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陵十三钗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金陵十三钗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27 20: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陵十三钗经典读后感10篇

  《金陵十三钗》是一本由严歌苓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一):梦寐难休,归途只求不朽

  低头走出教堂之时,她们个个夺目。

  ——《金陵十三钗》

  屠城之下的满城风雨岌岌可危的教堂净土随着一群秦淮女人的闯入而混乱浑沌,其与日军之间薄如蝉翼的尘土之隔又由军人的到来而彻底撕裂。

  战争的肮脏不堪在这里似是隔岸观火惊心动魄——那肮脏的力量不遗余力地渗过教堂的墙垣扑向女学生,逼迫她们了解、明白离别成熟,才是刺痛人心的事。另一面,唱诗班的女孩子单纯洁净因而优越于那些下九流的妓女,却在艰难的一日日相处中开始好奇、观察这群完全不同于她们的自由的风尘女子。学生们自然将她们归于下贱一类,赌咒她们分走的口粮,但在她们离开时候,教堂内的静谧实是痛心所致。

  玉墨是个中翘楚。幼年跌入冷海沉沦的她是个心气极高的女子,又极聪慧。我不禁想知道她是几时开始思考,这样断结自己姐妹未来的。她多变的、四两拨千斤语言和作派亦证明了这个女子是上穷碧落下黄泉都难寻的传奇人物。玉墨在想什么?读完全书仍不知,或许熟识她的人也不知。见她从上流家庭跌落到妓院而不自弃,以为她求生;见她对神甫袒护姊妹、对姊妹袒护学生,以为她求和;见她冷静无比地权衡决定放弃自己的未来,却再也得不出结果……无才只好借用了墨玉这首歌里的一句“归途只求不朽”,算是勉得其志吧。

  2015.3.24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二):人性的泯灭和爱的救赎

  看过小说历史仿佛昨日一般重现在我脑海

  命本不该有贵贱之分,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的,同样每个人生命都是宝贵的。

  妓女也是人,她们不该因为自己的职业而遭人唾弃,可人性本就如此。书里把人性的弱点揭露的淋漓尽致懦弱胆小自私以及日本军官那已经灭绝了的人性……换个角度,如果我是那十几岁的女学生,或许也会觉得妓女们是轻贱的命。她们的言行举止虽是轻佻的,可她们的心是火热的,她们也同样有着和军人一样不屈不挠视死如归。她们是令人佩服的:十几岁的女学生们做不到她们的勇敢;教堂的神父做不出她们的大义凛然;泯灭良知的日本人更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我无法想象,亲眼目睹自己“盟友”死去全过程的女人们(这里包含了女学生和妓女们)是什么样的感受,同样也不能感受到她们到底有多痛。我只知道,在我读到五位军人惨死的一刻,我的心像是被刀剁了一样,全都碎了,与此同时,我也是恨极了日本人的。

  看过了书的结尾,总以为该还有下文的,细细品过,才发觉,结局早已不得而知

  如果说因为十三位妓女的顶替而换来了女孩们的生命,那么我想,不管怎样,“十三钗”也是心甘情愿的,她们的举动或许也意味着一场救赎吧,我相信,她们心里满满的都是爱,无疆的大爱……

  总的来说,书写的非常棒,期待电影,希望我的评论能够带给大家一些新的东西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三):属于十三个特殊女性的史诗

  ■禾刀

  如果不是那场非人类般的残酷战争,如果不是因为她们挺身而出换得十六位学生的安宁,大抵是没有人记得这十三个原本被人们视若“卑贱”的女人。

  虽然同处一个屋檐下,包括“我姨妈”孟书娟在内的十六个女学生,对这些同样遭受战争涂炭的“失足妇女(有的还是幼女)”并不待见,反倒极尽鄙夷,乃至恶言相向。这不仅仅因为她们原本就处于社会道德的洼地,还因为她们的到来,加剧了教堂内原本捉襟见肘的口粮危机。

