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的读后感10篇

2018-01-10 21: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的读后感10篇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是一本由[美]阿利·拉塞尔·霍克希尔德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一):父母催得紧,是否要租个男友回家呢?

  当国庆假悄然而逝时,我们已经过完了这一年里所有的国假,我们的期待只能寄托于新年的假期。那么,问题来了:年底催婚绝招哪家强?

  妈妈最近陆续给我电话,东家的那个沉迷于混大街的人已经找好对象了,西边你的堂妹已经给了爸妈几多钱让装修房子了,这是要带对象回家过年的节奏呢。嗯,其实也没什么,我就是跟你说说。

  每次和妈妈讲完电话,我都会上网上搜索两件事情:租个男友多少钱,春节旅游哪国好。

  相信有许多人和我一样,面对这样的无奈的抉择,将就的选择,是对自己的不平,高傲的单着是对父母的歉意。拒绝平庸的生活,麻木的婚姻,害怕父母的失望、焦急,我们总会在此时乱了分寸。

  原本找个对象只是自己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却被现实这个嬉笑的家伙搅得凌乱无比。当然,被现实搅浑的简单私人事件绝对不止这一件,程度也绝非此事之度。

  有客户需求即会产生相应的服务,是市场经济下不变的真理。如书中介绍的那些服务于我们私人生活的工作般,从找对象到婚礼策划、代孕生子、婚姻经营、家庭管理、照顾孩子、关爱老人…,从制造家庭到产下生命,孩童成长直至生命终结,这原本非常私人的一切都可以外包,都有这相应的市场为我们服务。社会变迁如此之快,我们总是来不及处理好所有的事情,甚少有人能将工作与家庭完美兼顾,我们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需要找人来协助,那些“专业”私人助理。

  将这些外包以后,会如何呢?

  有些人的外包,就是全权依赖于他人,只是跟着市场走,随着那些夸张的营销带动,最后,只是越活越累;有些人的外包,将无奈无力之处外包,将重要部分依旧保留自己参与,亲身经历解其各种滋味,生活自是轻松愉悦。这区分,是情感差异,是原则坚持,是个人与生活的抉择。

  外包的生活,解决了我们许多自以为无法解决的事情(其中不泛部分的确如此之事)、许多我们以为没有自己正费劲心思做的事情,却忘了生活的真谛,没有经历过的人生,没有参与的事件,就如同没有共同回忆家人伴侣,当我们闲暇下来时,对望将只能无声,似乎该说点什么,却又无话可说,明明我们都在那么在乎彼此,也只能高歌一曲“这么近,那么远”叹心中感想,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无奈下继续忙碌,如此循环

  过程才是生活,少了参与,也就丢了滋味。

  此刻,无限担忧着“拿来主义”的天朝子民,重来只将形式学得精辟的国人。有着令世界惊讶的贫富差异,有着占地球1/4人口总数,更有着令外国人折服的聪明才智不可思议坚强民族精神。试想:穷人因钱服务这些私人事件相关行业,穷者的隐忍与富者的嚣张,已经习惯不被尊重者与习惯主人主义者,届时何为幸?何为不幸

  然而,这些市场的需求已经被洞悉,这些行业即将被发扬光大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二):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人开始追求“短、平、快”的生活模式速度快、效率高、麻烦少,忙碌的人们总是不愿停下自己的脚步,恨不得能多提前一秒到达终点,却忘了活着的本意,忘了生活的点滴美好,忘了欣赏人生路上的每一个风景

  我特别佩服这些调查研究的学者,正如本书的作者,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和研究,才为我们揭示了这一个个生活中真相,我自己其实很少读偏理论的书,可能是因为自己太感性,一直对这种研究类的书籍有些抵触,但是这本书的内容很吸引我,也是因为自己很排斥这些“外包”行为,想要来好好痛斥一番。

  首当其冲的应该是从相亲到结婚的这一条龙“服务”,我自己真是深有感触,家人、朋友的好意你永远不好拒绝,但是很多她们追求的幸福与我们自己想要的是不同的,或是说每个人所要的幸福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只追求结婚这个目的,有的人则追求相爱的伴侣,我不能说谁的追求一定是好或对的,因为我们都只是为自己选择了最舒服方式来生活而已。但是那些“大卖场”似的相亲活动,真的让我们忽略了太多,每个人都是模式化的,很机械的讲诉着自己有的或没的,互相交换着彼此需要的信息,然后合适吗?还OK吗?之后就是继续走过场一样的谈谈恋爱,最后直奔婚姻的坟墓,无趣无味的终老。

  太多人选择做了生活上的矮人,每天总是夸夸其谈,说生活应该是这样是那样,向往别人的生活状态,可是又有多少人愿意为这样的生活去努力呢,真正在做的人太少太少了。整个社会都运转在快餐化的大环境下,其实我也很好奇为什么我们就这样放心将自己交给别人,却不愿相信自己也有当家做主人的能力呢,我们完全是可以做到的,是我们都太不自信了吗。宁愿相信钱或别人能做到,却不愿相信自己,是不是太可悲了。

  虽然如此,但是我们又不能一棒子将这种不努力的行为打死,毕竟社会需要它,我们的生活有时也很无奈的需要它,但是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无疑还是最重要的,这样我们既不用依赖于“外包”,又可以凡事做到亲力亲为,这样岂不是就很完美了吗。

  最后,不要再找借口去推脱那些份内事了,也不要再争做理论的巨人了,真真正正的活着,做一个喜怒哀乐都很简单,凡事能够亲力亲为的人吧。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三):在外包与亲力亲为之间寻找平衡

  这本书刚读了一小半,我和朋友说,我在读一本我不知道主题是什么的书。

  的确是这样的呀,书名是《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洪晃写的推荐序也是拒绝物质补偿孩子,尽力做到亲力亲为陪伴孩子。所以我初始就以为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抵御商业经济社会入侵我们生活的书。

