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10篇

2018-01-06 20:5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10篇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是一本由蒋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一):高更:我究竟是哪个自己

  认识高更是在另一本关于梵高的书里。梵高在阿尔的岁月里,创作出传世的向日葵系列,而这段灵感迸发、激情踊跃的创作巅峰,正是由高更相伴的。

  所以高更于我,是一种奇怪的出场。两个男人的相遇为何可以带来如此强烈近乎毁灭的化学反应,我想知道,他是谁?他是梵高的谁?事实上,高更自己好像也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答案——我究竟是谁——至少在这本书里,线索一直围绕着他的自我认知展开。

  高更1848年出生在巴黎,三岁就随母亲逃到秘鲁躲避政治迫害。质朴、单纯、憨厚的南美土地仿佛唤醒了他血液中的某种沉睡基因。之后的他,即使到了巴黎,即使有了份体面如股票经纪的工作,即使有了稳定家庭和安乐的妻儿,他却“依然不快乐”。他的内心始终有一种要出逃文明社会,要拥抱自然原始的隐藏声音

  学习绘画,也许是个诱因。艺术的创作需要追随内心的指引。近三十岁的他开始初学画画,几张家人的素描显然不过是贵族茶余饭后的体面消遣,那一定不是高更想要的。随着在艺术创作上的投入不断加深,高更直视自己内心的愿望也愈加迫切。

  从布列塔尼到马提尼克,从阿尔到塔希提,高更一步步告别过往的那个中产阶级的自己,又一步步走近那个渴望被南太平洋海风浸的自然的自己。之后阶段的画作中,丰腴的土著女子、艳丽的粗花布裙、海浪、沙滩成了主角

  只是有一点我不太明白不满白人殖民主义对土著文化的侵蚀、口口声声要背弃现代文明的他,在一次次占有毛利少女身体、藉此完成自身所谓“净化”时,又何尝不是利用了自己白人殖民者的脸孔和富裕的钱包呢。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二):有一种原生,叫高更

  #2017 第十本书# 蒋勋艺术美学系列:《破解高更之美》 与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天才相遇的另一场天才之遇,就是梵高和高更。与梵高的激情不同,高更是一种深沉的冷静。我理解的高更是一个带着童年印象的浪子,他的美学起点从土地,人民历史传统出发。他震撼于真正的土著文化,那个被殖民主义破坏前的,童年印象里的原有价值信仰生活,美学价值。 所以会发现,我们谈论的高更是1891年以后的高更,是抛去一切离开欧洲去塔希提的高更,是真正的高更。移动视点,光线,笔触……高更不只是在思考自己艺术,也在画布上重新建构人类永恒的信仰。正如以高更为原型,毛姆的小说以及被拍成的电影:人人都只注意地上的便士,他却看到天上的月亮我喜欢梵高的激情和自我,我尊敬高更对童年生命疯狂追求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三):每个人理想

  如果你初次造访某一陌生城市住宅小区的话,那么你一定会听到物业以下颇具哲理命题的追问——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这同样也是高更在最后的巨作所留下的几个最原始的问句,如同屈原的《天问》一样,只有问题,没有答案。而我们的生活就是从回答“物业”般的自我疑惑开始。

  我们能找回蛮荒肉体的奢华吗?这是一经开篇就种下的思索,从高更的出走开始,远方变成了他沉迷的故乡,故乡则成为他抛离的污染,那里有荒野异域的肉体与原始,也同样有着大片大片走不完的茂密丛林,更有动物味道般的女性肉体。

  于是,振聋发聩话语发出了——我要找回荒蛮头题的奢华!