  玉墨等人并没有渴望别人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她们只是以为,踏进这块洋人的地盘,就等同打了安全包票,所以并没有收敛散乱放荡的本性。她们虽然努力保持着外表光鲜的一面,却永远无法弥补低人一等心理鸿沟,所以在与学生们的每次拌嘴时,看似面露凶相,却常常因为自己身份而显得颇为气短,在教堂人员的威喝下,只得息事宁人

  走进教堂的玉墨等人,并没有因为教堂的神圣,陡然之间变得高大。她们只能在象征低下环境中苟且偷生:住的是地下室,吃饭也要避开那些并不比自己小多少的孩子们

  然而,在残酷的战争机器面前,所谓的高贵与卑贱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在不遵守任何国际规则的日军面前,满以为自己高玉墨等人一等的女孩们,最终也不得不“降格”,躲到那阴暗而又潮湿的地下室,从此开始了共患难的人生抉择。

  面对日军的地毯式搜索,玉墨等人对这些与自己年龄相差不大的女孩并没有另眼相待,想都没想地拿起了武器:剪刀。像一位位尊长那样,呵护与自己站在一起的女孩。玉墨对那些表现出害怕的女孩,更是早早地交了底,“有我们这些替死鬼你们还怕什么呢”——“卑贱”的外表,与内心并没有直接的等号。

  虽然久处风月场所,但她们并没有放弃正常生活奢望

  没有谁安排,豆蔻很自然地照顾受重伤的小兵王浦生,甚至为了让在垂死边缘挣扎的王浦生,能听自己弹奏一首完整的瑟琶,冒险走出教堂,终被日军凌辱而死。红菱一开始只是想以肉体交换,从伙夫陈乔治那里换取更多的粮食,然而,当亲眼目睹陈乔治被日军刺死,“红菱木木地想着:可怜我的乔治”。当英俊的戴少校最终也未能逃脱被日军砍死的命运时,玉墨“一手捏住那把小剪刀,一手抹着澎湃而下的泪水”……

  这种对生活的瞬间炽爱,不同于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亦绝非职业化的捧场作戏——教堂是她们与三位军人命运的交汇点。在这里,她们与小兵王浦生、戴少校等落难之人,都是一穷二白寄人篱下,随时可能遭到外在难以预料的威胁……

  正是面临的窘迫与外在威胁,使她们与他们有机会实现暂时的平等,至而抛却身份的顾忌,唤醒了对爱情憧憬与大胆向往。

  然而,庞大的战争机器,肆意地向她们展示出最为狰狞的一面。在这块被战火早已焦灼的土地上,血腥侵略者的眼里再无任何规则,也没有任何地方能够成为他们的禁区。他们肆意地驱动着战争的铁蹄,凌辱、杀戳,摧毁着他们想要摧毁的一切。

  当唯一的奢望已经破灭,当底线不复存在,原本看似“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十三钗”,终于掀掉过去被生活所迫的浮华假象,用她们的方式,去捍卫人伦的底线尊严。她们虽然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但她们又“赢”得了另一部分生命的新生。

  这倒让人不由想起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当羊脂球以自己的方式,为马车上的人们赢得通关权利后,却遭到众人的冷落,“他们牺牲她,之后又把她当作一件肮脏的废物扔掉”。他们没有觉得这也是牺牲,而是认为她原本卑贱,付出是一种极为“划算”的交易。这样的自私与冷漠,某种意义上,与敌人的残忍并不逊色。

  玉墨不是羊脂球,抗战胜利后,幸存的她依然选择了“战斗”,站出来指控敌人的滔天罪行。然而,令人倍感悲情的是,在二十一世纪这个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玉墨等人的遭遇并没有得到“昭雪”。2007年4月25日15时12分,雷桂英,南京唯一站出来承认自己是慰安妇的人证病逝。许多媒体哀叹,最后一个“活标本”走了。如果将雷桂英的悲剧归咎于历史原因,那么在老人弥留之际,仍未能得到伤害者哪怕道义上的忏悔,这当是人类文明的最大悲剧。