  有段时间网上不是讨论的很热烈吗?朋友聚会,大家各自玩手机家族聚餐,各自玩手机。曾经聚会朋友间吵吵闹闹,家族聚餐长辈晚辈聊天其乐融融的场面,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聘请保姆打扫家务管理一日三餐,即便是周末休息,仍旧是家务外包。家,似乎就只是睡觉的地方夫妻间做饭做家务的互动也都消失在时光里。高科技发展,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便了我们自身,把我们从一些繁重无意义劳动解脱出来,以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增加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时间。谁知高科技带来的也是双刃剑,方便的人类同时,也使得人与人之间更加的冷漠。我想,书中就是教我们如何摆脱商业社会带给我们的麻木,而是更多的回归自我,捍卫自己的私人生活,与朋友与家人多相处

  可是看了前几章节,感觉稍微有点不对劲。书的内容应该是倡导我们尽可能多的亲力亲为一些事情。婚礼自己设计,多有纪念意义呀,相亲不得凭自己来判断合适与不合适吗?书中的章节写的却不是这些。

  你时间较富裕年轻,或许可以慢慢地相亲,寻找合适的人。如果你私人时间少,或者耽误不起呢?找一个恋爱私人指导,把寻找这件事情外包。书中的格雷斯找到了伊文•凯齐。伊文帮助客户培训,写征婚启事并登在网站合适的位置,帮助客户挑出适合客户的未来最有前途的事情。通过恋爱指导的外包工作,自己在茫茫网站中,寻找适合自己的人就会事倍功半,节省很多的时间,大大提高成功率。这样看,相亲找指导,是件有效率的事。

  大部分的人一生只结一次婚,只有一次婚礼。这唯一的一次婚礼就显得特别珍贵。很多都是新郎新娘亲自设计亲自布置,务求达到最完美。但仍不可避免的有些人力不从心。劳拉和特雷弗夫妇,每天5点就到办公室,晚上7点回家,彼此的家人又住在不同的地区,自己筹备婚礼,实在分身乏术。那么找一位婚礼策划师,提出自己的要求,然后剩余交给策划师安排,即保证了婚礼符合自己的要求,又能兼顾时间,何乐而不为

  以后的几个章节,也都提到了外包的便利与优越性。我就以为这是提倡“外包”的。

  到了轻松父母这个章节,父母双方工作忙碌,不得不为孩子聘请保姆。在职场人与母亲之间的角色转换,对女性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孩子幼儿时期,训练大小便、吮拇指戒除等等,都有专业人士辅导,将孩子完完全全的“外包”给了这些专家,这些有必要吗?不是说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陪伴吗?有些方面交给专业来做是正确,有些就完全没有必要。在外包和教育活动两者之间,要达到一个平衡。

  迈克尔想给孩子亲自设计生日派对,结果当日冷场,他以为搞砸了派对,还是应该把这外包给专业团队,毕竟那些团队是专门服务儿童的,他们是专业的。可是多年之后采访派对的主角拉克尔,她却快乐的说:“我记得爸爸倾尽全力为我筹备生日派对。他做事都这样认真。我很幸运有一个这样的爸爸。”在拉克尔的记忆中,没有搞砸的派对,只有父亲尽力为自己筹备的认真。

  到此我才意识到,捍卫自己的生活,没有绝对的外包与自己动手的分界,而是寻找一种平衡。太专业的就外包好了,需要体现亲情自己可以做到的,亲自动手会更温馨

  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仍旧是最基本不可替代忽略的,高科技的发展,解放了我们的生活,但彼此间却不应该冷漠麻木。就像文中说,我聘请保姆做家务,不是炫耀,而是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的与家人相处。不要让外包凌驾于我们之上,而是让外包为我们服务,为我们所用。

  私人生活的范围很广,如何去捍卫他,读过这本书,你或许会从中找到一些答案,一些启示。不是绝对的外包,不是绝对的亲力亲为,而是寻找一种平衡。让我们彼此的生活更美满。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四):看西方人如何捍卫私人生活

  西方社会与中国社会的差别从这本书中得到了本质的体现。也许西方人已经习惯了更加便利的生活,享受到“用有限的时间完成尽可能多的事情”,所以西方人更容易将时间外包给他人,比如房间的布置与清洁、婚礼的策划与执行、找代孕人、把父母送养老院等等。与之相比,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中国人反而更容易亲力亲为,事无巨细。虽然针对书中某些内容我无法站在作者的角度、依据作者的案例解读出“如何捍卫私人生活”,但我从书中了解东西方的差异以及西方生活理念,让我看到某些理念对中国的发展乃至对国人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以书中所提及的代孕为例。东方的传统理念对代孕有很大抵触,在社会道德与伦理的范围内,人们对其嗤之以鼻。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代孕也并非一无是处。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描述了代孕人以及西方社会对其认可、包容的态度,以至于最终代孕成为合法的行为导致代孕现象普遍,从而引发争论。

  但对国人来说,这种现象不会在我们的家里发生,因为找代孕人“毕竟是件不光彩的事情”。东西方对事物理性及包容的差异,让我们根本无法探讨这件事情是不是占用了我们的私人生活,是不是值得我们去捍卫,但就此事来说,反而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面对真正需要代孕人的家庭,中国社会应该怎样去开放的面对。

  也许是我们这一代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教育下成长,并且在这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多受到西方开化思想的影响,使我们可以更理智地对待生活。就如最近李银河点评周小平文章中所提:“没觉得美国特别好,也没觉得它特别坏,有时候跟中国的情况对比一下,也不过是觉得各有利弊,应当取长补短而已。”

