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06 21: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精选10篇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是一本由罗杰•霍克 (Roger R. Hock)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一):《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书评

  这本书是心理学的入门读物,我大概花了3个月才断断续续看完这本书。说句实话,书写的还是蛮不错的还有不少地方挑战了我曾经认为是利索应当的“事实”。

  其中第1个实验说明了我们的左脑和右脑思维,我也知道了为啥很多事情我都懂但是说不出来的原因了。传说中的“不明觉厉”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第3个实验说了:咱们大部分是天注定的,包括性格。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很大程度上是由我的基因而不是后天环境注定的。实验设计的也非常出色,通过调查被分开抚养的双胞胎的生活,来推断结论,非常棒!第21个实验告诉我们男人的平均长度6英寸啊!第24个实验说了:世界根本就没有虚伪的人,每个人对自我的认知都是“我是一个有能力的、有爱心好人”。如果自己行为和自己的认知偏离了,则自己对好人的定义就会发生相应变化。第25个实验说了内控型人和外控型人,怎么说呢,看个人选择吧,各有各的有点。第31个实验说了习得性抑郁,一个人不能处于长期的失败中,否则可能连他本来能完成的事情也会变得无法完成。第34个实验,我知道了系统脱敏法,现在想想,无非就是利用条件反射,让我们成为了巴普洛夫的狗。

  这本书是从心理学的十个专题中每个专题选取4项研究,并注明了作者和出处,方便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进行深入研究。作者深入浅出地通过实验的方式介绍了科学的心理学。也让我对心理学的概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使得我在社会生活中可以更加方便的运用这些知识。在心理学方面我还有一个本书叫《心理学与生活》。但基于时间原因,可能这本书的阅读需要推后一段时间,首先是因为我对于心理学的概况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来说,我需要花时间去学习其他的知识。就和玩游戏升级一样,做的事情就是选择科技树的发展,并保持平衡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二):提炼一些核心观点有意思信息

  1、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将早年分离、成长环境不同、成年后才相聚的同卵双胞胎,其基本心理和人格惊人地一致

  2、睡眠,毫无疑问会做梦

  人的睡眠时分阶段的,而做梦全发生在一个特定的阶段(REM睡眠阶段)。实验显示,如果人连续几夜被阻止做梦(在REM阶段被唤醒),在恢复正常睡眠后,做梦的次数和时间会显著提升。人需要梦,如果不允许人们做梦,经过连续几夜剥夺做梦的睡眠,就会增加人们做梦的压力(REM反弹)。

  一些药物和酒精会抑制REM睡眠,很多人无法戒除为了睡眠而服用安眠药或酒精制品的习惯,一旦停止使用这些东西,过于强烈的REM反弹会妨碍他们的睡眠。极端事例是一些嗜酒成瘾的人们,很多年来他们可能一直在剥夺自己的REM睡眠,一旦停止饮酒,REM反弹作用极其强烈,以至于他们清醒时也会出现做梦的现象。这也许可以解释被称为因酒精中毒而引起的震颤性谵妄现象,这种病常常会出现可怕的幻觉。

  3、梦,并不浪漫

  梦不过是在REM睡眠过程中,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神经冲动的解释。当人熟睡时,位于脑干中的大脑某一部分还会周期性地活动从而产生电冲动。大脑中这一部分与人体运动及处理人在清醒时从感官输入的信息有关。有些冲动触及了大脑的其他部位,这些部位负责诸如思维、推理等更高级的功能。人的大脑力图综合这些冲动,并赋予其一定的意义

  4、不只限于分泌唾液的狗

  虽然巴甫洛夫对心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并不是一名心理学家,而是研究消化过程的著名生理学家。曾因在消化领域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而使他的职业生涯和心理学史发生巨大改变的那些发现却纯属偶然。在19世纪早期,心理学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科学,很多人认为它不是真正的科学。因此,对巴甫洛夫来说,从更可靠、更令人信服的生理科学转向心理学,是职业上很冒险的一种改变。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和自动的,无需学习,并且对同一物种的所有成员而言都大体相同

  5、情绪化的小阿尔伯特

  20世纪初,当时的心理学几乎完全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研究统治,其精神分析理论关于人类行为的基本观点是:行为的动力来源于无意识的本能和童年压抑内心冲突。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界开始了一场新的运动,以巴甫洛夫和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出现了。行为主页者提出,行为是通过外在的不同环境和情境刺激而产生的。华生指出,情绪反应是我们对环境中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换句话说,认得情绪反应时习得的。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三):你真的能做主吗?

  近些年来人本主义盛行,以人为中心思想蔓延到各个领域,自由也成为各路学者的旗帜。但是实际上了,真有“自由”的存在吗?这本书通过罗列分类实验,告诉我们所谓的自由都是基于环境,基于历史传承的自由。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你真实存在的。任何描述都带有描述者的生活经历和主观认识。以人为主体来说,信息从输入到输出都是经过了加工诠释的。

  你的行为不一定是你认可的。反而是通过对外表达你不认可的想法,会增加你对该想法的认可度。因果关系不似我们想的那样牢固。

  服从权威,从众想法是普遍存在的。

  你怎么证明你不是精神病?精神病与正常之间有明显分界线吗?

