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味道·第一宗罪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味道·第一宗罪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09 21: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味道·第一宗罪读后感精选10篇

  《味道·第一宗罪》是一本由梁文道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味道·第一宗罪》读后感(一):笔记

  1. 我们都知道“饕餮”就是贪食无度的意思,不是件好事,但它又是怎么变成今天我们所说的“老饕”这么正面的呢?如今若有一人夜夜笙歌,每晚更换不同的性伴侣,我们私底下或许会有点羡慕,但公开表态肯定是否定的。可要是换作一个每晚去不同饭馆进餐,试遍天下美味家伙,我们却会尊称他为“食家”,或者把“老饕”这个本来很负面的称呼转成对他的恭维。再说不定,像《饮食男女》这样的大众刊物还要以优渥稿酬请他写写心得,号称“食经”呢。你几时见过一个淫欲无度的浪子能够搞出名堂,混得像蔡澜、唯灵、李纯恩这么好,还要在报纸上写“淫经”,替电视台主持旅游“采花”节目

  2. 其实基督信仰不满食欲的地方在于它使人过分崇拜自己身体。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花了大量的时间心力在烹调和进餐的过程上,绞尽心思研究怎样炮制一根鸡爪、一颗西红柿,仿佛从嘴唇到胃部之间的器官才是最圣洁的神殿。因此长得胖不是一种罪,而是罪证,它证明一个人过度贪吃,以肉体代替了上帝,崇拜偶像(也就是自己的肚子)多于天主,这是何等渎神的重罪呀!难怪在但丁的《神曲》里面,贪吃的人要被打下第三层地狱永远承受恶臭泥沼和狂风暴雪对身体的折磨。

  3. 喜欢吃,但是不喜欢做菜或者不擅长做菜;这和我们做爱太少而且做得不好,其实是彼此对应的。

  4. 问题是就算在意大利,他们也不一定总是跟随这个规矩;我们又何必坚持午后只饮特浓甘苦的espresso,而不放纵一下自己,来杯香甜的cappuccino呢?同样的,日本人也不可能千人一面,所有人吃寿司都是一种吃法,我们又凭什么替他们假定一套集体民族性呢?就算真有一种大部分当地人都会采用的正宗饮食方法,这也是和当地的社会文化甚至气候有关的,一旦移植到了不同的地方,自然就得变通。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例如红酒要在室温的状态下喝,但我们都晓得这指的是法国的室温,而非亚热带香港的室温。

  5. 首先,它要求极度的准确。它的评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食家,而是一群厨艺分析师;对着一碟菜,他要问的不是它好不好吃,而是它做得对不对。他关心那些食材的鲜美程度,刀法火候是否恰到好处,味道的调配合不合乎比例,质感的层次区分精不精细。从食物的烹调到服务与餐厅陈设的一切细节,米其林都相信其中自有一套严格的法度,它不是主观的审美,而是客观科学。只有达到了这个最基本的科学标准,才有资格接着去谈创意。明乎此,我们就晓得为什么有些口味不错的地方却不受其青睐了,也许是因为它的手工面搓得条条粗细不同,也许是它的伴菜大小切得段段不一。然而,这真是每一位美食爱好者都会关心的课题吗?

  6. 菜谱往往没有机密可言,谁都能学谁都能卖。尽管有些独门配方是店主或大厨保有一生的秘学,非我族人一概不传;可是大家依然相信好厨师靠的不只是锁在保险箱里的神奇配方,更是临灶的经验存乎一心的直觉“手势”。因此有自信的厨师向来不怕徒弟满师之后起飞脚,四处挂着老师的名号卖艺,说不定他还会因为自己的作品遍地开花而感到自豪呢。

  7.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仇富,但是我等平民却未必仇视富人的饮食品味,此所以坊间媒体常常标榜某某食肆是“名人饭堂”、某某菜馆“连六叔都成日帮衬”。不只吃饭的地方,我们还很喜欢有钱人爱吃的东西比如说鲍参翅肚,又比如说鹅肝松露鱼子酱。就算我们不能总是吃这些名贵食材,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不可能吃得到;可是只要有机会,恐怕再仇富的人也是愿意去试的。因此,“阿一”主理的鲍鱼套餐才会有卖点;那可是大家都消费得起的“富豪”酒家呀。

  8. 有钱人不单有钱,而且还很有品味。已故法国社会学宗师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曾经把品味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奢华品味”,一类是“必需品味”。后者指的是低下阶层的饮食口味,油重味浓,与维持生命的必需程度相关;前者指的则是资产阶级的状态,对米油酱醋的问题不必考虑太多,可以自由自在选择食物,而选择之自由就是“奢华”的真义了。

