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远比想象中强大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你远比想象中强大读后感10篇

2017-12-25 20:1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远比想象中强大读后感10篇

  《你远比想象中强大》是一本由[挪威]埃里克·贝特朗·拉森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4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远比想象中强大》读后感(一):任何计划都能打败我

  我的昔日战友、铁葫芦图书的营销经理张女士给我快递来这本书。

  那一年我们共同作战,走过了难忘岁月。三十岁以后的我,泪水在那个夏天却被证实依然丰沛!

  所以张女士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说起来我是个非常缺乏计划性的人,说不清这是天性还是后天的懒惰。如果是天性,那我就打算随波逐流了;如果是后天,那如果努力改善,这辈子也许还有成为成功人士的希望!

  记得高三的时候我一个同桌蛮笨的,然后,他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我看看他的计划,不屑一顾地说:别想了,我的经验告诉你,计划没有一个能实现的。

  结果他实现了,而且高考考得比我好……但这件事只能说明,计划是可能实现的,却仍然没有说明,能执行计划,究竟是后天的训练,还是一种天分。

  好了,张女士让我试试看!

  敢不敢试验7天?!— 15个挑战,让明天的你不再讨厌今天的自己

  目标达不到,只因对自己手下留情!所有自控力不足的病根,是对自己不够狠!从书中摘出这15条守则,挑战一下自己。别让明天的我继续讨厌今天的自己!

  1. 每天准时起床,准时睡觉。

  2. 每天都勤奋工作,集中精力,极度清醒。

  3. 竭尽全力,按计划来。

  4. 扮演好自己的每个角色,活在当下,随时做最好的自己。

  5. 随时随地保持愉快心情积极向上,以目标为导向。

  6. 精力充沛,自觉主动

  7. 保持高质量的休息和睡眠。

  8. 提升自己的衣着和妆容。

  9. 所有私人问题都必须在晚上睡觉前得到回答。

  10. 工作时间不允许使用社交媒体。

  11. 工作时间禁止给朋友发短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

  12. 尽可能减少和同事的闲聊。

  13. 每天至少锻炼一次。

  14. 这一周里只能吃健康食品。

  15. 不许看电视

  找回最好的自己必须思考的7个问题和7个方法

  看完全书,总结出了7个问题和7个方法,如果这7个问题都能找到答案相信自己的生活状态会有一个脱胎换骨变化

  1. 怎样找到自己的价值观

  方法:如果把你所有东西都搭进去,你最想要的是什么?这个答案就是你的价值观。

  2. 如何保持好心态

  方法:别自己吓自己,把80%的注意力放在你想要的东西上,而不是可能出错的地方

  3. 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标?

  方法: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公司的CEO正在开董事会,你该如何向董事们承诺你的目标?请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4. 如何做决定?

  方法:做决定是越快越好,久拖不决绝对不如大胆任性。注意,做决定只是“做出正确选择”,而不是得出最好的结果。

  5. 如何彻底执行计划不半途而废

  方法:用一个象征的物件代表你的目标,无论是床头的字条,还是戴在“错误”的手腕上的表,或是改变颜色的鞋带,让它出现在你随时可见的范围内,用来刺激自己。

  6. 如何克服惯性思维

  方法:只向自己提出正向的问题。比如,别问自己“为什么我成功不了?”而问“我怎么才能顺利开展这个项目?”别问“能不能多睡5分钟?”而问“我今天准备做些什么?”

  7. 如何迅速进入最佳状态?

  方法:在脑中还原一次最成功的经历,将这个场景总结为两三个词,比如冷静,自信,自控,攻击性。回想这个场景50次,而且每次都大声说出这几个词。然后反过来,把文字转化为图像,大声说出那四个词,想象那次成功的场景,做上20~30次。当你再面临挑战时,只需想象那副画面就能进入正确的状态!

  《你远比想象中强大》读后感(二):思维是根本

  改变坏习惯,就是改变思维。

  通过这段时间的思考,我发现,生活,并非像我想象中那样––反而

  是我的放纵让我感到内疚,难过,而自律,使我在努力达成目标时享受到了心安理得快乐

  是我的拖延无止境的消耗着我的时间,而不是有太多事情要做使我的时间紧迫。

  是我的迷茫带给我莫大压力,而通过对计划的制定与完成,我甩开了负面情绪

  曾经,我以为,是我不适应这个世界生活中的繁琐小事,以及各科接踵而来考试,让我眼花缭乱,身心疲惫

  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

  阅读完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开始了我的地狱周,走出我的舒适圈––这本书真的很励志

  但是,励志不代表有用,真正能让我改变现状的,是行动坚持

  带着开始改变的决心,我开始对书本上的方法进行实践

  第一天5点起床,结果太困,[我11点睡的]中午睡了一小时,与计划不符,但总的来说,还是有很大改进的。

  后来,我吸取教训,早上推迟半小时起床,总算能如期完成计划,期间也有拖延之类的现象,尚在预料之中,不过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诸如此类情况会越来越少

  通过这件事我得出了,完不成计划可能不是你的错,是计划出了点问题。

  在努力改进思维与习惯的过程中,我对自己日常生活的观察结果感到十分吃惊––它颠覆了我的世界观,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以及这个世界。