  我们的视线追随着高更的脚步,画作成为了脚步最好的标记,蒋勋的文字便是指引我们跟随的灯塔,在同样纯粹文明失落的今天,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以向伟大孤独者致敬的姿态拷问自己,发现自己,寻觅每个人的理想国。

  高更之谜,以各种符号一一串联,从梅娣、毕沙罗、梵高开启,以窥探的视觉记忆开启解读,随后以“蒋勋现场”为题,将创作年代作为索引的序列,每张图画搭配一页文字娓娓呈现,蒋老师的唇语仿佛就在我们耳边,我们的视角停止在哪里,他的微笑和诱善便在那里等着我们。如同庖丁解牛一般,放大高更当时创作的内心波澜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春秋笔法将话语停止在“欢乐”上面,这不仅是当时西方所远离的,也是高更所一直渴望追求的。

  提起高更,英国小说家毛姆的长篇力作《月亮和六便士》便是我们绕不过的话题,在小说中,毛姆深入探讨了生活和艺术两者的矛盾相互作用,所揭示高更的逃避现实主义,与西方许多人的追求相吻合。同样的选择对象,蒋勋却另辟蹊径,从流浪、冒险、传奇神秘以笔锋,从《秘鲁•西班牙鬼族•外祖母》拉开帷幕,“我们是文明世界的人,偶然闯进高更荒蛮而又富裕的世界,惊吓了那里的人,我们也有矛盾,是不是应该停留多看一眼,还是应该识趣地离开,不再打扰他们?”

  我们都需要这样快速的都会节奏吗?工商业都会的生产与消费方式是人类最理想的生活吗?远离土地的都会现代人为什么觉得空虚而疏离?不断追求物质财富的现代都会生活是否识趣了精神信仰的重心?随之而来一连串拷问不仅是西方工业与商业文明产生后的对碰,更是浮现在蒋勋内心的思考,困惑当时高更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质量的两难选择。所幸高更的回归土地、回归传统、回归原始信仰,这也是蒋勋所得出的结论,“高更从都会商业文化的出走更具有行动力量”,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在原文中,蒋勋在这句话后面加上了一个“吧”字。无独有偶,在此后的一个段落中,他又写到,“对习惯了都会文明快速节奏的高更而言,这样永恒不改变的自然秩序与生活秩序可能都使他经验吧”,又一个“吧”字的出现,我们仿佛能够亲切地感知到蒋勋的“近乡情更怯”,因为他已经渐渐触摸到了高更内心微弱的脉搏,睿智可爱的蒋勋,已然在内心与高更建立了跨越时空的交互,一种是与当地被欧洲殖民主义弄得支离破碎的土著文化建立的美妙清冽的自然关系,一种是拉近现代文化与难以参透的图画间的自然亲近关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对于那一幕幕关乎疏离的抉择,我们摒弃了时代的繁芜,我们被蒋勋的温柔文字所击中,除却图片所带给我们每一位读者的类似重构的解读外,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一些文字的欣喜。比如扉页过后,映入眼帘一句话便是引用《月亮和六便士》的“我们生在世界是孤独的”,好家伙,直接一击重拳,还未来得及苏醒,文字又以双重定位让我们贪婪阅读起来,“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当前篇的思绪还未褪去之时,蒋勋又调皮地来了一招,“高更拥有过不止一次十三岁左右少女的肉体,通过性爱使肉体复活的神秘仪式,最终仍抵不过贫穷与病痛,这些‘奢华’”的肉体随风而逝,只留下巨大的孤独”。你能够从高更为他的女人所会的画像中读出他内心的密码吗?这一波活色生香的文字像一个电视剧宣传片一样,撩拨着阅读文字的我们,也借势向我们导入通往高更之美的大爱解读中。

  放眼望去,当下每一个向理想奔赴的人,都比高更的路要平坦光明,但却都会在坎坷和消磨之中要么放弃,要么心生怨恨。而事实上,在塔希堤岛上的每一个见过高更的人都说,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自己的处境,对他人也无嫉妒和恨意,他的世界被画画所包围。 而我们却只能通过文字的解读一点一点去靠近他,去触摸他,去感受他。

  愿你在喧嚣时代,与伟大的灵魂在书中相遇,相谈甚欢,共飨心语。

  原文刊载于《出版人》杂志2015年12月,标题为《在塔希提岛遇见高更》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四):艺术之诞生

  选择这本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蒋勋,之前读他的《蒋勋说红楼梦》,实在是受益匪浅,所以这次看到这本《蒋勋 破解高更之美》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把它带回家,而事实证明,这本书实在没有让我失望