  9. 就以一双手工制作的顶级皮鞋来说吧,它是很贵,但它可以穿上十来二十年,这里头的学问不止是它自身的质量,更是你穿它用它的态度。首先,你会珍惜它,所以走路的姿势是端正的,不能在街上看见什么都随便踢一脚。其次,你愿意花点时间心机去护理它,平常回家脱下来不忘为它拂尘抹灰,周末则悠悠闲闲地替它抹油补色,权当一种调剂身心休息活动(就算他有佣人,他也宁愿自己动手)。所以这双鞋能够穿得久,十年之后,它略显老态,但不腐旧,看得出经过不错的照料,也看得出其主人的爱惜物用。这叫做绅士;不一定喜欢昂贵的身外物,但一定不苟且花钱,朝秦暮楚。他的品味不在于他买了什么,而在于他的生活风格甚至为人;他拥有物质不能说明他,他拥有物质的方式才能道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10. 所说的,我们今天只要有钱,就可以放任想象随便拍一部关于地球末日世界毁灭的电影;但是我们却很难想象资本主义的消失,很难想象除了现在这种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之外,究竟还有什么其他选项。于是华尔街、金融城与中环成了一种比地球还要长寿还要像命运一般不可阻挡不可抗拒的存在

  11. 所说的,我们今天只要有钱,就可以放任想象随便拍一部关于地球末日世界毁灭的电影;但是我们却很难想象资本主义的消失,很难想象除了现在这种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之外,究竟还有什么其他选项。于是华尔街、金融城与中环成了一种比地球还要长寿还要像命运一般不可阻挡不可抗拒的存在。 然而,我读历史学到的最大教训则是,每当你以为没有另一种可能,别无选择时候,那就不妨看看历史,因为历史明白无误地宣示过其他生活方法及社会形态的存在。

  12. 然而,就像所有“死前必至的旅游景点”一样,一切死前该吃的东西都会面对一个终极的挑战,或者说一种彻底的虚无。那便是反正要死,见没见过北极光,吃没吃过鲸鱼肉,这又能有多大分别呢?房子是你带不走的,体验亦然,它一样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如此珍视体验,是因为我们赋予体验众多重大的价值,比方说它能转化人的性格改变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可是这种信念前提是你还活着,并且得继续活下去,所以那一连串的转化与改变才是有意义的。但是站在死亡面前,再也无路可走,转变又还有什么意义呢?结局将至,于是你上了长城,吃了阿一亲手炮制的鲍鱼;然后呢?去了人生中非去不可的地方,吃了不吃会可惜一辈子的美食,你的死亡就会跟别人有点不一样吗?

  13. 首先,我们常见的小吃早已不能说是小吃了。最有名例子是云吞面,一般店家的云吞固然硕大得离奇,里头藏含了经过化学处理所以寡淡无味的整虾,那碗面条更是分量大到了足以令人饱滞腹胀的地步。卤味、炸品、碗仔翅等本应分门别类专业贩卖的小点,常常集聚于一个屋檐之下,表面上极多彩极丰富,其实没有一样做得出色。然而,食客们还是甘之如饴地大排长龙。从任何角度看,这都是一种贫穷表现,似乎此城居民从来没吃饱过,总是想用一碗面食果腹;大家都为口奔驰十分劳碌,总是要在一家店里食不知味地匆匆干掉好几种风味截然不同的小点。

  14. 文字的花招就像餐厅刻意打造的噱头与“卖点”,无非一种迪斯尼式的廉价梦幻。然而,正如唐诺所说的,梦幻的效果只有一次;第一回人家来吃的或许是梦,可第二回他就真要来吃面了。

  15. 就和正在流行的“泰式法国菜”与“秘鲁日本菜”一样,娘惹是种fusion,并且是世上最古老的fusion。唯其历经几世纪的实验演化,所以完全没有其他新近草创的混种菜的生硬与不谐。虽说混杂,但它到底是种地方特色,一旦离开美丽混杂所需的水土原料,难免就成了失根兰花,香港饭馆里的次级仿制,南洋香草的罐头标本。

  16. 就以日本菜上碟的摆饰来说吧,我们不是常常在上面看到一枝枯得只剩下叶脉的枫叶,又或者几朵含苞待放的樱花吗?它们的作用就和千利休故意摇下来的树叶一样,一方面是用人为的方式刻意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意趣;另一方面则是要提醒客人季候的变化,把节令推移的神工纳进创作者的巧心布局。

  17. 法国人至今都不大流行开放式厨房原因不难理解,因为中国人也是这样子的。厨房是个什么地方?它就像是炼金术士做实验的密室,里面有各种瓶皿与仪器,盛载着来自大自然的各种材料。当然,一切的核心是火,在火的魔法之下,术士提炼出宇宙的基本元素,变化它们,改造它们,直到它们化作一般人意想不到却又能够滋养生命的能量。这样的地方是不应该随意开敞,随意让外人进入的。唯其如此,当负责做菜的人端出他的精心杰作的时候,宾客才会惊讶地发出赞叹的声音。此刻,刚刚才在不为人知的密室里走出来的主人脸上,想必张挂上一抹神秘微笑,犹如魔法师自豪地看着被施以幻术的观众神情迷醉。

