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回乡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回乡记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19 20: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回乡记经典读后感10篇

  《回乡记》是一本由贺雪峰 主编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回乡记》读后感(一):回不去的故乡

  --读《回乡记》

  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

  ---熊培云

  1

  一直都关注三农,因为我大学毕业五年一直身在农村。贺雪峰是研究三农比较厉害的专家,我这里所谓的厉害指的是贺雪峰能够从专家的角度较为深刻的解释当前转型中的乡村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根源,为我这个深处农村貌似理解农村的人当头一棒,其实我并不懂农村。这本《回乡记》就出于他之手,但这本书又不是他所写,因为这是一本他的学生做业集,但依然精彩。这本书总共有八辑共31篇文章, 涉及传统乡村文明冲击的担忧,宗祠,婚育嫁娶,新农村建设,乡村公共品的困境以及乡村治理等主题。

  2

  说实话,里面有些章节不够深刻,尽管全是出于研究生之手,但他们或多或少由于对故乡的疏远,寄希望在短时间(两个春节)对农村有更深入的了解是不现实的,但至少他们用笔记录下了他们看到的乡土中国,至少引发大家对乡村问题的反思。比如在《早婚现象在农村为何普遍》一文中,作者说道:“一个挤压男方的婚姻市场,和一个容易产生自由恋爱的现代打工生活,使得农村的早婚越来越普遍”。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在我曾呆过的村庄,早婚确实普遍,但从未考虑其原因。但在《农村修路难,难在何处》一文却对农村修路难的深刻原因没有挖掘出来,只停留到农户的抵制,却未看到修路动力的缺失。

  3

  我很久没有回过故乡了,但我一直在关心我的故乡。据说通往村里的路已经修通了,还有我曾关心的一个叔辈,精神病再次发作最后死于一次车祸。还有我家的老屋已经坍塌很多,与我相差两岁的小时伙伴早已结婚生子然后又出去打工,他的父亲满60岁了等等。这些消息都是与父亲的闲聊转移到我的耳朵里来的,但就是这些消息也越来越少,因为我的父亲也早已离开故乡,随着他回老家次数的减少,我对故乡将越来越疏远。

  我曾在农村工作时候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揣摩我的故乡,比如录入粮食直补的时候我在想,我的故乡是不是也有一个类似我这样的年轻人也坐在电脑面前录入我家的粮食直补呢。比如开展人口普查的时候,我不经意的想到我是否会被纳入我故乡统计的范围呢。还有农村危旧房普查,我家的那个老屋是不是被拍照录入电脑呢。而后在于父亲的聊天里,我就会不自觉的去问,去一一印证我的猜想。

  4

  现在已经不在农村工作了,但中国本身就是个大农村,我依然会去关注三农,去关心生我育我的故乡。我不知道父亲是否会时常去想念他以及我的故乡,但他离故乡很近,两个小时的车程,而我却离故乡近1000公里的距离。故乡是还在,但却是回不去了。

  《回乡记》读后感(二):挥之不去的怀乡病

  《回乡记》的撰稿人群体是一批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具有社会学背景及中国乡村田野调查经历年轻人,本书是编者贺雪峰教授布置的寒假作业。以春节回乡见闻的方式,呈现了全国二十多个地区年味风俗、婚育嫁娶、乡村经济、村庄秩序的变化,记录和呈现了这个充满焦虑与乡愁的乡土中国另一面。

  如果说“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曾经是一种思潮,眼下它远未退烧,相反,越来越多的“回乡记”仍在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中,俨然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社会心理的流露。

  《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一书的撰稿人群体是一批具有社会学背景的年轻人,曾经真切地在乡村出生、成长起来,来到城市求学、生活,并且有过在故乡之外的中国农村田野调查经历,——这些一直在观察和思考今天“乡土中国”问题的人,再次回到那些越来越陌生的中国乡村,“家乡”在一个疾驰的变革时代变成了自己的研究对象。

  怀旧病人的集体乡愁

  由于是讲述自己家乡的情形,无论是对传统还是对现状,撰稿人复杂的情绪中往往更多的是批评和内省。当代中国的社会公众评价有其极为特殊之处,即人们对变革并不见得有多大的真实歌颂,更多的是对未来的不确定的疑虑;相反,他们对那些对传统的顽强捍卫则从来不吝啬自己的掌声和带有共鸣的叹息。

  书中所有撰稿人都是怀旧病人,无一例外对儿时乡村的私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价值给予了高调的确认,对家乡当下的问题和现状则深表遗憾,提出无休止的质疑。出人意料的是,这些私人观察和判断,择取的样本容差同撰稿人本身的样本容差同样不足以支持其观点的“回乡记”,在网络上公布后竟然获得读者的广泛认同,引起了讨论。最终整理结集成书,来到一个更广阔的接受与言论环境。不能不说这反映了当代中国城乡二元社会在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之下都郁积着某种深刻的焦虑。