  学习就是一个条件反射的过程,负反馈可能会给人造成永久性的心理创伤。正反馈会更有助于引导行为。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四):这些研究对我的启发

  1分裂脑还可以存活,而且是治疗癫痫的有效手段。。

  语言中心在左半球,必须让左半球看到物体,才能说出这个物体,而仅右半球看到是无法说出来的。(分裂脑的情况下)

  3 人的本性不是行为主义者认为的有环境决定,而是由基因决定的。隔离双生子的各项特征相关系数都达到0.8以上。

  感情丰富性也是基因决定的

  5知觉恒常性和大小恒常性是我们日常用来判断信息的策略。但它们都是后天习得的,这也是我们会产生错觉的原因。(原始部落的人对大小恒常性的缺失)

  6REM睡眠就是做梦的时间,而且是在第二个浅睡眠阶段。REM阶段,大脑释放电化学信息麻痹肌肉,以免你乱跑发生事故。

  人需要梦,如果剥夺了REM,会出现“REM反弹”。可以通过药物(安眠药)和酒精剥夺REM,但一旦停止使用这些东西,过于强烈的REM反弹效应会妨碍睡眠。所以有嗜酒成瘾的人。

  7梦境的内容实际上大脑对神经电冲动试图做出解释的结果

  9经典条件反射:瞳孔会根据亮光变化而产生放大缩小反应。你无法随意控制瞳孔,光亮对瞳孔是无条件刺激。现在请在关灯的之前,按响铃。在黑暗等待15秒再开灯。在等15庙后重复这一过程:响铃-关灯-15秒-开灯。将中性刺激(铃声)和无条件刺激(黑暗)构成的组合重复20到30次。现在观察自己,即使铃响后没有灯光变化,你的瞳孔也会有轻微放大,于是铃想成了条件刺激,瞳孔扩大变成了条件反应。

  10假设一种刺激自动地是你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恐惧),倘若这种体验每次重复时都伴随其他事物,如一只白鼠。那么白鼠就可能在你的大脑中与恐惧建立联系。即,你会条件反射性的害怕老鼠。可怜的阿尔伯特。。。

  11迷信的鸽子:强化能让人迷信。

  13 自证预言,皮革马利翁效应

  14智力应该是多元的,包括八种智能:语言,音乐,逻辑数学空间,肢体运动,人际,自我内省,人际智能。

  15你在做什么事之前,心里面已经有个“认知地图”

  16回忆是一种对实际发生事件的一种重构。重构的时候,或许已经使用了很多来源于其他地方的信息。记忆不是完全准确的。

  17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要外,它们一定还有一种要接触柔软物质的需要。而且即使铁丝母猴满足了幼猴的生理需要,无法满足其生理学要的绒布母后依然更受欢迎。我想这是我们需要亲密的重要表现吧。

  18人类认知发展过程,认识世界是个缓慢的学习过程,也许我们处在另一个世界中,我们的很多理所当然的想法一开始就不会被习得了。

  19随年龄增长,人的道德水平一般会提升

  20拥有控制力才能快乐。疗养院的老人实验。

  21性反应周期(兴奋期-持续期-高潮期-消退期)

  23生活应激事件,应激指数越高,患病概率更高。

  24 认知失调的存在:当你的行为与你的态度发生矛盾时,你的态度将会有所改变(我学口译的过程:我想-我做不到-我不想了)。

  与态度不符的行为-解释该行为的理由充分-轻微认知失调-态度改变较小。

  与态度不符的行为-解释该行为的理由不充足-严重认知失调-态度改变较大。

  25人格特质:内控型和外控型。具有内控倾向的个体,较外控倾向的个体更可能会:为了改进自己将来在一些特定情境或类似情境中的行为而尽力从该情境中获取更多信息,更主动地改变和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更看重成就和内在技能,更能抵制他人的影响

  26人更多的是表现出男女特征的协调,而不是绝对的男性女性

  27A型行为:持续的内驱力,热衷竞争,想得到别人承认并不断超越自我的持久欲望,不断卷入有最后期限的事物之中,习惯于风风火火地完成各种事务,心理和生理的过分敏感

  型行为与之相反。A型被试有23%患有冠心病,而B型被试只有4%。且已经排除了吸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换心脏病的A型被试都具有A型行为的所有特征,而患病的B型被试都不具有所有B型行为。

  29 精神病医生对精神病的诊断实际上带有一些自己的投射,诊断也无法准确。

  30 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自我通过防御机制阻止本我被禁止的冲动进入意识。如果自我成功,由本我冲动引起的焦虑不适将得到缓解。防御机制有:压抑,退行,投射,反向作用,升华作用。

  31习得性抑郁,如果一个人觉得缺乏能力和控制力,那么剩下的只有无助感了。

  32拥挤会导致异常行为。

  33如何克服恐惧:给一只老鼠喂食的时候让它看到猫,进食反应将对猫的恐惧反应抑制住了。对于人,深度放松是抵抗恐惧的最好方法

  34,35 对天空的云朵的解读投射了你的内心心理活动

  37人们的社会态度并不能预测他们遇到具体事件时的行为,我认为针对态度做问卷调查是很白痴的行为。

  38,39,40人具有从众性,还有责任扩散现象。表现出很高的服从性。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五):不但改变心理学,也可以改变你

  两个因素决定本书的成功。一是结构简明清晰,前言开宗明义地说明了全书的出发点和体例,正文再无二话,直接进入各项研究,从前提、方法、结论、延伸等各方面一一阐明,所述内容,既清楚全面。二是案例选择精彩,除去案例本身的学术价值不论,该书的多数读者可能更希望从案例中了解人类或者自身心理的种种特性,那他们是肯定不会失望的。

  换言之,本书的作者像是在众多大拿的背后隐身了,但正是他选择案例的眼光和叙述案例的能力,给读者带来了最丰富的心理学面面观。按《对伪心理学说不》里所言,本书的结论或者也可以叫做菜谱式知识,每个实验都给你一条关于人类心理的结论,可供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参考使用。当然,比起一般的心理励志读物里的大吹法螺,本书结论多有真实严谨的实验和分析支撑,价值可是要高多了。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六):40个研究

