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读后感10篇

2017-12-20 20: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读后感10篇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是一本由夏凡著作,35.00出版的293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3-12-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读后感(一):从任人打扮到展示真性情

  胡适曾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本书作者却说“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

  当然不能从字面意思理解胡适的话,原话是讲哲学的,与历史毫无关系。在此引用是借此指出历史从古至今的遭遇,当权者们向来不管历史长什么样,只照着自己的意愿来装扮、改造。本书作者认为历史有自己的真性情,而不是千百年来像她被人任意涂改的那样。

  从小学开始逐渐接受的历史教育告诉我们:上古时期中华民族拥有贤明的君主,人民在他们的带领下安居乐业,过着后世人们心中所期望理想生活。以孔子、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大思想家们无不推崇那个美好时代,并以五帝的勤政爱民、禅让制等来设计后世统治者的执政标准和政治结构。读过本书你可能会思考,事实也许不是这样的。

  司马迁将华夏文明的起点定为黄帝,所以就从对黄帝这个历史人物的考察说起。黄帝是中国人公认的第一个领导人,原姓公孙,后因居住地改名为姬轩辕。作者总结了古书所记黄帝干过的十五件大事:发明并教人建房屋、做衣服、车船、弓箭、陶器、乐器、天干地支……总之,能够代表华夏文明最初水平的发明全被黄帝一人包了。

  这么多的事情能被一个人同时干完实在可疑,甚至一代人能全部做完也很难说。对此的合理解释是,可能在古代人的口口相传中,把功劳都算在黄帝一个人身上了。问题是,黄帝事实上并非一个人,当时的黄帝部落是一个大的松散联盟,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领,这些首领统称为黄帝。史书中把各地黄帝和众首领干的事都算到了黄帝一人身上,于是传奇产生了。

  儒家最爱讲上古贤主们移交政权的方式,他们是禅让而不是世袭,能自觉奉行这一点的人不仅要有才能还要有无私的品德。这种方式当然是最好的,但也太理想化了。据考证,尧舜也和黄帝一样,他们是部落联盟首长的代称,而非一个人。按照正常逻辑,他们之间的交接不可能是非常愉快主动放弃政权。原始社会在各部落之间公推盟主,其实更多的还是取决于部落实力,因此事关政治利益的血腥冲突在所难免

  自禹开始禅让制结束了,禹将舜流放到湖南九嶷山野蛮之地,让儿子启继承了王位,成为夏朝国君。慢慢地,人们习惯了“家天下”的方式。其实,对底层民众来说,帝王由谁来当都一样。只不过遇上靠谱点的皇帝,日子会好过一些,而遇上昏庸的皇帝,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事实上,除了各朝的开国皇帝及前几位之外,历朝都以昏君为主。这是由于处于世袭制下皇权的无限膨大引起的。自汉开始,不断得到加强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体使得皇帝权力愈来愈大,愈来愈不受制约。

  正如本书作者所说,中国皇权问题的关键是在世袭制度上。不改变这一根本,拼命在集权上做文章,只在皇帝有政治兴趣和政治能力时管用,而对“顽主”“ 活宝”式的皇帝们,给他巨大权力等于政权的自杀。历史上从不缺乏这类皇帝:本书提到有的宋代赵佶,明代朱厚照、朱厚熜、朱由校,元代妥懽帖睦尔。这帮人真是选错了职业,如果不做皇帝,在其擅长的领域可能会干出一番大事来;可是命运硬把他们推上了皇帝宝座,直接害惨了广大人民。

  本书结构不同于大部分史书以时间顺序来架构,而是按照一个个专题研究来写的,这样能让读者在较长的时间跨度里思考相关问题。例如在改革这个专题里,从王莽改制到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一整章读下来你就会思考到底每次改革为什么总遭遇重重障碍、每次改革期间统治集团内部的态度以及对下层人民的具体影响又是怎样的。

  讲“农民运动”,从刘邦到朱元璋、从张角起义到李自成起义,这些人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了,作者对他们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得出结论:无论成败,农民运动都只能使民众经历一轮又一轮的巨大痛苦与灾难,除了重新起步什么也没得到。

  书中对柏杨、黄仁宇等人的观点多有引用,细读之下可以发现他们研究的相通之处,也能让我们在了解五千年历史演变之后,更全面地认识深藏其中的民族性格文化基因。

  历史有真相,只是寻找起来很辛苦人云亦云很轻松,只是容易被人牵在手中。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读后感(二):历史,谁的历史?

  历史,谁的历史?

  文/Sofia

  我喜欢历史,但是我不喜欢看历史书。

  乍一听,这话让人匪夷所思。我不是都教授,我是土生土长的地球人,说的也是地球话。

  正统的历史书,往往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要素的结构填写完成,有的还添加一些著作者的评价——所谓以史为鉴,有的即便没有添加评价,也会在记录的字里行间以带有主观色彩的称谓、形容词表现出来。

  这样的历史书,除了枯燥乏味之外,只有让人生厌。

  与其看这种自称为“公正”“客观”的历史书,还不如看“外史”“野史”“秘史”——反正都是作者的再创作,后者还有趣些。

  所以,我特别赞赏《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一书,开篇便对史官们记录的历史产生了质疑。你瞧,司马迁童鞋号称做过调查、坚称属实的《五帝本纪》所依据的也不过是民间传说。

  在中国历史上,三皇五帝如同神一般地存在着、照耀着后世的史书。

  很多时候,史书是为当权者服务的。

  当权者即便犯错,也没什么大不了,没听说过一个词叫做“文过饰非”吗?过可文、非可饰,还有什么历史是不可改写的?

