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32: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读后感10篇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本由(德)歌德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元,页数:1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一):为什么选择自杀?

  《少年维特的烦恼》看完了,感觉很平淡,并不像看《老人与海》所带来的深深地吸引与震撼。其中的一个原因,我想可能是因为,老不看红楼,少不看三国。也许,在初中或高中来读,一定不是现在的这个心情。

  已经经历过了热烈似火的恋情,所以,维特的那点烦恼就不算什么了。甚至于他最后的自杀也显得稀松平常——我也是刚在鬼门关晃悠回来。今天早上三点多一个网友发信息给我:老师,活着太痛苦了,真想以死谢罪。所以,这个话题不但是有趣,并且还有现实意义。

  我给她回了一句“人生不易”,到现在没回我。我觉得死不了,不过,也不好说。

  关于自杀,在书中,维特就与他的好友阿尔贝特有过一次不愉快的讨论。阿尔贝特大概代表了大多世人的观点:“我想象不出,人怎么会这样傻,竟会开枪自杀,单是这种念头就让我恶心。”阿尔贝特认为:”自杀只不过是软弱的表现罢了,因为比起顽强地忍受痛苦生活的煎熬,死当然要轻松得多。”必须说,我很支持阿尔贝特的这种观点,但有意思的是,不久前我就想过自杀。

  维特对于自杀有着十分充分的理由:“人的天性都有其局限:它可以经受欢乐、悲伤、痛苦到一定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他就将毁灭。这里的问题并不在于他是软弱还是坚强,而在于他能不能经受得住自己痛苦的限度,无论是在道义上或肉体上。我认为,把一个自杀者说成是懦夫,正如把一个死于恶性热病的人称为胆小鬼一样,都是不合适的,这两种说法同样是离奇的。”所以,在维特看来,自杀就象一个病人因熬不住而死去一样,是很自然的事情。

  于精神而言,维特认为:“在这混乱而矛盾的力的迷津中,天性找不到出路,人就唯有一死了之。”正是因为维特对于自杀有充分的理由,所以后来他义无反顾地对着自己的脑袋举起了手枪。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中短篇小说,故事也很简单。处于中间阶层的维特到乡下度假,遇到已经订婚的绿蒂,一见钟情,但随后就陷入了极度的矛盾与冲突当中。绿蒂虽然与维特情投意合,但是,也不愿违背道德以及背判深爱她的未婚夫阿尔贝特。最终,维特选择离开,回到城里工作,但是,工作不顺心,又受到上层社会的鄙视,一气之下辞职,再次回到乡下。但是,这时绿蒂与阿尔贝特已经结婚,因此,这种三角关系的冲突与矛盾就更为激烈,最终把维特推向死亡的悬崖。

  我与她的故事,我到现在已经写了11万字了。我曾与她探讨过故事的结局:“一般来说,人们更喜欢悲剧。所以,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我把你救出来,我死了。然后你把我的骨灰埋进园子里,后来在那个地方长出了一种黑色的花。人们很好奇,会问你为什么是黑色的?你说,不,是红色的,因为太浓,所以看起来成黑色的了。”其实,在那个时候,我就象维特一样,已经在设计着未来故事的结局了。其中的一种方式,就是自杀。

  人为什么会自杀?原因很简单,自杀是愤怒的爆发。自杀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通过干掉自己而达到泄愤的目的。

  维特的自杀,是他出于对社会及社会的人的愤怒,当一位他比较钟情的女性朋友告诉他,周边的人是怎么指责他,“听了她以最真诚的同情的声音说的这一切,我心烦意乱,怒火中烧。我真希望有人胆敢当面指责我,我好一刀戳穿他的身子;要是见到了血,我心里兴许会好受些。啊,我已经上百次拿起刀子,想在胸口捅上一刀,好透一透憋在心里的闷气。”

  他也生绿蒂的气,也生阿尔贝特的气,也生上天的气,“一个疯狂的念头确曾常常在我破碎的心里折腾——杀死你丈夫!——杀死你!——杀死我自己!——那就杀了我自己吧!”他虽然生气,但是,他又讲不出别人的过错,他怨天尤人,却又无可奈何。他只有和自己过不去。他不能任意地杀别人,却可以杀自己。通过这种方式,一泄他心中的愤怒。

  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那就是,他想通过自杀这样的方式,来让绿蒂内疚,来让阿尔贝特内疚,来让那些他愤恨的人内疚。“当维特听说枪是绿蒂亲手交给仆人的,心里喜不自胜。”他为什么喜不自胜?他用绿蒂亲手交给仆人的枪来了结自己,那么,当绿蒂得知他的死讯后,绿蒂当是怎样的内疚与难过?维特无法惩罚绿蒂的身体,但是,却想以此来惩罚绿蒂的灵魂!这是一种多么自私而又狭隘的爱!

  真正的爱一个人是绝不会选择自杀的——不管最终能不能在一起。真正的爱一个人,你只会希望Ta过得好,同样的,爱你的人也是这样。因此,努力的做最好的自己,这是对Ta的爱的最好的回馈。而不是糟践自己,或者自杀,而使对方伤心难过乃至内疚。

  那天,我平静地和她谈到关于自杀的问题,她说,我希望你好好活着,就在那一瞬间,我做了个决定,我说,好的。我只希望因为我的存在而使她活得更好,如果我的死会让她难过,那我一定好好活着。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二):“失心疯”的由来——梦想落空后,妄图在现实中寻找出口。

  “失心疯”的由来——梦想落空后,妄图在现实中寻找出口。

  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俗。从来都不需要别人来定义。

  自我价值的实现,旨在自我。

  ————————————————————————

  追求爱情不是错误的,但是面对问题要理性对待,不要逃避。

  ————————————————————————

  社会需求的是正确面对问题,而不要逃避问题。比如:性——是青年人成长中不可缺失的教育环节,需要社会的正确面对,而不要逃避。

  这本书曾风靡全球,其《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社会效应相当于就像鲁迅的《呐喊》。

  心理学界以此作为研究青少年问题的经典书籍。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三):也许是象征,总之我是维特

  已经写过一次书评也是这个题目。

  就是缠绵到不能自已因为我爱上什么就得不到什么。

  比如沉余比如宋恒远

  最初看的欲望来自龙应台的目送安德烈吧

  十八岁要不要相信爱情

  这似乎是一件很难回答的事情?

  不论我是如何的努力总之到头来我是失败的

  这似乎是一种叫做命的东西

  那么接下来说说书本身

  其实于我而言这本书上关于爱情倒不是我最喜欢的

  我喜欢的是里面一些这里行的对话

  有那关于天才的

  以及自由

  我明年就要高考了

  我想学小提琴克母亲不让理由是会影响学习

  狗屁。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四):《少年维特的烦恼》

  维特:“反叛的受难者”

  韩耀成

  一七七四年莱比锡秋季博览会开幕时,《少年维特的烦恼》(以下简称《维特》)面世了,它像一块巨石扔进当时一潭死水似的沉寂的社会,激起层层波澜。一代人的心翻腾了,千千万万人的心里燃起炽烈的热情,整个德国都为这位才智横溢、愤世嫉俗的小说主人公——维特的悲剧命运流着同情的泪水。一时间,身穿蓝燕尾服、黄背心,脚登长统靴的“维特装”成了当时青年男子的时尚,年轻女子则爱穿绿蒂的服式,尤其是她与维特初次见面时的服式:白上衣,袖口和胸襟上系着粉红色的蝴蝶结。在许多花园里,浪漫的人们为维特竖立了小纪念碑,攀缘植物盘绕在维特式的骨灰瓮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维特式的自杀。许多人,尤其是妇女,对小说中美妙的爱情描写大为赞叹,更多的人则满怀希望地看到,阴霾即将被驱散,太阳就要升起。也有些人忧心忡忡,认为这种狂热的激情将导致道德沦丧,因而怒不可遏,对《维特》大加挞伐,可是他们未能遏制《维特》的影响。“维特热”席卷整个德国,并越过国界蔓延到欧洲,乃至遥远的东方古国——中国。《维特》的作者约翰·沃尔夫冈·歌德的名字也家喻户晓,奠定了他一生的殊荣,甚至在他写出一生巨著《浮士德》,成了文学领域里“真正的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人们还称他为《维特》的作者。

