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山丘上的修道院》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山丘上的修道院》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0 21:5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山丘上的修道院》的读后感10篇

  《山丘上的修道院》是一本由范毅舜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一):敲开心灵的宁静

  无论你是不是教徒,无论你信不信宗教,当你面对拉图雷特修道院时,会卸下所有的疲倦,所有的浮夸,放弃一切城市中的喧嚣,为自己心灵敲开一扇宁静的大门。

  《山丘上的修道院》会带你走进另一个时空,宁静、自由愉快的“仙界”,拿起这本书爱不释手,很怕那瞬间的平静溜走。本书属于摄影集,摄影师范毅舜本身是教徒,在造访了无数宗教遗迹之后,仍对拉图雷特修道院不敢兴趣,这次他还是受神父的邀请前去,在这里他终于明白神父邀他来时的期许,除了期望他能善用艺术天赋尽情发挥,更期望他能够跨越宗教藩篱,以更开阔的心胸来表现与享受人生。这样的道理,也正如阿兰•高提耶神父建造拉图雷特修道院的用心,无论你是不是教徒,无论你信不信宗教,拉图雷特修道院为你提供心灵深处的宁静,开阔你的心胸,面对自我,享受人生。

  勒•柯布西耶是拉图雷特修道院的设计者,他是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现代建筑派主要代表之一,主要作品有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等。在他的设计中只有两个作品为与宗教相关,一是赫赫有名的朗香教堂,二是拉图雷特修道院,而这些都与阿兰•高提耶神父相关。本书中,正记录着这两座宗教与艺术相结合的建筑,透着宗教的神秘,又有着前卫的艺术气息。1965年勒•柯布西耶在法国病逝,人们在整理笔记中发现,勒•柯布西耶要求遗体在拉图雷特修道院的教堂里停放一夜,他非教徒,又不信宗教,可见他对此修道院的偏爱,在某种意义上,他参透了这里的精髓,同时回忆着与阿兰神父带给他的心灵震撼

  本书不仅是一部视觉效果最佳的摄影集,而影像背后不为人知故事又赋予了观看者的意义与趣味。作者仔细地拍摄了朗香教堂,拉图雷特修道院,从不同角度,不同地点,全面地展示着宗教与艺术的结合,作为宗教的建筑物,却有着时尚前卫的风格,在当今时代也是独一无二。拉图雷特修道院每一处设计都与光线结合非常完美,甚至勒•柯布西耶在教堂入口处放有一座十字架,可是却无人能解开这十字架的位置。修道院中设计的狭窄会士房间,看似压抑,却是逼迫人诚实地面对自己,面对内在。

  无论是朗香教堂还是拉图雷特修道院,都是阿兰神父为了世人找到心灵之地,他不惜一切让勒•柯布西耶来设计,是看到了这位天才设计师在建筑上的造诣以及他对世人以及自己内心对心灵的理解,而不是为了教义而建。所以,当看到拉图雷特修道院时,你不是教徒,不信宗教,但是你的心灵仍然会被它悄然打开,它把一丝丝的宁静注入你的心中。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二):人间智慧必在某处汇合——评《山丘上的修道院》

