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结婚话语权》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结婚话语权》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10 21: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结婚话语权》经典读后感10篇

  《结婚话语权》是一本由黄梅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一):生的执念

  人生下来就在排队等死。至于死神什么时候光顾却是未知数。一个身患重病被死神之手扼住脖子女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前尘后世?也许可以像加缪笔下的默尔索(《局外人》)一样回忆中度过困顿光阴,也可以如同博尔赫斯笔下的赫拉迪克(《秘密奇迹》)被执行死刑之前依托记忆力量生命的指针短暂长久地停滞在一点。

  在死亡临近的恐惧中,回首往事总是不可避免,将过去慢慢反刍,仿佛惟其如此才能让那些过往的爱与痛,得与失凡此种种在心里得到最好的安置。这本《结婚话语权》字里行间不厌其详的叙述有意无意让人觉得它不是文学再创作,这只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是她的回忆录,是她过去日子流水账。文中记述了她自恃傲然的求学经历,身处他乡的艰苦生活,异国的爱恋和一场失败婚姻,对自己的病痛倒是着墨不多。

  一个喜欢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许多头衔的人终究会为这些头衔所累。这个女人一生都活在自己给自己套上的枷锁里。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头衔,放在另外一种语境里可能毫无意义,甚至换不来就业机会和体面的生活。一个只身赴德国留学的女人,在异国他乡的街头,大概除了这点虚妄的头衔,再也没有什么可兹证明自己存在东西,所以尽管虚妄,她还是固守着自己所认为的尊严。因此,她的爱情起初就是不对等的,她一直有所顾忌,她放不开自己。她的那些固执的、没有道理坚持让她注定无法真正融入到德国的生活。掌握了一门外语也不必然意味着就深谙了另一种文化,何况他和她是在那么殊异的背景下长大,所以她的跨国婚姻只不过基于误解而成,又基于误解而散。最初的恋爱时光,彼此之间隔着朦胧的面纱,她说她许是因为对于会弹钢琴男人抱着莫名的幻想才促成的这段婚姻,难道他不是基于对东方女人的种种幻想而成全的她?最初的误解带有浪漫主义色彩,那么最终的误解就出于真正的差异。如果按照米兰·昆德拉的方式,也可以给他们编一本厚厚的误解词典。所有的任性妄为都要付出代价。她的代价是,婚姻破裂,她为另外一个男人生下一个孩子却遭到对方抛弃。在生活接连的打击之后,接到癌症诊断书无疑是雪上加霜

  此时,这个女人怀着对婚姻的挫败感,怀着对前夫的愧疚,肩负着照顾孩子老人的重担,她别无选择地与病魔抗争,她别无选择地拼命工作,试图用不停息的忙碌时间占满,再无闲暇去顾及死神之手。对生的贪恋让她倔强的活着,让她毫无理由相信她的生命之岛宽阔深远。她这一生虽然一度过着看似令人羡慕漂洋过海的生活,有高学历,嫁过洋老公,还拿到了德国护照,但她的内心实在凄苦。其实,放下过去,才能真正重生。“一翳遮眼,空花乱坠。但离万象,即如如佛。”人有得失之心,才会患得患失,得到时狂喜,失去时伤悲,为一时的失意耿耿于怀。其实,人间的一切,得也未尝得,失也未尝失。对于这个女人来说,她失去了婚姻,但是她赢得了前夫的友谊。作为丈夫,她不能拥有他,但是作为朋友,她将永远拥有他。希望她在继续与死神较量的过程中,能让自己放松一点,给内心一些真正的宁静。《般若心经》上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2014年01月01日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二):异国婚姻里中国玫瑰

  她聪明,自强,好胜。十六岁考上北京大学,23岁研究生毕业,接着只身去德国读艺术史的博士,那时候德语都说的不怎么利落,过几年又高分通过了博士论文。结婚离婚得癌症,徒步走了几千公里,现在还活着。这种经历,任谁听了都不免啧啧赞叹一番。毕竟那一代60年代生人的女性,这算得上是相当彪悍的人生。