  建议朋友们可以读一读这本书,评判一本书是否好不在于这本书是不是你所喜欢,而在于它是否会给你带来思考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五):只愿真实地活着

  在看完《超体》后,一口气读完霍克希尔德的《我们如何捍卫四人生活》,整个人不禁有些恍惚,感到背脊一凉。我从未意识到,真实的生活,原来已经悄悄地在改变着,而真实地活着,也许将有一天彻底成为奢望。更可怕的是,书中所描绘的场景,和平日里的生活并无二致,市场与“陌生人”渐渐侵蚀了我们的生活,不仅贯穿了“生老病死”的整个过程,亦闯入了最隐私的情感领域。什么事都能由他人代劳,这样的一辈子固然轻松便捷,但这样的生活真的好吗?我甚至感觉不到这是真实地活着。

  在洪晃的推荐序中,很好地概括了此书的主旨:“家庭是人类抵制商业化的最后一个堡垒,在这个堡垒中,人是为了亲情、友情爱情做事情,但这个堡垒已经被商业瓦解了。城里人把家务都外包出去了,家务有保姆,做饭靠厨师,带孩子有家庭教师。……女人把自己乐于做的事情也都承包给所谓的‘专家’去完成,比如化妆有化妆师,穿衣服有造型师……当女人已经没有过程了,只有结果。”不仅是美国,在中国,特别是北上广这样的城市,我们同样过着异曲同工的生活,生活节奏总是太快,时间总是来不及,以至于为了节省时间,我们的生活里出现了很多很多的“外人”,他们为我们料理好一切,我们只管付钱与享受,市场化的服务业发展太迅猛,几乎只要你想得到,就没有办不到。书中的章节安排地也颇有意思,从相亲到婚礼到婚姻维护,再到生孩子、养孩子,料理家务、付费友谊,直到老年关怀,生命的最后。到了终章,不仅实现愿望可以外包,连愿望的确定都能由“需求专家”全权代劳。

  在阅读此书的时候,脑海里一直浮现出相似的内容。第一章所讲的网上相亲的桥段,让我跳戏到了上段时间追完的偶像剧《约会专家》,爱情靠顾问,邂逅靠设计,发展靠大数据,一切的浪漫都可以被策划,一切的惊喜不用自己开动脑筋。也许是年龄的关系,至今仍相信爱情需要的是自己的感受,而爱情的发展更需要双方本我的互动与顺其自然地推进。爱情的魅力也许便在于此,开花结果固然好,一见钟情的美丽与磕磕绊绊的过程亦刻骨铭心。爱情如此私密的互动关系如何交予他人,这样的生活难以想象。接下来,婚礼策划的一章更是让我太过感同身受。随着适婚年龄的到来,参与的婚礼数量渐渐增多了起来,我见过太多相似的婚礼,男女主人公认真地跟着婚庆司仪一遍遍彩排自己的仪式,他们都是“王子”与“公主”,邂逅在浪漫的傍晚,一路幸福甜蜜,终得花好月圆。时间久了,朋友们的故事太过雷同,以至于渐渐分不清婚礼的主角。相反,最近参加的一场婚礼大概能让我记忆好一段。婚礼的男女主人公都是我的朋友,随着他们的婚礼筹备一路走来,简直能用“抓小放大”四个字精准地形容他们的状态,一旁帮忙的朋友只能干着急。然而,两位拖延症加完美主义的朋友坚持一切都自己设计、制作、布置,而婚礼的流程倒极为随性,一路来不及。以致在迎亲结束后,亲友团里不知谁说了句,流程表还要带上吗?其他人连忙回答,不用不用,反正计划绝对赶不上变化。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场婚礼,最后连迎宾都几乎来不及的匆忙状态,却深深感动了我。朋友说,这是近来参加的为数不多的真诚的婚礼,当新郎新娘互相念着亲自写下的给对方的信,把回忆娓娓道来,那份满满的爱意让我听得都眼角泛泪。婚礼短片是结婚前一天新郎自己赶工的,搞怪、特别,看了很多遍都不曾厌倦。抛却细节,这才是婚礼应有的样子吧,没有专家的指导,但绝对是爱的婚礼,属于自己的婚礼。参加完这个婚礼,对爱情悲观的我亦被治愈,重新相信了爱情。

  书中的其余几章,讲到代孕妈妈,付费的朋友,这些话题多少有些沉重,一切都染上了金钱的铜臭味,生命的神圣与情感的纯粹生生被商业化破坏了。市场以一种近乎可怕的方式侵入了我们的生活,如作者所描述的那样:“市场出现在我们的卧室里、我们的早餐桌上、我们的爱情生活中,卷入了我们最深层的快乐和悲伤里。”我们似乎可以买到一切,但买到一切真的会快乐吗?我很害怕,有一天,我们的生活真的会变成这样,过着同质化的“优质”生活,渐渐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如果我的生活里没有“我”的参与,那生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为了真实地活着,也许还有更努力才行。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六):被剥夺的真实生活

  作为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辈人,在我们的成长印象里,“市场经济”是在《新闻联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受益于“市场化”,我们摆脱了定量供给的窘境,父母再也不用因为粗心的保姆不慎将奶票丢失而焦头烂额。几十年间,“市场经济”带给中国的发展与荣耀,让中国人民整日沉浸在欢天喜地之中。直至最近十年,才有部分人恍然惊醒,觉得很多东西在“市场化”的康庄大道上貌似跑向了道德伦理真空的方向,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中国人民面对“市场经济”喜忧参半的时候,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部分学者们已内外交困地身处“市场化”与“伦理道德”的辩证研究之中。《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一书,便是此类研究的成果之一。但以我目前所见,这一研究的成果大都还停留在具体的利弊分析与现实批判阶段,无法进入深刻的普适性理论层面。导致这一研究困境的原因很复杂,且容后说。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一书,从职业婚恋导师、职业派对策划人、职业代孕、职业陪护、职业葬礼神职人员等具体收费职业以及统一的家庭幸福考评指标等方面入手,通过具体事例的见证和对具体参与人的采访,分析了“市场”对“生活”私人性、神圣性、精神性、情感性的全面侵入现状。