  午后 如果阳光静寂

  你是否能听出 往日已归去哪里

  在光的前端 或思之极处

  在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之中

  生死同一

  ——史铁生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信仰的人(岂止是宗教信仰),我似乎总是难以理解那些有着良好见识却投身于虔诚的宗教活动之人。如果说信仰是人的本能,怀疑则是人的天赋。曾看到一篇探讨信仰与逻各斯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文章让我感叹,“即使是最坚定的无神论者,偶尔也会直觉地感到自己的存在带有超验式的意义(如我之流)。信仰作为一种带来救赎希望的思维理论深植于人的头脑中几乎可以等同于本能。有趣的是怀疑也会作为信仰者无法剔除的‘本能’而持续存在,只要他是一个自由思考着的人。”按《山丘上的修道院》这本书的套话来说,也算是一种命定的机缘,它为我开启了一道观看信仰者迷思之景况之门,这是这本书最初引起我的兴趣的缘由——作者在序言里讲述了自己错怪的梦境及陷入瓶颈的信仰与人生观。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传统教徒,也是一位摄影师,受神父友人之邀来到著名的拉图雷特修道院展开了一系列关于建筑、艺术与文化的探寻。在这座修道院里,你会看到众多慕名造访的人,却对这座建筑背后的宗教及历史文化视同无物——他们膜拜它是为了艺术,而非为了向宗教敬献一份虔诚之心。毕竟,这是举世闻名的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杰作。而作者对此似乎大有不屑之意,因为建筑师本人与其截然不同的宗教立场——柯布西耶是无神论者,而他设计的这座修道院又如此怪异,“倒像是收容重度精神病患的最佳地点”。

  而更为怪异的是,作者从神父友人那里了解到,无神论者柯布西耶在人间的最后一夜是在这座修道院度过的——柯布希望大限之日到来时,遗体能在拉图雷特修道院的教堂里停放一夜。于是,这个问题不仅留给了作者,也让我这个阅读此书的读者又一次疑惑,柯布西耶真的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吗?(是否存在坚定的无神论者,或者,信仰者与不信者之间是否存有一条不能逾越的鸿沟?)

  如本文标题,我更倾向于认同,“人间智慧必在某处汇合”(史铁生),而在我看来,《山丘上的修道院》这本书,以及拉图雷特修道院本身,也是对这一主题的一个美丽的诠释。

  一边是传统保守的道明会士,一边是大行现代艺术的建筑师,拉图雷特修道院的建成也是几经波折。在过去,艺术家都是为宗教服膺,而在宗教文化日渐式微的景况下,艺术早已脱胎于宗教,也几乎不再有艺术家愿意触碰宗教相关的题材。然而,一味地恪守传统,不在诸如建筑这样的宗教文化表现上大胆创新,传统只会加速死去,藉由此留存的教义、信仰也将在时代的裹挟下不留半点痕迹。修道院的促成者阿兰神父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有了先知一般的举措,邀请勒布西耶来设计这座修道院。

  作为建筑学的门外汉,虽则此书对建筑艺术的描摹令我欣羡,一帧帧精美的摄影图更令人赏心悦目,我更关心的话题还是作者在第五章里提到的质询“柯布这座修院,原始的设计理念究竟是服膺于宗教之下,还是自我的艺术追求全然凌驾于宗教之上?”非得要一分高下么?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也许,艺术家常常自诩高大,教徒则往往谦卑。不不,你看,作者也开始审视自己,“身为教徒,我向来只依循教会的教导来理解上帝,却忘了其他万千没有相同信仰的人,不也都在以自己的禀赋、心灵做着同样的追求?……当年我为柯布前卫、近乎专断的个人风格不以为然时,是否也忽略了自己信仰里,同样有个目空一切的傲慢灵魂?”

  也曾看过一位基督徒写作者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在未投身基督时处在一种“深刻的断裂”中,从事着“假先知的写作”,信主以后,则是“在基督恩典里的写作”。言外之意是宗教让写作者获得谦卑,然而,这谦卑里也包裹着如此书作者所言的“傲慢灵魂”。只是当发现自己处在这种“目空一切的傲慢灵魂”中时,谦卑才重新在灵魂里安住。

  我看到太多看似截然不同的立场,实则一体两面。

  本书作者在“对真理的追求殊途同归”一节里写道:“艺术家与修道人有许多共同点,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过着同样的自律生活,对真的追求都有着非理性的执着,而他们追求与执着的精神,在主流社会里往往被视为不切实际且没有价值。”我找不到更好的话来诠释我现在对这个命题的理解——人间智慧必在某处汇合。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三):宗教和艺术浸染的修道院