  我发现,通常我迟到的时候,是我拖延症复发了的时候。

  我发现,我心情低落,通常是因为对自己生活方式态度的不满,而为任务繁重而愤懑

  有计划,自律的生活让我感到满足幸福

  是我的放纵让我感到内疚,难过,而自律,使我在努力达成目标时享受到了心安理得的快乐。

  是我的拖延无止境的消耗着我的时间,而不是有太多事情要做使我的时间紧迫。

  是我的迷茫带给我莫大压力,而通过对计划的制定与完成,我甩开了负面情绪。

  当然,我现在做得还不够,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你远比想象中强大》读后感(三):命是弱者借口,运乃强者谦词

  “你老妈以为你能做到2分,你以为自己能做到4分,别人以为你能做到7分,然而事实是每个人都能做到10分”。没错,我就是这个被老妈贴上2分成绩标签的人,曾因此一度以为老妈不是我亲妈。如果一个人认为你不行,再糟糕些,周围的人出于各种考虑都认为你不行,你会就此认输?还是用实际行动打破这个诅咒?

  我常常会在艰难的时刻对自己说“你是白羊座!你有着常人没有的韧性,你可以的!”,一位朋友也常对她自己说“你是白羊座!”,但只是在自己发脾气冲动时用来为自己宽心的。你看,同样的一句话,但用在不同地方效果截然不同,它可以让你坚持下去,也能让原则溃堤得理所当然,这就是自我认识对处理问题的影响。这本书学到的第一个词是“心智训练师”,第一次听说这个职位,也好奇这样一份工作的存在。虽然知道心智区别会让人的办事效率产生差异,但心智果真如作者所说是可以训练的吗?作者在书中通过自我审视、建立目标、调动情绪等实用方法为我们上了一堂心智训练课。

  “成功与天赋无关,而与选择有关。正因为这无关天赋、无关技巧,所以,在成功面前,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此时有人会跳出来说,很多人的成功是在含着金汤匙出生时就已经成型了,说的一点没错,但含着金汤匙的人必定能成功吗?不然,所以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成功或失败,在于你选择了什么?

  人的忍耐力是否有个临界点,逼到一定的极限,会展现出非凡的潜力。作者作为心智训练师,就是负责唤醒每个人心中的那头小野兽的,是否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头充满激情的小野兽,我想也不尽然,但能够意识到自身潜在有聚能量这就是自我开发的第一步,这也就是对自身的认识。作为心智训练师,主要工作就是引导他们开发自己的能量,用正确得当的方式鼓励他们,让他们想去达成自己设定的目标。对,不是直接帮他们达到目标,而是教会他们正确认识目标,进而勾出他们对目标的渴望。

  渴望有了,我们要做什么?很简单,从日常事务做起。哪些呢?在工作中做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在生活中做生活规划、理财计划等一系列听起来似乎与生活无多大关系的虚事,实际却每天都需经历的重复事项。大多数人都会忽视日常事务,写那么多的计划不实践不是照样没用?是的,但你忘了在梳理计划的同时,你是变向在做工作分析,即使你每天都不去实践这些计划,但我敢保证你每天去做这些计划你的思路就会与他人不同。

  那么什么样的目标值得我们渴望且付诸行动呢?好目标有个特点就是能够影响你,让你一想到它就动力十足;其次,好的目标是具体的,最好能够细化,能够白纸黑字写出来,让它成为一种你与自己的“契约”;最后,长期目标要与短期目标不断进行切换,你就能充满斗志。

  你考虑过目标与价值观的关系吗?第一次会考虑二者的关系,是因为作者说的这句话:“价值观通常比目标和梦想更难以动摇”,对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或许我们可以在本性的基础上去筑建目标,所以先看清你的本质。让定期审视成为一种习惯,利用班车上的时间,利用飞机上的时间,敢于面对自己,从中获得自我突破的人会明显从这个过程中获得喜悦成就感。

  当别人做不成某件事时,他们也会告诉你:你也做不成,你会被这样的声音催眠吗?朋友的眼界可以助你远眺,但如果你连一颗远眺的心都没有,那谁也帮不了你。一个人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没错,你拥有的是控制自己的权利,如果你连体重都无法控制,你还怎么控制其他呢?其意可能也在于此。书中对“中年危机”的解释头一次听到,但觉得不无道理。为什么大多数人到中年会感觉不幸福,因为年过不惑的人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么重大。如果,我是说如果,在我们还算年轻的时候就获得丰富人生阅历,接下来我们才能意识到改变自己的行为,设定自己的目标。趁早,没错,觉醒要趁早。

  死里逃生的经历会促使你全面审视人生,这些人会活得更自我,清楚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要的是什么,会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珍惜,会感受到更多的知足,会活得更精彩,这也就是乔布斯所言:“把每一天都当最后一天过,你已经赤身裸体了,你没有理由不去跟随自己的心一起跳动”。你越是破釜沉舟就越能强迫自己朝着目标前进。过程中注定会有跌宕起伏,但你要相信这只是把小麦和谷壳分开的阶段,受磨难的不止你一个,千千万万的人就是从这些磨难中产生差异。

