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女性的力量》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女性的力量》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04 21: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女性的力量》读后感精选10篇

  《女性力量》是一本由[美]阿琳•克莱默•理查兹著作,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5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性的力量》读后感(一):女性的力量《女性的力量》

  女性的力量《女性的力量》

  记得周国平说过“女性研究哲学,对哲学和女性都是一种伤害。”现在肯定所有的女性都会感觉不满意。不过为什么会有这个观念呢?而且说起来我们都还觉得好像有那么一点道理。的确在历史上几乎从来找不到女哲学家的影子,即便能够查到几个陌生名字,也肯定算不上知名,也算不上优秀。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就提到了这个说法,并且分析到这是因为历史上女性很少能够接受教育。当然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女性的思维偏重感性,而哲学思维偏重理性。可是却无法解释在数学竞赛中也有女生能够获得冠军。

  说起来这本书的序言真不少,中文版序言两篇,原文序言四篇,厚厚的一大摞。可见这本书的力量。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位女性,是美国精神分析领域专家,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也可以算是一位女性哲学家吧。不过这本书并不是在构建一个体系,而是一本论文集,内容很庞杂,这也验证了我的想法,女性思维偏重感性嘛。

  到底什么是女人?能够怀孕、分娩养育孩子的是女人,可是不要孩子,不能生育,也依然是一个女人。一个女人渴望有男人爱她,可是她渴望有一个女人爱她,她同样也是一个女人。作者在论述书中的各种观点时,大量介绍了她自己人生经历和人生故事。这也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方法。从对自己的分析开始

  作为一个男性,只能够去猜想女性的世界,没办法真正的站在女性的角度思考女性。女性的思维也的确和男性不同。男性一般不会对自己的性别思考太多,不会纠结于自己的性别。可是女性就不一样,总是觉得作为女性在很多地方不太公平。不仅是成为不了哲学家,还有当第一次来例假的时候,就会觉得特别麻烦,觉得为什么女性就要承受这些,而男性就不需要

  作者作为佛洛伊德派的心理分析师,作者将重点也放在了性的角度,从性倒错,生殖器,恋物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作者是一位心理分析师,在书中也大量列举了她进行心理治疗的案例。并且介绍了如何对心理分析技术的使用。还借助电影小说等媒体进行心理分析的尝试。还介绍了电话心理分析的新发展

  心理分析从出现到现在就伴随这各种争议,不过在争议中也在不断的发展。强大生命力也证明了存在合理性。

  《女性的力量》读后感(二):崔卫平:女性与哲学

  

我们小小的传统

谈论“女性与哲学”,不可避免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女性这个性别是否适合哲学活动?通常流行着这样一种看法,那就是女性从事哲学,受到伤害的不只是哲学,还有女性本身。

  支持这种看法的有力证据在于——翻开哲学史,女性哲学家实在是太少了,连凤毛麟角也谈不上。

  这的确是事实。但是,与这个事实相伴随的,是在一个更大范围内发生的、更加普遍的事实:女性从根本上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显然,哲学活动只在那些会读写的人中进行。

  除了一般的会读写之外,要从事哲学活动的话,还要接受一种比较系统的学科训练,那是在一个较长时间里才能够完成的。这种训练包括了解漫长的哲学传统,了解什么是恰当的哲学话题而什么不是;也包括培养一种聚精会神的、绵延性的思维习惯

  古代的学园书院、现代的大学,都是进行这种学科训练的最好场所。比起其他某些学科,哲学学科更需要一个宽裕的、充裕的甚至是优裕的生活环境,对于从事哲学活动的人,人们对他们的要求比对别人要少。

  显然,在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女性完全被排除在这样的活动之外,不具有哲学活动所要求的宽裕环境,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所有那些关于女性不合适从事哲学活动的说法,都是和这个剥夺女子受教育权利的野蛮事实相伴随的,那是人类一段不光彩的、对男性来说也并非理直气壮的历史。

  用一种制度将女性排除在某个领域之外,反过来又说在某个领域中见不到女性,这就很说不过去。这里用得上福柯关于权力产生知识的说法:权力产生知识,知识反过来表达权力系统。

  没有比在女性和哲学的关系中更能够体现这一点。女性不可能从事哲学,是因为存在一个对待女性的接近奴隶制的权力系统。

  而所谓意识形态独立性,也表现为——即使那样一种东西作为制度已经消亡,但是人们大脑中关于女性不适合从事哲学的观念,仍然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不仅是在哲学领域,那种把女性当作次一等的人类的观点,在许多领域仍然大行其道。并且不排除有这样的可能——在哲学领域中,有人继续对女性持歧视态度,是保持他们不多的特权和不多的自尊的最后场所。

  但无论如何,今天还在复制着那种野蛮制度下的意识形态神话,只是一些人的白日梦而已,属于弗洛伊德-阿尔杜塞所说的“残羹剩饭”“日间余思”。

  我们来看,1882年出生的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为了准备一个“妇女和小说”的题目,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图书馆周围行走,想进去寻找一本有关的参考书,但是被人礼貌地劝退,说女士们必须有一位本校的研究生陪同,或是有一封介绍信才准走进这个图书馆。