  她的爱情与婚姻在那个时候也算是标新立异,她去了德国,爱上了会弹钢琴的吉姆,跟他谈恋爱,结婚,一同骑车去远足,骑到屁股上起茧子。一个还在读博士的娇小中国太太,读的还是传言毕业就失业的专业。没有收入,没有孩子,一切都靠德国丈夫养着。本来事情如果顺利进行下去,这是个旅居德国的中国阔太太的甜蜜人生,但她却执意要生一个孩子,还要生一个纯种的中国孩子,这必然导致了偶然事件发生。她有了一个中国情人,她生了一个中国男孩,她和德国丈夫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她还得了癌症。当然有人说她是自作自受,赔了夫人又折兵。可无奈吉姆是个死心眼,依然对她好,还对她儿子好。我妈听了这个故事说,外国人真奇怪,居然还那么死心塌地的对待前妻外遇生出的孩子,还无微不至的照顾得了癌症的前妻。我想,也许这是德国人的心态,或者说是吉姆个人的心态:即使这个女人有了中国情人还为他生了孩子,但她毕竟是个母亲,还是我曾经爱过的女人。所以,我也应该爱她的孩子,而这种爱是无条件的。照片上的吉姆和坦坦笑的很甜,坦坦爱他念他甚于自己的亲生父亲,多矛盾关系啊,却又那么真实

  我妈很保守,她总说,那个年代外嫁的女人,多多少少有些浪。我却很欣赏书里的梅林,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让她多少也有了不一样的韵味,但骨子里却还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一套。20多岁时,为了融进德国,疏离了中国文化,但三十多岁,却又心心念念的想亲着中国,心心念念想有个归属感。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女人都这样,到了一定的年纪,会渴望着那种家的安定。我只知道我喜欢最后画她的那幅画,前面是个穿旗袍的她,典型的中国传统女子,温良恭俭让。后边是她裸体的背影,白净丰腴,典型的欧洲人体画。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她拼在一块儿,让人浮想联翩:这是一个有着怎样丰富坚强的女子啊,经历了人生的波折,依然如同玫瑰般灿烂绽放。

  有时候,女人,真的比男人更坚强。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三):生命里的错过

  女人,往往冲动而感性,有时候因为一个念头转不过来弯就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而往往时间不给人踏上回头路的机会,错过的也就错过,当再次回首的时候,不得已的苦笑一下当时的自己,然后继续向前。前途茫茫,又谁知道一时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篇章。情感的选择,婚姻的选择,所有的话语都通过这本书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一段最真实的中德之恋,一段回不去的婚姻,一段濒临死亡的经历。真正在死亡来临的时候,你才会知道自己有多落弱,你才知道你身边的他是否是真的在乎你,你才知道当年想想的执手一生是多么年轻才会有的奢望。梅林得了癌症躺在病床里,吉姆在她床边呜呜的哭着,断断续续的说着,梅,林,你醒来了,我以为你会死……于是梅林一下子气氛直往上涌,这个笨蛋吉姆怎么就这么不会说话,她怎么能死,怎么舍得死,儿子还那么小呢,她若是走了,儿子怎么办?

  当年的梅林也曾遇到了喜欢的男生,遇到了为她谈钢琴男子。她觉得她自己不会弹琴,所以遇到的那个人就一定要会谈钢琴,吉姆刚好也会,只是他从来没有说过钢琴曲子是为她而弹的。梅林有着留学生有的美好品质和外形,让吉姆的妈妈家人很喜欢,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而吉姆也很疼她,只是他有着当地人固有的思想。一场经济危机,让她们的婚姻出现了裂痕,直至破碎。梅林这傻女人,从此带着孩子独自生活着,直到病魔悄然来袭。

