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心》读后感10篇

2017-12-31 20: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读后感10篇

  《心》是一本由[日] 夏目漱石著作,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的392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2008-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读后感(一):从同性角度来解读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高二的时候,那时学业压力重,自己心思也很浮躁,都不知是怎么看完这一本晦涩难懂的书了。除了大家所说的批判利己主义,我从另一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可能会有点片面,还请包容。

  夏目漱石先生在中国古典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自己也能写得一手很好的汉诗文。林少华的翻译配合得也是恰到好处平静文字中暗里波涛汹涌,甚是恐慌,不痛不痒地直击人的内心

  书有大半部分都是先生写给“我”的书信,这种结构在小说中并不多见。而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与先生的关系更是让人捉摸不透,从描述两人在沙滩上相遇的文笔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我”是喜欢先生的,早有耳闻漱石先生是日本耽美文学的鼻祖,在这部作品也确实值得让人琢磨。

  先生因为一心想“娶”小姐而逼死自己的好友K先生,而先生对K也是十分在乎的,并不是兄弟之间为女人反目成仇,在最一开始先生是因为接受不了K对自己的疏远,和跟别人的亲密而心绪不宁,恼怒。这不是现代狭义意义上同性之间以性为目的同性恋感情,而是内心上,精神上对同性的一种渴望和寄托。

  “我”对先生,是从小不受兄父重视,内心孤独的自己寻求敬长男性在亲情上的温暖。但先生察觉到了“我”内心中的情愫,于是也一针见血告诫了“我”。

  先生对K,是同伴之间的陪伴,同情,崇敬之情。当好友K告诉自己喜欢小姐静时,先生内心觉着遭受到了迫害和背叛,但看到K与静一家相处快乐,这本也是自己希望的。这种爱恨交加的情思让先生最后也选择了背叛,暗中自己向夫人提了亲,当K得知先生与小姐的婚姻后,内心奔溃,选择了自杀。

  再次读完整本书,我内心依旧是沉迷在这三人之间的关系中,小姐静像一个无关痛痒角色,就像电影珍珠港里的女主角伊芙琳一样。我觉得珍珠港里雷夫,丹尼还有伊芙琳三人的关系与先生,K,静之间是有一丝相同的,而“我”对先生的情感则与电影缺席里学生对教练的感情一样。(此处为了大家更好理解他们的关系,也有可能是自己腐得太深,脑洞太开。)这些东西让人闭卷之后仍不禁思索。心主要在讲述“我”对先生的好奇和敬意,先生对K的在意和自责,当然还有日本民众对天皇的尊崇。我并不是说他们之间就是今天的同性恋,而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同性情愫。

  作为整本书绝大部分的遗书,感觉都在告诫“我”:爱是罪恶。

  《心》读后感(二):一刷读后感

  K为什么要自杀?

  我不认为是因为先生的欺骗。

  一个坚持认为“精神上没有上进心就是渣滓”,沉湎于哲学、宗教、道义的思考追求精进的人,只能被自我粉碎。

  一开始,我认为是小姐故意引诱K,想依靠K逃脱母亲长期的控制,因为小姐肯定知道母亲一直想找合适的人家将她嫁了。但在那些似有似无的可挑选对象中,相比较而言,先生这样孑然一身的帅富无疑更适合她们这样的人家,于是太太的有意撮合,小姐肯定早就了然于心,但小姐从未表露过自己的心意。

  后来K意外介入了。太太在了解K的情况后,显然是不希望他住进来的,因为多了一个异性,就有可能使得自己的盘算有了阻碍。

  相处一阵子后,对于原本蔑视女性的K,不仅不再像以往那么轻蔑女性,反而和小姐交流频繁起来。从小姐当着先生的面也随意和K说话,以及几次撞见两人相处一室交谈,在提及对方时都曾脸红,可见他们彼此相互喜欢。因为K本来就向先生表白了这一点所以无疑,小姐是细节里感受出来的,虽然一开始觉得小姐可能是引诱,但现在觉得小姐是喜欢K。

  当K再次问先生这件事如何看时,先生的话虽然自以为是刺激到了对方,但提出这种问题的K本身就是感到迷茫的,因为爱上小姐本身就违背了自身追求精进的信条,偏离了最初追求的道(虽然不知道是什么道),因此下了“决心”。

  遗书最后一句“本该早日死,为何活至今”,那个所谓的“决心”也可能就是早就计划了想要死却一直没有死,而之后这一点却被先生理解为,是自己的一时卑劣导致友人自杀,对于一直痛恨欺骗,想要保持道德纯洁的自己来说,这已成为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

  啊,人心难测,即使说出口也可能是违心的话,然而人就是这样的存在,这个先生和《其后》里的男主都是一类人,内心戏逼死自己,但这也可能是那个时代的文人特征。

  《心》读后感(三):顶锅盖提出疑问并求解惑

  读了此书之后我万分迷惑,不可否认文笔很美叙事方式很独特编排很引人入胜,可是!

  1、K友人为何自杀?

  先生不过对他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不过提前求个婚,怎么K就自杀了呢?求婚而已又不是结婚,你也可以去求啊!就算结婚了你要是真喜欢小姐不是有句话叫做“没有挖不掉的墙角,只有不努力的三儿”么?