  一、 诗 与 真

  书信体小说《维特》既是青年歌德所处的时代、社会的产儿,也是他青年时代生活的结晶。歌德善于把那些使他“喜欢或懊恼”或使他“心动的事情转化为形象,转化为诗”,从而纠正自己对外界事物的观念,清算自己的过去,使内心得到宁静。维特的命运同歌德的生活有许多相似之处,歌德把他的许多经历化成了诗,但小说并不是作者的自传,歌德曾声称,他所有的作品“只是巨篇自白中的片断”。我们了解了这个“片断”,了解了《维特》中融进的歌德自己的那些经历,对于理解这部小说的构思、产生,认识作品的基本倾向和内涵是大有裨益的。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一七六五年歌德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三年后因病辍学。一七七年四月到斯特拉斯堡继续他的学业。这座城市哥特式大教堂完美的建筑艺术给他的心灵以震撼,城郊美丽的风景令他陶醉。与赫尔德的结识对歌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赫尔德激发了歌德对民歌、荷马、品达、莪相以及哥德斯密斯等英国作家的兴趣,尤其是点燃了他对莎士比亚的热情,赫尔德体现狂飙精神的美学见解也对歌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歌德与塞森海姆乡村牧师布里昂的女儿弗丽德莉克的爱情,激发他写出了《欢迎与离别》、《五月之歌》、《野地上的小玫瑰》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他与斯特拉斯堡法国舞蹈教师的两位女儿卢琴黛(《维特》中易名为莱奥诺蕾)及其妹妹埃米莉娅的感情纠葛,又在诗人心中留下一片涟漪。姐姐倾心于歌德,而诗人却更钟情于已经订了婚的妹妹,因而引起姐姐对妹妹的醋意。歌德在《维特》开篇第一封信里,就把这段恋情化作了“诗”,半是辩解、半是自责地记述道:

  命运偏偏安排我卷入一些感情纠葛之中,不正是为了使我这颗心惶惶终日吗?可怜的莱奥诺蕾!可是这并不是我的过错呀。她妹妹独特的魅力令我赏心惬意,而她那可怜的心儿却对我萌生了恋情,这能怨我吗?不过,我就完全没有责任吗?难道我没有培育她的感情?

  一七七一年歌德获法学博士学位,回到故乡,被聘为法兰克福陪审法庭的律师。翌年他参加了达姆施塔特的一个感伤主义的文学社团,其成员常常一起聚会。《维特》中所流露的感伤情绪,正是当时社会思潮的真实写照。一七七二年五月,歌德按照父亲的意愿到韦茨拉尔的帝国高等法院实习。当时德国各邦国都在这里设有公使馆,歌德结交了一批公使馆的年轻官员,如凯斯特纳、耶鲁撒冷等。他还常到风景秀丽的城郊村庄加本海姆(《维特》中改为瓦尔海姆)去漫游。一次歌德去参加乡村舞会,认识了韦茨拉尔德意志骑士团的法官布甫的女儿夏绿蒂,并对这位风姿绰约、纯朴端庄的姑娘一见钟情。但是她已同凯斯特纳订了婚。关于歌德同绿蒂的相识,凯斯特纳的遗稿中有一封给友人的信的底稿,给我们留下了详细记载:

  ……

  一七七二年六月九日,歌德碰巧参加一个乡村舞会,我的未婚妻和我也去参加了。我因有事,是后来才去的。所以我的未婚妻就和其他同伴一起坐车先去。歌德博士也在马车上,他是在车里才同绿蒂相识的……他并不知道,她已订婚……那天他很开心——他有时如此,有时则很忧郁——,绿蒂完全占据了他的心,尤其是因为她自己毫没在意,完全沉浸于欢乐之中。不消说,歌德第二天就去看望绿蒂,问她参加了舞会身体怎么样。昨天他已经知道,她是位乐天的姑娘,爱跳舞,爱玩纯真的游戏,现在他又了解了她更擅长的另一面——料理家务的本领……

  《维特》中描写维特与绿蒂一起坐马车去参加乡村舞会的情节,与凯斯特纳信中所述大致吻合,并非完全虚构,只不过歌德把生活化成小说的时候在细节上作了稍许改动,如小说中维特是到绿蒂家的猎庄上去接她的,绿蒂的未婚夫阿尔贝特出差在外,未参加这次舞会等等。这一时期凯斯特纳的日记和书信中对歌德的情况有着极为详细的记载,是研究《维特》和《维特》时期的歌德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不久,绿蒂就告诉歌德,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可能越出友谊的范围。她对歌德的态度恰如其分,不让歌德对她萌生非分之想。

  为了摆脱无望的爱情的痛苦,歌德于九月十一日不辞而别,返回法兰克福。凯斯特纳九月十日的日记让我们了解到歌德临行前一天的真实情况:

  歌德在花园里同我共进午餐。我不知道这是最后一次……晚上歌德来德意志馆(绿蒂的家,在《维特》中歌德把绿蒂的家改成了“猎庄”——笔者)。他、绿蒂和我作了一次很奇怪的谈话,谈生命结束以后的情况,谈到去世和重逢等等,这个话题不是他,而是绿蒂提起的。我们互相约定,我们中谁先死,如果可能,他就应把那边的生活情况告诉活着的人。歌德的情绪十分沮丧,因为他知道,明天一早他就要走了。

  《维特》中维特也怀着酸楚、凄凉和忧伤的心情在信中写了离别前的那次类似的谈话。

  归途中,歌德顺道到女作家索菲·冯·拉洛歇伯爵夫人在埃伦布赖特施泰因的乡村别墅小住。伯爵夫人的女儿玛克西米莉安娜又使他萌生了新的情愫。这位姑娘的一双乌黑的眸子一直深深地印在诗人心里,直到他生命的晚年。

  回到法兰克福以后,旧情未了,一连串新的刺激又灼伤了诗人的心: 他亲爱的妹妹出嫁了,随丈夫去了巴登的埃门丁根;玛克西米莉安娜成了富商彼得·勃伦塔诺的妻子;绿蒂和凯斯特纳的婚礼也没有如约通知歌德;韦茨拉尔公使馆的秘书卡尔·威廉·耶鲁撒冷因单恋友人之妻而自杀的噩耗更让他心碎,也使他“找到了《维特》的情节”。歌德自己记述了他构思和创作《维特》时的内部和外部氛围:

  在内心方面,我想摆脱一切陌生的倾向和思想,对外界则以爱的态度来观察一切事物,自人类以至可以理解的下级的东西,任其各显神通。由此便发生与自然界的各个对象的不可思议的亲密关系与自然全体的默契和共鸣,因此外界每发生一种变动,无论是住所地方的迁换也好,时日季节的流转也好,或任何一种的推移也好,都触动到我的心的最深处。诗人的眼更添上画家的眼,美丽的乡村风景又有宜人的小河点缀其间,加深我的独处之癖,以及使我更得以冷静地从各方面玩味和考察我周围的事物。

  生活的体验和创作冲动都有了,一切条件皆已具备,现在歌德要通过文字来倾吐自己的痛苦 、感受和对使人窒息的社会的愤懑:

  与友人的妻子不幸的恋爱而导致的耶鲁撒冷之死,把我突然从梦中撼醒。我不只静观冥想,我与他共同的遭遇是什么,而且把现在恰好碰到的使我热情沸腾、焦灼不安的同样的事加以观察,因此,我禁不住把正要动笔来写的作品灌上炽烈的热情,以至诗的情景与实际的情景的差别丝毫不能分辨出来。

  于是,歌德闭门谢客,集中精力,奋笔疾书,不用写作提纲,只用四个星期的时间,《维特》就一气呵成。

  确如歌德所说,《维特》中的许多情节真假难辨,这样的例子随处都是,如同小说中一样,夏绿蒂在母亲去世后也担负起操持家务和照看弟妹的任务;歌德二十三岁生日(一七七二年八月二十八日)那天绿蒂和凯斯特纳送给他的礼物真是粉红色的蝴蝶结和荷马诗集,只是小说中把时间改成一七七一年;同小说中的情节相似,歌德在加本海姆确实认识一位长得标致的女人,并常常接济她的三个孩子;耶鲁撒冷自杀前也是假托外出旅行,让仆人向凯斯特纳借的手枪,如同小说中维特遣仆人向阿尔贝特借枪一样……歌德自己、夏绿蒂、凯斯特纳、耶鲁撒冷、玛克西米莉安娜等人都是小说中人物的原型,只是有时稍作改动而已,如以蓝眼睛的夏绿蒂为原型塑造出来的绿蒂换上了玛克西米莉安娜的乌黑的眸子,以玛克西米莉安娜为原型刻画的冯·B小姐则换了夏绿蒂的蓝眼睛。对于歌德把现实化为诗这一点,凯斯特纳也看得很清楚:

