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第奇效应》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美第奇效应》的读后感10篇

2017-12-31 20:1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第奇效应》的读后感10篇

  《美第奇效应》是一本由弗朗斯·约翰松著作,商务印书馆发行部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47.00元,页数:26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第奇效应》读后感(一):启发性还是有的

  这本书我给好评,是因为确实从这本书内受到启发,而且作者阅览很丰富,在撰写此书时是非常认真查阅资料,涉及书籍《创造力剖析》、《创造行为》、《奇怪的想法》、《高能家庭的七种习惯》、《想像爆发》、《创新妙法》、《实用的想像》、《困境与出路》、《背景中的创造力》等书,还提及了《沙丘》(科幻小说)及《管钟》(乐曲专辑)举例。

  罗列以上书籍,是因为准备后续可以去看,此书举的多个案例都很容易懂,我影响深刻故事有两个,一是魔力纸牌、二是上帝和三个人的对话。

  我觉得这本书是提供一种打破思维办法,它说这个办法是“交叉点”,既是通过以下几点实现

  1)广泛接触各种不同文化

  2)适应多种学习方式

  3)逆反假设:《创造力剖析》

  4)从多个视角看文章

  案例中提到的魔力纸牌有以下几个特点

  1)每年出新牌

  2)每副牌都有张无可取代的牌

  3)玩法独特

  这带来下面两种效果

  1.为了某张牌而买整套牌

  2.某张牌被收藏或是用户间换牌

  对于抓住交叉点,作者提供以下的办法

  1)在深度与广度之间找平衡

  2)积极创想,主意越多越好:《想像爆发》《创新的妙法》《实用的想像》(头脑风暴),鼓吹想法越多、越奇特,并鼓励各种想法互补互依赖,建议不要对想法做价值判断。

  3)让时间来检验

  看完这本书我真的感觉有点懂了什么,我是一个喜欢天马行空的人,我是建议大家去看这本书,虽然有点啰嗦,但故事还是不错的。

  《美第奇效应》读后感(二):超出三维思维的关联

  举了很多例子,不相关的事情之间怎么跨纬度发生了关联。对于没有跳跃思维的人来说这书不可理喻,对于习惯跳跃思维的人来说,这书平凡无奇。所以我看完竟然全忘了。只记得一点,用我自己的话来说,丰富是最大的善。

  这书很好地解释了文艺复兴时代为什么能复兴起来,为什么科学同时还能是艺术家同时对于哲学思想一并存在造诣。试想文科理科分科的学生大概都觉得这是相互对立的,其实撇开蹩脚的中式教育不说,大多数学科的背后都有千丝万缕联系。如果你能跑到第四维的高度去看,就会发现像你观察蚂蚁爬动一样觉得是顺理成章,而蚂蚁本身会认为第三维的世界太抽象了。

  打通了这个任督二脉之后,你也有美第奇效应了。

  《美第奇效应》读后感(三):读后感

  * 交叉创新背后的推动力

  *

  * 人员流动(民主和资本主义;难民和政治庇护)、全球化→文化交错、多元化

  * 科学的收敛(the convergence of science) 【翻译成聚合比较合适吧?】

  * 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加速,推动单向赚钱;通讯技术,连接世界各地的组织)

  * 落实

  *

  * 领域壁垒(联想壁垒弱,易于寻找交叉点)

  * 思维壁垒

  *

  * 广泛接触各种不同文化(国家职业、组织……)

  * 多种学习方式(自我教育)

  * 逆反假设(饭店无菜单?免费?……)

  * 从多个视角看问题(把一个想法适用于某人或某事;设置约束条件

  * 随机组合

  *

  * 把不同的概念组合

  * 随机

  * 如何发现组合

  *

  * 职业生涯多元化:从工作岗位、目标或个人爱好出发,在不同的领域中进行变化转换是一种不需要经过事前考虑便可得到独到见解有效途径

  * 与不同群体中的人接触(把不同群体的人召集起来与组织有创新能力队伍是两回事;相同的人可能效率更高,相处更融洽,但创新上可能会差)