  皮诶死我不是支持三只是表达我的疑惑。

  再皮诶死我强烈反对三

  2、先生为什么自杀

  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早不死玩不死偏偏这个时候自杀。为什么?千万不要告诉我剧情需要。

  3、先生对小姐的感情

  早先毫无铺垫甚至先生对女人有写不屑的,怎么突然K来了之后就求婚了呢?那怎么娶回来了之后还淡漠如此?反而没事就去给K上坟?然后就自杀了也不管妻子以后怎么办?

  以上是最疑惑的三点

  自我解惑是

  其实先生爱的是K吧???看到K和小姐亲亲我我嫉妒了吧???误以为自己喜欢小姐了就?想拆散他俩没想到K居然自杀了!!!K为什么自杀。。。大概因为K也是爱的先生吧~没想到先生居然不爱他居然要去娶女人!顿觉此生无望了,遂。。。至于先生自杀,应该是多年之后见到了“我”,交往之中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真心!!!于是死生相随K去鸟~~~

  顶锅盖跑路。。。

  《心》读后感(四):会变的心

  从19日至昨日,5天时间,几乎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看完这本书。

  就所讲述的故事来说,并非什么大不了的故事。这本书通过我与先生的这条线,牵出了对使先生处于此种精神状况的两个故事——一个是先生所信任的叔父,设计夺取了先生的遗产。另一个是先生为了得到小姐做了某些事情而引得他最好的朋友K自杀。

  文章的写法很特别,把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的先生首先推了出来,大量的悬念使得整篇文章一直处于一个紧凑的氛围,最后通过先生的遗书来解释了一切,合情合理的解释。

  但这些都并非我心怀崇敬的原因,此类悬疑的文章,虽不至于说凭谁都写得出,但更加曲折离奇最后令人大呼‘原来如此’的文章也大有存在,较之而言就所述故事来说并无特别的出奇之处。

  真正吸引我的是所述故事背后关于‘心’的描述。

  “世人不会有像是从坏人模子铸出来的坏人。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而到了关键时刻,就摇身变成坏人,所以也才可怕。”这是我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看到这里记忆中的种种事情一下子如同火山喷发般迸出,呼吸也不由加重。在以往的生活中经历的原本犹如暗光下的影子一般虚无缥缈的一切相关点,一下子集聚起来,抽象成了一个道理,应该说是事实,这样更恰到好处。

  引出这句话的是先生在一次散步的时候突然和‘我’谈到在父亲在世时分遗产这个问题,当时我的心情和文章中的‘我’怕是类似。何苦和一个大学都尚未毕业的人谈一个如此世俗的问题。

  世俗归世俗,但必须去面对。当后面先生的遗书中讲到叔父的事情的时候,我终于明白过来为何先生三番五次地提醒‘我’要把这个问题处理好。

  先生说他从‘我’身上看到了年轻时候的他,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因此他不希望我再重蹈他的覆辙去经历一些比死还痛苦的折磨——对世人的厌恶以及后来的自我厌恶。

  金钱可以使一个父亲口中所讲的‘值得托付的人’变成一个在‘年少的先生’眼中‘卑鄙无耻的小人’。其实不一定就是父亲原本对叔父‘值得托付’这个认知是错误的。夏目漱石在《我是猫》里面通过‘咱家’偷吃厨房里的年糕这个近乎戏谑的事情表达的一个观点可能可以恰到好处地描述这个情况:“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的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

  如此一摊遗产摆在叔父面前,而‘年少的先生’又显出一副涉世不深的样子(事实上确实如此),叔父难免会对该个的遗产开动脑筋。

  金钱会让一个原本上看去的好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面目可憎的坏人。

  发生在先生身上的另一个故事更加令人感同身受。先生在遗书里毫无保留的对我讲述了自己对‘小姐’的爱,和为此对K生成的那种微妙的嫉妒。

  “爱是罪恶的”先生对‘我’说。

  先生、小姐、K这一部分关于‘心’的描述尤为浓烈。小说看多了,我一般很难沉浸于一本小说与里面的主角感同身受,但当先生写道K对‘他’表露了其对小姐的心意的时候,我不由去思考“这该怎么办”,似乎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在先生用“精神上没有上进心的人是残渣。”来企图封死K对小姐的追求的时候,我和先生一样开始自我厌恶起来。

  共鸣,我想,这就是共鸣。想必先生和K之间发生的事情多多少少在我们身上发生过。我们每个人都体悟过这种爱情带来的嫉妒、悲哀绝望苦闷

  而夏目漱石用如此细致的语言将此描绘了出来,一颗‘心’的变化在我们面前展露无遗。犹如一面镜子一般,让我们得以审视自己。

  发现自己的丑陋,自我厌恶,同时也让我们理解了别人,利己不是一个错误,而是作为事实存在于世。

  没有绝对地道的人,因为K的事情,使得先生发现自己落入了深渊,和往日所鄙视的叔父同流合污了。信念土崩瓦解,精神陡然动摇。厌恶他人,厌恶自己,动弹不得。

  先生最后——几乎是理所当然地选择了自杀,代价未免沉重,但对他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亦或是无奈而又唯一的选择。

  有比成为自己所厌恶的人更可怕的事情吗?

  《心》读后感(五):我是你么?

