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弥儿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爱弥儿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31: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弥儿读后感10篇

  《爱弥儿》是一本由[法] 卢梭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7.00,页数:8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弥儿》读后感(一):教育是一生的修行

  读此书之前,卢梭的教育理论已经多次在不同的育儿书籍中被引用过,爱弥儿早就不是个全然陌生的孩子了。但或许正如很多育儿理论说的,了解一个人要从他的童年开始,早期教育的影子将与一个人终身相伴。

  和有些根据自身育儿经历为蓝本写就的育儿书籍不同,卢梭笔下的爱弥儿是个虚构的形象。既然是描述一种育儿理念,既然是抒发自己对政治、道德的鲜明观点,既然是一组虚构的人物、虚构的故事,为什么作者不将理想主义进行到底,给爱弥儿一个完美的结局呢?是一定要有过足够的磨砺和挫败,一定要支离破碎过,才能显示出主人公的强大,才能表明在任何不顺遂、不走运、不公平中,他的教育成果都不会覆灭,才能不遭人嫉妒地回归平淡?空想的教育结果究竟如何不得而知,并不值得让我们的孩子完全照本宣科地实践,仅仅提取起闪光点还是有不少的。不过啰啰唆唆写了近七十万字,任谁如此铺陈,要从中挑出若干金句都是可能的吧?耐心读完此书只能说是卢梭之所以为卢梭的号召力。

  就我的读书体验来讲,上卷的前半部读得飞快,可读性很强。在孩子早教问题上,卢梭是偏向自然教育的。最让我深以为然的是他对早教的准备工作和背景的挑剔,诸如怎样为孩子选老师(或者说怎样为老师选学生)、教师的绝对权威等等,尽管有些理想主义,但真的是我一直努力打造却难以实现的。作为家里唯一一个热衷早教的钻研者,看到了靠谱或有同感的文章,总希望能进行尝试,若有人反对,特别是在孩子面前唱反调真是教育的大敌。再比如父母以身作则这件事,我可以为了孩子不看电视不玩游戏,却无法约束家里的每个人都能自律,又如何能真正给孩子做榜样?孟母之所以能三迁,一方面是当时房价便宜,另一方面反而是得益于他是单亲家庭。父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被反复提及,可是不配合的父亲只是教育的绊脚石。卢梭的立足点是大多数家庭做不到的环境,那接下去的论述就只能水中望月了。

  伴随着卢梭教育理论的展开,爱弥儿一点一点长大了,到他的青春期,卢梭重点探讨了如何避免早恋以及随之引发的后果,如何挑选伴侣(顺便讨论了淑女的养成和他认为理想的素养),如何谈恋爱,夫妻双方如何维持婚姻幸福,其间也穿插着卢梭的政治观点。毕竟是不同国度,隔了这么长的时代,作者的品位基本让我不敢苟同,偶有真知灼见,大抵当小说读过,事事都要参合在里面的作者真是碍眼。爱弥儿和苏菲结合了,作者也像父亲一样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故事进行到这里还算圆满。然而从爱弥儿独挑大梁开始,剧情才刚刚开始。

  爱弥儿的书信中也透露,是从作者离开以后故事急转直下。爱弥儿的最大考验是原本对不能白头偕老嗤之以鼻的妻子忽然出轨这件事。能否从奇耻大辱中调整好心态走出来是一个男人成熟与否的标志,而作者正想告诉大家,在他功成身退之后,他的教育成果完全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能够独自直面新的问题,勇敢坚强合乎道德地处理。最后再给他一个还算欢喜的结局(假结婚那幕瞬间出戏啊)。

  如是观之,我并不认为爱弥儿是个教育成功的典范,至少像爱弥儿这样的男人出现在我面前,我是不会动心的(好在以苏菲的标准择偶,他也不会看上我)。他健康强壮,他人格高尚,他兴趣广泛,他有能养活自己的一技之长,他还家底殷实,但缺乏的恰恰是作为一个人该有的情趣和生命力。人可以有缺点,未必要像爱弥儿这样表面事事完美,但不能缺少情趣,不能凡事像机器人一样地理性思考下判断,状似严谨,实则呆板过头,和这样的人生活,每一天将是无比沉闷了无生气啊。我并不希望我儿子将来是这样的,哪怕这样的他能像爱弥儿一样娶个合我心意的媳妇,代价也未免太大。我希望他发自内心真正的快乐,而不只是按照我灌输给他的标准下的快乐。

  教育是一生的修行,孩子终要独立。在自我修行的漫长的道路上,始终热爱并享受平淡生活的乐趣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乙未年读卢梭《爱弥儿》

  《爱弥儿》读后感(二):爱弥儿——卢梭的理想君(0—15岁)

