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荣光之路》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荣光之路》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11 20: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荣光之路》读后感精选10篇

  《荣光之路》是一本由[美] 伍迪·格斯里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4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荣光之路》读后感(一):一路歌唱

  唯有最痛苦经历才能凝结出最美丽艺术。也许有的歌曲能被歌唱家凭借想象吟唱,但我相信,那些最有力,最直达人心的歌曲一定以丰富深厚的经历为谱,以对人民国家的深沉的爱写词,被饱含热情的歌喉传唱。伍迪格斯里就是这样一位真挚的歌唱家,他创造的歌曲《这片土地是你的土地》被当做美国的第二国歌,歌词中有这样几句:“世上没有任何能阻止我前进,当我踏上那自由之路;世上没有任何人能令我折回原地,这片国土是为你和我而建立。”他热爱音乐灵魂早已融入到他故乡的土地里,他写的歌曲依然滋养着成千上万爱国的人民。

  《荣光之路》是伍迪自己创作的带有半自传体色彩小说,这本书将他个人在美国到处流浪的经历与整个国家在时光中的变迁相结合,语言质朴,带着独自辗转特有的忧愁,向我们讲述了他与音乐间的特殊纽带。

  伍迪的童年十分美好,他在俄克拉荷马州长大,与父母兄弟一起住在美丽的大房子中。然而随着美国石油热的兴盛,大批的外地人涌进他居住的小镇,希望能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小镇逐渐变得拥挤混乱,街头到处都是胡乱搭建的棚子,孩子们之间的争吵打架更是常事。那段时间他家里的房子被烧,姐姐灾祸中丧生,父亲失去了好工作,母亲因为受不了这些打击而病倒,不久就去世了。伍迪为了谋生准备去加州,他靠徒步、搭顺风车和扒火车前行,他曾经连续饿了两天两夜,在火车上淋过倾盆大雨,被警察盘问过,但不管旅途多么艰辛,伍迪都一直将他心爱的吉他保护的很好,他把途中遇到的人和事编进歌里,吟唱那硕果累累的果园,那广袤坚实的大地,那为生存而奔忙的人民。

  伍迪在用音乐讲故事,用民谣将他的所见所思传递给大家,震颤更多的心灵。他的歌语言朴实,除了自然美景,他唱的最多的是与他一起为生计奔波的同伴。他们辛苦度日,在灰尘中带病挣扎,与酷暑忍饥苦苦斗争,忍饥挨饿成了家常便饭,他们做的所有努力只是想在那块贫富差异鲜明的土地上生存下去。伍迪被这些人坚韧精神深深感怀,用歌曲表达他对同伴,对这片土地,对这个国家的深爱。

  我想,每一首出彩的歌都蕴含着深刻丰满的感情,尤其是那些沉重得使人无法喘气的感情。其他种类的艺术与何尝不是这样呢?梵高体验贫穷和不理解,他敏感神经质的灵魂陷入深刻的错乱,这才酝酿出那一朵朵明亮却又孤寂的向日葵;狄更斯小时候在鞋厂当学徒,备尝艰辛屈辱,看尽人情冷暖,对平民大众的生活方式不断思考沉淀,这才写出了《双城记》这样的名作。最重要的是,要在经历了斗转星移漫长时光,在跨过了沧海桑田时间变迁以后还保持着一颗能描绘艺术的心灵。伍迪做到了,他始终以向上的心态,吟唱着最朴实的感情,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荣光之路》读后感(二):一路前行:我又在路上了

  我是多少有些外貌协会的吧……虽然买书是看内容,但如果版本不同的话,总是会选择外表漂亮的那版……不过,喜欢美好的事物总是人的本能呢╮( ̄▽ ̄”)╭于是一边这样在内心安抚着自己,一边又蠢蠢欲动的将手伸向相较之下价格更贵了不只十几元的那个版本~々

  不得不说,这本书于我而言是个惊喜,从内容译文装帧设计都很用心,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虽然不能说是完美,但是至少是超乎预期的好书。是由作者,译者,和编辑合力脍制出的一道大餐。要知道,我打分贯来是极吝的,当然,说的好听点叫审慎吧。反正,一般很少会打五星,因为五星是“超乎预期”。像这本《荣光之路》这样的,内容不是完全合乎口味的书,我往往只会给打四星,也就是“合格”。接下来,就是三星的“可看可不看”,二星的“不必看”,还有,一星的“浪费时间看它干嘛”O__O"…