  18. 然而,你若是去英国旅游的时候想登门造访Gordon Ramsey,你多半会感到失望,因为他很可能正在忙着救治另一间失败的厨房。即使你真在他其中一家分店遇见了他,你也能从他身上的衣服和气味得知他只不过是来巡视业务。至于Anthony Bourdain,纽约Les Halles里的侍应会告诉你,他早就不在这里工作了。你如果在酒店看电视,说不定能看见他正在里约热内卢的沙滩上喝啤酒呢。

  《味道·第一宗罪》读后感(二):第一宗罪

  很少写书评很久没写过书评了随便写写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快半年,一个老友从台湾寄来的明信片被我夹在里面当做书签,因此每次翻开这本书,看到那个有垦丁海滩的画面总会想到和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不太适宜的宁静闲适。也像这本书里,能真的去体会一下食物的味道。

  现在在一家证券公司做实习,也加了公司的一个微信群,前两天Boss还在群里”教育“我们这些实习生,说着你们这帮人应该志存高远,能不能吃上饭,每顿饭吃什么并不重要

  哈哈所以应该在他老人家眼里这本书应该属于完全不知所云的类型,可是我却乐在其中,美食与体验生活一样,是我生命不可缺的要务。

  说来自己应该算是喜欢吃的人,有过在本科时期和当时的女友一起吃遍附件的餐馆,也在相对低水平廉价的区域里有自己最喜好的搭配。再后来也会去附近的商区吃大众所谓点评的好菜。其实回想一下,这些经历中大部分菜给人的印象都是浓油赤酱的重口味,所谓的好评很多时候也不过是重口味中的味道恰如其分而已。看看点评网上的评论,这个城市似乎要被川菜、湘菜这些印象中辣字当头的菜系覆盖了,而真正能尝出食材本味的餐馆,真的少之又少。

  作者在香港,巧合的是我也有段时间生活在香港,给我印象深的,一个是每天早上需要发愁的早饭,恕我口味的关系,港式早茶的繁琐和略微的油腻有些承受不来。值得记忆的,不过是在朋友大学的餐厅吃过的几次,港式点心的精致和鲜味仍是记忆犹新。还有就是无聊的时候去过旺角吃的街边的小吃,有种鱼肉的食物,略微像羹,是每次去旺角我必找的。还有就是一次高烧出门,迷糊的时候在路边一家拍档吃过的皮蛋瘦肉粥和云吞面,粥有小米的香味,云吞虽不大,可肉的鲜味恰当好处

  可惜可笑的是,辣这一菜系仍是穿越过了去,附近大学生最爱的是深水埗一家米线餐馆,招牌虽是云南米线,但味道却实实在在的来自四川。还有就是大众都知的快餐店,我一直记得那里M记的薯条,不知是新鲜感作祟或是什么,一直觉得那里的薯条更好吃。还有说好在上海开却一直没动静的pepper lunch,我对此如此怨念以至于一个朋友近一两次去香港都会专门去那家快餐店拍照来让我艳羡。

  可能如川菜一样,重口味的社会里,能有那些人,去体味食物原本的味道,甘于平淡尊重生命的本来面貌,着实不易了。

  《味道·第一宗罪》读后感(三):记录

  第一次读类似的美食散文,有不少好玩的观点,虽然并非全部同意,碰到好玩的地方还是记下来。

  1. 贪吃原是七大罪之首,如今美食家却获得尊重。这个转变,变的其实不是食欲本身,也不是大家对于食欲的态度,而是道德关注的范围

  2. 基督教最不满食欲的地方在于它使人过分崇拜自己的身体。同样是歧视肥胖,古人和现代人的理由是不同的,古代基督徒认为肥胖表示一个人崇拜肉体,现代人则觉得它是对身体的不重视。由此可见,我们现在最崇拜的神就是我们自己的身体。

  3. 每一餐我们吃不下的食物,每一天厨房里过期的菜肉,每一晚超市丢弃的卖剩的货品,全是我们用十亿贫民和许多国际救援组织付不起的价钱抢回来的。

  4. 西方的评论家外出吃饭如临大敌,严厉得像改卷的老师,我们的食家却是爱吃的享乐主义者,遇到好东西就忍不住写出来,呼朋引伴。

  5. 世界上所有文化的饮食传统本来就是不断迁徙,变化和适应的。外来风味本地化不一定是件坏事。不需要替其他民族假定一套整体的民族性。

  6. 在鲤鱼门和西贡这些地方吃的不过是种临近海洋的幻觉,全世界大部分海滨餐馆卖的也是这种幻觉,它让你以为你所见到的海洋和你吃到嘴里的鱼贝之间有种天然的联系,使你忘记在它们中间还隔着起码两座机场与一大段空中之旅。海鲜成了碳排放量最大的食物之一。

