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武藏野》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武藏野》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02 20: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武藏野》经典读后感10篇

  《武藏野》是一本由[日]国木田独步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21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武藏野》读后感(一):《节操》

  在《节操》一篇中,越读越仿佛与主人公有一种情绪共同的动线。

  来到篇末,主人公

  在借钱给前妻静子时,静子的谦恭与温雅,与深夜仍未归宿的妻子同时在主人公脑海里浮现,这种异样的感觉仿佛再次刺痛与静子这段被迫分开的感情,蓦地心里顿生一阵酸楚,经不住掩面而泣

  ”还是静子好,还是静子好“

  当我读到这里,心想:

  再不要写下去了,再也没有什么好写的了,就让故事到这里为止吧,就让我好好怀念静子吧,还是静子好。

  恰好这一句正到了页尾,我不忍再翻下一页,生怕故事继续。

  于是合上了书,微微闭上眼睛,沉思了十几秒,心里想到了我的静子。

  待情绪略微平静,再一次回到那一条和静子分开的小巷,我鼓足勇气用指尖用力拨开下一页。

  一切如我所愿。

  《武藏野》读后感(二):《难忘人们

  让我们来到文末。

  主人公大津在回忆时写下的名字看似出乎了我们所有人的意料,记下的是“龟屋的主人”而不是同他彻夜一谈的“秋山”,这同样令我颇为惊讶

  以为这是作者卖了一个关子。

  些许日子过去了,我对主人公的选择仍感有惑与不解,于是来到窗边,脑海里尽是那些曾被我忽略却又印象极深之人,难以名状地,我忽然想起为某一人小小地行文一段,纵是分别,纵是不见,在她那儿仍装满了我的心怀意念。

  如同梦中惊醒一般,对主人公的选择怀抱了非同一般感受

  何谓”难忘的人们“,文中的定义是:和自己之间没有恩爱,又没有交情的、完完全全的陌生人,本来即使把他们忘了,于情于理也没有什么说不过去,却又偏偏使人不能忘怀。

  那么,行文最末的那一个为你我所期待,而又未写出的名字,自然不当在上述范围之中。

  因为,从另一个层面看,其本来就令人难忘。

  《武藏野》读后感(三):只加上薄盐的五壳米饭团

  “远子学姐光彩满面地回答:「这是国木田独步的短篇集唷!独步是活跃于明治时代作家,他非常崇拜英国诗人华滋华斯,也写下很多像女士们诗人的作品一样含韻深远的写景抒情作品。像是他的代表作《武藏野》,就是不可不读的名作。他仿佛在武藏野散步,淡淡地描述沿途所见的风景,是篇比较长的文章。一开始读起来可能比较不容易进入状况,但是,如果仔细咀嚼每个文字,一边阅读一边在服中描绘书里叙述的景色,就会觉得好像连自己也漫步在武藏野的树林里,一边听着风声和鸟鸣声呢!这本书不可以读太快,非得一个字一个字细细品味不可。就像在沉静的杂木林里,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吃着只加上薄盐的五壳米饭团。不可以匆匆忙忙地塞进嘴里,而是要从旁边一小口一小口咬下,这么一来,质朴得令人怀旧的滋味就会在口中缓缓散开。不知不觉间,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吃饱了。没错,《武藏野》就是这样的作品。」”

  我就是从《文学少女》远子学姐口中得知国木田独步这篇散文的。刚巧这本新出版的译本被学校图书馆收录了,抱着对“只加上薄盐的五壳米饭团”的好奇心,读完了这部小说集。

  简单谈两句我的感受吧。什么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对于文学知识薄弱的我来说,已经被搞得晕头转向了,暂不管那些,单从我能理解到的东西,来谈一谈我的想法吧。

  首先说一说“武藏野”。其实我一向是不喜欢散文的,对小说则有着明显的好感——散文难啊,天知道这位作者到底想说什么;散文空啊,唠叨了半天结果什么都没说出来。这也许真是我的文学细胞和理解能力差吧,总之读散文的时候总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读“武藏野”时也有这种感受——至少开头那三四页。我向来对这种纯景色描写的东西没什么好感。不过,就像远子说的——

  “一开始读起来可能比较不容易进入状况,但是,如果仔细咀嚼每个文字,一边阅读一边在服中描绘书里叙述的景色,就会觉得好像连自己也漫步在武藏野的树林里,一边听着风声和鸟鸣声呢!”