  06.关于梦的研究

  威廉.迪蒙特 做梦剥夺的研究

  这个实验很有意思啊,实验说明每个人每晚都需要做梦,如果梦被剥夺了,会在后边尝试补回来。也就是以后一段时间的做梦次数会增多。

  阿瑟瑞斯基: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 在睡眠的第四阶段与下一个第一阶段循环中存在,一个晚上要经历5~6次,梦就是出现在此交替段。

  12.攻击行为成因

  “波比娃娃”研究--榜样习得行为

  儿童的新行为是通过模仿成人习得的。

  14. 单一智力测试与多元智力

  参考:霍华德·加德纳《智力的结构》

  现阶段为8种智能。

  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芝士布丁芝士布丁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芝芝士布丁芝士布丁士布丁芝士布丁芝士布丁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七):作为爱好者的读后感

  对于我这个爱好者,绝对的好书,深入浅出!该明白的科普得透彻,不该明白的一概不讲~~~

  再次坚定,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是统计学同学们的菜。。。

  我还是喜欢作为八卦术、哲学、迷信的心理学~~~

  对几项研究印象深刻:

  人类性行为研究,他们竟然还找了2个80岁到90岁的女性参与嘿秋,太匪夷了。。。以及阴茎大小变化的研究,可谓谣言终结者!

  另外,关于“认知失调”理论,我就想到了我的单位,和那无趣的工作。。。

  另外,关于“习得性无助”,唉。。。就是对我这样周期性低落的孩子说的呀。。。

  另外,尽管弗洛伊德日益被逐出现代心理学殿堂,然而我还是喜欢他的理论,符合一门作为八卦术、哲学、迷信的心理学~~

  另外的另外,读到斯金纳说“给我条件,我能给你一只迷信的鸽子”的时候,我笑了~~

  豆列里竟然限制字数,真郁闷。。。变成书评吧。。。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八):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笔记

  一.生物学和人类行为

  左右脑,丰富的经历等于更大的大脑,人的本性是天生的么,视崖

  1.左右脑

  左脑控制语言能力,负责身体右侧的活动,右脑更多涉及空间问题,负责身体左侧活动

  有时候我想,自己心中所想的逻辑蓝图在演讲时就是讲不出来,出了紧张和准备不足,还有左右脑不能互通的缘故吧

  本研究中你右半脑虽然看见但不能说出,要使说出看见的物体,就不得不让你的左大脑看见这一物体,割裂脑右脑看见的不能传给左脑,所以只能指认不能说出来

  《暗时间》引用了一本书

  《How We Know What Isn’t So》里面则提到另一则非常有趣的有关裂脑人的研究:我们知道,语言能力主要在左脑。对于裂脑人,我们将两幅不同的图画分别呈现给裂脑人的左脑和右脑,呈现给左脑的图画上面是一只鸡爪,而呈现给右脑的则是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牧场。这之后,让他从一堆图片中寻找能跟他看到的图片相匹配的图片。结果非常耐人寻味:裂脑人的左手(右脑控制)会去选择一把铁锹(铁锹铲除牧场上的白雪),而其右手(左脑控制)则会去选择一只小鸡(小鸡和鸡爪配对)。两个脑半球分别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选择了最匹配的图片。然而,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当实验者询问被试为什么选择这两幅图片的时候。裂脑人会说:“哦,很简单啊,小鸡有鸡爪,而铁锹用来铲鸡屎”。

  我们不妨停下来,想一想这个实验所揭示的一个令人深思的事实:铁锹之所以被选择,其实际的原因是为了和雪场匹配——铲雪。然而,铁锹和雪场的这个联系仅仅只有右脑清楚,而右脑是没有语言能力的。语言能力在左脑。当被试被要求对他的选择用语言进行解释的时候,是左脑的Broca区域在说话,而左脑没法和右脑沟通,所以不知道铁锹实际是用来铲雪的,但是,左脑仍然还是不假思索的给出了解释,而且病人真心相信这个解释“很显然”,“很简单”。可见我们的理性大脑非常善于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立即的,看上去合理的解释。

  “如果特定的信息,比如形成某种情绪的信息,没有以语言的方式存储起来,大脑左半球就不可能提取它。结果就可能你感到伤心,却说不出原因。由于这是一种令人不适的认知情境,大脑左半球会试图用语言寻找一个原因来解释这种悲伤(语言是它的主要工作)。然而,由于大脑左半球不具备所需的充足资料,它的解释可能完全是错的!

  大脑两半球间的联系在想象以及头脑中模仿别人的动作时必不可少,即“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以正确感知他们的行为。

  大脑右半球可能会通过身体而不是心理过程知觉“自我”——左半球有“完整”的自我意识,右半球有“原始”的自我意识。

  2.丰富的经历等于更大的大脑

  这一点可以在中国某些开明家长建议多带孩子“见见世面”体现到

  不仅是儿童,大人亦如是。

  3.人的本性的天生的么

  先天后天之争。人存在“自由意志”么?——有效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自我选择的结果,而这种选择又为遗传的恒定压力所引导

  人的特性是由遗传和环境综合决定的,所以当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时,其差异更多来自遗传,反之亦然——人格中40%的变异和智力中50%的变异都以遗传为基础

  并非环境影响人的特性,恰恰相反,人的特性影响着环境——一个情感丰富性的人能引发父母的爱作出更主动的反应

  现代人之努力还远远没到拼天赋的程度

  4.视崖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最重要的视觉能力是深度知觉——用视觉感知和解释周围世界的能力

  深度知觉能力可能在婴儿一出生就已经具备了,但害怕跌落和避免危险是婴儿到了能够爬行的年龄并遇到危险后,通过经验习得的

  二.知觉和意识

  你的大脑要把大量来自感官的信息资料组成具有一定形式和意义的单元。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知觉”

