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经验的疆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经验的疆界》的读后感10篇

2017-12-31 21: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经验的疆界》的读后感10篇

  《经验的疆界》是一本由[美] 詹姆斯 G. 马奇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128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01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验的疆界》读后感(一):为什么管理界的大牛竟说体验式学习不靠谱

  请你回想一下,当你在听某位成功人士的演讲时,或者读到某位大咖的自传时,你是不是会有种醍醐灌顶,好像打了鸡血的感觉,你是不是也觉得只要自己能学到那些人的其中一项本领,自己也能有所进步呢?于是,从此以后,你也加入了凌晨4点半的人群当中名。但是你可能也渐渐疑惑,怎么自己和那些成功人士的距离好像并没有因此缩小呢?放心,跟你有一样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包括我自己。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在美国管理学教授詹姆斯·马奇在《经验的疆界》这本书里面,找到了一个答案。马奇认为,从经验中学习未必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

  那说到詹姆斯·马奇,你可能还没怎么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是他可谓是管理界的一代宗师。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组织心理学行为经济学、领导力、计算机模拟和统计学等等。而这本《经验的疆界》是根据他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所做的3场演讲编写而成。这3场演讲主要都是围绕一个问题而展开的:从经验中学习为什么并不一定能保证成功。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作者把体验式学习分成了2种模式。第一种模式被称为低智low-intellect学习。这种模式是指,当你一旦发现自己或者别人是做了什么事情之后成功的,你就会直接复制自己或者别人曾做过的那件事,你并不需要知道,自己或者别人到底是不是因为做了这件事才导致成功的。和这种模式相对应的第二种模式,则被称为高智high-intellect学习。这种模式就要求你要在理解自己或者对方所做的事情与成功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基础上,再来思考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不过,作者认为,这两种学习模式并没有高低之分,他们都各有优缺点。优点那自然是不必说了,那下面我就来重点给你来分析一下,这两种学习模式分别有哪些缺点。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学习模式。具体来说,这种学习模式还可以再分成3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试错trial-and-error。打一个比方,当你走在一个迷宫里时,你不知道到底哪条路可以通往出口,这时你会怎么做?大多数人可能就会选择随便挑一条路,大胆地往前走。如果此路不通大不了就换条路走嘛。商业世界当中,这种试错的案例很多。如果你经常看美剧,你会发现很多美剧的新剧的第一季第一集标题都是一样的,叫做pilot,Pilot在英文当中,可以指飞行员,也有领航、试用的意思。所以这个标题的意思就是在告诉观看者,这是一个试播集。为什么要专门制作一集用于试播呢?这是因为制作一部新的电视剧往往需要耗费很多资源,而各大电视台又不确定这些新制作的电视剧是不是一定符合大众的口味。所以,他们就会在大规模播放之前,先制作出一集,放映给像是记者或者某些内部人员观看。如果试播集不受欢迎的话,那大多数电视台就会选择直接放弃制作这部新剧。

  第二种方式是模仿imitation。这也就像刚才我说的那样,你会直接模仿、复制对方那些与成功相关的行为。同样道理,如果你看到,对方是在做了什么事儿之后失败的,那你自然也会选择回避那些事儿。在商业领域,你会发现很多创新性的成功其实都或多或少涉及到模仿。比如,马云的淘宝最初也是模仿美国的Ebay而建立的。而在看到微信中国的成功之后,扎克伯格也模仿起了微信的公众号功能,在Facebook上开发了一些聊天机器人,让用户在与这些机器人聊天的时候,获得最新的天气信息或者头条新闻

  最后一种方式被称为天择selection。这个天择的概念,你是不是听起来好像跟生物学里说的物竞天择有点相似呢?其实它就是来源于进化生物学和进化经济学。简单点来说,天择就是指,当你发现你的某些行为,比如规则或者产品,与之后的成功有关的时候,那你就会选择不断地重复和加强这些行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当有些公司的领导者发现在引入了KPI考核制度之后,公司的销售团队的销售业绩竟然开始蒸蒸日上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领导者可能就会选择保留并且反复跟员工强调KPI考核的重要性。但是,这种做法也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领导者可能就更加不愿意去探索、尝试一些新的做法和新的事物

  除此以外,作者还认为低智学习的方式还存在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作者认为世界实际是很复杂的。

  冰山

  《经验的疆界》读后感(二):今年读过的最难的一本书。

  这是我年度阅读书籍中最难的一本。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特地去知乎看了关于怎么集中注意力的问题,甚至祭出了多年未使用的指读大法。

  同时,为了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我还复习了统计学、生物进化论、管理学中的相关概念,整个阅读过程是一次对自我认知边界的探索,也是对以往知识框架的一次重构。

  直到啃完第三遍,我才鼓起勇气决定写下这篇读书笔记。

  什么是智慧

  智慧一般包含两个相互联系有所不同的元素:有效地适应环境优雅地诠释经验。

  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看,进化是没有方向的随机突变,而适应是在特定条件下进化的一种结果。所以谈及适应,就不能忽略其外在的条件,生存和延续是智慧的本能,而适应是智慧生存的先决条件,也是智慧对外部条件的一种反馈。

  诠释为什么在智慧中如此重要,是因为智慧想要得到延续,需要渗透在经验中,供人理解并实践,同时与外部环境发生关联从而不停地适应环境。诠释是一种话语体系,一种历史或者哲学上的意义构建,它可以从某一个角度接近智慧的本质,但不是智慧本身。

  很多宗教团体,从诞生之日延续至今并未消失,很好地解释其对智慧的运用:教义不断修正以适应当今的社会需求;从已经确证的领域如医学、物理、天文、生物学中退出而不再过度诠释;从恐吓信徒到变为劝诱等。

  我们如何从经验中获取智慧:

  从经验中获取智慧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这两种并不完全独立存在常常兼而有之,而这两种均有各自的问题存在。

  第一种模式被称为:低智学习,是指在不求理解因果结构的情况下复制与成功相关的行动

  第二种模式被称为:高智学习,是指努力理解因果结构并用其指导以后的行动。

  马奇在文中指出低智与高智并无优劣之分,高低并无褒贬之意。我以为高低的区别是从事件流中获取信息的位置不同罢了。

  低智学习,基础是复制成功经验,这种做法常常直接产生规则和极其有效的启发式行为。大象并不会看地形辨方位,但它能从群体的有效记忆或者头领的成功经验中找到曾经去过的水源地增加族群的生存几率;丛林中的黑猩猩同样也通过观察学会用石头砸开坚果外壳获取食物。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与成功相关的行为意味着更好的结果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多的繁衍机会