  之所以选择阅读《爱弥儿》,是因为它是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并列的西方教育三大著述之一,之前读过约翰.洛克的《教育漫画》薄薄的一本小书,算是我对儿童教育的初步涉猎,卢梭对约翰.洛克的观点有很多批判和继承,《爱弥儿》将近900页的篇幅也是对《教育漫画》的理论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阐述和发展,实践细节的增强也更易于我们读者借鉴。但就卢梭本人来讲,他是个缺乏实践经验的空谈家,他为自己寻找了一个想象的学生“爱弥儿”,把自己想象为“有适合于进行其教育的年龄、健康、知识和一切才能并且从他出生的时候起就一直教育到他长大成人”的老师,他把自己理想的教育理念施诸于爱弥儿,并且得出了理想的教育成果,而且这本成书于18世纪60年代的专著就其对当今教育的实际指导意义来说本身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一本书的价值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能有一二百字于黑暗中开启一盏明灯,那已是善莫大焉。

  这周读了书的一二三卷,一路跟随着爱弥儿从出生成长到十五岁,思考着书中的种种理想做派哪些可以为当代的儿童教育实际所用,时时共情我的“爱弥儿”将来或是怎样的一番情景,感触颇深。

  卢梭教育思想的总的宗旨便是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这点放我们当代来讲对孩子也是极好的,只是做到这一点颇难。从出生就让孩子在乡村长大,时时接触大自然的美好风光;12岁之前对孩子不进行任何的知识性教育,只需听从自然的安排,对孩子不同的感官进行训练;母亲在孩子2岁前完成哺乳的任务后,父亲作为最好的家庭教师之选,就应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孩子在12岁之后,应该学习一门有用的技艺傍身,最干净最实用的技艺便是木工等等,这些方法我们现在明显已不能胜用了,但仍有很多观点和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说,卢梭这样解释孩子的啼哭:“孩子们起先哭几声,是一种请求,如果你不提防的话,它们马上就会变成命令,由于它们本身的柔弱,起先他们是想依赖,随后才想驾驭和使役别人,不过,这种想法的产生,不是由于他们的需要,而是由于我们的服侍。一旦他把周围的人都看作工具,他就会利用这些人去追求自己的欲望。”读完这个再想想我们现在很多任性乖僻的孩子,似乎冥冥中渐渐知道了他们简单而粗暴的思维过程,坏脾气的孩子不是天生的,都是我们后天教育的失灵。卢梭提出,孩子2岁之前,应该对孩子开展“体育教育”,遵循四个准则:一是必须让他们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力量;二是一切身体的需要都必须对他们进行帮助;三是这些帮助应该只限制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四是应当仔细研究他们的语言和动作,辨别他们哪些欲望是直接由自然产生的,哪些是由心里想出来的。这些准则的核心精神就是多给孩子以真正的自由,少让他们养成驾驭他人的思想,多动手,少要别人替他做事。读完这四条准则,读者诸君有没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像我这样的“准妈妈们”是不是一下子心定了不少?起码我个人心里大概是有了一杆秤,以后面对刚出生的宝宝应该不至于手足无措了。

  2岁以后,儿童便迈入了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直到12岁左右,这个阶段孩子的特征是:他体力的增长同时也伴随了运用体力的智慧的增长,但是孩子的欲望大于他的体力,所以孩子是柔弱的,而父母则要避免给孩子的东西超过他的需要,这样只能使他更加柔弱;要是一个孩子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他就会自以为是天下的主人,体力的软弱和使役人的心连在一起,就必然产生妄念和痛苦。在这个阶段卢梭提倡用实物教学对孩子进行“感官教育”,使他各方面都只看到他周围的物质世界——“不这样做,孩子没准一句话都不听你的”;而不让他去接受社会、道德和理性的感染——“他会对你所讲的精神世界产生谬误,一生也没办法替他们消除”。第二就是他提倡这个阶段应当先培养支配他智慧的体力,不断地锻炼身体,使孩子强壮起来——“用书本来代替四肢、感官和各种器官,就不是在教孩子自己推理,而是教孩子利用别人的推理,相信别人的话,而不是自己去学习”。这个阶段凡是他不应该做的事情,不要禁止,只需加以提防;凡是打算给他的东西,一要就给,不要等到他乞求;凡是家长拒绝的,就不能再加以改变;事事尝试着由孩子本人来做主,比家长做主要好一百倍;面对孩子撒谎时,不要斥责他们,而要使他们明白,谎言的种种不良后果都要落在他们头上;要尊重孩子,不要急于对他作出评判,让特征经过一再显示和确实证明后,再采取特殊的方法;要对他周围的事物加以选择,要使他不断地接触他能够理解的东西,而把他不应该知道的东西藏起来;读书是孩子们在这个阶段遇到的灾难,最可靠的办法是促使孩子们有学习的欲望,只要你能用这个工具去增进他的快乐,即使你不许他用,他也会马上就去用的;要让孩子习惯于艰苦的生活环境,随时都能适应各种环境;尽量让孩子保持原始的口味,使他吃最普通和最简单的东西……这些看似很理想,但都是教育过程中可以始终贯彻的实用性理念,而且作者基本都一一叙述了详细的方式方法,实际育儿过程中都可以借鉴。

