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馆事件》的读后感10篇
《水车馆事件》是一本由(日)绫辻行人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车馆事件》读后感(一):所有谜题解答 水车馆事件
1970 秋
藤沼一成完成了传说中的神作《幻影群像》。
1971/9/28
藤沼一成逝世,其子藤沼纪一继承了家业。
1973/10
由里绘被纪一收养,后成为了他的妻子,从未走出过“水车馆”。
1973/12/24
纪一发生车祸,面部和四肢受到严重创伤;同行的正木慎吾未受重伤,但未婚妻不幸离世。
1975
纪一委托中村青司建成了“水车馆”。他和由里绘搬入此馆,并将父亲一成的几乎全部画作藏于馆内。《幻影群像》从此“不见天日”。
1985/4
流浪了十余年的正木慎吾回到“水车馆”。
1985/9/28-29
一年一度的“一成作品展示聚会”如期举行。女佣根岸文江坠楼身亡;来宾之一的古川恒仁在偷窃了一成的作品后,离奇地消失在了密室里;正木慎吾在追踪古川的过程中神秘失踪,后发现其尸体被肢解后投于焚烧炉中焚毁。
1986/9/28
“一成作品展示聚会”再次举行。除了上次的那些来宾,一位叫岛田洁的怪人不请自来。“水车馆事件”拉开序幕……
问:书中有没有图?
问:本次事件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答:暴风雪山庄,一人分饰两角,密室杀人,叙述性诡计。
问:藤沼纪一为什么要建造水车馆?
答:他的父亲画了一幅画,预言了他未来的人生,他根据这幅画的指引建造了这个水车馆。正因为这幅画,他才把自己和由里绘关在这里。(261页) 建筑本身与杀人无关,馆主也不是凶手。
答:藤沼一成在16年前的画中准确预测了未来发生的事情。(261页)一成是一名幻视者,他的绘画只是把看到的景象原封不动地画出来。(82,260页)
问:水车馆里发生的杀人事件的真相是什么?
答:馆主的妻子和馆主的朋友合谋杀害了馆主,然后馆主的朋友冒充成馆主,继续生活在水车馆。除了两位凶手之外,没有人知道现在的馆主是假的。
问:既然馆主是被人冒充的,直接看他的长相不就知道了吗?
答:真正的馆主在13年前的车祸中被严重毁容,在见人的时候都要戴着面具,别人看不到他的长相。至于声音,假馆主刻意用沙哑的嗓子冒充真馆主的声音,没有被人听出来。
问:死亡人数是多少?凶手分别是谁?
答:1985年:根岸文江,古川恒仁,藤沼纪一,这三人被正木慎吾(假馆主)和藤沼由里绘(馆主的妻子)杀死。
1986年:三田村则之,野泽朋子,这两人被正木慎吾杀死。
加上1人原本就死了,人物表中总共死亡6人,生还6人。
问:事件发生的时候侦探在哪里?
答:1985年岛田洁不在场,对于案件是事后推理。1986年案发的时候岛田洁就在馆内。
问:书中的“我”是谁?
答:“我”是正木慎吾,这一身份到240页才揭晓。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假扮馆主,让人误以为“我”是藤沼纪一。
问:主要的诡计是什么?
答:1. 由于凶手有两人,可以联合起来作伪证,其中一位凶手本身就是馆主妻子,另一位凶手又冒充成馆主,没有人敢怀疑他们的证词。原先警方给出的结论,很大部分是来自藤沼由里绘的证词,只要由里绘撒谎即可。
2. 凶手把自己的一根手指割下来,放在被杀的古川恒仁尸体旁边,通过指纹可以证明这根手指是正木慎吾的,从而让人相信那具尸体就是正木慎吾。
问:案件中有哪些事情不在凶手的计划之中?
答:1. 凶手杀古川恒仁的时候并没有打算要制造密室。但没想到有两位客人一直守在楼梯口处下象棋,他们能够证明唯一的一个出口没有人经过,使此案成为一桩密室杀人案。(247页)
2. 凶手在杀馆主的时候,馆主没有当场死掉,而是通过一条秘密通道逃到了地下室,之后才死。这个秘密通道只有馆主一个人知道,直到一年之后才被岛田洁发现。(254-256页)
问:古川恒仁是如何从密室消失的?(157-163页)
答:密室有一个窗户,活人出不去,但死人被肢解后,可以一块一块地从窗户塞出去。(248页)
问:仓本庄司看到的光线是什么?(146页)
答:凶手用手电筒向另一名凶手发出信号,示意古川恒仁已经被杀。(250页)这一点利用了水车馆建筑的特性,即本馆和别馆之间有空旷的庭院,互相能看到对面发过来的光线信号。
问:水车馆建筑还有哪些特性?