  天真烂漫的旁观者

  费孝通先生曾说,“任何对于中国问题的讨论总难免流于空泛和偏执。空泛,因为中国具有这样长的历史和这样广的幅员,一切归纳出来的结论都有例外,但需要加以限度;偏执,因为当前的中国正在变迁的中程,部分的和片面的观察都不易得到应有的分寸。”当我们用一个时间跨度提取出某个“中国问题”并最终找到答案时,你会发现那个问题早已经过一场变化,变得更复杂、更不可逆转。当人们终于无法适应剧烈变革带来的眩晕,“回乡”不再仅仅是追寻记忆的物化存在,更像是一种文化寻根之旅,但就其实质来说,这种文化寻根的本能与诉诸“传统”存在明显的区别。

  以《回乡记》的撰稿人来说,他们显然并非思想完全成熟的观察者,有的甚至还比较天真烂漫,只是想回到从前。进一步说,他们回到家乡后,更多的是成为了整个乡村原住民通过礼仪人情扼守传统的旁观者,是那样一场自觉的集结在传统之下的本能运动的访问人。

  然而,也正是从这批人之中,将来会诞生真正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运动对城乡二元世界的改造”进行全面评价的人物,因为这是他们这代人真正的需求。而现下他们的观察所得,不过是上一代人用传统麻醉自己、挣扎求生存罢了。

  回不去的“熟人乡土”

  在许多属于“乡土中国”的问题和困惑中,“乡村公共品的困境”这个题目下的一组文章涉及农村社会转型的细部,尤为引人注目。传统的乡土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微观说是生产耕作时的互助,站远一点说直接指向乡村的公共生活,包括交通(修路)、灌溉(农业设施投入)、医疗(乡村医生)等公共设施或公共服务的供给,都要依赖内生的组织结合道德礼法来运作。一位撰稿人回顾了故乡村庄当年引水灌溉中村民自发合作、互相提供公共服务的故事。从集体时期的公共“垄沟”,到近邻几家合资合作投入灌溉设施,直至私家购置的水泵、水管,灌溉作业从自发寻求乡村公共服务到可以独立完成的演变正是一个缩影。

  今天农村的社会分化越来越大,纯农户所占比例减少,“农业生产合作几乎无从谈起。日常互动逐步减少了,社会关联也日益渐微。”在市场经济社会和城市化的冲击下,与乡村衰落同时,乡村公共服务的供给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经济理性、私人观念依仗着新技术的推广,在乡村微生态环境中完全驱逐了叫做“农业生产合作”的公共品,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一篇题为《村庄公共品供给的悖论》的文章,归纳了这种供给的悖论: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依赖于集体的“公共财政”能力;然而,当集体有了资金进行公共设施建设的时候,村民小组们又期望把这些钱收入个人腰包,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村庄的平静。

  变革中的故乡与人心

  《回乡记》文章的选录颇具心思,对应的题目深度显然超越原文:有日渐消散的“年味”和淡薄的乡村人际关系,原先作为大家庭感情枢纽的长者逝去后,产生了所谓“核心家庭”和“丧家犬”情结久久挥之不去;有转型时期农村治理与公共服务缺失的悖论;还有传统传宗接代观念在时代冲击下形成的新的代际关系,“城乡分住”成了一种不言而喻的今天城乡关系的反映,新版的“城镇剥夺农村”正在成为现实……都令人感受到一种贺雪峰教授所说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浓烈气氛。

  面对乡土中国的急剧变迁,每一个有“故乡”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不适应,都会生发出自己的“乡愁”。无论你现在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还是二者间的“摆渡客”,或者是进城不归但内心深处仍然渴望获得故乡血缘和传统安慰的新“城市人”,可能“谈论”这些问题都显得空泛,但记录下这些一手的观察绝对值得。这或许就是本书未来的历史价值吧。

  我们现在或许可以看出,所有围绕着“回乡”所不断带来的新的痛苦,都来自于变革。人,也确实有美化过去以往事物的不自觉。当下面对的这种,过去西方把它叫做“现代化的阵痛”,城市和乡村都要经过这种必要的试炼。又或者,变的不是故乡,而只是人心。痛苦只是源于“家”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

  □书评人 雪堂

  http://www.douban.com/note/375988274/?qq-pf-to=pcqq.c2c

  《回乡记》读后感(三):让我们一起读读《回乡记》吧

  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具有非常特殊意义的。从古至今,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的位置永远是放在最前面的。家,不仅仅是一座房屋,也不单纯是一个地理位置,她是能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提供保护的港湾。

