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娘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娘读后感10篇

2018-01-05 21: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娘读后感10篇

  《娘》是一本由彭学明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5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娘》读后感(一):很真诚

  就字词而言,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值得推荐散文,它的语言太没有特色。如果一定说有,那就是米(没)这样的湘西土话。

  可是,书有很多种看法条分缕析只是其中的一种。

  这一本书,以我开年来有限阅读经历,它无疑是要让我记存到年末的。

  读书的时候小说选刊刊登过一部衣向东写的小说名字忘记了,也是写“娘”的。词句凝练简洁,现在想来,更像是一部剧本。后来,直到现在,都再没有那样一本书可以这么打动我。

  除了对“娘”的怀念,这一本中,作者的自我剖析,对过往坦诚忏悔,赤裸得有些精心。看得出作者内省的努力

  张曙光写过一首诗,雪。那里也有母亲。我一直认为,他是将母亲放在漫天大雪的大背景下,最后的几句甚至最后一句才是整首诗的重点:那一年我三岁,母亲抱着我,院子里有一棵树 / 后来我们不住在那里—— / 母亲在 1982 年死去。

  在小说作者连故事都不会讲的时候,静下心读这样真诚的散文,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娘》读后感(二):感动绝望

  看着娘为了生活,为了子女不顾一切地奔波劳累,受过多少苦,流过多少泪,多少次在生死边缘徘徊,多少次因为儿女从死神手上抢回自己的一条命,我的泪水在眼里打转。

  然后,迟迟不肯落下的泪,是在等待什么呢?

  我明白,是在等待儿子最后的大彻大悟。可是,他没有做到,至始至终,他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整个过程。幼时对母亲的仇恨是如何化解的?是因为他最终考上了大学,脱离了苦海,他才有勇气重新审视一切,他才有面子开始对娘好。

  我承认前面对母亲所受苦难文字让我很感动,然而,越到后面,越感到心寒,越到后面,越有一种绝望爬上心头。

  再多的话不说,有时间可以看看,但对于作者的忏悔,我没有感觉到。一个人的忏悔,怎么要到另一个已经离开这个世界才开始呢?或许,这些忏悔,都只是为了写一本感人的书。

  这或许又是一个对世人的警醒,对亲人,我们要用心去疼他们,而不是用将来有出息这样自欺欺人的幌子来为自己赎罪。

  《娘》读后感(三):读《娘》,直逼心灵深处的拷问

  晚上躺下,拿起《娘》这本书,本想看一段之后再睡觉,却不想拿起之后就放不下了,一直跟着作者紧迫而起伏的心情读下去,根本忽视了时间一点点过去,我在床上辗转反侧,不停地变换着姿势,手却始终端着书,恐怕错过一行字、错过这犀利的语言带来的震撼。终于,这篇六万多字的自传体散文被我一气呵成地看完了,看完后却久久不能平静。我起身到书房,打开电脑,开始敲打自己内心的文字,算是舒缓自己胸口的压抑

  作者彭学明,他与娘坎坷心酸的经历为他的心理蒙上了灰暗的影子,让他对娘的爱通过尖锐而粗暴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看了心里揪得疼,那种既爱又恨的复杂情感始终伴随着他,他心中满腔的爱找不到出口,都压抑成了埋怨和愤怒宣泄出来。每一次的怒火燃烧其实也都让他刻骨地心疼,我一直盼着他快点顿悟,赶快改变这种爱的方式,当看到娘病重,就要行之将死的时候,我紧紧捏着书最后薄薄的几页无比紧张,希望在娘的最后时刻他能够改变这种爱的方式,能够把对娘的爱温存地表现出来,可是没有。当我看到娘死的前一刻他还在对娘发火,我气得简直呼吸不畅。直到娘死,他仍固守着心中那种扭曲的爱不能自拔。娘死了,那种痛彻心扉的忏悔才潮水般涌来,晚了!晚了!我恨恨地想:你他妈早干嘛去了?!为什么不早醒悟?!就算他的忏悔再深刻,也挽不回娘的生命!其实,作者对娘充满了爱与感激,如果不爱,他不会娘生病时急得鸡飞狗跳;如果不爱,他不会在同学侮辱娘时与同学大打出手;如果不爱,他不会走到哪就把母亲带到哪,他使了法子让娘卖掉老宅跟他过上“城市生活”······可是就是这浓浓的爱全变成了尖锐残忍的表达,是典型的“孝而不顺”,有一颗“孝”的心,却从不让她“顺心”,难道真的是爱之深恨之切吗?为什么人总要到失去了才会珍惜?为什么要等到人死了才来忏悔?