  我并不否认古时史官的职业精神、也不否认中国文人的气节,我相信历史上有着无数位“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的史官。但是,毫无疑问,并不是所有的史官都有着兄死弟继、冒死记录“崔杼弑君”的精神。

  这个世界上既然有自称为“十全老人”的皇帝,焉能没有不追求荣华富贵、不愿逢迎拍马的投机之人?

  所以,夏凡说,“中国古人写历史,往往把一个部落的全部功劳记述在三皇五帝某一个人身上,民族史的框架等同于帝王的家族史,这种倾向随着朝代的更迭而愈加明显。”

  除了这种创造历史者和记录历史者的原因所导致的历史失实现象,还有读史者的价值取向也会导致历史失实。

  后世的读史者颂扬秦皇汉武的丰功伟绩,赞扬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英勇雄姿,以此激励自己好男儿当志在四方、马革裹尸而还。有谁还会注意到秦皇汉武的奢靡生活?有谁还会看见成吉思汗背后的血腥杀戮?

  从来,人们看到的大都是称王封侯时万丈荣光,看不到“一将功成万骨枯”背后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浓浓的哀伤

  夏凡的这本《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还是比较客观全面的。在书中,夏凡既看到了历史人物的“功”,也点评了他们的“过”。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既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加速了民族的融合,却犯了激进主义的错误。东汉的窦宪既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家,使得北匈奴不得不迁徙到遥远的欧陆,却也是个人品极差的外戚。而臭名昭著的明朝宦官刘瑾,为人虽然贪婪,却实行了很多政治改革。

  夏凡能做到如此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是因为他主张“看古人真的不要人云亦云,而应以史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判断”。

  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奸臣并非没有才能,也并非都是天生的坏蛋”,体现在历史评价上,我们便不能单一化、美观化、丑陋化地进行主观判断。

  历史很多时候就是一场“秀”,例如在“许武教弟”的故事中,礼教到了沽名钓誉之徒进行虚假表演的程度,广告成分代替了心中真实情感

  如何公正客观地解读历史,需要我们揭开“秀”的面纱。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读后感(三):戏说、正说、捋直了说、砸烂了说的夏凡说历史

  夏凡的自序中有一段话打动了我:“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眼睛是长在头顶上的,挫折失去的痛苦使我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并仔仔细细地总结生命里的得与失。”

  我认为,经过这样的摔打和思考的人,他写出的东西可以看看了。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我看的时间真是不短。以我的看书速度而言,这是少有的。字号不大、内容不少,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缘由是,夏凡想讲的想表达的真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这家伙憋屈坏了。

  (以下内容,由于纸媒原因,之后补充)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读后感(四):写透历史灵魂,觛碰历史真相

  这部书读了一阵子,一直在思考,书中说到的革命,不就是当下的现状么?书上宣传语说,这是一本直面历史性格之书,更是一本看透民族本性、古代政权核心、思考变革的历史佳作。作者夏凡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知名学者。在书中,作者深入浅出地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和相关问题,深入探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存废,以及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传统历史观点的伪饰一一揭开,还原扭曲历史的真相,展示了历史的真性情,使读者在一本书内就能看透民族性格、古代政权机制、文化个性、底层百姓问题与历史的真相。

  这不仅是一部挖掘历史墙角的史料大作,也是从细节中探究历史全貌和性情真相的通俗读物。全书从大格局、大视角出发,以上下五千年之历史演变,诠释中华文明、文化观念、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思维模式、社会民生百态等,看似松散,实际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本书深入剖析了中国在天人合一和封建皇权制下,为何很难自发产生资本主义式的模式,为何在过去能够煊赫一时,近代却遭遇如此挫折走不通。老实说,中国历史其实就是一种性格或性情,也就是一种声音——天下之土,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整个是一个庞大的、臃肿的、无效率的官僚集团,压抑了个性的成长和开放经济的发展,从而走入了历史的死胡同;而本质上,我们每个平民百姓却从来不缺革命精神和创新意志。个体层面,中国历史就是一幅多姿多彩跌宕起伏的画卷,每个人都有一种性情和一个面孔。本书截断众流,挹起一瓢而窥全貌,从历史千古大变局背后,透析出民族性格与文化基因背后的自我繁衍、异变。归结到一点,中国历史就是擢脊之痛,痛定思痛,才能让我们更加觉醒,探索变革的路数,懂得奋斗目标。这可能就是作者夏凡在书中在表达的。