  这本书是函装的,函封上就是高更的一幅画,题目却是白色,看上去十分赏心悦目。拿掉函套之后,里面是纯黑加纯白色的封面,跟外面的函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觉素净。接着翻开,里面有书页三倍大的画,这让我非常吃惊!不仅如此,书页的纸张摸上去非常有质感非常棒!在我正式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它。

  继续往下翻,便是正文开始了。虽然以前就看过蒋勋的文字,心里的期望值非常高,但是在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后,期望值并没有降低。这种插图加文字的形式,让读者一目了然,在阅读时心情也非常愉悦更何况加上了蒋勋清明简洁讲解,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能深深的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并且在美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五):神秘、叛逆、充满争议的高更

  高更神秘、叛逆、充满争议,他代表着十九世纪末反欧洲文明、反白种人、反中产阶级、反殖民主义、反基督教优越感的原始美学。

  他是现代艺术的启蒙者。他抛下了苍白矫情的欧洲文明,逃离塔希提岛,在原始的起点,寻找荒蛮中的奢华。

  高更使原始、神秘的符咒、命运、窥探……交错成不可解的画面。在其代表作《亡灵窥探》中,他不断强调“神秘”,用各种符号、手势、色彩、象征物带领我们进入一个丰富的谜语般的梦境,指给我们缤纷的细节,却从不揭示谜语答案。

  高更使风景画离开了自然写实,变成一种心灵里的意象,仿佛梦境。著名诗人魏尔伦、马拉美似乎更能从诗的意象上进入高更神秘而充满象征的世界。高更使西方绘画在前期印象派时期被去除的“文学性”、“诗意性”、“隐喻性”重新回到视觉美术中。

  《布道后的幻像》(第二张)是高更美学的关键作品,脱离了印象派的“写实”,也脱离了欧洲学院主流美术的“写实”,把西方主流绘画带向心灵与象征的世界。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野兽派、表现主义都深受他的启发。他打开了欧洲绘画新美学的许多扇窗户,借此建立他个人的风格以及在整个艺术史上的影响地位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要往哪里去》(最后一张),高更在生命最低潮的最后几年完成了这幅三米多长的巨大的史诗性作品,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究,提出人类共同疑惑的问题,却没有答案。

  “要坚强,够坚持,才能承担孤独,才能特立独行”,高更在其临终最后一封书信中如是宣告。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六):原始自由随心所欲

  说来惭愧,认识高更始自毛姆,他那本著名的《月亮与六便士》描写了高更奇特的一生。然后看到了高更的画,色彩艳丽,虚幻粗旷,像梦境般呈现另一个似乎更纯粹的理想世界。

  图书馆偶尔看到这本《蒋勋破解高更之美》,是“蒋勋破解”系列的其中一本。之前没读过蒋勋的美学书,身边朋友对他的评价也是损誉参半。这本写得挺平实,没有太多溢美之词简单介绍了高更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个人观点表现的不多,不知道是不是由于高更画作本身的神秘性和评论界对高更两种极端的评价所致。

  从小不是个文科生,对绘画没有鉴赏能力,但高更的作品风格太强烈,艺术盲也能轻易辨认出他那些塔希提画作。那些坦胸露乳的毛利女人们安逸的坐在海边,棕色皮肤厚嘴唇,坦然面对别人的眼光,在我们这些俗世人眼里,真是贴近自然和原始本能的最好方式。评论家们把抵制白人文化殖民和反对虚假浮夸的欧洲生活方式,提倡回归自然并保护土著文化作为高更作品的重要政治意义,把摆脱写实主义发展抽象派和印象派,自成一家,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符号和语言作为他的艺术意义。

  外行看热闹。看他自幼在殖民地长大,儿童时期离开经进入正统欧洲社会接受教育参加工作并成家立业,然后人生的际遇开始转折,转向绘画,遇到梵高。两个孤独的人在选择心灵出路时选择了不同的方向,梵高走向内心,进入精神病院;高更走向外面的世界,进入塔希提,希望通过进入土著少女的身体这种类似宗教祭奠的方式找到洗脱白种文化成为当地人的方式。