  伍尔芙抱怨自己因为是女性,便不能和兄长们自由出入这个地方。她本人没有上过大学。而这种情况不久就得到了改变。她们是20世纪第一个十年出生的:汉娜·阿伦特(1906)、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西蒙娜·薇依(1909)。她们都在男女同校的大学课堂上完成了哲学学科训练。

  1927年6月,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颁发了当年的普通哲学证书,获得前三名的依次是西蒙娜·德·波伏瓦、莫里斯·梅洛-庞蒂和西蒙娜·薇依。

  1924年汉娜·阿伦特来到马堡,在海德格尔的课堂上引起了这位教授的注意;继而在弗莱堡大学短暂停留,并在胡塞尔门下读了一个学期之后,于1928年年底22岁时,获得了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导师是雅斯贝尔斯。

  这些在20世纪20年代拿到哲学证书或者学位的人,到40年代才开始形成或者发表她们的东西,波伏瓦的《第二性》第一版在1949年问世;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在1950年出版;西蒙娜·薇依生前只发表过一些文章,在她1944年病逝之后,她的手稿、笔记被人整理,于1947年之后陆续出 版。

  这个名单只是我为准备这个序言临时想到的,她们已经为中国读者所熟悉,从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一个小小的女性哲学家系列。如果说,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女性哲学家的传统的话,那么,这个传统到今天为止,还不到区区六十年。

  但是,毕竟已经有了一个开端。这个开端意义非同小可,这几位女性先驱者,为后来不管在多大程度上涉足哲学的女性撑起了一片天空。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这里谈论这个话题,和她们所做出的杰出成就有莫大的关系,我时常感到在我的背后或者前方,站立着我的这些女前辈。我深深地感激她 们!

  目前我手上还没有足够的资料,表明我们在中国传统中——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女性在哲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但是再过五十年或者一百年,我们的后代,我们的女儿的女儿,或许会就中国哲学的女性传统大有可谈。

阿伦特和艾克曼的对峙

  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场景:1962年,作为《纽约客》特约记者的汉娜·阿伦特从美国飞往耶路撒冷,参加正在那里举行的对纳粹战犯艾克曼的刑事审判,她负有报道这场审判的责任

  艾克曼这个纳粹分子,在屠杀犹太人的最终行动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1945年之后他隐姓埋名东躲西藏,最终在阿根廷被以色列的摩萨德特工捕获。

  作为犹太人,大家知道阿伦特本人于1933年逃亡,先是在法国,然后在美国,在漫漫流亡道路上吃尽了苦头。这一回,她终于有机会面对纳粹统治时期的一个代表人物

  阿伦特坐在听众席上,观看这场审判。

  非常凑巧的是,艾克曼和阿伦特一般年纪,同为1906年生人。艾克曼坐在一个玻璃匣子里,阿伦特形容他像一个“玻璃匣子里的魔鬼”——中等个子,瘦削,额角很高,牙齿歪扭,近视眼。

  阿伦特后来说自己在阅读卷宗时,不时地发出大笑,因为艾克曼实在像是一个小丑。而他对自己的罪行所做的辩护,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艾克曼解释,自己那样做是为了“执行上级的命令”。在“国家法定的罪行”面前,他只是一个“尽责的守法公民”。他甚至搬出了康德,说他遵守法律是在实践康德道德哲学的律令。

  当战争后期,纳粹国家机器中有人开始和犹太人组织做交易来换取犹太人的性命时,艾克曼没有这样做,他认为这是自己“良心”所要求的。

  这一切看起来并不像是狡辩,非常有可能,如果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身处纳粹高官的位置,放在另外的环境中,艾克曼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是一个遵纪守法的良民。

  阿伦特克制了自己的反感。她在给丈夫布留歇尔的信中写道:“所有这一切极端正常而又令人难以描述地卑劣和令人厌恶。”理智告诉她,这个人所说的对他自己来说都是真实真诚的。

  那么,是什么导致这个人毫无顾忌地加入这场杀人游戏呢?是什么令一个所谓正常的人,做出了如此巨大的反常之事?她的解释是——艾克曼既非愚蠢也非不道德,他只是平庸,没有思想,不去思想。

  他所做的所有异常和极端的事情,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深刻而邪恶的个人品性,不是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丧心病狂”的,是“邪恶万分”的。相反,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从来不用自己的大脑,不用哪怕是片刻的时间去想一想,这样做甚至起码违背了一个人与生俱来的那些自然倾向:不杀人。

  他要去克服和越过自己身上的这些自然倾向,才能做到所谓在国家利益面前“尽自己的责任”。他像一部超自然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一样,只是接受环境的指令。阿伦特的这些看法开始由报纸陆续发表,后来结集为《耶路撒冷的艾克曼》一书,其中所创造的“平庸无奇的恶”的提法,引发了后来很多话题和争议。

  1971年,距离她1975年逝世前不久,她又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在一篇题为《思考和道德判断》的文章中,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对于从来不动脑筋的艾克曼来说,纳粹这一套法典和规则,与用来审判他的另外一套法典和规则,意义是一样的。

  他可以毫不费力地抛弃其中一套,承认另外一套,好像只是不同的语法知识。而造成这种完全不思考现象的根源在于:这种人,从来不面对自己,从来不和自己对话,回避与自我的交流

