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读后感10篇

2018-01-06 20: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读后感10篇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是一本由史芸赫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00,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读后感(一):关于任嘟嘟与率性的世界

  高中同学史芸赫出书《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高中时芸赫考试总是要好过我,后来她去了北大,我去了清华,后来我们在纽约相聚,并一起做了一个联合国的电影项目。 高中老同学也先于我的诗集出版,心中很是嫉妒,并在此预祝本书大卖。

  《关于率性:百老汇游击队长别传》是《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关于我和纽约的一段传奇生活喜欢“率真”,喜欢“戏剧”,喜欢“电影”,从来不认为自己文艺青年,因为我一个一名艺术工作者。

  著书立传,尚早。老友芸赫记录了我在纽约的一段时光,甚是感动,甚是激动,想对自己说 please shine, please shine.

  - 任嘟嘟 2014.07.10

  eijing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读后感(二):随波逐流,还是随波激荡

  “十六岁,他选择去刚果当兵,无意间开启了几十年戏梦人生。”

  我是被这句宣传文案吸引住的。我一直喜欢那种神奇美好故事,交织着山穷水尽无奈柳暗花明兴奋,让我看到未知世界里的力量之光。要是真人真事就更棒了。《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满足了我这个愿望。书里的十二个故事是作者历时七年走过七座城市结交了无数朋友之后,在他们身上提炼出来的“精华故事”,每个人都有一段段传奇经历疯狂浪漫。十六岁去当兵的那位爱尔兰老兄只是其中一个。

  传媒科班出身,又有纪录片拍摄经历,史云赫写的故事很有纪录片的感觉,每个人物的出场都很有画面感,读者能够迅速熟悉这个陌生人。然后,故事铺陈开,每个人背后都有丰富厚重历史背景。《漂流瓶》一篇里面,十六岁的Tom在1960年去刚果当兵,亲眼见证了土著部落与爱尔兰君的流血冲突,并由此引出了一段关于士兵小安东尼的传奇。小安东尼死后,尸首被土著部落保留供奉了两年,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勇敢的士兵一定不是凡人……不是跑题了,这是Tom军旅生涯里很重要的一个桥段。

  这是史云赫的写作特点,以一个人物做切入点,一环套一环,牵扯出后面千姿百态社会和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这些表象的故事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拓展。

  在Tom的故事里,不仅有少年当兵的反思以及他退役之后追求演员梦想执着,还有爱尔兰人的性格特点以及这个民族在历史中历练出来的精神。“我们独立前曾被英国人侵占了700多年……当有人用皮靴踩着你的脖子、要你的命的时候,你会尽所有努力讨好他,让他高兴,让他忘了你是他的敌人——一切都是为了能活下来;内心却极想把他的喉咙立马割断。”

  在《百老汇游击队长别传》这篇里,这个特色也十分鲜明。故事的主角任导,身为非科班出身的文艺青年,竟然为了给中国民工子弟筹款,而在百老汇上演话剧。这本身已经够传奇,更奇的是他的身后有一大票义务帮忙的朋友。他们都是“伪文青”,有五花八门身份,有的是华尔街的高级金融分析师,有的是名校毕业的建筑师,有的为全球顶级的技术公司做研发,有的自己当老板……这些人算得上日子过得不错的中产小白领,却愿意自动放弃周末到海滩晒太阳度假的闲暇,去那不靠谱的舞台剧帮忙,为的就是“新移民的孤独”。

  史云赫在这篇故事里面精心剖析了新移民的精神世界。“一个貌似一片繁华的城市中,有许多灵魂因为孤独而显出多面,独自演绎他们自己的绚彩。纽约人曾经对他们视而不见,因为这样的绚彩是不需要被主流理解的。他们的先辈也曾隐忍,在生存压力下将妥协、适应当作要务,于是心移民对自己的边缘境地几乎泰然处之了。但是新近一代新移民已不似前人。他们要在异国有好的生活,但他们也要自己的声音产生影响。从华尔街到百老汇,他们向主流社会争取说话的机会权利,乃至试图改变美国人原本习以为常思维方式。他们不再人云亦云,而是努力做自己,去影响环境。”