  * 猎取交叉点Intersection hunting(思想漫步:在对某个问题研究时候,带着想法漫步,随意记下与问题无关的东西,回来后列举其特性,强迫与问题产生联系)

  * 引爆想法

  *

  * 在深度广度之间找平衡

  * 积极创想,主意越多越好:人们对于产生大量的想法有矛盾心理(所有土豆剥皮再一起煮,而不是剥一个煮一个;思考却低效地把一个想法想很深)

  * 让时间来检验

  * 让交叉想法变成事实

  *

  * 失败成功之母;勿蚀老本,东山再起(对改变计划做好准备;资金谨慎;校验时间);保持原动力

  * 为进行一项活动而获得的奖励是因为进行了另外一项活动,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显示创造能力下降,即奖励对于创造力存在着负面效应;刺激的重要作用在于吸引一名候选人接受一项具体的工作,然而一旦此人接受了这项工程,原来的激励就不那么重要了

  * 在重大交叉点上,我们需要离开旧有价值观网络(价值观网络value networks: “一个企业在完成对客户需求认知并作出回应、解决企业问题、取得资源投入、对竞争者作出反应、以及努力争取实现利目标这些活动时所处的环境背景”):

  *

  * 斩断依赖

  * 准备战斗

  * 交叉点的风险:存在人们完全不知道的地方

  * 专业知识技能,由于其所具有的惯性力量,使得人们很难从现成的思维模式当中跳出来

  * 达芬奇:为了彻底了解某件事情,一个人需要从至少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 The Art of Creation: 创造力产生的过程同使我们发笑的过程相类似:笑话开始沿着某一固定线索发展,听众投入其中;突然之间,想不到的故事情节被另外一个概念事件拦腰斩断,突然出现的间断或概念冲突,使人发笑

  * 同性相吸效益the similar-attraction effect:人类天性中具有一种与和他们自己在各方面都相似的人聚集在一起,而避免同那些与他们自己不同的人接触的心理倾向

  《美第奇效应》读后感(四):寻找交叉点

  什么促成交叉思维

  1. 人员的流动(全球化)

  2. 科学的收敛(例金融工程、生物化学)

  3.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逻辑谬误

  注意不要脑补信息或者产生一系列的思维联想, 这样容易错下结论

  随机组合概念

  1. 把不同的概念组合在一起

  2. 随机

  怎样发现组合

  1. 职业生涯多元化

  2. 与不同的人联系-接受与你不一样的人一起工作学习

  3. 猎取交叉点

  怎样抓住交叉点机会

  1. 在深度和广度中找平衡(专业知识 vs. 全面知识)

  2. 积极创想, 主意越多越好

  3. 让时间来检验

  怎么开展头脑风暴

  1. 想法越多越好

  2. 想法越离奇越好

  3. 各种想法依赖互补

  4. 不对各种想法作价值判断

  《美第奇效应》读后感(五):如何得到及实现一个靠谱的创意

  这本书讲的其实就是如下两个问题:

  1、 如何得到一个靠谱的创意?

  2、 如何将一个靠谱的创意变成现实

  如何得到一个靠谱的创意?

  在此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创意的本质是什么。简单讲创意就是一堆概念的随机组合。这里有两个很重要的地方:随机、组合。随机意味着一个人在过去取得成功并不总能够为其今后进一步取得成功奠定基础。组合意味着这个过程涉及到大量、不同的概念。

  我们不妨将创意的出现看成是有一定概率的事件。那么,如何得到一个靠谱的创意?