  婚姻的失败有时候并不能说两个人中是谁不好,只是少了解释,多了怀疑。独自在异乡,她为爱而留。而他却以为他是为了他的钱,为了绿卡。她想要孩子,他却认为孩子眼皮随他们的话一定很丑。她说他不好好工作,他却说她只靠他养活……问题一旦开始却不及时解决的话,婚姻也就岌岌可危了。即便有过美好的回忆,也挡不住现实伤害失望,让不经意言语带上了毒药,不离开就无法生活。至此,两两相忘。多年之后,吉姆也已经成熟,他忏悔似的说着是他不好,可是错过的那么些年已经无法再回来。一步错,终成后悔。

  人生匆匆而过,总有一些事情回头想想似乎换种做法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了。婚姻更是让人慎重的地方,背负情感和责任,那些话语权都留给在经历的人诉说。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四):却顾所来径

  却顾所来径

  《结婚话语权》的篇幅不长,不足两百页。小小一本书,很快便可看完。翻来简易,却大约涵盖了作者二十年的光阴记忆。这二十年间的历程,皆为平常人事,掩卷回顾,却件件波澜壮阔:名校毕业、出国留学、结婚离异、罹患绝症、生子创业。每一桩单独拎出来,都值得铺陈一番,成为一幅浓墨重彩的大画。而作者只是寥寥数笔,轻轻带过,充满了回望的言简意赅与点到即止。

  我更愿意把它作为一部百分百的自传来读,虽然书的扉页声明依照作者的经历进行了文学整理,但我想所谓的整理也许更多是指替换了人物的姓名而已。支持我这个感受的一大论据在于:通篇都是旁观者笔调的行文里,会有梅林的心理描述及分析,而其他出场人物,则几乎没有此类笔墨。由此,在我看来,这所谓的“结婚话语权”问题,也更多是从梅林角度出发得到的领悟。

  回到本书的题目来 – 结婚话语权。这个“结婚”是动词还是名词还是两者兼有呢?如果是动词,仅指两人结婚这一事实。如果是名词,似乎就能涵盖婚后生活中的话语权。而如果是两者兼而有之,在我看来,倒不如选择“婚姻话语权”来得更准确。作者应该不仅仅是要表达在结婚这件事情上究竟是梅林还是吉姆更有话语权的吧?如果是,这也是个无解的题目。是梅林?还是吉姆?如果说是梅林,但梅林其实一直在等待吉姆的求婚。如果说是吉姆,其实他除了选择求婚似乎也只剩下他妈妈点明的“如果没有婚姻的承诺,梅林会跑掉”的局面。所以表面看来拥有主动权的吉姆也受制于人,而似乎被动等待的梅林同时也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至少是跑掉。这也许是梅林的中式婚恋观(毛主席教导我们“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与吉姆的“轻喜剧”式性格(两人第一次一起过夜时吉姆若无其事取出安全套并嬉笑着回答梅林自己和二十个女人睡过觉)的一种矛盾。也许将这种矛盾归为“文化差异”是一种很轻松也很理所当然的做法,但这种所谓的文化差异与其说更多地存在于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倒不如说是更广泛地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恋爱更多是一种人际关系,而婚姻更多是一种社会关系。两者有交叉,有时也有逻辑关系。但并不总是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在近代文明里,人们更愿意相信、可能事实上的确也更普遍地看到了爱情导致婚姻的模式。但婚恋,自始至今,从来就没有只是这一种模式。如果是,也就没必要倡导、追求、乃至推崇了。当然,它是好的。但它好并不意味着非它就是坏的。非它可以是不好的,也可以是不坏的。追求好无可非议,也的确是更符合人性的一种选择。所以在我看来,在结婚这件事情上,梅林和吉姆并不存在什么话语权的问题,两人的选择不同罢了。梅林的选择更多的可以理解为:我要结婚。而吉姆的选择,更多的就是:因为你要结婚,而我不想失去你,所以我就结婚。从结果上看,两人的选择是一致的:结婚。但选择的初衷却不同:梅林的选择是婚姻,而吉姆的选择是梅林。两人在离婚时的选择也不同,梅林选择离婚的初衷是“我现在就要一个孩子”,而吉姆的初衷是“我现在不要孩子”。如果没有理解错作者的意思,我决定拿122页的单独成为一个段落的一句话作为论据:决定要孩子,就决定了别无选择地和吉姆离婚。