  孩子十二三岁时,便进入了人生第三个阶段“智育阶段”。体力的增长除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外已绰绰有余,所以是时候把他现在生命的多余部分投放于将来了——是时候让他学习和工作了。这个观点不知当代教育学中是否有科学佐证,但作者在十二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提出的儿童获取智慧的方式个人认为是可以受用一生的。比如说他认为儿童学习的范围应限制于本能促使他们去寻求的知识,除了他自己觉得对他有益的事物外,其他一切都没有益处——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一个人只有根据他所处的关系才能清楚地觉察出哪些东西是适合他的;智慧的获得最初都是由于好奇心使然,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不能急急忙忙地去满足他的好奇心,而是要尝试去提出一些他能理解的问题,用实际的事物(而非理论)引导他去解答他心中觉得稀奇的地方,使他产生学习的愿望,如果他搞错了,就让他搞错,你静静地等着他自己去发现和更改就好了,或者至多也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引导他自己觉察出他的错误来,向他提供满足他愿望的方法;孩子需要学的,不是各种学问,而是爱好学问的兴趣,并且在这种兴趣增长起来时,拥有研究学问的方法;决不能同其他的孩子比较,宁肯不学,也不能出于嫉妒和虚荣而学,只需记录每年的进步,同下一年的进步相比较即可……每个年龄阶段的我们读到这些学习理念,是否都感觉“心有戚戚焉”?尤其是作者在这一部分对“快乐的儿童”作了这样一个注解:快乐的儿童享受了时间而不做时间的奴隶,他利用了时光而不知道时间的价值,他的欲念是平静的,使他每天都是那样恬静地生活。扪心自问,如果说儿童时期的自己尚不自知,那么业已将近而立之年的我们算是“快乐的成年人”吗?我们又是如何与时间进行平静或者激烈的博弈的?我们的欲望又是什么?我们有自知之明吗?……这是每个人一生自我寻求一项的重大课题。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父母在孩子在十五岁之前应该把握的教育之精髓吧,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让儿童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想,才不至于像蒙昧人那样无所事事地过日子。你理想的孩子和理想的教育是这样的吗?如果是,我们便可以一起继续接下来的阅读之旅。

  《爱弥儿》读后感(三):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作为一部教育专著,卢梭第一次创新性地使用了按时间为序的记叙方法,在把爱弥儿从幼年到成年的教育过程中渗透卢梭本人深厚的教育思想,透露出其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构想。

  理想是一个人终其一生孜孜不倦地奋斗的目标,有了理想,生命便不再空虚,他会循着那道可望而不可即的光不断前行。我想,“爱弥儿”就是属于卢梭的那道光。“生活,这就是我要教给他的技能”,卢梭要把爱弥儿带到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去抚养。要给他以真正的自由,不用衣服、条规去束缚他;要让他由始至终保持自然的属性,不要让他染上那些社会性的陈规;不要让他学习那套繁琐虚假的礼仪,在学会关心别人之前,更重要的是尊重自己;不要生硬地传授知识,要让他从自然的规律中自己去发现知识……卢梭的教育方法突破了我心中传统的思想理念,甚至说突破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爱弥儿,“热爱劳动,性情温和,为人耐心又顽强,而且还充满了勇气”。也许他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至少,他比我们这些锦衣玉食的城市孩子更加健全,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方面,无论是智力还是品德方面。

  但是,现实终究是一层无法回避的桎梏,特别是在中国这种人口庞大的社会中,这样的教育只能终究存在于理想的蓝图中而无法付诸实施。首先,在卢梭的观念里,他担当了爱弥儿的父亲与老师的双重角色,因此这种教育是一种不接触其他人的独立的教育,而在爱弥儿的青年时期,卢梭带他到巴黎去寻找他的苏菲,甚至到世界各地去游历,到那时,他便能自然而然地融入社会。但是,在现实中,人一旦脱离了群体的生活,他究竟要如何重新融入社会?他不了解社会的人情世故,没有生活的运行机制,能如何自然而然地加入社会的生活?其次,在中国这个应试化的教育体系中,“在自然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的教育理念是无法付诸实行的。无论呼唤改革的声音多么强烈,中国人口众多的现实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动这种高考的指挥棒,而只要现行的评价制度不改变,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也不能彻底改革。最后,这只是一个特殊的案例,爱弥儿的教育拥有太多的前提和限制条件,无法具有人类教育的普适性。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教师资源真正做到如此微型的“小班教育”,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带着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每一个定理和规则,没有那样的文化认同把自己的孩子带到乡村去培养。