  阿伦特认为是苏格拉底首先发现了这种自我存在的可能性和重要性。而什么叫作“思考”呢?阿伦特认为“思考”是一个中断,它中断了所有的日常作为。“一旦我们开始任何思考,即中断任何事情……一开始思考,我们就好似进入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

  从事思考,好像从事“某种跟人世间的作为相反的东西”。这种“反方向”的思考不仅产生不了实际结果,它还会令已经有结果的归于无效。

  她引用了康德所说的,我们的心智均有一种自反(aversion against it)的倾向。阿伦特继而打个比方说:“思考之事就像珀涅罗珀的织物(the veil of Penelope),它在每天清晨毁掉昨夜完成的事物。”

  提供这个场景,我想说明什么?我想说——男性也有完全不思考的,女性也有具有杰出思想的。并不是说,“是个男人”就会天生具有哲学上的智性方面或者思辨方面的优越性,而“是个女人”就不具备这些。我再引入一位人物,海德格尔。

  从性别上说,海德格尔与艾克曼是一方的,阿伦特不属于他们这一方;从思想上来说,显然阿伦特与海德格尔是一方的,而艾克曼属于另外一方。但是从思考的角度,这个队列要大大地改变一下。

  从思考的角度,我们可以把这个世界上的人分为思考的和不思考的;从性别的角度,这个世界上的人分为男性和女性。于是我们就有了四种人:思考的男人、思考的女人、不思考的男人、不思考的女人。

  那么,是思考的男人和思考的女人之间更加接近呢,还是思考的男人和不思考的男人之间更加接近?同样,思考的女人和思考的男人之间更加接近呢,还是思考的女人和不思考的女人之间更加接近?

  是两个会思考的男人和女人之间差别更大呢,还是一个会思考的男人和一个不会思考的男人之间、一个会思考的女人和一个不会思考的女人之间差别更大?就上面提到的人物而言,显然,思考的男人和女人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而不思考的男人和女人之间也更为接近。

  如果从思考的角度,也许不难得出这样的看法:在这个丰富的世界上,其实不思考的男人和不思考的女人一样多。

哲学是谦卑的

  即使如开头所说,哲学是一件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掌握的学科,或者如刚才所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完全不思考的人,这也绝不是说,哲学或者思考是一件傲慢、可以傲然于世的活动。

  它不应该是傲慢的,相反,真正的哲学活动是谦卑的。甘心与日常活动中断,是一个谦卑的起点。越是往哲学的源头上看,越是能够看出这一点。

  中国的老子,西方的苏格拉底,他们的哲学活动,都开始于和根植于对待世界的一种谦卑的态度。

  哲学思考之所以能够“中断”和“跳出”,究其根源,是相信这个世界上或者这个世界之外有所谓不朽的存在,有一些更大的、更加结实和永远的秩序存在。在这些秩序面前,任何个人都是渺小的、短暂的、易朽的。

  阿伦特将此表述为:一个共同的世界——“我们出生时所进入、死亡后留在身后的世界”。它超越了我们生命的全部长度而进入过去和未来,在我们进入它之前它已经存在,并且在我们短时间逗留之后,它仍然存在。

  它不仅对与我们一道生活的人来说是共同拥有的世界,而且对那些在我们之前和我们之后生活的人们来说,也是共同拥有的世界。世世代代的人来去匆匆,而这个共同的世界永设不没。当然,这仅仅是在它以公共性面貌出现的意义上。

  这个公共领域的公共性在于,它可以吸纳所有人们企图从时间的自然废墟中拯救出来的一切,并使之穿越数世纪仍旧光彩照人。在这样一个世界面前,作为个人,只能见证它,通过自己的事件而参与这个世界的真理,或者将自己当作媒介,让真理通过自己而流传。

  说这些是想表明,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哲学活动中,并不是她们一个值得炫耀的、傲慢的理由。而是像某些其他活动一样,是为了证明自己,实现个人抱负,甚至与男性做一个比试,“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哲学远离竞争,对竞争关起大门。与男性并肩工作,不是在劳动力市场上谋取一个位置,当上一个哲学教授,在哲学刊物上写那些和哲学毫无关系的文章;或者在性别大战方面做一个姿态,填补一项空白。所有这些东西,与哲学无关。

  如果是进入哲学状态,只是让一些东西经过自己,经过自己然后又流到别处。就像思考,一些念头在你脑子里挥之不去,可以说你在思考。同时也可以说,一些东西找上了你,它们借你的头脑进行工作,你只需要静静地,允许自己身上出现异样的动静。艾克曼是不会允许自己身上出现异样的不同声响的,而为哲学思考敞开大门的人,需要屏声静气,等待异样动静的到来,小心翼翼地不要破坏它们,并且让它们继续下去。

  这就需要把笛卡儿的那句话“我思故我在”改动一下——“我不在故我思”。

崔卫平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学者文化和思想批评家,翻译家

  《女性的力量》读后感(三):从新的角度来认识女性

  女人能顶半边天。中国现代女性的地位不可谓不高,但歧视轻视女性的地方也真的是不少。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女性的生育风险现在比过去已经小很多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女性的平均寿命是比较低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生育风险大,很多女性在生产的过程中,年纪轻轻就很可惜地去世了。现在女性活得都比较长了,在大城市女性的平均寿命都有八十多岁了。光从这个角度来说,认识女性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跟何况作为一个重要的性别人种,女性身上散发出来的迷人的魅力,值得我们男性永远去探索和追求。