  低智学习常见的方式有三种:

  1、试误,即对各种可能的选项进行排列组合并亲自尝试观察结果;

  2、模仿,即观察其他成功者的经验,并直接重复其成功的行为,回避其失败的行为;

  3、天择,即繁殖与成功相关的属性如规则、程序、形式,淘汰与失败相连的属性,为成功提供生存的土壤。

  然而低智学习也存在其固定的问题:

  首先历史是复杂的,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历史的走向,在现实世界中复制成功容易犯下迷信和误设的错误;其次历史充满随机的不确定性,要找到最佳选项需要解析信号、噪音和样本量的联合效应,根据历史经验变现极有可能偏离深层现实;再次,各种选项潜在的结果分布收到选择和选择结果的影响,即选择本身会改变结果的分布;最后,经验的抽样率受样本结果的影响,即在复制成功的同时会忽略失败行为中的隐含信息,而这些隐含信息有可能是相当重要的。

  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人们会在小概率高收益的事件中选择保守的策略--如重大科学突破,因为可供学习的成功经验少,学习者更可能下意识学习规避、保守的策略而放松大事件可能性的行动(高度努力,积极投入);同时在一些小概率的高风险事件中,如核电站安全事故,因为没有经历过事件,个体会下意识学习加大事件可能性的行为(放松警惕,马虎大意)而让事件变得更加可能出现。

  高智学习,在动物中并不常见,只有人类才会观察历史,理解深层因果结构,并用故事(自然语言)、模型(符号语言)和理论形成知识加以传播。

  自然语言强调主题和语法,主张用有文法规则的叙事表征生活,符号语言强调数学框架,假定和推导,主张用有数学逻辑和规律的模型来表征生活。

  同时,故事和模型是两种压力的产物,一方面故事必须足够精妙有趣方能彰显人类智慧,另一方面又必须简单到足够让人理解。这本身决定了故事和模型的弹性,随着受众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应当认识到,人类对经验的储存回忆能力有限,对经验的分析能力有限,同时人类还固守成见,对先入为主观念坚持大于后入观点的挑战。人类偏爱简单的因果关系,并相信原因必在结果附近。

  高智学习中,涉及到把经验的模糊性和复杂性转化为故事和模型,其技巧就需要在这些学习者天然的缺陷中保持平衡。故事和模型是用来被学习者理解的而不是用来反映现实。

  通过故事和模型学习,简化了复杂的因果关系,忽略了二三阶效应等,还常常有过度诠释的嫌疑。

  更重要的是,高智学习具有循环性,这一根本特征从构建故事和模型的起点开始,即我们从经验中构建故事和模型,又用故事和模型去理解经验,我们把经验封装在自己的框架中。

  故事和模型所要反映的深层现实很难从日常经验中挖掘,简而言之,世界太复杂,经验太贫乏。

  经验到底能告诉我们什么:

  1、组织和组织中的人采取行动,观察行为结果并据此调整期望和理解,以求智慧。低智学习与高智学习同时存在;

  2、在可以反复练习积累经验(熟练)的、相对独立、相对狭小的领域,以上方法可以带来明显改进;

  3、因果关系复杂、练习机会较少的领域,经验不是好老师,但经验诠释可以促成共识、营造感情

  4、新事物容易受到有效学习的打击,组织能够对新事物的出现和成长进行程度有限的策划。

  本书120多页,参考文献就占了总篇幅的四分之一。它不同于有严格推理论证过程的学术著作,更像是一位智者语录,每一句话都包含巨大的信息量。

  李光耀的对话录和卡尔维诺的新千年文学备忘录均属此类智慧高度凝练的语录体著作。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从你阅读的第一分钟起你就开始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看到它,并在此后很多年不断让你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读这本书还有一个显而易见好处,那就是让人不再迷茫。因为你会发现你不是唯一那个对某些问题感到困惑的人,早有先贤大智们在这些分岔的小径停留过,并留下驻足的印记等着对后来人醍醐灌顶。

  《经验的疆界》读后感(三):5次失败烤鸭经验的疆界

  非书评,只是一个烤鸭考到痛到不敢刷题的人自我心理疏导。

  1 背景

  严格来说其实是6次,其中第2次是在台湾考的,属亚太考区且裸考,就不列入系统比较了。

  第一次,2016年10月22日

  总分6.0 听力6.0 阅读6.0 写作5.5 口语5.5

  第二次,2017年5月13日

  总分6.0 听力6.0 阅读6.0 写作5.5 口语6.0

  第三次,2017年5月25日

  总分6.5 听力7.0 阅读6.5 写作6.0 口语5.5

  第四次,2017年6月17日

  总分6.0 听力5.5 阅读6.0 写作5.5 口语6.0

  第五次,2017年7月8日

  总分6.0 听力6.0 阅读6.5 写作6.0 口语5.5

  2 笼统的分析

  悲观角度:

  从表面上看,好像这9个月没有任何提升,听力做了近百篇听抄,短暂上市到7又回归到6,阅读的0.5也就是2道题的差别,像彩票因素,写作废了不少劲,仍不确定6.0是否稳定,口语短暂提升到6.0,也不知道是模板被抓还是能力受限,又回到了5.5。

  乐观角度:

  总分,即便都是6.0,我是从5.5-6.0分档到了6.0-6.5分档,而且属于裸考也不会掉到单科5.5以下。

  听力其实最近有点开窍,有意识的划分chunk了,以前周璐的练习方法我觉得不适合我,我有点盲目迷信她的所有东西着急追求TAS练习,忽视了AI的模仿,导致TAS疲于追求速度而且把文章变成片段,无法体会整篇的考点。最近体会到听力和口语的联动关系,流利说从痛苦变成如鱼似水,但是TAS就放下了。它是好的,但是不适合我,我应该分析TAS设置的目的,变成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

  阅读的0.5虽然不多,但是从智能看两篇,到三篇能看完,这个能力很不简单。这个我有信心提升并且巩固到6.5-7。

  口语,我的发音和流利度都很不错了,相比于第一次的5.5是发音硬伤导致,后面的5.5是发挥问题和题库彩票因素(特别是P2、P3)。

  写作,之前的5.5也是硬伤导致。现在,小作文基本无硬伤,但要时常回顾笔记,还无法做到流畅而出,大作文的宽度还不够,模板也不深,但是对于6分要求了然于胸,属于强化输入模式能无意识流出(耗费时间和金钱),缺少刻意练习。