  每一个人对正义的坚守与不屈的抗争,都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史诗。严歌苓笔下的“金陵十三钗”,又何尝不是那个年代,属于玉墨等人的一段伟大史诗!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四):《金陵十三钗》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品读

  看完这部书,给我感触还是蛮多的。

  书中的人物的年龄与我相差不了多少,她们就要独自面对战争,甚至连吃饭都是问题。而我们却能可以不满地向着疼爱我们的家人们发脾气,来述说自己的不满,做着自己喜欢事情。我们又是何其的幸运!生活在这个没有战争困扰的国度。

  我觉得这本书突出的人物不仅仅是这十三个伟大的女性,也突出美国教堂英格曼神父。

  本来这个教堂里安顿了45个远离父!!年幼的女生,她们不谙世事,为了保证生命的安全。她们只是每天生活在教堂的这个小天地。教堂里仅存的食物,也是只够维持他们几天,为了保证让粮食能够使他们吃更多的天数。他们每天吃着稀饭。

  文章是由自己姨!!书娟一直寻找一个女生——赵玉墨,一个妓女!但是也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妓女却救了书娟一条命!让书娟没有经历那魔鬼般的地方。也正是因为此,我想书娟也就逃过抗日成功以后的一场批斗吧。

  然后便是以姨!!书娟的视角,具体的日期,来描写那一段时期所发生的事情。虽然不是用第一人称去描写,但是还是能够让人感受到身临其境

  这十几名妓女有意来到教堂,为自己寻求一个暂时的容身所。经过她们的纠缠,玉墨成功地说服,英格曼神父才勉强接受她们住在这里。从未亏待过着十三名妓女,给她们的伙食也给45位女生的好一点。但是为了单纯的孩子们着想,他几次警告她们远离孩子的地方。

  妓女们来到教堂以后,依然过着以往的生活,虽然吃喝受到限制,但是玩乐却是依旧。即使麻将少了5个,却丝毫不影响她们玩乐的兴趣。让人的感觉就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但是我想,她们来到教堂里。她们的灵魂必定会受到洗礼。她们一定不会是以前那个简简单单的“商女”,靠着肉体为自己获取利益的“商女”。

  在这十几名妓女里,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赵玉墨。

  因为赵玉墨,妓女们才能暂时住在教堂。因为赵玉墨,妓女们和女学生们的争吵才能平息。因为赵玉墨,那些女学生们才能逃过一劫。

  作为妓女,她们是被!!的,是因为生活所迫,要是有选择的机会,我想她们也不会选择这一步的。但是她们也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尊严。

  面对瞧不起妓女们的学生们,赵玉墨无视她们的挑衅,不让自己的姐妹与她们争吵;面对自己的姐妹即将说出不干净话语,她选择捂住她的嘴,来避免那些纯净少女们的心灵受到污染;面对英格曼神父的训斥,她选择虚心接受,表明自己和她们以后不会再做类似的行为

  虽然说这45名少女是可怜的,她们要独自面对这可怕的战争,但是她们又是幸运的,因为她们遇见英格曼神父。

  在英格曼神父将圣经中仁爱、宽恕和博爱的基督精神,表现的淋淋尽致。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英格曼神父自己的安危尚是问题,而且还要护着年幼无知少女们的安全。可是即使是这样,可面对着衣衫不整的赵玉墨、豆蔻她们,他无法将她们赶出自己的教会学校,不仅收留她们,还为她们这些处处被人轻视的妓女提供食宿。后来他又冒险收留受伤的战士,并设法为其医治。

  《金陵十三钗》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品读。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五):那年圣诞,那些女子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新华书店,新书类;第二次是学校图书馆看到该书,于是借回来又读了一遍。这本书讲述了1937年的圣诞夜13个风尘女子代替一群少女去日军军营的故事

  1937年南京沦陷后,一群青楼女子爬进教堂避难,而教堂中本来就有一群女学生。这两群完全不同的女性注定很难相处,相互厌弃。没有人瞧得起这些窑姐,认为她们低人一等,但是她们不也是为了在世上活下来么,如果她们生在有钱人家也许比这些女学生更优秀呢。最后在紧要关头,她们从容地上车,去了日军军营,这种坦荡,这种人性美才是那个年代最闪耀的。