  理想与现实终究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现实社会的限制下,我们无法达到那样完美的教育境界,但我们能尽可能地朝那道光靠近,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想,作为18世纪的教育论文,《爱弥儿》中的部分观点不免过于极端,但是,在把它温和化后,仍能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借鉴作用。例如,“尊重儿童天性”的自然主义的教育理念。从小,我们带着孩子去学跳舞,学钢琴,学画画,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使他们从小习惯于坐在课室里乖乖地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却慢慢地抹杀了他们好动的天性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应该让孩子具有的唯一的习惯,就是不要染上任何习惯”,我们还是应该还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带他们到公园玩玩,到郊外走走,以免我们的后代,只认得I-pad与平板,却不认得牵牛花与蒲公英。

  《爱弥儿》读后感(四):妇人与文人

  一部伦理学的著作,教育人如何幸福生活,越来越变成一本小说,看完附录的续篇,小说感会愈加强烈,尽管写作者一再不失时机地提醒读者要相信其事其人的真实性。

  理想演绎的色相固与真实偏离,却具有了流传的充足理由;反之,若象李贽那样较真,将永远得不到主流的认可,不足道,小大之别耳!

  《爱弥儿》读后感(五):现代教育思想之源

  卢梭真的伟大,这是第一次读他书之后的感受。他的思想是超越时代的,至少超越我现在的这个时代。现在的教育当局有几个人读过这本书?读过有用吗?

  对于出生的幼儿,卢梭的主题思想是:解放,母乳,自己抚养。不要用襁褓去剥夺孩子动的权利。

  2岁之后,自然教育和感觉培养;让孩子在自然的历练中了解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定位。不要为了避免对未来的担心而对孩子强加所谓的“教育”

  12岁以后,不要在孩子无法理解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其实,教育中的很多困扰都是我们人为地破坏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成人强加给孩子社会的各种规范,负担,枷锁,唯一不做的就是让孩子能自然成长。在成人为孩子制定者超前的教育中,各种冲突和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2010-10-24 02:40:29

  《爱弥儿》读后感(六):经典,能为教育给出系统建议的人没有几个

  我是有了孩子才注意这方面书籍的,看了一段时间曾经放下。最近才读完全书。真的很好,虽然有些观点已经过时,但我们不能苛求作者。一下是我的一些摘抄,是一个父亲认为有用的摘抄。

  主要的观点:

  1. 三种教育:自然教育、事物教育、人的教育

  2. 教他认识自己,教他利用自己的长处,叫他如何生活和谋求自己的幸福。

  3. 节制和劳动是人类的两个真正医生。

  4. .感觉是知识的原料。

  5. 孩子们只是在事物方面而不是意志方面受到阻止的话,他们是不至于表示反抗或愤怒的。

  6. 准则一:必须让他们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力量。准则二:一切身体的需要,不论是智慧方面或体力方面,都必须对他们进行帮助,弥补他们的不足。准则三:在给他们帮助的时候,应当只限制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帮助他们。应当仔细研究他们的语言和动作,以便辨认。

  7. 当我们受伤的时候,使我们感到痛苦的,并不是所受的伤,而是恐惧的心理。

  8. 我们的痛苦正是产生于我们的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称。

  9. 在所有一切的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

  10. 身体太舒服了,精神就会败坏。没有体会过痛苦的人,就不能理解人类爱的厚道和同情的温暖。

  11. 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挞。

  12. 有节制的自由。

  13. 你必须锻炼他的身体、他的器官、他的感觉和他的体力。

  14. 在任何事情上,你们的教育都应该是行动多于口训。

  15. 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一条:绝不损害别人。

  16. 不按照成规来管教你的学生,要放任无为才能一切有为。

  17. 人为什么会显得柔弱呢?由于他的体力和他的欲望不平衡。

  18. 需要记住的是,我们想取得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的能力。

  收获:

  感觉锻炼孩子,自己是不在行的,主要的方法还是让他多接触自然,多身体力行去游戏。激发求知欲和探求真理的方法这是在需要教育阶段自己要着重认识的问题。爱情和性是一体的问题,自己要好好认识。

  《爱弥儿》读后感(七):思想的力量

  看书有个习惯,看到精彩的地方一定要用笔HIGHLIGHT出来,看爱弥儿,有的时候,整页都是花花绿绿的颜色,因为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精妙,让人爱不释手。

  要是一个人为了把一生的时间全都拿来利用,就不去睡觉,你对这个人怎样看法?你会说:“这个人是疯子;他不但没有享受他的时间,反而损失了他的时间,因为抛弃睡眠的结果,是奔向死亡。”所以,你要了解到这里的情况恰好相同,要了解到儿童时期就是理性的睡眠。

  ——《爱弥儿》

  《爱弥儿》读后感(八):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突破天际的房价把社会情绪拽入了恐慌和焦虑当中,为人父母的恐慌更重一层——学区房、早教班、私立学校……宝贝咕咕坠地之后,这些频现于新闻当中的词都硬生生砸在你的工资单上。