  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从前不曾改变事情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乡土之变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在过去,家是落叶归根的地方,不管你走到多远,不管你多么富贵显达,总有一天是要回去的。那片土地,不在乎你是荣归故里,还是潦倒归乡,她永远都在那里等着你。

  家里的那一盏灯,是任何的光都无法代替的。

  就拿身边的事来讲,每年春节时,大批的客运浪潮就是很好的证明,在外辛苦工作了一年,春节是所有人想回家团聚的时刻。无论身在何方,无论道路多么拥挤,总想着能回到家乡,与亲戚朋友团聚一番,吃个年夜饭,互相串门说说家常话,这是多少代人都不曾改变的情怀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里面很多的文字总是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家。我的家乡地处豫东平原,同书中作者王誉霖一样,同属于周口。所以他写的有关家乡的回忆,我大部分都感同身受。特别是一些传统的习俗,比如小时候过年蒸馒头、除夕给长辈拜年、去祭拜祖坟、按辈分取名字等等,我都记忆犹新。而近几年来,这些老的风俗习惯都渐渐消亡了,新一代没人愿意去继承发扬,都嫌啰嗦麻烦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爷爷常常会给我讲一些过去的事,在他们那一代人的记忆中,故乡是属于另一种模样的,不过,我当年始终不能理解爷爷的那一份怀念,我觉得生活是越过越好,应该向前看。如今,我长大了以后,却越来越能体会当年爷爷的那份心情,我想那种滋味是十分苦涩的。

  《回乡记》是一本观察家乡、记录家乡变革的书,一如封面上所写的那样,记录和呈现这个巨变时代,充满焦虑和乡愁的乡土中国另一面。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每个人对家乡的回忆,像当地过年时节的风俗,婚育嫁娶的风俗,红白喜事的风俗,以及传统文化与当今文化所产生的触碰变革。在这一幅幅场景中,你能感受到每个乡愁背后的故事,以及对这些变化所产生的无奈之情。

  这些年,大家不止一次的讨论过年味变了,亲情变了,从前的美好社会变了。但是,有多少人思考过自己有没有变了呢?我们眼睁睁的看着曾经真实存在的故乡,一步步变成了梦里的场景,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凉吗。

  一如后记里说的那句话,记忆中的故乡再也回不去了,但是无论如何,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让我们一起读读《回乡记》吧。

  《回乡记》读后感(四):有价值的“回”视角

  《回乡记》是一本很奇特的书。它是一本文集,但却是很多人的“合辑”;单篇文章多以叙事为主兼顾抒情,却是带着某种学术目的;“回乡”这个主题满溢着乡愁的情绪,想要带给我们的却是理性的认识。

  奇特的书,是因为成书过程也很有意思。“2013年、2014年春节期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建议中心师生(包括部分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各写一篇春节回乡见闻,结果前后共写出一百多篇……东方出版社邀请我(贺雪峰)选取部分回乡见闻以《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为名出版,以记录这个巨变时代的‘乡愁’,遂有此书。”主编贺雪峰在本书的序言《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中这样介绍本书的成书过程。

  本书都是春节回乡期间所写的“回乡记”,所以本书从头到尾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让人略感压抑

  而最后所呈现出来的《回乡记》,最根本的还是一个“回”字。

  要想回乡,必先离乡。离乡再回乡,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却因为时间的阻隔而变得新奇起来。而真正新奇的事物,则又会因为是属于自己家乡的,就有一种一探究竟的求知欲、“本属于我”的占有欲;然而这新奇事物又是在自己离开的时候出现的,于是这种求知欲也好、占有欲也罢,说到底还是一种疏离感。人们不愿意承认这种疏离感,就只好感叹家乡变了。

  家乡是一定要变的,不管你是在家还是离家。就像我们必将衰老的父母一样。只不过,离乡之后再回乡,因为时间断裂而感受到的变化是巨大的。也因为将不会再属于曾经的家乡,失去了那种归属感,同家乡和家乡人的命运将不再捆绑在一块,也就会产生一种不经意地审视感,看到的家乡也就不一样了。

  回乡者们在情感上是属于家乡的,而在事实上却已经或将会离开家乡,所以他们看到家乡好的地方就会有一种荣誉感,而看到家乡的问题又会自觉不自觉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优越感。他们熟知家乡的过去,也就试图梳理家乡的未来。