  这样的拓展写作让这本小小的书、书里的一个个小小的人拥有了更大的意义。书里没有特别著名的“成功人士”,但是每个人都像传奇,身世、家庭都有一段历史渊源值得探寻和回味。从伦敦到费城,从香港到菲律宾,作者用她的“八卦心”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满足了很多无法上路的人探寻世界的愿望。在身心老去之前停下来,去倾听内心真实的愿望,让那些不甘平庸的声音召唤出又一轮年轻的狂喜。如作者所说:“大多数时候,在随波逐流和随风激荡之间,我们尚有选择的权利。”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读后感(三):“80后”游历者史芸赫:内心和远方永远既冲突又相伴

  冠在史芸赫身上的标签可以有很多种:“北大才女”、“优秀海归”、“品牌战略总监”……它们分别代表着这个“80后”女子不同阶段和历程,勾勒出一个当下中国典型的都市精英女性模样

  然而,七年时光,七座城市,十二个令人百般品味的故事,以及那些经历着这些故事的人,在史芸赫一本名为《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的新书中真实地呼吸着,映衬出背后与那堆标签截然不同的另一个史芸赫。在这本书中,那一个个拥有传奇故事的勇敢的主人公才是绝对的主角。史芸赫却始终站在一个相对疏离的位置看着他们,反思着自己。

  他们当中,有不惜背叛家庭爱上一个人,却遭受他的家暴,在经历十年坎坷后从社区服务中找到平静幸福的台湾报人之女;有即使在极端恶劣条件下也执着于写剧本、排演百老汇话剧和给联合国拍短片的纽约痴狂新移民;有来自中国沿海最贫穷农村,以六代人百余年的海外漂泊和奋斗,在异国的豪宅里守望家乡味道的流浪“新贵”;还有只为了一句爱的承诺,从英国乡下跟随爱人走遍十城,物质生活平淡,却快乐地过着不知魏晋般日子的优雅老妇;甚至还有16岁毅然选择去刚果当兵,经历了战争残酷狰狞后竟无意开启了几十年戏梦人生的爱尔兰老演员,乐观得即使自己住的房子被烧了还抱把吉他像在舞台上一样唱歌抗议……

  这都是怎样的一些画面。书里的故事,对于每天过着大同小异的日子的普通人来说,显得那样遥远而传奇。而故事的主人公,全是史芸赫在海外游历时结识的朋友,“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在这些故事带来的冲击面前,史芸赫用七年的时间明白,生活如此珍贵,无论经历怎样的动荡和大风大浪,都应保持一种微笑的平静的态度

  “这也是我最希望通过这本书传达给大家的信息和精神。”尽管史芸赫说,自己故事的戏剧性其实一点也不比书里人物的故事差。她带着点小女人调皮说,“你可以想象,能接触到这么多传奇故事的人,自己的生活经历也不会平淡无奇。”只是,她对自己的经历提及甚少,有的涉及周围人的隐私,也有的是不堪回首往事,“我只是希望,在自己的小日子里依然可以过嚣张畅快的生活。”

  这个海外经历丰富、人生经历更丰富的年轻人,在旁观朋友们面对磨难表现出的成熟与优雅后,也完成了自己内心的悠长旅程

  【对话史芸赫】

  ●谈新书

  中国的城市和市民心理离国际大都会的成熟优雅还有多远?

  问:书中大部分写的都是你各种各样的朋友的故事,甚至某些地方大段摘录某个朋友自己的讲述,而少有描写你自己和朋友之间发生的事,为什么要这样写?

  史芸赫:这些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个人物生活的侧面,我希望读者看到这些故事,就像“以人为鉴”,像看到镜子一样,看到自己。

  这本书与我的关系,也是我希望这本书和读者的关系。我在写这些文章时,最大的获益是在和自己的内心产生对话,是对自己内心的梳理:他们经历的是我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而且很多人经历的事很极端,而他们在那样极端的状态下都能保持愉快,不断追求,对我是很强的鼓舞。我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

  而读者也一样。我常常用“我”的方式叙述,这样读者的代入感会比较强,就好像是自己在经历这样的事。因为这些故事具有普世性,比如挫折、暴行、善良、远方等等,都是与每个人有关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就是我们之间心理上的桥梁。

  问:这本散文集分为12个独立的主题,为什么你会在众多朋友的经历中挑选这些特定的故事来写?