  我习惯了午休时间抽出几分钟时间听我喜欢音乐,想象自己身在异处,这份悠闲是耳机外的他们不懂的世界。在自己的路上每一步走的更坚定,有时就是这样,你从一件事上开始与他们不同,随后你发现你可以在很多问题处理上和他们不一样,开始有更多的选择,开始建立了自己的生活习惯。这段习惯建立的过程我花费了数月之久,值得庆幸的是我发现了这段过程带给我的改变,这样的自审我想才是最重要的吧。学会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日常行为。心智训练针对不同个体会有所差异,所以理解你的是你自己,请仔细回想你的变化,你没有变化的时候才是最可怕的时候。

  学会调动情绪,情绪的调节无论是对工作效率还是身心健康都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学会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并将这些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如吃饭,如饮水。预见可能发生的事情,这样在事情发生时可对自己的内心说“看,我就知道,还好我早就准备了Plan B”,瞬时气势可大涨。在某个艰难的时刻,你用自己的方式突破了极限,如果你能熬过第一次,你就能熬过第二次,用培养起来的自信用在你害怕的领域,多想想你最巅峰的时刻,会让你浑身充满斗志。

  最后在这本书中学到了四个词:冷静、自信、自控、攻击性。一语点破了我多年来的疑问,身边有这样的人,该有的优点都有为何一直不能成?源头在于攻击性。词语唤起感觉,没有适当的攻击性,何谈战斗状态?你的感觉会影响你的表现,但不一定是所有人都适用于一种模式,温和或暴躁,每个人的G点不同,不同模式下的反应也会不同,这也就回归到前文所讲的“审视自己”了,找到属于自己的模式。

  用我最爱的一句箴言作为结束语与君共勉:命是弱者借口,运乃强者谦词。愿你终能成为你所渴望成为的那个人。

  《你远比想象中强大》读后感(四):有余温的心灵鸡汤

  作者作为成功学大家,心智专家,有着多年海豹突击队经验,对于应对复杂情况,解决困难问题的能力应该是胜人一筹。同时,作者结合了自身经验,找出影响我们强大的因素(恐惧、懈怠、消极)等方面,并提出了合适的解决方案。对于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到办法,树立信心,严格要求自己,安逸的环境,容易让人放松,失去高标准的要求。另外,就是要逆向思维,积极面对困难,提出正能量的问题、计划与解决方案

  附上清单

  1.价值观

  20年后,让你失望的只会是你没做过的事

  别拿自己和别人比,只做最好的自己

  能让你投入所有身价的事,就是你的价值,找到你的价值观,并朝着她的方向去行动

  2心态

  抛弃恐惧,把注意力放在迎接成功上

  3.目标

  找到让你宁愿付出一切去实现的事

  什么是适合自己的目标,那就是能触动你的心灵

  有了目标之后,就不能善待自己,需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4.训练

  经营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练习时间

  5.内心对话

  改变坏习惯的根本是改变思维(使用正面词语,提出正向问题)

  《你远比想象中强大》读后感(五):《你远比想象中强大》

  也许从安东尼罗宾的《唤起心中的巨人》开始,心灵励志书籍就长久以来一直都会稳居畅销书的前列,但比起动不动在书中不断告诫自己:“你是最棒的,你是第一名”这种心灵的励志,我更喜欢《少有人走的路》这种心智类书籍,里面讲到“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人生的本质是苦难,最早应该是来自佛家的思想,佛学里讲“有漏皆苦”,漏就是烦恼,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烦恼,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烦恼,人只要有烦恼就会痛苦,所以漫漫长的人生如果说人生苦难重重,并不为过。

  如果说人生本身就是苦难,那么人生还需要追求吗?是否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如果是这样,那么就容易陷入虚无主义中,思想上颓废与随意,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在看清人生苦难重重这个真相后应该有的态度,我们要接受人生本质是苦难的真相,所以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人生困境,我们都要去接受,而不是怨天怨地,但接受并不是认命,我们在接受的同时,也可以去付出努力去改变,去让人生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进行。

  所以今天推荐的书籍是由前挪威空降兵特种部队军官,现为挪威最顶尖的心智训练师的埃里克·贝特朗·拉森所书写的《你远比想象中强大》。

  你或许想改善自己的表现,发挥出更多的潜力,想给自己设定目标,也愿意努力实现目标,但你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不知道该如何迈出第一步。首先要全面审视自己,摆脱对自己的偏见,好好观察自己和自己的人生,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你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对于自我的认知会影响我们所有的行为和判断,自我认知对于作为我们在世界中生存中行为起着指导的作用,简单来说,首先是我是谁,然后才是我会做什么。

  在NLP学说里面,有这样一个价值观金字塔,排列在第二的“身份”讲述的就是我们首要要对自己的身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也就是我们要对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一个信奉金钱的万恶之源的人,如果去创业或者从事金融工作,一定会失败,因为这个自我认知会在潜意识中将本来可以成功的生意做失败,为的就是让自己的行为要符合对自我的认知。

  在武志红先生的《身体知道答案》里面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他的一位朋友企业陷入了一种瓶颈,原来是因为他和牛人合作的时候会感觉到自卑,而他没有意识到这种自卑,于是就会晕。后来觉察到这个问题之后,他面对牛人再也不会晕,而且也开始也牛人们合作,很快,他公司的业绩发生了改善。为什么业绩做不起来?不是自己不够努力,而是因为自己本身对自我的认知就是自卑,所以无意识中会拒绝非常多的机会,自然不能把业绩做起来,后来改变了自我的认知,行为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公司业绩很快就改善了。

  所以正确的自我认知,实际上了是给自己的行为确定了一个导航,无论怎么都不会偏差,那么要怎么样去认识自己呢?