  宗教和艺术浸染的修道院

  文/米雪

  小时候,犹记得《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被关进雷峰塔前与许仙被迫分离的场面,看到哭的不能自已的周围的那些已婚妇女,甚是不解。而如今,不用说看,回想起那两只无法再相握的手,内心仍然十分黯然。

  你也许曾经深爱着某一个人,甚至为此不惜一切。当你经历了之后生活的各种历练,也许是坎坷,也许是快乐。再次回首,那些刻骨铭心,也只是沉重的岁月中的一缕风尘而已。对待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态度,认同与不认同,除却事件本身,还与人的思想、阅历以及生活的深度有着莫大的联系。

  顶级摄影师范毅舜写下这本《山丘上的修道院》,正是基于此。法国里昂地区的拉图雷特修道院,是一位无神论者的伟大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建造的。它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座非常著名的建筑,很多游客更是不远千山万水慕名而来。由于个人传统的宗教信仰,他只在小时候匆匆来过一次,范毅舜非常不认同无神论者建筑师的立场,即使这座建筑有着非凡的口碑。

  因缘际会,处于创作期瓶颈的他,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应教士朋友的邀请,再次来到这个曾经令他非常排斥的修道院。也许是阅历的厚度,思想的深邃,和生活的历练,这一次,他在这个修道院,解开了“呈现中年危机般的死沉”的生活的枷锁,用一种新的眼光和立场,来看待这个蜚声建筑界的修道院,重新审视过去自己对待艺术和宗教的观点

  拉图雷特修道院所处风景优美的半山坡,这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无异于一场饕餮盛宴。从书中那些无论是光线还是色彩都栩栩如生的摄影图片来看,作者从心理上的排斥已经蔓延到了习惯,甚至可以说喜欢。随着生活的慢慢贴近,作者能感受到善于利用光与影的勒•柯布西耶的才华尽显。越是对修道院的了解,就会对其发展和来历越有兴趣。从墙壁上那位老者的形象,作者仿佛看见了一道通往艺术和宗教的光。

  这位老者就是阿兰神父,正是这位不拘一格、对艺术无限热爱的神父,他积极努力的奔走和游说,才有了今天这所蜚声世界的建筑。在道明会盛行的时代,这里修士如云,它所倡导的和宣传的,都是以宗教为主旨的,修道院建筑的精彩绝伦犹如隐藏的背景画。而如今,这里修士寥寥无几,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的修士还要做向导向游客们讲解这里的历史和艺术渊源,很多游客甚至还能问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他们所看到的,是宏伟的建筑,精妙的设计,赞叹着奇妙的建筑。

  关于修道院的初衷,是发扬光大宗教信仰,而如今,显然与此背道而驰,人们更在意的,是它的艺术价值。宗教与文化,一体两面,此消彼长,彼消此长,当初它因宗教而生,现在却在艺术界大放异彩。老子在其《道德经》中说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宗教与艺术的关系,不也是如此吗?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四):天光和水泥间的清甘滋味

  刊载于2016年4月9日《晶报》的“深港书评”,略有修改。

  了解艺术市场的朋友一定知道,虽然摄影作品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远远不及绘画或雕塑那样的的土豪层面,但精美的摄影出版物,向来是这门艺术里最华丽的信心产品。

  摄影师范毅舜用镜头记录拉图雷特修道院的这本书,印刷很美,排版也棒极了,我端在手里时甚至有点奢侈得手足无措感觉

  建筑摄影我一直喜欢看。印象较深的好像是哪一年在莫干山路M50的EPSON工作室,日本大画幅摄影艺术家原直久的佳作让我一震,他黑白二色的大画幅有着严肃细密的肌理, 极其宁静而有诉说感,是对“欧洲厚重历史的细节”一次惊人真实的还原。