  7. 米其林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它懂不懂得欣赏异乡文化,而是它非常顽固地坚守着一套法国精致料理中的科学观。

  8. 他拥有的物质不能说明他,他拥有物质的方式才能道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9. 在他们那里,由于欲望有限,是故资源竟然成了无尽之藏。

  10.死亡来临的时候,通常也是我们再也吃不下的时候。

  11. 可是它们正好说明了现代中国的矛盾,一方面不能不承认西方的强势,另一面则仍然自傲,觉得举世除了西方列强,就数中国最威风了。因此他们才会一边继续把中国菜捧成天下第一,同时又衣装隆重战战兢兢地去西餐厅舞刀弄叉。

  《味道·第一宗罪》读后感(四):味之”道“

  看梁文道的《味道》系列,首先让我惊讶的是,仅“吃”这一项人人都会的庸常事他竟然能写出三本书——《人民公社》、《第一宗罪》、《味觉现象》,真是太特么能写了。与很多自称“吃货”的人一样,作者坦言他也是烹饪的门外汉,但这不妨碍他以食家的身份咂摸食材的滋味,解读五味背后的世道人心。这样的写作思路真是“味道”一词的很好诠释,因为他写的就是味之“道”。

  台湾还有一位名主持也谈到了“道”,书封面上说:“我不在乎说话之术,而在意说话之道。我的说话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说的就是那本《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术是外在,道是内涵;术是末梢,道是本源。凡是要跟文化沾点边的,坐而论道是最起码的了。

  虽说饮食满足人口腹的餍足,而文化和艺术满足人精神之餍足,但当作者把评论食物纳入到法国自启蒙运动以来所确立的理性精神的坐标内,评论食物陡然成了一件严肃的事。他力图把食物从生产到被消费的全过程,作为反思和检讨社会问题的切入口。本书序言中,作者也说,这些文字“几乎完全不像合乎常规的饮食书写”,因为他不评论菜色、菜式,也不介绍菜谱,烹调食物的“术”实在不是他所擅长,亦非他所愿意,他更关心的是食物背后的宗教伦理、道德伦理以及文化内涵。有了这样广阔的视角,他笔下的吃就不仅仅是吃本身了。他是带着艺评家的嗅觉和品味辨析食物,写作食评;同时又很巧合很有野心地把食评写成了类似时评的东西。

  人们对待食物的态度可以反映社会的状态,如规则是否建立,精神是否缺失,传统是否还在。 书中提及纽约食评家何以如此牛气哄哄。原因无非是他们把评论食物当做一件极严肃的事,做到了和艺术评论一样公允客观 ,并为此确立了一整套规则。做菜的认真做菜,评菜的锱铢必较,菜色和评论互博共长,这才无愧于名餐厅和名食家的美誉。总之,无论是米其林,还是纽约的职业食评家,他们在业界的分量都是靠自身的职业操守赢得的。

  这让我不由想到了纪录片《寿司之神》里的情节,88岁的小野二郎是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本人及其儿子们经营寿司的态度虔诚得让人惊叹。 片中二郎先生面部一直零表情,但他的话在那样的冷静之中值得深思:“我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我总是向往能够有所进步,我会继续向上,努力达到巅峰,但没有人知道巅峰在哪里。”他在片中明确提到了“职人的精神”,透过这种对职业恭肃与持守的态度,我们可以窥见一个社会的一丝不苟的样貌。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如今米其林作为食界圣经大行其道的原因了。作为一家专门评点餐饮行业的法国权威鉴定机构,这种业内的号召力其来源就是法国生产的整套严整精致的科学精神。试想:一帮人带着精益求精的干劲试图把宴飨、饮食从低层级的肉欲上升到艺术层面,这真称得上是“食界良心”了。反观我邦社会,良心与操守大概在食品行业烂的最明显。那句“在中国你不必自己带筷子,但你一定要自己带油”,直看得人心惊且羞愧——外出用餐,自带餐具的人是出于保护资源的公心,自带食用油的是出于卑微的自保。

  梁先生通过食物诠释人心世道,这一点李安在电影《饮食男女》中早都做了总结:"人心粗了,吃再精也没什么意思。"