  3 切片分析,找原因的原因

  3.1 第一次考试考得还不错(相对于能力发挥)的成功经验:

  1一点正常程度的紧张,没有任何暴躁或焦虑。可能是因为整个XDF的班级水平岑参不齐,又有喜欢的老师(Hui)的鼓励,觉得自己至少能考5.5,够申请用了。这里得说一下,当时遇到了一个很讨厌的老师(Jin)各种打击我说了很多不好听的话“你这口语还想考6”、“看你的作文真辣眼睛”、“像你这么大年龄、上过班的人还没逻辑,怎么做到的”,每一句话都像锥子,但是明确无误的指出了问题所在,也是我导致对自己的成绩没有报太高期望,考到6.0就十分满足的原因。当时最不喜欢、差点当掉她的课的Jin其实并不是坏老师,想想后期,在网络上报班时遇到的各种名师,都吹捧“用了我的方法一周从5提到7”,给了我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不可怕,它破灭时带来的崩裂感很可怕。

  2考前刷了一周成套真题,上午真题(模拟考场),下午解析。当时是XDF强迫的,记得每到测试环节教师里哀鸿遍野,同学们还会想一些小的招数来CHEAT,比如放大听力间隔来读题,拼写用手机查单词等等,现在想想即使打折的真题测验是有用的,一方面在于量足够大,至少1周的训练量,另一方面在于及时的回馈总结,特别是Hui用小组带我做词义替换。后来我真题刷的不成功也在于这两点没做到。

  3做题沉得住气。当时有一种奇怪的本事,大概是因为知道自己能力有硬伤,读题的时候还特别轴的要读明白意思,不愿意用技巧(Hui不讲技巧,我一开始还不爽,现在想来有道理)当时有几个很好的习惯,一听力读题翻译成中文且做标记,二阅读扎实的读整篇文章而不是一不会就跳题。

  3.2 第一次考试的失败经验:

  1能力硬伤。单词拼写、听抄能力、阅读速度、词伙的积累。

  2练习的量还是不够,特别是写作和口语。

  3,3 上面的经验太肤浅,深层次的想一下问什么:

  1为什么不紧张:对自己的期待值没有过高,没有想花了3w的课投入了1m的时间就转身成为6.5达人。而后期展现拉长到3m的时候变得急功近利,看重单科分数而不是

  2是刷题导致的能力提升吗?不完全是。题感固然重要,其实第一次考的时候很多题的方法还没有掌握偷,特别是听力和阅读,后期听力和阅读的解题方法听了很多

  3.4 第三次考试考得还不错(目前最高分)的成功经验

  1临阵磨枪。写作、口语都磨了两周左右,

  2心态稳,特别想生日那天刷出来,还想刷出来好带麻麻一起玩,前三天还闭关不见朋友。当时经历了两个波折。一个是口语考场上发现没带身份证,很镇定的回旅馆找,淋了雨也浑身湿透的考试假装不在意。二是听力发现漏听的时候就淡定的填卡,而不是埋怨自己。

  3阅读、听力质朴的学习模式,没有用技巧,用的是应试的题感来做。后期我的听力放弃了题感,着重去听全部句子导致注意力问题出现,阅读则着重速度,忽视整篇文章的意思,这是技巧之弊。

  4写作,考前刷了一天的课并且写了一篇大作文(模板),小作文考专题方法重学了一遍。能写到6有点运气的成分(话题顺手)。

  3.5 第三次考试的失败原因。

  1没有事先准备的习惯,check伞和身份证,导致第二天淋大雨影响了部分口语发挥。

  2依赖模板,没有把口语模板转化成自己的内容。

  3.6 目前的问题:

  1心态问题,相信通过这篇文章,已经可以调整到normal了。

  2拖延问题,缺乏老师的盯人我学习很难自觉,习惯避重就轻。还会给自己找借口,比如喝个奶茶啊、睡个回笼觉、吃了晚饭好困、年纪大了专注时间有限什么的。如何延迟满足、脱离舒适区是一生的功课,也是每一天的功课。

  3经验与学习的交互。最近迷信技巧和模板,看了这本书才明白自己陷入了“复制成功”的误区。

  4 调整方针和策略

  4.1 针对已梳理问题的策略

  1心态:反思、每日复盘,提醒自己要感恩、做当下最重要的事。适时地虚构一下未来伦敦生活的幻想。最重要的是降低期望,关注由月-周-日-时切分的小任务,而不是为了刷不到6.5怎么办。随后会整理为了6.5这21日如何训练,保证三周内覆盖所有重点还保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然后就是执行的问题。

  2拖延:如果我今天不刷第一套题的话,我就是行动上的矮子,下次考试还是6分。我得让这12000块的考试费有所价值,如果我今天做了改变那就值得。Vice versa。

  3学习模式的系统升级:就像是高考的最后一轮,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查漏补缺+题感强化,不能再用老的、高耗时的学习模式了。要针对我的每一个单项里出现的每一个题型的问题,有重点的攻破。比如单选题不行,就只看单选题的课,然后一天只做单选题。把思路用到无比活络,闭上眼睛能想到做题顺序和易考盲点等。

  周计划

  测试阶段:7.22-23,1+1+1计划

  做1套模拟题,精析;背1篇大作文,是的背诵,先输入再输出;做1个完整的专题训练(听力S3)。

  巩固提升阶段:7.24-8.6,1/1+1/2计划

  养成一个固定的练习模式,一三五套题日,二四六专题日。

  题感巩固阶段:8.7-8.11,每天都是套题日。

  【1之套题训练日】

  每一套题的刷题要求:

  1上午模拟考场:用答题卡,且控制时间。听力10分钟答题,阅读每20分钟定闹钟。

  2下午错题统计和分析:用B5方格本手写整理,用语言来描述错音,听力题用错题五问,阅读题用精读分析法,文末最后是这两种方法。

  【1之主题训练日】

  每个主题日的刷题要求:

  1可以先刷题,也可以先听技巧课,看自己的掌握程度而定。

  2要求是限时间内能完成。阅读约1题1.5min(60/40),听力对于考点句全部AI。

  一天只做听力或阅读的一个类型题,要求把手边该类真题全部做完。

  【1/2计划】

  早上的第一个小时口语topic打卡

  要求:369。一边用小本做note(浓缩到9word的关键词,每par3个表达拆解,每次6个par)

  晚上的最后一个小时背1篇作文

  要求:闭上眼能梳理出文章结构

  每两天模拟一次口语考试。

  【彩蛋任务】

  7.26日,发一篇大、小作文给kunt批改。

  8.2日,发第二次批改作业。

  附1.听力之错题五问

  1能否读出题点?