  而据我所知,现代建筑却又与欧洲传统建筑不同,是个走过特别多弯路的东西

  工业社会伊始的早期建筑,其实有过一味追求庞大时期——即人们口中的“巨构“,但须知电梯、灯光照明、排水、通风和空调系统都要完备才行。1900年前后的夏日,白炽灯照明的高楼内如同火炉, 问题迭出,直到1940年代的冷光源的诞生,情况才好些。 美国人还发明出一个嘲讽意味的词:“密歇根大道悬崖”。上世纪初的作家把曼哈顿的钢铁丛林幻想成了瑞士的山谷:“它南面的身姿是如此高拔和宽阔,就像阿尔卑斯的绝壁,那上面时时抛下雪崩,跑向匍匐于脚底的村落和村落的制高点。”

  所以才有人讪笑,无限扩大的单体建筑就像“一张太大的煎饼皮包不住里面的馅儿。”

  柯布西耶(在世界各处被频频复制)的马赛公寓是一张太大的煎饼皮吗?我不懂建筑,不敢下定论,不过起码,他的这座拉图雷特修道院完全不是。

  全书带给我感触的段落很多。例如隐匿在大教堂之下的地下教堂,像是别有洞天的闭关室;比如富朗索瓦.穆尔内在教堂里悬下一段银色的霓虹灯作品,几如可窥天机的星云;大教堂门上无形的光之十字架;还有马蒂斯在教堂上所绘的、简洁得有些不可思议的耶稣受难图....而当涉及到生活于其中的人时,同样和这座生命力盎然的建筑类似,不如我们设想里的冷冰冰:阿兰神父勇敢的新教堂计划;曾是音乐家的修士多米尼克弹奏管风琴;而修道院招待身无分文的阿富汗难民,以及皮耶老神父捎带给北非青年那一包故乡的土壤,则是满满的乡愁与慈悲之味。

  某种程度上,修道院的物质单调性正是要对治“无聊、易变、焦虑”的现代病的。朗香教堂坚持不设暖气,以“冻若冰窟”形容之;两位神父在山丘庭院挖掘采收小小的胡萝卜,镜头里的场景太像是维吉尔牧歌中的所唱;而作者说,他在拉图雷特修道院下榻的房间里“除了一张书桌,一个小橱,一张单人床,再放不下其他东西”,我们现代人“若不是精神病发作,几天下来也许能与自己相处了”;又比如,在修道院顶楼的阳台上与夜空繁星对谈的那一幕——他说:“再先进的数字器材,又怎能捕捉到那月光、森林、唧唧虫语?”

  这一切,好像都应该归功于柯布西耶。真的吗?

  读了历来那些伟岸逼人的建筑图录,不由让人生出一种好奇:建筑是科学吗?我想,大部分时间里,科学(如生物、天文和数学)是基于确定的东西去认识那些不确定的东西,而艺术,则更多地基于不确定的东西去验证那些确定的东西。建筑设计纵使再严格,其实也饱含着后者的精神,尤其当它升华作艺术产物。

  可是另一个无奈的事实是,再坚固如铁的建筑也有腐朽的时候,正如再恢弘的精神亦有被翻盘的可能。更彻底地说,事间万物,金字塔也好,曼哈顿的钢铁丛林也好,不朽的物质经由精神的流动而腐朽之;而著作、理论或教导,某一历史时期的不朽精神也难免经由物质的流动而淡弱之;物质与精神兼似不朽的,千载弹指,难免虚空。

  那么生命究竟还有无求索的价值与必要呢?非要说的话,我想还是有一个的。

  书的尾声里,提到了作者20年前在拉图雷特修道院经历的一个清晨:”黑夜与黎明之际,天地有一段时间全然无声,这寂静中,大地像是回到了宇宙形成前的母胎。没有风,没有光,没有声响,太初......突然,一只早期的鸟儿刺破了万籁皆寂,地平线外的一丝蓝光撑开天地的沉重眼帘。鸟啼声中,宇宙庄严地日月更替。人间的一天常这样开始,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一毫微刹那的光。不管是忠实信着神的阿兰神父,还是持无神论的柯布西耶,毕生不都在以迥异的方式求索着那个吗?