  说这么多,好像梁先生会把关于吃的文字搞得很严肃似的,其实,这三册书的文字实在是以很家常的风格展示给读者的。所谓的家常风味,体现在书中的,就是文字亲切和幽默。说及幽默,很多人都是以此自诩的,比如郭德纲的幽默当中有一种啸聚山林的流气和霸气;周立波则是一种自以为是的浮夸;而梁文道呢,他的幽默之中带着一种斯文与稳重,他的揶揄和调侃通常都是一本正经的,毫无轻浮之感。他比较耽溺于性欲和醉心与食欲的不同结果:“你几时见过一个淫欲无度的浪子能够搞出名堂,混得像蔡澜、唯灵、李纯恩这么好,还要爱报纸上写‘淫经’,替电视台主持旅游‘采花’节目?”他提及纽约首席食评家Ruth会在整理稿件的时候接到国务卿的电话,问Ruth有什么好的推荐,他说:“请想象一下钱其琛打电话来《饮食男女》的情形。”一句话写出了食评家的江湖地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类似随笔的谈吃文字最开始只是为香港一本很红的叫《饮食男女》的类杂志所写的专栏,作者的所有文章都是数年间积累而成,而且我还特别注意到有些略长的文章注有四五个写作日期,之间的跨度在数周与数月之间不等。于中可以想象码字的文化人劳作的不易,而最终能印刷成册,还是应了与杂志同名的电影里的那句话:“人生不能象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咱们有什么料就用什么料,都慢慢来吧!

  《味道·第一宗罪》读后感(五):味道

  梁文道

  梁文道也是个知食分子,在对食物的态度多少也可以看出一些对待人生态度。同样是欲望,人们对食物的口腹之欲却总是被人人津津乐道。品位有时和食物的美味程度无关,更多的是一种所谓的高级。另外,每个国家的美食也是各有特点,而且与环境息息相关,美食需要因地而变。梁文道对香港小吃的怀念,对百年老店的思考,对食物故事的介绍,还有对个性的厨师的看法都蕴含了作为知食分子的梁文道对待美食的认真。食物不仅仅是果腹之物,更是一种文化的标记,是一代代人对过去的记忆。这大概也是国人爱看舌尖上的中国之类的美食类纪录片的原因。食物有其特有的方式,传承着文化,也发扬着民族精神。

  《味道·第一宗罪》读后感(六):我是被书名骗来的

  坦白地说,之所以读这本书,我是被骗的。

  平时喜欢跟着美食博主鼓捣些创意烹饪,最近又迷恋上了美食文学,从《随园食单》《雅舍谈吃》《知堂谈吃》《汪曾祺谈吃》,一路读到《旧时光的味道》《记忆的味道》《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再到《想你的时候很美味》《味蕾知道我爱你》,当然还有大热的《深夜食堂》。但凡跟“食物”沾边儿的,不管是文言还是白话,不论是高雅还是通俗,不考虑是纯文字还是插图抑或漫画,都来者不拒地狂读一通。这么读着读着,就遇到了“味道三书”(包括《味道之第一宗罪》《味道之味觉现象》《味道之人民公社》)。看书名,既名为“味道”必定绕不开美食;看作者,梁文道之作多涉及多种文化,有趣;看出版社,广西师范出品大概也信得过。

  于是,和读其他美食文学一样,我怀着一颗吃货的心,兴致勃勃地准备用它来“下饭”,没想到,一不小心“烧了脑”。

  美食文学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写给“手”看的。比如《365道家常菜》;

  一类是写给“胃”看的。比如《吃了几颗星:欧洲米其林餐厅之旅》;

  一类是写给“心”看的。比如《深夜食堂》。

  “味道三书”则是写给大脑看的。食物在作品中的地位连“媒介”都称不上,充其量算个“引子”。引出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却又突然提出一个我们未曾想过的问题。

  比如我们身边肯定有那么几个朋友特别爱吃榴莲,奉其为水果之王,但也肯定有几个朋友觉得榴莲犹如大便。我们习惯了拿这样的事情开玩笑,但好像很少细究同一个东西却能有”汝之蜜糖,彼之砒霜”般神奇效果的原因。

  比如过年还是一样地吃饺子,一样地做一大桌子菜,怎么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叹年味儿淡了呢?

  比如下馆子吃饭,面对厚厚的一大本菜单,我们怎么就不知道如何选择了呢?

  再比如有众多美食家和媒体推荐“死前一定要去的餐厅”“死前一定要吃的美食”,我们怎么就犹如被洗脑般趋之若鹜,却从没想过一个临死之人大概是什么都吃不下的呢?

  所以,如果你也和当初的我一样,想用这本书来下饭,那还是绕道而行的好。因为它对促进食欲没什么帮助,“烧脑”的属性还会让血液直往头上涌,可能造成消化不良呢。

  就像上面罗列的那些问题一样,当你因为读到一个美食而激动万分的时候,接下来马上就会一脚踏入社会学思考的大坑。

  关于榴莲的各有所爱,彰显着“味道”不可言传的主观特性;

  越来越淡的年味则源于被越来越多的选择惯坏的贪欲之心;

  菜单给予我们的选择自由则必然导致焦虑,因为我们在潜意识里知道,每一道菜都会“沉重地宣示你是谁”;

  对所谓“临终美食”的推崇,大概是源于我们都还幸运地活着,尚未直面过死亡的恐惧。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明白读这本书完全不用担心会多吃两碗饭。亲测也证明此书有神奇的减肥功效,我读着读着就放下了筷子,想好好琢磨琢磨那些观点背后的逻辑。