  在《维特》的上篇,维特就是歌德自己。在绿蒂和阿尔贝特身上,他借用了我们——我妻子和我的一些特点,但是作了一些改动;另外一些人物至少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为了下篇,为了给维特的死作铺垫,他在上篇中虚构了一些东西加了进去,比如说绿蒂既没有同歌德,也没有同任何人有过像小说里所描写的那种相当亲密的关系。由于许多次要情景太逼真、太熟悉了,人家必然会往我们身上去想,为此我们对他很恼火……此外,在维特身上有歌德自己的许多性格和思维方式。绿蒂的肖像总体上是我妻子的形象。阿尔贝特要是写得稍为热情一点就好了……下篇跟我们毫不相干。那里的维特是青年耶鲁撒冷,阿尔贝特是普法尔茨公使馆的秘书,绿蒂是这位秘书的夫人……小说中的人物对这三个人来说绝大部分是虚构的……耶鲁撒冷确实给我写过那张小说中提到的便条,出于礼貌,我未加考虑就把手枪借给了他……关于耶鲁撒冷的故事我觉得很奇怪,所以就尽可能加以详细了解,并设法记了下来,寄给了法兰克福的歌德;后来歌德在《维特》中用了这份材料,并随心所欲地加了些东西进去……歌德这样做绝非出于恶意;他对同我夫人和我的关系非常珍视……

  由此可见,歌德在塑造《维特》中的人物形象时,并没有照搬自己的生活经历,而是采取了典型化的手法,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觉得“诗”也是“真”,“真”也是“诗”。这正是歌德高明之处,他深谙艺术创作之道。生活的素材一旦演绎成小说。就包容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赋予了它时代的精神,作品也就比生活更高了。因此,《维特》不是歌德的自传,维特不等于歌德,也不等于歌德加耶鲁撒冷。维特、绿蒂等人物形象已经成为文学画廊中不朽的肖像了。

  二、 《维特》: 时代的产儿

  当时,德国市民阶级的经济实力虽有增长,但政治上却十分软弱,仍然处于对封建贵族的依附地位。我们知道,歌德的父亲卡斯帕尔·歌德为了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虽然花钱买了一个皇家顾问的头衔,但也没有能从根本上改善其社会地位。对此歌德是有深切体会的。德国资产阶级没有毅力,也没有勇气和人民团结起来,“像英国资产阶级从一六四年到一六八八年部分地完成的那样”,相反,德国的资产者处在德国“这个粪堆中却很舒服,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粪,周围的粪使他们感到温暖。”

  但是,恩格斯在德国文学中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他说,“这个时代的政治和社会方面是可耻的,但是,在德国文学方面却是伟大的”,“这个时代的每一部杰作都渗透了反抗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的叛逆精神”。恩格斯在文学中看到的“美好的未来”,主要表现在当时兴起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作品中。

  一七七零年赫尔德与歌德在斯特拉斯堡的会见标志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开始,这个运动大体上于一七八五年结束。当时,在启蒙运动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作家,对身心所受的压迫深为不满,但是政治上他们又无力改变丑恶的社会现状,于是他们就只能通过文学作品去呐喊,以表达他们的心声。这些市民阶层的年轻知识分子在英国作家扬格、理查逊、哥德斯密斯等以及在《莪相集》,特别是在莎士比亚作品和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的影响下,抨击现存的社会秩序,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反动的教会思想体系,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他们崇尚自然,标举天才,高扬民族意识,在美学上,他们拒绝古典主义压抑“自由心灵”的艺术规范,要求摆脱理性主义的精神桎梏,主张扬弃帝王和贵族的题材,塑造市民阶层及其知识分子的叛逆形象。歌德把狂飙精神概括为“要求独立的精神”。狂飙突进运动带有后来浪漫主义的一些特点,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前浪漫主义时期”。关于狂飙突进运动和启蒙运动的关系,尽管学界意见不尽一致,但从狂飙突进运动所主张的和要扬弃的内容来看,可以说既是启蒙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启蒙运动的反拨。

  狂飙突进运动的理论家和精神领袖是赫尔德,它在创作上的代表是歌德。早在六十年代,赫尔德的《论现代文学片断》(1767—1768)等一系列论著以及对于民间文学的发掘和研究,就为这场运动做了思想准备。歌德“向一个叛逆者表示哀悼和尊敬”的《铁手骑士葛兹·冯·贝利欣根》(1773)、席勒“歌颂一个向封建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的青年”的《强盗》(1781)和“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阴谋与爱情》(1784)是这个运动的戏剧代表;诗歌方面,以青年歌德的抒情诗,尤其是以他的《普罗米修斯》(1774)为代表;而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则以浓郁的诗意和强烈的激情宣泄了维特的痛苦、憧憬和绝望,喊出了一代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和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而成为狂飙突进运动最丰硕的成果。小说体现着狂飙突进运动的一切思想和精神,以及艺术上的种种特点,是那个时代的产儿,所以恩格斯赞誉“歌德写了《维特》,是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功绩”。

  三、 维特:“反叛的受难者”

  《维特》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对此勃兰兑斯作了深刻的论述:

  《维特》是本什么作品呢?下任何定义都不能确切说出这本富有想像力的杰作无限丰富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简要地说,这篇描写炽热而不幸的爱情的故事,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表现的不仅是一个人孤立的感情和痛苦,而是整个时代的感情、憧憬和痛苦。主人公是出身市民阶级的青年人;他在艺术上有天赋,为消遣而画画,职业是公使馆的秘书。歌德不由自主地使这个青年具有他年轻时期的看法、感情和想法,赋予他以他自己的全部丰富卓越的才智。这就把维特变成了一个伟大的象征性人物;他不仅代表了时代精神,而且代表了新时代的才智。他的宏富伟大的程度几乎和他的命运不相称。

  勃兰兑斯的论述给了我们一把钥匙,可以用来开启维特心灵的大门,体会他的感情世界,洞察他悲剧性结局的必然性,认识这个形象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维特的悲剧源于内、外两个方面。

  悲剧的内部原因是由于维特爱情上的失败导致了内心无法解脱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他感伤、厌世的情绪。初识绿蒂,维特的心就整个被她“俘获”了,他爱她爱得刻骨铭心,恋情像凶猛的山洪,一发而不可收。绿蒂已同阿尔贝特订婚,这是他一开始就知道的,但起初的一个多月阿尔贝特去外地未归,维特天天和绿蒂厮守在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虽然他有时想起或绿蒂谈到阿尔贝特的时候,他的心头就会染上一抹阴影。随后他连续遭受三次沉重的打击,内心的矛盾使他产生了绝望情绪。