  物质上可以速朽,精神上亦可以速朽,它们不会再来,亦不必再来。而那一瞬的光本身虽什么也“不是”,但足能洞彻十方,把一些“是”的东西照得明明白白。如果在拉图雷特修道院无数个日日夜夜之后,求到了这么一束光,我想再辛苦的生命也不觉得亏。

  所以,摄像镜头所摄出的不是柯布西耶,也不是拉图雷特修道院,而是摄影者自己。而我们,岂不也像当年的纳喀索斯一样,在平静如镜的湖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却懵懂不知,实在各式的所见中映照出了自己的所想。正如最初邀请作者前往的老神父对他所冀:“以你的艺术之眼,来瞧瞧这座建筑!” 伟大如柯布西耶者,可以创造它;优秀摄影师如范毅舜者,可以记录它;而不济如我的大小读者,亦可从中分得一份清甘滋味。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五):两种信仰的交相辉映

  建筑、道明会的发展与衰败、传统宗教与前卫艺术的格格不入、无神论者与有信仰者的矛盾、历史与当下的时代演变,《山丘上的修道院》引入了这些有趣的议题,作为一位艺术家,同时也是传统教徒,范毅舜的这本书绝不仅仅是介绍建筑作品的摄影集,在他的行文中,我看到更多的是自省和对艺术及信仰的思考。

  这本书的创作背景非常有趣,拉图雷特修道院位于法国里昂地区,属于道明会修士,在20世纪50年代设计完成。而在这片传统宗教势力最为强大的土地上,代表教徒信念的修道院却是由一位自称是无神论者的伟大建筑师创作的。范毅舜由于自己的宗教信仰,起初并不能认同勒•柯布西耶的立场,二十年的远离后,他应教士朋友的邀请,再次来到了这个修道院,这一次他的感受大为不同。

  单看拉图雷特修道院的艺术风格和建筑特色,毫无疑问是一个伟大的作品,但若以功能性论,我能想象到这个建筑作品对传统教徒的冲击。看修道院的正面,就感觉色彩和形状在扭曲并互相交织起来,有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让人觉得极不真实,但仔细一看,才知是有意为之下的效果。与传统修道院相比,它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整个经院像一个空洞的大盒子,没有拟人化的石像以供教徒移情,选用的色彩大胆明亮,光影效果让人有种洗涤心灵的感觉。

  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教堂入口处的铜门十字架,当门旋转到与门框垂直时,呈现出一具气势磅礴的十字架,这一刻仿佛艺术与宗教完成了最美的融合。范毅舜从道明会的历史,以及拉图雷特修道院选用勒•柯布西耶做设计的前因始末来讲述艺术和宗教的因缘际会,不禁让我看得都觉心潮澎湃。阿兰神父对艺术的坚持推动了这一伟大建筑的诞生,而其后巴黎的学生革命使道明会走向衰败,然而修道院的艺术价值使得这个日益空寂的建筑保留下来,如今修士们还要负责向前来参考的人讲解其艺术特色,这看起来像是宗教与艺术力量的此消彼长,但这两者真的是对立存在的吗?

  范毅舜在历经人生的历练和沉淀后,有了与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的解读,宗教不是信仰的唯一归属,教徒与艺术家有着各自的信念与坚持,因此殊途同归一点也不奇怪,就如同那具铜门十字架,最终达成了对彼此的理解。 宗教与艺术的一体两面在于它们都是某种信仰,当我们能将对心灵和禀赋的追求发挥到极致时,这两者也就不分轩轾了。

  范毅舜娓娓道来,也让我思考良多,信仰是多元的,我们也需要有开放宽容的态度面对与自己见解不同的人事,如此也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范毅舜在修道院工作生活的这段日子让人觉得特别可贵,远离了电子产品的干扰,全身心投入一种信念中去,感觉是特别好的修行。此外他说到的另外一点也让我颇为赞同,心静不下来的人别指望在修道院里就能改头换面,这样反而只会感受到空虚的巨大压迫,沉下心来,方能觉出其中真味来。这本书能琢磨的地方有很多,我的思绪还游荡在光影的长廊中,漫天飞舞。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六):从未想过自己会被一本建筑摄影书籍所打动