  后来我才想明白,书名里的“味道”不等于美食,而是“味之道”“味与道”的简称,说的是“吃”这件习以为常的事情里被我们忽视的道理。

  能够换个角度看问题,见识一种新思维总是好的。但打开这本书前我明明还是一个单纯无害的吃货,合上这本书后我怎么看到饺子就想到自由与痛苦的对立统一了呢……

  推荐此书,但特此说明:小心你再也回不去吃货的简单生活了哦。

  《味道·第一宗罪》读后感(七):【书摘】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2223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8日星期五 上午6:05:22

  【.】

  德·拉·黑尼叶这伙人以《老饕年鉴》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2282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8日星期五 上午10:03:41

  【美食家】

  蔡澜、二毛、沈宏非和陈晓卿等真正行家?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2305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8日星期五 上午10:16:41

  【一种是cookbook餐饮指南,一种是美食小品。后者旨在描述食物与当今社会风俗现象,儿时的记忆,背后的故事的关系】

  当他跟上时代的浪潮,甚至引领潮流,要为美食正名,要替美食定锚之后,他便发现连自己都被定住了。因应市场需要,因应读者期待,他的写作不再自由。他不能够借着吃喝大谈革命之后的新形势,因为人家要看的是一家馆子装潢是否得体,服务是否周到,饭菜是否可口。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2470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8日星期五 上午11:49:30

  【这两种我觉得没差呀】

  一位法国作家的话:“喜欢松露的不外乎两种人:一种人相信松露美味因为它很贵;另一种人则是因为知道它很贵,所以觉得它一定美味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2478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8日星期五 上午11:52:55

  【吃啥都是呀】

  所以我们在吃松露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些使它增值的背景故事,正是它们造就了神话,使它昂贵,也使它更美味。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2549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8日星期五 下午2:23:53

  【.】

  清人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与《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2695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8日星期五 下午3:15:14

  【喜欢这篇,世人多舍本逐末。】

  也说烤鸭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2956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8日星期五 下午3:48:14

  【.】

  南宋大食家林洪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2958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8日星期五 下午3:48:34

  【.】

  他标榜真味的食经《山家清洪》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3084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9日星期六 下午3:27:03

  【.】

  在考试中长大的人了,我不需要认识一座酒庄的历史,也不用懂得念它的名字,正如学校从来不会在录取学生的时候花时间了解他的过去与性格,我们要的就只是一目了然的分数。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3110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9日星期六 下午3:32:10

  【感觉这本书笔者主要是想表达食物不是单纯的好不好吃,而是它背后的东西】

  时光流逝,有酒为证,岂不妙哉?我们爱酒,以酒酿出生命中的美好,视之为友。又何劳把自己放在实验室里穿上白袍,玩弄记忆的游戏,猜测试管内的物质来源,虽然像是法官,其实沦为酒奴?到底是人喝酒,而非酒喝人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3264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9日星期六 下午4:58:09

  【这块就是想记一下,与前文的内容,应该是北京吃面那章,真正的面店是你到这个城市随便走进一家都能吃到你想吃的味道。道理我懂,但为什么我还在外地旅游时按照攻略上找当地特色代表小馆?】

  “tea”。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3316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9日星期六 下午5:59:25

  【再一次想起在广州陶然居的匆匆早茶】

  就拿我们广东饮茶来说吧,大部分人都把它当做吃点心的同义词;也有人认为饮茶既然叫做饮茶,可见茶才是它的第一主角;更有人相信悬在半空的鸟笼与托着点心来回叫卖的堂倌,以及木制家具所共同渲染的气氛是饮茶的不二本相。但我却坚持,饮茶首先应该是一种时间的概念;就和西式的下午茶一样,那是一段神奇的时光,在劳碌紧凑的日常生活里开出了一片时间之外的例外时间。它是上午、中午,还是下午,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里面你无所用心,自然放松,既能与陌生人共桌交谈,也能同几饮茶各自修行;既能和一家老小闲话家常,也能放着伴侣不管低头只顾自己的报纸。这么饮下来,这一餐茶往往一不小心就从上午坐到中午,浑然不觉时光流逝匆匆。就算你在数字上坐得不长,可感觉上它却悠然得近乎停顿,只有阳光在地板上静静摆过。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3378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9日星期六 下午6:11:34

  【我们可以要求书店在没有样书的情况下拆封一本新书吗?喜欢那个国营商店晚娘脸的形容】

  某个礼拜有天和朋友在兰桂坊喝完下午茶,就到附近的书店逛逛,看见一本谈自慰历史的新书给胶套封得密密实实(其实是本历史书,不知有何见不得人的猥亵成分?),于是拿去柜台请店员开封。孰料店员竟摆出一副久违了的改革开放前国营商店的招牌晚娘脸,很不客气地说:“这种书我们不会打开的。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3452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9日星期六 下午6:50:57