  翻过书来之后,看到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字样,这就不奇怪了,因为我最近置入的几本这家出版社的书,就品质而言都相当不错。希望出版社能够再接再厉,继续做出更多的好书,以饕读者!(——木有打错字啊。查了一下百度,这里“飨”和“饕”都能用。私以为,“以飨”是比较文雅的大吃一顿,而“以饕”则应该是凶猛的大吃一顿。既然面对的是如饥似渴的读者,当然用后者比前者要更加恰当。)

  书中以倒叙的方式,从一列驶向“荣光”的闷罐车上为开始,作者深陷烦躁狂乱的情绪之中,回忆起了自己的过往类似于马克·吐温笔下的那种旧美国式的风情,作者从田园乡村流浪到摩登的都市。见识富人天堂,经历过穷人地狱

  他的歌词极富时代气息,鲜明的反应了当时被压榨的美国下层民众的生活,当然也歌颂了各地的美丽风光。从美国下层人民的视角出发,刻画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繁荣猎人、脸蛋红扑的乡下淳朴女孩、神色疲惫的黑人男孩、半饥饿状态等待上工的工人……这一个个栩栩如生人物惟妙惟肖的组成了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群像,又像是幅美国民情的赤裸速写。

  无论是这种纪实文学还是其它虚构文学,能使人感动流泪的从来只是故事本身的内容所在。而不在华丽的文风。作者这点就做的很好,他的写作沿袭了他音乐的风格,以质朴真情胜人。平实的文字耐人寻味,必须要耐心才能看进去,还要反复咀嚼才能品出味道。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那种朴实与热烈话语,洋溢着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真挚感情。

  虽然内容并不大合我的口味,不过说起来,确然是极富魅力的文笔。或许,我只是不大喜欢那种类似《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美式的俚俗风格吧?反正我一贯是对这样的书极不感冒的。如果是喜欢那种风格的读者,建议不要错过此书。

  作者的洞察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点在任何的艺术创作中都是极宝贵财富。作为艺术家的双眼,柔软的心灵,成人的身体里藏着个受创伤的孩子。在内心的某个地方,他从未有机会真正长大,源自于突兀的戛然而止了的童年。感情上无所傍依,精神上不知何去何从永远的彼得潘——这大抵是那代美国人的最真实的写照吧!有着和文革中的红小将同样的寂寞而又不甘的灵魂,表面上看似平静,却一直对这个世界怀有深刻的愤怒与怨怼。

  小小的孩子啊,总是有很多很多的“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人凭借着别人的在乎,将自己的欲求包装成为别人好而强加于对方,如果不能满足她就会‘生病’?不知道为什么穷人居然会比富人慷慨,明明自己有的已经很少了不是吗,有很多的那些人为什么不肯从指缝间露出一点点,反而要想法设法的推脱,可明明不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吗?

  不知道,不知道啊,大家明明都是那么那么努力的生活了,为什么日子不但没有越过越好起来,反倒是越来越差了呢?……前者的困惑来自于儿时的妈妈,后者则是源自于路上自己亲身的经历,和遭遇到的一幕幕震撼心灵的场景。他的心灵中总潜藏着许多的不解的疑团,在之后的时光里,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得到了答案,但也有很多,到死为止也不曾得到解答。

  就像是,作者直到生命的尽头,也不曾知道自家四岁时烧起的那场大火,到底是不是自己母亲在歇斯底里丧失理智情况下干的那样,最终,也只能化作一个令他心生恐惧的问号。话说,我觉得他妈妈未必是什么神经病,但肯定有精神问题。试问,哪个正常人会因为别人不去顺着她,小心翼翼的哄着她,把她放在天鹅绒的红垫子(西方婚礼时用来放结婚戒指的)的顶上小心翼翼的捧着千依百顺,她便会立时的‘抑郁’了给你看的?