  有人说,青春期时接触的书籍或者文化的某类载体,会深刻影响今后的人生。其实那时所启迪自己的人,也至关重要。年轻的人们(莫不如说就是我)像一张白纸,急于去经历人生,急于丰富版面。于是佯装某个自己幻想拼凑出来的样子,肆意妄为,叛逆也好,顺从也罢。年轻人喜欢说话,即便不是言语,也身体力行丝毫不愿意隐藏意愿。却不懂得终有一天,当初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内容,终会折回重新领悟一遍,以血肉之躯践行、证明。方才愿意更正那些幻想中荒谬的情怀画面,其实我当真羡慕那些悟性高的“好孩子”他们并非看起来那般乖巧,思想也深刻的可以。却未曾吃过“错事”的亏。较之看起来潇洒却总在伤痛成长放浪少年们,他们幸运的多,灵性上却未必少得。这般狡黠乖巧的生命并不少见,其实回想起来,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成年人也未必有得的处事见地。他们跟群体疏离,却总是友好。学生时代我总对那样的人印象深刻,总是对上他们让我不明就里的眼神。却也道不出什么道理,后来知道那不过是让人望尘莫及成熟罢了。

  《心》中“我”,遇见了先生,其实“我”还是青春期的毛孩子,并没有自己清晰的轮廓和样子。于是,先生吸引了单纯的“我”。先生越发将“我”拒之门外,“我”越发对先生的神秘所着迷。即便先生明确的表述了理由“往日跪在其人脚下的记忆,必使你下一步骑在其人的头上。我之所以摒弃今天的尊敬,是为了明天不受侮辱;之所以忍耐今天的寂寞,是为了明天不忍耐更大的寂寞。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自我的现代的我们,作为代价恐怕人人都必须品尝这种寂寞。”而我“在如此有心念的先生的面前,我不知说什么好。”无疑是情感上的共鸣,这力量却未曾打消我“想认真的从人生中接受教训”,去挖掘先生过去的心。如三岛由纪夫的观点,年轻人却是带着某种狡猾。同时也是冷酷的。

  与先生探讨爱的本质,先生说爱是罪恶的,却又是神圣的。先生说自己是“我”爬往爱情的阶梯,是作为拥抱异性的顺序而接近的同性。这并不难理解,作为异性恋者,都曾经在青春期时代对同性身上有过或深或浅的“蓝色大门”情节。而终在有了深爱的异性之后方可明确了爱情与友情的区别。然在那之前,不过都是依照传说绘画青鸟的样子罢了。

  先生终究来信,被“我”如此认真的对待鲜活的生命知识而动容。而这却也宣召着先生生命的终结“因为你让我看到了决心—你要肆无忌惮的从我腹中抓住某种活的东西,要割开我的心脏,把鲜血溅到你脸上。倘若我的心跳停止时你的胸中诞生了新的生命,我死而无憾。”其实先生是个有些狭隘的人,也正因如此促使了K的死亡。而先生的狭隘却来自双亲的死亡后亲身的算计。先生告诫我妥善处理遗产,其实并不是颠覆先前高洁的形象。而是怕我因此糟了厄运,走向一样的悲剧。先生的生命带着完整而脆弱的宿命,留下了些许的痕迹,却让“我”无迹可寻。然而先生的信件,就好像一例完整的教学案例,透过层层的本质将真理送达“我”的手中。即让“我”知道了先生时时所蒙的生命的阴影来自于何,又向我更正着世界的面貌。因为伤害,萌生的对人性的怀疑。因爱慕萌生的嫉妒。不但抹杀了先生的真诚,也使那份对人性的恩慈和人性中的善良殆尽。

  然而父亲即将过世“我”即将面临与先生当年同样的选择,而日后“我”也会遇见心仪的姑娘,面临感情上的选择。先生的长信,写给“我”却莫不如说是写给过去的先生自己。因为在先生的眼中:“我”便是曾经的先生。而我呢?会不会成为先生,或者因这一卷带着生命的书信免去了诸多生命的劫难。未可知啊。当青春渐渐剥落了它的光彩,其实所有的青春都一样。年轻人都将获得自己的样子,才有了相互区分的面貌。而那至关重要的时期,我们受了谁的影像?我们是谁?我是你么?

  《心》读后感(六):读《心》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成为“国民大作家”,其头像甚至被印在日元1000纸钞上以作纪念。《心》是夏目漱石的晚年代表作。

  《心》由“先生与我”、“父母与我”、“先生与遗书”三部分组成,以一名不谙世事、年轻、单纯的大学生“我”的所见所闻一步步展示“先生”的生平和思想。我偶然认识先生,之后常常到先生家拜访,先生的言谈举止总像谜一样,让人琢磨不透。先生终日在家独坐思考不去社会上做事;先生与妻子十分恩爱,却说“爱情是罪恶的”,妻子认为两人之间隔阂很深,讨厌自己;先生劝我趁父亲在世,把应得的家产处理好;当我要求先生解释其行为时,先生却说:“大凡人都不可信任”,“我处于过去的经历对人持怀疑态度”。一系列不合常理的行为引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将小说引向高潮。