  书中给出了两种种方法,第一是想象自己快要死了,一切都要结束了,临终前回顾自己的一生,自己会怎么样评价自己?

  第二种方法是定期审视自我,想一想:我是谁;我想变成什么样子;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的身份认同是什么;我的愿景是什么?

  通过这种定期的自我审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自我,知道我是怎么样的人,我想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样对于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也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你远比想象中强大》读后感(六):你只是做错了你早就知道答案的选择题

  一边是牛逼哄哄的人生赢家,一边是泱泱大众中的你,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心碎的差距?挪威心智训练师埃里克·贝特朗·拉森经过研究,得出一个更让人心碎的答案:最大的差距只在于“选择”。

  你或许一下子联想到许多关乎生命、爱情的伟大选择,又或许一下子站到了“是承包一个鱼塘呢,还是去迪拜当三年服务员回来买四套房”这样风起云涌的人生十字街头。但事实上,你每天要做的选择,琐碎而繁多。从早晨第一次睁眼,你就已开始做当天的第一道选择题:是加入名震天下的“回龙教”,还是以鲤鱼打挺之姿马上起床?!

  你每天必做的选择题还有如下这些:

  是早起从容准备一顿健康又营养的早餐,还是披头散发赶到公司,就着速溶咖啡吃煎饼卷大葱?

  出门前是该把皮鞋擦亮,还是任由它的褶皱赛过胳肢窝?

  上班路上,是在脑海预想一遍当天的工作流程,还是两眼空洞望着苍茫大地?

  是一坐到电脑前就马上工作,还是刷完微博微信淘宝豆瓣知乎陌陌,在下班前半小时才开始口吐白沫地赶工?

  午饭后是读一本好书,还是和同事闲聊到天荒地老?

  下班到点,是主动加班半小时,还是准时闪人不让老板占一分钟便宜?

  晚上十点就睡,为第二天养足精神,还是黑着眼圈追看于妈的神剧?

  ……

  一个选择的得失看似无关紧要,却以“后台积分”的方式不断运算着你人生的结果。正因为每天一如既往、视死如归地做出一次次错选,终于造就了今天肥胖、早衰、萎靡、平庸的你。

  仔细想想,这其实是世上最荒诞的事:这些选择题,你明明知道全部的答案,却偏偏义无反顾选择错误的那一项!你并非满怀“天下屌丝,舍我其谁”的万丈豪情,却偏偏走向自己所不齿的万劫不复!为什么?因为你做出选择的唯一考量,仅仅是眼前垂手可得的舒适!

  人类的天性是选择舒适,这也是为什么,敢于放弃舒适的优秀者仅是少数。英特尔前CEO葛洛夫有句名言:当我不知道答案时,我总是选择更艰难更痛苦的道路。

  其实,埃里克·贝特朗·拉森的研究应该让你感到欣喜,因为你和大多数优秀者之间,不存在天赋上的鸿沟,而是仅要做出微乎其微的改变:从今天起,去做对每一道你早就知道答案的选择题。

  (不得已的防剽声明:转载请注明作者。在我的文章署上你的名字,并不能让你站在我的高度,只会显露你的低劣!!!)

  《你远比想象中强大》读后感(七):比想象更好

  “你远比想象中强大”、“你的实力不止如此”,很多时候,我们都能听到别人这样激励自己。可每次都是听过就罢,没有后续。稍微好一点的,可能燃起几秒的雄心,转身又是偃旗息鼓、不知所终了。《你远比想象中强大》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就在于,他告诉你,你远比想象中强大,然后分步骤,按部就班的教你如何超越自我变强,读完之后,理论上已经学习了一遍,那么或许真的会改变也说不定。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步是第一步:审视自己的人生。要全面审视自己,好好观察自己和自己的人生。“20年后,让你失望的只会是你没做过的事。”全面想想这一生最想做什么、想要有怎样的成就、实现什么样的理想,甚至于说就像全身检查那样,深入的剖析自己、了解自己。这是一个根本,只有基础打牢了,后续才会确定好目标,才会有方向努力。书中的小标题说的很好:“找到你的价值观才能找到行动的方向。”而全面审视自己的人生,就是最最基础、必备的一步。

  后续的步骤有定目标、变思维、训练自己系统的学习、和自己对话、把目标具体化等。这些其实都是顺其自然的流程,即使不用书,自己也会自然而然的按照这个顺序进行,所不同的就是书更系统、更专业。

  什么是好的目标呢?“你光是想一想它,就会觉得很棒。”这是很美妙的一件事,你会不由自主的去实现。在行动的过程中,要时刻拿目标提醒自己、耐心且持之以恒。学习时要系统,不能一蹴而就。最好的就是把目标分割成几个小部分,每个小目标越具体越好。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变强!