  置身于盲动的人群中,应该抬头看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什么样的教育是跟风泡沫,什么样的教育是永恒的财富。

  《爱弥儿》一书是哲学家卢梭的教育观。它写在260年前、卢梭45岁的时候,书中虚构了一个孩子爱弥儿,从降生到婚变,一路上卢梭以如师如父的身份教育他长大。

  去年春天,花了3个月的时间啃完这800多页的上下两册,此处摘录最喜欢的10句与你分享。

  讲教育的目的:

  1.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一条至关重要:绝不损害别人。

  2.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在马耳他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

  3. 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如何跟孩子说话:

  1. 当被孩子看到了冲动、愤怒和狂暴时,要沉着冷静的告诉他:“这个可怜的人生病了,他正在发烧。”他有了这个观念,从小就会把情绪的过度放纵看作是疾病。

  2. 如果他摔倒了、头碰肿了、鼻子出血了……我不但不惊慌急忙地去到他身边,反而安祥地站在那里,至少也要推些时候才走过去。

  伤痛已经发生了,他就必须忍受,我们急急忙忙的样子反而使他更加害怕,更加觉得疼痛。

  其实当我们受伤时,使自己感到痛苦的,不是伤,而是恐惧。

  3. 同情的根源在于“我也可能会如此。”幸灾乐祸是因为自以为可以凭聪明和优越的地位而免遭那种痛苦。

  讲爱情:

  在爱弥儿和苏菲的婚礼上,作为父亲,他致辞说:

  “一切快乐都要从爱情中去取得,而不能勉强要对方把使你快乐作为一种义务,即使她对你做的是一件很小的事,你也千万不可把它看作是应享受的权利,而应当把它看作是她对你的恩情。”

  讲人生:

  1.痛苦,产生于我们的愿望和能力不相称。

  2. 人的聪明智慧或幸福的道路在哪里呢?在于减少那些超过我们能力的欲望。

  3. 对自己现在的力量感到满足的人,就是强者。

  《爱弥儿》读后感(九):自由和自然

  1762年,《爱弥儿》问世。那一年,卢梭50岁,再过一年,我们的伟大文学家曹雪芹先生去世。他比卢梭先生年轻3岁,早10几年离世。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的康乾盛世,而当时的西方正处于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歌德、孟德斯鸠等思想家层出不穷,作品不断。当时的美国,还在为独立战争与英国之间纠结着。就是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卢梭先生思考了关于教育的问题,且把全书分为5卷。第1卷,以小于两岁的婴儿为教育对象。第2卷,以2--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第3卷,以12--15岁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第4卷,以15--20岁的青年为教育对象。第5卷,重点论述对女孩的教育。

  关于女孩教育的部分不敢全部苟同,恐怕要去看一看伏尔泰先生的作品才能够有力地反驳卢梭先生的思想吧。

  卢梭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哲学、社会观和教育方面。在哲学上,他主张“自然神论”和人性本善;在社会观上,他强调社会契约论;在教育上,他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自然人,以让孩子得到自由发展。

  具体来说,卢梭认为,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让孩子自由发展。教育的途径只有两种----生活和实践,逼迫孩子读书不在其列。同时,卢梭还主张让儿童接受劳动、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让孩子能够进行自我支配,并且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得到幸福。

  部分书摘:

  “答应他的时候你要面带微笑,拒绝他的时候你要义正词严,千万不能摇摆不定。”

  “孩子并不是天生就喜欢说谎,而是大人给他们施加了太多义务,导致他不得不说谎。服从别人,让孩子感觉很痛苦,为了避免接触这种痛苦,孩子就会阳奉阴违。”

  “不要轻易判断一个孩子是好是坏,这是对孩子起码的尊重。”

  “恐惧感是由自然原因导致的,这个原因也是聋子和普通人产生迷信的根源:对未知事物及其变化的不了解。”

  “所有的恐惧都是我们的头脑想象出来的,而对抗想象的最好方式就是习惯。讲多少大道理都是没有用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经常去适应黑暗,多么深刻的哲学理论都不如实践的效果来得快。”

  “在所有的感官中,视觉同心灵判断的关系是最紧密的,所以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陪养观察的能力。只有经常把视觉和触觉进行对比,视觉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形状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我会让他画眼前的事物而不是临摹纸上的图画,我会让他坐在房子面前画房子,坐在大树面前画大树,坐在人面前画人,这样他可以变得越来越细心,从而养成善于观察事物的习惯。”

  “贪吃比虚荣无害,而且吃东西是人的一种自然欲求,由人的感官决定,而虚荣则是社会的产物,与人类的种种陋习相关。”

  “你要时刻记住,无知对一个人来说不是最有害的,最糟糕的是你获取的是错误的知识。”

  “你只需要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他所获得的一切只是不是由你口头传授的,而是由他自己探索得来的。要让他自己去探索发现,而不是你一点一滴地去教。”

  “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最重要的不是他学习了哪些知识,而是他学会了如何去获取知识。”

  “不要让孩子接触那些涉及社会道德及伦理习惯的观念,因为他的大脑还不足以理解这些东西。不要让孩子做哪些你认为有益的事情,而是让他去做他认为有益的事情。你让他去做他根本就不了记得事情,你自认为很有远见,但是一切都是你的想当然。”

  去实践!去实践!去实践!