  本书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在于它对历史事件举重若轻的剖析,和深入细腻的思考,将极为深刻的历史思辨,用浅白通畅的语言和历史故事,迅速传达给每一位读者。虽然是历史评析,但是作者巧妙地避免了说教之嫌,以生动的故事和对比分析,恰到好处的评价,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最闪光的价值,引发我们思考。读者不必担心自己是否具有足够的历史基础,也能轻松读懂,从而对历史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本书善用比喻和联想,将历史上看似松散凌乱的细节和故事细致梳理,向人们展示其深刻的背后关系,以引发我们对历史的批判和思考。作者善于引用和对比,讲解深入浅出,行文诙谐生动,剖析犀利,在解读历史事件方面观点新颖,能给读者以新的启发,使历史在读者的心中呈现新的面貌,很多对于历史人物的重新解读也独具匠心,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历史功底和知识修养

  真正的社会革命需要三个条件,首先是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产生;其次,是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再次,是新思想的启蒙。可见,一个民族没有灭顶之灾的威胁绝对想不出更好的制度来,这不是先知先觉者的迟钝,而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欧洲工业文明的进展,更多来自他们自己殊死的争斗。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其实就是通过古代政治史和思想史的串连发掘,来探索隐藏在历史事件下的苦干真相。作者告诉我们,真实的历史其实不是看到的那么回事,结合当时的环境、话语形态和民放程度,你会发现我们读到并非真正的历史。那么,这本书告诉你,历史是有性格的,真实的性情潜藏着爆发力,不想压抑,本书就带你去触碰历史的灵魂。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读后感(五):在大历史中寻找真性情

  ————可惜失败了

  在娱乐致死的消费社会,严肃的事物不是被淘汰,就是选择变质屈服。历史在中国,原本有着尊崇地位,有人因史学著作而名垂千古,有人为秉笔直书而命丧黄泉,以至于有“中国人没有宗教,历史就是宗教”这样矫情的话语,有“历史会证明我的清白”这样宗教式的话语,但,在娱乐化面前,历史也难逃厄运。概因历史充满故事,最易被娱乐调戏。于是先有黄仁宇、许倬云等通俗化史学作者风行,然后又有易中天、当年明月、袁腾飞等风靡。从这些人可以看出一个规律:作者史学底子递减,娱乐精神递增。如果说黄、许、易等人还有不容小觑的科班功底的话,那么易中天之后,历史服务娱乐的媚俗化倾向越来越重,史实和臆想交织,通俗史学越来越随意,比如这本《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像历史又像文艺,像文集又像专著,号称追随范文澜、吕思勉,其实不过是山寨风格而已。作者似乎努力求新,要在大历史中寻找真性情,可惜并不成功,大概因为两点:

  一是创新乏力。比如开篇《探寻真相》——作者要寻找历史的开端,其实历史如何开始,我们无法得知,换句话说,只要有自洽性,这里创新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但作者却使用了“神话是历史的源头”这个老掉牙的观点来炒冷饭,并装出一付俯视的姿态臧否了三皇五帝一番,所用的方法和顾颉刚、范文澜的差不多,但又给不出有力的证据。又如对于农民运动的评论,面对既定的农民运动史实,作者同样没有给出有创新的观点,只不过是一再重复马克思等一些西方学者的观点。再如“君权-相权”一章,概念完全沿用钱穆,只不过简单唱了一下反调。凡此种种,都让人觉得创新的稀缺。

  二是刻意求新。真正珍贵的新意,是来自厚积薄发的自然生成,刻意求新往往弄巧成拙。比如论证纣王的英武,认为周朝历史夸大了纣王的残暴,但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却没有给出任何证据。只能给人以唱反调的嫌疑。又如认为舜帝是被大禹流放,这个结论有颠覆性,司马迁都得不出来,但同样蛋疼的是,作者只给结论,不给任何证据。虽然是历史散文,但是历史毕竟使历史,没有论据的支撑,一切都变得轻浮,连娱乐的价值都不多。

  当然,这本书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对于王莽、王安石、张居正变法的考察,尤其对于王莽没有一味指责,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王莽改革者的作用,并且分析了王莽失败的影响,都是有参考价值的。概而言之,这本书创新点不多,封面上的推荐语把这本书和继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许倬云说历史》并称,是很不合适的。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读后感(六):历史不堪细品,本书不能细读

  我想我是有点强迫症的,凡是带字的,哪怕是公车站牌上贴的小广告,也要扫上两眼而后快。可能是源于儿时对文字的饥渴吧,反正,我是如饥似渴的攫取着我能够弄到的一切带字的东西来看。所以不只看的书既多且杂,连平日里很多看书的人都会忽略过去的书籍的前言、后记、导读推荐、作者小传之类的,我都会囫囵吞枣的不放过。当然,有此待遇的仅限于实体书。

  所以,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是不大理解的,为毛一个搞中国历史研究的要赴美留学十年?又不是在搞敦煌研究,去日本也比奔着西方去更有用吧~!