  【去hk 要体验的店】

  LUCY'S自家出版的食谱,里头有一道经典的新西兰甜品帕芙洛瓦(Pavlova),据说在香港除了Mat the Fringe之外,就属他们做得好。这道用蛋白、糖和香草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3753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10日星期日 下午3:01:40

  【所以说喜宴因为量大,厨师也不会走心,所以也就别期待吃到美味的餐点了】

  在那些动辄同时坐上千把人的双层大饭堂里用餐,你就应该当作参加喜宴,千万别抱太大期望。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3941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10日星期日 下午3:27:47

  【哈哈哈应该好好看看苏东坡】

  中国文人怎能爱吃爱到这种地步呢?比方苏东坡,有一回他得了砂眼,人家告诉他不能吃“脍”(鱼料理),结果他写了一篇文章表达内心的挣扎: “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脍,予欲听之,而口不可,曰:‘我与子为口,彼与子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废我食,不可!’子瞻不能决。口谓眼曰:‘他日我痁,汝视物,吾不禁也。’”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4070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10日星期日 下午5:55:05

  【写作有时候于我也是这样】

  我努力学习媒体食评家的口吻和用词,进而投入一个我本来不是的角色,用他们的感官去感受这一切。

  ==========

  梁文道作品:味道(套装共3册) (梁文道)

  - 您在位置 #4072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7月10日星期日 下午5:56:00

  【论吃饭前拍照】

  我们不再动用自己的感官去吃饭;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们需要透过一层中介来吃喝。而在所有得以构成中介的事物之中,又有什么好得过拍照和录像呢?留影甚至不是为了留念,好记起自己吃过什么,与谁在吃;而是为了上传,为了“分享”。

  ==========

  《味道·第一宗罪》读后感(八):由《味道》想到的美味

  梁文道在书中讲吃斋时,说到”斋“的来历,古代的王族在祭祖或拜神之前必须躲进另一座建筑里暂住,”斋戒沐浴“,不能吃肉,不准喝酒,也不得发生性行为,好彻底洁净自己;而这个暂住之处就叫做”斋“了。后来许多文人也喜欢把自己的书房或者整个住所称作斋,例如什么什么斋,有躲起来私下反省、专心静修的意思。再后来,”斋“就越来越不斋,甚至很多以肉食著称的地方也叫做”斋“。

  很好玩的讲法。

  想起我去成都,在武侯祠附近吃过的一个当地很有名的“钦善斋”。他家的牌匾跟别家有点不一样,很有古意,我还在那儿留了影。进门之后,一楼是火锅,二楼是川菜。我们选择的火锅。他家的火锅与别家大不一样,盛食物的不是不锈钢锅,而是一个大白瓷锅,和店名一样有气质。也没有配菜端上来,早在厨房已配好。大白瓷锅盖上盖子,就在我们面前煮,香气四溢,让人忍不住不等它煮好就打开。我点的是鸭汤锅,汤味清淡,肉质嫩滑,锅里还放了荸荠(这种新吃法让我至今念念不忘),荸荠原本的味道融合让鸭汤的味道,比任何一种吃法都要清香脆甜。现在有很多火锅店都爱把作料下的极重,掩盖了食物本身的口感和味道,而钦善斋不仅让每一种食物发挥出各自的才华,而且加了他们的做法以后,让他们的本色发挥的更突出,这在我看来,是尊重食材的一种体现。还有很妙的,我们去吃饭时,实际上是没有位置的,店员安排我们先在后花园休息等待,没想到那是一个拍照的好地方,一个很普通的饭店,连不重要的后院都布置的如此有格调,看出来店家很用了心思。饭毕买单时,主动赠送的一本印有“钦善斋”字样的小便签本让整顿饭吃的更加印象深刻。不论是后花园的惊喜,还是鸭汤的鲜美,亦或是最后奉上的小礼物,让我对这个食肉、不斋的“斋”爱得不得了。有哪一家火锅店能有这样对待食物的态度和对待食客的用心,在美食遍天下的今天,真的越来越少了。

  所以我总觉得叫”斋“的地方还是有它一定的气质和内涵。

  《味道·第一宗罪》读后感(九):文化的味道

  梁文道的《味道》套书,买了一个多月了,终于看完了第一本:《味道之第一宗罪》。

  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贪吃被列为七宗罪之首。有人甚至认为“贪吃为万恶之首”,堪比我们中国人讲的“万恶淫为首”。因为在西方文化中,人的原罪是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果。所以被逐出伊甸园。换句话说,如果亚当和夏娃不是因为贪“吃”,就不会忽然感到淫欲的可耻,进而对上帝说谎。当然这也和中国人说的“饱暖思淫欲”同理,一旦吃得好了,其他一切淫邪的罪大脑都有闲暇去思索,去追索,去获得。