  在南京上大学一年多了,但南京对我来说只是个普通城市,如果不提南京大屠杀的话。中国人在二战中的屈辱是难以抹去的,即使我们已经渐渐远离了那个年代,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电视电影的熏陶,老人的述说等等都让我们对日本恨之入骨,但是,若干年后,我们还会记得多少?我们知道的全是被知道的。而我们就算有些恨又能说明什么呢,我们要向日本宣战吗,我们要完全抵制日本吗?但我们除了继续宣传抗日战争好像就没什么了。中国人真不必始终这么敏感,我们也许更该花些时间去忘掉一些痛苦,那些死去的人不是为了让我们永远带着仇恨与痛苦活着的。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六):浅谈一个让人比较失望的地方

  老实说,最后赵玉墨的形象,和反叛性、女性解放的程度大打折扣,而且转折有些生硬和突兀,窑姐们和女孩儿们之间的矛盾的化解着墨太少,匆匆忙忙而简单粗暴的就化解了。而窑姐们的人物形象不是特别突出,赵玉墨、豆蔻和红菱是我留的下印象的,她们之中除了赵玉墨有点儿自觉外,还有红菱最后说的那句话,其实还是非常封建愚昧的,没能实现女性解放,就连人物形象最突出的赵玉墨也只能说是一个有才华的娼妓,是个心气甚好的娼妓,但也只是个认命、仍觉得自己是条贱命的娼妓。最后所有的妓女替女孩儿赴死,其实也非自觉的,被本应该最应该提倡女性解放的女主角一起带入到深渊,她们只是认命、从众,仍旧带着这种中国女性最让人痛恨的性格,并未实现救赎。玉墨说到底,不比其他的几个妓女高明多少,她只是性子强了些,少了些自私自利,多了些博爱和宽容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七):读后感

  断断续续花了几个星期读完这本书。

  因为从一开始就知道最终是妓女们代替了女孩子去送死,反而不怎么紧张最终的结果了。

  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吧。

  看到接近末尾的地方说

我姨妈孟书娟见到的那个面目全非、背影如旧的女子就是赵玉墨

  我马上翻回开篇的地方看赵玉墨如今的样貌是什么样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也会像我一样往回翻。因为全篇对赵玉墨的气质和相貌着墨很多,我印象里赵玉墨的样子是这样的:可能五官不算完美——但一定是出众的,因为后面说了样貌不过关的连入门考核都过不了——最出色的地方是下半张脸上精致的下巴,气质和风情胜过样貌。我看到这段外貌的描写想到的人是杜鹃(没有冒犯杜鹃的意思),感觉赵玉墨的长相就应该是这样,不能说非常美非常好看,但是也好看,有特点,有风情。然后跟人说了一下,别人跟我说,赵玉墨是妓女,杜鹃是性冷淡风。我一想也是,我好像搞错了最根本的地方。

  结尾的部分,英格曼神父决定让妓女们顶替女孩子,最终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没想到最终是赵玉墨先提出来替女孩子们去。目前还不太懂为什么情节要这么安排。目前想到的唯一一点就是制造矛盾,英格曼神父是个有同情心的人,不然他也不会对戴涛和两个从大屠杀里出来的人妥协,而英格曼神父想保护女学生们,但是他又没有别的方法,当教堂这个保护伞不再起作用的时候,神父也是无能为力的。他不得不进行取舍。最终却是赵玉墨先提出来,让英格曼神父免于说出那种他觉得虚伪残忍的话。但是法比看出来了英格曼神父的想法并且嚷出来了,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法比对赵玉墨的感情,如果没有这一点,法比应该也是和英格曼神父一样的想法,因为你可以看到法比一开始对女学生们的爱护和对妓女们的态度。