  这是一本适合在午后阳光充足的地方,家里书房阳台或咖啡馆里,泡上一壶好茶或浓香的咖啡,细细品读上半天的书。不用杀死很多脑细胞,却能使得心灵静下来的一本好书。世人知柯布西耶大多只知他的朗香教堂,却不知他还有一座建在山丘上的修道院。修道院出世气质的图片配上作者清澈空灵的文字,一次又一次把我带到那个实际上与我完全不相关的空间去,想象着自己跟着作者的图片和文字游弋在那座修道院和驻院修士之间,让我得以近距离观察这座建筑物和建筑物里面的人。

  从作者的文字中,我还看到了一个敢于打破传统宗教禁忌,以宽敞的胸怀邀请和接纳不同信仰的人来为自己所信仰的宗教设计和建造修道院的故事。一个有着前卫艺术觉知的神父加上一个天才的设计师,两人碰撞在一起,才使得法国一个小山丘上的拉图雷特修道院展示在世人面前,朗香教堂也如是。

  我不信教,但依然感谢先贤们,是他们让传世的建筑诞生,同样感谢本书的摄影师和作者,他出色的摄影和文字功底,才让远在万里之外的我知道这座出色的建筑物的存在。从此多了一个梦想,想站在修道院里用双脚丈量,用双眼亲自去体验这座令人神往的修道院。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七):勒•柯布西耶的最后风景

  作者范毅舜是一名摄影师,毕业于加州布鲁克摄影学院,是一名虔诚的教徒。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所设计的教堂中最为著名的朗香教堂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全书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照片,真实展示了建筑大师所设计的教堂最为美丽的一面。看过,也有一种想身临其境去感受大师作品的冲动。

  在介绍大师的建筑作品中穿插着当年大师设计、建造这些教堂的一些秘闻趣事,也从中可以了解这位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性格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这本书刚刚上市的时候在网站上的评论大多赞誉有加,所以自己跟风也买了一本。大量的照片都拍摄的很唯美,适合平时休闲的时候,慢慢欣赏。是一本值得收藏,不断翻看、慢慢欣赏的好书。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八):宗教与艺术的殊途同归

  文/夏丽柠

  范毅舜出生在台南,祖籍是天津的宁河县。作为世界顶级摄影师,其作品不仅为各种摄影器材做代言,还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台北市美术馆等机构纳为馆藏。

  尽管事业辉煌,人生却不乏困惑。范毅舜在《山丘上的修道院》的序言里说:“彼时我的工作、创作、发表机制随着网络科技发达,全部陷入瓶颈。我的信仰与人生观也因此受影响,生活呈现中年危机般的死沉。”一个寒冷,哪也去不了的冬日,他收到了神父友人的邀请,去法国里昂的拉图雷特修道院任驻院艺术家。

  这次偶然的邀请,不仅使笃信宗教的范毅舜有了人生的喘息之机,也令他可以依据自己的观看之道,重新审视宗教与艺术的关系。当然,信手拈来的流光异彩和有趣的驻院笔记结集所成的本书,就算是这趟修道院之旅的意外所得吧!

  范毅舜曾经有过出版旅行笔记和拍摄宗教圣堂的经历。之前出版的《德国文化遗产之旅》和《走进一座大教堂》便是佐证。但本书与众不同之处是,“也许这一趟深度探索,也让我实在界的生命,得到了新的整合”,范毅舜如是说。

  拉图雷特修道院竣工于1960年,历史不算悠久,却堪称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旷世杰作,也是继朗香教堂之后的扛鼎之作。勒•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萨伏伊别墅和马赛别墅偏向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式样。中后期转向表现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拉图雷特修道院摒弃古典主义,运用建筑革新技术的设计,令建筑界惊诧不已。