  2定位答案句是否有问题?

  3定位答案句之后能否做到精听?

  4精听时能否听出题点?

  5读原文答案句或相关段落(讨论类)能否读懂?

  ※若不懂,补充场景词汇。

  附2.阅读之精读分析方法

  1做完错题做HIT LIST(剑10-12必做),用B5方格本整理。

  2整理每道题的替换词

  3判断文章结构

  《经验的疆界》读后感(四):我们要如何追寻智慧?

  经验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依靠?经验在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有什么意义?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很找不到标准答案。按照传统看法,从经验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追寻智慧的重要途径,我们很多时候都是靠着个人经验、模仿等方式来学习成长的。《经验的疆界》这本书对这些看法进行了逻辑分明的阐释,指出了我们忽视的很多问题,把最常见也最容易忽视的问题讲出了完全不同的意味。这本书主要讨论经验在组织学习中的作用,但其中蕴含的智慧也可以推广到个人学习的领域中来。

  刚一开篇,作者便抛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理论,组织的三大特征和智慧的两个要素:

  组织的三大特征是:

  1. 组织内部存在利益冲突。

  2. 组织适应涉及数个嵌套水平上的同步交互适应。

  3. 组织的环境由其他组织构成。

  智慧的两大特征是:

  1. 有效地适应环境。

  2. 优雅地诠释经验。

  这两处归纳是后文关于经验为何在组织中效用有限以及人类经验学习的相关讨论的基础。

  紧接着的第二章中,作者对经验学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分类:低智学习和高智学习。

  所谓“低智学习“指的是不求理解事物背后的运作规律地对目标进行模仿,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邯郸学步。而”高智学习”则是在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习行为,校园教育中我们可以常见到高智学习。作者随即对低智学习的模式以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这一分析过程对我们来说非常有参考价值。作者指出了什么样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而什么样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归纳一下,复制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验本身的性质,复杂而模糊的经验是难以复制的。这背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试举其中一些因素:

  1. 历史是复杂的,背后的因果关系很难厘清,因此简单复制历史上的经验容易犯错。

  2. 历史有一定随机性,这种随机很容易被人忽视。

  3. 由于马太效应和练习效应的存在,很难确定最佳选项。

  这一章最后,作者谈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人类的自负,人类往往倾向于把低智行为当作高智行为,即为低智行为找一个高智解释,相信这一点不难理解,我们在历史、传记等材料中很容易看到这类行为。

  第三章作者主要讨论了高智学习,人类最擅长的高智学习方法是通过讲诉故事和构建模型来学习,这是与人类认知特性息息相关的,但这一方法的准确性却有待商榷。一方面由于故事复杂度与理解难易互相冲突,如果对故事进行过度简化,背后的逻辑关系又难以准确表述;另一方面,故事讲述者和受众本身都对故事的效果产生了影响。

  作者最后指出,寻找和培养能够阐释最大可理解复杂性故事和模型的人依旧非常重要,拥有这类能力正是智慧的重要象征。

  最后一章对全书进行了归纳,经验也许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不是特别好的老师。作者从前几章的讨论中得出了四个一般性的结论:

  1. 组织以及组织中的人采取行动、观察结果、调整期望,以寻求最优行动,这个过程有低智部分,也有高智部分。

  2. 经验能够取得显著成效的是在那些相对狭窄、独立的领域,尽管在这些领域中经验也无法给你带来最优选择。

  3. 因果关系越复杂,经验的效用就越低。经验以故事形式出现时,容易促成理解。

  4. 想要从经验许学习中获得长期效果,就需要进行大量尝试,但这些尝试对行为本身又往往有毁灭性。

  可以说全书的信息密度非常高,值得一读再读。

  最后说一点其他方面的感受:这本书有趣之处还在于其行文风格上,作者用非常理性的视角审视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行为,整本书中所涉及的领域远超管理学的范畴,一路读下来逻辑分明,同时有一种站在人类物种以外审视人类的感觉。不过整本书里透露出来的真理的不可知性,真是让人觉得这个世界不完美。

  《经验的疆界》读后感(五):组织学习中的局限性——《经验的疆界》读书笔记

  组织是指公司、机构等以团队、团体为单位运作的客体。因其自身的特性,组织的学习与个人的学习机制有所不同。 在这本书中,马奇并没有指出什么方法能使组织的学习获得成功,而是通过阐述组织的局限性,划定了一个界限。这比成功教条更具有可参考性,也比成功教条更加应该在运作组织时在脑海中贯穿始终。(为何成功模式不够可靠,也是该书论述的其中一个观点呢)因为知道前人走过的坑和可能走过的弯路,能使人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可能正在犯的错误,从而远离弯路,更趋向于成功的大道。

  组织犯错的原因,可以归于两方面:

  一、组织学习方式本身的局限性;

  二、组织自身特质决定的局限性。

  组织学习方式的局限性:

  人类学习的方式总的来说都是经验的学习。马奇将其分为低智学习和高智学习。

  低智学习指在不求理解因果结构的情况下复制与成功相连的行动。经常产生规则和有效得惊人的启发式行为,产生复制成功的效果。低智学习通过三种模式来复制成功,即,试误、模仿和天择(持续与成功相连的属性,淘汰与失败相连的属性,相当于斯金纳实验中的鸽子知道了按按钮能掉食物就不停的按;一只猫被热炉子烫了一次就再也不碰炉子)

  高智学习是通过故事与模型来学习,“要求理清事物的因果关系,并用叙事、模型或者理论阐述出来”。它讲究精确因果关系的阐述,致力于规律的总结,让人费解的数学理论模型,和稍加注意就能看懂并能轻易发现它的荒谬之处的管理学模型,都可以属于高智学习。