  5.所见即所学

  大脑的知觉主要包括三种活动1.知觉对需要注意的感觉进行筛选

  2.将感觉组织成可识别的模式或形状

  3.对这些组织进行说明以对世界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

  我们日常使用的按照规律和意义来组织混乱的感觉信息的策略(1)图形—背景(天生或部分天生)(2)知觉恒常性(心中的地图,经验的产物)(3)大小恒常性(4)人脸识别(5)特定信息提取(比如有人叫你名字)

  虽然有这些策略,但知觉有时还是会骗你,这就是视错觉产生的原因

  6&7.梦

  整个夜晚,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和NREM睡眠交替出现约5-6次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有些愿望在意识状态下不可接受,且倘若它们在梦里被直白地表达出来,可能会干扰睡眠并引发焦虑。因此,为了保证人的正常生活,梦中包含的真实渴望常常被假想存在的“检察官”在梦境中加以掩饰。绝大多数梦的真正含义隐藏在梦的外表下。梦的表面含义称为“显梦”,更深层的梦的真正含义称为“隐义”,为了揭示梦境中蕴意深刻的内容,必须对显义进行解释、分析及洞悉。

  该研究理论:梦不过是REM睡眠过程中,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电冲动。在REM睡眠阶段,大脑变得活跃起来并自动产生一些信息,然后大脑将这些信息与已储存的记忆相比较,以便把它们综合到各种梦境中去——与其说是梦引发了REM睡眠,不如说REM睡眠使人做梦。

  当你入睡后,感觉输入(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进入你的大脑)和运动输出(身体的自主运动)受到阻止,防止作出梦中的动作而引发潜在的危险,这种麻痹状态出现在脊髓中。(容易被掠食者攻击的动物,其沉睡周期越短)

  “梦境发生器”的启动、能量及时钟装置在脑干,而产生意识的大脑部分和脑干完全分离,所以心理力量不可能产生梦境。

  在做梦的过程中,梦是自我的内部激活,它只是简单的电能,源于大脑的一个相对原始的部分,而当这种激活到达了脑的更高级的认知结构时,人试图从中寻找意义——前脑可能把脑干产生的杂乱无章的信号整合为只有一条条理的梦境。(人都在事物中寻找意义,用自己的认知去定义它,要么继续寻找,要么自以为找到真理)——梦中无意义的内容归于心—脑机能失调,有意义的归因于在混乱中寻求逻辑秩序的努力。这种秩序是我们自己的世界观、兴趣爱好、遥远的记忆以及情感和信念所产生的结果,仅此而已。

  梦揭示了个人记忆中的重要信息,还体现了个人的思维方式,增加人对自我认识的机会

  因此,对进入梦中的随机信号的详细阐释可以看成是一种建构、整合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润饰意识中不可接受的愿望的过程。大脑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来与由脑干激活所产生的信息相匹配。在REM阶段,大脑中某种将短时记忆转换为长时记忆所必需的化学物质受到了抑制(为什么梦记不住)

  8.催眠

  尼古拉斯认为催眠不过是一种提高了的执行某特定行为的动机状态

  催眠术特征:催眠者对暗示的敏感性提高、不由自主地做出某种行为、记忆力提高、视觉表象急剧增加、意识分裂、痛觉丧失

  一个人确认自己被催眠的唯一原因:他们在催眠条件下的行为与自己期望在这种状态下会出现的行为相一致(现实中人的行为会和期望有偏差和延迟?)

  在催眠中,人是按自己对催眠的想象来行动的(现实也是想象中行动~)

  受催眠影响的行为是一种由较高的动机和目标驱动的社会性行为——人不可能违背自己意愿被催眠,不会做出他们认为是反社会的行为

  人只有在自己想被催眠的时候催眠,对催眠的预期说明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现实本来就是一场催眠。

  三.学习和条件反射

  9.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可以解释和说明许多人类行为——恐怖症,不喜欢某种食物,情绪的来源,广告如何起作用,面试或考试前你会感到焦虑,是什么引起你的性欲,等等

  学习是复杂的条件反射

  只有打破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才能减少恐惧反应——恐惧治疗

  即使一个经典条件反应已经消失,但是,如果在一个与条件反应消失时不同的情境中再次遇到条件刺激时,该条件反应还会出现

  我们生活在这世上,绝大多数行为都是条件反射,要使生命有那么一点不同,需在接受与反应之间加入思考。

  10.情绪起源

  小阿尔伯特恐惧症的建立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经历着学习与消退,建立与消除条件反射的过程,“消退”只是其中一部分。

  恐惧症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先天决定的。

  11.迷信

  所有的行为,不管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都可以由它产生的环境后果来解释

  情境→行为→结果→强化(学习)/惩罚(不学习)

  非关联性强化——迷信、强迫症

  事出必有因,有时候,由迷信行为带来的力量感和控制感能降低焦虑、增强信心和勇气,并提高成绩

  12.攻击行为的习得

  女孩更多模仿言语攻击,男孩更多模仿身体攻击

  成人的行为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这种形式的暴力行为是允许的。这样便削弱了儿童对攻击行为的抑制。

  比如:媒体暴力,暴力漫画

  四.智力、认知和记忆

  13.所想即所得

  自我实现诺言,比如实验观察者经常带有某种特殊的期望或偏爱,会使他们在研究中无意识地给被试发出某种隐蔽的信号——实验者期望效应

  例子:将学生的IQ告诉老师,那些学生的成绩会显著提高,其中学生年龄越小,提高幅度越大

  14.你在哪方面更聪明

  加德纳八种“智能操作系统”:语言,音乐,逻辑.数学,空间,肢体-运动,人际,自我内省,自然观察

  我觉得,智能是环境和天赋共同的产物

  15.心中的地图

  “心理表征”或“认知地图” 路盲,方向感错位

  老鼠走迷宫实验——老鼠掌握的不只是使它能按特定路线找到食物的序列地图,而是掌握了一幅含有食物的具体位置及其在房间内的具体方位的更广泛的综合性地图

  对社会环境所形成的综合地图对人类是有益的,而内涵单一的序列地图则可能会使人陷入消极状态中。而当老鼠有过分强烈的动机(如过于饥渴)或者受到过多的挫折(盲巷太多)时,它们倾向于形成内涵单一的序列地图而不是如前所述的综合认知地图。