  总之这个情节安排我是不太懂的。

  再说豆蔻,她是去秦淮河找琵琶弦回来的路上被日本兵发现的,和其他妓女们过程不同结果一样的命运。

  这些经历了那么多恩怨情仇的妓女在生命最绝望的时刻,竟然如此轻易的就会爱上一个人,比如戴涛之于赵玉墨,陈乔治之于红菱。这是三种类型的爱情(也许不是爱情)。豆蔻是妓女中比较粗鲁莽撞的一个,她对伤兵王浦生的感情可能类似于一种女性中天性的一部分,怜惜和母性;陈乔治之于红菱,最开始应该是食物的诱惑,这是一种交易,红菱陪陈乔治睡觉,陈乔治偷偷给她额外的食物,但是最后陈乔治死去的时候,也说了陈乔治给红菱的温暖和爱护;戴涛之于赵玉墨,应该是男性的吸引,和前两个略有不同吧。虽然是三种感情,但其实也是一样的,是最绝望的时候为数不多的寄托。

  这本书里几乎每个角色都是复杂的。妓女们一边口无遮拦,同时带着从小摸爬滚打练就的奸猾,一边又照顾伤兵,甘愿替女学生们赴死——甚至赴死只是其中轻松的一项任务。陈乔治一边让人讨厌,有一种狡诈的小市民特质,在把他从小养大的英格曼神父被冒犯的时候还衡量着,但一边有最终冲出去维护英格曼神父。法比最开始是个坚守原则的人,一个中国和外国都不能把他当孩子的人,以及一个完全偏向教堂和女学生们的人,但是他还是被赵玉墨一点点吸引。至于女学生们,她们也许各有各的小性格,但她们其实是一个群体,没有接触过社会,懵懂无知,但是又怀着无知的恶意。还有埋尸队,他们是日本人雇的中国人,去打扫日本兵杀戮后的地方,但是他们又救了那两个死里逃生的人,最终又把消息告诉了日本人。

  还有开头部分提到的一句话,人在最绝望的时候会变成白痴。仔细想想,深以为然。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八):【雨枫试读】《金陵十三钗》

  或许我是在抗拒这个故事。可人又不能只假装看得到那些美好的事物。有时候,人需要一些提醒去思考,可是这种引发思考的事件,又大多是可怖的。如果趋利避害真的是一种本能,我在本能上是抗拒这个故事的。

  我是个不爱旅游的人,外面的世界总是给我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因为不愿意把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我慢慢成为了“宅女”中的一员。可是,生活并不因为你宅你逃避,就不会有任何的危险。

  那是大学的最后一个劳动节假期,我去了南京。很多人都爱南京,因为那里的美食街,因为路旁伸展着手臂的树木。五月的南京,已经开始展现了火炉的特质了。我总是昼伏夜出,逛街,和朋友一起吃饭聚餐。当时的我,是忽略了南京的历史的。一直以来,我也有意地避开与战争有关的信息。也从来没有真正地为“战争”这件事未雨绸缪,没有做过任何的打算。

  很多朋友都说,不可能像那些烈士和英雄一样,耐得住严刑拷打而不出卖国家,可是很多民族性的东西,已经作为血液的一部分传承下来,任怎么改,也是磨灭不掉的。正如书中所描写的法比,他不能作为一个彻底的中国人生活,也不能作为一个纯粹的美国人生活。他的美国面孔可以救他一命,他的中国思维让他捍卫女同胞。而我们这些“农夫农妇”,何不在这片土地上苟且偷生下去? “好死不如赖活着”,可是,即使这样,战争连给人“赖活着”的机会都不给。

  于是战争给了人平等的机会——平等地死去的机会。

  我几乎不敢去想象战争来时会有什么样的细节。我想我肯定会像豆蔻一样尖叫。没有人愿意像豆蔻那样惨死。可是她还在抗争,她盼着马上死去。作者在这里刻画了一个傻姑娘。可是有多少人会抗争? 很多人都没有来得及抗争。小说中让人感动的事,人们按照一定的逻辑和次序牺牲一些人,以挽救一些人。可是,凭什么来判定哪些人是高贵的。