  阿尔贝特从外地返回是维特所受的第一次打击。阿尔贝特一回来,维特就从幻想中回到了现实,感到他的快乐已经过去,对绿蒂已“不抱什么奢望”,他要走了(一七七一年七月三十日信)。紧接着他和阿尔贝特进行了一场关于自杀问题的争论。经过这次正面冲突,维特的情绪日益阴郁,他不得不走了。绿蒂和阿尔贝特的结婚对维特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得知这个消息时,维特心里很不是滋味,看来他仅存的一丝希望已经成了泡影,他想到“阿尔贝特搂住她的纤腰”时,“全身就会战栗不已”(一七七二年六月二十九日信)。维特辞掉公职,再次来到绿蒂身边时,绿蒂成了阿尔贝特的妻子这个事实已经无法改变,他作为第三者的处境极为尴尬。对阿尔贝特来说,绿蒂是他“珍贵的财富”,他不愿同别人分享,“哪怕只是一瞬间,哪怕是以最最纯洁无邪的方式”,这是理所当然的;绿蒂在感情上、精神上依恋着维特,但是作为一位“贤妻良母”型的女子,她爱自己的丈夫,不愿、也没有决心和勇气以牺牲自己的婚姻为代价,投进维特的怀抱。维特的希望越是不能实现,他的追求也越加执拗、强烈,他内心的矛盾无法解脱,因此他常常想到死,把死看作自己“最后的出路和希望”。处在两难境地的绿蒂,最后下决心与维特疏远,要维特放弃对她的爱恋,并离开她出去旅行。在圣诞夜前夕,他与绿蒂一起诵读莪相,激情冲破了道德的规范,两人紧紧搂抱在一起。绿蒂从神智昏乱中恢复过来后,“心里又怕又乱,又爱又怒”:“这是最后一次!维特!您不要再见我了!”绿蒂的这句话对维特的打击是致命的,他再也无力承受了,于是在圣诞夜给绿蒂写完绝笔信,于午夜十二点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另外,维特多愁善感的性格,是造成他悲惨结局的另一内在原因。他的感情过于纤细,性格过于脆弱,是个对月长叹、对花落泪的多愁善感的青年,似乎患了一种忧郁症,刚到他的“隐居地”,他就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我们知道,感伤主义是十八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时代潮流,是当时流行的“时代病”。那时,年轻人争取自由的精神日益发扬,他们不能容忍受支配、受束缚的状况,但是面对封建势力极其强大的社会现实,他们行动上又无能为力,他们感情细腻,带有一点病态,把人生当作是可厌恶的负担,以此来作为对社会的抨击和反抗。德国青年这种“时代病”的外来诱因,是外国文学。歌德曾谈到莎士比亚笔下忧郁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及其独白使德国青年为之着魔,盛行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欧洲感伤主义文字,如斯特恩的《感伤的旅行》、扬格忧郁、哀怨的《夜思》、格雷调子低沉的《墓园哀歌》、哥德斯密斯的《威克菲尔德牧师》以及麦克菲森仿作的、假托是莪相的诗歌等,对德国青年的厌世情绪更是起到了推波逐澜的作用。读者一认识我们这位朋友维特,就感觉到他强烈的感伤主义情调,他一味强调心灵感受,对人生厌倦,因而寄情于山水,他对月亮、大自然和音乐有着极其敏锐的反应,四季景物随他心境的变化而变换。他第二次来到绿蒂身边时,悲怆情绪已经很浓,周围的景物也和他的心情一样,已是“一派萧飒秋意”,他只有在莪相诗歌中才能排遣他的烦恼和悲伤,所以维特说:“莪相已把我心中的荷马挤走了”。莪相诗歌中那无穷无际的旷野、劲风吹动的荒草、长满青苔的墓碑,空中飘浮着阵亡英雄和凋谢的少女的亡灵——这一切使小说男女主人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文学氛围中,人们“为自己的不满足的热情所苦,而外界又绝没有刺激”来使他们“作有意义的活动,在沉闷无聊的日常生活中拖下去是未来的唯一的出路”,于是人们便“满怀愤慨,不顾一切,以为人生既然不能再拖下去,脱离尘世,倒为得计”。

  维特悲剧的外部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维特曾想通过事业上的发展来摆脱爱情的失望所造成的心灵创伤。他走出绿蒂周围的小世界,投身到社会这个大世界之中,他到公使馆供职,以一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当时德国社会十分鄙陋,那些拘泥刻板的人,处处因循守旧、虚文俗礼,公使对标新立异的维特很是反感,周围的那些庸人个个精神贫乏,空虚无聊,虚伪奸佞,尔虞我诈,一心追逐等级地位。社会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连冯·B小姐的姑妈,这位“除了仰仗门第的隆荫”之外,一贫如洗的老太太,也对维特这位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极为鄙视;有一次维特无意中出现在贵族沙龙上,惹起一场风波,那些“高贵的”贵族先生和夫人宁肯退场,也不愿同他这个地位低下的人一起参加晚会。受尽屈辱的维特非常愤怒,真想在自己胸口上捅上一刀,“好透一透憋在心里的闷气”。由于在社会上四处碰壁,事业上的失败,维特对前途不再抱任何希望,而是完全任凭自己的感情,又回到了绿蒂身边,更深地卷入三角恋爱的纠葛中而不能自拔。可以设想,如果有一个适合维特发展的社会环境,他完全有可能干出一番事业,从而摆脱对绿蒂的苦恋,出现与现在迥乎不同的结局。可是,德国社会容纳不下维特这个天才,鄙陋的封建制度把他推向了毁灭的深渊。普罗米修斯被钉上了德国苦难的十字架,歌德自己则克服了失恋的痛苦和自杀的念头,“把使他不安、使他痛苦的一切,以及时代的骚动情绪所包含的病态和畸形的东西,全部倾泄在他创造出来的人物身上”,“揭开了沉睡在当代的深深激动着的心灵里的一切秘密”。维特这个形象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就在于他蕴含了十八世纪下半叶德国社会的阶级内容和时代思潮,维特身上带着德国资产阶级软弱无力的深深的印记,使他成了“反叛的受难者”。

  有人说,维特对绿蒂的爱恋是“单恋”,“单相思”。果真是如此吗?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小说里的描写。维特爱绿蒂,因为她是自然、纯朴和美的化身,而且两人的心是相通的,在精神上、感情上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东西,绿蒂对当时一些文学作品的看法,她对英国感伤主义小说的喜爱都是同维特一致的。德国诗人克洛普施托克以庄严、明快的语言歌颂自然的诗篇《春的庆典》沟通了两人的心灵,她把手放在维特的手上,维特则“眼含喜悦的泪水吻着它”。维特感觉到,绿蒂对他的命运是关心的,是爱他的(一七七一年七月十三日信)。绿蒂这一方也并不全是被动,时有主动的爱意的表露:她说话时有时把手搁在他的手上;她还允许维特伏在她的手上痛哭;她撅着嘴给金丝雀喂食,然后把小鸟递给维特,让啄过她的芳唇的喙子也去亲亲他;她有时凝视着维特的目光,接受他“下意识流露的感情时”“喜形于色”;后来她下决心要与维特疏远,也是“为形势所迫”,她说:“事到如今,为了我的安宁,我求您,不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读了莪相诗歌,她一反善于克制的常态,和维特紧紧搂抱在一起……可见,维特对绿蒂的爱绝非自作多情,是得到绿蒂的回报的,至少在感情上是这样。这部小说是维特在倾诉自己的烦恼和痛苦,如果绿蒂也写一部书信体小说,吐露自己心曲的话,那她对维特的爱一定也是十分炽热的,她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也是不轻的。我们再举一例来加以印证:有次绿蒂独自在家默默思忖,把丈夫和维特两人作了比较: 丈夫稳重、可靠、深爱着她,是她和她的弟妹们的倚靠,跟着他,她就可以营造自己一生的幸福;维特呢?他非常可贵,从相识的一刻起,他俩就“志同道合,意气相投”,她“无论感觉到、想到什么有意思的事,都习惯于同他分享”,他如离去,“将在她心上撕开一个无法重新填补的裂口”。一个是她生活上的倚靠,一个能给她感情上和精神上的慰藉。这种两难选择真够她为难的。人的感情是微妙的、复杂的,一个女子与一男子结合,感情上又依恋另一个男子,这在生活中并不罕见。绿蒂没有离开自己的丈夫同维特结合,并不说明她不爱维特。“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事实上两个情投意合、两心相印的男女,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结合而抱憾终生,这样的例子无论是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或是现实生活中,都并不罕见。因此,说维特是“单恋”或“单相思”,这论点笔者实难苟同。

  四、 自然·天才

  维特时代,“自然”是一个热门话题。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卢梭目睹私有制产生以来,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压抑了人的发展,人的贪婪和欲望使人逐渐背离了自然、朴质和美好的本性。他认为人类最美好的状态是“自然状态”,因此他强调人必须“顺乎自然”,呼吁“返回自然”。他在小说《爱弥尔》中把主人公置于大自然之中,让他在劳动和实践中增长才干,努力将他培养成具有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具有民主意识的新人。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作家接过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提倡投入自然的怀抱,反对违反自然的东西,向往合乎自然的社会制度。