  也许我关于梅林与吉姆的结合与分手的分析过于主观臆测且武断片面,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我这样擅自揣测当事人的初衷实在是很讨嫌。不过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梅林都是一个尽职尽责优秀妻子。她聪慧美丽勤俭持家、悉心照料丈夫、深得公婆喜欢。吉姆无疑爱梅林。但相爱的两个人最终分手也是事实。这不是孰对孰错能说清的。人生毕竟不是童话,童话也不全都是骗人的。无论如何,都要往前走,哪怕得了癌症,哪怕失去了爱人

  跌倒了谁都会痛,如果不是天生缺失痛感。所以虽然这本书以“结婚话语权”命名,但也许第一篇的《我以为你会死》和末一篇的《活着的样式》才更点题:它谈论的更多的是生以及如何生的问题。如何生?勇敢罢了。正如同序言里作者记忆深刻的来自导师的一句大白话:生命就是这样,想死很容易,跳楼好了!但是活着却难多了!你要思考并决定怎样活着!

  这本书大约就是作者的回顾与思考。人至中年,回头一望。也无风雨也无晴,道是无晴却有晴。多少滋味,寸心自知罢了。

  顺便说一下,本书我最喜欢的一句也是梅林翻来覆去琢磨的文字:个人把世界体系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支点,以便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里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五):你的婚姻话语权是什么样的

  中国人和德国人的婚姻是什么样的?国界的差异会不会让感情最终无从立足?《婚姻话语权》这本书给了一个生动的范本。婚姻是女人一生的大事,每个人都会认真对待,每个人都会希望遇到一生满意的姻缘。而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如此,作为一名有着优秀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北大高材生,作者在中国的经历犹如一个年轻中国人奋斗的范本。而作者对于婚姻的领悟,也和一般人不一样。

  在上世纪的80年代,有过出国经历的人还不多。(我现在都还没有出国,真是惭愧)。而作者携北大留学生的精英身份来到德国,面对了文化差异,生存问题等诸多问题,有穿越了面临死亡带来的恐惧感。在书的最后作者仍然写道,她现在孑然一身的承担着3个家庭的重担,同时坚持这自己自传的写作,而这本书就是她这段独特人生的记录,这是这本书的第一个独特之处。

  打开书的封面,显现在眼前的就是类似德国国旗的封面,显示出中西文化交叉的特色。而这本书拥有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和曾经在80年代红极一时的哲学大师李泽厚的题词。这是又一个特别之处。在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在德国的经历曾经和施罗德当选总理发生过交集。历史和现实如同被折叠的纸片,让人感慨万千。而李泽厚的序更给这本书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将这本书的论点拉入了哲理沉思的高度。这本书虽然是谈婚姻感情,但是提升到了哲学思考的高度。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人的生存本能是怎么回事?繁衍本能又是怎么回事?这本书给人带来了很多思考。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独特,带有很多欧美的语言风格。读起来会觉得大短短的文字有些不习惯,这也是作者的旅欧生涯的一种折射。这种语言风格,也能给人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受。作者敢爱敢恨,孤身在德国漂泊奋斗,但是仍然能够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的热爱和感情,读来让人感佩。