  “市场”的全面侵入,是从我们将自己生活的细节一项项交给“市场”开始的。一开始为了便利,人们从自己做饭到去市场买熟食,渐渐地不断深入,直到“市场”服务抵达了我们的精神、情感世界,模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精神和物质的界限。

  在第七章《派对筹备:逗乐一个5岁的孩子比你想象的难》中,父亲迈克尔一开始非常反对请专业派对策划人来主办自己女儿的生日派对,他坚持要自己来策划,“迈克尔并非要用一些回归基础的活动来平衡过度市场化的生活方式,或者是针对市场对家庭生活的干扰采取抵抗的态度,他仅仅是想从服务市场抢回一项家庭角色,而不只是老不在家的父亲”。在迈克尔小的时候,生日派对代表着来自父母的爱、穷困生活中的一次甜蜜喘息,是与极大的精神满足与温馨的亲情交流相关联的。但是当他抱着这种理想为自己的女儿举办生日派对时,他的女儿却告诉他,他根本没有专业派对策划人那么棒。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说。首先,在“市场”的主导下,生日派对这种美好的个人经历成为了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从这个角度来说,买主们其实并不是自己美好经历的创造者,而只是消费者。但这里面有一个悖论存在,不需要创造而只是消费的快乐真的能说是自己的美好经历吗?其次,随着人们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细地将自己的生活交与“市场”,原来只为便利、丰富人们生活的“市场”却反客为主,开始指导人们的生活,并给生活订下一系列的标准。就如迈克尔的女儿,她之所以不满意父亲的派对策划,是因为她已经被“市场”所提供的“好派对标准”——一个没有亲情内容,疲于在各种花哨节目间转换的逗笑场——洗脑。在很多领域,好坏的标准都被“市场”所控制,好比被奢牌填充起来的“幸福生活”。

  “市场”除了模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精神和物质的界限外,还有更具毁灭性的破坏力。随着“市场”的不断壮大,“市场”开始凌驾于人伦道德之上,只要不违反“买卖自愿、合理、公平”,那么,就是对的。就好比前两年出现在中国的成人购买人乳之事,一句“我要买,她愿意卖,有什么不可以”,轻易地就避开了人伦的领域。

  哥白尼、伽利略的事迹在中学课本里我们都有所知,这是宗教信仰与科学理念之间的交锋,但在现在看来,“市场”是比科学更能挑战信仰的东西。在《我们的孩子,她的子宫》和《我的子宫,他们的孩子》两章节中,作者讲述了职业代孕人的事迹。在“市场”规则下,代孕人通过出租自己的子宫,得到非常丰厚的报酬。这种交易使人忽略了“生育是生命给予的礼物”。“母亲”一词在这一交易过程中,被剥离了神圣的生命孕育与传承意义,而只剩下“基因(租赁子宫者)”和“子宫(出租子宫者)”两个关键词。这类事情在全方位“市场化”的今天层出不穷,这使得人们在面对事物的时候不再会关注它具有神性的、全面完整性的精神部分,而只能看到细节的、步骤化的物质片段。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一书从多种方面非常细致地列举了现代生活中被“市场化”了的细节,但是和其他同类书籍一样,在详细的细节之后,并没有做出深刻的理论总结分析,之所以这样,在我看来,应该在于:

  “市场”并非一个恶魔,它最开始的初衷是为了丰富、便利人们的生活。比如从自己做饭到购买熟食,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最繁琐的日常生活中脱离出来,让人们可以在忙碌之中得以喘息。但是让这一情况变复杂的地方在于,购买熟食并没有让人们得以喘息,而只是剥夺了食物对于生活的丰富意义,并且让他们能在更短时间内再次投入忙碌。即使在出租子宫这一极端事例中,“市场”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子宫的出租,使得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生育的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使他们也可以通过这一方式享受天伦。

  我们无法完全否定“市场”,但是“市场”又处处操控着我们的生活。这种情况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大多只能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警醒众人。

  作者在前言中叙述了他的祖辈在特纳的生活,“通过完成那些工作,我觉得我是生活的一部分”。自己动手,能赋予生活真实性;“市场”通过剥夺行动的真实性来简化、概念化生活。看看《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看看我们自己是否真的在“生活”。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七):假如“家”可以外包

  (一)

  先讲一个小故事。

  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打拼的小A,转眼间踏入30岁,成为乡下亲戚同学眼中的“剩女”。作为一名工程师,小A没时间也没精力在爱情上投资太多,只想尽快完成父母日念夜念的成家大业。小A在多个相亲网站注册帐号,可是问津者聊聊无几。她决定把成功的相亲当作一项工作,务必拿下。于是,小A在网上雇佣恋爱指导,帮助她提升在相亲网站的形象。很快,小A每日就收到数十个网男的相亲邀请,从中挑选了小B。不到半年,他们完成恋爱、订婚,准备结婚。

  筹划婚礼期间,小A遇上几个大项目,忙得不可开交。小A和小B的父母家人均在外地,身边好多朋友已经结婚,准备婚礼琐事只能自己去扛。这时上司提醒她,为何不请个婚礼策划师帮忙呢?小A不想花这笔钱,但是工作更忙的小B实在无法抽身去陪妻子挑婚纱、订酒席,就自掏腰包聘请婚礼策划师。事实证明,小B这笔钱花得很值,整个婚礼都不需要新人操心、双方家人都很满意。