  整本书,以吃,作为人类文明的切片,映照这个社会中的一些迷思。

  看杂文的乐趣在于,不知你会看到哪个章节,随而噗嗤一笑。

  *注册扬州炒饭

  ——吃的迷思

  2005年,那会儿我还在高中,没那么关注新闻。据说当年扬州市某领导发现许多外地的客人总是指定要吃扬州炒饭,而吃了之后又大失所望。预算要养殖是烹饪协会弄出一个扬州炒饭的标准出来,一统江山,捍卫水平。后还规定只有某些“定点餐厅”可以供应,形同“禁炒令”。搞笑至极。这样的事也只有在中华大地会发生了。

  *独食情人节

  ——吃的时刻

  在这种节日里,单身是没有人类地位的怪物。因为吃,不仅是一种生理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活动。如果在这样一个夜晚,一个人独自在一家不错的餐厅用饭,他一定是当晚最引人注目的客人。“他人的眼光是自我的地狱”,这一句存在主义的格言在情人节的餐厅,得到最为现实的例证。

  *季节料理中的日本

  ——吃的花果飘零

  这是地震震出的一幕闹剧和一篇杂文。

  2011年3月日本地震之后,世界各地的许多日本料理店,都被震回了原形。一家家曾经都标榜着食材百分之百进口自日本的店家,都纷纷挂出招牌:“保证所有渔获皆非来自日本”。这一个啼笑皆非的世界啊。

  *人是烹饪的动物

  ——人是烹饪的动物

  这其实是我最不爱看的一个章节,却是最据理的一章。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政治的动物”,于是那么那么多的政治学教科书都会引用这句话,以示先贤的远见。于是社会学家会说古希腊文里的“polis”更有社群的意思,所以这句名言应该翻译为“人乃社会的动物”。都市学家会说,“polis”分明是城邦,故应该这样说:人乃城市的动物。亚里士多德又说过“人是语音的动物”。

  但梁文道认为天文地理无一不晓的亚里士多德一定不爱做菜,或者说根本不会。否则他应该能够发现烹饪才是人的本质。

  因为会做饭,所以能够比动物更快消化已煮熟的食物。故才能臼齿变小收缩,不至于像个大猩猩一般吻部突出。所以才能诞生语言。所以有了烹饪,人才能做“语言的动物”,才能有社会、城市、政治,才能随后产生。

  *当厨房变客厅

  ——人是烹饪的动物

  这是一种厨房文化的演变过程。在中国,在香港,中国烹饪的方式油烟大,开放式厨房在过去并不火热。而更多的国人会带有一种魔术似的情节在烹饪,把做饭和吃饭分割开来,紧张得期待家人、客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在香港,由于屋内狭窄,根本不可能有开放式厨房的空间。在香港,在家做饭和吃饭,反而比在外就餐更加隆重。

  而实际上,做饭和吃饭分开来的做法,历史学家告诉我们,这并非人类社会的常态。游牧民族的帐篷顶部核心,必定开孔,因为地下正是生火的地方,上头必须要有可以排烟的通道。帐营的中央就是炉火,就类似于现今的厨房,无论是烧水还是煮饭,都离不开全家人的注视,人人都可能参与其中。

  不知现在开放式厨房的热络,是否是潜意识里的溯源呢?

  记不太清是在哪本书里,看过,读书的另一个乐趣,在于从书中发散。因为一本书里,会提到许许多多本其他作者的书。每一本书都是一本地图。《味道》里出现了许许多多关于历史,关于语言原版的著述。特别羡慕那些能够信手拈来历史片段的才子们,作为一个大学时期近现代史纲要只考了64分的人(大学四年所有课程最低分)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心里关于学习新外语的心思又萌生了,尤其是工作之后,会给自己找寻各种不接触新事物的理由。语言是爱好,可是历史,于我真的是一场昏睡的大剧。

  《味道·第一宗罪》读后感(十):轻松愉快的随笔,茶余饭后翻两页

  梁文道这个小集子,写的很轻松随意,有很多有意思关于吃的观点。比如说

  有关龙虾——

  “龙虾能活109岁,神经已经进化到可以感知到痛,但是没有发展出可以因为痛而休克的能力,所以龙虾要等所有的神经都死了才不挣扎”

  大概是这个意思,这样想来,那下锅了还跳着的龙虾,在死的前一秒都还在喊疼,哎呀,这样都没法下口了

  有关龙猫——

  “龙猫是肉猫,皮毛可以用来保暖,肉含有大量蛋白质,曾经和友人驱车去山边吃饭,但是看到一窝猫,主人说有客人有需求就拿出来,不然就养着,梁文道一行就花了几百买走送走散养”

  天呐龙猫居然是一种高蛋白的食物,当然龙猫是安第斯毛丝鼠,打仗的时候,老鼠肉也是会清理了来被吃掉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