  史芸赫:这本书我写了七年,最长跨度的一篇文章《伦敦的礼物》就用了七年。其实这本书的初稿量非常大,有议论性的,还有大量小品文,但最后被我删到这薄薄的一本。

  我挑选故事的标准,就是看是否每个故事都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珍爱生活”这件事。整本书都在讲关于“珍爱生活”的态度,在发掘每个珍爱生活的小小的人有多么强大生命力、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了多么大的世界,但每篇文章的侧重点和视角不一样。因此即使有些故事戏剧性很强,也被我忍痛删掉。就是为了保证整本书只说一件事情——生活是如此珍贵,我们该如何珍爱它。

  问:这样说来,你会不会有些刻意地选择了较为“正能量”的故事来表现你的主题?

  史芸赫:我写这本书最重要的目的,其实是想给大家看看中国的城市,或者说中国的市民心理,离国际大都会的标准还有多远。

  我们的生活表面上看起来还可以,但国人的心理状态还达不到世界级的成熟和优雅。一个国家若想提高国民水准,需要很关注国民的心理素质和精神追求。比如,看完这本书,也许读者会思考,如今在大城市的许多人,是不是见过足够多的世面,在见到西方人时,真正在心理上觉得与他们平等?见到灾难,能不能认识到这只是人类历史上的亿万灾难之一,从而以平静、成熟的态度去面对?遭遇精神折磨和挫败,是否能轻松地说,即使明天乱成一团糟,明天的明天,我的生活依然要像过去一样快乐?从书里的大部分主人公身上,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成熟与优雅。他们所承载的希望和精神是对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有意义的。

  所以,如果说我只是在进行一个现象的正面宣传,我想还是把它理解得太简单了。

  问:你记录朋友们的传奇经历,也必定影响到你自己。你觉得你书里的朋友们和你,你们这群人,享有的共同的东西是什么?

  史芸赫:我想如果说有,那就是对生命珍惜。这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价值追求。我的确有意识地选择了和我一样,去过很多地方,有很多不一样的经历的人,当初写的时候还觉得会有些像一本旅行书,讲述每个人在世界不同地方的不同经历。但后来写着写着发现,不管走到哪里,都一样要面对生活,去到远方其实是为了寻找内心——远方和内心的关系永远既冲突又相伴:有时你诉求的是远方,有时又诉求宁静的内心状态,但慢慢你会发现,这两种状态是统一的,在内心也可以欣赏远方,在远方也不一定只能是焦虑的追逐状态,也一样可以有内心的平静。

  ●讲心路

  那些戏剧化的情绪和际遇慢慢尘埃落定

  问:你在英美等国家和地区留学旅居多年,走过那么多地方,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之后又重回到北京,你的这番经历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滋味

  史芸赫:我想正是在这些年的国外旅居生活中,我深切地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人生三境界不谋而合

  处在第一个阶段时,“望尽天涯路”,内心觉得去远方是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求,比如获得一个学位,丰富各种经历,因此不停地在寻找;接下来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不知道远方是怎么,疑惑这样的生活是否是我想要的,远方和内心有各种冲突:那些戏剧化的情绪和际遇就是冲突在内心留下的印记;直到最终慢慢回归平静,“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远方和内心达到某种统一。一旦达到这种状态,其实身在何处已经没有关系,因为你的远方就在你的内心。

  这样的感悟,我在《伦敦的礼物》一文中也有所表达。我走过七个城市,待我重回北京,重新审视自己的起点和历程时,想到伦敦,我想到的却是微笑,是乐观生活,是非常简单的东西。这时我对这些事的理解,已经不是当初出发时,以及正在伦敦时看到的表象。远方已经成为了我内心的一部分。所以其实可以看到,越后期写的文章,越讲的是回归。

  问:走过这么多城市,最喜欢哪一个?