  小说第三部分,先生寄给我的遗书中开了所有谜底。先生是富户的独子,父母早亡,叔父趁其年幼吞没先生全部家产。深受打击的先生从此不再相信别人。大学期间,先生与好友K同时喜欢上房东家的小姐,先生以高压的态度,语言挤兑,并且暗中操作,抢先向小姐的母亲提亲。K得知真相后自杀。先生发现自己与叔父是同类人,开始厌恶自己。之后,他封闭自我,切断与周围的任何联系,遗世独立。先生听闻明治天皇逝世和乃木将军自杀后,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爱情在先生和K自杀的原因上似乎有着显著的地位,但是爱情从来不是先生和K生活的全部,先生和K不是为了爱情便自杀的人。书后的内容介绍中讲先生遭受良心和道义的谴责,忍不了利己之心和道义之心的冲突自杀,我觉得不尽然。

  这本书的背景是日本明治时期。日本开始向西方学习,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政治、经济、法律、道德乃至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受到强烈冲击,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开始建立。

  日本传统社会以忠君爱国为主体,国家民族主义统治着民众的思想。书中“我”的父亲,将自己的病与明治天皇的病扯在一起,当得知明治天皇驾崩的消息时,情不自禁地发出“唉呀,唉呀”的悲叹生,说:”唉呀,唉呀,天子终于驾崩了。我也……”。虽然没有再说下去,但是落魄、悲观溢于言表。天皇死后,父亲的病急剧恶化。当他再次得知乃木大将殉死的消息时,大叫:“不得了!不得了!”旋即陷入病危,开始说胡话:“对不起乃木大将,实在丢人现眼。我也这就跟去。”从父亲的反映可以看出日本民众以国家、天皇为中心,将自身的安危与象征国家的天皇一体化。

  深受西方影响的新社会主张自我觉醒,崇尚个人主义,倡导自由、独立、自我的生活。新旧社会的剧烈冲突造成了当时的人们的无所适从。先生由于父母早亡,叔父吞并家产,永远离开家乡不再有任何联系。K单方面拒绝养父希望他学医的心愿,与养父和生父断绝关系,被逐出家门。先生和K都由于自己的原因脱离了传统社会,远离家乡来到东京,进入新社会。然而,他们遇见了新社会中不可避免的——孤独。以个人为中心、独立自主的个人主义要求一切从个人需要、个人幸福出发,保持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界限,尊重他人。这势必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隔膜。  

  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K比先生更为激烈。除了先生没有朋友,与家人断绝关系;把道义、精进、修养做为自己的核心,努力超越自我,主张为道义牺牲一切,这些想法与个人主义格格不入;以书筑城,固守着自己的信念。孤独、寂寞、矛盾充满了他的内心。当他向先生坦白对小姐的爱意时,先生却挤兑说:“精神上没有上进心的人是渣滓。”K便陷入了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既不能舍弃自己的信念去追求爱恋,又要忍受爱情的折磨,不久发觉了先生的背叛,成为自杀的诱因。

  K身上的孤独、矛盾和悲观厌世在先生人生中得到了延续。先生婚后尽管细心体贴照顾夫人,但是言语态度总令夫人感到欠缺些什么。夫人要求占有先生的一切,但是先生到死一直对妻子隐瞒着变化的原因。一方面因为洁癖,不忍心给妻子的记忆抹上一个黑斑;另一方面有着个人主义的色彩,只追究个人的因素,不愿强加给别人,尊重妻子独立的人格。先生与妻子的隔膜越来越难易打破,“连这个世界上最爱,最信赖自己的人也不能理解自己。”由于对自己、对人类的讨厌,不愿去社会上做事,“经常觉得自己已经切断同周围的任何联系而在世上顾影自怜”。最后先生觉得“K是由于像自己一样孤独寂寞受不了才走上绝路的”。

  如今,科技使地球变成了村落,人们可以一日千里,与地球另一端的人自由通话,在qq、facebook上有着几百上千个好友。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却越来越困难。越来越注重自我实现的现代人,一切行为以其心愿、是非、利益为指导,因此,有时会成为孤独的一个人,感到寂寞。正如这本书中所说:“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自我现代社会的我们,做为代价恐怕人人都必须品尝这种寂寞。”

  孤独是现代人永远无法摆脱的宿命。

  《心》读后感(七):浅谈夏目漱石作品《心》的延宕叙事

  “延宕”一词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命题,是在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中正式出现的,它指的是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知识分子的哈姆雷特面对人的存在这一值得思考的哲学问题所产生的矛盾犹豫状态 。而本文所要探讨的“延宕”是指叙事文体中透露出的情感节奏、思想节奏与心灵节奏的延宕,以及由此共同构成的叙事情节的延宕。叙事延宕中往往在内在情感意旨上呈现漩涡状的力量递强趋势,很少那种大跨度的跳跃和突如其来的场景切换。它对读者产生的是一种令人揪心的阅读情感牵引力。这种令人揪心的情感力量不是一般的艺术悬念,不是情节的大波大澜跌宕起伏,而是吸引人去密切关注人物命运与情感走向的力量。使小说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夏目漱石(なつめそうせき)的作品《心》(こころ)通过“我”的叙事角度主要讲述了先生年轻时可怕的爱情经历,由此展现了人性的阴暗以及明治时代末期日本知识分子的孤独苦闷和悲观绝望之感。该作品多处应用了延宕的叙事手法,透露出一种既曲折回环又层层推进的情感节奏、思想节奏和心灵节奏,从而不断在叙事过程中蕴藉文势,并且冲淡悲伤的感情氛围,让读者被深深被作品所吸引,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深刻的思考。这样,作品增大了信息量,更具有真实感,更接近世界立体的存在状态,同时又能避免叙述的平直,有意打破了叙述的空间和时序,使想象和感受任意驰骋……但这是符合内在逻辑 。本文将从重复性延宕、故事性延宕、场景性延宕和心理性延宕四个方面来对《心》中的延宕叙事进行具体分析。