  或许,世界末日来了,也未必不是一件更好的事。

  这是我第一次读严歌苓的作品。因为性格的缘故,这样沉重的内容本来是无力消化的。或许很快我就会自觉地淡忘掉我曾经读过这样一本书。那也只是因为软弱和怕死罢了。如果这些事,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我想我是死得最快的那一个。相信现在很多的男女青年,都会如我一般快快地死去。我们的希望,又在哪里呢?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九):在不幸的命运中如何拥有强大的内心

  金陵十三钗这本书让我生气了一下午。 在图书馆看到的是短篇版,回来找了长篇版的对比了一下结局,觉得前者更胜一筹。短版的小说结尾,玉墨等人扮作清纯的学生样貌,怀揣着锋利的剪刀和玉石俱焚的心,心甘情愿地代替女学生们走向日本人,走向未卜的、却绝对黑暗的未来,故事戛然而止。窑姐儿们的背影可能从未如此刻一般高大,她们用自己在风月红尘中摸爬滚打的肮脏身躯,将那些懵懂的、稚嫩的、纯洁的、却视她们为粗鄙草芥的女学生们从危机中解救出来。伟大吗?我无法否认她们的伟大。可是,这值得讴歌吗? 好一个近代羊脂球。 在豆瓣上看到一个评论,深得我心。”一百多年,就从羊脂球发展成了十三钗,这他妈有什么好讴歌的?“时代在进步,那思想呢? 玉墨在走之前说:“我们活着,反正就是给人祸害,也祸害别人。“ 什么狗屁逻辑。 这一切都太让人沮丧了。我们总是在说着,万物无贵贱,众生皆平等。可是我们当中有多少人,在最开始看到窑姐儿们丝毫不顾体面地闯入教堂避灾、粗鄙放荡地吃喝玩乐时,对这个群体心生鄙夷。又有多少人,在看到窑姐儿们站出来、发现女学生们的纯洁不用受到玷污时,隐秘地松了一口气。那些因为窑姐儿们的挺身而出而幸免于难的女学生们,还有神甫们,又是怀着怎样微微的不忍和暗暗的轻松,无动于衷地目送她们朝日本人走去、朝人生的终结走去。所有人都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着这些女人,可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因为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仿佛一个悲哀的共知,在大家的心中,窑姐儿们的命,没有女学生们来得珍贵,因为她们不清白,所以她们的清白更不值钱。最悲哀的是,玉墨自己也这么认为。 我们永远不会低人一等,除非我们自己看低自己。 我想起沈从文先生笔下的窑姐儿,温柔且向往美好,虽生在不能爱好的环境里,却天生有种爱好的性格。我不是责怪玉墨脆弱,毕竟在那样绝望的生活里,在那样被人人嫌弃的环境里,那样自己都厌恶的生活里,又有几个人能忍住不自卑呢。 可是我还是想说,人生贵在自爱自重。可她们都是被命运折磨的可怜人,也有曾经的千金大小姐,博览群书、满腹才华,却被卖为娼妓,并不是不自爱。她们只不过运气比别人差了点,把这个命运套在其他冷眼旁观的人身上,说不定活得更低三下四。除去命运的安排,只要不自轻自贱,谁又比谁高贵呢。 我为什么为玉墨的抉择感到悲哀,因为在她毅然舍身的举动里,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她对自己的轻视。她想用自己不清白的身体来守护女学生们的纯洁,觉得这样比较划算。退一万步来讲,倘若她也只是一个懵懂纯洁的女学生,她还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这很难说。我承认这样剖析她的动机过于恶毒了,但我真心不确定,因为从书里我看不到答案。可无论出自哪一种心态,她都是值得尊敬和怜惜的,只是我把更多的怜惜分给了她。 女学生们和神甫们中也不乏有人觉得,自己的生命比窑姐儿们来得更宝贵。我们时常呼吁众生平等,我们嫉恶如仇,视自以为高高在上的人为眼中钉。我们擅长对他人指手画脚,我们能言善辩,一个大道理能翻着花样说出无数篇锦绣文章来。可是当我们面对生死关头的抉择时,还是会有很多人觉得自己的生命比较重要吧。毕竟在自己的生死面前保持客观,这太难了,可能我自己也无法做到。 “生命的执着属于佛家所谓‘我执’,人生一切灾祸罪孽都由此起。中国人称造物为‘造化’,万物为‘万化’。生命原就是化,就是流动与变易。整个宇宙在化,物在化,我也在化。只是化,并非毁灭。草木虫鱼在化,它们并不因此而有所忧喜,而全体宇宙也不因此而有所损益。何以我独于我的化看成世间一件大了不起的事呢?我特别看待我的化,便是‘我执’。“ 我想要说的是,我们都是这浩渺宇宙中的微小颗粒,不管我们经历了什么和将要经历什么,人生的开端和结尾都是一致的。人生多变,没有人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我们无法得知自己将会有怎样的命运,不知道以后会是幸运还是不幸。所以我们需要自爱,然后爱他人,保持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经得起风浪。我比较希望自己不要经历风浪,可是若不幸遇到,我祝愿将来的自己足够坚强。 最后用程耳导演的一段话来结尾。