  是不是有这样一个说法,我们的大脑只开发了1%,其余的都处于休眠状态。那么有99%的潜力,谁也不知道这99%的力量有多大。我们只需努力一点,勤奋一点,就会变得比现在的自己、比想象中的自己,更好更完美。就如同作者一样,坚信他自己可以通过空降兵军官的录取,就成为唯一一名被录取的人员。我们,都有这样的潜能,比现在的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更优秀,所要做的,就是此刻,就是现在,相信自己,开始行动吧。

  《你远比想象中强大》读后感(八):《你远比想像中强大》读书笔记

  * 喜欢的话欢迎关注我个人的微信公众号

  UNEEDMESTORE

  我如约而至,但还没开始拿笔就已经感觉到了无形的压力,可能是因为今天要写的这本书一点也不鸡汤,全部都是硬货,难下咽。(这里不得不强调一下,硬货而非干货,有些道理是需要艰难的嚼碎后,通过吞咽,在胃里翻滚过,或许才可以真正体会和理解的,我想我可能还在咀嚼期)。 埃里克•贝特朗•拉森(挪威),作者的名字(国籍)。军官,心智训练师,有着这样身份的硬汉写出来的东西也自然流露着一种渗入骨髓的坚韧和执着。 这本212页的书分为四个部分,(强化自我认知,改变思维模式,提升表现的方法,还有训练指导)内容很多,目的很明确,要求很严格,训练,训练,再训练的方式,指明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有人说成功很容易,有人说成功靠运气,有人说成功很艰辛,我可能都会认同,但如果有人说成功是不劳而获就可以得到的,那我一定会提出质疑,就算中彩票,也是先买了彩票这一行为在前的不是吗。而成功的道路到底是运气还是艰辛,是10年还是50年,我认为只要坚持执着于一件事情,无论什么事情最终都会成功。 书中写道,如果一名年轻的越野滑雪运动员从10岁开始训练,一年训练800-1000小时,那么他将在20岁出头的时候成为世界顶级选手。那为什么还有更多的人无法成功?为什么我们还要研究这些成功的道路呢? 成功的人和普通人到底有哪些不同? 其实成功人士和普通人的差距小得令人惊诧。(仔细想想,会渐渐认同这个观点)成功的人只是非常非常注重细节,养成了好的习惯,没有大多数人都有的坏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善于做出一系列小而正确的决定。仅此而已。 1,确立目标(弄清楚到底想要什么) 设定具体的目标,会让日后的决定和选择变得轻松,自然。目标要尽可能的简洁,具体,最好是白纸黑字写下来,就像是和自己签订了一份合同。 Q&A -我是谁(全面审视自己,摆脱对自己的偏见,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和我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 -我的梦想,目标是什么(我的物质,精神,心理需求是什么)? -为了实现梦想,达到目标,我需要做些什么(如何推进才能达到我的需求)? -怎么样做才能发挥自己最大潜力?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的目标、选择是否符合我的价值观? 你的价值观会投射出一条适合你的路,它们会告诉你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所有的大目标都是由多个小目标组成的。目标应该包含一个时间期限,并可以随时触动你,是你强大的动力。 2,积极的心态去尝试改变(让自己走出“舒适区”) 马克•吐温(这个近几年突然时尚起来的名字,因为从很多牛人嘴里传出,而闻名的伟大的作家、演说家):“20年后,让你感到失望的不会是你做过的事情,而会是你没做过的事。所以,请解开绳索,驶离安全的港湾,扬帆启航吧。去探索,去梦想,去发现!” 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荣誉,骄傲,难堪和失败的恐惧,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当意识到自己根本不知道在害怕什么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没什么可担心的。能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不是每个人“以后”都能有机会的,所以一定要把握住当下。做决定的本质就是“结果不确定”,当你一旦做出选择,就会爱上自己的选择。 当你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理想,现在再去寻找为时已晚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很痛苦:你会听不进别人的劝,只会否认自己,充满消极情绪。其实,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只是人们总是拖着不愿改变,但往往做决定是越快越好的。 3,如何引导自己的思维,学会对自己提出正确的问题。(拿早上起床为例,如果将一觉醒来,意识中的提问,从“我还能再睡五分钟吗?”改成“我今天接下来要做什么?”,便可以轻松解决早上赖床的习惯) 这个世界上,你唯一能控制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想法。练习引导,控制自己的思维,就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而情绪能决定你做什么,不做什么,这就意味着你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另外,当处于险境的时候,自然会感到害怕,甚至惊慌失措。但这种感觉本身不会让你变得更安全。因此,需要用其他的感觉取代它。以下是一些通过行为调整感觉的方法; -深呼吸,你会觉得更镇定。 -抬头挺胸,你会感到更安全。 -迈出轻快,自信的步伐,你会觉得更加自信。 -微笑会让你变得更积极,更快乐。 -蹦跳会让你感到更快乐。 -站立或端坐的时候,身体微微前倾,你会变得更警觉。 -站立时双脚分开,你会觉得更有力。 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身体的反应可以调动情绪,两者是相互影响的。 学会给自己洗脑,引导自己的思维,调动自己的情绪,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告诉自己:如果别人能做到,那我也一定可以。 4,重塑你的习惯(训练,训练,再训练) -专注(把所有的感官和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上),每天拿目标督促自己。 -你所得到的结果往往和你关注的东西有关。你应该让自己关注“要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可以考虑可能出错的地方,而不是把关注的焦点总放上面。有20%为最坏的情况作准备,剩下的80%则是为迎接成功做准备(注意力应该放在“怎样工作”上,学会提高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 -把自己觉得能做好的事都做到最好,其实做到最好和做好之间没差多少力气,所以为什么不做到最好呢。 -认真的学习态度去请教所有不会的知识,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别拿自己和别人比,要和给自己设定的标准做比较。只做最好的自己,人生赢家敢于做自己的标杆,也敢于大胆畅想。 -逆境是你展现实力和个性的空间。有时候面对逆境,你找不到快速解决的方法,但做出微小的改变往往也很管用。(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的区别,往往在于面对小挫折时的表现。) -在开会或者发表演讲之前,在心中尽量预演所有将会出现的情况,在实际行动的时候,稳定呼吸,像理想中的自己那样去做就好了。(呼吸决定你的感觉,突击队队员往往在关键时刻,把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吸入50%的空气,暂停一秒,第二次吸入25%,暂停一秒,第三次再吸入25%,然后通过鼻子慢慢呼出。这样可以把关注焦点从混乱转向平静。) -“动力让你启程,习惯让你坚持。”-美国田径运动员。 只要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不断地进行切换,你就能充满斗志。 5,制定计划,达到目标 时间管理 写下你觉得必须,应该,需要,可以做到的事。把所有事都写下来!现在就写!无论大事小事!这样,你才能找回掌控感。写完后,只需要拿出日程表,把待办事项一件一件填进去。 要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每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年度计划。 人们通常会低估自己在1年里能做到的事,但往往会高估在10年里能做到的事。(大多数人都给自己能做的事情设了限制)。 如果你想变得出类拔萃,唯一的方法:你要知道怎么系统训练,怎么分析自己的表现,怎么吸取经验教训,怎么从错误中学习。(精英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练习时间)。 严格按照设定的计划完成,计划不是空空的规章,而是每日或者每周要完成的小目标。 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这些小目标如何帮助你实现大的目标? 这些目标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 如何坚持完成这些小目标? ... 等等 6,认可自己的那天,美好的体验就会随之而来。 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成功道路,道路越艰辛,最后所体会到的美好就越珍贵。 ---------------- 虽然我还在咀嚼期,但我欢迎大家和我一起咀嚼,毕竟谁也不会拒绝成功。只是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我想我已经做好准备去迎接成功了,你呢?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没办法解决的。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就好咯。 欢迎大家多多指教。