  人亦如是。(稀缺效应)

  应用:环境规划——如何规划环境以使其与我们的认知地图加工过程达到最理想的匹配方面

  16.感谢记忆

  当人们回忆一件事,不是准确再现而是对回忆的重构——回忆,使往事变了味

  比如向目击证人提问时措辞的变化会影响他们对事件的记忆,新信息会使你原先记忆表征得以改变或重构,所以目击证人记住的是建立在改变了的记忆表征基础上的再生意象。

  应用:恰当的提问

  五.人的发展

  17.爱的发现

  寻找安全感的需要比探索周围物体的天性更为强烈——仅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使孩子有更多机会与人接触。

  为什么被虐待的孩子似乎很爱甚至依恋那些施虐的父母?——依恋是最强烈的基本需要,它的作用远远超出施虐行为。

  应用:触摸疗法

  18.人的认知发展

  只有孩子达到了特定的发展水平,某种学习才能导致某种行为

  客观永久性指即便物体不在我们的感知范围内,我们也会认为它是客观存在的

  阶段一 没有在孩子身上观察到任何与客观永久性有关的迹象

  阶段二 婴儿开始有目的地重复以自己身体为中心的各种动作,并对物体有被动期待——他们认为物体仅仅是个表象,一旦消失就无迹可寻

  阶段三 如果孩子们看到物体的一小部分,那么他们便会开始寻找那些在视线中还很模糊的物体——对整体的重新组合要比寻找看不见的东西容易多了(规划安排比发现盲点容易)

  阶段四 婴儿在原来的地方寻找物体,而不具备理解“可见转移”的能力,A非B效应

  物体仅仅是整个画面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存在的客体

  阶段五 儿童获得追踪物体连续转移的能力,但不具备发现“不可见的转移”的能力

  阶段六 能找到“不可见的转移”

  皮亚杰认为客体永久性这种认知技能是真正思维的开始,是运用洞察力和符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开始,为下一阶段(前运算阶段,思维和行动相对独立,思维速度明显提高)的认知发展做好了准备——客体永存概念是所有智能的基础 (人思维的发展)

  19.你的品德如何

  道德动机发展阶段:(1)受他人惩罚;(2)对物体的占有或得到他人的奖励;(3)受到他人的谴责;(4)被公认的权威斥责并伴有罪恶感;(5)所在群体的尊重与不敬;(6)自我谴责。

  水平1 前道德水平

  阶段一 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行为的后果作为是非标准)

  阶段二 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以个人需求的满足与否决定事情好坏)

  水平2 习俗角色遵从的道德水平

  阶段三 好孩子定向(取悦别人就是好的)

  阶段四 维护权威的定向(维护现有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尽职尽责就是好的)

  水平3 自我接受的道德准则的和规则的定向的道德水平

  阶段5 墨守成规和契约的定向(社会价值和个人权利作为是非标准)

  阶段6 个人的良心和原则的定向(是非是一种个人按照普遍原则所确立的哲学)

  20.让你愉快地控制力

  1)当我们拥有控制力时,我们便是更快乐和更有成就的人

  2)对于一个被迫放弃控制力和自我决策权的人,如果我们给他一种较强的自我责任感,那么他的生活质量便会提高,生活态度会变得越发积极。

  应用:给老人足够的控制力(始终)

  第六章.情绪与动机

  21.性动机

  人类的性反应可以分为:兴奋期、持续期、高潮期和消退期。

  女人在一次性行为中可以多次高潮,而且在性交过程中缺乏幸福感和负性情绪体验会对女性的性困扰起到更加决定性的作用,对男性而言,生殖器的反应会更加重要。

  22.我能读懂你的脸

  特定的面部行为与特定的情绪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而且在人出生时这些情绪就已在生物学意义上形成了——面部表情是一种适应机制,它有助于动物适应它们的环境进而提高其生存能力

  缺少眉毛比缺少眼睛更能显著地引起面孔再认的困难。

  人的整个身体或许比单独的面部表情更能提供与某种心理状态相关的线索。

  23.生活,变化与应激

  身心疾病主要是由心理因素而非生理因素所导致的健康问题

  突发性的,消极的,不可控制的生活应激事件比那些积极的、可控的生活应激事件更有预测力

  被改变而不自知——自知——主动改变自己,主动求变总比被改变好

  24.认知失调

  当你的行为与你的态度发生矛盾时,你的态度将会有所转变,为与行为保持一致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公开主张非X是由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如压力、奖励或者惩罚那么你的认知失调将会大大降低或者消失

  两个基本过程足以使我们改变自己原有观点和态度:其一是劝说,即其他人不遗余力地说服你改变自己的观点;其二是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下又有一种“替代性失调”——仅仅观察到你喜欢和尊敬的人做出与你态度不一致的行为。

  你面对自己言行不一致的机会越多,你所体验到的认知失调就越严重,因而你改变自己行为的动机也就越强。——计划表失衡—改变行为以求计划完成。

  第七章.人格

  你是什么样一个人?你怎么看待自己?你怎么看待别人?你怎么看待自己看待别人?

  25.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么?