  虽然着实我没能做到“仔细咀嚼每个文字”,但却真的能感觉自己也漫步于武藏野之中一样。我真的不喜欢“这种”文章,不过我不能否认国木田独步把“武藏野”写得太美了(翻译也有很大功劳的说),如诗似画。我总觉得大自然丰富美妙,即使是最高明的作家也难以表现淋漓尽致(恐怕这也是我厌烦景色描写的说)。我不能说独步做到了——因为他恰好做到了相反的效果——他的文字更让我觉得武藏野美之极,极致到是无法用任何笔墨来描绘的。而另一方面,独步的文字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非常非常的干净——像雨水洗过般透彻。真的,用最平实朴质的语言,才最能表现出自然万物的精致华美。

  武藏野,透过独步的文字深深吸引着我(度娘居然少有武藏野的景色照片)。这里的文字充满自然的清新风味,真的很让人喜欢

  另外再唠叨几句对剩下短篇小说的想法吧。不过最大的感触还是那两个字:干净。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前些日子因为别人推荐的缘故看了一部科幻小说而里面文辞略显做作的缘故,独步的小说,让我感觉到了深深的清透之感。

  在这里我没有特别推荐的一些文章,说实话他们都太平实了,让人很难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但只有深夜独步在这个朴质的世界中,跟着那里的人一起静静悲伤时,才会发现——

  原来一切,都离我们这样近。

  《武藏野》读后感(四):哀

  开始的前几个短篇确实没有惊艳到我,甚至说整本书也都是平平淡淡的。平平淡淡的不幸,平平淡淡的宿命,平平淡淡的风景,平平淡淡地濡湿着哀伤

  后半部分国木所讲述的是有着不同性格缺陷的人的生活,可是性格的形成不正源自生活?芥川觉得这些故事之中的《穷死》有些矫情或者说虚伪,现在想想是有一定道理的,当我陷入抑郁的时候也时常设想未来毫无希望的生活,比如去做一个苦力工,无依无靠潦倒终生,或者衣衫褴褛而故作壮烈地饿死在某个街头。于是在国木的阅读中我找到了极大的认同,我也正是有着国木反复提到的注定失败的性格:意志力薄弱;傲慢而固执;胆怯而度量狭窄。尽管单从这三点来类推未来人生的落败难免显得矫情,可当我回顾和展望自己的生活时便自然而然地信以为真了。

  有些人善良却怯懦,有些人能干却懒惰,有些人为恶却如州官放火;无论是怀才不遇,还是命途多舛,这一切的人在即将不再顾忌地开始新生活时,突然泪流满面后悔是遭人耻笑的,所以只能深藏在心底,而在某个暴露无遗时刻甚至可以掠去人的性命。后悔其实是理所当然的吧,尤其是类似功亏一篑的“本可以”事件的发生,为追赶而要付出的加倍努力犹如庞然的怪物横亘在理想与颓废之间。可我们不能抱怨,也不敢抱怨,甚至没有资格抱怨。

  如果相信了宿命,便会轻易地产生对于自身的极大怜悯,将所有的挫败归咎于命运,可是归咎于如此形而上的东西不正显得荒唐吗,透明的丝线划破了我的手掌,从无希望的沦落的大海,到无希望的平安的岛屿,我也希望自己选择出航。

  《武藏野》读后感(五):翻译呀。。。

  从侯为翻译的《黑色天空》的豆瓣页面中读书笔记处看到一段摘录:

  “‘我曾经去过那条两旁霜叶尽染、长达四、五百米的笔直林荫道。独自漫步这条幽径,愉悦之情何以比拟?右侧秋林上空夕照红透,又不时有秋叶落下发出轻微声响。周围格外沉静,满目寂寥景象。前后不见有人来往,我亦形单影只。待到枯叶落尽,幽径失去踪影,迈步前行,踏出一串脚步声。林间无遮无拦,树梢如剑直指苍天。此时仍不见行人,更觉孤独清冷。踏碎枯叶之声不绝于耳,偶有一只野鸽振翅飞走,令人惊魂出窍。’

  国木田独步名篇中的明治三十一年的武藏野杂树林道,如今已成为四通八达向西延伸的公路。到处建起城镇连接着工业区,高级公寓拔地而起。”

  由此找到的《武藏野》,可是从P15看到这个译本相应的段落,淡如白水,全然没有上文文字的意蕴,如果侯为能翻完这本该有多好。。。

  《武藏野》读后感(六):似水的悲哀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很早以前在岩井俊二的电影《四月物语》中女主角榆野最爱看的那一本书。之前找过很多次,除了台版以外,大陆那时还没有引进这本书的,当时又觉得台版翻译书的质量一直不高,所以不是很想找来看,以免破坏这本书在自己心里的美好念想。曾经一度我都想为了能看懂这本书而去学习日语。不过好在今年文汇出版社引进了这本书,译者很知名,翻译的也很好。

  第一篇《武藏野》是景致描写的小散文。随着文章在脑海中勾勒出武藏野轮廓,着实很难想象在繁华的东京附近还有这样晴朗辽阔的地方四季流转更迭,万物怒放又飘零,悄无声息。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这种异乡情节吧,追随着心中悸动的情感,追随着某种气息,或是因为某个人,或是因为某段失落缘分,总是把最纯粹的期待留给它,把最执着的心遥遥放逐在它的天际。幸福是什么呢?幸福灵魂安宁,是心的和谐平静,是如愿如慕无声无怨的平和生命。武藏野的哲学色彩就这样若隐若现,与现世的诸多喧嚣赫然对立。

  其余的文章都是小说轶事,每一篇都有自己的独到精致之处。我最喜欢的是《难忘的人们》,《两个少女》和《竹栅门》, 国木田清丽的笔触和引人思考的故事情节,不仅与社会人生相连,也触及天地自然宇宙。也许是受华兹华斯的影响,国木田老师自然主义精神和唯情论在其文章中颇为由见。对人生,对社会,对天地的伤感哀愁无奈以及反思与自省。哲学意味的笔触带给不止一个时代的人们思考与触动。

  《武藏野》读后感(七):他用他的笔,勾勒武藏野的幻象,止不住的想要触碰

  记得是在微博看到诗思进而溯及到国木田独步这个名字,这一年读了许多日本文学的书,现在依旧属于热恋期。不知从何时起,对这样的书上了心,即使只是简单的风景,透过文字似乎我也能触及那片天空。

  读书从未做过笔记,这大概是我这么多年没什么长进的原因

  假期和我的关系本就不大,也给自己定了个任务,就是读完《武藏野》,并做好这篇读书笔记,这确实是篇笔记,毕竟一边读一边记。有些或许是微不足道的部分,但它毕竟是读书过程中的一部分,就记下来了。

  因为有敏锐的头脑,他不能不看地,而又因有柔和的心脏,他无法不看天。……自然主义作家们都在努力向前迈步,然而,唯有国木田独步却时而飞向天空。——日本文豪 芥川龙之介

  郁郁苍苍的森林中踏着泥土漫步,只要有过恋爱经验,谁都会听到那天独步的心脏怦怦跳的声音—— 日本女作家 新井一二三

  在独步留下足迹的这片“昔日的原野”散步时,总忘不了《武藏野》中那段令人心醉的描述。——北大中文系主任 陈平原

  这位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和诗人笔下的武藏野有着“仿佛在低声细语而令人不胜缅怀的情趣”,充满了“大自然的那种肃静和永久不息的呼吸”,还有“连星星都能被它吹落下来的轻风吹过森林的声音”。 ——80后作家 蒋峰