  当然,中国古籍流失散佚海外的确是令人痛心的事实,但是结合作者书中阐述的内容,总有种令我不那么美妙的联想……莫非作者是去学习了西方历史,然后好借鉴对方的历史发展状况,反过来“修正”他眼中千疮百孔的中国历史O__O"…一定是我想的太多。

  不过,等你看完了这本书,再回过头来看看作者的履历——【长期从事中国政治史、经济史与文化史研究】。估计就能明白,作者为毛非得出国留学了。合着,他写的所谓的历史,和我原来想的历史,根本就不是一码事儿。

  就像是历史,你可以正说、反说、情说、人性说、暗黑说,千人千面,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的哈姆雷特,一千个人也有一千个人的历史看法。显然,在作者的眼中,历史不过是承载了他思想的幌子。书里的内容只能是辩证的来看,不过是作者的一家之言。

  在作者的笔下,历史虽然说不上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充其量也不过是——素材太多可以被信手拈来的马赛克拼贴。说是“历史”,但“历史”也不过是作者找来的漂亮包袱皮儿,里面的芯子,还是作者想要阐述的政治、经济、文化那三位一体。

  还不如打开始就直接写政治经济呢!也可能是怕没人看?想要从图书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同类书籍中杀出一条血路吧,还没那份底气┐ ̄▽ ̄”┌干脆,就别出机杼的归类的到了历史类里了。说是什么历史通俗读物,倒不如说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普及读物。

  事实上,和分类在经济的《金融可以颠覆历史》,分类在法律的《法律的印迹》一样,都是在借历史说事儿的。只能说,作者是在以自己的笔书写自己心目中的历史(﹁”﹁)连他自己都不够客观,也好意思去质疑别的著书人的不客观…

  最重要的,实在是感觉这个作者,写的很没有诚意。就算是历史类的通俗读物,至少可以做到像《先秦凶猛》或者是《唐朝穿越指南》之类的用心吧?你要嘛通俗到嬉笑怒骂,要么严谨考据到有条不紊,可这种把自己的学术著作直接和通俗读物相混肴杂烩出锅的偷懒做法,实在是看不出什么诚意来。

  书里很多东西都是点到即止,甚至也没有给出那些被用来举例的历史的出处,要想深入了解,还得读者自己得另查资料。从书里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对于某些具体历史知识的粗枝大叶。当然,作者治学的不是历史,而是政经与人文,所以能够理解这本书中的错漏。

  没人对你奢求多而全,但是,不确定的知识总可以避而不谈吧?对于连自己都不甚了了的事儿,还在那充专家什么的,小心误导了看书的人——就好比,前言里作者用黄河做例证,私以为,就很不恰当。

  虽然,作者是站在黄河里大量的泥沙冲积平原的有利角度来看待的,但可能是之前没仔细研究过这茬,毕竟“术业有专攻”。事实上,【母亲】、【摇篮】什么的,也不是一开始就像作者想当然的【洪水泛滥】、【淤泥】的。这方面与其用中国的黄河,还不如直接拿埃及的尼罗河做典型。

  毕竟,在一开始的时候,黄河也曾经是清可见底的。雨下大了的时候,泛滥归泛滥,但还不至于弄到要改道那么的邪乎。是什么时候起,河水中开始夹带着大量泥沙,水患频发、地上悬河,继而成为‘害’的呢?

  都是自汉到唐以来关中人口暴涨、大力开荒的累加,后来又赶上了宋代对西夏毁灭性的的防御……都是到了土地终于不堪重荷之后的事了。这里作者可能自己感觉写的很痛快,但读者看了就会有种轻率的感觉。说起来,黄河的问题,可以说完全是因为人类妄想改造自然,由自己一手铸下的恶果。而非是尼罗河那样,全然源自自然的伟力。

  还有,【第一章 探寻真相】里作者凭什么就能认为,【周人的史书对纣王有丑化之嫌,但他凶狠残暴搞到亡国的地步应该是史实】的?话说,作者之前真的有去做过这方面的考据吗?——作者之前还振振有词的说什么“对历史要有质疑精神”,好像要对古代历史来个全盘推倒重建似的,结果,他的研究精神(﹁”﹁)不过如此~!

  还记得某本我之前看过的历史书,其作者也是个考据党。对方罗列的1234567条等等的,条理清晰的逐一辩驳了纣王的所谓“残暴”的罪行,有利的证明了,纣王的“残暴”也只是在奴隶主的正常程度而已。事实上,纣王并不比他的祖先更加的“残暴”,或许,他和他祖先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和他的亲戚权贵们因为权力而离心了。而代商而立的周,也不过是普通的奴隶制国家。

  论起来残暴,周朝的君主要论残暴,没比纣王少到哪去。只是他们是有人在后世坚持不懈的给捧臭脚的胜利者,是天命所归的“正统”罢了。说白了,纣王“暴”的那点破事儿,汉武帝也干过,为毛汉武没亡国?

  不过就是因为当时的汉朝,没有如商朝那样在暗处处心积虑的对手罢了,如果当年的匈奴,也能有周人的祖先的那种隐忍;又或者,纣王能早知道,自己屁股底下的位子一直在被暗处的敌人觊觎着……大概如今的历史早就改变了。

  要知道,纣王的“残暴”是自周以始,陆陆续续很多年来,一直被当做反面典型一点一滴的被‘增光添彩’的。只要是有心人,去考据一下,都可以很轻易的发现这点。

  而【第三章 改革为什么难成功】里,更准确的来说,西汉的汉成帝不是没生下来孩子,而是没留下来孩子罢了。在他以为自己以后还能有很多孩子的时候,为了讨美人欢心,荒唐到了不在意自己的骨肉;但等到他玩儿大发了没法有孩子了,想要有个自己孩子了,又生不出来孩子了。