  史芸赫:当然是伦敦。伦敦是我走过的城市里最大气的一个,它允许各种不同的生态生长,而且彼此还能保持相互尊重的态度。它承载着各种不同的职能,见证着各种各样的人,它在文化上介于欧洲和美国之间,在历史认同上又兼收并蓄现代和古老。在伦敦你经常能看见一座很古旧的房子旁边立着一栋极其现代的建筑。实际上表现了他们对冲突的宽容,它不是熔炉,它不会把同质化的生活状态和表象强加给所有人。它崇尚的是和而不同。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读后感(四):1个真诚的人,12个真实的故事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真实,书中12个故事,无一点虚构,皆是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真实人生。

  当我知道这件事后,非常震惊。在众多睡前故事合集、心灵鸡汤类书籍中,这是很难得的。

  我还记得当初因为内容简介中一句有点虚构的话,赫姐找我修改了很多次,那时觉得她有点太较真。她说:这本书没有一个字是虚构的,宣传文字真的不能夸大。我那时还觉得她紧张的有些好笑。

  现在我能理解她的紧张和认真,那是她的人生,是很多人的人生。作为作者,她想真实的把自己的经历呈现给读者,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认真生活的人,也希望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你们自己。

  书中的主人公们知道本书要出版后,纷纷从世界各地发邮件来表达感谢。我会在这里陆续粘贴一些,与你们共享这份情感,也为我们可爱的作者加油!

  下面是书中第一篇文章《关于回报:爱之轮回》中主人公衣彩知道本书要出版的事后的感想。

  I cried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reading this article. No one ever wrote my story in such a touching way. I hope this articale will help a lot of people who are going through the hardship or just came out of the nightmare. Words of encouragement are definitely needed for all of us. Thank you again. I will continue to do my work in helping others.

  -- Itsae Jeng

  译文:

  读了文章,我从头哭到尾。从未有人以这样感人的笔触写下我的故事。我希望文章也能帮助许多经历艰难和噩梦初醒的人。鼓舞之词,一定是我们都需要的。再次感谢芸赫。而我,也会一如既往地以我的工作去帮助别人。

  ——郑衣采

  《关于幸福:珍珠结》中主人公:

  I am ABSOLUTELY AMAZED!... You have done a big job with this book! I am proud to be in it.

  -- Jancis Long

  我实在是太惊喜了!你的书完成了一个浩大的工程。我非常自豪能位列其中。

  ——Jancis Long (湛夕)

  《关于价值:流浪的新贵》中主人公:

  Oh, my god... i never think of myself in this way... You know, I wept toward the end of the story. It was really the story of our families.

  -- Fenny Lau

  哦,我的上帝!……我从没这样看我自己……你知道吗,文章看到结尾的时候我忍不住哭了。这真的是我们家族的故事。

  ——菁菁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读后感(五):第一个转弯

  我的编辑徐大默简短地发来邮件——赫姐,写写你写书的心路历程吧。别多。2000字以内。

  我厚颜问:最少写几个字?

  对方一定是想,这厮太无耻了。干脆没有搭理我。

  我一直有些抗拒去谈《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故事背后的故事。难道真是因为,未写下的故事,可能比书里的那些更加千回百转?

  5年零4个月,搬家25次。伦敦,费城,华盛顿,香港,纽约,旧金山,北京。我去所有我想生活的城市生活。前后用七年写成一本小书,记录这充满变迁的旅程中,我听到的故事。书里写的,不是流浪,而是回归。

  我其实,是很不喜欢瞎折腾的。

  天生不爱变迁的我,第一次努力地去改变自己的生命轨迹,是在北大念大一时。2000年5月19日,星期五,下午。我懵懵懂懂地从昌平校区去北大的本部燕园参加了一次转系考试。和我同班一起来考试的还有一位,来自四川绵竹的邱庆枫。考后,我们一起在园子里手挽手散步,聊她的家乡,聊以后去国际关系学院的生活。我们并不十分熟稔,但在那个下午吃冰淇淋,尖叫和大笑,像傻闺蜜一样,消磨了一段明媚的阳光。

  临近傍晚,她乘车回昌平的新生宿舍,我回家。我不知道的,是当天夜里,她会消逝在昌平郊外的桃树林里,再也没有走回去。

  整整一个星期,我随时被传去问话。没有人问话的时候,则发呆、屏息,听自己的心跳,试图把堵在胸口的东西呼出去。

  我于是独自来到国关。

  并且从那时起,一直有一个念头:我是一个人在替两个人活着。所以,每一天,我只能选择,把最好的生活活出来。

  国关只是我的第一个驿站。其后的转弯,几乎每年都会遇到,而且常常发生得天马行空,始料未及。书中《漂流瓶》的那一声叹——“命运的安排,永远比人类的想象更具创意”——与其说是Tom的人生,不如诚实地说,是我自己那几年的写照。