  有趣的是,人类偏爱高智历史解释和高智学习,喜欢使用高智词汇来描述某些行为,所有有些看起来像是高智学习的描述实际上也不过是低智学习。

  为什么复制成功(或者说低智学习)不能保障成功率:

  1.历史是复杂的。

  2.历史充满随机不确定性。

  3.众选项的潜在结果分布受到历次所做选择以及历次变现结果的影响。 这里有一个例子,即胜任力陷阱: “因为练习效应的存在,所以通过复制成功寻找最佳选项容易出现问题。既然绩效是由胜任力和潜力共同决定的,那么有了练习效应就更难找出更具潜力的选项。极有可能,一个潜力较低的选项会因为学习者比较擅长而胜过一个潜力较真的选项。 ”

  4.经验抽样率受样本结果的影响。样本越小,抽样误越大。 这点,再加上前两条的前提:历史是复杂的,历史充满随即不确定性,所以能够作为同一个变量组的样本量及其少。继而造成误差越大。

  通过故事与模型学习的高智学习也有局限之处:

  1.故事与模型的建造多出于个人之手,它地局限性就与人类作为个体的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风格有关: “人类存储、回忆历史的能力有限,对服务于当前信念和欲望的重构记忆敏感。人类地分析能力有限,对加诸经验之上的框架敏感。人类固守成见,对支持陷入之见的证据敏感。人类固守成见,对支持先入之见的证据不如对反对先入之见的证据挑剔。人类既玩去观察又扭曲信念,以提高两者的一致度。人类偏爱简单的因果关系,认为原因必定在结果附近、大果必定有大因。与比较复杂的分析相比,人类更喜欢涉及有限信息和简单计算的启发式。人类阐释经验的这幅图景,证据充分、众所周知。人类故事讲述之所以表现出这些特点,根本上是因为社会阐释具有相互连接、共同演化的特征。”

  2.日常生活的观察与阐释一致度几乎肯定高于真实值。

  3.故事和模型简化复杂的因果关系,减少所涉及变量书目,经常忽略二三阶效应、最小化反馈效应、掩饰时滞变异。

  4.中央极限定理:反映在典型故事之公认框架中的经验汇集,会减弱对直接经验的阐释造成干扰的随机噪音。即,物理实验课上得到的结果不好,说明我们的实验技术不合格,而不是理论有错误。

  组织的局限性所在:

  组织使用知识,形成方式并不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基于经验的。

  1.有关组织的信念,大多衍生自一些简单的假定。

  2.有关组织的信念,大多是在工程学知识观的指导下形成的。工程学知识观追求的是,弄清产生某个结论的充分前提。就想学骑自行车的孩子,不求理解自行车动力学原理,只想知道哪些动作和反应足以维持平衡和前进。

  3.组织不求理解复杂的世界,但求创造一个自己可以理解的比较简单的世界。对人类行动者分类、培训、约束,让人类行动者好理解、好管理。组织不预测多方博弈的结果,而是协调多方的不同期望。

  这可能导致次优选择,不大可能有效的揭示深层因果结构。

  4.经验的鲜活性,使个人和组织容易把直接经验看的比理论总结的经验重,因为直接经验不需推广,就能在个人和组织中应用起来。 5.组织容易盲从,而真相是模糊的。

  马奇举了《皇帝的新衣》的例子,皇帝的新衣告诉人们社会舆论的威力和盲目从众的危险。但现实比皇帝的新衣更加危险,因为皇帝的新衣中已明确指出了真相,而现实中真相是模糊的,人们口中的真相不过大多数人的共同看法。

  组织不断学习与创新的契机:

  组织适应如何制造产生新事物的条件

  以上讲了组织在学习中因自身特质容易失败的原因,但组织仍能不断的学习创新,也归功于它身上谈不上好的一些特质。

  1.组织总是在适应中不断变化。 因为组织内部存在利益冲突;组织不仅需要内部的不断相互适应,也需要与外部的其他组织同步调整、共同演化。虽然变化的方向总是难以把控。

  2.成功带来的宽裕以及与之相连的控制减弱,进而鼓励尝试、避免新想法早夭。宽裕是由高效制造的,但是宽裕有助于保护愚蠢免遭消灭。 3.管理者的狂妄自大,导致他们过分支持有风险的新想法。 4.对想法过度乐观。

  因为有时人类具有一些乌托邦智慧,即,因为迷恋理性智慧,于是迷恋抽象思维和模型产生的想法。

  乌托邦智慧是如何在人类共同体中繁殖的?一个可能的答案是搭乘。中性或有害属性因为与有益属性相连而存活。

  组织经验学习的一般性结论:

  这是本书中唯一几条正向性的总结,但也十分刻制谨慎,致力于描述与区分。

  1.组织以及组织中的人采取行动、观察行动结果并据此调整期望和理解,以寻求智慧。

  2.在可以反复练习积累经验的,相对独立的、相对狭小的领域,以上机制可以id明显的改进。

  3.在因果关系复杂、练习机会较少的领域,经验不是好的老师,因为不能可靠的为绩效改进提供清晰的依据。

  4.一方面,从经验中学习,要想发挥长期效果,就要进行大量尝试:另一方面,从经验中学习,倾向于灭绝尝试。

  5.一般而言,单位成本随着经验的积累而降低(或者说,生产效率随着经验的累计而提高)的现象相对比较容易观察到。

  《经验的疆界》读后感(六):认清这个世界的真相后,你还能对它保持好奇吗?

  钱丢丢《每天听本书》D35-《经验的疆界》-詹姆斯·马奇2017.8.1 今天听的这本书《经验的疆界》,作者詹姆斯·马奇,是世界排名第二的管理学大师. 那排名第一的是谁呢?就是人尽皆知的彼得·德鲁克。 那么这个排名是怎么来的呢?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是有凭有据的。说有一天,这些管理学界的专家们说:咱们管理界谁最厉害呢?咱们投票排个名次吧!于是这些管理学界的专家们就投票选出了管理学界“大师中的大师”,排名第一的是德鲁克,第二名就是马奇。 马奇在这本书中以独特的视角解析了经验的作用及局限性,教给我们什么样的经验适合用在什么样的领域,让我们可以正确的使用经验而不被经验所局限和误导。 全书分三部分:一是抽离与整合经验。二是什么是低智学习?有什么特点和局限性?如何突破?三是什么是高智学习?有什么特点和局限性?如何突破?(具体如图,图片来源:得到)