  婚后,生孩子的事提上日程。可是,小A夫妇尝试很久始终没怀上,甚至做了多次试管婴儿都没成功。小A夫妇始终想要个自己的孩子。在朋友的介绍下,他俩去了一趟境外医疗旅游,找代孕制造一个孩子。

  喜得贵子,让年近四十的小A夫妇非常开心。与此同时,未经历过十月怀胎的小A对照顾小婴儿感到焦虑。小A不愿意为了小孩当全职主妇,而把双方父母接过来住需负担更换大房子、医疗保健等巨大成本。权衡之下,小A夫妇决定聘请专业的保姆照顾孩子、住家清洁的阿姨打理家居。随着孩子长大,小A夫妇更加无暇管教孩子,就送孩子去早教,聘请家庭教师帮助孩子学习。尽管因此而增加不少支出,但小A可以安心在职场打拼,深夜回到家可以看到孩子可爱的睡姿,觉得当一名父母很“轻松”。

  孩子上幼儿园,有了自己的小伙伴,提出要邀请朋友在家办生日派对。小A夫妇眼见朋友曾在家帮孩子办生日派对累得快趴地上,心有余悸。何况,小A夫妇对当下孩子们喜欢什么游戏、需要准备什么派对用品一无所知。情急之下,小A夫妇聘请儿童生日策划师在自己的屋里办一场小型温馨的派对,深受小朋友们及其家长好评。

  这头烦着小朋友的择校培训班,那头担心年迈的父亲中风后无人照顾。自从小A母亲病逝,老父亲在乡下小县城独来独往。如今小A父亲中风偏瘫,出院后无法自理、也不愿搬到小A所在的大城市。小A唯有将父亲送到有医疗服务的老人院。但入住老人院并非万事大吉,需要家人经常去探望、处理琐事。小A私底下聘请远房亲戚(既是当“护工”又是当“朋友”),让其每周两次去探望自己的老父亲。

  在大城市穿着光鲜的小A,有时候也在怀疑,如果没有聘请那些人,她的家还在么?

  (二)

  上面那个故事是虚构的。但里面提及的网络恋爱指导、儿童生日策划师、聘请他人探望住老人院的家人,通通都是存在的。在美国,这些家庭外包的服务,早已成行成市。

  美国社会学教授阿利•拉塞尔•霍克希尔德写了本书,《the Outsourced Self》(直译“外包的自我”),它的中文版名《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外包,便捷背后的破坏》。这本书,没有晦涩难懂的哲学分析,全是各种外包服务或职业者的详尽采访。如果不是看过此书,我真不知道,为人父母的私人活,通通可以外包——

  教宝宝手语

  训练婴儿晚间睡觉

  训练幼儿在厕所撒尿

  给上学的孩子准备带到学校的午餐和其他准备

  开车接送孩子参加课外的游戏或者课程

  控制孩子的脾气

  教孩子吃饭时的规矩

  教孩子骑自行车、打棒球、掷飞盘

  找寻合适的夏令营

  为孩子寻找玩伴

  策划孩子的生日派对

  购买孩子的生日礼物

  整理孩子的影集

  说实话,现在当父母相当“轻松”。有了月嫂、保姆,喂奶换尿片不累人;有了早教中心、兴趣班、上门家教,孩子学习不操心;甚至有了上面这些外包服务,给孩子挑兴趣班、挑礼物、过生日,通通不用费心劳力。

  作为全职妈妈的我,感到很沮丧。因为,在专业化的育儿工作者面前,我这些亲力亲为育儿的父母显得“很业余”。比如,孩子的学校要求家长一起制作万圣节乔装服饰,我亲手设计、手工制作的蜘蛛服,怎么都比不上别的家长花重金购买的闪亮服饰;比如孩子的同学报名参加滑轮班,个个在教练训练下学会花式滑轮,而我家孩子还在爸爸的业余指导下只会滑几步。比起商业化市场提供的专业的父母外包服务,亲力亲为的父母显得低人一等、很不自信

  越来越商业化的社会,是无暇理会像我这样的父母。不过,看过此书之后,我也不太羡慕拥有保姆、管家、家庭教师等外包服务的家长。调查发现,相比以前,现在的养育服务也没有让人节省什么时间。一位美国上层中产阶级父母说“我们叫外卖,请了保姆,给孩子报了很多课外班,至今都还在疯狂报着。我不知道有谁下班回到家,打扫房间、洗衣、烹调和护理孩子已经外包出去了,然后和丈夫喝着鸡尾酒,长时间地看着可爱的后花园聊天——就像19世纪50年代那样。不,没有一个人。”

  当孩子的成长通通外包给专业人员,会比起跟业余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更快乐吗?书里面,没有答案。不过,有使用大量外包服务的家长表示,自己都感到困惑,“如果你把所有这些任务都外包给了不同的专家,你的孩子会感觉他们像是一辆你控制着……的汽车。他会怎样回忆他的童年?受控、受控、受控…… ”

  (三)

  有需求,才有市场。

  不只是此书作者,连书中部分受访的外包服务购买者,个个都是有自己的苦衷。若不是上班养家抽不出时间,就不会聘请策划师给孩子筹划生日派对;若不是年长的亲戚独居他市,就不会聘期他人帮忙去老人院探望。商业化社会,给不便的人们提供极大的方便。

  与其谴责市场侵蚀家和私人生活,还不如早日明白,这些外包服务将是大势所趋。

  因为,从一个家的诞生开始,成立及维持一个“家”的成本越来越大。

  正如本文开头的小A,都市里万千未婚的男女已经很难通过传统的方式结婚成家。通过相亲网站、付费联谊会、婚姻介绍所,才可能结识另一半。光是这一环节,就已经将这么私人的东西交付给市场。

  当然,不是每个人、每个家都是将私人生活交付给市场。可是,传统的家人、朋友并非如你所愿帮得上忙。“相对于市场竞争,姐妹可以被看作业余治疗师,朋友被看作笨拙的教练,兄弟被看作无法胜任的聚会策划人。”在越来越冷漠的社会,付费的市场服务为你提供可靠的帮助。

  这是美国的现状,也是中国未来的趋势。但,父母、孩子,还有你,会感到开心吗?