  男性如何去了解和认识女性,这本身是一个无法跨越的问题。不过通过女性自身深刻地剖析,通过女性对女性的关照,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把钥匙,去更好地靠近女性,认识女性。本书的作者阿琳•克莱默•理查兹博士是一位杰出的女性,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当代精神分析学派中杰出代表。提起精神分析学派,我们都知道这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由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重要学派。他的一部著作《梦的解析》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不管是在心理学界,对很多文学创作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意识流作品的大量产生就是很明显的证据,其他很多文学作品中关于潜意识的情节的大量出现,也是或多或少受到了精神分析的影响。本人作者作为一名女性,非常关注女性的话题。她继承和认同了弗洛伊德的很多观点。在这本书中作者捍卫了弗洛伊德的很多观点,提到一些后继者对弗洛伊德某些理论的歪曲,并进一步展示了弗洛伊德是如何通过鼓励和支持女性的事业,来偿还了他从她们那里接受的“礼物”。在作者看来,精神分析学作为一种理论,是帮助女性从家庭束缚和缺陷的幻想中释放出来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武器。

  这本著作不是作者有意识写作而成,而是由另外一位学者帮助阿琳女士整理编辑而成的。这本著作精选了作者的二十八篇文章。通过这二十八个篇章,读者可以比较清楚看到一位女孩是如何成为一个女人的,让读者感受了女性的内在的力量。

  《女性的力量》读后感(四):创造性的女性心理学著作

  阿琳.克莱默.理查兹曾说过:“任何你不应该去思考的问题,都让我着迷”,这足以让我们看到这位作者个人性格里的创造性与好奇——《女性的力量》里所涉及到的话题,许多都是极具冒险精神的,阿琳带着我们去挑战传统精神分析思考的极限,在帮助我们理解分析技术的同时,也给出更宽广的讨论空间。

  我想无论是哪个领域,哲学、文学、艺术、医学,这样有原创性的研究者对于此领域的进展非常重要。

  从婴儿到孩童,再到青少年与成年人,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不断切换着自己的角色过程里,会遇到无助感、沟通方式的反转、摆脱限制和没有方向感的努力,这期间甚至有不可逆转的伤害,这些将又继续影响我们之后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人似乎是被命运选择来承受这些,同时我们发展自我的力量以及叛逆,帮助自己思考解释与面对,一切都会过去,力量会保留下来,而这样的力量,是思考的人才能给我们留下的。

  由琳恩.鲁宾那里我们得知,作者不仅仅是个成人分析师,阿琳还是一个老师、作家、诗人、研究者和社会活动者,她完全尊重现实,忠实于过去带给我们的教训,她去倾听年轻人,在其中允许他人沿着自己的方向,以自己的个性起飞,并且去发现、揭露意识和无意识的幻想,因为这些会出现在比喻、联想、再现和移情与反移情的丰满情感中。

  这本书里,阿琳帮助我们接触到建立无意识幻想基础的心理生活元素。 阿琳用到大量的参考文献、对倾听过程中事件的分析,也用到了许多诗歌,自身的体验,这除了对精神分析师职业严谨的尊重态度,也是颇具人性化和艺术化的。她研究弗洛伊德,再在不同的方面推翻,这是在召唤我们遵循一条能更容易看到和对于我们更安全的足迹,帮助我们在未来可以真正驰骋在自由之路上。 这本书的章节里,有许许多多关于青少年的故事案例,这些以青少年利益出发写出的文字,我认为很是宝贵。青少年去改变成年人的力量常常非常有限,大多数成年人的想法与观念渐渐发生由半固化到固化状态的转变,他们喜欢去左右青少年,而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往往早已忘了自己年轻时的情形,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去读这些,代入感会帮助他们各自的疑惑。

  本书的书名可能容易让你联想到近期热度提高的一个群体-----女权主义者。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女性,理解这个社会性别方面真正的平等和自由。

  《女性的力量》读后感(五):童俊推荐序:母性之爱、有毒之爱、情欲之爱——关于中国女性的生存与精神

  “母性之爱、有毒之爱、情欲之爱”这个题目有点大,三者中任何一个,都够写一本书的。所以,我只是就这些问题建构一个大致的框架。在此我也告诉大家一个信息,2017年4月20日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女性大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由武汉市心理医院,也就是我所在的医院来承办。这是深度心理学第一次在中国开这样一个关于女性的大会,里面内容很丰富,而且来的都是世界级的讲者,有非常精彩的关于女性特别是中国女性的演讲。

中国女性百年发展史

  现在回到我的主题,首先我们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来理解这个主题,我觉得我们至少要回顾近百年来中国女性的发展史,当然这也是中国近代 史的一部分。

  我们如果离开了这个时代背景来谈中国女性的问题,来谈这个主题,我觉得那会不好理解,也是失之偏颇的。如果抽离这个时代背景,我们没有办法去谈母性、去谈爱,也没有办法去谈有毒的爱。所以我想提醒大家,要关注我们的这段历史。在这里谈到历史,我记起一个小故事。那就是20世纪90年代我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网上已经有了中文版,作者是张邦梅,她是张幼仪(徐志摩前妻)的侄孙女,一个华裔美国人。这是她的学位论文最后成书发表,取名为《小脚与西服》。当时,我记得是在哈佛大学大门对面的书店看到的,我被深深吸引,就坐在书店的地板上看了一天的书。