  《娘》,是直逼心灵深处的一种拷问。是作者对自己的拷问,也是天下有娘人需要对自己的一种拷问。由《娘》联想到自己的妈,妈已经60多岁,我也因为女儿的出生而成为一位母亲。一直以来,以为自己对“母亲”这一词的含义已经认识深刻。但读了《娘》后,我才发现,其实我不懂。

  揪心的是,在读《娘》的过程中,我居然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做了很多所谓“没良心”的事。很多次,我也是把爱通过尖锐而粗暴的方式表达出来,根本不顾及妈的感受结婚之后,我和妈不再朝夕相处,但却阻止不了她天天对我的牵挂,有时候白天给我打电话,我忙着就不接,想过一会给她回电话,但过一会之后就会忘了,等晚上回家后突然想起来,打过去之后无非是问你吃饭吃的啥、上班累不累、嘱咐我不要熬夜等等,我觉得这些事无聊而罗嗦,常常是嘟囔着“知道了、知道了”截断她继续追问的话。我不知道多少次,妈应该在失落中放下电话。

  妈经常趁我们上班的时候,跑到我们的小家帮我们收拾家务,脏衣服干净晾起来,地板拖得一尘不染零乱沙发变得整洁有序。每到这时,我不是去感激她,而总是打电话很极端地呵斥她,并扬言要收回钥匙,其实我内心里是心疼妈干活辛苦,怕她累着,但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却总是尖锐而难听,我在电话里对着她大呼小叫,让她干了活还惹一肚子气,有一次,她也狠了心地说“好!以后我再也不管你,再也不去你家!”可是,过不了几天,她还是依然帮你干这干那,这当妈的,怎么从来不知道记仇呢?

  妈穿衣一直很简朴,在我的记忆里,我很少能成功地给妈买衣服,我给她买回的衣服,常常因为不合身而退掉。后来我带着她去逛商店,试好再买总行吧?结果每次都怄气而归,我相中的她总是相不中,妈怎么光和我唱反调呢?有一次我急了眼了,冲她说“给你买件衣服怎么就那么难!这不行,那不行,你难为死我算了!”然后我们娘俩就一前一后,都怄着气走出商店,后来我直接抵触和妈一起逛商店,总是因为意见不一致而闹不快

  妈的胃不好,饮食常有禁忌,我到现在不知道妈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我只知道,只要我们回家吃饭,就发现饭桌上摆的全是我们爱吃的,我们对饭菜的赞美往往让妈笑逐颜开,甚至停下筷子盯着我们的吃相,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她都认真地听,我工作上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她都会高兴手舞足蹈,可是我却很少坐下来听她说话……

  窗外传来鸡啼声,打破寂静的夜,我轻掀窗帘,黎明即将来临,偶尔有零星的灯亮起,想象着这个时候,天下可能有很多“娘”已经早起来为孩子们开始一天的操劳,而这种操劳是不求回报而毫无怨言,这是天下最至纯至真的爱。感谢彭学明的《娘》,让我在震憾中反思,让我在反思中顿悟,我是幸运的,妈健在,能够让我有机会正确地表达我的爱,祝天下所有的“娘”幸福安康

  《娘》读后感(四):百善孝为先

  断断续续总算读完了,这是单位推荐的书,但是我认为他的价值并没有封面上写的那么高。作者等娘死了十几年才大彻大悟,后悔一塌糊涂,这个过程未免太长,他的悟性也太差了吧!虽然他的经历特殊,看起来是因为娘的多次改嫁吃过一些苦,所以怨恨娘,值得同情,但是作为一个高学历、高级别的干部,而且是全国人大代表,怎么能连善待娘的这点觉悟都没有,所以我鄙视他。我活了37年,虽然在这方面也有过错误,但那都是十几岁时,可以说是少不更事的时候做过的事,每每念及总是后悔不迭。为人儿女应该多替父母考虑,说话做事要克制,只有父母教训儿女,哪有儿女呵斥父母的道理。我现在就已经悟透了这些道理,说话办事多依着父母,总希望父母百年之后自己不会在这方面后悔,留下心病。父母在世当孝顺,父母亡后没心病。人老无用遭人嫌,别人再嫌儿孙不该嫌,也不能嫌。当你幡然悔悟时,不孝敬父母的心病会是一辈子的痛,稍有触及,悔意就会铺天盖地地涌来,而让人终究无法释怀。