  (四)

  我读此书《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外包,便捷背后的破坏》时,和当中不少获取这些服务者一样,都为外包服务入侵私人世界而感到焦虑,但又感到无可奈何。

  唯独看到这个故事,才感到释然。

  作者采访一名专业、有爱心的护工,她是受托定期探望住在异地养老院的雇主姑妈。雇主的姑妈曾是一名颇有成就的海洋学家,终生未嫁、膝下无儿女,如今患有帕金森病,无法生活自理,终日住在养老院、郁郁寡欢。那位护工的职责仅仅是探望,但她觉得还不够好,还带雇主姑妈看名医、寻找更佳的康复医院。在那位护工的努力下,雇主姑妈似乎打开心扉、当护工是朋友,病情曾经有所好转。可惜不久,雇主姑妈又再打回原型、甚至状态一天比一天差。护工觉得自己掏心掏费的努力没有换来雇主姑妈把她当作家人看待,就主动请辞。

  护工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她始终惦记这那位雇主姑妈。一年多后,她自费去探望那位姑妈,没想到雇主姑妈仍住在那家养老院,但记忆力进一步恶化,蓬头垢脸、衣衫褴褛的。护工很生气,觉得雇主姑妈住在养老院简直得不到照顾,就主动要求来照顾。当然这不是免费的。护工工作一段时间,后来又再次请辞,因为始终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成为雇主姑妈的家人。

  后来护工的亲妈因病住入养老院,自己的亲妈不仅身患疾病、还冷漠无情。不同的是,护工面对自己的母亲没有放弃、没有动不动请辞,终于日复一日地探望、照顾,把自己的亲妈改造成了温情的老太太。最后这位老太太在家人的陪伴下安然离世。

  这个护工的故事,说明了家人的关系比起商业化的雇佣关系更牢固。同样地面对难缠的老年病人,这位专业的护工只要感到受伤、白费功夫,就可以轻易选择结束;而在家人面前,过往再多不是的母亲,她都无法斤斤计较,或者心里计较之后还是会掏心掏肺地付出。

  即便雇主愿意付出诱人的报酬,都不能买到像家人般的无条件付出。

  原本,家是当今社会抵抗商业化入侵的最后壁垒。只可惜,很多人面对专业化便捷化的外包服务,将当父母的、当家人的职责轻易地交由他人代劳。不是每一个家人都会掏心掏肺地付出感情。但是,相较商业化服务,偏偏只有家人,才成为这种可能。

  我不禁在想,如果故事中那个护工,从小生活在受雇的保姆照顾下,母亲长期缺位,到最后还会不会这样照顾自己的母亲。

  不敢想象,从小生活在保姆、司机、厨子、家庭教师等包围下的孩子,对”家“会有几分感情。

  一个家需要长期感情的投入和滋养。没有感情的家,需要帮忙时,跟孤身寡人无异。还不如付费找商业服务抱团取暖。

  “家”能否全部外包,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选择是否将其外包出去。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八):外包,便捷背后的破坏

  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想起先前看的一个很受震撼的对话,具体内容已经记得不太清楚。大致是小男孩问妈妈为什么在爸爸生意失败走投无路的时候,没有人来帮助他们。小男孩的妈妈告诉他:“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是需要自己处理的。”这位可爱的5岁小男孩想了想,问道:“比如说上厕所?”

  听到孩子单纯的回答,忍俊不禁的背后是无言的感动。在这个被外包操纵的社会里,能够明白亲力亲为意义的人,还有多少?

  在《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这本书中,霍克希尔德作者通过访问与观察,揭示了私人生活被外包侵袭的种种负面作用。当下人已习惯用金钱来解决麻烦事,恨不得拼命赚钱,然后把钱消费到本需要自己做的事情上。

  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消费观,往往使人错失了沿途的风景,少了参与的过程,一味地追求结果,生活越来越商业化。我们的生活还有意义吗?

  本书中主要谈及婚姻策划,亲子活动,以及家庭生活被外包的种种现象,作者亲自访问了外包者以及承包者的想法观点,比较客观地讲述了外包的利弊两端。

  关于这本书的起因,来源于作者对童年时期的美好回忆。那时候,和家族的兄弟姐妹一起务农,然后去附近的水塘里游泳,甩去汗水淋漓的辛苦。晚餐时可以享用煮熟的玉米,当听到长辈称赞自己是“一台很棒的除草机和剥皮机”时,心中的快乐难以言喻。即便年幼时并不热衷于劳动,但这一切的记忆仍旧根深牢固。作者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明白了自力更生的意义。

  再来看看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难免心生感慨。所有的一切,似乎都笼罩在外包的阴影之下,从网络上相亲,到婚礼被策划人承包,再到孩子交给保姆保管,甚至连亲人的坟墓都由他人代劳,这一系列的畸形交易,表面上是方便了上班族的生活,其实在潜移默化中慢慢腐蚀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打开电视,无论是早间或者晚间,总能找到一个关于男女约会的节目。如果打开网络,总有弹窗提示你注册相亲网站,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虚拟的平台已成为大龄剩男剩女的相亲地点。

  再也不是作者祖父的那个年代,因为偶然见到一位姑娘,她正沐浴阳光梳理华丽的棕色头发的瞬间,就非常确定她会是自己的妻子。在熟悉双方的朋友的安排下,面对面地交谈。由于一见钟情而衍生的美好爱情,多么纯洁美好!