  内控点和外控点,内控型人格把原因归结自己,外控型人格把原因归于外界(赌徒谬论)。

  《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中的主动与被动就是内控和外控的不同。

  内控才不会那么在意别人的眼观呢~哼

  26.双性化

  每个人身上都有男性的一面,女性的一面。双性化又分为积极双性化(耐心、敏感、负责、坚定、自信、坚强)和消极双性化(神经质、羞怯、软弱、专横、吵闹、尖酸)。

  凡事有两级,去其中,最优比。

  27.A型人格

  A型人格包括以下特征(1)一种为达到个人目的的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2)所有情况下都热衷于竞争;(3)想得到别人承认和不断超越自我的持久的欲望;(4)不断卷入有最后期限的事物之中;(5)习惯于风风火火地完成各种事物;(6)心理和生理上过分敏感。

  由此我得出的结论就是劳逸结合,保持耐心。

  28.个人和集体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先后

  个人主义文化:美国  最重要的因素:在竞争中保持自信(保持差异)

  集体主义文化:日本         联系(与他人的关系)

  集体主义文化的成员觉察到自己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且一贯享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而个人主义文化中的成员则常常感到孤独。

  集体主义社会中的父母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集体自我(对群体规范的绝对服从,对集体中权威的服从,行为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父母重视培养儿童的“个体自我”,反抗和独立倾向被看成是一种人格资产。

  第八章.精神病理学

  29.谁是疯子?

  精神病的标准:行为场合 行为持续存在 社会越轨 主观痛苦 心理障碍 对功能的影响

  精神病医院的缺漏

  主观 贴标签 标签诊断的危险性

  30.防御机制

  自我用以抵御自身产生的焦虑从而保护自己的武器

  人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本我是基本的生物冲动组成,在无意识层面上运行;自我按“现实原则”行动,即它注意现实社会和行为的结果。自我属于意识,其工作是让本我的欲望得到满足;超我,实质上要求自我根据已有的一套关于是非对错的准则,保证自我为本我的需要找到满足方案是道德的和合乎伦理的,通常被称为良心,超我在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发挥作用。

  大多数人不存在反社会或越轨行为,是因为在人格三部分之间有这个检查和平衡系统。

  但,如果本我太强烈而自我不能适当地控制,不被接受的本我欲望挤入你的意识(前意识)并开始击败你的自我,你将产生焦虑。

  这时你就不舒服,并试图改变它,要做这件事,自我要拿起它被称为“防御机制”的“大枪”,往往是自我欺骗和歪曲现实,阻止本我被禁止的冲动进入意识。

  压抑 退行 投射 反向作用(同志殴打同志) 升华作用

  如果每次都采用退行机制,生活中的难题会越积越多。

  31.习得性抑郁

  你的行为部分是由一种信念所决定,即相信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某种后果,而这种后果是与行为对应的。

  马丁认为我们对能力和控制的知觉是从经验中习得的。

  所以无助感也是可以习得的,就像无助人习得自己的努力是徒劳的,被拴住的大象

  习得性无助

  如果个体把自己的控制力缺失归因于:(1)永久性而不是暂时性的,(2)自己的内在人格因素(而不是情景因素),(3)渗透到他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那么个体很有可能变得抑郁

  32.拥挤导致行为时常

  种群密度

  “行为沦丧”是把超乎寻常数量的动物聚集在一起所产生的行为

  所以在高密度都市环境下成长的人们在今后生活中患心理疾病的危险性较高

  ——贫民窟多乱交、淫乱、被动者。

  第九章.心理治疗

  33.挑选心理治疗师

  34.恐惧情绪

  举例:比如单纯性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 广场恐惧症

  解决:对老鼠的实验中,恐惧反应和进食反应不能并存,所以前者被后者压制——也许是条件反射的缘故

  沃尔普提出了一个更普遍的假设,即“如果一个反应在引起焦虑的刺激呈现时能抑制焦虑的产生······存在于刺激和焦虑之间的联结将被消弱。

  用于人类,“你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即体验到深度放松又体验到恐惧”

  系统脱敏法

  35.投射出真正的你

  每个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理解。

  世界在每个人心中的投射都不同,因此大家有不同的理解。这时我们就需要灯台来确定方向

  36.编个故事吧

  “主题统觉测验”

  看图讲故事,然后治疗师或研究者将故事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揭示隐藏在被试无意识中的冲突。

  类比来看,大量的文学创作是作者自身经历或幻想在意识或潜意识中的表现。

  发现:

  1.被试所编故事的来源:(1)书籍和电影(2)发生在朋友和亲属身上的真实生活事件(3)被试自己的亲身经历(4)被试意识或潜意识中的幻想。

  2.被试很清晰地把自己的人格、情感以及心理投射在他们的故事之中。

  批评:该实验只反映了你当前的心理状态而不是你的真实自我。

  规避环境的影响。

  第十章.社会心理学

  37.言行不一

  人们的“社会行为”和他们口头表达的社会态度很少具有一致性

  “邻避症候群”即一件事、一个方案或某种环境的改变会得到很多人支持,同时,他们也认可这是为了大家的利益。然而,当这件事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个人利益时,他们会断然反对。 这种事一般发生在个人主义文化中。

  规避:事先确认。

  38.从众的力量

  1.社会的支持 阻止男性寻求帮助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从众

  2.团体的吸引力及成员的归属感

  3.团体的规模

  39.你会伸出援手么

  别人的在场改变了你的行为,这叫社会影响。

  40.无条件服从?