  《经验的疆界》读后感(七):书摘

  53:民族感涉及对一个想象共同体的理解,这个想象共同体以建构历史为基础,建构历史的制造过程,明智地结合了健忘、发明和诠释。

  55:尼采把历史学家的工作说成是“在老主题上翻新花样,把流行小调提升成普世象征,并且 证明其中 存在一个深奥的、强大的、美丽的世界”。

  58:对初尝云雨的人而言,所有房中术都是令人兴奋的新发现,不管其他人对这些房中术有多么熟悉。

  65:大多数自然过程或对自然过程的理解 会展现一些解释不了的变异,几乎每个知识领域都为其解释不了的变异贴标签 :人格、权利、领导力、文化。

  73:美国网景公司创始人之一的马克-安德森再一次访谈中说:“根本变革始自离经叛道。引发根本变革的想法,必须最初在世人眼中是最疯狂的。如果哪个想法看起来不错,那么一定有很多诸如微软之类的大公司已经在实施了。”

  86:同一管理行为,可以贴上“大胆的”标签,也可以贴上“冲动的”标签;与之相反的管理行为,可以贴上“谨慎的”标签,也可以贴上“保守的”标签。“自大的”管理者与“自信的”管理者之间的区别非常模糊,就像“没有主见的”管理者与“尊重他人意见的”管理者之间的区别一样。

  86:理解不了某事物,就给他贴上一个标签,让它在语言学上看似被解释了。

  88:经验也许是最好的老师,担不是特别好的老师。

  90:“几近历史”,near history,意思是很有可能发生但实际上没有发生的历史。

  《经验的疆界》读后感(八):为什么大公司无法创新

  人有两种学习方式,一种是低智,一种是高智。低智的意思是不需要理解内容,只是照着做。高智模型,需要理清事物的因果关系,并用叙事(自然语言),模型(符号语言) 或者理论阐述出来。

  我们学习中有很多低智的学习方式,但是不是说低智就是不好的,这两种学习方式没有好和坏的区别。

  使用低智的方式复制成功的三种方法

  试误,亲自摸索,不断尝试,观察结果,复制与成功相连的行动,回避与失败相连的行动。跟跳舞,学游泳之类类似,不需要对内容完全了解,根据情况自己做判断。

  1 老虎机问题,各选项的结果分布是未知的,学习者可以通过选择某个选项并实施来了解这个选项。通过一段时间来收集更多信息。

  2 T型迷宫化方法,一般而言,随着经验的增长,学习者的绩效会改进,但是,有些情境下,学习者做出的选择,并不符合表面上的最佳策略。

  模仿,观察其他行动者的经验,其他行动者采取了什么行动获得了成就,那就采取什么行动。其他行动者采取了什么行动遭受失败,那就回避什么行动。

  天择,繁殖与成功项链的属性,如规则,程序,形式,淘汰与失败相连的属性。

  高智的方法主要用故事和模型的方式。我个人觉得数学就是模型的方式,一个个的公式推导,非常有逻辑。而语文就更是故事的方式,用各种方式来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意思。

  故事和模型必须精妙和复杂到显得又去并彰显人类智慧。真是因果关系中,有很多其他变量书目,有二三阶的效应,有最小化的反馈效应,时滞的变异。故事和模型必须简单到足以让人理解。人类偏爱简单的因果关系,更喜欢涉及有限信息和简单计算的启发式。故事越好理解,就越不贴近现实。结果是管理者,新闻记者,律师和组织学者为了创造更好的,更有震撼力的故事删减或者增加事实。

  为什么很多大公司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市场慢慢被蚕食,却无法行动?原因是新事物有很多敌人。

  1.人们通过喜欢通过构造故事和模型而学习,而这对新生事物也有潜在威胁。老故事和老模型往往排斥极端异常的新事物。比如说很多好公司,他们以前有过很多成功的经验,他们觉得他们的经验导致他们能够成功,所以想要一只沿用下去,实际上市场一只会变化下去,当时制造的模型会随着几个关键化的技术革所摧毁。

  2.人们喜欢通过复制成功,而复制成功导致严重趋同和变异减少。复制成功导致趋于稳定,造成新规则,新程序,新形式和新想法不受环境待见。我们看着这么多优秀的公司他们互相改进对方的设计,对方在车顶上加一个鲨鱼形状的天线,他们就在车顶上也加一个形状更美观的鲨鱼形状的天线。大公司,尤其害怕风险,股东的不理解的眼光。所以苹果当年踢走了乔布斯之后也是每况日下,后来苹果差点倒闭的时候乔布斯才又回来对苹果全面改革,砍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产品,设计了ipod,才让苹果慢慢起死回生。

  3. 新事物风险较大,需要练习,时间会延迟。

  总结,通过低智的复制经验,和通过高智的故事和模型方式总结成功经验,恐怕都对创新不利。所以大多数大公司会慢慢的思维僵化,无法在可以起死回生的时候进行创新。

  《经验的疆界》读后感(九):老司机一定牛x么?不

  马奇的《经验的疆界》,探讨了组织从经验中学习的想关问题。和之前读过的《决策是如何产生的》一样,他的书不是写给大众看的。他不像平克,层层解释概念,降低认知负担。他根本不屑于解释(这个词带感情色彩,但找不到什么词了),所以很多没懂。但是能读懂的部分还是很有启发的。

从经验中学习的方法

  1 什么是智慧?

  智慧的两个要素是有效地适应环境和优雅地诠释经验。

  智慧适应的两种模式:低智(low-intellect) 学习和高智(high-intellect) 学习

低智学习,是指在不求理解因果结构的情况下复制与成功相连的行动 高智学习,是指努力理解因果结构并用其指导以后的行动。

  从经验中学习有两种方法

  2 复制成功

  复制与成功相连的行动,回避与失败相连的行动。

  是低智学习,但它具有认知复杂性。

  1)复制成功的问题

  - 历史是复杂的

  - 历史充满随机不确定性

根据经验找出最佳选项,就要解析信号、噪音和样本量的联合效应。

  - 众选项的潜在结果分布受到历次所做选择以及历次变现结果的影响

  由于练习效应,复制本身改进结果分布。

  就像熟能生巧一样,结果分布因使用而改进。

  术语:胜任力陷阱

假设某项活动的绩效是由这项活动的潜力和在这项活动上的胜任力共同决定的。潜力是固定的,胜任力时变化的。一般而言,胜任力起初较低,随着练习而提高。既然绩效是由胜任力和潜力共同决定的,那么有了练习效应就更难找出具有潜力的选项。