  《娘》读后感(五):我们需要怎样的亲情教育

  我认为彭学明的《娘》是一本需要极力推广的书籍(这是一本我花费一天认真读完的书 上一次能让我做到这一点的书是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对比对我触动很大。1月份,彭老师文学馆做了一次讲座,之后参加了湖南文艺出版社在北京图书订购会上的新书发布会。同样是介绍这本书的历史,剖析自己的历史,彭老师的方式几乎是一模一样,我几乎可以完全和他的心灵产生共振。但是,当彭老师叙述这段感人的片段时,我记得文学馆的掌声是响亮的,激烈的;而在新闻发布会上,几乎没有听到掌声,甚至可以说是漠然。原因?去文学馆听讲座的以老人为多,他们或许能够感受到彭学明母亲的故事,能够体会到那一代人的创伤;而在新闻发布会上,几乎都是年轻记者们,当时不是对80后的贬低,因为我自己也是,他们并没有能够将自己投入到那个角色里,这是真的。我的直觉是,这场亲情教育是非常必要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不为补回这些掌声(因为在你心中没有共鸣的时候,没有深入心弦的东西,是无法博得由衷的掌声的),只为了用那段忘却的纪念来警醒世人警醒后世。

  彭学明在这本书中是将自己血淋淋地剖析开的。这是自从2000年1月3日娘去世之后,彭学明一直苦心思问题的结果。11年多的拷问,彭学明用一把手术刀切开了结果。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明,极富代表性的湘西妇女,看到了一个因为社会变迁而时时刻刻都可能遭到不公待遇的典型例子。这是多少普天下母亲的缩影!为了儿子,他可以不惜性命自己和另外一大家子人打斗;为了儿子,因为自己一年不吃肉去坐牢;为了儿子,宁愿在乡村里缮粮,寻求他人的接济过活;为了儿子,宁愿在冰天雪地里远走(湘西的雪比北京大多了)数座山峰,只为活命的干粮。

  彭学明的忏悔精神执着精神是具有真正文学意义上的感人力量的。彭老师那天在文学馆讲座的主题便是《文学的品与德》。直到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方才明白这个讲座的意义和重要性。彭老师那天概括了如何做到兼具“品与德”的五点:有走进生活的心,用真实打动人;有走进世人的心,直抵人心需求;有走进时代现实的心,注重时代人文关怀;有走进艺术的心,注重作品的情节刻画;有走进自己的心,要耐得住寂寞

  掩卷沉思,彭老师正是用这五点锻造了这部经典之作。这部不足8万字的小说,是应该也有必要成为经典的。首先因为在中国文学长廊中,还没有如此丰满立体与有警示作用的母亲形象;其次是因为在中国文学历史上,还没有像彭学明这样敢于用一个手术刀将自己全面切开的作家,甘愿用自己的罪过来警醒世人。在这个社会,这一点是多么的难得,可贵,文学工作者想必感同身受

  彭学明是一位有生活经历生活观察和敏锐触觉的作家,这一点可以从他关于湘西无数优美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彭学明是一位有立场有观点而且非常具备时代先导性的作家,这一点可以从他炮轰张艺谋《三枪》到最后两人化干戈为玉帛最终共同研究探讨为证;彭学明是一个非常有血性和骨气的作家,这一点可以从某次作协研讨会上他和某位北大教授就“毛片教育”问题发生争执可以看出。

  我想说的是,至少要具备以上几点,外加体察民心的直觉,才能写出这样感人的文字。

  在新书发布会上,彭老师说道“毕老师(毕淑敏肯定对我娘的情况有所感受。”初中时,我曾经读过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我顿时感到,毕老师何曾只是和娘有共振,分明是和全天下的父母心箍在一起。《孝心无价》中有一句话,我至今清楚地记得,“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可怜天下父母心

  摘取一些有普适意义的句子

  58 这时,我才知道,每个人都有一条根深埋在故乡,只要稍稍飘来一丝故乡的气息,根,就会紧紧把你和故乡箍在一起。

  67 曾经,偌大的一片天空,安放不了我的心,我的心在天上好高骛远地飘着。现在,我的心落在了地上,才知道大地是那么结实、博大和敦厚,才觉得心只要贴近大地,就能够听见大地的心跳笑声

  68 娘对我说,再苦的人生都要唱歌,再苦的人生也都有歌。 娘是真正从生命里感知人生如歌的人。

  96 一个把母亲都当做敌人的人,是没有资格和脸面谈自己有一颗“亲民爱民”的菩萨心的;一个成天凶恶地对待母亲的人,再善良伟大也是小人。

  103 一个人,只有他不为官场和名利所累时,他才是一个真正脱离了世俗、真正纯洁纯粹的人! 一个人,只有当他真正懂得亲情比官场和名利及一切都重要时,他才是一个真正幸福快乐的人!

  当然,以母亲为主线,彭学明还分析了其他一些问题。比如他曾经因为觉得自己英语口语不好而放弃英语老师的职位:这也是一个强烈的警醒,现在,尸位素餐误人子弟的老师还有多少?比如还有多少人因为和女朋友拍拖而忽视了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甚至像彭老师那样“没娶媳妇就忘了娘”?