  正如范毅舜在书中所说,“建筑形式前卫怪异,内部没有任何装饰的拉图雷特修道院,却让我产生了踢到铁板般的不惯与惶恐”。由此,我们对此建筑的设计理念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作者正是由“无神论者勒•柯布西耶争议不断的一生”,开始引领我们去探索,隐匿在教堂内的神秘照片和冰冷塑像之后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从而,“惊世骇俗的阿兰•高提耶神父”闯进了我们的视线。这位伟大的宗教改革家力排众议,为勒•柯布西耶提供了宗教与艺术创新结合的契机。拉图雷特修道院的建筑革命性,令我们想起了当年毕加索是如何从传统教育中挣脱出来,而成为了伟大的绘画及雕塑大师。

  但是,拉图雷特修道院的可贵之处在于,“当教会信仰跟不上时代脚步时,这些艺术却吸引人重新回到教堂”。当看到成千上万的建筑朝圣者,不远万里来到拉图雷特修道院顶礼膜拜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钦佩阿兰神父的远见卓识。

  “宗都与艺术往往是人类历史文明的起源与结晶,后者更自前者汲取灵感与养分”。然而,离经叛道的建筑师与保守严谨的修道院相结合,不正是说明艺术从未服膺于宗教之下,自我的艺术追求也未凌驾于宗教之上。两者是一体的两面。对于心灵的给养,宗教与艺术,殊途同归。

  转载请豆邮联系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九):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文:徐阳春

  知名建筑与知名建筑设计师的名号不可分割,譬如麻省理工学院科技楼与贝聿铭,北京地质馆与林徽因等。一般来说投资方都会倾向于聘请已经成名的建筑师,很少有寂寂无名的新人因为设计了某个惊世骇俗的建筑而声名鹊起。究其根本,是因为建筑行业有更多的风险,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来尽量规避。不过天朝大陆是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地方,建筑师的名字往往听起来很陌生,不过在高桥大厦如豆腐渣般崩塌时建筑师往往能一夜成名。

  比起普通建筑,宗教用建筑的设计拥有着更多的羁绊。如拉图雷特修道院的重要促成者阿兰神父所言,“基督徒的艺术若能由一位虔诚且富天分、近乎圣者的信徒来实现,可说再理想不过。”虔诚教徒的身份至关重要,至少也要对《圣经》有所了解,这样可以把神的意志融化在教堂的每个角落,从而使得进入教堂的普通人能感觉到天堂触手可及。当然阿兰神父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能人并不存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阿兰神父更中意没有信仰的天才勒·柯布西耶,最后柯布西耶以绝对的优势在公投中胜出。

  虽然柯布西耶不算是最虔诚的教徒,但是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和令人瞠目结舌的创意保证了他出色的造成了这座修道院的设计。依靠大大小小的窗口所营造出的光影效果令人惊叹,使人瞬间有如置身人间之外。法国朗香教堂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从摄影作品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墙壁上通过多处不同的窗口和投射进来的阳光改变了室内的格局。并通过地板和粗糙墙面的折射,使得原本颜色统一的室内出现了不同的明暗度。而在拉图雷特修道院,我们能看到更多惊世骇俗的设计,譬如大教堂的屋顶周围通过一圈细天窗来营造出屋顶浮在墙上的假象,似乎天堂就在此墙之外。

  作者范毅舜是一位拥有海外教育背景的华人,这本书中的摄影作品也出自他手。按照他的理解,屋顶阳台的简约设计拥有着东方的禅意。从他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楼顶阳台前的杂草已经长到了一人来高,却无人去轻易把它铲去或者刻意修剪整齐。这是西方建筑设计的特色之一——不会去让建筑物破坏自然的布局,而是试图让建筑和自然背景尽量融为一体,看起来就让人觉得舒服而不突兀。这样的风格和我们“天人合一”的理论暗合。事实上我们国家的建筑风格也是大体相同,很多小区都在试图让绿化带和居民楼有机结合,兼顾了方便和环境。