  婚姻的话语权,最终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六):《结婚话语权》引发女性话题

  《结婚话语权》是德籍华人黄梅博士的第一本自传体小说,写作历经5年。雏形以自传形式在欧洲《华商报》连载,引起海外的热烈反响,许多读者觉得连载不过瘾,希望能看到书。然而作者有更高的文学追求,潜心打造又两年,计划将自传打破结构,成就一个系列小说, 展示一位当代女性成长发展的曲折历程。第一部《结婚话语权》由光明日报出版社推出,从立项到上市发行又两年。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作序,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先生也热切推荐。依作者的性格,小说没有按照惯常举办新书发布会,而是悄悄上市,静待读者反应。小说立即引起热销,读者反响热烈。

  本书原名《我以为你会死》,因未获出版总署通过,更名为《结婚话语权》。书中主要写远赴德国留学的梅林和德国白马王子吉姆的故事。异国情调,让两人一见如故。梅林嫁给了吉姆,以为自己也嫁给了德国。她带着中国女子的聪慧深厚的文化底蕴嫁给了条件优越吉姆,她曾经准备用她的一生来使吉姆挺拔,让她永远仰望,让她永远高不可及。但文化差异与中国人的自尊最终使得他们分开了。

  作者的亲身经历映射在小说主人公梅林身上,在异国他乡,历经种种磨难,面对死亡,面对婚姻的破碎,更为致命的是要面对文化的背离。作者并没有煽情控诉,而是深情款款,娓娓道来,却句句钻心,有读者被感动得哭得不能自已。

  各种点评如潮 :“比三毛内敛很多,没有三毛的矫情和自恋。”

  “在小说结构上层层叠叠,迂回曲折不断向前,有杜拉斯的风格。”

  “或许作者是在西方呆久了的缘故,语法习惯,句式结构上中西糅杂,语言上非常值得玩味,反复读来,趣味横生。”

  “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期待的那样,果然’出手就不凡’。”

  作者黄梅16岁上北大,学的是理科。考研的时候,毅然投在李泽厚的门下,从理科转到文科殊为不易,黄梅坚持不动摇,一次就考上了,这让李泽厚也颇感意外,以为她至少要考三年,还未必能考得上。毫无疑问,考上李泽厚的研究生,在那个年代是广大学子最为期待的一件事。后又出国留学,攻读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以最优成绩获得学位后,创业,结婚,生子。在美术界做策展人,颇有影响力,两个大型展览,都是美术界从所未有的展览。人过中年,偶然回望,发现自己做想做的却是小说家。潜心写作,历经9年乃出版第一本小说,有读者评论:作者的文笔极佳,好到让人无法相信是第一次写书的人。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七):异国婚姻里的爱恨与生死

  婚姻,有的人将其定义为坟墓,有的人将其比喻成围城,究竟什么婚姻,我想每个已婚者都会有不同的释义吧。在婚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经营婚姻,好的婚姻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坏的婚姻会使我们丧失什么,婚姻像是一部厚厚的禅学书,在我们每次入定后细细品读,总会有另一番遍及爱恨与生死的感悟,总会勾起婚礼仪式上神父的起誓宣言。翻开这本《结婚话语权》,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些难以名状的痛,因为在封面上密密麻麻记载着关于死亡的字眼,足以让读者黯然神伤,但是心中满是祈愿,希望一切都好,一切都好起来。

  作者黄梅写的就是自己的故事。千禧年零时钟声刚刚响过,全世界的人们还沉浸在无尽的欢乐中,但是梅林快乐不起来,因为她患了直肠癌晚期。其实,她完全也可以快乐的,但这快乐是别人感受不到的。当她处于长时间昏迷,梦中的死神多次催促她,就在她即将驶向死亡之岛的时候,一种无形的力量阻挡着她。于是,梅林也本能的逃离,终于在挣扎中挥别了死神。在一个平常的午后,梅林苏醒了,她以为眼前呈现的会是空荡荡的病房,冷冰冰的金属器械,面无表情的医生在身边游走,可是,眼前的一切让她忍不住流泪,因为吉姆正在深情且焦急地注视着她。