  彭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怨恨父母什么,父母能够给予你生命,这就足够了。”突然想起了沈从文的名言,“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如果把这句献给张兆和的话语改成,“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也珍惜过一生唯一的母亲。”我想,从文先生是不会生气的,至少,这是湘西的共鸣。

  《娘》读后感(六):新世纪散文的新突破 ——论彭学明长篇散文《娘》的创新意义

  二十年多前,余秋雨先生以一册《文化苦旅》开创了“文化散文”之“大”(文化大散文),奠定了他作为中国20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注释:楼肇明:《当代散文潮流回顾》,《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1期。]的地位,如今我们又终于看到了以另一种“苦旅”形式开创的绕“孝”与“忠”所进行的自我反省、自我救赎亦能唤醒他人的“大”散文,这就是由从湘西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彭学明先生创作的长篇散文《娘》(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问世!

  这部长达20万字的散文既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无限深情地赞颂了“娘”的平凡与伟大,更通过如诉如泣的自责和强烈呼告,赤裸裸地展示了作为儿子的“我”的“混蛋”[ 彭学明在“彭学明散文集现象研讨会”上的发言,见《叫一声娘:彭学明散文集现象研讨会纪要》,《作家文汇》(四川)2013年8月。]与反思,在看似矛盾的交错抒写中呈现出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以及历史学、民族学等各方面的意义,因而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产生了“三百万(含网民)共鸣之巨”[ 张起在“彭学明散文集现象研讨会”上的发言,见《叫一声娘:彭学明散文集现象研讨会纪要》,《作家文汇》(四川)2013年8月。],且“让在押人员主动承认罪行,让吸毒女孩痛改前非”[ 《叫一声娘:彭学明散文集现象研讨会纪要·编者按》,《作家文汇》(四川)2013年8月。],又由湖南省委宣传部、宁夏大学生读书会、吉首大学和四川省作家协会、绵阳师范学院、《当代文坛》等相继召开了《娘》的专家座谈会、学术研讨会,并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2013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和“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影响之大为近几十年来所罕见!本文即从其立意新、笔法新、语言新三个方面看看它对当今散文创作的重要启示。

  新的立意与“力之美”

  “文以意为主”,自古以来我国散文都十分讲求立意的新与深,无论是《陋室铭》《爱莲说》,还是《桃花源记》《岳阳楼记》,莫不如此。《娘》之所以会产生如上述那样广泛的影响并且必将发挥更大更深的艺术效力,首先就在于它立意之新,在于它紧紧抓住了当下社会物欲横流、精神堕落以至抛弃孝道、不认爹娘的严重问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典型,一方面痛彻肺腑地诉说了儿子的不孝给母亲带来的巨大伤害,甚至在母亲生命垂危时“我依旧凶狠地呵斥着娘”、成了“亲手杀害娘的凶手”,从而警示天下儿女“不要嫌弃父母亲”、“莫做忤逆不孝人”,与此同时,又通过撼人心魄的描写极为细致地展现了母亲的坚毅、倔强、善良与博大,道出了养育之恩重于山深似海、必须“搭早”报答——“要做孝子世人学,莫做孽子世人恨”这条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永恒价值的人生哲理。