  * 喜欢的话欢迎关注我个人的微信公众号

  UNEEDMESTORE

  《你远比想象中强大》读后感(九):最后一本自我管理类的书

  在我养成良好习惯之前,这本书将是我最后一本自我管理类书籍。这种类型的书看了也不少了,发现,知道和做到之间,两者相差很远很远。我们都知道闹钟响了之后就选择应该起床,而不是赖床。可是大部分人可不是每天都能按时起床的。其实,我们都知道那道选择题的正确答案,但就是选不对。

  那么骑象人该怎么驯服大象呢?我一直在书中寻找答案。

  (括号内文字为感想,其余为书中内容及介绍性文字。)

  引言:

  熬过最艰难的极限,之后是最美好的体验。

  (饿了几天后吃的饭才最香。)

  美好的体验是靠努力奋斗得来的。

  (单纯的感官刺激并不能持久,往往撸完过后是深深的负罪感。)

  想改变习惯,先调动情绪。

  (我早起并不是早起好处多,而是厌恶晚起给我带来的罪恶感。由于神经结构的原因,情绪的力量天生比理性大。与其用理性对抗情绪,不如用理性调动情绪,利用情绪。)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强化自我认知。

  (一看就知道是走自我暗示那条路的。)

  第一章价值观:全面审视你的人生。

  书中没有很明确地说明怎样的方式审视,尝试归纳。

  审视方式一:提醒自己“生命终将逝去”享受当下,分秒必争。

  二十年后让你失望的不会是你做过的事,而会是你没做过的事。

  (感觉像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的境界。)

  在遇到困难时,也可以提醒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

  (当然也包括幸福美满,也终将逝去。)

  审视方式二:“如果别人能,你为什么不可以?”和“别拿自己和别人比,做最好的自己。”

  (似乎有点自相矛盾,一会儿比,一会儿又不比。其实作者的意思是,当看见别人比你牛的时候,你要见贤思齐。当别人没你牛的时候,不要自满,要百尺竿头。其实本质都是要激励自己。)

  审视方式三:找到你的价值观才能找到行动的方向。

  (什么是价值观,就是你能分清什么东西对你更重要?今天下午去赴朋友的约唱K,还是在家里读书。生活中我们面临着无数个这样的选择,鱼和熊掌都是你想要的,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后,才不会成为累死在两堆干草之间的驴。

  怎样挖掘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中,是用排除法挖掘出核心价值观。我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助人和智慧。)