  1、重复性延宕

  作品从一开始便已经把先生摆出来了,却拖延到后面才让“我”真正地认识先生。在这样一个叙事空档里多次重复着我见到先生及观察先生行动的情形。 “我”在海滨浴场上多次看见先生游泳并且多次意欲尾随他而失败,直到也不知道是多少次之后,有一次,“我”为先生捡起了眼镜,“我”和先生才有正式的“交锋”,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对话,先生也只是道谢一句,文笔在这里一顿,读者几乎都要大叫先生出来。这样下文倒像不是作者要让先生和“我”相识,而是为了顺应读者的意愿。如此,第二天“我”和先生之间的相识相谈一段很自然地写出。文笔奇妙,让读者叹绝!

  再者,作品开头, “我”的朋友把我邀请到镰仓之后,不到三天就被家里催促,不太情愿地回家。后来,我也两番被家里催促回家,而且即使事关父亲的生命健康问题,“我”也表现得不愿意。朋友之所以不情愿,是因为家里人竟然要给他包办婚姻,并要强迫他接受。而“我”回家,“就像过去把天主教味道带到儒者之家一样,我带回的东西也与父母格格不入 ”。对父亲“无知造成的乡巴佬味儿感到不快。 ”在日本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时代,此处通过重复展现家庭里的封建落后思想的残留揭露了当时明治社会末期的尴尬之处: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国家力量空前壮大,打败大清帝国和沙俄帝国,民族和国家处于极大自豪状态。但是在思想深处,许多传统落后的观念依然深深植根于广大民众的脑中,阻碍了日本彻底的现代化的发展。由此展现了思想上追求先进年轻人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烦恼。也为后文先生的苦恼铺垫伏笔。

  2、故事性的延宕

  故事性的延宕指的是故事发展的曲折性,叙事盘旋迂回,有时甚至中断叙事,使故事因停顿而表现得似乎不完整。但是它能让情节在历时性上充分延伸,叙事到最后使作品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先生的出场便带有神秘和奇怪的意味,他“同日本人几乎没有来往” 。当“我”和先生结识之后,又不禁疑惑于他为什么每个月都要到杂司谷祭墓了,他在祭拜谁的墓。在“我”看来,先生生活舒适,夫妻恩爱,但是寂寥的表情和阴云却时时掠过他的脸庞,由此“我”总感觉到先生身上一种难以言表的阴影 ,“我”觉得这里面应该隐藏着一个可怕的爱情故事。但是先生不愿意告诉我。“我”的追问没有效果,但是有一回他竟然问“我”是否想知道真相,不过“我”没反应过来,于是先生就不说什么了。后来鉴于“我”一再追问,先生就主动提出等到以后时机成熟了再告知真相。于是,关于真相的叙述自然地就要停顿下来。 “我”作为叙事主体,肯定无法窥探先生的真实心境,只能把“我”说观察到的东西和我的思想动态报告给读者。

  我设想在先生此种人生观的基点发生过暴风骤雨般的恋爱事件(当然是在先生和太太之间)。结合先生曾说过爱是罪恶一事考虑,这多少是个线索 。

  虽然如此,“我”也尝试着“超越自我 ”:

  对我来说,先生是扑朔迷离的。我无论如何必须越过那里而达到光明地带,否则不会甘心 。

  我甚至想从夫人的口中来探知真相。不过夫人的回答很简单地断绝了“我”的希望:

  老实说,我是不知道的 。

  于是,“我”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真相告白的延宕,而“我”意欲改变延宕的各种努力本身就是叙事延宕的一种表现,因为其中的其中的诸般曲折就激起了许多波澜。可以说,由于作者直指人物内心,小说整体上的叙事节奏是比较紧凑的,在此处经过这样一番延宕使得叙事峰回路转,曲径通幽,从而舒缓节奏以补救叙事中难免的匆忙,使得小说情节自然发展延伸。作者有意的推迟或中断是叙事环节的嬗递,使得叙事过程显得疏朗雍容,纾徐自若,同时也保持了读者阅读心理的一定紧张度。

  这也是符合夏木漱石本身的写作主张的。他提出的“写生文”理论的特点就是:所描写的大多是不完整的故事情节。作品里的人物很少沿着一定的曲线到达终点,结构散漫,杂然叙述无边无际的光景,所以中心趣味在于观察者即主人公身上 。

  于是在接下来的叙事当中,祭墓真相的追问被暂时放下了,只是偶尔还在作者的心里引起挂念,而读者眼光和心思也紧紧跟着“我”的思考而愈加希望知道真相,作者巧妙地在读者心头就放置了一个极大的悬念。而接下来作品的故事又遽然一转,由直接写先生到间接写先生,由间接写父亲而直接写父亲。这时候,先生只存在“我”的想象和口中,但总是十分朦胧,不明确他的真实情况。这样读者获得了极大的阅读和自由思考的空间,自行对真相进行追问,甚至深入地思考先生、先生的行为和先生的想法背后隐藏的深刻联系社会与人性的内涵。直到后来,因为父亲的病,大家几乎就要忘记先生的时候,他的一封长信又揪住了大家的心。但是信竟不能在第一时间展示全部内容,这无疑又令读者内心产生许多波澜,不免自己进行构思和解释。最后,作者撇下所有人,终于把先生推上叙事层面,通过第三部分展示信的内容,缓缓将真相道出,读者此时才开始释然:原来如此!