  这该是《娘》与一般的“亲情”散文的最大不同之处。一般的亲情散文无论是在回忆中颂赞健在父母的辛劳与慈爱,还是在悼念中直抒对辞世双亲的缅怀之情,让我们看到的只会是作者这个人独有的父亲或母亲,感受到的也只是特定环境下的亲情,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无论这个父亲的背影写得何等精彩,我们最多也只能感受到这位“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爬上月台的父亲对儿子朱自清的爱,无法像《娘》这样在一声声“娘”的呼喊中,在一串串“娘”的故事的诉说中,使我们听到、看到的是若干相类的人与事,正如评论家任芙康所说:“读《娘》时我欲罢不能,书里的山川草木,瓦屋茅棚无不与我老家四川一模一样。最像的是人,不光说话一样,唱歌一样,就连叹的气都一样。阅读中感觉的熟悉引发的共鸣,我相信不仅仅湖南人有,四川人有,农村出生的人有,就是与乡村多多少少有点来往的人都会有。”[ 任芙康在“彭学明散文集现象研讨会”上的发言,见《彭学明散文集现象研讨会纪要》,《作家文汇》(四川)2013年8月。]也正是有了这种超越性的不同,《娘》的刊行才有了如当年余秋雨《文化苦旅》出版时的盛况:“彭学明长篇散文《娘》自2011年问世以来,一直在全国各地持续发酵,反响强烈,洛阳纸贵,其震撼人心的力量,让亿万读者感动落泪,全国不少地方嫌弃了全民读‘《娘》书,颂母爱、感母恩’的热潮。很多单位都将《娘》作为不可多得的亲情教育教材人手一册,无数读者与网民自发撰稿,倾情推荐……”[ 《叫一声娘:彭学明散文集现象研讨会纪要·编者按》,《作家文汇》(四川)2013年8月。]任何事物总是复杂的构成,作为艺术创造的立意之“新”常常是与立意之“深”联在一起的,所以《娘》的“发酵”归根结底又是作家对社会生活认识深刻并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自我反省的方式予以表现的结果,这可从全书结尾处那首长歌得到进一步的印证。可以说,这首歌不只是全文的结束,而是“卒章显志”,是“象外之旨”所在,它如同一名导游带领我们走过一段曲曲弯弯的山路,然后站到山顶登高望远看到“山外青山楼外楼”一样而发出的惊叹:“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我们每个人的降生都是母亲历尽艰难,甚至是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啊!所以千万“莫做忤逆不孝人”,而且“孝顺父母要搭早,不要今晚推天明”!你看作家不单单是在独自对“娘”忏悔,而是现身说法,面对千千万万的“世上男和女”、“世间后辈人”,极为恳切地劝说着“要做孝子世人学,莫做孽子世人恨”!但作品的意蕴还不止于此,如果我们再联系长歌前面那“总结”性的抒情——“我娘,是天下母亲的缩影”,和篇末最后一句“谨以此文,献给娘和天下娘亲”(着重点为引者加),即可看到《娘》的深刻意义远远超出了“我娘”,它分明暗含着“祖国母亲”(“天下娘亲”)这一层更为深广的寓意。也就是说作家所颂赞的既是“我娘”,也是“天下母亲”即“祖国母亲”,写作这部作品的最终之意是要启示我们每一位读者:既要孝敬“我娘”,又要忠于“天下娘亲”即忠于人民,将个人之孝与国家之“忠”结合起来:在我们这个大好时代,是完全可以做到忠孝两全的!

  鲁迅先生是主张艺术须有“力之美”[ 鲁迅:《<近代木刻选集>(2)小引》(1929),《鲁迅全集》第七卷,第543页。]的,著名散文理论家、前任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教授则直接了当指出:“为了要获得时代和读者强烈的共振,比起侧重于追求艺术上的完美来,追求融合于艺术中的思想冲力无疑是更为重要的”(着重点为引者加),又说“散文这种记载着整个人类心灵活动的文体,确实应该充分发挥审美的潜力、智慧的引力和思想的冲力,使得广大读者津津有味……从而推动他们想向着精神生活的顶巅升华”[ 林非:《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日》,《林非论散文》,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第57页。]。由此可见,这种具有“力之美”的思想冲力对于提高散文创作质量、发挥散文更大的艺术效力是极为重要的因素,而长篇散文《娘》的巨大成功,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它可以“使得广大读者津津有味”,以至能“让在押人员主动承认罪行,让吸毒人员痛改前非”……一句话,《娘》给我们首要的启示就是立意新、重意蕴,只有内涵丰富、深刻的立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才能产生思想冲力,让读者感受到“力之美”的艺术魅力。

  新的笔法与“四不像”

  散文是表达最自由、写法最灵活多样的文学体裁,所以它在形式上的创新也常常考验着作家的艺术功力。由于《娘》包括“我娘”的所言所行和“我”的所感所思在内的全部内容,本身就使人充满新奇感甚至神秘感,这就更增大了准确表现这些内容的难度。可贵的是,作家不仅找到了与其内容完全吻合的表现方法,而且还是以前未曾有过的崭新写法,这就是作家自己所说的“撕开”[ 彭学明在“彭学明散文集现象研讨会”上的发言:见《叫一声娘:彭学明散文集现象研讨会纪要》,《作家文汇》(四川)2013年8月。]之法,或曰“分身法”。所谓“分身”,即指将“我”分为两头,一头是在“娘”生前直至病逝的几十年间不断伤害“娘”而依然被“我娘”叫着的儿子“学明”,一头是“娘”辞世后终有所悟,声声呼喊着“娘”引出自责、忏悔、反思并让世人看、后人听的作家彭学明,或者说后者是作家彭学明现在目为“混蛋”的前一个彭学明的“评述者”,尽管作为同一躯体的人只有一个,但两者在作品中的作用却不相同,前者是后者评述的对象,面对的是“我娘”,后者依据前者“悟”出种种事理,面对的是当今世人和后辈子孙。这样的“分身”,目的当然也只有一个,就是将自己原来对着“娘”的灵位哭诉的悔恨之情,毫不掩饰地在读者面前晾晒出来,正像一位已故老作家所说的散文要写一个“赤裸裸的自己”(王西彦语)!有了这“赤裸裸的自己”,不仅完全表现了作品的内容真实性,也彻彻底底展示了作家的“赤子之心”,所以读着作品也令读者完全、彻底地随着作家的笔触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具体说来,为了产生这样的艺术效力,《娘》几乎运用了除虚构(散文绝对不能虚构)以外的一切艺术手段,比如写“我”和“娘”一起“赶杖”的第八节就借用小说笔法,集中凸现了“吴二妹”这位土家族女性为了人的平等和儿女的尊严,敢于“出手”的勇猛和刚烈的性格特征。先是“赶杖”场面的描写和气氛烘托:这是“一幅十分壮美的画面”,有“一群扛着猎枪、打着绑腿、走在天际”的“英雄模样”的剪影描写,有“排炮齐鸣,喊声如雷的”的敬猎神、请猎王的过程交待,更有“侦察组发现也野猪的脚迹后,各组立即到位,堵卡、安壕、围山、闹山组带上猎狗,边喊编追赶”的场面铺排。你听:

  当一声响亮的“嗦呀,嗦呀,吆嗬嗬嗬嗬——”在群山里响起时,所有的“嗦呀,嗦呀,呜呼呼呼呼——”就会在群山里回荡。

  ……

  当“吆——嗬嗬嗬嗬——”“呜——呼呼呼呼——”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地翻滚成一片大地春雷、乡野民乐时,野猪野物的胆就被吓破了,带着儿孙纷纷出逃……“砰——”,野猪野物英勇倒下。一头肥大的野猪在欢呼声中被抬进寨子。

  整个寨子喜气洋洋。

  但就在“全寨最为盛大的节日”里,与这“喜气洋洋”的场面完全相反的悲剧发生了:“上布尺人从没把我们当人。尽管我也看到了赶杖的壮观场面,看到了分肉的喜悦场景、见者有份的古老习俗,却因寨上人对我们的歧视而随之破坏”——“当娘弓腰准备提起棕索时,生产队长的一声断喝,将娘刚提起的野猪肉掉到地上”,“理由”竟是“你米赶,就米有”,还骂粗话羞辱“娘”,而“娘”为了儿女,“看见我跟妹妹站在那里,就又捡起那块不大不小的腰房肉,往外走”,接着便是一连串精彩的动作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将“娘”吴二妹不甘屈辱、敢于向丑恶宣战的精神品质生动地展示出来:“我今天就是要拿,你欺负我孤儿寡母算什么本事?”“娘拽住肉块紧紧不放”,哪管“身上全是肉腥肉油和猪血”!进入故事高潮的则是“娘”的“一声尖利的喊声:哪个再敢打,我就一刀子剁了队长!”原来,娘为了保护儿子,“正拿着刀子对着队长!那是刚刚破野猪的刀子!寒光闪闪,锋利无比”!于是“队长吓得一个劲地求饶”,“队长所有的亲戚丢跪下”求情,最后当大队支书向汉英大婶叫队长“捡起肉,递给娘”时,“娘”却将肉出人意料地“狠狠地砸在生产队长身上:臭肉!”波澜不断,在强烈的对比与反衬中表现了“娘”的勇敢与倔强。

  还有诗和电影手法的结合。请看第七节描写的这个大旱之后“雷雨交加”、令“我终生难忘的夜晚”:“娘,也从睡梦中一跃而起,赶着牛、拉着犁,走向山冈”——

  一阵阵雷砸下来。

  一阵阵电闪下来。

  一团团黑色的风滚下来。

  娘,深一脚浅一脚,把干旱一寸寸犁开。

  娘在疾风里耕风。

  娘在暴雨中播雨。

  娘在闪电中种电,

  娘在惊雷里排雷。

  娘一次次摔倒。

  娘一次次站起。

  这不是诗却处处有诗。如果说前四句写“娘”抗旱是写实,那后面六句就是含着象征意义的虚写,虚实结合,真真切切地写出了“娘”敢于搏风斗雨、挥雷劈电的伟大气魄和不怕困难、顽强“站起”的崇高精神!短短十行字,托举的是一个英雄母亲的生动形象;句句写真情,赞颂的是一个不幸母亲的坚强品格,分明充满了诗情画意,说它是诗又何妨?再说,这由大串排比句构成的气势,由电影特写镜头呈现出来的“娘”,不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么?所以,与其说这只是“娘”独自“把干旱一寸寸犁开”的抒写,毋宁说它是全本《娘》所呈现的“娘”的立体形象的浓缩,可以说这十行(特别是后六行)不是诗的诗既是作家感情的沸点,也是全书的一处“文眼”:读到这里,谁不会热泪盈眶、对“娘”肃然起敬呢!