  至于王莽,首先要说明的是,作者写的那个【五均六管】是不对的。应该是“五均六筦”而不是【五均六管】,筦,络纬之筦也,…《六书故》“管”的异体字 。虽然同“管”,但是不是一样的。凑合着看什么的,就是误把冯京当马凉了。

  说起来,王莽这个人比较有意思。小的时候看历史书,一说到王莽篡汉,就是个大大的坏人。长大了,看的书多了,才知道,合着这位就是个理想主义者……跟王安石似的。因为他自认为自己的理想是崇高的,想法是正确的,其他的人就合该放下一切,全心全力的支持他——整个的一个妄想狂!大概他们都以为自己是世界之子,所以全世界的人都该无条件的去爱他们,顺服他们吧?否则,实在是难以理解这两位的心态!

  貌似我在某本经济学通俗读物上看过一段话,大意是,改革最大的错误,就是妄图在错误的时间去做错误的事儿。而王莽,跟王安石似的,虽然他们的方法都是好的,但是立意一开始就是错误的——类似他们这样的所谓改革,出发点始终都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富。

  从一开始,关注点就不在于日趋尖锐的阶级矛盾,所以也就从没想过,或者是说想了也做不到,去减轻底层人民的经济负担……眼光始终是盯着要着把老百姓腰包里的财富转移进了国库,始终是在搜刮民财上打主意。【相当于国家队对体制外的游资一网打尽,并非均贫富,求稳定。】

  正因为有着和正常人截然不同的思维行事方式,所以自命“人在坐在家中坐,就知天下事”的王大先生,注定悲剧了。正所谓,有多大期待,就有多大失望……因为王莽在上位之前,慷他人之慨的使社会各阶层、各类身份的人都获得了实际利益,从而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

  也正因为是这些利益,更诱发了其得益者对他、对他的改制过高的期待值。但在社会财富总量没有得到增加的前提下,这样的倒贴是完全没有物质基础的,只能加速国库的枯竭和国家财政的崩盘。而一旦发现事不随人愿,那些没能获取预期利益的支持者,马上会变为反对者。这点,和任何阶级无关。

  首先,他为了邀买人心,广施恩泽,耗空了国库。到后来缺钱了,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又搞了通货膨胀。需要承认的是,“王田”(推行井田制,平均地权)、“私属”(增加可收税人口,和大户争利)和“五均六筦”(国家实行市场宏观调控),确实都是是好政策。但是王莽从一开始就忽视了,只有有恒产的中产阶级稳定,国家才能稳定的因素。也搞错了应该扶持的对象。

  大地主豪强的抗压性强,小老百姓可以忽略不计,最先倒霉的就是这批有恒产但无足够实力的中产阶级。而新政施行的结果就是,有恒产的中产阶级纷纷破产,金字塔底层的劳苦大众忍无可忍,金字塔的上层建筑豪强地主(宗室、外戚、官僚、巨商…)被得罪个干净。

  还因为是和平交接,这导致了他存有天真的幻想,可以在不触犯贵族、豪强、官僚利益的前提下,让自己的改革得以推行下去。这完全是痴心妄想。没有利益的推动,谁给他干活?他的改制,一方面在增加王侯官员的俸禄和供养学者的开支,这势必要减少农民土地,搜刮民财;而要缓解土地矛盾,减轻百姓赋税,又只能削减朝廷开支,裁减贵族官僚,限制他们的土地占有量。根本是无法两全的事儿。

  从王莽的悲剧我们可以看出,改良主义者是绝没有好下场的( ̄_ ̄|||)如果他早知后事,当初还不如直接拉起队伍去武力强行改革,民选什么的太坑爹了……替西汉顶了破缸,为东汉之继往开来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六章 非主流政治】中的那个【宦官政治】,作者剖析的也不够深入呀,他只是着重描写了这种扭曲的政治状态的黑暗,但忽视了其本质。所谓宦官乱政的本质,不过是有限的皇权,在与庞大的官僚集团的博弈罢了。

  或者说,如果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宦官,只有一群结不了婚生不出孩子的身体畸形的女官,照样是换汤不换药的“女官政治”。归根到底,一个是完全依附于皇权的家奴,一个是则是地方上豪强利益的朝堂代言,先天上皇帝就会亲近前者吧。反正,“宁与外贼,不与家奴”那类的奇葩,这么些年来,我也只知道慈禧和蒋校长这两位。

  在作者的笔下,【第七章 士精神——中华民族的脊梁 】里所谓的“士精神”,就好像成了单纯的“不畏死尔”,以其将“士”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民”,区隔开来。但私以为,作者过于重视精神,但是忽略了外在。

  “士精神”和“士人风范”,不是装礼物的时候在外面套个漂亮盒子的关系,而应该是像墙壁和装修那样。后者虽然是依托于前者,但是前者有骨而无肉,光秃秃的不成样子,只有和后者结合在一起,才骨肉匀停,称得上是赏心悦目!