  这是尾页的推介,之所以记下来,是想吐槽一下所引用的话。相比而言,在作出评价的时候,后两位的语言未免太过客套,换言之就像是课本上常见的言辞,如果是要接触一个新的作者,那么前两者的描述会更能勾起好奇心和阅读的欲望,此为小插曲。

  正做笔记的过程中才发现,武藏野这一篇的真正内容只有20多页,真正读完所耗费的时间真不算长,实际上我已经看了好几晚,重复着前一个晚上看的前几页的内容。

  作者在地图集里见武藏野,想要去看看,想知道今天的武藏野是否如同描述里的样子,而他得出的一个答案是今日的武藏野,其美丽程度,并不下于古代的武藏野。与其说美,不如诗趣一词更合适一些。常觉得这几年杂乱的小说看了许多,真正的好书读得真是惭愧的少。不过这其中倒也有几本读着就很有诗趣,对我而言,就是富有画面感而又有沉稳的情调。看枕草子的周译本,将原文中多次出现的“をかし”一词直译为有意思的,很有意思的。林译本的则更富有变化,或者更有一种女性的情境。看见诗趣的瞬间就想到了枕草子,虽不同但给人以微妙的好感。

  他说今日不下于古时,让我想起初至拉萨的时候。离开之后,我觉得那像是隔绝开来的另一片天空。并未获得救赎,也未感受真正的心灵宁静,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去过会存在遗憾。到达之后,无论好坏,都是你个人的认知了。

  他用短暂日记叙述了秋冬时所见的武藏野,多半时一两行字。这样的记录,从来没做过,一个季节过去,下一个季节到来,这就是对时间的认识。武藏野成了森林,有着楢木这样高大的树木,此树不甚了解。倒是里面记录了一段屠格涅夫《幽会》中的一段文章,原书引用的是二叶亭四迷的译文,我们所看的这个译本是引用的丰子恺先生的版本,在白桦林中的这一小段,真真是让我产生了背下来的欲望,请恕我描述不出它原本的感觉。

  听彻夜风萧萧,便知微风潜入不曾停。山中、原野或是森林之中,都是别样的景致。山中秋雨诉说惆怅,隆冬之时,风声呼啸,似乎连星星都能被吹落下来的狂风。冬天的时候最喜欢守着暖炉,若能碰上雪夜,次日若还能不上班,恐怕入夜的梦里都是茫茫山野之中远远看见的一室灯火。

  说到武藏野的小径,满以为走这条路可以碰见的人没碰上,以为走那条可以避开的偏生又逢了面。这般不合心意的小路,正是它难得的诗意之处啊。随处都是风景,所以不必担心迷了路,顺着小径自在的走就好。我喜他说的那句“如果沿着原路回去,那就有些愚蠢了”,事实上却正是这样,去程回程不过是从A至B,然后由B返A,这样固定的模式和每日的生活又有何区别,总之走着走着就能回去了,哪怕是绕的远些,那些是风景在逗留你的脚步。当然若是有要事赶着时间,还是换个日子再来此地更好。

  看完了剩下的部分,对武藏野愈发的迷惑了,它的位置,它的面貌。似乎还未到那去,已经被其姿容所惑。读完这二十多页,似乎我也到那走了一趟,看了四时风景,也听得潺潺水声,偶尔夏日散步,却被老板娘以“樱花是在春天开放的呀”所诧异。

  那儿或者那,古来旧时,走过了不少的故事,如今故事也依旧持续着。武藏野的面容会变化,看着晚霞洒过原野的时候不禁就想起了过去,甚至于以后还会是今天的样子吗?有人肯定的回答我说,当然是变化着的新的样子,而那时又会有人想象此时武藏野的模样了吧。

  或许等到来年,四时仍会翻出这篇文章,读上几遍才能多触及一点武藏野的真面目。

  说是笔记,在记录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就对武藏野充满了期许。它仍是未知,却多了点熟悉。而这也算第一次以比较鲜明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了,潦草落笔,记下初次读此文的观感。

  最后也就融了这句话:

  他用他的笔,勾勒武藏野的幻象,止不住的想要触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