  而展现在他们笔下的过去到未来的转变,往往都是因为资本的入侵——从征地、到建厂、到种植葡萄,无不看到资本入侵的身影。入侵的资本改变的是乡民淳朴的民风,让乡民考虑得更多的是利益的得失。然而物质的发展却未带来精神世界的发展,富起来了乡民更多的是攀比成风,还有的好赌成性。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民俗和文化越来越不被重视,祭祀、家谱这些关乎到血脉传承的事情因其无(物质)意义而备受冷落,而拜年、婚礼则越来越和利益相挂钩。在周娟写的《是什么改变了你,我美丽的故乡》一文中,就有着“我妈知道我们村组每个人的生日(包括小孩)”到邻居之间互相拆台的转变,这种转变就来自于拆迁带来的矛盾和对搬迁以后将不再是邻居的预期。我认为,乡村最让人舒服的地方就是乡土人情,而人情越来越淡漠的乡村就失去了让人留恋的理由。所以周娟才会有“不如离去”的感慨。

  然而,乡村毕竟还是要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精神世界才能上得去。而要想发展乡村,还是要先发展乡民——不管是进城的,还是留在农村的,他们真正过得好了,富裕了,先进了,乡村才真正有希望。但是,发展乡村和乡民,最重要的还是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如果他们觉得田园生活很幸福很美好,又何必打着各种名义去破坏?最大的破坏恰恰是资本和政策的强行侵入,很多人的想法貌似是为农民们着想,实际上都是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样无疑只会让乡村失去了原有的宁静和平和,却没有真正的发展和先进起来。这样“扶持”的乡村,必然最终会伤害我们所有人的利益。因为正如贺雪峰所言:“乡村的前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更关系到每个人的前途。”

  所以,要想真正知道乡村的未来,还是要知道乡村的现在和过去,所以“回乡”的视角很独特,它既不同于城里一些所谓“学者”居高临下地看乡村,也不同于乡村人看自己。从这一点上来说,《回乡记》的“回”视角,无疑极具参考价值。

  《回乡记》读后感(五):近距离看中国的好书啊!

  《回乡记》到手后,发现真是意外的惊喜啊,包装精美,内容朴实而灵动,越看越是爱不释手!贺雪峰教授主编的这《回乡记》是2013年春节期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硕博士生返乡期间,利用在村庄调研训练的方法来观察和纪实自己的家乡,地区涵盖了安徽、河南、山东、江西、湖北、湖南等全国大部分省市,颇具有代表性,能够统揽中国之全貌,从中不难看出中国之大所呈现的区域差异,这是费孝通等老一辈的大牛所忽视的。同时这本书定位是畅销书,所以学子在写作的时候用灵动的随笔来表达,而非晦涩的学术论文,适合放在枕边夜深人静的时候品读几篇,边回味自己的家乡往事,适合的读者群体比较广泛,强力推荐!

  《回乡记》读后感(六):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贺雪峰教授(一直以来都是我很关注的一位学者)主持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近两年来一直建议师生将自己的家乡作为一个样本,在回乡过年时记下家乡的巨大变化,记下个人的所见所闻,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以作为长期从事农村问题调研的一个补充。这些文章经过挑选、剪裁后,编成了手头这本《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所谓乡土中国,是指中国是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古老国度,其最显要的特点是农耕文化和乡土社会。孔子讲父母在、不远游,中国人讲家国情怀,讲安土重迁,讲叶落归根,这都是在数千年来以土地为价值和生命的最终皈依的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中国人所讲的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概念,而是象贺雪峰教授所说的“有根,有历史,有意义,有归属,有稳定的预期,有人生目标,终老之后可魂归故里”那样,而是包含着对于运行秩序、社会关系、情感表达、行为习惯等有着共同体认的一个价值共通体。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人的生命意义就来自于从故乡出发,到回归故乡的旅行。

  中国人的乡土观念是与农耕文明的生产实践相适应的,所以能够维持数千年而不变;但它又是与现代工商文明极不适应的,自从西方列强轰开国门之后,这种乡土观念的体认方式就一直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一过程在改革开放之后不断加速,从《回乡记》中作者们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我们是否愿意,传统的乡村社会正在加速的衰败、瓦解。一方面,乡村被强行拉进了现代化的过程,自身的面貌、基础设施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另一方面,附着于其上的乡土观念——各种伦理秩序、价值观念也在不断的调整,传统已经丧失,但新的秩序尚在变化孕育之中。

  引发这种变化的根源是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股浪潮几乎将所有中国人都席卷其中。建国后形成了城乡二元体制,是为了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而采取的一种限制性措施,通过集体化的管理来将农村人口捆绑于农业之上,限制了人员在城乡之间的流动,甚至还会有象上山下乡这种人口由城市向农村的转移。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第二、三产业产生大量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不需要如此之多的农村劳动力,集体化管理的解体,使人口开始向城市大规模转移,就业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即所谓的城市化不断加速。如果说原来的城乡二元体制提取的是农业的剩余价值,那么现在从农村抽取的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核心因素,人——农村最具活力、最有影响的青壮年农民被吸纳到城市中打工。如此一来,留给农村的只有衰败一途,这在中国的城市化尚未完成之前就是农村的宿命。