  《爱弥儿》读后感(十):顺乎自然的育儿观

  当合上这本书的时候,仿佛看到了爱弥儿怀抱着他与苏菲的孩子,回想起了当初那个刚出生的爱弥儿,如同与他经历了一段二十二岁的人生。不得不说,教育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为人父母在培养一个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要付出多大的心力,要有多么坚韧的耐心、毅力与智慧的眼观。

  这本书又断断续续地花了很长时间才读完,其实我早已迫不及待的想把我那瞬间即逝、天马行空的想法写下来。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先让我谈谈关于这本书的其他问题吧。

  “爱弥儿”这个名字多好听啊,如此的惹人怜爱。最早知道这本书是大一的时候法理学老师在讲卢梭时提及的,她说“人知道自己被异化,却不能拯救自己”,那时候她的只言片语让我感觉这像是一本小说,不曾想是一幅教育的理想蓝图,更不知《爱弥儿》最典型的意义在于它奠定了近代西方教育学的基础,它向世人所阐明的教育观念对教育改革产生的深远影响,只是感觉连严谨遵守“闹钟时间”生活的康德先生也因微笑着读这本《爱弥儿》而流连忘返打破散步的时钟规律就可知这本书所应当具有的魅力了。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本来都是好好的,可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坏了。”卢梭是崇尚人的这种自然属性的,他认为自然、人、事物都是我们教育的来源,人的教育应当受之于此,三种教育需要配合一致才能是成功的教育。人不应当受世俗的偏见、权威、欲望、惯例和社会制度等影响而扼杀天性,不应当将原本自然的事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

  于是“爱弥儿”便诞生了,我想这应该算是卢梭的一次大胆的理想尝试。爱弥儿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基于一次伟大的教育探索的需要而诞生的孩子模型。他智力正常而普通,因为这样教育才有普遍意义;他出生温带而身体健康,或许是因为法国正处于温带地区,只有这样设计卢梭才便于驾驭;他生于富有之家,需要自然的教育,须知穷人事实上是不可能具备理想教育的基本条件的;最后爱弥儿需要是一个孤儿,以便卢梭能以家庭教师的身份对爱弥儿进行教导,并因承担抚养教育之职使其具备服从这位家庭教师的管束和教诲的先决条件,至于为什么卢梭不直接想象成自己是那孩子的父亲或给爱弥儿构造一个完整美满的家庭再来设计教育,我就不得而知了……我推想或许一旦结下亲情的羁绊就不可能再如站在家庭教师这个似局外人的角度客观的看待和引导一个孩子的发展了吧,这也是我猜测为什么卢梭把自己所有的孩子都送进孤儿院的一个原因,这样的教育设计在我看来或多或少有些无情,关于这点我是难以理解的,就像我很难理解卢梭这个人物一样,或许世界上才华横溢的“疯子”都有些与众不同之处……

  说完我们的主人公爱弥儿,就不得不提到这本书中其实最关键的一个人物,那就是卢梭自己。在这本书里卢梭化身成爱弥儿的专职家庭教师,对爱弥儿从出生到结婚都起着奇妙的引导作用。或许从某种角度我可以这样说,这位家庭教师的意义不亚于“上帝”,是他创造培养出了“完美”的人“爱弥儿”。所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卢梭也不再是卢梭,这位家庭教师同样是个理想化的人物,在这本书里他自始自终都没有标注过自己的名字,甚至连家庭教师的字眼也很少提及,相反他好像尽力想隐藏自己,弱化他的影响,以教师做第一人称叙述讲爱弥儿的故事引导读者将眼光集中关注在剧目主人公爱弥儿身上,而他只是旁白。

  作为上帝自然的杰作,爱弥儿需要保持和遵从着他的天性,他的教育自然也需要符合这种天性。《爱弥儿》从婴儿期谈起,分童年期、少年情、青年期不同的阶段就爱弥儿所应当接受的教育进行了设想。他之所以如此划分,很容易能够理解,因为随着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他的感官、智力发展水平是存在差异的,每一个时期有每一个时期的特殊需求,每个阶段依自然和社会所应接受的教育业是不一样的。大人们不能够越过这样的规律,而根据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学习的内容。如果是从成人的角度和需要出发来自小教育孩子,一定会产生副作用的,这样的教育一定是不成功的……