  吉姆是谁?他是梅林的德国前夫,但梅林的孩子却不是吉姆所生,既复杂又尴尬的关系,作者也不好去界定。吉姆和梅林相识在异国他乡,作为留学生的梅林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都会陷入苦苦的寂寞孤单思乡之中,如何排遣,似乎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当她遇见了吉姆,一切都变了,在吉姆深邃的眼神里,演奏着动听的音乐里,梅林彻底被迷住了,她内心笃定地告诉自己:这个男人就是自己的丈夫。于是,他们相爱了。在梅林躺在病床的日子里,她总在回忆这段短暂而又快乐的时光,他们相约去郊外采摘果子,去品尝每一种色彩缤纷的美食,去听美妙的古典音乐。然后他们顺理成章的结婚了,婚姻也许都会面临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快,梅林有点厌恶眼前这个德国佬了,觉得他粗心大意,觉得他不够聪明,总之恋爱期间的美好都化为乌有,遍寻不到。也许这就是出轨的理由,也许这就是坦坦一出生就没有爸爸的悲剧源头。婚姻,没有谁对谁错,你能把这份本该美好的婚姻却变得支离破碎归结在谁的头上,梅林,还是吉姆。

  在吉姆和梅林离婚不久,梅林身体便出现了不适症状,一开始她并没有在意,默默忍受着,有时候会认为是耶稣在拯救她罪恶的灵魂。慢慢地,她习惯了一个人生活,看着坦坦一天天长大,内心的坚强便多了一份砝码。时间无情地流逝,梅林的病情日趋恶化,让她猝不及防。此时比病痛更为残酷的是内心抑制不住的恐慌和无助,她想忘记时间和空间,但是广场上到处悬挂的德国国旗告诉她,这里不是祖国。她想放声大哭,可这哭声并没有引来更多的同情和安抚,只有尚未成年的孩子惊愕的表情。梅林忍住悲伤,决定一个人撑起整片天空。可是,她还是无情地被病魔所击倒。

  梅林住院了。身体上的疼痛让她变得格外清醒,躺在病床之上,重新审视自己这段异国婚姻,是福是祸,是对是错。自己是否尽到了一名妻子应尽的义务,吉姆现在还好吗,曾经的美好爱情是真的吗,梅林还是胡思乱想,她深深自责,又兀自坚强,她矛盾不已,纠结万分。

  当吉姆深情地对躺在病床的梅林呼喊出:我以为你会死。彼此眼中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那泪水像是流淌的回忆,一遍一遍流经过往,在他们相拥而泣的瞬间,他们知道,爱情又回来了,虽然经历了这么多,但仍然值得珍惜。

  婚姻,是值得玩味的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论坛,给予彼此爱的同时,别忘了,同样要给予对方充分的话语权,要耐心,总会轮到自己表达浓浓爱意的。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八):每个人的戏剧属于他自己

  即便有李泽厚作序、施罗德推荐,也不能掩盖《结婚话语权》在文字上的平淡无奇;然而,评价一部个人史,从来不适宜以文字和文学性来作为判断标准。《结婚话语权》唯一可取之处在于其真实性——真实的人生、真实的戏剧、真实的心理。

  书中的梅林显然就是作者黄梅,从文中的自述来看,梅林带着那个年代东方女性的显著特征:吃苦耐劳、爱家顾家,同时,她有着某种程度来说算得上强烈的女性尊严、以及恐怕连她自己都莫名的民族感,她为“独立/依赖”的纠结付出了爱的代价,她神经质的时候会干出蠢事,她强悍地面对死亡的威胁……事实上以上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写下自己的人生,在回忆中坦白,无论这坦白能到达什么程度,都将暴露她自己,她的诚恳是暴露,她的粉饰同样也将是暴露。