答:除了有一个秘密的地下室以外,没有什么值得说的了,就是普通的两座房子。
答:正木慎吾准备独自承担所有的罪行。正木无论如何都会被逮捕,并作为杀人犯被判刑。(259页)由里绘不知道自己是否还爱正木(258页),她的结局留给读者自行想象。
问:水车馆的结局如何?
答:房子大致完好,不过可能以后不会有人住了。
问:神秘的纸条是谁写的?(73-74页)
答:由里绘写的(231页),即一个凶手写给另一个凶手。这个情节主要是体现两名凶手之间开始内讧,与案件无关。
问:停电的时候,岛田洁和山田村医生发现了什么线索?(181-182页)
答:假馆主的左手缺少一根手指。(242-243页)
《水车馆事件》读后感(二):这个系列书的两层封面很有创意也很失败
101千字
叙诡
涉及泄底
书的两层封面很有创意也很失败,就是给人藏书时候带个套,还很滑很薄又有点透明,总想到别的什么东西。还有书内皮封面上的几何印花代表什么意思,还是说没有意思呢?
原本想从第一本《十角馆》开始的,而前段时间亚丶逊打折活动一开,一口气买了好多本书,在推理书类里检索一番,第一本十角馆不在折扣之列,却有第二件《水车馆事件》。想想这些虽是系列,但关联性应该不大,便从第二本开始读。
提过了是叙诡的情节,所以实际上能考虑到结局的把握不大,但是回头再看,所有的情节到是都有所交待,理论上是可以推导出来的。
整个事件利用到“馆”整个结构很少,几个微不足道的线索和一个意料之外的事件。盖以水车馆的名字,水车的目的大概在于,发电机组相关内容(还停过电)与前女仆被推下楼后被卷到水车里的恶趣味作用。
岛田洁明显更像御手洗,那么那位庄司管家原形一定就是岛田庄司了,你把人家前辈又是打晕又是捆绑,真的好么?
《水车馆事件》读后感(三):第一部馆系列
这是看的第一部馆系列,很幸运图书馆借到全新的新星出版社16年的新版,里面馆主卡片都还在。
其实全书不长,除了建筑的介绍稍微啰嗦了点,看起来还是很快的。看到四分之三我才确认了凶手和大概的作案手法,但是密室消失,直到岛田洁说,当然是死了才能出来。我恍然大悟。
揭秘时就有这样的感觉,"噢原来是这样,这样很合理呀!我怎么没想到!"挺厉害,绫辻行人。
噢对了,看完后想到一个漏洞,就是整个案件的基础是那天的特大暴雨,可以掩盖和帮助凶手很多。但是这个外在条件,不是那么准确的吧。所以,就是作案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呢
《水车馆事件》读后感(四):读《水车馆事件》
推理小说的作品之中,有许多是成系列的。如艾勒里 奎因的“国名系列”,苏 格拉夫顿的“字母系列”,我孙子武丸的“人偶系列”等。然而绫辻行人的“馆系列”的问世,则标志着日本推理文学进入“新本格”时代。
目前,“馆系列”共有九部,并且还在继续创作中。而我读的是第二部《水车馆事件》,这也是我读的第一部绫辻行人的作品,原因是我在图书馆只找到了这本。
首先,这部小说使用了推理小说中的一个很经典也很常见的模式——“暴风雪山庄”模式,故事发生在深山中的水车馆内,并且案发时暴雨不断,以致道路被阻。而故事发生的舞台“水车馆”宏大而奢华,附带某种机关或功能,在现实中或许不可能存在,这使得小说又有了些许“建筑推理”的味道。
其次,这部小说的案件设定与叙述方式配合的很好,这样的案件与绫辻行人擅长的“双线”叙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高明的叙述技巧。小说开篇以“序章”的形式展现了这起案件最为恐怖的一幕:焚烧炉中被拖出了已经烧焦的尸体的六个部分,头部、躯干、双臂、双腿,还有一根手指。接着,小说正文采用时间上的双线结构,描述了去年与今年同一天发生在水车馆的匪夷所思的故事,同一空间下不同时间的故事缓缓拉开帷幕。第一章是现在,第二章是过去,第三章又是现在……这样下来,“一年前发生的血案”、“被偷的名画”、“十三年前的事件”、“一年一度的开馆”相互交错,一边是探究去年发生案件的真相,一边是解释现在出现的谜题,并且绫辻行人对气氛的渲染很到位,在这样的叙述之下,读者被带往了未知的方向……
然而这部小说在细节方面处理的很好。譬如,在“现在”和“过去”章节的叙述中,分别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我刚开始读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点,可惜我忘了推理小说的叙述性诡计这个手法,并没有对此深究,而熟悉叙诡的读者一定会想到什么的。最后谜底揭开,前文的许多细节忽然涌入脑海,才意识到原来有这么多的不止一次的细节提示和伏笔。相信有智慧的读者一定也会解开谜题的。我喜欢这样的作品!