  在整个故事叙述过程中,读者显然参与其中了,使故事伸展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势贯通。这也是《心》这部作品以区区十来万字和简单的故事结构而赢得无数读者和美誉的原因所在。

  3、 场景性延宕

  场景性延宕主要是指叙事过程中多次转换场景,设置了多层次的叙事发展舞台。“我”在父亲的病房里接到了信,一下子就感觉到信不一般,因此就想拆看了。可“我”先是“腾不出手,没办法开封,遂揣进怀里。 ”后来“我”起身去厕所,本来可以进入一个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和行为的场合,但是哥哥跟“我”说父亲“情况好像不妙,要尽量留在旁边才行。”“我”就“仍怀揣那封心折回病房” 。读者读到这里,不免为之一急了。

  接着父亲陷入了昏睡状态。于是亲人们开始陆续离开病房。“我”是最后一个离开父亲的房间的,转换了场景之后,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房间“偷专门时间看了。 ”但这时“我”竟然无法沉下心看先生的信,因为哥哥母亲或者伯父可能要呼叫。果然,当我匆匆看了最初的一页时,哥哥就在大声地呼唤“我”,“我”一惊,起身跑也似的穿过走廊赶到父亲的身边。场景又一次切换了。当父亲的情形多少舒缓下来的时候,“我”又退出来准备看先生的信。可是这个时候原来急迫的看信心情已经完全被打破了,“我” “心情全然放松不下来”, “刚坐下来就觉得哥哥又要大声叫我” 了。再次叫喊可能意味着父亲的离世,所以这不仅让“我”感到恐惧以至于“双手发抖”。于是我“心不在焉毫无心思地翻动信纸” 。这时候“我”已经准备把信放回桌面,似乎又要来一番延宕,怎知作者偏偏趁势将文势一提,让“我”撇到了结尾的一行字:

  这封信落到你手上时,我恐怕已不在世上了,恐怕早已死了 。

  “我”心头一震,连忙赶上开往东京的火车,终于,一封信得以在车上缓缓道来。

  在以上整个叙事过程中,场景不断转换,按照现代小说叙事理论来说,就是作者利用叙事技巧来对故事因果交待的顺序安排整合。先生的信不仅很长而且“很不一般”,如果遽然在“我”拿到信的第一时间就把内容展示出来,显然会导致叙事“失重”,既显得突兀,无法很好地达到揭示真相的收势效果,更会因此而对上一场景的无法结尾,引起小说内在逻辑发生混乱。父亲的病况的叙事将会中断,即使后来重新回归这个场景,笔力已经如同强弩之末,无力补救了。并因此损害了作品的内涵和深度。再者,在这样一个场景叙述先生的“可怕的爱情故事”,必然会导致叙事仓促,并且过分加快了叙事速度,前后衔接不自然,仿佛忽然在读者心上加上一块巨石一般,读者阅读神经会过分紧张,影响作品的艺术性。

  当然,在传统的小说里面,以《三国演义》为例,在紧张的战事中间,作者往往会宕开一笔,插上一段闲笔。比如其中一方收到一封信(通常只是一则消息,内容短小),从而了解到战场之外甚至是千里之外的动态,从而达到深处一个场景却能照顾多个场景。这种叙事手法可以增大叙事容量,减少叙事累赘。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为了转换叙事场景,对原来的战事叙事进行延宕,舒缓节奏,使叙事更加从容,使作品整体看来大气磅礴。由此我们亦可以看出夏目对这种传统小说叙事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先生的信绝对不能当做是闲笔。它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关联着整个小说的完整性,它可以使作品在逻辑上回环呼应,思想上拓展深度。所以它需要独自占据一个章节。同时,看信场景不断转换,看信行为也一直受影响,这就自然地让读者的视野从父亲的病转移到先生的故事上来,同时回归对先生的疑惑和思考,文章到此自然地就可以转入下文了。笔法可谓奇幻妙绝!

  4、心理性延宕

  作者擅长于嵌套多个故事,层层推进,不断衬托,来始终吸引住读者的心理,让读者在不断强化的文章张力中产生一种心理重坠感、迟滞感。

  同样是先爱(亲情或友情)后恨,写法各异。作者先写了先生对其叔父的爱恨转变甚至是对整个人性的绝望,目的却是为了映衬先生因爱(爱情)对K 生恨。无疑,本来K的友谊和小姐的爱情是把先生从过去生活中的阴影解脱出来强大助力,没想到仇恨竟然由此中生发,先生心灵甚至更加阴暗,甚至陷入到心灵绝境,与前文对于叔父的憎恨呼应,又形成了更加强烈的负面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最终可以把K湮没,甚至对读者心理也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