  假设一个人拥有好主意的概率是10%(即10个想法中有1个是好的)。这时,好主意数 = 主意数X好主意概率。要得到更多的好主意,有两种办法:增加主意数、提高好主意概率。

  对于增加主意数,作者提供了几种方法:逆转假设、以多个视角看问题、头脑风暴法、为你的想法设定一个数量指标、从字典里随机抽词建立联系、随时记录新想法、思想漫步等。其中思想漫步是指在漫步时记录你听到看到想到的一些事物(不要跟你想解决的问题相关的),列出它们的特性,试着强迫你自己在这些特性和你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建立起一些联系。

  对于提供好主意概率,作者提供的方法是接触不同的文化、自学不同领域的知识、职业生涯多元化、与不同知识结构的人接触。这些都是为了增加参与组合的概念数量。

  实际上,以上两类的方法的不同还在于前者是短期、主动在不同概念间建立联系的,而后者是长期,且相对被动的。

  但是这条公式有一个问题,假设好主意概率是不变的,主意数越多,好主意数真的就越多吗?未必。这里其实有一个前提:你必须真的用心在思考,并从以前的失败中学到东西,而不仅仅是产生着以前错误想法的变种。

  那么,有创造力的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在哪里?通常我们会认为有创造力的人的好主意概率比较高,甚至一抓一大把。但作者在书中举例说明了以下事实,即有所突破创新的人士同时也产生出大量的、毫无任何实际意义的想法。由此可见,就好主意概率来讲,可能有创造力的人比普通人会高一点,但差别不大。造成差距的真正原因在于他们的想法比普通人多得多,想法的质量是由想法的数量带来的。

  关于得到一个靠谱的创意,作者还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孵化期。孵化期是一个人停止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突然之间在下意识当中对问题产生了答案这两者之间的时间段。在创造问题的实验研究当中,孵化期的存在一再被发现。

  孵化期的存在提示我们,在开始的时候应当努力工作,对于问题或者一种想法要采取更加专心致志态度,并且使这种想法尽可能快速得到发展。然后我们需要停下来等待,转移到其他一些事情上去,把正在考虑的问题暂时忘掉。几天,甚至几个星期之后,当我们再回到原来的项目中的时候,通常比原来的想法还要具有原创性的新想法就会自动出现。

  如何将一个靠谱的创意变成现实?

  作者在这里介绍了几个方法,简单罗列如下:

  从错误中学习

  把错误列入计划,保存东山再起的资源

  保存原动力(内在激励)

  突破原有的价值观网络

  避开风险陷阱

  承认恐惧与风险

  作者在这里谈到了两个很有意思的概念:风险平衡机制和前瞻理论

  风险平衡机制:人类天性中具有一种自然的倾向,就是他需要在某种“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上生存。心理学家和风险问题专家杰拉尔.怀尔德把这种倾向称为“风险平衡机制”。简言之,这一概念是指人们会通过在另一些方面规避风险来对其在生活中某些方面承当的高风险作出补偿。比方说,当你的刹车系统有问题时,你会非常小心驾驶,而当你的刹车系统完好时,你会有所松懈。用一个自创的公式来表示可以是:现实风险 — 规避行为 = 个人可接受风险。

  作者举了不少例子说明这种补偿现象的存在,进而说明我们很多降低风险的努力是徒劳的——因为我们会做出行为补偿,让实际风险一直处于个人可接受风险之内,风险实际上并没有降低。所以一旦我们获得了启动实现想法所需的最低限度的资源,我们就可以开始行动,无需继续等待。

  但这是否说明这些规避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不是的,这些规避行为不仅使我们的科技、思想观念得以发展,而且使我们有能力应对更高的现实风险,让补偿后的风险处于我们的个人可接受范围内。

  前瞻理论是用来解释两个实验现象的。

  实验一:“你须花3000美元,否则必须参加一次赌博。输掉赌博须支出4000美元,输的可能性是80%,赢得赌博则不需花费。” 结果92%的人选择打赌。(欢迎风险)

  实验二: “你要得到3000美元,否则必须参加一次赌博。赢得赌博将得到4000美元,赢的可能性是80%,输掉赌博则失去得到的钱。” 结果80%选择得到3000美元。(规避风险)

