,继而道出了宋祁“千金买一笑”的无奈。揣度之深,用词之准,让人叹服。比如世人接受了岳飞慷慨激昂的《满江红》,老先生却选了其孙的一首清新婉约的《满江红》让人接受岳家的另一种风致。几十首诗歌的解读,看似没有逻辑和调理,实则是老先生揣度诗人之心,了解讲诗者之心,练就自己区区寸心的真知灼见。他要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诗歌之美,更是要让我们学着,用自己的读者之心去领略唐诗宋词,去感悟其情其景、其神其韵。学着在读诗的过程中,拿掉诗人的标签,诗词的标签。他要告诉我们的是,读诗之美,在于自己的心和诗人心的心心相印,在于用自己的区区寸心去感悟千古文章的精气神。

  时至今日,如老先生般读诗读书的人大概不多了,而这标签化的危害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君不见,每年的6月8日高考语文之时,变成了各大文豪的受难之日。屈原一遍一遍的跳河,司马迁一次一次的被阉,韩信一轮一轮的钻着别人的裤裆。君不见,我们的大诗人在这时代的传承中变得僵硬,我们妙不可言的诗句文章,如今只有了统一的解释和答案。

  读诗的过程,也是练心的过程,如若只聚焦于诗人诗词的标签,我只想化用鲁迅的一句话做结:救救诗人,救救诗词,救救孩子。

  《千秋一寸心》读后感(九):《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

  “以我之诗心,鉴照古人之诗心,又以你之诗心,鉴照我之诗心。三心映鉴,真情斯见;虽隔千秋,欣如晤面”。——周汝昌

  诗圣杜甫有诗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周老以“千秋一寸心”为名,即取义于此,只是更添了古人、你、我三心映鉴之意。

  周老所选诗词作品,并未因循常见的“文学史模式”,而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引导读者去发现与感悟古典诗词的美,与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讲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最璀璨的艺术瑰宝,时隔数千年,细细品鉴,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经历不同的生活磨练,从中得到的体会和感悟也自是不同。本书作者周老是著名红学家,而《红楼梦》又是一部“诗化小说”,因此,在他的诗词品鉴中,也常有类似《红楼梦》的曲径通幽、渐入佳境之感。

  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多精通琴棋书画,也常将此种精妙技法运用于诗词当中,对诗词来说自然是触类旁通的锦上添花,然而,对当代读者来说,却是学习品鉴的极大考验,知识结构的缺乏极大地影响了诗词的意境和妙趣,这一点,短时无法弥补,只能认真学习前辈学者大家的讲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只是与学识广博的人相较,已然落了一成。

  《千秋一寸心》读后感(十):三心映鉴,只读我之心

  这本书是周汝昌先生评唐宋诗词,在大一选课的时候曾经看过叶嘉莹先生评诗词的网课。让我觉得品读诗是一件很个人化的事情。

  我一直在思考我为什么要读唐诗之外的解读的东西。就好像这本周汝昌讲唐诗宋词,别人对于古诗的理解,对于文本的解读对于我们又有什么用呢?

  就好像我们看百家讲坛:易中天说三国或者是于丹品读论语。记得以前看的时候,觉得于丹所论语说的真好,特别睿智,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当然现在就觉得,那不就是一大锅鸡汤吗?好像也没有那么厉害,所以我们到底是在人云亦云别人说的直接点头称是,还是真正在去借助别人之口去理解?我们所探寻的文本或者是接触文本以外到底东西对我们的理解态度观点又有什么用呢?

  在书的封面和扉页有作者的一首题词:以我之诗心鉴照古人之诗心,又以你之诗心,鉴照我之诗心,三心映鉴,真情斯见,虽隔千秋,欣如晤面。

  所以在读这一类书的时候,就像封面所说的三心:读者之心,作者之心,解读人之心。为什么我们需要听别人解读,因为我们还不懂,我们说一首诗读起来真美,好在哪里?就是好,我也说不上来哪里好,反正就是很喜欢,这就是一种浅层次,这时候我们会说:这首诗碰撞了我们的心灵,反正心灵或者说是内心的体验这个就是很私人化的东西,说出来别人也不能理解自己。

  比如在这本书中周汝昌先生解读杜甫的蜀相。念完一遍诗,我们觉得念起来很押韵,很有感觉我们就要更加深入探究他讲什么,我们要完成初级阅读:知道丞相是指诸葛亮,锦官城指的是成都,诸葛亮和刘备的故事等等来完成对文章大意的理解,有一点知识涵养的还可以看出这是怀古诗,当然这些我们通过百度也可以做到。

  大部分人对于古诗也就停留在这了,理解不了更深层次的东西。受到自己知识水平的制约,或者说对于古诗的敏感度,一首诗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有心去探索,我们就看看大师是怎么理解的。

  一个是替换,周汝昌先生说诗人写蜀相不写诸葛祠,是因为诗意在人不在祠,不过我觉得谈论字的用法就没完没了了,照这样说,题目也可以叫诸葛亮呀,我觉得这些都在于诗人自己写作时的心境,而我们在揣测诗人的意图时,如何加入自己的思想见解而不显得繁琐或者强加附会呢?

  在解读中,周汝昌先生说杜甫一位老诗人,独自一个,满怀心事,徘徊瞻眺于武侯祠庙之间,我们读诗的人移步换景,穿越时空,去想象自己就是那个老诗人,看到武侯祠的景象,满院凄凄碧草,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的伤心事,两个伤心人啊,通过古诗,心灵就相通了呢!此情此景甚是符合我们的心意,我想就读懂了一首古诗。

  大概这种欣赏方式就是个人化的体验,三心映鉴,只读我之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