关于最后尸体的消失,我认为这是一个硬伤。侦探推理小说,尤其是绫辻行人这样的新本格派的小说中出现密室什么的,总觉得有些不尽人意。虽然这部小说中多次暗示了会有密室,但还是觉得稍有瑕疵。
最后,允许我吐槽一下人物的名字,主角岛田洁的名字是岛田庄司和御手洗洁拼出来的就罢了,又有一个名叫庄司的,是有多喜欢岛田庄司啊,“馆系列”是向岛田庄司的《斜屋犯罪》致敬的吧!
《水车馆事件》读后感(五):关于凶手身份的推理过程(泄底)
1.视角转换
首先两条时间线有一年的时间差,来回切换时,关于“藤沼纪一”在现在时间里是用第一人称“我”来表述,在过去的时间线里用第三人称“他”来表述,所以叙诡看多了自然会觉得这俩明显不是一个人
2.打不开的书房
由此想到这里一定有尸体,当时想的是消失的古川恒仁,到最后密室之流又来了orz
3.关于地下室尸体的描述
只发现了手指是正木慎吾的,其他部分已经烧毁,头部四肢等均不可辨认,可以想到是正木自己切下来伪装的。
4.凶手真身的推定
文中提到“藤沼纪一”带了手套,加上面具这两个梗,以及前面的一三人称切换,已经可以断定是伪装成藤沼纪一的正木慎吾。
5.正木慎吾的动机
由里绘这姑娘乍看柔弱实则闷骚,开始也一度怀疑凶手是她。不过随着剧情推进,加上在过去时间线里正木与由里绘的恋情苗头做铺垫(教钢琴),若是正木假扮藤沼纪一,作为妻子的由里绘是不可能不知道的,可以推断为帮凶。
6.三田村的死因
上文提到“我”发现觊觎由里绘美貌的三田村而产生嫉妒,而听到这件事的只有“我”,所以凶手不是由里绘就是“我”,根据前文可以推断出是正木慎吾。
7.细节部分
文中提到的血型“O”
推理完毕成就感达成!相信线索比较明显也有不少人看出来啦。。但是LZ十角馆就么有推出来,所以这是十角馆的分数高于水车馆的原因嘛!总之这本还不错啦~ 新星新版的装帧和防水书皮大赞!书签上的人名和地图也非常贴心~期待迷宫馆!!
62页正木要求文江去打扫的时候我就才到凶手是正木。。。到了82页,我写了笔记(就在豆瓣上):
我在想是不是正木杀的古川,假扮纪一,由里绘是同谋,不过纪一没死,藏在馆里因为馆是他委托建起来的,密室只他知道
可以看出。。。真相是多么。。。虽然我读下去曾经怀疑过,因为正木的一根手指没有了,怎么假扮呢???文中也没写露馅的事。不过作者在侦探推理那一部才说到"纪一"没有手指这一个线索,这有点。。。
不过相对于系列的第一部来说,作者对气氛的营造,人物对话等的描写进步了许多,可以说是十角馆的升级版。一开始都有一个看似存在的来于馆外(不在案发舞台上的人物)的凶手,其实这个人一早就死了,来混淆视听,水车馆作为案发舞台其实对诡计毫无贡献,仅仅是一个空壳。
不得不说,这都与我期望的相去甚远。
斜屋犯罪中的那间奇特的屋子不仅是全案舞台,营造诡异的气氛,还是诡计实现的工具,我期望这样的一部馆系列出现,让中村青司建的屋子也排上用途。
这样的一部水车馆勉强达到:浪漫尚可,诡计不满的地步。
期待下一部。
201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