  根据作者的考证,柯布西耶在设计大教堂的时候坚决不设暖气,冬季的大教堂寒冷刺骨。而修士的房屋如蜂巢般整齐而狭窄。没有更多的空间意味着断绝享乐,这证明这里是更适合苦修的场所。而按照苦修者的说法,身居苦难中的人能留下更诚挚的忏悔,也能在肉体的压榨下升华灵魂,从而得到救赎。于是这光影斑驳的教堂成为了苦修者的圣堂,那也是柯布西耶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这里是世界上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山丘上的修道院》读后感(十):像发现自己一样发现空间

  “(拉图雷特)修道院是欧陆现代修道院的代表,更是勒·柯布西耶继为他博得空前盛誉的朗香教堂后另一扛鼎之作。”(序言)这本书是华人摄影家范毅舜作为驻院摄影师,在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20世纪50年代所设计建造的拉图雷特修道院里居住、观察、摄影的人文纪实。阅读的过程不啻为一场建筑欣赏和浸润身心俱佳的双重旅行。

  平凡人的日常,并没有多少真正的机会,独自,与建筑大师的作品相对,但是我们的生活时刻与各种建筑空间相遇并发生关系。我们在空间之内,独立营造出只属自己的氛围。就像此刻的阅读空间,一个空间、一扇窗,一张桌子、一盏灯,恰恰与拉图雷特修道院里的会士们的居住空间类似,会士们在那里反省和祈祷,严守默观的规矩,而你和他们隔书相眺望,在这里品读他们的生活。

  值得庆幸处之一,在于你在这个过程中,与曾经自己的记忆碎片相遇。

  其一,夏日悄静空旷的教学楼。你怎样用功的学习似乎都被忘记了,惟记得和课桌齐平的窗外,那感染你的舒爽气息,还有满眼鲜亮不凡的绿意。绿叶用它们的身体过滤阳光,抑或说它们甘愿被炽热的光线穿透并点燃 —— 你未曾将全部身心投入学习的过程,你爱大大的尽可能多涌入光线的窗户,你的四周阒寂无人,正适合恍然不知置身于何处的欣赏,在这里发现自己。而你也尝试着抓住自己置身于此地的意义,光照、安宁、写满不知所云的符号的洁净纸张,乃至被信手填下的被称作答案的文字,合力凝聚成一种空间感,一种氛围,催生出心有所依的模糊意象,未来将向何处去。

  又一,冬日温煦的图书馆。靠窗的位置,你身体一侧暖气温热,你隔窗远望,能看到流云飞跃过远山起伏的脊线,能看到彤云密布,忽而叠加忽而漫卷,能看到大如白色牡丹花瓣的雪片自高空而来,纷纷扬扬却又毫无牵绊地向大地飞奔去……这一切,都在于你自主选择的一个空间,让人沉浸,你得以在其中发挥、叩问自己,唤醒那些潜藏的感官意识。

  建筑空间之于人的意义,一在“寄居/寄身”,一在“遮掩/遮蔽”。

  寄身之地,人会考虑并结合自己和建筑发生关系,在空间不可逆转的情况下,独自消解掉与空间的敌意和隔阂,驱动自身去适应,去改造。而遮蔽的隐喻,则让自我有了一个“他者”的身份,去观察空间之外的生存场景和生活的细枝末节。范毅舜在“遮蔽”这一意味的表达上,讲述了一个很自我却很动人的示例。他喜欢修道院的会士们每天例行的午间弥撒和晚祷,“(仪式)大多以吟唱方式进行。能放下一切,忘我地祈祷与赞美上苍”,“为了捕捉会士们祈祷的动人情景,有天我躲着众人站上小教堂内的椅子擦玻璃,未料还是给经过的神父看见” —— “遮蔽”的存在能自由安排并容纳窥探、窥视这种行为,让观照的双方都血肉丰满,精神真实。

  会士们进入晚祷的小教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