  K出生于寺院,坚毅有力,自己常常使用“精进”这个词,“看上去他比一般僧人还具有僧人性格 ”。第一年,第二年的暑假都没有回家而是在一所寺院里租一间放用功阅读圣经,甚至打算看《古兰经》,由此先生对他有一种敬畏的心理,并且在爱情上产生妒忌的心理。在恋爱方面,他条件不如K,即使从小姐房中传出的男人的说话声,也会令先生焦虑不安,由此真实地展现了先生内心世界的状态:“我在内心常对K怀有敬畏之感” 。这就为K的死做铺垫。不过,K的死也只是嵌在整个死亡叙事中的其中一环而已。

  作品最后几乎奏起死的“哀曲”:先有天皇的死,举国哀痛;乃木希典的殉死,再有父亲的病死(文中没有明确道出,但是按照正常的逻辑,应该如此),又写了先生父母的过世,K的死也被展示在人前。同样是死,死法各异,但都可以统一在一起为先生的死张本,层层铺垫,递进衬托,最后蕴藉无限力量,叩逼出先生自杀背后的无法排遣的心灵孤独和创伤,这股力量同时又冲击读者心理,让读者审视叩问自己的心灵状态。

  但是,在多层的死亡叙事中,作者同时引导着读者对作品中人物心理甚至包括自己心灵的关注,无形之中,那种极端孤苦悲凉的氛围被冲淡了,悄然间让悲观感在延宕的叙事中不断减弱,让读者在阅读结束后心灵得以“软着陆”,落实到对人性的感叹而不是纠缠于生命的消亡。

  由于作者在心理延宕上做得相当成功,以至于许多读者都在心理的迟滞感中无意识地忽视了另外一个问题:其实,作品对其他人的死的叙述是为了先生张本,而从更高一层来看包括先生在内的所有作品中人物甚至现实无数我们没有看见的人的死都是在为“明治精神”祭奠。

  “明治精神”是与明治时代一同开始的,或者说是伴随着明治时代的文明开化而来的那种自由和独立的个人精神。然而在那个并未真正自然民主的由外到内的开花的时代,那种精神总是与“孤独的悲哀”和“怀疑的地狱”有机联系在一起,这种精神是整个现代精神在个人身上的反应 。明治天皇,乃木西典,父亲,先生都是某一方面的统治者。他们的死宣告了一个时代梦想的破灭甚至是道德的沦丧。三缺主义(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 )。明治时代的史论家山路爱山哀叹:“世间不知何时又回复到旧时景象了 ”明治维新以来人们追求“开国进取求知平权”,十分渴望日本可以富强起来,巍然屹立于世界。然而现实社会中,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带来的人性异化,官商勾结,道德败坏让日本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感到失落甚至是绝望悲凉。夏目的《后来的事》中的主人公代助说:骋目整个日本,能找到一寸见方的土地是沐浴在光明之中的吗?真可谓暗无天日哪。我置身其间,一个人再怎么想有作为,又何济于事呢 ?展示了当时日本知识分子对“明治精神”消失的绝望悲凉心境和寂寞孤苦状态

  我们可以回想那个奇怪的开头,平日远离尘嚣的先生居然陪着一个古怪的洋人出现在海滨浴场熙攘的人群中,这个场景似乎把明治时代和先生一样的知识分子都缩影其中:幕府两百多年闭关禁海的时代结束了,人们兴奋地拥向新天地,便是先生也不例外,甚至他比别人更加投入。也更了解众人意欲拥抱的世界。但是在这嘈杂的人群中,先生显得分外孤独,当明治的太阳落下时,沙滩上只留下他渐行渐远的身影,终于消失在黑暗中。也许死亡能给他带来最大的解脱。

  夏目漱石作为日本现代一位伟大的作家,在《心》这部不朽名著中高超地运用了延宕叙事手法,通过重复性延宕、故事性延宕、场景性延宕和心理性延宕很好地制造了悬念,调节叙事节奏,延伸叙事深度,层层推进,深深地吸引住读者。作品进一个巨大的情感漩涡,内在情感意旨不断趋强,使作品成为一个既回环呼应又深度拓展的名著,不愧是大师手笔。更令人敬佩的是,他运用延宕叙事,在很大程度上也在提供了巨大思考的空档和空间,引导读者对社会、人性、心灵进行审视和追问。尤其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社会高速发展,迅速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但是现代化发展却出现异化的情况:人情冷漠、拜金主义盛行、两极分化、精神空虚颓废等等。夏目漱石在作品中表现出极大的人性关怀和积极入世的高尚情怀,所以他才会被日本人民称为“国民作家”。而且,夏目漱石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对人性的思考和反思,即使在今天也没有过时,甚至显得更为紧迫,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积极去探索真正有效地造福于人民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药方。正如日本评论家中村光夫所说的:“漱石思想的独创性,在于它意识到发源于欧洲的文明,在移入日本后引发了在欧洲不曾发生的问题,” 而这,使我们加深了对在一种没有信仰的情况下,人如何才能生存下驱动问题的思考。

  《心》读后感(八):人是在关键时刻才体现恶意的生物

  对于我来说,《心》中出场的三个主人公,先生,“我”,K,其实是一个人。从三个人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看这同一个故事的话,虽然情节如罗生门般完全不同,可是“心”的本质却是一样的,心就好比棱镜,入射角不同自然折射出的光也不同,但棱镜依旧是那个棱镜,人性依旧是那些人性。我是“我”,也是先生,也是K。

  很多好人在关键时刻突然就变成坏人 —— 夏目漱石,《心》

  人是在关键时刻才体现恶意的生物。一直这么相信。不要尝试去试探人性。所谓的“日常”,就好比“门”的作用。“门”不是用来防小偷的,其实是用来防君子和好人的。小偷只要想进去,一扇门是挡不住他的,但门却能挡住多数君子,假设没有门,露财于外,试问多少人不会萌生不正之念?世界上很多事就是这样,防君子不防小人。

  其实,先生,我和k,真的是坏人吗?