  不得不说,实现现代化是自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孜孜以求的追求目标,它附着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和殷切期盼,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这一过程必将带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巨变,在基础面貌的变化之上,至少还应该包括贺雪峰教授所总结的治理之变、村庄基础结构之变和价值之变这三大历史性过程。可以说,只要我们承认中国必须追求现代化,那么城市化就不可避免,那么农村的衰败就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现代社会的契约理念必将取代过去宗法秩序,而其中以故乡情结为依托的乡土观念必将受到冲击、削弱,以至丧失。与城市发展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不同,乡村的变化是自发的、被迫的,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是被边缘化的,它应该如何参与、达到何种目标没有清晰的定位,也没有一个被规划的未来。

  面对一个面貌变动不居的、明天尚未可知的、自身正趋于空心化的,日渐沦为城市人生活驿站的乡村,从乡村走出去的人自有一种无可逃避的惶惑和无奈——已经从乡村出走,但仍未被城市接纳,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再也回不去了?!当然,我这里主要指的是一种价值观念。这种已经丧失了原始情境的乡土观念,包括乡情、乡愁,都在逐渐丧失自己的生命力。实际上,传统意义上的故乡在中国早已不复存在,它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回忆和追思之中。继续放大了看,中国人在乡土观念上这种尴尬境地,正如在现代化过程中所有中国人的境地一样——我们已经破坏了传统,但新的秩序又没有建立,一切都在变化,这正是当代中国人普遍精神焦虑的根源。

  不可否认,文化自有其强大的力量,其变化相对于外在面貌等物质因素远为缓慢,乡土情结对人们仍然存在巨大影响。但我们更加不能否认的是,在中国人走向由西方价值所主导的现代化的过程中,乡土情结的削弱、甚至丧失是已是必然。我们每一个曾经在城市生活过、打工过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促进乡村的变化,每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都是出走者、背叛者,也是亲历者、塑造者,正是我们自己造就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那个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不但包括记忆中故乡的那山、那水、那情、那景,而且包括附着于故乡那片土地上的宗法秩序、社会关系、情感表达、行为习惯,以及由共同历史所形成的归属感等等。

  这种变化是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走向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中的必由之路,但回不去,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也不意味着完全丧失意义,它将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寻找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寻找中国乡村的未来提供一种镜鉴——这些从事中国乡村研究的年轻人,他们既具有社会学的专业素养,又恰好属于那种从乡村走出尚未融入城市的人们,他们这些带着个人体感温度的文字所记录的那些场景、那些变化、那个正在消失的故乡,以及他们面对故乡衰败时自身的忧思、焦虑和慨叹,本身就是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具体样本,是观察和研究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的一扇窗口——这也正是这本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回乡记》读后感(七):我们都曾是农民《回乡记》

  我们都曾是农民《回乡记》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紧紧伴随着城市化进行的,我出生在城市,在城市中长大,但是我的父亲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其实现在的城里人,往上数两代三代,几乎都是农民。

  父亲去世的早,就埋在老家的祖坟里,给父亲扫墓的时候我才第一次来到父亲出生的那个小山村。据说当年这里还不通公路,要翻过一道岭,走两个小时的路程才能到乡里,从乡里才有通往市内的汽车,坐汽车还要走几个小时。现在方便了开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这个山中的小村子。可是我知道当年为了离开这里,父亲用自己的努力走了很多年,一直走到了北京去大学。

  这本《回乡记》里面写的就是在社会转型期,中国乡土社会的变化,并不是向梁鸿写的《中国在梁庄》,费孝通写的《江村经济》那种一个人的社会考察,而是有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述自己回乡的过程。

  是的这些作者也都出生在农村,是长大以后才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了农村,然后很快融入到城市当中,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城里人,可是他们的家还在农村,他们的根还在农村,所以他们经常要回去,回到那个自己长大的地方,那个自己度过了童年的地方。当他们回去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再看这片土地的时候,视角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这里面写了回农村过年,写了农村的宗祠,写了农村的婚嫁,写了农村外出打工,写了新农村的变化,写了乡村的治理等等。应该说中国实在很大,但是在城市中,差别并不是很明显,你无论到达那个城市,你的感觉都差不多,只有城市大小的区别,却没有很少看到有自身特色的城市。而在乡村可就不一样了,从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西部,乡村的变化相当大。不仅是建筑,乡村内部的结构,地方的风俗习惯都不相同。