  在找到价值观这个指南针后,书中就告诉我们,当你选择做与不做的时候,就可以问自己:“我准备做的事符合我的价值观吗?”是的话,去做。不是,就不去做。

  (听起来简单吧?以前我在学习时间管理的时候看见一个讲“四象限法则”。把事情按“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分成四类。应该最先做“重要又紧急”,再做“重要不紧急”其次是“紧急不重要”少做“不紧急不重要”。对你的目标实现有用的事情就做,没用的就不做。主意还不错,就是实施起来有点难。人在江湖,人情世故,在所难免。最重要的是,重要有用的事情大多都在人的舒适区之外,走出去违背人追求稳定舒服的本性,这大概是为什么精英和卢瑟的比例永远不变的道理了。)

  在第一章的最后,作者呼吁我们养成定期审视人生的习惯。“我是谁?”“我想成为怎么样的人?”“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摘录里面我很喜欢的两句话。生命是上天的馈赠,你只有一次机会。

  “记住你即将失去”没有理由不去跟随自己的心一起跳动。

  (以前有过每天睡前回顾一天的习惯,会记录在印像笔记里。可是上学一忙起来就没坚持下去。现在回顾我的每日回顾,每天都是鞭策型:我这没做到那没做好。每天暗示自己的失败。看完《活出最乐观的自己》后,发现用ABCDEF法去肯定自己反而会让我再接再厉,关注成就。更重要的是,每天保持心情愉快。)

  第二章心态:抛却恐惧,把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放在迎接成功上。

  如何抛却恐惧,本书中说,《Feel the Fear and Do It Anyway》中把恐惧分为三层,最深的恐惧来源于你觉得自己无法应对生活中出现的挑战。作者提供的方法是:事先做好计划,为最坏的情况做好打算。

  (其实这就是卡耐基所讲的“底线思维”。)

  (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中也说过相似的内容,不过它将恐惧的第三个层次诠释成“你接受不了挑战的失败”。唉,没看过原著,不过觉得第二种解释更好点。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中还介绍了一种克服恐惧的方法,“恐惧保险箱”,把你恐惧的事情写在纸上,放在只有你自己知道的地方,告诉自己,已经把自己的恐惧存放在那里了,等事情结束后在回来取。我试过,感觉没什么用,打辩论的时候还是很紧张啊,哈哈。是我自我暗示频率不够,还是强度不够。以后还是找一个伙伴做多点模拟练习吧。)

  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获得自己期望的结果”上。

  (二八法则。专注成功,这个观点也在《专注力—化繁为简的惊人力量》中看过。两者的差别在于《专注力》是说提醒自己留意总结成功所需的策略,而《你远比》是强调“问自己,下一步怎么做才能使结果变得更好,而不是去懊悔走错的上一步”的心法。)

  第三章目标:找到让你宁愿付出一切去实现的事。

  把目标写在纸上。

  如何界定好目标:高标准,具体,让你破釜沉舟。

  (让我很怀疑的是,让你付出一切去实现的事情真的存在吗?就算找到了,你当了很多东西去购买事业,比如时间,健康。有些东西当了之后就赎不回来了,很不值得,哪怕是为了梦想。最好是通过提升效率和管理能力或者控制欲望,而不是牺牲重要的东西,不分轩轾。

  关于制定目标,觉得用SMART原则就很不错啊,比本书这一节有用很多。加上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就更好用完整了。)

  第二部分 改变思维模式

  第四章选择:刺激情绪的痛处能让你下定决心改变。

  新的知识并不能改变我们,吸烟的人也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学渣也知道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知道了有怎样,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光是知道还不行,要得能运用于实际中,知识才能转换成生产力。

  怎么才能运用呢?要得到情绪的支持,得让它也觉得应该这么做。

  你想要当个学霸,是因为不想再看到喜欢的女孩问你习题你不会解时那失望的表情;

  你想要八块腹肌,是因为不想在听到有人看到你那羸弱身材时鄙夷的神态;

  你想要流利口才,是因为不想在众人面前说话结结巴巴没有自信;

  你想要提升自己的价值,是因为不想女神对你视而呵呵,不想象无名小卒一样走在校道上淹没在众人里,不想再体会没有人去关注“你是谁”的失落。

  不想再痛苦就去努力啊,可是当初的迫切会在平淡的时光中稀释,变成隔靴搔痒的自我安慰。“等到明天再来吧”。

  人只有在被狼追着的时候才跑得最快,不甘心被痛苦吞噬成为了我们最强大的动力。我的回忆总是打我一巴掌,指着伤疤不准我遗忘。)

  附上书中我喜欢的一则对话,是发生在传奇篮球运动员沙奎尔·奥尼尔受挫后第一次怀疑自己的运动生涯时。

  他告诉母亲,不知道自己究竟够不够格进入NBA。他母亲鼓励他,让他加倍努力训练。

  奥尼尔:“现在不行,或许以后吧。”

  他母亲说:“不是每个人的”以后都有机会的。”

  第五章执行:确保不半途而废的三重保险。

  时刻拿目标提醒自己;相信耐心的力量;事先为逆境做好准备;

  (都是些看起来简单正确,做起来难的话语。没有点技巧性。或许道理本来就是这样,最重要的是坚持下去,没什么诀窍的。

  其中关于“时刻拿目标提醒自己”,我高中的时候尝试过在硬纸板写下目标,随身带着以便时刻提醒自己,没有坚持下去。)

  第六章训练: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系统的练习。

  关键在于怎么训练,怎样分析自己的表现,怎么从反馈中学习。

  (这部分的内容在以前也看过类似的,在《异类》《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归纳总结得最好的是同人于野的《万万没想到》一书中“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节。)

  第七章内心对话:改变坏习惯的根本是改变思维。

  要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对话。

  7.1不用负面词汇,多用积极词汇;

  “要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

  7.2向自己提出正面的问题(能引出正确答案的问题);

  起床时,我们一般都是问自己“要不要多睡5分钟?”