  卢梭倡导的教育突出“自由”,但是是“有节制的自由”。自婴儿诞生起教育便开始了,他强调要让孩子能感受到一种自由。例如,不需要把小孩子裹在襁褓里,尽量给他穿宽大舒适的衣服,让他不要感觉到有所束缚。他还强调不要让孩子从小就获得权势和奴役的观念,孩子啼哭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用吓唬他或是打他。让孩子多接触自然,最好把孩子带到农村教养,远离城市的污染。在保护幼小孩子的同时,又要注意不能让他把周围的人都看作成了工具,“利用周围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欲望,并逐渐形成依赖心理,就会感觉到奴役他人的幸福与舒适。一旦这种感觉扎下了根,即使长大后也不会消亡。”卢梭是认同人生下来就是有欲望的,这源于人的自然,并无所谓好坏与善恶。他相信孩子的天性还是善良的。在孩子还没学会说谎骗人前,要认真研究他的语言和动作,辨别他的哪些欲望是源于自然,哪些是出于内心。不要一味的溺爱,满足孩子所有的欲望和需要。给孩子自由,让他从小就有独立的精神,能自己动手的自己动手,不依赖他人。

  对孩子婴儿期和童年期的教育不可操之过急,而且需要一份必要的镇静。孩子摔倒了,要懂得自己爬起来。小伤小痛不要急忙安慰,不要让孩子有什么事情就大惊小怪,当孩子看到父母镇静的样子,也会学着镇静起来。勇敢的精神要自小培养,因为爱弥儿不仅要能忍受轻微的痛苦,他还要渐渐学会忍受更大的痛苦。关于痛苦,卢梭认为超过能力的欲望是痛苦产生的根源,“人的一生是幸福和痛苦交织的一生…减少超过能力的欲望才能使能力和欲望得到充分的平衡。宁静致远,生活才有幸福可言。…对自己感到满足的人,就是强者;不量力而行,就会感到柔弱。”这段话不禁让我想起了古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实教育真的是一门至深的学问,我们又何时何地不处于教育的自我思考中呢?

  教育孩子要秉持着真诚而拒绝虚伪,既要避免过分严格也要避免过分放任。孩子在童年期对很多理念性、道德性的东西还没办法明白,儿童自有儿童理性的境界,过早的给孩子讲道理只会让他对“道理”产生反感。在这一阶段里教育的重点应在于防止爱弥儿的心灵沾染罪恶的思想,在此基础上遵行着基本的原则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教导孩子(如通过经验获得教训)放手地让爱弥儿自由地去追寻着他的快乐,同时达到这一时期锻炼的目的——让孩子锻炼身体和感官,使他拥有强健的体魄和优良敏锐的观感。

  我想说的是,依我所感幼年教育尤其是童年期的教育,是大众普遍所忽视的。这里所说的忽视,并不是说父母和教育者们对幼年的教育漠不关心,而是说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往往忽视了孩子的童年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何培养才是真正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为了跟上社会日新月异的强烈竞争节奏,我们是否失去的太多?给孩子减负,还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一直是我们的口号。但是深怕自己的孩子竞争不过其他孩子的大人们,迫不及待的把书本、特长放到了孩子的跟前。可是究竟有几个这样高压下来的孩子长大后成了响当当的人物?违背上天赋予孩子童年阶段自然能力接受的范围,孩子对读书、学习特长会感觉到吃力和厌恶,即使最后畸形的接受也丧失了对它热爱的原动力,当他长大成人之后很容易感觉到这是一条别人早就为他选好的道路而不是他自己的选择。最好的结果是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并产生了兴趣和喜爱之心,可是即便是这样,我依然觉得这种操之过急的选择是不值得的。因为它造就了一个“早熟”的没有童年的孩子,在那本应充满欢笑洋溢着天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光里,他却成了书本的“奴隶”。远离了小伙伴,他丧失了学会与其他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也失去了体验友谊美好滋味的机会。长时间呆在屋子里,他失去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悟阳光、风对地理、物理产生兴趣,观察小蚂蚁、蝴蝶、丝瓜藤对生物产生兴趣的机遇,此外他也不会经常在路边跑来跑去,在操场里追逐嬉戏,参加“跑步比赛”、打球等体育运动。看看我们失去的有多少,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对大自然的亲密感和洞察力、交往能力与纯真的友谊、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以及强健的身体素质…这些是我们以后花再多时间和精力都难以重新获得的。