  维特对自然有着特殊的敏感,他的人生体验和大自然互相交织,融为一体。他来到瓦尔海姆这个村子时,正值温暖的春天,他心里虽然仍不时泛起往日的忧伤,但是明媚的春光,欣欣向荣的大自然温暖着他那颗“常常寒颤的心”,用诗一样的语言唱出对大自然的颂歌(如一七七一年五月十日的信)。瓦尔海姆小酒店前面两棵枝繁叶茂的菩提树,某乡村牧师院子里的两棵浓阴遮地的胡桃树令他难以忘怀;他赞颂一切合乎自然状态的东西:他喜爱天真的乡村儿童,朴实的农民,还跟下层老百姓交朋友;他向往纯朴的乡村生活,亲自采摘豌豆,一边撕豆荚上的筋,一边诵读他的荷马;看到姑娘们头顶水瓮,到井边来汲取甘冽的清泉,古代宗法社会的生活便令他陶醉。在他眼里,绿蒂是自然的化身;在公使馆工作时,他发现冯·B小姐“在呆板的生活环境中仍保持着许多自然的天性”,并和她一起“幻想纯净幸福的乡村生活”。他讨厌一切背离自然的东西:鄙视陈腐、傲慢的贵族,与拘泥刻板、因循守旧的公使格格不入,憎恨等级制度和对人的种种束缚,谴责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和倾轧。维特的审美观念也是从自然出发的。在对自然的体悟中他认识到,一切成规“必定会破坏自然的感情和对自然的真实表现”,从而增强了他“纯粹要遵循自然的决心”,使他领悟了艺术创作的真谛:“惟有自然才是无穷丰富的,惟有自然才能造就伟大的艺术家。”歌德创作《维特》时,一方面任凭他“内部自然的特性自由无碍地发挥出来,他方面听凭外界的自然的特质”给予他的影响。

  歌德在《莎士比亚命名日》(1771)这篇短文里认为,莎剧人物准确地再现了人的本质,所以他赞叹道:“这是自然!是自然!没有比莎士比亚的人物更是自然的了。”维特心目中的自然“意味着人的性格的完整性,一如宇宙的统一性,但也是对善与恶的二元论概念的扬弃,抛弃天神的启示和救世的诺言,承认生老病死的人的命运”,这种自然,“不单纯是山川风光,而是一种哲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概念”,而且也是一种艺术观。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维特称自己是自然的儿子和朋友。勃兰兑斯对此的看法是维特“不仅在感情上是自然的儿子,而且就天才是自然的最高发展来说,他就是自然本身。他融化到自然里,在自己身上感到了自然的无限生命力,因而产生了‘神化’的感觉”。

  除赞美自然外,维特还十分推崇天才。天才这个词常常会引起误解,以为天才就是“超人”,是与生俱来的,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关于天才,歌德曾发表过许多见解,其中不乏相互矛盾之处,到了晚年他的看法趋于成熟,很有睿智。他认为,天才是最合乎自然的,反对束缚,要求平等和个性解放;天才是“最富创造力的人”,具有独创性和标新立异精神,具有高尚的目的;天才善于吸取群众的经验和智慧;天才不是天生的,要具备多种条件,包括适当的身体素质,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维特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天才和产生天才的时代,所以狂飙突进时期又称为“天才时期”。但是那又是束缚天才的时代,维特是个才气横溢的艺术家,绿蒂曾多次称赞他的才智和禀赋,阿尔贝特也说他是个很有才智的人。他追求感情自由,要求平等和个性解放,他投进自然的怀抱。维特声称,他“拥抱大自然的全部奇妙的感情”都“打上了天才的印记”。他要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但他深感社会上到处都有“禁锢着人类创造力和探索力的局限”,譬如到绿蒂的父亲S法官家来做客的一位大夫,见到维特和绿蒂的弟妹一起在地上玩就颇有微词;又如维特起草文稿讨厌繁缛枯燥的公文语言,而采用狂飙突进运动的生动的文风和具有活力的语言如倒装句——当时年轻一代强调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情色彩的标志——,却遭到恪守理性主义文风及其文法规范的公使的指责。对于封建贵族和庸人来说,他们只会按常规习俗行事,而这种常规习俗恰恰是对维特天性的威胁。他对世界不是用常规这把尺子去衡量,而是用头脑去思考一切,用心去体验一切。在当时的环境下,他异于常规的言行和精神追求很难为社会所理解。维特的天才在当时的德国社会中得不到、也不允许他去施展,难怪他要发出如此沉痛的感叹了:“为什么天才的河流难得冲破堤岸,难得成为汹涌澎湃的洪水”,“其原因就在于,两岸住的是沉着冷静、深思熟虑的老爷,他们担心自己花园中的亭榭、郁金香花圃以及菜园会被洪水冲毁,所以知道及时筑堤挖渠,以防患于未然。”(一七七一年五月二十六日信)。社会容不得天才,容不得维特这个新派人物,这正是当时德国的耻辱。

  五、 《维特》引起的争议

  对于《维特》的争论,实际上还在小说正式面世之前就已开始了。首先让我们来听一听小说所涉及的两位当事人的反应。一七七四年小说正式推向市场之前,歌德从印刷厂拿到第一批样书之后,立即分别给夏绿蒂和凯斯特纳各寄了一本去。歌德在给绿蒂的信中,希望她好好招待一个很像他的朋友——“他的名字叫维特”。绿蒂读了小说深受感动,勾起了她对往事的甜蜜的回忆,凯斯特纳则怒不可遏。他给歌德的信中说,维特像现在这个样子,他感到很不是滋味,并责备歌德没有良心,肆意糟蹋了“那些现实中的人”,歌德“借用了他们性格特征的人”。

  凯斯特纳的信歌德难以理解,也使他感到震惊。他给朋友造成了痛苦,使他心里很不安,就给凯斯特纳夫妇写了一封既是安抚、又是辩解的信,歌德深信,结果将证明凯斯特纳的担心是“过分夸张了”,他认为“小说中事实和虚构的掺和是无害的”。

  《维特》面世后所引起的轰动是空前的,歌德一举成了当时文坛上最最耀眼的星星。人们创作了大量诗文和歌曲献给维特,报刊上发表大量评论文章,人们通信中谈得最多的也是这部小说。这时凯斯特纳也不得不承认,小说毕竟是小说。几个月后,一七七五年初,《维特》的第一个法文译本出版了,紧接着又出版了多个译本,一向傲慢的法国人也给予这位卢梭的门徒以热情的欢迎和衷心的敬意。随后各种欧洲文字的译本迅速出现。在战场上善于呼风唤雨的拿破仑皇帝竟把《维特》读了七遍之多,远征埃及途中还带着这本小说。狂飙突进运动作家对《维特》表示热烈欢迎。诗人舒巴特读了《维特》“心都溶化了,胸口怦怦直跳,狂喜而痛苦的泪水嘀嘀嗒嗒直流”,他劝读者“自己买一本《维特》来读,并要用心来读”!他自己“宁肯终生穷困,一辈子睡干草,饮清水,吃树根,也要来体验一下这位多情善感的作家的心曲。”海因泽和克劳迪乌斯对此也有同感,伦茨、克林格、瓦格纳、毕尔格等作家也热情地对小说加以赞扬。席勒深刻地分析了维特的悲剧,他说:“一个人物以热烈的感情拥抱一个理想,并且逃避现实,以便追求非现实的无限;他不断地在他身外寻求他永远在他自己的天性中所破坏的东西;他觉得他自己的梦想才是唯一现实的东西,他自己的经验无非是永久的束缚;他把自己的存在看作是束缚,应当把它粉碎,以便深入绝对的现实。”席勒接着写道:

  有趣味的是看到,凡是滋养感伤性格的东西是以怎样愉快的本能聚集在维特身上: 狂热然而不幸的爱情,对自然美的敏感,宗教的情操,哲学沉思的精神,最后为了不忘掉任何一点,还有莪相的阴暗、混沌和忧郁的世界。如果再加上,外部世界在这个苦痛的人看来是怎样不亲切,甚至是怎样敌对,他周围的一切事物怎样联合起来要把他赶回他的理想世界,那末我们就看不出这样一个性格有任何可能性从这个圈子里把自己挽救出来。