  还有“夸张”和“变形”手法的运用。如第三节写到女人改嫁和随娘改嫁的孩子总是“被人看不起”,于是“娘对我和妹妹有了一种本能的保护”:这种保护“不仅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甚至是眼睛里揉不得风”。前半句是常用的比喻,后半句则是此处特有的夸张,通过这种夸张更形象也更深切地表现了“娘”对子女“本能的保护”是何等的坚决与细致!第三十一节主要写“娘”病逝的情形,使我们印象最深的却是在“娘”临死前“我”的“极不耐烦”“很不情愿”和对“娘”的“吼着讲”:“娘死活不肯走,哭着求我:去不得医院啊”,“我依然怒气汹汹地对娘吼着讲”,“娘哀求:去二姐那里”,而“我更加愤怒地吼”;把“娘”强行送进医院,“娘再次哭着哀求我,要回到二姐那里去,不打针,不住院”,“我”又是“愤怒地讲”,直到最后要扎针的瞬间“娘依然哭着看着我哀求:打不得啊!”——“但我依旧凶狠地呵斥着娘,让护士一针扎下去”——可是“娘被这一针,活活吓死了!”表面上看,此时的“我”真是个“十恶不赦的杀害我娘的凶手”,但这只是一种艺术上的“变形”,是强烈的感情使原有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作家写“我”的这些“凶狠”,使“为此,我每天都在深深自责和后悔”(着重号为引者加)尤显真实,或者反过来说,是“我”的自责、忏悔的情感太过强烈,“逼使”作家有意采用这种艺术变形使读者在巨大的反差对比中更深地认识这种“自责和后悔”的人生意义。

  还应特别指出议论的妙用。议论本是文章四大基本技法之一,但在《娘》中的运用却是别有洞天,它不仅类似报告文学的评述贯穿全书,而且饱蘸情感、富有哲理,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例如第九节,写在那“饥饿”的年代“我”在上学路上偷摘别人菜园的黄瓜,却嫁祸于妹妹,即被娘“一顿暴打”,娘说:“我这时不把你打怕起来,以后你害的就不是你妹妹一个人,而是一世人!我最恨害人的人!”作家对此这样议论道:“一个时代的贫穷与饥饿,无意中让一个孩子的心灵和人性扭曲,也无意中让一个孩子的心灵和人性得到洗礼。这是我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偷窃行为和卑鄙行径,要是没有娘的一顿猛打,也许一根黄瓜输掉我的一生,一次栽赃烂掉一颗良心。”一下子把读者的目光引到这顿“猛打”作用的认知上,而不是让我们去注意这种教育方法的对错,以进一步感受到“娘”对“我”的另一种方式的慈爱。又比如第十三节写娘被地主婶娘搭救,娘瘫痪后“那些平时恨娘、整娘、巴不得娘早死的人”改变了态度,“开始同情娘”,看望娘,以至“娘讲:早晓得你们都这么好,我就早点瘫了”这种笑话……面对这“又是泪又是笑”的情形,作家写道:“这就是真实的湘西、真实的农村、真实的人性。……我想,那些乡亲们欺负我娘,并不是他们的人性有多坏,而是几千年的社会和文化形态影响了人情和人性形态。因为几千年的社会和文化形态告诉我们,女人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果嫁鸡随了狗,就是不守妇道、不贞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但“当你真正大苦大难、死到临头时,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善良又会被唤醒、复活。然后回归人的本真”。这些议论不仅准确剖析了三个“真实”,让我们加深了对前述现象的理解,也从社会学角度看到了继续反对封建思想的重要意义,可谓“一石三鸟”。

  这些具体手法结合、交叉的使用,或许与常见的“散文笔法”不尽相同,甚至会被讥为“四不像”,但这种“四不像”恰恰是散文创新的重要途径。三十多年前就有一位取得过重要成就的散文家说过:“散文之为美文,就美在应该特别地富于个性,千人千面,万人万形,你美在鼻梁,他美在眼睛,没有标准相,没有可比性!我甚至以为:要立志写好散文,要使散文真能有所突破,就不能怕担一点风险;就要不怕写得‘四不像’,就要有勇气不怕被列入‘怪物录。’”[ 黄秋耘:《我和散文》,《羊城晚报》1991年5月13日。]如果真有人将《娘》目为“四不像”的“怪物”,这便进一步证明了这部长篇散文创新的成功,我们自当表示欢迎。

  新的语言与“陌生化”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有“美文”之称的散文艺术自然更追求语言美,所以“散文作家必须能够运用优美的、鲜明而生动的文学语言,这种语言不但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悟,描绘出鲜明的生活图景和人物形象,而且还能赋予作者以诗情画意的艺术魅力,在读者的脑海中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金马:《意足不求颜色似》,《工人日报》1986年6月29日。]。《娘》在语言上的创新也是它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因素,其最显著的特点有二:一是大量使用原生态语言,二是刻意制造语言的“陌生化”。