  无疑,高更虽然生前贫病交加,但他的艺术水平的确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并获得了肯定,他对毛利土著文化的观察和思考也给文明社会带来了探索和冲击。只是,身为一个女人,我最终不能接受他抛妻弃子远走他乡并和其它多名十几岁处女交媾同居。也许远离欧洲大陆深入森林岛国才能让他的艺术更进一步,但身边缺不了女人,却又给不了任何保障,这是他作为男人的失败。想想他贵族出身的妻子生了五个孩子还得投靠娘家并靠外出工作自己抚养,他置身事外每月寄点生活费就算尽了义务,还时不时寄几张自己新婚少女的画给老婆鉴赏。想想那些十三四岁被父亲送给高更当女人的土著少女,怀孕生子,作为主角或配角出现在高更的画中,然后,高更离开,结束了。高更最后由于嫖妓染上梅毒并最终病死,但就在这段期间他也依然需要女人,这些女人不会染病么?这些女人还不断生育,这些孩子不会有疾病么?也许高更需要更原始自然的生活才能最大化释放他的艺术才华,但在个人生活上,他的这种罔顾他人的随心所欲就有些不可理喻。看他最后的画作,联想他实际生活中被疾病和贫穷困扰,画里那些鲜亮的天空和河流,那些有宗教般神圣感的雕像和动物,只让我觉得绘画可能是他逃避现实的唯一途径。他找不到其它的路。

  只能说,停留在高更的画前就好,对他这个人实在爱不起来。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七):永恒追求自由的灵魂

  知道蒋勋,是因为读他解读红楼的作品。解读红楼的书很多,大家如周汝昌,秦派如刘心武,蒋勋的角度别出新裁,从作画的材料,如纸张、颜料、做工等,告诉我们当时贾家的繁华,普通人对艺术愚钝如我,是没法知道那点点作画的材料就可抵上当时怎样人家的家用花销,专业的蒋勋告诉我们,从细节窥生活质素。

  这次,读他的《破解高更之美》也是一种新的体验,有心理学的感觉,从高更幼小的童年,他未曾谋面血缘至亲,破解他为何在事业顺遂,家庭和睦,儿女绕膝,夫妻恩爱的情况下,将爱好转为终身从事的职业,并最终离开家庭和祖国,追寻童年的向往,最终在塔希提终老。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的好处,就是对一个没有艺术基础的人,可以通过该书,了解高更的作品、高更的生平。

  蒋勋先一幅幅摆放高更成熟时期的画作,讲解画的内容,作者希望表达的思想,普通读者可能忽视的画中人物的眼神,动作,背景人物,一幅幅画看过来,读者对高更的艺术作品、时代、整体风格有大致的了解,和视觉印象。

  接着,蒋勋再介绍高更的生平,他的幼年经历,他的家族,他的妻子,他的教育背景,他的职业。说来有趣,我们现在说到艺术,如钢琴、美术等,都是要从娃娃抓起,可大师如高更却不同,他的学习背景压根跟画画差之千里,他的本职工作是搞金融,股票市场的经纪人,一个充满铜臭的职业。

  开始画画只是他的爱好,早期作品跟后期作品也截然不同,风格清新、自然,受朋友影响较大。如果巴黎股票交易市场不发生不变化,画画也许是他一生的爱好,画孩子、屋子、妻子,获取高收入,成为那个时代上流社会的一员,富裕而悠然。但生活的美妙在于许多可能。高更的工作发生变化,与妻子到哥本哈根投奔亲戚,在那里估计受了不少鸟气。他体内那来自幼年的灵魂战胜了多年受欧洲教育的精神,成为主导,将高更带到出生地,那片当时比较原始、纯粹的土地。

  在那里,高更处于社会阶层的上游,没有太多生活压力,画风也随之一变,更加粗狂,淳朴,反应的内容也多是塔希提当地的人群,于是如鱼得水,在彼邦终老。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八):空知返旧林——评《蒋勋破解高更之美》