  在我看来梅林的某些浪漫主义标准是有些可笑的,比如她一定要找个会弹钢琴的男人,在此,钢琴是一种对她来说非常强大的象征,“外国+钢琴”就成了能令她对男人动情的全部理由;在这个体现象的背后,折射的是梅林的祖国曾经对于“美”的过度扭曲与扼杀,国家机器的冷暴力落实在一个女子的身上,成就了她对于“钢琴”这一象征物的过度浪漫,在可笑的背后,是令人唏嘘。再比如,她和吉姆结婚,因为婆婆对她好,她就一定要管婆婆叫“妈妈”,吉姆说不用了,她就“暗自伤心”,甚至扯到“既然人家不稀罕我叫爸爸妈妈,我又何必穷攀”的地步。唉!看到这里我也不禁长叹:就为了这么点儿习俗的不同,犯得着吗?这算是哪门子的民族尊严?

  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年轻时的梅林和吉姆是很能互相伤害的,都知道对方的痛点在哪里。吉姆骂梅林“你和我结婚不过是想在德国获得居留权”,梅林骂吉姆“身为一个德国人,工作能力不出色”——他羞辱的是一个女人的爱情动机,她羞辱的是一个男人在世上立足的能力。然后,她不工作,花他的钱——在东方国度,这是正常的;在西方国度,亲兄弟都要明算账呢。又一次,文化习俗的差异最终导致了感情的疏离。

  然而,不懂爱情并不意味着没有爱情。所以,当梅林罹患癌症,陪伴她鼓励她的依然会是吉姆。多可惜啊,当我们终于学会了怎么去爱,当初的爱人都不能再回来了。

  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成长故事,每出成长的戏剧都属于他们自己,这就是我喜欢看个人史的原因。唯有不断的回想,才会有所审视;唯有不断的审视,才会有所领悟。是那个苏格拉底说的吧——“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一过的。”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九):想结婚了,就别怕进坟墓

  想结婚了,就别怕进坟墓

  阅读《结婚话语权》的目的就是想看看结婚的感觉,在文字中如何的。读完了,才知道一段真实的中德之恋,跨越国界,明白了:爱情没有国界。刚看了《光的棍》,当时我就在想:爱情,我以为我会一辈子都追求呢?不知道。

  都说婚姻是围城,是坟墓。也确实有许多人身陷恐婚一族。

  推荐那些已婚的或者未婚的朋友们,在《结婚话语权》中继续保持:爱情的信仰,因为爱情不是围城,不是坟墓。看看网友的讨论吧:婚姻真的那么让人望而却步吗?非也。看看以下六个理由吧,它们会让你心甘情愿步入婚姻哦。

  1、家中永远有个不厌其烦的倾听者

  两人结婚共同组成一个家庭后,意味着从此以后有个人会始终陪在你身边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和讨论者。无论工作中的疑难杂问还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家里都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释放。

  在今后的岁月中,你不再是孤零零一个人,即使在外受尽委屈,回到家迎接你的永远是善解人意的鼓励安慰,家庭是所有温暖力量的能源站!

  2、共同生活的结婚是爱情的最终升华

  结婚不仅只需要爱情就足够,但爱情是婚姻生活必不可少的感情基础。两个人由相知、相恋,历经任何感情都无法避免的分分合合,久经考验之后,终于不畏艰险坚持到最后,两人之间的感情纽带已经不仅是爱情那么简单,更包含了难以取代的默契、信任和共同生活的勇气。爱情是一种神奇物种,它最终会升华为混合了亲情的难以名状的微妙感情。

  3、夫妻是志趣相投的亲密好友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结为夫妻的两个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在很多事情上都拥有不谋而合的见解看法,最终基于共同的生活目标走到一起合而为一。相近的兴趣爱好和志同道合的理想相处模式成为生活最主要的乐趣来源,也是共同生活的真正意义。能与志趣相投的好友携手共度余生,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

  4、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一个人 的学识是有限的,两人强强联手共同力量就会无限增大许多倍。在结婚后一起结伴同行的日子里,随着耳濡目染的日常沟通交流,彼此的经验阅历都会在潜移默化的影像中逐渐增加。

  比如他是电子达人,你是个厨艺高手,那么双方的科技应用和审美品味就会无形之中双双得到质的飞跃,而且这是不需要学费的课程哦!婚姻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免费进修班,能让两个人在彼此依靠的同时互补互助,共同学习进步,最终达到双赢!