  电击实验

  情景本身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使得服从倾向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九):思维的乐趣

  以初学者的姿态做的读书报告

  思维的乐趣

  ——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一、 内容概要

  这个世界上,有两门学科是真正迷人的。一是物理学,它让我们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二是心理学,它让我们了解自己。然而,人类对于自己的内心的了解远不及几亿光年外的宇宙,而且大部分要不是想当然的猜测,要不就是武断的哲学“思辨”。我们迫切需要用客观科学的方法进行对自我内心的探索。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从历史的角度,以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思路,向我们展现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内容涵盖“生物学与人类行为”、“知觉和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十个心理学专题,涉及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多个心理学领域。每项研究以题目、作者、原始出处、问题提出的背景、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意义与批评、近期应用和参考文献的统一格式撰写,条理清晰,思路明确。作者深入浅出,在保持实验精华部分的适当简化下,尽可能地将实验者的研究方式还原给读者,对读者的理解和形成学术性思维有一定的帮助。

  其中的每一项研究都让我惊叹、折服,这里选取一些让我特别震撼,特别有感触的,我将它们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让我领略了心理学实验的精确性、客观性,实验设计的巧妙让我对实验者的研究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是对实验本身的设置的关注。比如亨利•哈洛在研究婴儿和母亲间爱的需要时对实验条件控制而制作的代理母猴,通过用棉毛织物包裹的母猴和铁丝母猴实验条件的控制,得出接触安慰在幼猴依恋关系形成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的结论;还有罗汉森为了研究精神病诊断过程中环境场合的要素将实验搬进精神病医院这个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行为;还有在研究迷信行为时著名的“斯纳金箱”等等。

  第二类让我认识自我,对人类这个特殊研究对象产生了更深远的思考。鲍查尔和莱肯通过对于分开抚养的同卵双胞胎的研究推翻了经验是人性塑造的基本因素这一结论,让人们认识到了基因在人格塑造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于人类重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产生了积极效果。斯纳金“迷信的鸽子”实验让我们相信迷信行为和某些强化性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促使我对自己的某些行为进行反思。伊丽莎白•罗夫斯特关于人类记忆的研究推翻了过去人们对自身记忆的常识性认识,让人们认识到回忆是一种对实际发生事件的一种重构,在重构的过程中包含了用新信息和现存信息去填补记忆漏洞的过程,所以提取的记忆会调整和改变,往往不是实际发生的事件,这让我们对记忆的可靠性产生了质疑。马丁•塞里格曼通过狗在箱子里的电击实验证实了控制缺失的泛化现象。当我们在控制特定事件的努力遭受多次失败后,我们将停止尝试,这让我们重新看待失败。利昂•费斯廷格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奇怪的“认知失调”现象,还有贝姆带给我们的全新的性别观,这些实验让我们看到了人类自身的局限性,给了人们突破自身发展自我的机会,还有一些实验不断探索着人类的生存需要。亨利•哈洛告诉我们爱是一种需要,艾格•兰格和朱迪斯•罗丁通过在养老院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告诉我们我们有自我选择的权利,我们需要对自己生活有足够的控制力,我们有责任感的需要。

  第三类让我惊叹人类对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巧妙应用,看到了心理学对于人类生活改进产生的长远影响。比如人类将认知地图这种人类思考认知的方式应用于网络搜索,识别出个人的搜索策略,提高了网上搜索的效率;还有人们在研究重构性记忆时对目击证人证词的司法公正产生的质疑;还有解释旁观者围观的社会现象的“责任扩散”理论等等。这些研究无一不推动着人类摆脱自身局限性而前进的脚步。

  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第三章学习和条件反射。行为主义研究的兴趣是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所以我认为相比较于用其他方式(如量表、访谈等)间接了解人类内心,行为主义通过对人类行为的直接观察、测量控制更具有客观性,更能减少其中人为因素产生的质疑。特别是巴普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以及之后以此为基础的华生的小阿尔伯特情绪条件反射实验。巴普洛夫的反射实验在严格的实验控制环境中,将信号刺激与狗分泌唾液的生理反应建立联系并且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形成了自己的实验理论,定义了无条件刺激,中性刺激,找到了将中性刺激转换为条件刺激的过程。这个条件产生的影响更是毋庸置疑的,作者将其作为“支撑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它解释了人类很多无意识的行为和情绪的来源,并为研究人类行为的这门学科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二、 读后感触

  心理学的世界博大广阔,其中各种理论知识晦涩难懂。反思我将近一年的学习,我仍然觉得自己站在那扇厚重的大门外,急切地想要寻找入门的钥匙。若说较之当初有什么不同,唯一的进步就是离钥匙更进了些罢了。

  阅读此书让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我开始思考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学者需要怎样的品质,结合我最近正在阅读的《心理学导论》里所提及的《心理学家的科学思维方式》中有关于科学方法的阐述,我有了自己的一孔之见。

  科学的方法应该包括6个重要步骤:观察,对问题进行定义,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和检验假设,发表研究结果,建构理论。心理学家运用科学的逻辑来回答行为问题。特定的假设可以通过自然观察、相关研究、控制实验、临床法和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加以检验。心理学家必须根据他们所收集到的资料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理论。经过修正的理论或新的理论又会引出新的观察、新的问题和新的假设。科学的方法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以可靠证据为基础,描述和测量精确,定义准确,有控制的观察,结果可以重复(心理学导论,心理学家的科学思维方式)。

  从这六个步骤来看,我认为一个合格的学者应该具备:

  1.旺盛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A型人格这种特定的人格模式的发现始于弗里德曼先生发现他诊所中的椅子前沿的皮套磨损的特别快,想起他的心脏病病人常坐在椅子边缘,这种现象促使他想知道心脏病人是否在某个重要特征上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心理学是一个需要不断解答为什么的学科,而发现为什么是其基础。

  2.分析推理,归纳概括能力。在问题定义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概括,提取出问题关键所在。在建构理论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在自己所收集到的证据统计分析之后,怎样从数据中发现解答问题的关键,或是从各种事实中概括总结出解答问题的关键。就像史密斯和格拉斯在研究各种心理治疗方法是否有效果,效果是否有差异中采用元分析技术对375项不同治疗效果研究进行的统计分析,从庞大的数据中寻找真理。

  3.缜密的逻辑思维。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无数次为使用过程中实验者对实验环境的控制的严谨性叹服。细微到问题提出的顺序、实验器材的有效性、实验者文化背景等等,还有对实验者期望效应、信度、效度的考虑。