  这本书里当时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张幼仪在跟徐志摩离婚之后,还那么全心地服侍徐志摩的全家,甚至陆小曼没钱用的时候也找她。那么这个作者,就是张幼仪的侄孙女,这个华裔美国人是很难理解她的。她分析为什么张幼仪这么受虐。实际上张幼仪最后成长为一个非常优秀、独立自强的女性,这是后话。但是,她有那么受虐的历史。这本书里有一个张幼仪的成长背景:她出身于有名的封建大家族,家中兄弟姊妹十二个,其中八个男孩、四个女孩。但是当别人问张妈妈家中有几个孩子时,张妈妈总是回答——八个!张邦梅的书中有个标题是:In China, Women means nothing!

  我想这就是我们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一段历史,我们不能忽视这段历史。现在要稍微提一点,这样一段封建历史,到了1949年之后有一个非常大的变革,那就是毛主席给中国女性带来的翻身解放、扫盲,女性能顶半边天。这个功绩有多大不容置疑,但是,同时又把女性放到一个全能的位置。跟男性同工同酬的同时,还鼓励女性做一位英雄的母亲,就是生很多很多的孩子,一位女性怎样才能两者兼顾呢?我在这里不多言说,我有一个专门的论文在女性大会上谈这个问题。我们继续谈历史,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丰富。但同时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大量女性回归家庭,做全职主妇,就形成这样一个局面:匮乏时期长大的母亲纠缠于一个物质极度丰富时期的独生子女。当然也有匮乏的父亲,但我们今天不谈父亲。

  我们知道,心理学有一个常识,就是每个人都有无数次可以重新成长的机会。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我们自己先天不好,成长不好,或者童年、青少年有创伤,但是随着我们的孩子出生,随着我们养育他们,我们就会再有一次机会,修复我们自己的创伤。不过,如果你的创伤非常大的话,那么随着孩子出生也可能激活你做孩子时的创伤,这样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你的所思所念所感都是你过去的情节,你体验的就是你自己,并将这个体验到的自己当成你的孩子。对此,心理学的术语叫作投射。

  前面说,如果你早年有很大创伤的话,你孩子的出生可以激活你在你孩子这个时期的创伤。这个时候可能你就没办法关注你的孩子,而且还可能会有很强烈的、对这个孩子的无意识的怨恨。这个无意识的怨恨是:我这么贫苦,你还要我付出,我拿什么给你?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产后抑郁。暂时把这个话题放在这里,我们先说一下什么样的爱是健康的爱。

母性之爱

  前几年,我在美国纽约接受培训的时候,接触到了一个大师级的人物,一个非常伟大的美国女性心理学家西尔维娅·布洛迪,她今年105岁了,很健康。她从1964年开始,发起了一个历时三十年、有七十六位受访者参与的研究,就是从这七十六人出生开始,一共进行三十年的跟踪随访。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之类的机构资助她的这个项目。我们已经翻译出来这个研究项目的一本书《情感依附》,在中国卖得很好。研究人员们想要弄清楚,什么东西在孩子的成长发育中是最重要的呢?我在这里念一段:

  在琼四个月大的时候,母亲把她抱在肩膀上。她们的目光跨过操场,投向正在给她们照相的父亲。母亲这个时候用鼻子蹭着孩子,孩子开始流口水,并且嘻嘻哈哈地笑。然后这个孩子把目光转向了母亲,就在同一时间,母亲的注意力却被其他东西吸引到了别处,她没有看这个孩子。这样就导致母女俩的眼神没有相遇,孩子脸上的笑容就逐渐消失了,僵在那里,目光也变得比较呆滞,脸上没有了表情……

  心理学家们认为这种母女间的眼神交流,是孩子成长的最早的一个动力。这个眼神的错失,肯定会给孩子留下阴影,孩子会因为无法感受与母亲的情感联结而陷入沮丧之中。现在很多婴儿观察都有这样的情形,孩子会僵在那里。对于刚刚生下来的那些小婴儿,母亲的眼光是很重要的。我自己有一个体验,这有点像芭蕾舞演员在舞台中心跳舞,这个聚光灯要一直跟着她转。一个孩子被送到人世的时候,母亲眼中的光辉就是孩子成长的源 泉。

  心理学上有个提法叫作恰到好处的(good enough)爱,什么叫“恰到好处”呢?母亲只要是在探索、在关注就够了。这个孩子在哭,可能是他太热了,可能是他饿了,可能母亲两者都找到了,但他还是在哭。没有关系,母亲不要焦虑,只要保持这种探索,实际上母亲的眼光聚焦在他那里就够了。很多时候,孩子不停地啼哭(当然要排除生理上的病了),其实就是因为孩子一哭,母亲就慌了,就焦虑了,这种信息传递给了孩子就造成恶性循环。我觉得中国母亲不是“good enough”,而是“too good”,就是做得太满,任何事情面面俱到。当然我说的这个研究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它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是西方文化的视角。那么,东西方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我觉得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建立了一个将心比心的心理。但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上的现代心理学是要关注他者的。比如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说过,现代人际交往的黄金定义是同理心,要能将自己的脚放到别人的鞋子里试试。