  虽说这段儿童时光是让孩子自由寻找快乐的时光,它在形式上和“放养”式的教育很相似,但需要指出的是它实际上并不同于广大农村里农民对孩子的教育。因为不要忘记了爱弥儿身后那位年轻、聪慧、就有孩子般特质却成熟、品德高尚的家庭教师。这位教师是始终存在着的,比如说在与孩子一同参与劳动的过程中他会巧妙地给爱弥儿灌输“财产”(如教爱弥儿的劳动成果“属于”爱弥儿)的观念(“自由、平等”这样的观念爱弥儿在儿童阶段还无法真正理解尚不急着教给孩子领会),他懂得引导孩子培养正确的作息和习惯,他懂得让爱弥儿利用用感官作为挖掘智慧的工具,他懂得激发孩子的热情(就拿“跑步比赛”来说吧,最先用食物作为胜利的奖品慢慢的让孩子感觉到胜利的喜悦,当孩子甚至领会到荣誉后不仅变得勇敢、充满竞争的激情还懂得喜悦的分享、慷慨与大度),更重要的是只有这位用心体验孩子的教师才能给予孩子真正的道德上的引导,教导爱弥儿不要说假话和真正的并不虚伪的大方。千万别忘记了,让孩子追求快乐是一种自由,但教育的自由是有节制的自由。我们强调教育不能过分严苛超越孩子所能承受的能力,但也不意味着一味的放纵,要不放纵就要给与孩子引导,教师是隐于其后而不离其身的。

  总归来说吧,在孩子婴儿、童年时期,不要剥夺了孩子自由的快乐,但要注意保持孩子纯洁不受污染的内心(道德教育),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沟通而不用自己的方式,教育的着重点是锻炼身体和感官(触觉、视觉与绘画;听觉、味觉、嗅觉与第六感,这里还潜藏着学问哦)。在这一阶段只让孩子从他能理解的理性世界教起,所以体育运动、绘画、音乐、自然现象(涉及物理、地理、生物、几何等方面的表面与常识)是可以教给爱弥儿的,语言可以稍微迟一点(这与先教音乐不矛盾,因为音乐常与感情结合比语言更容易理解),至于历史和政治这个阶段没有让孩子接触与明白的绝对必要,套用马克思原理,那些是“上层建筑”的东西,离这个时候爱弥儿接受的世界还有距离。这个时候就放心大胆的让孩子无知吧,养成勇敢而活泼、诚实而真纯、对事物充满兴趣、又善于学习等方面的品质以及保有优良的身体素质比拥有知识不知重要多少倍。

  不知不觉已经花了这么多时间和文字在阐述我对本书关于儿童期及以前教育的理解,现在终于要开始谈谈少年期了。卢梭认为当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差不多步入少年期,是开始用有限的人生学习无限知识的时候了。但是卢梭首先强调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问题不在于孩子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也不管孩子最终学到的有多少,而在于所学知识是有益处的。”因为还是必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把教的知识限制在与现时有紧密关系的范围内…抛开那些需要成熟的理解力的,牵涉人际关系的,容易使孩子产生错误想法的知识。”另外,我觉得卢梭的另一句话也很有道理“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谬误;要记住,人之所以误入歧途,并不是因为无知,而是由于他自以为是。”还需注意的一点是,在知识选择与判断上,一定要树立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你不能告诉他答案,要让他自己去理解。学问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自己掌握的,绝不能让你的学生被他人的见解所左右。”

  在具体教导孩子学知识的方式方法上,我十分推崇卢梭所倡导的科学研究精神。有多少耐心的老师通过带着学生看日出日落,让孩子在为自然壮美景色惊叹不已的同时燃烧起学习的热情,如此渴望明白太阳东升西落的道理?有多少家长曾带着孩子看大熊星座,让孩子想要破解星象的神秘?有多少煞费苦心的教师在教学生看地图前先带学生观光游览让学生饶有兴致的画一幅专属于自己的地图?其实教育的确是不拘泥与方法的,不管分析还是综合,不管是书本还是实务……“亲力亲为取得的成绩,肯定比从他人学来的观念清楚得多。同时,他会养成不轻易迷信权威的习惯,把自己的思想融会到学习中去。”这是多么好的想法,的确,纯理论的知识一般而言并不适合孩子,探索从最普遍、最明显的现象开始才是更正确的选择。

  “实用法则”,是本于自然卢梭倡导的一大法则,它对爱弥儿养成好学精神、独立思维以及自然状态下的价值判断有重大的影响。而在职业的选择上,“卢梭”这位家庭教师在将爱弥儿引导去“鲁滨逊”漂流的那个岛屿探寻了自然的法则之后,又把爱弥儿引导回现实世界里来。

  而到十六岁,爱弥儿步入青年期了。这个时候爱弥儿开始有了第二性征,他慢慢的要成熟为一个男人,在这个时间阶段里要教导好爱弥儿处理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要让爱弥儿逐渐树立起博爱和信仰,要开始用成人的方式与他交流,他会渐渐接触和体验到纯真、幸福和爱情。最后遇到如苏菲一般的女子,经受住爱情的考验,然后有能力承担起一个作为公民的责任,并步入婚姻的殿堂。至此,这位家庭教师便可以功成身退了。

  关于少年期和青年期爱弥儿的教育由于篇幅限制,我就不做过多介绍了。其实这本书不只可用于教育孩子的成长,对任何时期人的教育都会有启发的。希望这本书有人喜欢!O(∩_∩)O

  彩笺

  2011.10.18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爱弥儿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