  反观当今的网络相亲,比如作者访问的格蕾丝。看她的资料,49岁离异带有一个12岁的女儿,她要求对方热情,能互相敞开心扉并且性生活得到满足,与早些年希望对方节俭,谦虚,勤劳毫无联系。她把自己的相亲事宜外包给专门为女性指导恋爱的伊文。

  按照他的方法,会先为客户上传一个早已挑选好的头像,起一个舒适悦耳的网名,然后写上一段非常优美或者有个性的签名。做好这些基本的工作之后,依据客户的需求,可选择基础版,升级版或者VIP版的套餐,来教会这些相亲女性如何说话得体,举止优雅,装扮适宜等。谈恋爱犹如工作,单调乏味,并且缺乏识别对方的机会。

  一旦这些女性开始这些繁杂的程序,恋爱便会索然无味。当她们想要在一些关键点拿主意时,往往错过最佳时机。老的约会方式很难被当下人认可,这种便捷的毫无意义的网络相亲就敢确保真实性和可信性?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谁也不能保证和你相亲的对方,首先是一个最普通的正常人。这种过于商业化的恋爱观,仔细推敲,其实是对自己婚姻大事的不负责任,任由一个团队来策划终身大事,等以后顿悟过来,真的不会有遗憾?

  其次,我很赞同作者所谈及的“轻松的父母”这一话题。大学有一个学期我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午托班任教,并不只是辅导孩子们的作业。说白了,相当于孩子们的保姆。午托班所担任的工作是照顾孩子们放学之后以及上学之前的所有工作,包括吃饭,午休,接送上下学等。

  工作时间很短,中午两个小时,晚间三个小时左右,但每次从午托班出来,我就觉得像是从地狱里逃脱一样。年纪轻轻的,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累。不单有身体上的乏困,心灵上的疲惫最苦不堪言。短短几个月的工作,我唯一的收获是:以后就算忙死累死,也要按时接送我的孩子上下学,绝对不把孩子送到午托班。

  因为孩子们的每天,自打进入午托班的大门,完完全全像是脱了缰绳的小羊。餐桌前的礼仪被抛到九霄云外,本来好好的生物钟被打乱,生活毫无计划一成不变。在午托班,老师们只保证孩子的温饱和安全问题,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去付出温暖的爱。

  也许我所工作的那个午托班很糟糕很差劲,但我想其他条件再好的也好不到哪儿去。终归不是自己的孩子,并不会去付出更多的精力来关怀,给他们好的教育。家长们但凡条件允许,别随意把孩子外包,撒手于他人,然后自己去做别的事情。

  去参与孩子们的童年吧,与孩子一起成长,付出爱与温暖,让孩子们感受到他们的开心和快乐,并不是一件昂贵的小礼物就能满足的。要知道,童年所缺乏的爱,无论以后在何时何地,都难以找回来。

  通读这篇文章,不得不为作者细微的观察和缜密的研究所折服,同时也在不断反思,如今的便捷生活,真的便捷了我们吗?在外包与亲力亲为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才能更好地捍卫私人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亲身去体会酸甜苦辣,生活才会如诗如画。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九):不是 join my life,是 enjoy my life !

  挑选居所时,若是听说“拎包入住”,大概不少人会心头一喜,觉得捡着了。最好是什么都不必麻烦,就可以舒适地躺下去。而那样的地方,以前通常都叫做酒店吧。一间屋,何以成为自己的,或许并非只在于一纸买卖的文契来标识它的所有权。生活,何以成为自己的生活?当人们不再亲自下厨、洒扫、选择伴侣、照顾或养育、为大大小小的事务做出决定,这生活如何还能是自己的?

  当我试图绘制现代人的生活面貌,画布上几乎总是一幅“懒人吃饼”,在各个地方表现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贪婪。移动应用和服务业的发展几乎让一切唾手可得,只要支付得起。于是“我们”被“他们”包围起来,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被用来接待、交涉、指导、监督,既没能创造什么更高的价值,也很难说究竟省了多少力气。而“他们”因为终日围着“我们”转,也可能需要被另外的“他们”包围、代理。两千多年前,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尽管也由侍者相伴入浴,被事无巨细的服务包围着,但她却掌握整个埃及,一举一动都在创造历史。

  这很吊诡——人们努力工作说是为了换取更多空闲和自由,更少被约束,从而有条件、有能力按自己的想法“各行其是”;何以等到万事皆备,反而要在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邀请替身,而将自己虚掷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我以为,请他人代劳不外出于以下三种原因:要么这件事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属于另外的专业领域,非由专业人士操作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要么我们忙得实在抽不出空,分身乏术时如能有个人代为处理妥当也算是幸运;要么我们虽有余闲,但想在这可贵的时间里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无论是用来休息,见想见的人,看想看的电影,去想去的地方,还是创造更大的财富。总之,唯独不是寸步不离地盯着那些服务者,好像自己是他们带来的助手。

  但现实往往是,人们不仅依赖于各种形式的代劳,以免除一些耗时费力的体力劳动,同样的急功近利也投射在私人情感领域。相比在情随事迁中体味于微妙,人们的精神状态更像是遭遇了亟待扫除的问题和麻烦。出于对一个“好结果”的急迫,实现过程被视为障碍,是尽可能被跨越或压缩了的。它们是如此令人厌烦,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掉才好让生活回归秩序,拍拍手投入正事儿。这正像手机应用to-do list的操作体验,唯有在指尖嗖嗖嗖划去的刹那获得某种短暂的快感。但当那拍拍手的时刻到来时,你的正事儿又是什么?