  因为不甘于在中央电视台被分去做规规矩矩的行政,我在两秒内下定决心去伦敦念硕士;因为档案被系里秘书搞错地方,我在等候秘书纠错的一顿午饭时间对自己的职业轨迹做了深刻反思,反思的结果是我后来去美国费城念了博士;我梦到自己将去广告公司上班,梦醒后茅塞顿开,一年后,我已在香港的广告公司实习……

  我渐渐地习惯了有转弯的道路。只是,在每个转弯之处,我都会问自己,是否新的选择,让我把宝贵的生命用一种很好的方式度过。如果是,则我心无顾虑。在转弯之时,我也会想起我的第一个转弯,想起她,有时候每天想起,有时候一个月里想起几次。我甚至在做出关键的选择时会去走走2000年5月19日我们一起走的路。脚重新踏上这些路,瞬时如飞过重重光阴,又回到那个下午。我会问自己,路上的荆棘即使割得人遍体鳞伤,她会不会鼓起百般勇气去愉快地承受,如果能换来再活一次的机会?想到替两个人活下去的使命,我便也无所惧怕。

  于是,这些年,我真的生活得很热烈。《百老汇游击队长别传》中打趣说任导的“金子待那儿不一定总能发出光来,而钠球连遇到纯净水都拼命折腾。”也算是顺便给自己共勉了。

  我搭乘从未坐过的公交车,把自己放逐到终点站——20公里外的东伦敦,然后步行回家;

  和街上偶遇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做室友;

  教课,和人小鬼大的美国本科生斗志斗勇;

  疯狂地写论文乃至每个圣诞夜都在电脑前研究学术问题;

  手臂被电炉烫伤一大片之后第三天就穿上一件宽袖子的西装去帮商学院的年会拍DV,淋巴液悄悄从袖口淌出;

  把两个实木的床头柜独自用纤瘦的手臂从四楼扛到一楼,然后架上钢丝编的买菜车,摇摇晃晃地搬家;

  轰轰烈烈地谈恋爱;

  ……

  《云杉街1208号秘史》写了我在费城之初遇到的一些没想到的事。只是冰山一角也。

  幸运的是,我也很容易在平凡的地方与有趣的人相逢相知。因此比起那点艰难,生活里,反倒是惊喜的成分居多。比如在汉堡王看报纸等人,偶遇《爱之轮回》的主人公衣采;在新泽西错过长途车,路遇《珍珠结》的主人公湛夕,三年后又在旧金山重逢;因为电脑被偷老去宿舍机房,与《流浪的新贵》的主人公菁菁成了密友。最离奇的是《漂流瓶》的主人公Tom,与我竟是在纽约哈德孙河边隔岸观火相识。

  Eat, Pray, Love的作者Elizabeth Gilbert曾说,不是我们产生了灵感,而是灵感借我们而表现出来。我相信我遇见一些事,肯定不是因为——“哇,我实在是太有趣了”——太扯了太扯了。我相信“赋能”:际遇会赋予我们能量,并通过我们,去实现某些更大的使命。那时正好博客盛兴。我也就把遇到的事记录下来。在我的博客空间,慢慢有了一些喝彩的声音,甚至开始有人抢沙发板凳。

  但我依然没有时间去细想这些故事带给我的使命,只把写作当成调剂心情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生活。因为,我结束了学生生涯,开始第二次踏入社会,如果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可以算作第一次的话。我需要认真想想一个更重要的使命了——什么样的事业旅程,可以真正带给我强烈的成就感,让我看见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把遇到的所有的生活细节一股脑儿扔到面前,如同向自己投掷一堆许久未整理的杂碎物品。我花大量的时间去冥想那些让自己深深记住的画面和声音。是热烈的生活?是去迎战山重水复的局面?貌似那些,对我来说,只是喧闹,只是盛典。看多了,也会让人烦躁。也许有的人确实会把热闹当作毕生的追求。

  而我,其实,其实,是很不喜欢瞎折腾的。

  我把让我内心轻轻触动的许多个瞬间慢慢聚拢——

  大学时给外面的广播台做节目,收到西藏听众的来信,读着质朴的感谢之词……

  汶川地震后注意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因赈灾得力而有所提升,于是以一己之力组织公司在中国和美国的两个团队制作了一个舆情监测报告,作为美国方面唯一的中国人听着越洋电话那头北京团队兴奋而自豪的声音……