  孩子从四五个月、五六个月大开始,实际上他的成长之路就是为了摆脱母亲,就是挣脱母亲的怀抱。神经心理的发展也是这样,他开始只躺着,后来能够坐起来,坐起来他就爬,爬了之后他就会走。远离母亲,最后上幼儿园、上学校都是一个远离的过程。我们说整个神经系统发育成熟要到十四五岁,这之前母亲对他更多是呵护和保护。你要放他,但是你也要保护他。那么到十五岁左右,到了青春期,孩子产生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动力要离开母亲。我们说真正的母性之爱,就是要给孩子授权,让他们不为背叛你而内疚!阿琳在《女性的力量》这部著作里,用大量案例提到弗洛伊德对他的所有女性病人授权,让她们或反抗他或超越他。阿琳同时认为,这是精神分析的精髓所在。

  说到这里我还想要提一下,就是现代的女人和古时候的女人是不一样的。现代女性活得长,1949年前女性死的时候很年轻,平均寿命很低,因为很多人在生产的时候就死掉了;现在女性活得长,在大城市女性的平均寿命有八十多岁了。这样女性从停止生育到死亡,可能中间有长达三十年的时间,还不止。也就是说,从不需要抚养孩子到死亡,她有长达三十年的时间,而且现在的女性只有一两个孩子,不像我们的父母辈那样。

  实际上女性不生孩子,不怀孕,就获得了很多自由,女性活得又长,经济条件都还很好,比以前好多了,那么现代女性就面临这些改变导致的对新的欲望和梦想的探求,随着欲望而来也会有恐惧,这些是跟传统女性不一样的。我自己观察,我的外婆、我的母亲、我自己和我的女儿,在这四代女性身上我发现的是每一代女性都在跟随这个社会进步,在追求独立,一代更比一代好。对于其中最新的一代,你会说她们碰到了大好时光,但同时也会有更多的焦虑,因为前面的路都是新的自我探索,我们的前辈并没有留下女性独立的遗产。

有毒之爱

  我们总是歌颂母爱多么伟大,但实际上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的内心都身怀一个母亲会吃了自己、杀了自己的恐惧。大家想想,这个女人多牛啊,她给你生命,你依赖她成长,你没有她就活不下去。对这样一个人,你同时也会觉得,她也可以拿走你的生命,我想这就是孩子对母亲最深刻的一个恐惧来源。所有的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要是人类,他从被母亲生下来那一刻开始,用弗洛伊德的话说,从子宫出来剪掉脐带开始,他实际上就从一个“生物的人”开始了“心理的人”的成长过程。那么,在这个“心理的人”的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动力,实际上是与母亲分离。孩子要离开母亲,要自己掌控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由你掌控,他这一步一步的成长,走得也战战兢兢,带着背叛的内疚。

  青春期的时候,这种反抗会更激烈,所有的这些反抗都是为了成长。那么作为母亲在这个时候,能鼓励孩子反抗你吗?孩子会跟你吵啊闹啊,这好像是一种暴力,但是心理学上认为,这不是暴力,这是成长的一种需要。什么样是最大的暴力呢?最大的暴力就是:在该分离的时候跟你紧紧依附在一起。

  与母亲连在一起,绝不分离,这是最大的暴力。为什么孩子不能跟母亲分开呢?因为孩子内在有一种巨大的恐惧,他觉得我们刚才讲到所有成长,其实就是要反抗父母,然后往前走。孩子也会因为离父母越来越远而内疚,他觉得我背叛了父母,会有背叛的感觉。那么父母在这个时候要给孩子这种行为赋予阳性的意义,就是给他授权,这是一种成长。如此,这个孩子才走得坚决。如果孩子本来就带着这样的一些内疚,他觉得背叛父母了,父母也认为孩子是白眼狼,那孩子就难以向前迈步 了。

  这就成了一种纠结的力量,分离和退缩在原点上来来回回,看不到变化,我们称之为施虐和受虐。谈到这一点,女性气质里有一个被公认的受虐倾向,从生物学上来说,女性生孩子就是受苦的,生下孩子她会快乐,所以有些人认为,女性这种生理特征构建了女性的受虐倾向。我们现在不讲生理的东西,我们讲心理的东西。我想这种受虐倾向很多是在一个男权社会里,女性处于次等地位这样一个几千年的历史中所形成的。你就是二等公民,或者你就像张幼仪一样什么都不是。

  一个叛逆的孩子遇上一个有受虐倾向的母亲,就激活了这种母亲早年被抛弃的感受。所以在这个时候,她跟孩子纠缠在一个心理水平。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孩子是没有母亲的,这个时候施受虐就发生了。我再强调一次,我现在讲女性的话题,没讲男性的施受虐,男性是一样的。这样的施虐、受虐从来都是同时发生的,那么我们说这样的施受虐后面是什么呢?实际上施受虐背后就是强大的分离障碍,没有办法分离,不能分离就妨碍了人类心理的发展。当个体身处恐惧,相信任何生命活力都会招致惩罚时,其生命就固着了,成长就停滞了。