  恐怕不是的。

  他们只是做了自己而已。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各自想要守护的东西。

  对错这种道德判断只有留给上帝。留给人的,只有各自的立场和利益。刻画入微的人心恶念,震撼之余,也不由害怕,因为仿佛作者揭露的就是自己。

  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黑羊”罢了。

  《心》读后感(九):愿,安

  上一次读日本文学,是川端康成的《雪国》。也许当时年纪尚小,不太能理解日本文学的这种淡雅寂静美。虚无缥缈的对话,没头没脑,没来由没道理。沉静的周遭环境,让人昏昏欲睡。

  直到读了这本《心》,对于日本文学的看法开始改观。以前不太能在嘈杂的环境中阅读,但是这次一进入心,四周都好似不在了,我的世界一片宁静。

  故事情节简单而淡然。两大主人公,我与先生。故事围绕我认识先生,靠近先生,离开先生,读懂先生这四部分缓缓展开。传承日本文学的特色,我遇到先生以及想方设法靠近先生也是无由来的。读完整本书才发现其实我和先生是如此相像。都是孤身一人,内心深处渴望有人来拯救自己。第一部分我没有任何理由地拼命靠近先生。

  第二部分我回到家后,关于我这个人的事情逐渐展开。拥有一个得病的父亲,一个孤单的母亲。都在外地的兄弟姐妹。我是要回东京还是守候在家乡,我游移不定。

  本书最高潮在于先生的长信。先生交代了自己为什么怀疑世界上的所有人,包括自己。为什么老是封闭在一个人的世界。被叔父欺骗,K的自杀……最令人悲伤的是,讨厌叔父的先生在K死后居然发现自己和叔父成了同一种人。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先生再也无法直面世界、人生与自己,包括他深爱的妻子。更可怕的是,日复一日地忧郁,在先生终于发现自己好像是另一个K之后乍然截止。最让人震惊的,在我看来,是先生、叔父和K以及我四个人之间的相像处与纠葛。什么是真的善。什么是欺骗。什么是友情。什么是亲情。什么叫做孤独。什么是无助。在认清世界讨厌世界,认清自己讨厌自己后的悲戚,好似能为先生的自杀做出一丁点解释了。

  人性,沉重的话题。我不能想象自己在面对友情与爱情矛盾时会怎么样。大约是痛苦罢。只是我会努力走出那个困境。毕竟日本的自杀之美,我无法体会。愿,安。

  《心》读后感(十):白纸难当,黑暗到底

  其实我对于人性是一向的悲观态度,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每个人都有个人性的底线,当诱惑到达一定的水平的时候,我们便会放弃自己的底线,屈从于欲望,我不敢说每个人都适用,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平凡之辈来说,大抵如此。

  所以看到本书的时候,我反而很珍惜这样的纯粹,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这样的人存在了。

  在这本书里,先生先是受到了利己主义者的迫害,开始了对人性中利己主义突然的觉醒和防范,进而,在面对最重要的情感之一爱情的时候,自己变成了一个利己主义者,间接导致了K的死亡,先生得偿所愿,却备受煎熬和悔恨,他最看重的爱情最终还是敌不过自我的厌弃和对世界的厌弃,最终选择放弃这个生命。

  其实想当白纸很难的,一旦有了一个墨点,我们就会觉得这个墨点触目惊心,许多电影电视剧中的悲剧便来源于此,最后总要大费周章的救赎,然而更多的人便是一张花纸,多一个墨点和少一个墨点几乎没什么区别,也没什么压力。

  我想我们大抵都有这样的过程,无忧无虑的活着,然后在少年或者青年的某个阶段总会被这个社会残酷的现实一棒打倒在地,我们不明白,人怎么可以这样,一片真心得不到同等的真心相待,我们痛苦不堪,对世界有些微厌弃对别人有些微蔑视,然后我们看着那些无意伤害了我们的人,毫无负担地活着,并且活得更好,我们无意间仿佛掌握了这个世界的生存套路,慢慢地对这样的行为熟视无睹,并且,自己也开始变成这样,别人怎样重要吗?如果我自己没法活得很好,这个世界怎样与我有什么关系?别人根本不在乎你的付出,既然如此那就对自己好一点吧,这样最起码有最实在最快速的回报,于是我们变得理所当然。

  正因为理所当然,所以在读本书的时候,我一开始是不适的,感觉是知识分子假模假样的把戏,直到书中的“我”毕业后回到家,我突然有了代入感,我仿佛找回了部分的自己,最后,我为“先生”的挣扎而落泪,这种挣扎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经历的常态,先生却忍受不了这种折磨而选择离去,我们大多数人,却选择融入这黑暗中。

  夜即将来临,我感动着写完,喝罢这杯咖啡,还是要在夜色中回家的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心》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