  在费城教书时设计别开生面的实地调研作业,听学生们在一起惊喜地讨论他们发现的那个之前不曾发现的费城……

  还有,在许多瞬间的底下,很远以前的记忆中,刚刚记事的我每夜醒来,都看见台灯下妈妈工作的背影。那时候她白天教课、做研究,晚上写书。我长大以后看见她当年的手稿,用那时薄薄的稿纸写成,足有十厘米厚。而我幼年的记忆里,只有暗夜下亮晶晶的一片灯光,是我最美的星空……

  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指挥Benjamin Zander,一位带着英国口音的犹太裔长者,曾在TED上动容地分享,他觉得他所有的价值,便是点亮那一双双眼睛。多精妙的一句!点亮那一双双眼睛,点亮那一颗颗心灵,以命运赋予我们的能力,以际遇降临于我们的经历,哪怕试图去点亮……哪怕试图去点亮……

  我突然发现,我所追求的事业和我的写作,都是为着“试图点亮一双双眼睛”。正因此,我写下了《爱之轮回》中的那句——“任何时候,你不是一个人的你。”

  而且,从2000年5月19日开始,第一次的,我发现,我不再只是替两个人活着。

  还有许多人……

  有暗夜下的灯光,西藏重山中吱吱作响的自行车,伦敦倏然打开的粉红色情人节卡片,上海郊外一望无际的稻田,旧金山深海港畔瑟瑟发抖的米色风衣……

  而且,任何人,都是在替许多的人活着,无论我们是否经历沧桑。正像每个小小的人,都汲力于许多人,也回报于许多人。因此,每个小小的人,都可以成为很大、很大的世界。

  许多人告诉我,在这些来自异乡的故事里,他们看见了自己。

  并以此文纪念邱庆枫君。已是十四年弹指过去。第一个转弯,还如此清晰……宛若昨天。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读后感(六):关于任嘟嘟与率性的世界

  高中老同学史芸赫出书《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高中时芸赫考试总是要好过我,后来她去了北大,我去了清华,后来我们在纽约相聚,并一起做了一个联合国的电影项目。 高中老同学也先于我的诗集出版,心中很是嫉妒,并在此预祝本书大卖。

  《关于率性:百老汇游击队长别传》是《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关于我和纽约的一段传奇生活。喜欢“率真”,喜欢“戏剧”,喜欢“电影”,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文艺青年,因为我一个一名艺术工作者。

  著书立传,尚早。老友芸赫记录了我在纽约的一段时光,甚是感动,甚是激动,想对自己说 please shine, please shine.

  - 任嘟嘟 2014.07.10

  eijing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读后感(七):不——无——聊

  拿到此书纯属意外,挺糟糕的纯情小说般的名字,不起眼的装帧,没附美照的作者,每个点都似乎把它推向“一章杀”的境地。

  然而在拥堵、颠簸和燥热的归家路上,居然一口气读完,很为自己又认识了一个真正了解文字和自身的姑娘而欣慰。

  海归的工作、求学、生活经历,年轻人眼中的人和世界,目的不明的旅行和游走,这书的选题在眼下犯忌犯得极为彻底。这几项内容在近年各种小清新文的连番轰炸下已经使读者彻底失去了耐心,最近婉拒的十本书中至少有八本是此类内容。

  不过史姑娘自称“七年磨一剑”的集子有些不同,她的文字相当过关,很知道避免华丽辞藻和谨慎使用口语化的句子,相信是修改过多次,这对年轻的写作者来说是难得的美德。

  更难得的是,她讲故事知道有始有终,也知道言犹未尽。她写人写事多是客观描摹,再加上自己“小小的”主观看法,很少评判。这样,一些普通的人便镀上了生活的光辉,而一些不算普通的事却褪下了离群的伪装。

  她有种把平常事写得不无聊的能力。不无聊三个字说来简单,可多少人终其一生还在自己的日记体里兜兜转转。

  她知道利用自己的经历与见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此机遇在名校求学,并且真的试着融入不同的文化,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用专业的和个人的视角轮番审视从陌生到熟悉再到陌生的人和世界。