  更可担忧的是,日益细分的消费市场已经从用户自主提出需求接受服务,发展到了我付钱请你告诉我我需要什么。一位爸爸为了让自己更像个爸爸,求助于所谓的家庭360评价系统,主动接受那些量化的、标准化的考核,试图在诸多条条框框下建构出某种程度的完美。但它却做出这样的提示:“用下班路上的时间做好回到家里的精神准备。”多么荒谬,如果一个人连回家都不能卸下包袱放松下来,还需要做好准备,家还是个家么?而表现得像是完美这件事,不仅泯灭了个性,也削弱了感知。人们将无所适从,只知道这个时候该怎样,而自己内心真实的感觉和愿望却丢失了。倘使他必须对既定情境做出既定的反应,那么他在做的恐怕离为人父母很远,倒是跟演员很近。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在这条自我修正的路上,即时反馈的发出者们永无餍足。人的一举一动都被 judge,充斥着惴惴不安的紧张感和刻意为之的虚伪,也因而绝无快乐可言。

  更好的自己,更从容自由的生活,这些听起来政治正确的事在执行中差之千里。思考它的原因,不免让我想起一直盘旋在自己心头的一个问题:比如爱情,人们待它究竟是生活的主题,还是生活的一部分,抑或生活的底色?主题有点像目标,为所有的行为提供方向,提供意义;部分有点像模块,是可以被切换的,一种模式的启动即意味着对另一种模式下的思维和情感实施屏蔽;而底色是一种背景,无论做什么是都在这个背景下,它是人的存在状态,像血液流淌在身体里。我想这或多或少有所不同,或者正是这细微的不同在命运各异的爱情故事里充当着隐形的舵手。

  念及结果,有时甚至突发奇想,要是把终点放在起点的位置会是怎样?既然少有人在经典故事的结尾(王子和公主从此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同时到达生命的结尾,倒是不得不作为全新的开始迎接下一场未知;如果不走得那么快,乃至终其一生才刚刚走到别人开场(甚至是在开场之前)的地方,又将如何?我想,虽然旅途看似长短有别,此间经历却未必不如前者丰富。当然,无论丰富或贫瘠,那都是后话了。纪录片里有一个晚近的分支叫“参与式影像”(Participatory video),被拍摄者和拍摄者合二为一,以影像赋权,一边纪录,一边塑造。如今,人们缺乏的或许正是这种参与感,参与到自己的人生中来,而不是自动弃权去做一个观众或傀儡。但说参与也不准确,掺和别人的事叫参与,明明是自己的人生,怎么能叫参与呢?要活就活成自己的主人,自己的生活必须自己做主。所以,不是 join my life,是 enjoy my life。

  我欣赏丹麦人索伦·齐克果(Soren Kierkegaard)说的:“人生不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待体验的现实。”(Life is not a problem to be solved, but a reality to be experienced.)经验和理性都告诉我们,那种 all settled 的状态永远都不会到来,倒是在生命告别时 all set free。所以,为什么要把人生活成一场“打地鼠”呢?如果一定要用打的,那么请一定自己拿好榔头,玩得开心。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十):私人生活也不过是生活而已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书名,想起多年前读过的一本书,书名不记得了。大概讲述的是主人公我坐在客厅里,看着一群陌生人闯进我的客厅,换电视机、换地板、换很多家具,直到打扫完卫生后离去,整个过程我试图制止,却没有人听也毫无办法。作者讽刺的是广告,讽刺广告植入让现代人失去了选择和思考的空间。本以为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如何捍卫我们的私人生活。

  翻开后却发现,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先说说序言,洪晃的序言给我一种感觉,仿佛告诉我这本书讲述的是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如何平衡事业和家人,如何平衡纷杂和亲情。带着这种心情,读了一章后发现,好像说的不是这个。

  那么这本书的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其实,作者想向我们展示的是自力更生。他提出的外包生活其实无非是现代人所谓的便捷服务以及正常的商品经济。本来,在我看来,这很正常。我们不可能做到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凡事自力更生,自己去种植,自己去生产,凡事亲力亲为。

  没有批判的意思,只是,我抱着完全支持作者的心态阅读这本书开始,却以一种怀疑作者有些偏激的态度结束这本书的阅读。这种感受是前所未有的,要知道,对于作者的书,一般情况下都是要么开始就会定性,要么就索性不读了。。。

  这本书告诉了我私人生活的范围很广,不仅仅是我之前理解的那样,八小时工作外,家人,自己,私密。好像每时每刻我都在享受私人生活,又好像每时每刻私人生活都在被打扰~突然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就拿自己的家庭来说,我还没有结婚,从小到大都是妈妈一手带我,爸爸工作忙碌,常年在外,按作者的说法,爸爸就把我外包给了妈妈,我缺少的那份父爱就由妈妈来替代。因此,我的性格更像妈妈,只是越长大越发现,骨头里带出的一些基因里还是有爸爸的影子,假如是和爸爸妈妈一起长大,那么我必然像爸爸多一些。或许这也养成了我纠结的性格,总觉得自己身体里有两个小人,经常打架。

  我就在想象,以后我结婚了,有了小孩,我该怎样?一方面我不想放弃工作,一方面我又不想失去陪伴孩子的机会。作者告诉了我们,我们面对的情况,我也深深的赞同。只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选择总是那么难。

  说实话,读这本书的过程是个奇怪的过程,总试图去寻找到作者的观点。试图找到答案,到底该怎么做?可是,作者给你的感觉是那么的飘渺~~让你觉得他一会支持外包,一会拼死捍卫所谓私人生活。一方面沉溺在商品经济社会的幸福里,一方面又提及大使馆的那段经历让自己诚惶诚恐。一方面不喜欢农场里干活,一方面又推崇他们之间那种纯物质的交换。

  读书时,我发了一个朋友圈,大致是想说是不是美国人先进表现在各个领域,包括思想,是不是美国现在的社会里充斥着太多的外包,于是萌生出返璞归真的感受。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带给我们太多的改变,必然各有利弊,我们无须争议出个好坏,只要慢慢适应,找到自己的节奏就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