  威廉·冯·洪堡一七八九年五月三十日给他的未婚妻卡罗琳娜·冯·达赫勒登的信中说,一天晚上他在朋友桌上看到《维特》,一拿起来便放不下手,一口气读到天亮。信中他除对小说的内容和思想赞不绝口外,还特别赞扬小说的“语言是如此真实,如此朴实,如此感人,如此让人着迷。”

  启蒙运动作家,如莱辛、克洛普施托克、维兰德等文坛宿将一方面赞扬歌德的才能,但由于浸透着狂飙突进精神的《维特》体现了与启蒙运动不同的世界观与美学理想,所以启蒙运动作家对《维特》也多有责难。莱辛于一七七四年十月二十六日给约·埃申堡的信中认为,小说应该有个“简短而冷静的结束语”,指出让维特自杀是个“下策”,会对青年人产生有害的影响,并认为最后应加上个短短的尾声,而且“越写得愤世嫉俗越好”。

  对《维特》的激烈反对和恶毒攻讦主要来自封建统治者和道貌岸然的天主教会。封建统治者把《维特》视作“淫书”,诅咒小说的作者“该遭天雷轰”。当时德国的一些邦国对《维特》下了禁令,如在莱比锡,书尚未印出就遭禁止,说《维特》在为自杀行为辩护,并鼓励自杀,会导致青年人,尤其是弱女子的堕落,市议会还规定,对有这本书的人要课以十六个塔勒的罚金。在意大利的米兰,小说一出版就立即被没收并加以销毁。丹麦政府认为,《维特》是一本邪恶的书,它不仅危害基督教,而且也危及市民优良的道德风尚,因而于一七七六年也把《维特》列为禁书。汉堡主教戈茨认为,《维特》挖掉了全部道德的根基,美化通奸与自杀,他要求“彻底根除这部广为流传的毒草”。英国德比郡主教勃里斯托勋爵一七九七年在耶拿会见歌德时,骂《维特》“是一部极不道德的该受天谴的书”,责备歌德不该用这样的书来引诱人去自杀。歌德当即给予迎头痛击:

  ……世间有些大人物用大笔一挥就把十万人送到战场,其中就有八万人断送了性命,要他们互相怂恿杀人放火和劫掠。你对这种大人物该怎么说呢?在看到这些残暴行为之后,你却感谢上帝,唱起《颂圣诗》来。你还用地狱惩罚的恐怖来说教,把你的教区里孱弱可怜的人们折磨到精神失常,终于关进疯人院去过一辈子愁惨生活!还不仅此,你还用你们的违反理性的传统教义,在你的基督教听众灵魂里播下怀疑的种子来毒害他们,迫使这些摇摆不定的灵魂堕入迷途,除了死以外找不到出路!对于这一切,你对自己该怎么说,你该受什么惩罚呢?现在你却把一个作家拖来盘问,想对一部被某些心地偏狭的人曲解了的作品横加斥责,而这部作品至多也不过使这个世界甩脱十来个毫无用处的蠢人,他们没有更好的事可做,只好自己吹熄生命的残焰。……

  《维特》问世以后,各种改编本、抄袭本、仿制本、讽刺摹拟本大量涌现。最为可笑的是德国作家克·弗·尼柯莱写了一本《少年维特之欢乐》的书,书中主人公用灌了鸡血的手枪自杀,虽然血流满面,却并未丧命,绿蒂感动之下便与他结成眷属。歌德在书信中和一些短诗中表达了他对此公的恼怒。

  歌德“像鹈鹕一样,用自己的心血哺育了”《维特》之后,像是在神父面前作了一次忏悔,了却了一段情缘,把自己“从暴风雨似的心境中拯救出来”,感到心情轻松、自由和宁静。《维特》的作者歌德此时名扬四海,年轻的魏玛公国的卡尔·奥古斯特公爵慕名派宫廷侍从把他请去,二十六岁的歌德于一七七五年十一月七日到达魏玛,进入公爵的母亲安娜·阿玛莉娅创建的“缪斯宫廷”,开始了他生活中的新旅程。此后歌德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起了重大变化,不再一味听凭感情的宣泄,而是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榜样,追求宁静、纯朴,主张感情和理智、理想与现实、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实现古典人道主义理想。

  六、 圆 梦

  《维特》的中译本,除郭沫若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外,近年来又陆续出了若干种译本,我因何还要重译?对此似有稍加说明之必要。对于外国文学名著,我认为应允许有多种译本并存。由于译者的个性、爱好、气质、修养、经历不同,以及各个译者中外文水平的高低有别,译本的风格就会有很大差异,其中有的译本有可能与原作的风格较为接近,多种译本并存,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经过读者的选择、评判,优胜劣汰,必然会筛选出一种或数种最佳译品来,这对我们正确理解原作,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文学翻译事业是有益的。当然,这里所说的是严肃认真的翻译,至于那种纯粹着眼于金钱或别的目的而进行的草率的重译,则又当别论。说到我自己,我与《维特》的结识时间已经很长了。早在大学期间,我就十分喜爱《维特》,不仅赞叹小说所表达的时代精神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着迷于它精湛的艺术技巧。歌德采用书信体裁,以内心独白的形式,让维特在读者面前,在自己的灵魂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把自己的忧郁、痛苦、挫折、希望与抱负一股脑儿宣泄出来,坦诚地表露自己的颂扬与批评、反抗与退缩,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心理倾诉小说,在德国文学史上开了先河。小说在结构上也很有特色,一封封书信可分可合,合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分开来则是一篇篇优美的散文。每封信或长或短,视内容而定,有抒情,有状物,有写景,有叙事,有议论,或指点江山,谈论艺术,或针砭时弊,抨击社会。下篇中维特走向社会,以求得事业上的发展,这就使主人公开阔了视野,贴近了生活,使他对德国鄙陋的社会环境以及黑暗的封建制度有了更为深切的体验,增添了小说的时代感和社会批判力度。小说基本上是维特自己同自己的对话,书中所叙述的一切我们都是通过维特的视角才了解到的,但下篇中插入“编者致读者”,以这种方式交待了维特自杀前的情况,他的思想活动和难以解脱的内心矛盾,并把维特的若干信件和便条等材料串连起来。这样不但使小说在形式上有了变化,使书信体小说的结构翻出新意,更主要的是为读者进一步了解维特提供了一个视角,即作者视角。小说总的风格是情调忧郁而充满诗情画意,文字极为优美,富有韵律感。这里有缠绵悱恻的恋情和甜蜜温馨的生活场景,又有喜笑怒骂和冷嘲热讽的革命性描绘。特别令我陶醉的,是小说中对大自然的出色描绘。在歌德笔下大自然仿佛是有知的,它随维特心情的变化而变幻自己的色彩和风格,它时而和煦温暖,妩媚动人,时而粗犷狂暴、寒气逼人;时而欢快明朗,时而忧伤昏暗,它是主人公心灵的一面镜子。我还记得在北京大学学习时,初夏时分躺在未名湖畔的草坪上诵读《维特》的情景,当我读到“我整个灵魂都充满了奇妙的欢快……”这封信时(一七七一年五月十日),自己心里也充满了一种奇妙的感觉,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生出无比的亲切感;当我读到阴郁、悲壮的莪相诗歌以及描写山洪暴发的场景时,心中也起了寒栗。那时候我就萌生了翻译《维特》的愿望。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由于种种原因,心中的夙愿一直未得实现。这次应译林之约,重译《维特》,终于圆了青年时代的梦。翻译的时候,我竭力捕捉原作的风格,想尽可能地再现原文忧伤、典雅、流畅优美、激情澎湃、诗意浓郁的特点,在译文的遣字造句方面颇费了一些斟酌,有不少书信我是把它作为散文诗来译的。

  郭老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卷首刊有《绿蒂与维特》一诗: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

  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

  这是我们人性中之至圣至神;

  啊,怎样从此中有惨痛飞迸!