  5、相濡以沫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不是惊世骇俗的追求手段,也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绝唱,真正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人相濡以沫,平平淡淡一起历经人生起伏,始终不离不弃共度流年。每天早晨醒来睁开眼看到TA在旁边一脸微笑的面对你或仍然平稳有序的打鼾,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吗?

  6、身心合一的快感

  当你遇到一个志同道合,各方面都与你契合地天衣无缝的一个人,婚姻生活不仅能使你们日日朝夕相对,还能百无禁忌地感受水乳交融的快感,这是从身体到灵魂最高境界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尽可以享受最深层次的合而为一,拥有无与伦比的感官性福和精神满足感。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十):心中有爱 无所畏惧

  又是一次跨国婚姻,又是一次爱恨情仇,又是一次生死离别,又是一次成功励志。看过很多这样的书,很多的时候,发誓不再看了。但《结婚话语权》这本书还是阅读了,并感觉是不错的一本书。

  主人公梅林心中有爱。她爱生活,爱谈钢琴。不论你愿不愿意,只要你活着,就要面对千姿百态的生活。生活就像你的影子紧随着你,不论你在哪里,不论你走多远,不论你高低胖瘦,不论你有无气力携带着它。

  主人公梅林心中有爱。爱得崎岖坎坷:梅林是爱吉姆,还是爱吉姆会弹钢琴,还是爱有很多人会弹钢琴的德国,她对此一直很迷惑。尽管迷惑她还是嫁给了吉姆,既然嫁了她就想婚姻进行到底。有一点梅林不知道,就是这个世界的话语权已经潜在地决定了人的命运,所以她的跨国婚姻还是破碎了。

  主人公梅林心中有爱。爱得大起大落。异国他乡,梅林又身患晚期癌症,如处死亡之岛,乌云滚滚,黑浪滔天。吉姆以为梅林会死。天空将重放异彩……作者黄梅在家乡的湘江中学会了游泳,在北京大学未名湖上学会了滑冰,在阿尔卑斯山上学会了滑雪,当死亡突然袭击的时候,也许正是生的美好成为活下去的渴望,还有孩子、父母、爱与情与性的企盼……患晚期癌症后开始徒步行走莱茵河与黄河,已经800公里。一切都是现在进行时。生命之岛依然宽阔深远……

  好生活,人们把这作为生活的一种好状态。好好生活,人们用这来鼓励理性生活、健康生活和生活下去的勇气。好生活自然人人向往,而好好生活就因人而异,需要生活的赐教了。有人把生活比喻成一首歌,其实这歌并不都是欢快得令人陶醉的娱乐。她有忧伤,有凄凉,有哀痛和呻吟。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们才会把她仍然当作一首歌来唱,将自己的嗓音调整到最佳的状态,努力地把握好每一个音节,就连那伤心伤情之处也要表现得凄美而惨烈。生活就是一只果盘,我们就是那拿果盘的人,总想装回收获,却经常无功而返。生活给人的诱惑实在太多,生活又不断地打击着急于索取者的积极性。人们常常羡慕功成名就、百事百顺的人,认为他们是生活中的成功者,认为只有这些得到生活回报的人才会对生活充满感激,充满信心和激情。其实,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对生活充满爱意的人,是那些在生活中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是那些深知生活在世上,有快乐就有悲伤,有成功就有失败,有苦涩就有甘甜的人;是那些对生活没有过多奢求而认认真真生活的人;是那些把生活本身当作幸福的人。

  让我们热爱生活,不论从生活中得到多少。让我们因热爱而创造生活,不论自己还是他人享受。让我们试着理解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这句话:“生活的收获是生活”。

  心中有爱,无所畏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