  就像是斯巴达人,为毛千年之下成就了雅典人,反倒是斯巴达人默默无闻,还要靠部电影来出名?不就是因为斯巴达人徒有精神,但无雅典人长袍激辩的堂皇风范嘛。

  话说,在连作者自己都承认了经历了【本民族毁灭性的的怀疑】之后,我其实是很厌了书中被反复提及的“民族性”的说法,感觉总有种种族歧视的味道,还不如说是“农耕民族性”来得更恰当。

  说白了,在新文化运动者狭隘的视角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长卷,在他们的眼中不过是血淋淋的两个字——“吃人!”而推翻古老文明的价值观,并非什么揭露事实真相啊。……我们文明的历史,已经和价值观撕掳不开了!

  历史有太多面了,实在是无法再对这种为了证明作者论点的削足适履的历史有什么好感。就我个人而言,现在面对着日新月异的信息资讯,却发现曾经以为对自己国家历史的了解,变得模糊不清了。

  毕竟,任谁在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之后,突然告诉他,你之前学的那一套都是错的,——关羽不是忠义的象征了,他骄横好色,貌似以前还干过刺客;岳飞不是什么民族英雄,而是妨碍民族融合,开历史倒车的反面教材;诸葛亮不再是鞠躬尽瘁的托孤之臣,成了贪权弄势的独霸朝堂的毒瘤,难为阿斗怎么在他的手底下苟且偷生的了……

  还有雍正。话说整个清朝,我看得顺眼的皇帝也就这一个。他再怎么的刻薄寡恩,但是凭着他的那条官绅一体纳粮,我就高看他一眼!但是现在雍正,也成了九龙夺嫡的幕后黑手,两废太子都是他一手操控的。真的是不能不令人说一声,你妹的~!

  面对着诸多专家蜂拥对历史进行反动,纷纷给以坏了几千年的坏蛋平反,把那些历久弥新的传说故事中的人物拉下神坛。该洗白的不洗白,该抹黑的不抹黑。于是,我们惊奇的看到,陆令萱不再是秽乱宫廷的乳娘了,而是靓男王子的真爱,辅助幼主的女官;成吉思汗这个满手血腥的刽子手,喜欢睡别人妻女的强奸犯,也成了促进种族融合的大功臣……

  这个秘史那个秘史的蜂拥而至,努尔哈赤和多尔衮貌似都成了情圣,一心一意和挚爱纠葛不清,而后者和他那个“扬州十日”了的兄弟多铎,更成了年少有为的仁义少年…可是我怎么恍惚记得“留头不留发”的命令,就是他亲口下达的?

  还有,清朝的皇帝一个赛一个的比汉人皇帝励精图治,话说,真心不科学啊!清宫戏几乎全部洗白甚至美化,究竟现在的编剧收了爱新觉罗的后人多少钱,能这么昧着良心的?!!

  看到这儿我终于想总结一句了——套用网页上的话来讲就是:【我大清三百年没一个坏满人,全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情深意重的才子佳人。什么,为什么后来会被西方虐的像狗?全是汉人拖的后腿呗,不然我大八旗子弟会灭不掉那小小的西方诸国!】

  .【】内或摘自原书,或来自网上,非原创。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读后感(七):难得的大历史情怀

  很偶然的一次机会中,我信手翻开了这本书,那一篇恰好是讲唐代政治结构的三省六部制,第一眼的感觉是文字将其形式梳理的很有条理。当时正在看那本蛮不错的《唐朝穿越指南》,我自己是个历史控,虽然自身见解很一般,却喜欢并希望能阅读到实质性或者细节化的文字。《唐朝》那本书用现代人看唐朝的形式来还原某个特定时代的历史细节,形式新颖但实质很严谨,相比之下,感觉到《真性情》这本书具有一种宏大感,字里行间更多得体现了一种不错的思考力,而个人认为《唐朝穿越指南》和《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对历史的严肃的探究,和尽其所能的还原,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描述中——虽然那是种最省力(或者说最偷懒)的一种说历史的方式。

  于是对这本书有了兴趣,翻到目录,却发觉稍有凌乱感——至少没有产生我期望中的那样的发现感,还好我没放弃,又翻回到内文中——随即发现,这是我做的蛮正确的一件事情,看来,真应了那句话——不要因为一棵树而错过整个森林。

  看得出来,作者是想写一部大历史,用一本书来成就作者对整个中华历史的思考,因此,内容涉及政治制度、帝王功业、权力博弈、王朝兴衰、思想、文化以及社会变革的得与失。对每段内容,都采取了整体框架的构造方式,而具体每个点,又采取了择选最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所以读起来很有一番别致感。例如,所谓治世之外的其他历史时期,往往是相对黑暗的时期,或者渐渐走向黑暗的时期。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盛世不多,算来算去,只有汉代的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和光武中兴,隋唐的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宋代真宗仁宗时期,明代的仁宣之治和清代康乾盛世,仅此而已吧!加起来不过几百年,而衰世或乱世则太多了,历代原因各有不同,作者在这里概括成“母后政治、外戚政治、宦官政治、酷吏政治、军阀政治和奸臣政治”,一下便有条理起来,对我这类初看历史的人,的确有提纲掣领的作用,对想了解其来源与深层原因的读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的感觉,作者的历史角度颇有个人特点,对每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的思考,难的是还有一种力求公正的态度,观点明确清晰,且有很好的连贯性,如果想读一本书来了解中国的全貌,那么这本书可以满足这类的要求。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读后感(八):关于历史,更重要的是如何去解读