  我们前面谈到有毒的爱背后最重要的就是分离障碍,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紧紧和母亲纠缠在一起。总结起来,人类实际上建立了两个自我调节和解决冲突的系统。一个是开放系统,它适应现实,其特点是可以带来快乐。它有创造力,能促进能力的发展。这个系统我们就把它称为心理健康。另一个是封闭系统,因为封闭的系统依赖于将自己当作受害者的感觉,所以基于现实的快乐超出了他的想象,被体验为对其无所不能之信念的威胁。因为他自己就是受害者,他就觉得别人都是对他不好,都是不快乐的。现实是他有时候快乐,然而这个快乐来了之后他是很恐惧的,因为这超出了他的想象,所以其自我能力的一些功能被用于维护他的防御和信念。这样一个封闭系统是所有无器质病变疼痛的来源。我们有很多躯体的疼痛就来自这样一个系统,就是不断自我强化的这种受苦受难的感 觉。

  另外一点,这种有毒的爱还带着一种对心理现实的憎恨。它经常在个体的想象系统中,体现为不同的破坏水平。它的残酷程度跟现实、跟个体被唤起的对现实的憎恨强度有关。那就是现实越跟其想象不一致,他对现实就越憎恨。

  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要强调一点,具有这种有毒之爱的个体,她没有能力提供前面研究里提到的母亲的爱的眼神。我们说那个母亲的眼光老是跟孩子的眼光打岔,联结不到一起,所以这种有毒之爱就要利用施受虐紧紧纠缠在一起,以达到联结的目的。纠缠是为了联结,但同时他又恐惧母亲把他给吞噬掉了,他永远在建立联结和逃离联结之间循环,没有变化,也没有成 长。

情欲之爱

  在这里,先要区分一下情欲之爱,“sexy”和“erotic”,sexy指性感,是正常发展、自然发展的一个结果。性感的爱,首先人要完成分化,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两个独立的个体才能发展真正的相亲相爱。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心理发展跟男性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虽然男孩、女孩都由母亲生下来,但是男孩的发展比女孩的发展要简单一点,为什么?他由母亲生下来,他就是爱母亲的,父亲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外人。因为在男孩的心里就是,我要长得像父亲那样强大,未来才可以拥有一个像母亲这样的女性。他会向父亲学习,而放弃对母亲的爱。女孩发展的复杂性在哪里呢?她由母亲生下来,她要跟母亲分离,她要背叛母亲,然后她要发展恋父的过程,恋父的过程是把她从母亲的怀里拉开,但是她最终还是要回到母亲这边。男孩没有这样复杂。女孩首先要有一种力量离开母亲,她恋父的过程实际上帮助她发展她的女性气质,但是她最终不能老是一个恋父的小女孩,她最终的成长是要放弃恋父,回到对慈母的认同,这样她才能发展她的女性气质。这就让她比较纠结了,很多时候既要爱,又要放,还要再回来,各种各样的曲折导致女孩的心理发展比男孩的心理发展更加困难一 些。

  女性只有完成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从母亲怀里分离,恋父,最终放弃恋父再回到母亲身边来,对母亲认同,发展女性气质,如此,她才能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性感的、能够去爱的、既有母性也有女性气质的一个女人。跟男性相比,女性是要比男性更多一些双性恋倾向的,因为她既爱母亲也爱父亲。我在这里指的是倾向,不是指具体的双性恋行为,而是指内在的幻想。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就成了真正的女人,一个独立的女人,这样她才有真正的情欲之爱。我们看见很多性乱的人,那些人有很多很多的恋人、很多很多的情人,等等,实际上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他有一种色情性,这其实是一种防御。这种防御是什么呢?这是他的婴儿式的,或者他的人格中婴儿部分的创伤,他用一个成人的行为来防御自己婴儿式的匮乏,实际上表现为色情,但真正的心理位点还困在婴儿期,或者在乳房的那个时期。为什么要用一个成人的行为(性)来防御这些呢?因为他很恐惧,他要装成一个大人、一个成人,来掩饰早年这种婴儿式的匮乏。有很多这种性乱的人,实际上你对他深入了解就会发现,他是没有过性快感的,从来都没有过的。所以一个真正有魅力的、有性快感的女性,她有心理上、人格上的独立和成熟,这样她才能够具有女性的魅力,担担起母性的责任,以及相应的社会职 责。

  对于如何认识女人,如何成为新时代的女性,我强烈推荐阿琳的这部女性心理学巨著——《女性的力量》。它会刷新你的女性观,带给你关于女人的新的洞见。

  童 俊教授,中美精神分析高级培训项目中方负责人IPA认证精神分析师,武汉市心理医院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与临床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科学研究基金评定委员会CERP研究基金评定专家

  《女性的力量》读后感(六):理解女性的一面镜子——Leo鉴书250

  本书作者属于精神分析学派,就是弗洛伊德那个派,作者在研究和治疗领域有极高地位,从前言中可窥见一般。对我启发最大的是——虽然有些观点并不能完全认同,但是学会用新的视角看待女性。因为爱看电影,最后一部分详细读了两篇,感觉自己电影之前算是白看了。

  每个人都有重新成长的机会,但未必是什么好事。

  如果我们自己先天不成、成长的也不怎样,或者童年、青年时有创伤,那么可以借助对孩子的养育对此进行弥补。不过,如果伤的太重,那随着自己孩子的成长可能进一步激活我们的创伤记忆,在养育后代的过程中,我们所思所念所感都是过去的情节,体验的不过就是自己,并将这个体验到的自己当成你的孩子。对此,心理学的术语叫“投射”。