  这本《回乡记》,记录了中国乡村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感受都乡村的变化,现在的乡村和城市一样,每年都在变化,再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模样了。可是我们却越来越忽视乡村,越来越忘记乡村,努力去忘记自己曾经在乡村中长大,忘记自己的身上留着的都是农民的血液,努力的让自己像一个城里人,努力让自己的孩子好像是一个富裕了很久的,有教养的贵族。

  于是乡村的文化凋敝了,乡村里的劳动力都外出去打工,乡村的孩子都去城里上学,毕业以后再也不会回到乡村,乡村变成了被遗忘被抛弃的角落,里面住的只是留守的老弱病残。

  田园的美丽只在我们的想象当中,每当我来到父亲生活过的那个小村子,看到的永远是干不完的农活,流不完的汗水,可是却依然所获微薄。这才知道,那些田园诗都不是农民写的,没有谁真正原因从事这样的工作。

  去的次数多了发现农村的变化越来越大了,家里也通了宽带,也有了山里的自来水,孩子也可以上市内的高中,也许有一天中国也会和欧美一样,城市和乡村没有了太大的差别,农民不再象征着贫困和落后,住在乡间反而是上流社会的象征,到那个时候中国才真正算是富裕起来了吧。

  《回乡记》读后感(八):无处还乡

  前几日翻阅江飞的《何处还乡》,80后的作者为“乡愁”添上了无处还乡的无所依、无所着的漂泊和空荡。读来,心有戚戚然。故乡,对我究竟是哪个乡,是父亲的家乡,是自己的出生地,或者是如今父母亲所生活的地方?若是父亲的家乡,对我也只是户口本上的一个地名,多年来从未回去过。父亲也只是在清明时才回一次扫扫墓。听说,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只是离开多年以后,也没有什么直系亲属居住了,几乎没了走动。至于自己的出生地,更远在边疆,荒漠之外,虽然曾经是记忆中的乐土,但时隔多年,也无甚特别的印象,有的只是离开那年,三天三夜的绿皮火车,一望无际的沙丘和星星点点的小屋。现在父母渐渐衰老,一年到头见一两面,时间又那么仓促短暂,“父母在,不远游”,无法在父母身边照顾,终究是心头最难言又无奈的愧疚。

  《回乡记》同样说“乡愁”,只是这里的“乡愁”更在于“乡村的关联”,本书编者贺雪峰教授序言中说,“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 ”在贺雪峰教授看来,中国乡村有三变:治理之变、基础结构之变、价值之变。对这些变化,没有完全脱离乡村,或不断往返于城乡之间的人,都有“诸多感概、百般纠结、万千乡愁”。在贺教授看来,这些一时半刻的感概或返乡的体验,还不足以看清乡村问题。对此,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这个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建议研究师生就春节回乡记闻为主题,写作时代巨变面前的“乡愁”,这些文章汇集成书便是这部《回乡记》。

  江飞的《何处还乡》回忆的是故园、故交、故土,在江飞眼里,无论是曾经的故乡,还是如今的居住地,“注定有两个夜晚,于我意义非常。两个夜晚:一个在城里,一个在乡下。”这是诗意的表达。《回乡记》中的诸文,则以客观、白描式手法描述在熟悉与陌生之间的乡村变迁。婚育嫁娶、宗祠祭祀、也有新农村中的小农辛酸、修路灌溉等治理困境。从变化的现象,到变化的原因,从表象到根本,这些文字探讨的几乎最后还是落在“三农”政策颁布多年后的成效问题上。三农政策的答卷做得怎么样,这些文章里可见一斑。虽然如此,但文章大部分还在人文的具象介绍上,对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仍略嫌不够,还可以更深刻些。在后记中,作者说,“在回乡的语境中,我很容易听懂家乡父老的诉求,但在学术语境中,在媒体话语中,在政策文件中,我们却越来越听不懂农民在讲什么、要什么和盼什么了”。这不能不让人反思,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究竟何去何从?回看《何处还乡》和《回乡记》记忆的都是失落的心之所系情之所牵,反思的还是大时代背景下,社会普遍焦虑的问题根由。而这想必多少能缓解一些无处还乡的乡愁之情。

  熊培云说,“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 有故乡的孩子应该是幸运的。

  《回乡记》读后感(九):勾思与共鸣——评《回乡记》

  文/百里文甫

  这本书上文章实际上最早出现于2013年春节后,除华中科技大学空间以外大多散落于博客及一些门户网站的个人领域,网上其主题文章数量更多,本书是取其部分,按照主题分类要求选择,也有的取文章的一部分,如郑静的《在扶持与打击之间的乡村医生》,其文原名《北方的春节》,共分五部分:弟弟的婚礼、乡村医生的目前状况、农村也兴起了广场舞、农村的五保户、拜年,书中取第二部分。侧面反映出材料组织方面的整体把握有度,认真有加。