  我在工作时常常出戏,常常会想这工作的意义以及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我们这些人不过是幸运一些,时常探讨心灵,述说灵魂,却浑然忘记或是假装看不见身边那些只求生存的绝望的肉身,那些千疮百孔的皮囊。没有什么心灵,没有什么灵魂,常常失去心脏。这些绝望的肉身与千疮百孔的皮囊,他们该怎么办?我们微观的努力在哪里?愿上帝最先保佑他们。愿造物始终钟爱对称。愿诸神的魔力永不消亡。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十):那把藏在身后的小剪刀

  改成长篇之后的《金陵十三钗》,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结局。

  然而作为中篇结尾的那把藏在身后的小剪刀,那种未知的残忍,和现在这样都说明白了的结局相比,显得温柔多了。

  修改成长篇的十三钗多了很多细节,整个故事也彻底成为了追寻真相的转述,在转述的过程中,对每一个主角都增添了几许应有的背景,对南京这座城也增添了更多的笔墨。

  说着扬州话的美国人法比这样指责想要离开教堂的少校:

  “走不了你就扔下他们不管?就跟你们对南京的老百姓似的,说甩下就甩下?”

  “从来没见过哪个国家的军队像你们这样,敌人还没有到眼前,自己先做了自己国民的敌人,把南京城周围一英里的村子都放上火,烧光,说是不给敌人留掩体,让你们打起来容易些,结果你们打了吗?你们甩下那些家都给你们烧光的老百姓就跑了!”

  这三十五年中,法比·阿多那多从来没像此刻一样感觉自己如此纯粹地美国,如此不含糊地和中国人拉开距离。

  到全文末尾,法比站在神甫面前,说:

  “那就是你向日本人供认的时候,已经想好要牺牲这些女人了。”激动的法比发音含糊但语速飞快。他看老神甫吃力地在理解他,便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指控。他从来没像此刻这样,感到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中国男人,那么排外,甚至有些封建,企图阻止任何外国男人欺负自己种族的女人。

  长着洋人的脸,在中国乡下长大,扬州话说得比英语顺溜,法比是十三钗里第一个被塑造起来的男人形象。他夹在外国人和中国人之间,女学生和妓女之间,神甫和教堂里的其他人之间,见证了所有事情的发生。

  他不像少校军人那样想要和日本人拼死一搏,他也不像女学生那样对整个南京城的事情只是听来了几句,更不像玉墨等妓女们一样看似商女不知亡国恨,最后也不是像神甫那样克制而有理性。

  他像一个西方人那样理性分析和观察着所有的事情,也像中国人一样把所有的悲痛都直白地表现。

  所以,他也许是真的爱上了玉墨。

  “法比从来没有想到他会拉开这扇门,把人直接送上末路。把一个叫赵玉墨的女子送上末路。”

  这是严歌苓的作品,她笔下的女性总是生动鲜活的,而这本书,写活了的女性,有一大半,都被明确告知失去了生命。

  所以这个结局,比起那把藏在身后的小剪刀更惨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