  例子:老做法(或流程、形式)缺点较多,但用顺手了;新做法优点较多但不大会用。组织极有可能选择前者。复制成功更有可能加重而非缓解这类问题。

  复制成功还受成败评定及目标调整的影响。

假设第 t 次的目标取决于第 t-1 次的目标和绩效。目标就会像绩效靠拢(实际上,是以指数级速度趋近平均绩效)。…这让成败评定特别容易受结果噪音的影响。通过让成功(进而复制成功)取决于绩效史,目标调整会放缓学习进程,尤其是当目标调整速度很快的时候。

  2)低智学习的高智解释

  我们的一些行为命名是低智学习,却披着高智的外衣。例如风险偏好和配偶选择。

  风险偏好

  例如那个著名的实验,给你两个选择,直接拿 k 美元,或者:有 p 的可能性获得 k/p 美元,或有 1-p 的可能性什么都得不到。

  大部分人选择前者,尽管两者的期望值都是 k 美元。

  (好吧,第一次看人这么直接地用统计术语说这个实验)

  标准解释是,金钱的边际效用递减,所以确定选项的期望效应大于不确定选项的期望效应。

  但作者指出,这个结果也可以通过复制成功的学习得到。

  配偶选择

  而关于配偶选择,有许许多多的理论,但作者通过假设,提出也可以由复制成功得出。(当然我觉得这个还需要实验的支撑。)

  3 高智学习

  通过故事和模型学习是高智学习,但它们也有自己的问题。前方高能术语预警。(不懂,先记录一下)

故事和模型简化复杂的因果关系,减少所涉及变量数目,经常忽略二三阶效应、最小化反馈效应、掩饰时滞变异。故事和模型经常导致过度拟合的解释,这些解释对随机变异进行事后诠释,对未来没有什么预测力。

  组织故事

  有许多畅销书声称找到了伟大公司的盈利之道,但实际是很困难的,作者列举了原因,从这里重点看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

- 组织多大程度上吸收了过去的理解,进而大大减少了政策、实务和形式的变数。 - 因果结构的复杂与用来描述因果结构之观点的简单不相匹配 - 影响利润的因素,有些是不可观察的,或同时受到利润的影响 - 大量不可控因素 - 经验样本大小

  一个金句

人们往往深深相信、广泛分享来自经验的故事,但是相信的深度、分享的广度都不能肯定地保证故事的效度。

  在谈论组织故事和文学故事时,作者提出了对故事可信度的评价角度

- 我们如何评价契诃夫所讲故事的可信度?评价方式与评价威克所讲故事可信的的方式不同吗? - 可信性与艺术性截然不同吗? - 与讲述技巧呢? - 什么是经验数据,计算可信度时如何参考经验数据? - 可信度可以与兴趣和意识形态分离开来吗? - 与熟悉度呢?

经验的启示

  当老司机告诉你,我经验丰富,跟我走,没错的。你得质疑一下,你...开的什么车?

  经验什么时候是有用的?

在可以反复练习形成专门能力的、相对独立的、相对狭小的领域,经验是重要的智慧源泉。…类似的,但证据没那么充分的是,建立和维护长期关系(例如,合作伙伴、上下属、供应商、竞争者),培养技术技能(疏通水道、修理钟表)或者艺术技能(弹琴、绘画),都涉及在熟能生巧的独立狭小领域反复练习。信号清晰,噪音低,样本大。

  关于故事中的“贴标签”

“贴标签”与其说是进行解释,不如说是承认缺乏理解,或者是放上一个占位符,留待进一步研究。

  各个学科有哪些标签呢?心理学“人格”、社会学和人类学“文化”、政治学“权力”、经济学“效用”、进化生物学“突变”、大众故事“人性”。

  (难怪我觉得人格的概念那么难理解!)

  组织使用的知识,并不都是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基于经验的

  - 有关组织的信念,大多衍生自一些简单的假定。

例如,整套经济学理论,几乎没有什么具体的实证基础,主要包含一些衍生自几条有关人类行为的基本命题的定理。这样的知识形成方式有一个大优点,就是,定理的正确性,是从技术上证明的,而不是用数据验证的。

  - 有关组织的信念,大多是在工程学知识观的指导下形成的。

  - 组织不求理解复杂的世界,但求创造一个自己可以理解的比较简单的世界。

  《经验的疆界》读后感(十):如何总结、吸收、实践经验

  我们在很多领域更加重视经验:

  企业招人愿意要有工作经验的

  省级以上公务员招录要2年以上工作经验

  提升任职的对象必须要经验丰富

  。。。

  经验到底是什么?百度上的定义则是:

  1. 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

  2.人亲身经历

  我们想要的经验,多是第一种解释,但我们很难判断对方是否从实践中真正得到知识或技能了,于是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标准降低到了第二个概念。然后,我们又迷信经验,认为经验比学识重要,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本名为《经验的疆界》薄薄的小册子,就是关注一个简单问题的几个方面:

  经验在寻求智慧中起着什么作用,或者应该起什么作用,特别是在组织中间起什么作用?

  什么是智慧

  书中一再强调的一个词就是“智慧”,为什么说是追求智慧,因为知识上升层次就是智慧。智慧一般包括两个相互联系但有所不同的要素。

  第一,有效地适应环境

  达尔文说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洞察了自然界的这一客观事实,而人生中适应环境则更加重要,只有适应了,才能发展更好,或者规避坏的发展。古人讲“既来之,则安之。”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无法改变环境,就顺应这个环境,善于在既有条件下发展和成长。《左传》上面说:

  度德而处,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 无累後人。”

  后因以“顺时而动”谓顺应时势而行动。面对环境,无论顺境逆境,都能有效的适应并获取成功,毫不怨天尤人 ,这就是智慧的第一要素。

  第二,优雅地诠释经验

  面对经验,能够从全局和细节的角度上进行诠释、分解并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使之能够更好的为人所用,这也是智慧的构成要素。

  因为,经验是获得智慧的渊源之一,我们没有理由不正视和好好利用起来。

  利用经验,复制成功

  唐骏曾经出过一本书,书名叫做《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当时印发了一个成功学类书籍热卖的小高潮。我们都乐意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也同样去获得成功,面对自己不确定的未来,通过复制别人的成功经验,可以让自己更加心安。这种方式也是一种很典型的通过经验,发掘启示,然后体验式学习的好方法。复制成功的过程其实也很简单,作者用了三句话就说清楚:

  1.从所有可选行动中选择一个付诸实施

  2.记录结果,评定成败

  3.复制与成功相连的行动,回避与失败相连的行动

  过程说起来很简单,但背后蕴含着三种非常经典的机制,只有很好的认识并利用这三种机制,自己的成功才会真正容易复制。

  第一种机制叫做试错。根据已有经验,采取系统或随机的方式,去尝试各种可能的答案。这种机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并不一定需要借鉴太多别人的经验,对问题的领域只有少量的知识,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因此,在科学研究领域这种机制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第二种机制叫做模仿。根据观察其他人的经验,成功者采取什么行动获得了成功,就采取什么行动,而失败者采取了什么行动遭遇失败,就规避什么行动。我们经常说的“先抄后超”就是这种机制在起正向作用,通过模仿成功者的方式行为,减少摸索过程中付出的成本,然后获得“弯道超车”的机会。

  第三种机制叫做抉择。繁殖与成功相关联的属性(如规则、程序、形式),淘汰与失败相关联的属性。通过不断改进,让自己的绩效达到稳定,然后发现并采用最优化选项。作者在这一部分讲的有些晦涩,我感觉像是前两种机制的结合。

  低智学习和高智学习

  只是复制成功者经验,不一定自己成功,甚至不一定从中获取智慧,作者总结了两种针对从经验中获取智慧的模式:

  低智学习和高智学习

  低智学习是指在不求理解因果结构的情况下复制与成功相联系的行动,从中获取经验和取得成功的学习方式。

  高智学习则是努力理解因果结构并用其指导以后的行动,通过观察经验、理解深层次结构、形成知识、加以记录、进行传播的学习方法。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偏爱高智学习,而对低智学习视为一种生搬硬套,不求甚解的学习方式。但事实上,这两种学习没有优劣之分,各有可取之处,也各有其局限性。

  如果低智学习只是简单的罗列成功或失败的“行动”,然后模仿或规避,那么高智学习往往是把别人的经验事件经过一定的分解和分析,形成某个框架,提炼规律,得出结论。它们用故事(案例)和模型简化复杂的因果关系,减少涉及变量数目,忽略次阶效应,去解释成功的原因,总结成功的方法。因为简化,所以可能会忽略真正的因果,或者轻视了“黑天鹅”事件的发生。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怎么办?

  不管我们多么厌恶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新生事物总是不断出现,并挑战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框架,我们坚信牛顿的苹果会砸到头上而不是一飞冲天,但是爱因斯坦告诉我们相对论的存在;我们在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比学赶超,结果人家还是信息化发展。。。

  如何面对新想法、新形势和新事物,是诸多老革命面对的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似乎旧有经验已经过时,难以适用。作者也指出,面对新事物,不管是贴标签为离经叛道,还是强行的套入旧有框架中来,都是没有价值的行为。

  我们应该尽力明确具体什么过程在产生不可避免但可以预测的适应错误,加深对新事物的理解,鼓励试错,积极正向的面对新事物。作者的建议是设立某个阙值,进行小规模试验的方式粗略评价,凡是新事物带来或预测带来的好处能达到某个阙值,就应该鼓励和接受它,然后增加初步预测为成功的新想法的投资,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如何利用好经验

  有首诗大家可能都听过:

  泾溪石险人竟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经验具有双面性,一方面让人们泰然处之,一方面让人麻痹大意。所谓“淹死的都是会水的”,经验丰富并不一定代表没有任何风险,相反的,往往可能因为自己觉得自己有经验,反而忽略从客观事物中发现危险的能力,从而遭遇重大损失,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人,莫不如此。所以,客观认识清楚经验的好处和弊端非常重要。作者针对如何从经验中学习提出了四个结论:

  第一,人们采取行动,观察形容结果,并据此调整期望和理解寻求智慧,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是低智商机制,也可以是高智商机制。根据经验调整行为和理解是人类存在的一个显著方面。

  第二,在可以反复练习积累经验的,相对独立的,相对狭小的领域。复制成功的经验学习机制可以带来明显的改进,这样的领域通过反复练习获得的经验,往往会改进绩效。但缺陷是一般不会带来最优答案,可推广性也非常有限。

  第三,在因果复杂,练习机会较少的领域,经验并不是好老师,因为它不能可靠地为绩效的改进提供清晰依据。但是和案例模型结合以后,经验可以促成共识,营造立体感,肯定人类智慧的重要性,有时还会提供少量的审美情趣。

  第四,一方面从经验中学习,要发挥长期效果就要进行大量尝试。另一方,面从经验中学习倾向于灭绝尝试,新事物容易受到有效学习的打击。然而,组织中的确有不断的新事物出现,需要进行有关规划和保护。

  别以为有经验了不起

  读完这本《经验的疆界》以后,我得出的结论同样是:

  一是在没有经验的时候,不要对经验人士有畏惧感,多试错,从低智学习开始入手,不断反馈,不断优化,就能积累经验,然后结合自己的学识,把握规律,建立框架,就能俨然成为经验丰富的人。

  二是自己获得一定经验的时候,反而要小心自己的“经验之谈”。因为有个“胜任力陷阱”,即:

  人在某项活动上的潜力是固定的,胜任力却是变化的。胜任力起初较低,但随着练习提高。既然绩效是由胜任力和潜力共同决定的,那么有了练习效应就更难找出最具潜力的选项。极有可能,一个潜力较低的选项会因为学习者比较擅长而胜过一个潜力较高的选项。比如,一种是老做法,缺点较多,但是用顺手了;另一种是新做法,有点较多,但是不大会用。人们极容易选择前者。复制成功更有可能加重而非缓解这一问题。

  三是不断厘清经验的概念,不要被低智学习获得的积累所震慑,不要被高智学习的模型所迷惑,坚持独立思考,自己判断。

  几年前在微博上看到的一个段子,对当前一些职场人士的经验做了很犀利的评价:

  “你以为你有十几年工作经验,其实你只是一年工作经验用了十几年;你以为你犯了几百个错误,其实你只是一个错误犯了几百次;舍近求远和原地踏步,是我们职业生涯里最容易习以为常的状态。”

  诚哉斯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