  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

  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名闻;

  你看呀,他出穴的精魂正在向你目语:

  请做个堂堂男子罢,不要步我后尘。

  有人问,近年出的其他几种《维特》的译本怎么都没有这首诗?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维特》的初版并没有卷首诗,一七七五年出第2版时歌德才分别于上、下篇之首各加了一首主题诗,郭老所译卷首诗的前四句置于上篇卷首,后四句放在下篇之前。但后来的版本中这两首诗没有再用,据现在的版本,拙译《维特》上、下篇卷首也都未加题诗。

  关于小说书名的原文,现在一般都写作《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但也有个别版本Werther之后还加有一个s,即《Die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后者是歌德青年时代的写法,歌德晚年对于人名第二格的书写喜采用现代德语弱变化的形式,即人名后面不加s。小说一八二四年的版本,歌德就把Werther后面的s去掉了,拙译所据版本原名就是采用歌德晚年的用法,Werther后面未加s。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五):不想让烦恼杀死你

  写书评还是需要感触的,不想纯粹为了写而写,总是需要有些共鸣才能有回响。

  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个懒于思考的人,及时文字让我有了想说的语言,可是那些乱七八糟的思想总是需要在脑海中被训练一遍才能出现在这世界上。只因为怕被世人吐槽,被自己唾弃。

  偶然情况下在图书馆得到这本书,一直久仰过作者和这本书的大名,经典还是经得过时间的洗礼。

  维特。。。如果没有遇见过绿蒂,或者他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心愿结束自己的生命吧。在外界看来,如果维特能够安分守己,好好做一份正经的工作,依靠着父亲的遗产过着平静的日子,也许,他会顺利的过上让好多人都觉得“精彩又有益”的日子。可是他偏偏拥有太多不能存活在那个社会的思想,一心只想着自己理想,却让自己活在了社会之外,慢慢地,他被人们抛弃,被社会抛弃,被自己抛弃,直至死亡或许都解决不了那些难题,唤不起谁的怜悯。他,很可怜。

  为什么上天又会安排他遇上绿蒂,结为知己,更让他从她身上看到自己太多的悲哀,他不得不爱上她,他一心一意以为有了她,即使在真实难以存活,起码在心灵世界里,他还是可以感受到温暖的,暂时离开孤独。可是老天不会让他如此幸运,老天希望他能成长为更加强大,所以他必须面对考验——绿蒂已经嫁为人妻的事实,于是他决心去从事业中找寻力量,可是他太过感性,现实又太过理性,于是他不由自主地回到一心属于他的心灵世界,可是这些都无法实现,他挣扎过,努力过,可是最后还是崩溃了,他不得不以死来解脱这缰绳,希望一个痛快,希望能活在心灵伴侣的心中,但是,他实现了吗?是以他想要的那种方式存活吗?我不知道。

  最后,歌德的故事很不错,翻译者的翻译诗意太盛了,让人读起来有点拗口。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六):维特与常人之间只差一个小孩子。

  维特的身上带有一种孩童般的直率和热情。我想了想,这也正是德国狂飙突进时期所提倡的“返回自然”的一种映射,歌德在创作此书时,一方面任凭他“内部自然的特性自由无碍地发挥出来,一方面听凭外界的自然的特质”给予他的影响。他认为“唯有自然才是无穷丰富的,唯有自然才能造就伟大的艺术家”。在读这篇小说之前,在我的心中也萌发出一种观念:我认为人的人性要任其自然流露,事态的进程要任其自然发展,这世上所有的物,事和情感都无法强求,我们只需把握住它们最本真的一面。

  查阅了许多关于此书的背景资料,越发不敢轻易动笔写它的读后感。怀着一种虔诚的学习心态来看,虽然此书已过目,但我对它的了解真得不及它自身的百分之一。那么抛开深奥的不谈,其实书中很多情节碎片单独拿出阅读的话,是可以看到当下我们所处生活的影子的。

  书篇开端的维特是我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有一颗懂得如何洞察人事但又不失热情纯真的心。他的才华和学识并没有让他成为一个呆板生硬的人,相反的,他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当代人普遍缺失的——随时随地将自己与周围的事物融为一体,不论是一花一草,一房一树,在他心中都是充满生气的。维特在写给威廉的书信中也自悟到这点:“所到之处都成为了我的伊甸园”。我很遗憾地说出,在我眼里他对生活的热爱甚至过于夸张。

  维特爱憎分明,在当时如此重视阶级地位的德国,他却对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异熟视无睹。维特在书信中多次提到他对那些装模作样降贵纡尊的人的厌恶,在他的心里,他更愿意同天真的小孩子以及淳朴的乡村人交往。“亲爱的威廉,在这个世界上同我的心挨得最近的便是孩子。”他如是说到,这也又一次印实了他的感性中带有童真的热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他缺少理性的一面。年轻时的歌德主张的“自然”观念大概与维特的这种性格有所相似,直到后来,歌德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他追求宁静、淳朴,主张感情和理智、理想与现实、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实现古典人道主义理想。

  令我心生诧异的是,当维特得知那位青年农民因爱生恨杀死了女东家再雇的一名长工时,他没有表示出丝毫的谴责,反而感叹“这样的爱情,这样的忠诚,这样的激情绝非文学的虚构。”我不禁思考,人的欲望的表露真的全部是邪恶的吗?我们更多的用理性来评判一个行为而非感情,我们所受的教育和我们“自以为是”的教养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大脑里。我们受到它的操控以至于无法看到人性里最本真一面的自然表达。但维特没有,他看到了,在他眼里“杀人”不是一种罪恶,而是青年对他纯真爱情真实流露的一种行为...维特和世人站在两种极端,过于感性和过于理性本身就是对立的存在。这是矛盾,而非对错。

  关于维特的爱情,最令我动容的是这句话:“从这时起,日月星辰任其悄悄地又升又落,我却不知白天和黑夜,我周围的整个世界都消失了。”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七):少年维特的悲剧。

  是什么造成了他的悲剧?

  1.爱错人。不是说他爱的人不值得他爱,而是为什么他偏偏爱上了和别人订了婚的姑娘?爱上了,知道他是和别人订了婚的,自己与她不会有未来,那为什么不快些逃走?他们灵魂相同,也曾度过快乐的时光,但这姑娘却又偏偏做不到为了他而离开自己的未婚夫。(会不会有时代原因?比如女子不能主动提出离婚什么的?)这列车原本开向的就是深渊。

  当然我所说的反问句,对于处于热情之中的人来说自然是耳旁风,更何况是维特这位会发出“我爱她爱得如此深切,如此忘情,如此情意缱绻,除了她我什么也不了解,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有!”感慨的少年?——他重视爱情甚于一切。就连日常生活中的人,也很难做到吧,我也是。并不是说这样的热情是好或者坏,只是如果你选择这样,那就意味着你必须承担随之而来的结果(或后果),没什么可抱怨,这路是你自己选的。

  2.时代和社会。维特有能力,但是那个时代的人崇尚的是金钱、地位而非精神方面的充实。所以维特和他的上司无法共存,而因为上司对他成果的各种反对,导致了他没法使自己沉浸在工作中去,也就丧失了遗忘绿蒂的机会。(读完全文看译者序的时候,发现了相似的感慨,也借此精简了部分言语。)

  3.维特本人的性格。就如同绿蒂所说:“您要有节制”。维特太容易走入极端。

  看完这本书感觉还是挺震撼的。毕竟,这感情确实很纯洁,也很疯狂,就像长工对他主人的爱一样……

  维特呢,明知自己的感情最终是无果,但还是毅然决然陷了下去,并在大部分时间保持了道德的高尚,最终还为了维护道德而毁灭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八):写给心爱的芳芳

  1. 所谓心情不佳正是对于我们自己身份不配而内心感到沮丧以及对我们自己感到不满的表现,而这种不满又总是同被愚蠢的虚荣心煽动起来的妒忌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看到幸福的人,而我们却偏要让他们不幸,这是最让人不能忍受的。——绿蒂

  2. 对什么事都那么投入,这样会毁了自己的!