  但她完全不像那些在不停的卖弄中弄丢了赖以卖弄的身份的人。她很少提及自己的心路历程,也很少描写感情之类的私人问题,这些东西除非你已作为名人作古或者正处于狗仔一线,否则没什么人真正感兴趣。她就着自己的见识与风格努力把一个想说的话题捋顺,说全,再加上尽量不惹人厌烦的小小总结,有点像扯去护封突然露出的绿色封面一样清爽。

  不知道她这个人是否也与文字一样爽快?应该是这样的。姓史的妹子让人天然想起湘云,怀揣着满身的才情武艺,天真地呼唤着“爱哥哥”而不惹厌,又能在发迹时不流俗迹的醉卧花荫,在落拓后白首不离,此种小小人物才能当得起沉甸甸的“世界”二字。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读后感(八):大大世界

  很多年前,有过这样的想法:要出去看看这个世界,看看不同的人;要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住着,可能听不懂当地的语言,可以慢慢的学,熟悉,并融入当地的生活。

  大学之后的六年里,在巴黎 达拉斯 上海三个陌生的城市居住,比起作者5年7个城市真是差远了,对于我,回忆起来,却也是沉甸甸的。

  最近偶尔在想,如果当初知道最后要嫁给一个在北京教书的哥们儿,为什么不一早就回北京,何苦在上海折腾?或者既然要待在法国,何苦还要去美国跑一遭?再再或者,何必要再学一门语言,当年去伦敦不更省事?甚至会想,就不用出去了,直接毕业后回到自己长大的城市。

  这本书,应证了我心中已有的答案。

  如果那样,我将不会是现在的自己,更重要的,我将会失去认识那些有趣的人听到那么多有趣的故事的机会。

  还记得发现那个不爱洗碗的室友竟然是业余喜剧演员时的惊讶,受他们邀请看过的那次话剧,虽然不能全听懂,可仍然记得当时那种在发现新奇好玩的东西的喜悦;记得在达拉斯认识的那一群美丽可爱的人,善良的时刻爱护我的同事们,传统的德州牛仔,整天找乐子的法国人,还有一月一次的旅行,去了那么多地方;记得重回巴黎时住的那个小阁楼,那片森林;在上海,感受到的南方的属于上海的精致,结识的那群小伙伴们...

  认识那么多人,不失为旅行的意义。本书和我心底的想法产生共鸣,此为读这本书收获其一。

  同时借作者的文字,重新回顾了当年自己去过的地方,想起自己在那里的感受,对那些城市的喜爱,鲜活的记忆扑面而来。此为收获其二。

  和作者的态度对比,又感受到更积极主动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不熟悉的环境里,开始总是倾向于被动的去接受,偶尔甚至期盼像隐形一样,因为心里会认为自己只是过客。我心底有这样对自己的担忧。

  看到作者的积极创造的生活态度,也受很大启发。此为其三。

  最后,感谢这本书带来的温暖的阅读时光。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读后感(九):总要和自己坦诚相待

  记录类的文字看过很多,但这本书在一开始就触动了我。曾经借着新郎的光参加了史芸赫的婚礼。在简单的婚礼上,穿着婚纱的她举着酒杯跟我们诉说了她的爱情观、婚姻观。

  印象中是用感性的话语说出了她坦诚相待的观念。理念印象很深,但话却不大记得了。

  现在收到了她的这本《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突然对很多事情有了新的理解。

  7年7座城市里12个人的人生故事。很浪漫的一个写法,很多写作者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机会用时间去磨砺,慢慢聆听他人的故事,如果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城市那自然是最好的。

  书里的第一个故事因为和天津有一点关系,讲了一个年轻人的爱情,而他的爱情多多少少受了他母亲的影响。还有22岁就已经在伦敦生活,住在公司配备的大House里面的洋葱先生。当你在羡慕他的生活时,他又觉得觉得:“你在巴黎、伦敦、纽约、旧金山、新加坡、悉尼、东京或者上海都有最好的朋友,但没有一个能在你居住的城市分摊你柴米油盐的乐趣,或者到关键时刻实在地拉你一把。“这么回归生活的想法。

  看了12个故事,像是进入了12个人的生活里转了一圈。每个人都讲述了自己的故事,相信在讲述的过程中他们也会重新发现自己。毕竟,总要和自己坦诚相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