  先说一。由于特定的生活环境是“湘西”农村,特定的内容是母子间的“对话”,为了再现客观存在的“真实的湘西、真实的农村、真实的人性”,方言俗语的使用不可避免,关键是这些湘西土家族方言俗语在《娘》中大量出现,再加上一些必要的注解,不但没有让我们在阅读中产生阻隔之感,反倒更显亲切,特别是它们的准确使用,使所讲的一个个故事更扣人心弦,让一个个人物更活灵活现,仿佛我们也身临其境,亲眼所见……例如第十四节开头这段文字:“瘫痪快两年的娘,早就断了娘、断了炊”于是——

  有人讲:饭都喰不上了,还读什么书?喰饭保命要紧。

  娘讲:我活一天,我学明就要读一天。

  ……

  有人讲:这个也读,那个也读,你就等着饿死吧。

  娘讲:饿得了一张嘴巴,饿不了一把骨头,只要骨头不断,骨气就活着。

  娘又讲:一颗露水养一棵草,天底下饿不死喰草的人。

  从这些原汁原味包含生活哲理的答话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母亲的大爱和一位湘西农村土家族妇女的“硬骨头”精神:果然,“娘背着一个背篓,带着一口袋,还有一双碗筷,拄着双拐”,走上了“艰难的求生之路”。除了这类符合人物“性格”的俗语方言,另一种用方言俗语介绍当地民俗风情、自然景观,也显出色彩斑斓、生动有趣,如开篇就有“米有”(没有)“泡儿”“哈笑”(傻笑)“各人”(自己)和“喰”(吃)等土语出现在“我”与“我爹”首次见面的场景里,一下子把我们“拉”进了湘西寨子的乡风民俗之中……

  再说二。制造“陌生化”语言主要表现在作为作家的“我”在回忆、忏悔对娘的“不孝”时所使用的极端化语言,这种语言看似违背常情常理,实则是深层次的合情合理,或曰“反常合道”:“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复杂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它就理应延长”[ 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6页。]。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的这段话告诉我们:“陌生化”是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方法,是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读者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其实质是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拉长审美欣赏时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前提是语言的陌生化。可以说,整本《娘》中凡是自我责备、检讨、拷问、忏悔、反思的话语都是“陌生化”的结果。这里仅以第三十二节最有代表性的一段话为例作些分析:

  每当我会想我跟娘的战争,我就感到我是战争罪犯。每每反省我对娘的行为,我就感到我是披着羊皮的娘(着重点为引者加)。

  说实话,任何人都不会赞同这一说法的,因为“社会上还都以为我是一个孝子,都以为我对娘孝顺有加”,事实也是如此,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首先看,这段话是在给娘做“道场”法事时出现的:“我们披麻戴孝地长跪在灵前,听梯玛一遍遍地给我们倾诉娘苦,歌唱娘恩”时,“我”自然会想起娘倒下时望着我孤独无助的眼神和孤凄无助的泪,想起娘临死时向我艰难伸出那只手——那“是娘与儿子生离死别时……最后一救”,可是“儿子不但没有去救,还亲手害死了娘,埋葬了娘”,所以“儿子几生几世都赎不了这千刀万剐的罪孽”!从情感逻辑上说,这是极度悲痛、强烈悔恨的结果,接着再回想“在跟娘的几十年的战争里,我总是拿着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刀刃娘,伤害娘,把娘扎得遍体鳞伤……”就愈加悲痛,愈加悔恨,说出了这样“似是而非”的话。再说,这些话是在抒发极度悲痛的情感,并不是实写“我”就是“罪犯”、就是“狼”,而且在整节文字中它也只是一种“触景生情”,核心内容还在后面更有理性的反思:“我真的丧尽良心,对娘不好吗?不是。我发自骨子里对娘充满了爱和感激”,可“我对娘的爱为什么如此尖锐残忍的方式出现?难道真的是爱之越深恨之越切?难道真的是伤害越深的人往往是我们最亲的人?……”这一串“充满了悖论”的问题既是作家在反思,同时也激发我们每一个读者去思考

  有必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这种“陌生化”的文学语言在《娘》中主要任务是抒情写意,但因有了更大篇幅用日常语言“再现”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这种“陌生化”的抒情表意不仅更加新颖也更加真实、真切,因为从全书看,作家彭学明完全以一颗真诚的心细细道来,字里行间不仅充溢着对母亲的至爱,也充分表现了对广大读者的挚爱之情,真正做到了如巴金先生所倡导的“把心交给读者”,所以“陌生化”只是手段,关键还在于“敢于坦率地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一切出于真挚和至诚,才是散文创作唯一可以走的路”[ 林非:《散文研究的特点》,《林非论散文》,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第31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娘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