  3. 世上的事归根到底还不统统都是毫无价值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一个人只是为别人而去拼命追名逐利,而没有他自己的激情,没有他自己的需要,那么,此人便是傻瓜。

  4.我们想象力受到天性的激发,又受到诗歌中奇妙的幻想的熏陶,往往臆造出一系列高大的人物形象来,而我们自己是最底下的,似乎除了我们,一切都美好无比,别人都比自己完美。这种想法是十分自然的。我们常常感觉到自己缺少某些东西,并觉得别人所具有的,正是我们身上所缺的,此外我们还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统统给了别人,还赋予他们某种理想的怡然自得的情绪。于是。幸运者便完美无缺了,实际上只是我们自己臆想的产儿。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九):只是一些摘写笔记罢了,我不能说,不能做。

  1. 多数人为了生计,干活耗去了大部分时间,剩下的一点儿业余时间却令他们犯了闲愁,非得挖空心思、想方设法把它打发掉。

  2. 满腹经纶的各级教师都一致认为,孩子们并不懂得他们所欲为何;成人也同孩子一样在这个地球上到处磕磕绊绊,劳碌奔忙,既不知道自己来自何处,欲往何方,办事也无真正的意向,只好成为饼干、糕点和桦树条的奴隶[11]:这些谁也不愿相信,然而我却觉得,这是一目了然的。

  3. 但愿我在那里留连忘返!——我急忙赶去,去而复返,我所希冀的,全没有发现。哦,对远方的希冀犹如对未来的憧憬!一个巨大、朦胧的东西在我们的心灵之前,我们的感觉犹如我们的眼睛,在这朦胧的整体里变得模糊一片,啊,我们渴望奉献出整个身心,让那唯一伟大而美好的感情所获得的种种欢乐来充实我们的心灵。——啊,倘若我们急忙赶去,倘若“那儿”变成了“这儿”,那么这一切又将依然照旧,我们依然贫穷,依然受着束缚,我们的灵魂依然渴望吸吮那业已弥散的甘露。

  4. 我好高兴呀,我的心能感受到一个人将他自己培植的卷心菜端上餐桌时的那分朴素无邪的欢乐,而且不仅仅是卷心菜,得以品味的还有那些美好的日子:他栽种秧苗的那个美丽的清晨,他洒水浇灌的那些可爱的黄昏——所有这些,他在一瞬间又重新得到享受,因为他曾为其不断生长而感到快乐。

  a. (为自己所设计的东西有价值而感到快乐,为所努力让家人快乐而快乐。)

  5. 我生平最讨厌的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相互折磨,尤其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本可以胸怀坦荡地尽情欢乐,可是他们却彼此拿一些无聊的蠢事把为时不多的几天好日子都糟蹋掉,等意识到浪费的光阴已经无法弥补时,已经太晚了

  6. 恶劣情绪既害自己,又害亲人,所以称它为罪恶是恰当的。我们不能使彼此幸福,难道这还不够,还非得互相抢夺各自心里间或所得到的那点快乐不成?请您告诉我,有没有这样的人,他情绪恶劣,却能将它藏于心中独自承受,而不破坏周围的快乐气氛?或者这样说吧,所谓心情不佳正是对于我们自己身份不配而内心感到沮丧以及对我们自己感到不满的表现,而这种不满又总是同被愚蠢的虚荣心煽动起来的妒忌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看到幸福的人,而我们却偏要让他们不幸,这是最让人不能忍受的。”——

  7. 世上任何馈赠和美意都无法补偿我们自身片刻的欢乐——那被我们的暴君不自在的妒忌心所败坏的片刻的欢乐

  8. 但愿我们天天对自己说:你能为朋友所做的最好的事,莫过于让他们获得快乐,增加他们的幸福,并同他们一起分享。倘若他们的灵魂为一种胆怯的激情所折磨,为苦闷所纷扰,你能不能给予他们一丁点慰藉?

  9. 倘若你曾葬送了一位姑娘的青春年华,而她后来得了最可怕的致命的病,奄奄一息地躺着,眼望天空,不省人事,惨白的额头上虚汗直冒,而这时你像个被诅咒的人站在她的床前,心里感到,你即使竭尽所能,也已无济于事,恐惧撕裂着你的心肺,只要能给这位行将命赴黄泉的姑娘注入一滴力量、一星勇气,即使付出一切,你也在所不惜。

  10. 某些行为的发生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其本身总是一种罪恶。

  11. 倘若我们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一切

  12. 唯有我的心才为我所独有。

  a. Notes: 1) 可是谁能看到你的心,你又愿意让谁看到。

  13. 我可以披露真情吗?为什么不可以,威廉?她跟我在一起会比跟他在一起更幸福!哦,他不是能够满足她的全部心愿的人。他缺乏某种感情,缺乏……随你怎么想吧;在读到一本心爱的书中的某一处——哦——我和绿蒂就会有一种心灵的交融,而他的心却不会有共鸣;更有许许多多次,当我们说出对某个人的行为的看法时,情况也是如此。亲爱的威廉!——虽然他实心实意地爱她,但是这样的爱当之有愧

  a. Notes: 1) 维特,这是你自己得臆想,不是她所想

  14. 一切都变了!一切,一切都成了过眼烟云!昨日世界的踪影已经全然无存,我那时激荡的感情亦已消逝。我觉得就像是一个幽灵回到了已遭焚毁的宫堡——他当年身为显赫的侯爵时建造了这座宫堡,并把它装饰得金碧辉煌,临终时满怀希望留给了他的爱子,可是现在宫堡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15. 这也是你朋友的故事啊

  a. Notes: 1) 维特你是因为这个青年农民故事使你没有了表白得勇气吗? 2) 维特是因为这个故事使你没有了表白得勇气吗?

  . 就不能缓和多一些陪伴吗?非要决绝。

  c. 你自己不也是这样做的吗。

  16. 天上的上帝啊,人只有在获得理智以前或者丧失理智以后才能幸福(觉得最快乐),难道这就是你安排给人的命运?

  17. 我现在坐在这里像个老太婆,从篱笆上拣些柴火,挨门逐户讨些面包,好让行将就木的、毫无乐趣的生活再苟延片刻,轻快一时。

  18. 她对她所担心的事,终于做出了抉择,而且是以她既不能预料、又无法担心的方式做出抉择的。她的天性本来一向是和悦温顺的,居然也火急火燎了;徘徊瞻顾,百感交集扰乱了她美丽的心灵。她胸中感受到的是维特拥抱时的烈火?是对他举止放肆的不满?是她将自己眼前的处境与过去那些自由自在、天真无邪和自信不疑的日子相比而生出的恼怒

  19. 她能指望她丈夫会完全从好的方面来看待她,不带任何成见地容纳她吗?她能希望她丈夫愿意洞察她的灵魂吗?还有,她在她丈夫面前从来都是光明磊落、问心无愧的,像水晶一样透明,她从未对他,也不可能对他隐讳自己的任何感情,现在她难道能对他装假?她左右为难,忧虑重重,处境十分尴尬;她的思想一再回到维特身上——她失去了维特,她舍不得他,可惜又必须丢开他;而他一旦失去了她,他就什么都没有了。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十):摘录

  ·那些以为必须远离群氓以维护自己尊严的人,同那些因为怕吃败仗、所以见了敌人就躲起来的胆小鬼一样,应该受到谴责。

  ·成人也同孩子一样在这个地球上到处磕磕绊绊,劳碌奔忙,既不知道自己来自何方,欲往何方,办事也无真正的意向,只好成为饼干、糕点和桦树条的奴隶。(昔日的豪言壮语被生活的苦难消磨殆尽)

  ·这样的人在他们狭窄的生活圈子里过得快快活活,泰然自若,一天天凑合过去,看见树叶落了,心里只想到冬天来了。

  ·倘若我们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一切。(此处指维特缺少某种可以使他为之投入的东西,无论是艺术、工作,还是一个相亲的人,也就是说他失去了自我。)

  ·人有闯荡世界、搞出新发现,以及遨游四方等种种欲望,也想到过人由于有了内心的本能冲动,于是便甘心情愿地局限在狭小的天地里,按习惯行事,对周围事物也不再去操那份闲心。

  ·我最喜欢的作家应是这样的:在他的作品中重新找到我的世界,他作品中描写的事情就像发生在我周围一般,并觉得他的故事亲切有趣,宛如自己家里的生活,它虽然不是天堂,可以总的来说却是一个无法言表的幸福源泉。

  ·使我的生活活跃起来的酵母没有了;使我深夜里仍然精神饱满的魅力消失了;早晨把我从沉睡中唤醒的诱惑力也荡然无存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