  从逻辑上讲,这两个实验结果是违反理智的。实验一的第二个方案期望损失是4000*80%=3200;而实验二的方案二期望获利也是3200 。而大多数人的选择都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这说明对于同一样东西,失去它的痛苦往往比得到它的喜悦来得深刻。人们惧怕蒙受损失。表现在股市上就是:当股票处于上涨期,我们可能抛售股票以确保收益;处在下跌期,我们会更倾向于持有股票,期望股价走势出现相反的情况。解决之道就是在情况好转时努力抓住更多机会,在情况变糟时尽早脱身。

  《美第奇效应》读后感(六):专研才能谈交叉

  这是朋友推荐的一本书,她说是一本关于创新的书,看了之后颇有启发。而我觉得自己一直是比较善于“山寨”,说到创新我的脑子里就会一片空白,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应该会对我有所帮助,故看之。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脑子冒出了这样一句话:原来”不专一“也是有好处的,但是乱搞”一夜情“就不好了。回头看看自己何尝不是乱搞”一夜情“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呢。对于任何初有兴趣的东西都是”玩“过就丢,没有任何专研的精神,过于滥情的结果就是即使你站在了交叉点上也无所知,又怎么能立足在交叉点上去创新。看看书中所举的例子,哪一个在交叉点上获得成功的人不是在某一个领域上颇有研究的,不然拿什么来孵化你的灵感呢。就像书里说的,某一天你突然想到应该把摇滚乐和古典乐结合创作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但是发现自己根本不会谱曲也不会任何乐器。所以,当我想站在交叉点上有所创新之前,我还是先认认真真去谈几场真正的”恋爱“吧,不能再乱搞”一夜情“了。

  《美第奇效应》读后感(七):美第奇效应-创新来自多学科交叉

  站在书店里把这本书读完了。因为之前我感觉自己有很多失败的地方,看问题不能深入,也没有什么创新,同时也想找一些创新的项目。

  流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亡。来自天文学和地质学的一个发现。

  餐馆充满了异国风情是因为厨子周游过世界。

  不用空调的写字楼是因为设计者借鉴了白蚁的巢穴。

  魔力扑克是因为创作者借鉴了邮票的集邮方式。

  高速运物的科学方式是创作者借鉴了蚂蚁用荷尔蒙的方式。

  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能产生重大的创意,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有框架。人类及其组织一直以来通过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扩大专业分工,实践着单向思维。单向思维具有方向性,我们知道思维的触角应当伸向何方。单向性思维完全通过完全可以预测的步骤、沿着一条实现完善规划的路径对一种结果进行改善。其基本目标是要把现有的事情利用改良与调整的方法,使其得以进化发展,以此对目标合理控制,并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取得成效。就象两条悬空在高处的绳子一样,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个钳子,只有把钳子当成钟摆,让一条绳子来回摆动,才能让两条绳子相撞一样,很少有人会把钳子当成钟摆。

  而交叉思维能在新的方向上跳跃式地诞生想法,拓展创意空间,乃至开创崭新的领域,也为该领域的开拓者成为领袖创造了机会。就象一个作家在写小说一样,总是随机从字典里挑出三个字来大胆设计小说细节一样,天马行空。

  作者同时在书中给出了美第奇效应的法则:

  一、按现有经验应当如何,那么你就不如何。如餐厅无菜谱,无菜品价格。

  二、将现有设计套到某一个人身上,应当如何,这有些象星巴克5美元的咖啡。这份报纸是给查尔斯王子看的,应当注入什么内容。

  三、如何锻炼联想思维:把你看到的任何一个事物,比如,手上的笔,公路上 汽车,等等,和你正要解决的一个工作创意联系起来,找出2者之间可以关联到一起的方法,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开阔眼界的小方法:每次到陌生城市出差,在机场买2本从未看过的杂志。这条我已经在实践,并且找到了一本很有用的杂志。 广泛接触各类人,多去一些文化不同的地方:这条一直在实践。

  百度文库里面也有这方面的PPT,可以看一下:http://wenku.baidu.com/view/53b87fd97f1922791688e8a6.htm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