  这里面还提到了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孩子不好。因为过于集中于自己,会对孩子产生无意识的怨恨,表现为:我这么苦,拿什么养活你?另一个表现就是产后的抑郁。

  到这儿让我想起一个分析学派的反面笑话:

  花了15万美元,治疗了半年之后,病人终于明白问题出在他爹身上,只要从心里原谅他爹爹就可以了……

  真正的思考

  崔卫平老师也为本书写了一个前言,里面提到阿伦特在匹兹堡审判看到纳粹艾希曼之后提出“平庸之恶”的事,也提到了一种对思考的定义。

  思考是一个中断,它中断了所有的日常 作为。一旦开始任何思考,即中断任何事情,我们好似进入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思考之事就像珀涅罗珀的织布(The veil of Penelope)每天清晨毁掉昨晚完成的事物。

  遗憾的是,在这个丰富的世界,不思考的男人和不思考的妇人一样多,这个倒真是不分。

  作者自己对母亲和妻子身份的感悟

  作为一个女人意味着要把自己的需求和野心及每天花费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结合在一起。在孩子长大之后,他们想要更少联结,想要更多自己的时间,而母亲只能尊重他们。但是第一步的分离都很痛苦,每一次都需要爱到。而作为一个妻子也很重要。特别是当孩子们去夏令营时,我们都像又一次蜜月。

  全新视角看电影

  我个人是非常爱看电影的,书里提到的几部电影从《潘神的迷宫》、《本能》《逃离拉斯维加斯》再到《火柴人》等都看过,读过本书之后才觉得自己真是看的太潜了,也多了一重理解电影的角度 。

  比如:《潘神的迷宫》里出现三个阶段的女性:小女孩、已婚妇人和老年妇女,里面都有不同的寓意,讲的是女性的成长;《本能》里的女主角其实代表美杜莎的寓意,生命和死亡并存,里面很多细节我读过本书才明白;“拉斯维加斯”三部曲虽然是三个不同的导演拍的,拍了不同的三代人,但是意思讲的都类似——规则、死亡和性三者的关系。

  读完本书后,我计划下周把这几部电影再重新看一遍。

  书里还提到很多观点:

  朋友 是一面镜子,在里面上你可以看到除了父母所创建的人的身份之外的自己。

  佛洛依德为女性平等做出过自己的贡献。书里谈这位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至少有两章。其中一章提到弗洛伊德如何帮一位诗人度过写作瓶颈。

  最后,引用书里一段很棒的话作为结尾“力量意味着妥协,现实 地对待自己可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对当今女性 的力量而言,平衡不同的方面是寻找作为一个女人的快乐和满意的关键。”

  《女性的力量》读后感(七):感受这种力量

  女性的力量这本书从精神分析取向角度展开,对于如何认识女人,如何成为新时代的女性有全新的理解,它会刷新你的女性观,带给你关于女人的新的洞见。它会让你看到女孩由母亲生下了,她要跟母亲分离,她要背叛母亲,然后她要发展恋父的过程,恋父的过程是把她从母亲的怀里拉开,到是她最终还是要回到母亲这边,回到对慈母的认同,这样她才能发展她的女性气质,这样她才能够具有女性的魅力,担当起母性的责任,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

  对于孩子我觉得可以参考弗洛伊德对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分析,共五个阶段:

  1、口欲期:1岁前,嘴部是快感中心。

  2、肛欲期:1——3岁,肛门是快感中心。

  3、俄狄浦斯期(性蕾期):3——5岁,孩子有了明确的性意识,生殖器部位是快感中心,并对异性父母产生了恋情,并开始排斥同性父母。

  4、潜伏期:6——12岁,性能量像突然消失一样,孩子们更喜欢与同性伙伴交往。

  5、生殖期:13——18岁,即青春期,性能量大爆炸,一个人身体上做好了生育的准备。

  原版书中作者在咨询室实践、教学、督导和写作的旅途中找到答案。本书中包含她的突破性想法和她将这些想法传达给我们的方式。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一个有关女性发展、创造力和诗歌、妥协导致的变态心理和极度寂寞之体验的深层精神分析世界。她带领我们进入电影和电视剧所描绘的层层无意识世界。她的双眼能看到别人一直害怕看到的东西,为研究带来了敏锐的洞察力。

  书中通过多个章节多个社会案例以及多部电影作品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女性的多面及女性所特有的顽强及女性的特质,还采取了中英双语的形式去解读,不过这样以来难免会觉得有一些眼花缭乱。其实在男性的角度上去看待女性,总是充满着主观因素,其实两性之间的差别仔细算来不亚于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自古以来有很多人为女权而发声,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真正的平等,这种平等是发自内心的。然而与之相对的,就是女性本身的力量,她们是因为弱,所以才接受种种不平等待遇吗?当然不是的,她们在有些方面展现出的力量是远远大于男人的。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在生了小孩之后变得稳重了,与之前学校中的形象相比,简直是一个大变样。其实女性在人生道路中要经历很多次重大的成长事件,每次都能带来深刻的效果,她们对于自然的学习能力也是最强的,因为她们能够真正稳下心来,这也证明了生命的伟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