  另外从调查地区而言,主要有海南、湖北、河南、山东、河北、四川、江苏、安徽、陕西、广西、内蒙古(个别文章无法区分,但从风俗而言,应该有广东和福建),大致过半的地区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是生于斯长于斯,镜头是跨越式的记录,更加突显出这种变化,尤其书中常提到的“近十年”,换个概念而言,应是“近二十年”,当然其成长大历程集中在近十年,自然难以用近二十年来衡量。前十年是渐进式的,后十年是突变式的,或许可以这样理解。

  我赞同贺先生将东北地区农村特点近似于长江流域,即所说的中部地区,它们有共同的特点:聚落、依山水、重采光。不同于其它地区,东北的农村呈村落形态存在,住宅区与耕地是截然分开的,即便山区亦如此,假如有出现耕地上可以住人的,那只有一种解释:瓜棚,临时看管瓜地的窝棚。东北的正房是清一色的坐北朝南,受气候影响,这样的房子采光足,保暖,不同于广东的房子,大多是避开正南,躲热气的,所以在东北找方向是很容易的,看房即知——已经把父母接在身边,几年没有回家乡了,那份牵挂似有似无了,就像红楼梦里说的:反认他乡是故乡。

  文中很多事其实就像回忆自己曾经以历过的一样,非常形象,非常近似,婚丧嫁娶、世故人情、村治领导……那种曾经淳朴的乡情、乡音、乡景,构织成乡魂,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拥有绝对独立的空间,有取不尽的苦辣酸甜,因为在那记忆中,我们也是淳朴的,涉世浅点染亦浅。回过头来再对比时,我们不在淳朴,世界也变了模样——乡情被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得体无完肤,各种利益驱使,血缘关系也被利用着;乡音已经不能完全游离,在与外面世界的接触中,我们更多地被同化,原本那些所属的地域特点已不明显;如果乡情乡音是内在的无形的,那么乡景就是有形的外在,村庄房子的土坯向砖瓦向楼房结构变化,显示着经济实力的不同,机械化设备越来越多的使用,改变着农耕传统的发展,路上的交通工具已经不再局限于清晨早早起来站在路边望着远方一个白点的驶进,车库或许说明这种进步。

  1992年出版的一本书中写道:大陆经济必须在实现农民就业的基础上进行农业现代化。而当前新农村建设一样遇到这样的问题,社会的长治久安多赖于此,农民应该有他们专属的空间,这可以体现他们的自尊与自力,这种城乡之差的文化是不可能弥合的。

  以目前的政策,没有谁可以救农村,它正在慢慢消失,这个是有统计的,但农村消亡后,最终会带来什么?作为农耕文化的传统中国又将产生怎样的变化?不知谁能给出这个答案。

  ——2014.06.20于深圳

  《回乡记》读后感(十):乡归何处?——由《回乡记》带来的思索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与之相应,探讨农村及乡土的著作也呈现出“井喷”之势。这其中,既有专业学者如贺雪峰、华生等人在社会学层面进行的制度与与机制探讨,也有梁鸿、熊培云等知识分子所做的社会调研与纪实,更不乏野夫这样的文化人对乡村所做的回忆与叹问。而东方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由贺雪峰担任主编的《回乡记》一书,则再次将这个题材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呈现在读者面前。

  说其视角“独特”,主要缘自其撰写人的特别身份:本书中诸多文章的作者们,均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师生。2013、2014年春节期间,该中心建议其师生写一篇春节回乡见闻。这些文章发表在网上后,引起不小关注和反响。于是便又由贺雪峰教授选取其中精彩部分,经过梳理和编辑,方有此书。因此,本书撰写者可谓既是“旁观者”,又是“亲历者”:身在农村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又常年在农村调研,使他们接受了相当的学术训练,具有客观冷静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绝大部分师生又来自农村,与自己的故乡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和羁绊。这两种身份共存之下,撰写者能否将其融汇,并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这可说是本书的看点所在。

  在书中,以不同的篇幅对当今农村的各方面进行了记述和探讨:乡村日渐淡漠的“年味”和人情,依旧顽强存在的宗祠和仪式,时代大潮下悄然变化的农村婚嫁观念,新农村建设的是非成败,转型时期农村治理与公共服务遭遇的尴尬……这些文字的作者所记录的是其自己的故乡,字里行间的情感自然不难体察。面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又有谁能不带感情呢?但这也不是文人式的思乡散文,作为“研究中心”的学生,从文中也能看出他们所接受过的学术训练:不设立常的观察、力求客观的叙述,以及时不时出现的引用和“术语”,如“原子化社会”、“本体性价值”之类。虽然这些引用仍显稚嫩和生硬,但也可见作者们确实是在试图用自己的所学,去诠释和解读那个从小本就熟悉,现在又变得“陌生”的故乡。也因此,本书中的见闻记录,比起专家学者的探讨更加生动和“接地气”,让人感受到一个个真实的乡村;但同时又不乏客观的探讨和问题的发掘,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