  历史,曾经发生的故事,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都是已经不可更改的故事。

  一切存在都有它的意义,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事半功倍,甚至误入歧途。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一代霸主唐太宗也曾说过,“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他们都想要借用曾经的往事对现在作告诫和勉励,让皇朝一统江湖,千秋万代。

  可惜,事与愿违,多少江山都被风吹雨打去。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所以最后留下了杜牧那悲叹的声音在历史的长河中徘徊:“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在历史中轮回,一个又一个的悲剧在历史中上演。没有谁可以逃离历史,也没有谁可以超脱历史。

  每一个人都在构建历史,每一个人都在承担历史。

  讲着历史的人讲着曾经的故事,其实讲述也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那些故事里全是他自己的人生境界。

  所有的故事都隐藏着情感,所有的情感都包含着判断。

  没有谁想要回到过去,只是批判现任君主最好的办法就是说“你祖宗比你强”,大家并不是在写真实的尧舜禹,而是借用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写一个观点让大家接受而已。

  儒家把社会国家的治理更多的寄托在人的道德品质上,寄托在君王的英明决策之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瞰着这一片土地,可是,没有制约的权力又怎会甘心自我约束,拥有的利益又怎会舍得放弃。

  中国政治中最艰难的一点就是不知道如何制裁和督促上级,而上级绝不会自动成为好人,更不会在无后果状态中主动安分尽职。人一旦失去了制约,一个君子也有可能成为一个疯子。

  杨广的悲剧,证明人是需要制约的,无论这个人多么聪明贤能,让一个人为所欲为,不光害了别人,也毁了自己。

  王莽的改革,证明没有整个官僚集团的互动,任何一项政治事业,不管纸面上如何正确,执行起来也会变成后果严重的恶政,百姓不明就里,只看结果。

  好的制度使坏人做好事,坏的制度使好人变成恶棍。

  历史就是历史,不管你多么遗憾,它都不会重演。

  我们需要对过去的往事产生怀疑,对故事辩证地去看,失败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们失败了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而妄图改革,这才是最致命的伤。

  一个人走向觉悟的第一步就是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将以往失败的原因归于自己,如果没有这个作为起点,人生境界是不会提高的。

  衡量一个事件对历史的贡献,最重要的不是打碎了什么,而是建立了什么。

  如果路走对了,即使磕磕绊绊,也仍然能够到达;如果路走错了,无论技术手段多么精细,结果也只会事与愿违。

  2016/7/19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读后感(九):历史到底是什么?

  历史到底是什么?

  ——评《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

  文/静流

  历史到底是什么?胡适说她“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西方有不少研究史学史的大家也在反复探讨这个问题,我曾有一段时间,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那是因为,那段时间很想通过考入研究生,进入正轨学校来,走上史学的道路。随着,考研的失利,我似乎也错过了那个能转到历史研究人生方向的岔路口,彷徨与苦闷中,我很快的安慰了自己,或者说麻木了自己,浮于现实之下,可我对历史却总也死不下那颗心,总是在旁敲侧击着,关注着,看着那条路上的风景,这么说这本《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被我捕捉到也不足为奇吧!

  对于没有受到正统史学训练的我,总觉得轻易评价这本书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没有什么底气。只能说一些自己肤浅的想法。

  中华民族可供书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盘古开天地,少说点也有煌煌上下五千年里,如果你要求的再确切一点那么也有二千五百年左右,而我们这个民族虽然多灾多难,却从来没有遇到如其他三大古国那样严重的断裂,我们的文明一直延续着,我们总能从各种土墙废井里找到先贤遗书,有人说中国人做事没有日本人认真,可是却是成千上亿的中国人,在这条道上一走了千百年,至到穷途末路,至到一片洪荒黑暗!

  而我们又是那么的喜欢以史为鉴,总想从过去找到更多的启发与答案!我们在反复咀嚼,或者就如作者说的反刍着,可这就像我的开场白一样,只不过是建立在我们现有思想上的建构,我们在思想灯塔的招引下,看见的是这条灯路下狭窄的区域,却不知茫茫的大海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这让我常常有种错觉,难道先辈们真的是穿越过去的?他们的一言一行怎么就那么刚刚好套上今天这个人的说法呢?是上帝开了金手指吗?可每当这时,中学历史老师讲当代史时,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又响起,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死的国民党军是共产党军的数百倍,可是我们却不能像知道地雷战、地道战那样,容易的找到那些描述更多阵亡遗骨的曾经,那这两天的文章的例子来说就是,我们看见了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文章跟宽边墨镜下的姚笛,还配有各种解释说明,那几乎被帽子、墨镜、口罩遮蔽了全部个人特征的人,只能是文章了!(在此声明我绝不是为了文章开脱什么,纯粹是因为这个例子在这里合适!)

  我们被“呈现”给我们的现实包裹着,这个呈现给我们的世界,我们得来的毫不费力,四目所及,双耳所听,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我们不断的接收着讯息,而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却脆弱的如同风中的蒲公英,不断的飞旋,甚至分裂。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也没有劳心劳力去寻找、印证何为真的动力,我们总是感叹这是个浮躁的时代,却不愿做沉下去的那个人!