  这样问的话,情绪肯定会把我们推想那个选项:睡个回笼觉。

  情绪欺骗了理性:不就多睡个5分钟吗?待会就醒。。。。。

  要问:“起床后打算干什么?”

  7.3设计你有力积极的个人宣言;

  最近过得怎么样?

  感觉好极了,我离我的目标近了很多。

  第三部分 提升表现的方法

  第八章具象化:在心中详尽地预演所有将会出现的情况。

  第九章 行为:像理想中的自己那样去行动。

  用肢体运动和面部表情来影响自己的思维。

  (在前几天看的电影《外星醉汉与地球神》中,在女主哭着很伤心的时候,男主拉着女主一起跳舞,跳着跳着女主就喜笑颜开了。

  你可以因为开心而微笑,也可以通过微笑而开心。)

  第十章模式:引导自己进入最佳心理状态。

  回忆起自己最佳状态的场景,重复关键词,比如说:“自信”,然后重复流程多次。

  (在《学习之道》中也有提到如何快速进入最佳状态。以前看过利用条件反射让自己进入状态,就好像把自己当成巴甫洛夫实验中的实验狗。在自己工作状态很好的时候闻一种特殊的味道(我是选择一种风油精,薄荷味)然后多次重复这一流程,好状态就和这种味道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当你想让自己进入最佳状态的时候,只需要闻一下这种味道。感觉作为学生的我没必要引导快速进入最佳状态,每天都是学业,岂不是每天都要有最佳状态,那最佳不是变成了平常状态了吗。竞技体育那些运动员更需要吧,菲尔普斯每每在赛前不是会听“It is me”吗?)

  第四部分 “地狱周”训练完全指南

  这部分是作者意在鼓励读者进行一次超越极限的尝试,把前面讲的要点彻底实践在一个星期中的七天中去。每一天的侧重点都不同。“地狱周”的目的是就是书名,让你知道你远比想象中强大。

  以下是我着重学习的要点:

  1.学会在自己的角色变换之间切换不同的情绪,百分之一百投入,演好自己的角色。

  2.半睡半醒之间忽然尿意上涌,去还是不去?

  我们都希望事情能自行解决,所以会把不想做的事情一拖再拖。

  拒绝拖延症。

  最后附上书中的一首诗《未择之路》

  两条小路蜿蜒林间,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条,这导致了所有的不同。

  《你远比想象中强大》读后感(十):奇妙的只看引言就够了的书

  目的:不为人生设限,走到远超现在自己能达到的道路。

  效果:单纯精神鼓舞+面对困境推动自己多坚持一步+帮助思考真正作出的选择是什么。

  起源是想获得点正能量,想了解下人是怎么被激励的。目标明确要获得心灵力量的同学可以自觉加一到两星。

  我看了这本书两遍,并没有真的找到答案。或者只找到了两个——激活人们对目前现状的不满,然后告诉他们可以改变,并且变得很好很好。另一个在最后。

  全文很多没有理论和事实支撑的观点,费心找到了几点可取之处。

  引言部分有两个吸引人的假设:

  1.由身体耐受力超出自己想象上限作为例子支撑“你能做到的,远比你认为的多得多!”

  2.由凭没有证据支撑的个人观点优秀的人和普通人差距只在选择和习惯,推出喜闻乐见的假设“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是却没有做。”

  整条逻辑链是这样的:

  我们能做得更好→面对眼前选择→选择非舒适区→自我认可努力完成→习惯养成/美好体验→人生赢家

  然而这只是作者让人相信的,棋子点评。更值得相信的是另外两条:

  1.作者彷徨迷惘的过程中,选择了去做心智训练师。很难说这是选择非舒适区,也很难说这跟好习惯养成有什么关系,至于作者经历是否真实,这是否算符合文中词义都确定不下来的“人生赢家”好像并无多少关系。

  2.运动员妮娜和安德烈。一贯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生活中一直有着好习惯的他们,根据文中所言作者提供了优化日常和比赛表现的方式,优化了习惯,变得更为优秀。原来的“好习惯”在后来“好习惯”出现前达到原来最好的自己,却也可能仍旧远远不够。

  值得阅读的想想能够延伸落实的部分有第一章找到方向、第四章真正做出选择。想想还是可以的有第二章投入行动、全文多次出现预演行为。

  所谓成功学,在我理解就是激励自身去投入。连行动都没有和其他都做到了就剩下苦干打气激励部分的情况下是最需要被推一把踏出一步的。关键在于,大多的人是前者,缺的并不是这一步,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步之后,需要的远比这一步要多太多而固执的认为可以只靠这一步——他们需要一个他们可以单纯被激励就解决问题的错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