  不过,本书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毕竟这只是回乡的“见闻”,而不是系统的论述,书中有不少“呈现”,却缺乏基于此的深入思索和判断。宗祠的重获生机,其意义是积极还是消极?老年人为子女结婚耗尽家财,固然满足了其“本体性价值”,但这现象是否是合理的呢?如果整个村乃至地区的人都接受了这种观念,其是否就可称正确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书中是找不到的,甚至可以感觉作者是在克制自己问出这样的问题的。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以“科学”的视角去进行考察,就应该尽量呈现事实而规避价值判断,避免沦为道德宣教。但乡村问题毕竟是“人”的问题,对其所做的研究和讨论,如果仅具备“工具理性”而忽略了“人文关怀”,其仍是不完备的。因此,本书给出的,只是一副依旧略显粗疏的“白描”。当然,从某种角度而言,也可以认为本书将思索与判断的空间更多地留给了读者自己。

  可以说,本书所展现的乡村面貌,虽不一而足,其记叙却又有着不约而同的共性,那就是在城市化进程之中乡村的凋敝与颓败,是传统乡村文化价值和精神认同的丧失和凋零,是急剧变迁之下无从化解的“乡愁”。在城市化大潮裹挟之下,这是全国的乡村所经历的共同命运。而在这场“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我们每个人,又岂止是一个单纯的看客?

  本书编者贺雪峰教授在序言中开门见山地写道:“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对此,我是有深切体会的。虽然我是一个出生并成长在大城市的正宗“城市土著”,可学生时代每当填写籍贯时,写的却不是居住的上海,而是“浙江慈溪”,一个我祖辈出生繁衍的所在,可我却从未去过的地方。祖父祖母的出生地,便是慈溪县下的小乡村。从小,我就对这个代表我家族来历的地名充满了想象。可当我真正有机会前往那片土地的时候,却发觉当年的乡村早已成了工业开发区,仅有的一片土地也已经完成了动迁,再过不久村庄就将彻底消失,甚至连一个背影都不曾留给我……而这,不正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已经经历,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现实缩影吗?因此,我们其实也和本书的作者们一样,兼有旁观者和亲历者的双重身份。因此,我们也更有理由去认清乡村变迁的事实,并思考其最终“应往何处”这个略显沉重的话题。

  对此,有人说,城市化进程是大势所趋,乡村的逝去是不可挽回的趋势。此话或许不假。著名学者华生在其《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一书中更是强调指出:中国城市化转型的道路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我们不可能为了所谓“乡愁”而要求农民守着老屋过老日子。然而,现代化转型所要求的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其核心仍然是“以人为本”。只可惜在本书以及其他乡村问题著作中,我们看到的所谓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却是令人失望的:离乡不离土的户籍制度让农民工难以转化为城市市民;土地政策的滞后让许多农田抛荒,却又让欲耕作者无田可耕;年轻人进城落户,却要让老年人为其买单;不合理的拆迁补偿制度带来大量重复建设的浪费和“撑死胆大饿死胆小”的刁民逻辑的大行其道……如本书编者贺雪峰所言,这样的城市化,绝不是我们所期盼的城市化,也必然是失败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何去何从,还有待更多的现实认知和反思。

  那么,作为精神家园和共同纽带的乡村又将去向何处?失去了乡村承载的传统与寄托,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否也会一如现实般荒芜?乡村价值观的物化和扭曲,其背后折射的是否是整个社会的病态?对此,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努力挽回传统以补偿现实的失落吗?可如果熟人社会的崩解已是不可避免,即便留住了几个宗祠或是保留了仪式乃至巫婆神汉的形式,又有何用?也许,我们终究无法重建前现代的“血缘纽带”与家族羁绊,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只能在普遍焦虑之中把“乡愁”当作对现实的补偿?难道作为个体存在的我们,不需要对现实和过去进行一番重新认识以找回自我?

  我以为是需要的。因此,不论乡关何处,其实我们每个人一样要走一条“回乡之路”。这其中包含的,是对过去的真切记忆,而不是仅仅作为“现在”的附庸而存在的抽象概念。

  也唯有如此,我们方能把握这个时代巨变的脉动,并去从容迎接属于自己的未来。

  --------刊于2014年7月5日《中国证券报》,刊登时标题改为《无从化解的“乡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