  4.批判性思维。我认为此书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在于讨论、质疑和批评部分。在这种百家争鸣是的思维轰炸里,我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心理学是一个在批判中不断发展的学科。批判思维是一种评价、对比、分析、判断和综合信息的思考能力。批判思维的核心是用积极和主动的态度评价各种观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能够超越自我、批判地反思自己思想本质的能力(心理学导论,批判思维与科学的发展)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也应该学会用批判思维的方式思考。正如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做的关于服从权威证实的,我们得摆脱服从权威的倾向。事实上,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挑战权威的过程。

  阅读此书除了让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外,最大的收获是让我重新体会到了思维的乐趣。

  中学长期性的填鸭式教学极大地扼杀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钝化了我的思维以至于我显然已经忘记怎样才是真正地学习。然而在社会风气普遍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往往当初单纯的学习动机极易被功利的思想所左右。这是我初进大学在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迷惘的两大根源所在。正如王小波在他所著的《思维的乐趣》中所写“能够带来思想快乐的东西,只能是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比这再低一档的东西,只会给人带来痛苦;而这种低档货,就是出于功利的种种想法。”感谢阅读,让我重新获得了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乐趣。

  人本身是有不断学习的需要的,这符合自然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我迫切觉得自己现在需要进行两种进化,其一是摆脱以往被动、机械、重复的经验式学习转向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思维性学习;再者就是返璞归真,找回当初的赤子之心。

  三、 参考文献

  [1] 罗杰•霍克著, 白学军等译.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五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08.

  [2] Dennis Coon著,郑刚等译.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九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03.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十):心理学导读的不二选择

  很早很早就想读这本书,但一直没有找到喜欢的版本,偶尔的机缘,在图书馆的一个角落发现,翻开看了第一个实验,便手不释卷,窝在书架的角落里,饶有兴味的看起来。

  书评,是万万不敢写的,只捡几个感受深的,且记录一下读后的碎片思想。

  研究3: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实验选取了56对分开在不同家庭环境成长的双胞胎进行人格、智力、偏好等等全方位的测试,以看看遗传系统和后天经验在人的个性养成等方面的影响有多大。结果出乎人们常规认知的后天经验塑造人的个性,令人惊讶。

  尽管对实验过程描述得那么详实,但得出的结论还是让我有些难以接受。遗传因素决定人生中我们会做的每一个选择,而每一个选择堆砌出我们现在的人生,这蛮有些宿命论的调调,就好像人自生来就已经注定好了一切,人格特质、智力水平,就连人在漫长一生中的性格变化,看似随环境改变的个性特征,其实也由基因决定。仿佛基因决定了人生轨迹的绝大部分,而后天的经验只在小部分上左右着轨迹运动的方向。这太悲观!一直认为要相信科学,但在实验结论和认知惯性里感性层面发生冲突时,又产生了心理的抵触情绪,私心里认为一定是实验的设置漏掉了什么。想起前两天看过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科学结论也常常自相矛盾,一会说任何技能都要能靠训练习得,一会又说基因才是主宰命运的大BOSS。anyway,实验结果显示出来的惊人结论很有趣,但宿命论,NO!打死也不要滑到那一边。

  研究6:睡眠,毫无疑问就会做梦。

  所有人都做梦,而且如果我们某个晚上因为某种原因而无法做梦的话,我们会在下一晚做更多的梦。

  第一次知道做梦是人每晚都会进行的活动,不仅如此,每晚规律充足的梦,是人们保持一整天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大脑其他技能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但毫无疑问人只能在有些时候记得自己有过做梦的经历,也只有印象深刻的梦境在醒来后还能清晰的记得。曾一度被梦境困扰过,每每醒来后情绪都陷在梦里不太好的阴郁中无法自拔,因此也做过摆脱梦境的挣扎,看到这里,渐渐释然,梦每晚都会光顾,摆脱不掉,而一夜高质量的睡眠并不在于做不做梦。

  睡前饮酒或药物保证的好睡眠,不过是通过酒精、药物等抑制了REM睡眠防止做梦,从而使夜晚大部分时候都保持在深度的NREM睡眠阶段,但一旦停止,强烈的REM反弹会更大程度的妨碍睡眠,从而陷入必须依靠药物或酒精才能入睡的恶性循环中。规整好自己的生活,使其在白天尽量平稳轻松;物极必反,任何好的、坏的,也许都在无形中相互转化,产生了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什么都要有一点儿,什么都不能太绝对,平衡二字的博大,处处可见。

  研究7,梦,并不浪漫…

  虽然一直对佛洛伊德对梦的解释觉得很扯,将压抑在“潜意识”里的欲望通过梦的歪曲和掩饰释放出来,怎么听怎么觉得牵强,像是在观测结果之间硬要建立起奇怪的联系这样想象力丰富,但是对于激活—整合假说说的,梦完全是固有的记忆随机将脑内的感觉和运动神经活动整合起来,我也觉得难以接受,随机整合,又怎么会出现大部分梦中情境如此连贯,许多情节上的逻辑也十分通顺呢。现实中的情感与梦境里的情感高度一致的重合也让这个神经活动的随机性整合说站不住脚。

  梦,从人类产生,到现在,都没有出现一种能得到普遍认同的,能有效解释梦的理论。它到底是人纯精神层面的反映形式,还是大脑对神经活动的整合,我觉得,都有一点儿呢。

  研究8 行动,如同被催眠了一样

  催眠。印象里面很神秘的医术,没有体验过,很好奇。当神秘的面纱一下子通过文字报告讲述的方式揭了开来,很多朦胧的神秘的美感也一下子消失了。

  催眠所产生的效果,到底是被试者心理预期的选择,还是催眠真的在改变人的意识的力量,谁又知道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