  美开始于渴望,并不是技巧!所以高更出走了,离开了欧洲的妻儿,远远跑了,不知道他是不是也唱着《好了歌》。

  翻开这本《蒋勋破解高更之美》,如果非要找一个词来概括,来形容,只能是出走,无论是塔希提还是高更最后居住的法属马尔济群岛的伊瓦-欧阿小岛。蒋勋几乎在每一章节,每一画作的解读上找寻出走这一最终方向。与很多文艺人一样,远方异乡成了高更的归宿,有些人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也找不到,所以他们一直再寻找,磨砺的过程是一种价值。通常来说,逃异地,走异路的人心中无时无刻存在一种比较,近乡情怯,远离反而分外亲近。因为近才越发显得故乡萧索了一点,文学家笔下,类似的描述非常多。不晓得对于画家来说,这种意义又是什么?高更身上流淌着的混血,蒋勋说:“有一个异乡在呼唤他们,那异乡才是心灵上的故乡”。

  蒋勋的文字稍显感性,流溢笔端的始终是欣赏姿态,沉静的思考,也许这是他有意为之的,相较而言,还是更喜欢他娓娓道来的言谈,并无抑扬顿挫,却在和缓的表达里体现层次,在网上听他的录音后,就让人不再欣赏话音铿锵的讲述者了,想来是有一种代入感。蒋勋谈各种美,中国文学的美,中国美术史的美,西洋美术史的美,作为一个文化学者,他的视野是开阔的,他是一个很好的普及者,于每一点欣赏背后,多一层思考。这本书里最让人留意的是高更和梵高的相遇,他二人的相逢仿若李杜。李白和杜甫的相逢历来被比作太阳、月亮,即便伯牙子期般的友情是大家所期望的,也有煞风景的人指出李白不过是写了些应酬的套话,“思君若汶水”无非是潭、水一类,一用再用,近于打油,缺少创建,不知是李白无所挂怀,还是老杜太过沉郁,当读到“三夜频梦君”,总让人那样感动。有些人不喜欢讲出来,甚至不愿见面,希望夤夜里细细思量,为友人的生前身后作着打算,“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时李白还是待罪之身,杜甫作为后辈,下这样的断语,情谊深切。回到这本书,高更和梵高的相遇,却是另一番景象,两人如此不同,却又相互惦念,高更不喜欢梵高的热烈,梵高又对高更的画法指摘甚多,有相近的窘迫境遇,艺术追求却大相径庭,所以有时想想李白写杜甫的诗有一点敷衍,是不是因二人的艺术追求相差太大呢?终于梵高割了耳朵,以发疯消解了二人的交情。依画作而言,梵高颜色浓烈、真切,高更色彩深邃、昏浊,梵高的画作总有些躁动,余光中形容元气淋漓,欲喷薄而出。这个红头疯子让人爱他的焦灼,高更的画作就是沉静的,带有一点神秘主义,从现代性中回归朴野。

  这本书是一本画作评传,蒋勋作为艺术家,用他的观察来解读画家的行为和精神旨归。蒋勋解读了很多画作,画作《亡灵窥探》的解读最具代表:“也许,重要的并不是结论,而是高更真实记录了他与一个土著女性间的关系,充满了多面的矛盾、欲望,爱恨、生死、文化的沟通与误解、占有欲背叛……”这种文化反思是跨界的,文学领域同样能够找到,“也许高更引介了另一种生命价值,这些被当时欧洲白人认为`贫穷’‘落后’的塔希提人,在高更的画中,他们在悠闲的海边,多么富有与进步。”其实还有一点不同,男人可能更看重精神世界,女人更看重感性的陪伴,当男人义无反顾地说出他的精神追求时,对于女人来说可能远不如一杯端到身前的咖啡更为靠谱。艺术家和艺术家的妻子们应该经常是发生这种对立的。通常来说艺术家的美学追求,超出家庭的思考和理解范围,理解就成了万分奢侈的东西,奢侈的肩上扛着生计和囊中羞涩。高更的回归土地、回归传统、回归原始信仰,不只是理论思维的结果,可以说也是十年都会商业生活具体经验的结果以及他个人的精神出走。

  高更最终是回到他成长背景相近之处,他的行为会被女性主义者所不齿,但是这种尝试以及探索对艺术家来说倒是司空见惯的,生活中离经叛道,人神共愤,艺术和历史上得以不朽,人神共仰。以王唯的一句诗来形容这种追求倒也贴切: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2015年11月22日 夜

  :欢迎扯淡,但转载请告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