  当然,本书的作者也有自知之明,他并没有把这本书定义为一本史书,认为这只是“拾遗补缺的一些闲论”,是对“以前所学知识不断再认识的一种记录”,这样的定位可以说是清楚地。我们渴望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向往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们就要像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所说“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对事物的判断并不是我们的认识,对别人的肯定或否定也不应是我们观点的全部,摆脱人云亦云的虚情假象,去那片未被灯塔照亮的海域寻找真知!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读后感(十):为什么我喜欢看“女特务”?

  小时候,生长在农村,家很穷,当时的社会也并不富裕,物质文化生活都比较匮乏。只有相隔一个月左右放映的电,成为饥渴时候的“精神大餐”。那时候的电影,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轮流播放,我就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跟着反复观看。后来,慢慢地发现:自己对荧幕上那些“英雄儿女”喜爱到熟悉的程度后,反而更加喜欢电影中的“女特务”了。为什么呢?因为“女特务”从来不因为政治需要而掩饰自己的漂亮,即使角色很坏、很蠢、很不怎么样,但也都是真性情。

  长大以后,学习到了一些文化知识,尤其是对历史知识产生了兴趣之后,逐渐发现自己不怎么喜欢历史“教科书”,反而如饥似渴地捧读 “野史”、“秘史”、 “外史”之类书籍,即使与“教科书”颇有出入、互为矛盾、甚至格格不入,但也都是真性情。

  阅读了《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这本书从大格局、大视角出发,以上下五千年之历史演变,诠释中华文明、文化观念、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思维模式、社会民生百态等,多视角剖析中国几千年来权力核心下的人性之困,探寻国家和民族变革的出路。

  难能可贵的是,《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这本书的开宗明义。 作者在一开始,就讨论了“是什么导致了历史失真”的问题。他认为:历史课本与评述全都囿于某种框架,有意无意间,我们被人带着,很多事件雾里看花越看越不清,自然而然就会走进误区。史书究竟应该为古人或死人而作,还是为生人和后人所写?我想,历史失去原来的面目,大致有几种原因:1、年久失传。2、遭到更改。3 蓄意隐瞒。4、写史人主观影响。作者也说:“中国古人写历史,往往把一个部落的全部功劳记述在三皇五帝某一个人身上,民族史的框架等同于帝王的家族史,这种倾向随着朝代的更迭而愈加明显。”

  难能可贵的是,《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这本书的质疑思维。作者坦言:“我一直是个历史爱好者,青年时代也自认为很懂中国的传统,但随着各种档案和资料的解密以及新的学术研究成果问世,我突然发觉自己以前几乎是处于对历史与文化的无知状态。这种无知并非由不读书造成,恰恰相反,是之前读得多了导致的。”基于这一点,作者开始了“质疑历史”的学术生涯。质疑思维,是指对每一种事物都提出疑问,这是许多新事物、新观念产生的开端,也是创造思维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我们迷信历史、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迷信经验。认为凡是伟人、名人说的话,做的事都是正确的;凡是书上的书本上的知识全是真理,是金科玉律。不想也不敢质疑。长此以往,盲目迷信书本、权威、名人,只会窒息我们的创造力,使我们在权威理论的光环中模糊自己的主张而停滞不前。朱熹曾说过这样的话:“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难能可贵的是,《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这本书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自序写道:“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眼睛是长在头顶上的,挫折中失去的痛苦使我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并仔仔细细地总结生命里的得与失。”在书中,他条分缕析,拨云见日,如:“商鞅刻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制定的法律对待人民从一开始就用严刑峻法;李斯极端自私,只要对秦国国君和自己有利就好,没有丝毫的正义感,更不考虑民众的利益;嬴政好大喜功,他灭六国是满足自己的征服欲,他让全国人民修长城、建宫殿、造陵墓为他一人服务,以致民不聊生。我们会发现,某些影响历史的很重要的法令与决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竟然是出于自私的目的而并非远见卓识。记载公孙鞅言行和文章的《商君书》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法家名著;李斯用隶书统一中国的文字,其《谏逐客书》也足以称得上千古名篇。他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贡献非常大。评价政治家,要辩证地看,应该看他们所建立的功业,这是主要方面,不能囿于道德的框架。”深刻,到位。还有,“周人的史书对纣王有丑化之嫌,但他凶狠残暴搞到亡国的地步应该是史实。”、“天骄成吉思汗背后的血腥”、“到底谁是卖国贼”、“林则徐真能救国吗”……

  难能可贵的是,《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这本书的概括能力。在《非主流政治——专制下的政治丑态》这一章里,作者概括了六种形式:“母后政治 、外戚政治、宦官政治、酷吏政治、军阀政治、奸臣政治”,很觉新鲜。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这本书从挖掘历史的细节入手,带着读者探索了深层的人性问题,它的客观公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说:“看古人真的不要人云亦云,而应以史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判断”。 诚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何况对我们都没经历过的历史呢?其实,就是经历了,就能保证客观上的真实吗?“历史其实很真实,每一种选择都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一个学者,站在历史潮头,为了民族而沉思,而探究,这就足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