  说起来,这种人你认识就够糟的了,可问题是她和你的关系还是不能摆脱的那种,就像子女和父母,丈夫妻子。没错,当时的美国清教徒是不允许离婚的,所以作者的童年伴随着这么个,你既不能寄予她希望的,又不能干净利落的对她割舍的人。这么想想,我都快疯了,何况亲身经历这一切的作者了。

  这本自传体小说真的是蛮有味道的,经过了时间的积淀,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后未尝就不能成为一部经典。话说,所谓的“经典”又是什么?——私以为,经典就应该像是东方的《红楼梦》、《源氏物语》,或者是西方的《大卫·科波菲尔》或《飘》那样的作品……

  痴男怨女见炽爱缠绵道德君子世风日下革命志士见阶级剥削,朝堂诸公见政局博弈,史家见兴衰变迁,战者见兵锋争戈,商人看到经济百姓看到生活…想要休闲的可以看来打发时间,有钻研精神的可以看来研究当时的社会民生。千人千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人自然会看到不同的东西。一如鲁迅先生所言,【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因为欣赏的情趣不同,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所得见的也就不同。

  任何小说,好的小说,都是在对时代、人生的描写和映射。是当时时代的一种缩影,以供后来人从中获悉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价值取向等等。【人生百态,历史渊源,都在其中有所体现】。总的来说,小说要反应社会、描写人生,既然要反映社会,描写人生,很难完全客观,总要夹带一些作者的私货,会有倾向性,包括对于社会现象的、人生的。这一方面就形成了作品思想层面的价值。

  好的小说,首先该是好的故事。作者的重点不该是在说教,灌输自己的理念,而是要会讲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作者似乎该说的都说了,又似乎什么也没说——他自顾去说,你且自己去想,才是正理。否则一部好好的小说,无处不见说教,写的跟个政治课本似的,又能看出个什么意味来?

  当然,作者是个音乐人,可惜我没能有幸听过作者的作品。书里也零星提及了一些歌曲,有他自己的,也有他听别人记下的。虽然很赞同作者的创作理念,想唱就唱,真心点赞~但是不大喜欢书里收录的那些歌词,感觉大多数都太有战斗性了,不过,那首【这片土地属于我和你】的确不错,很有味道。

  .【】内或摘自原书,或来自网上,非原创

  《荣光之路》读后感(三):《荣光之路》:用梦想书写光荣

  世上没有任何能阻止我前进,

  当我踏上那自由之路;

  世上没有任何人能令我折回原地,

  这片国土是爲你和我而建立。 伍迪•格斯里《这片土地是你的土地》

  对于国内的读者,“伍迪•格斯里”大概是个陌生名字。但在美国,这个名字却与自由和光荣紧密相连。这位有“美国民谣之父”的伟大歌手在自己短暂一生中创作了两千多首歌曲。如此高产,其实源于他坚持“一切皆可入歌”的信念,这种信念伴随他的整个创作生涯,并使得他成为美国人民最为爱戴的歌手之一。就连对粉丝和记者很不客气的鲍勃•迪伦,一说起伍迪来总是毕恭毕敬,“伍迪统治着我的世界……我写的第一首真正重要的歌曲是写伍迪的”。

  伍迪更大的成就,是他开创了“以音乐介入社会改革”的先河。《愤怒的葡萄》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这样评价他:“伍迪是纯朴的伍迪,他演唱的是人民的歌曲,这也是我自己的判断,无论如何,他的歌曲都是民歌。” 他了解他的歌曲和生活,并以真诚的方式来歌唱生活,他一直努力为底层大众争取权益,并给予人道主义的支持。他放弃了优渥的庄园生活,放弃了成为签约歌手的机会,投身到群众运动风口浪尖,只为了诠释自己作为“人民”的价值和光荣。

  《荣光之路》是伍迪创作的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关于伍迪的同名电影也脱胎于这部作品。它讲述的是伍迪自出生到他放弃生活“扒”上驶向可以“实现理想”的加州的火车开始自己的流浪与光荣之路的过程。作品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处处显露作者独特而卓越的精神特质,令人不忍释卷。

  从整体上看,或许是由于伍迪主要从事歌曲创作的缘故,作品整体节奏把握十分出神。他从自己在列车上遭遇骚乱,不得不与刚刚结识的旅伴爬上车顶,却又遭遇暴雨写起,又迅速转入“正常叙事”——从童年开始的漫漫回忆。所选取的片段也颇具匠心,用“蒙太奇”的手法,将它们组合到一起,使得读者在每个片段中都可以收获感慨唏嘘。也许在整体的阅读感受上,略有不符合国内读者阅读习惯之处——片段间的切换有些突兀,但这样的处理刚好体现了“破碎时间”的美感。用心的读者,可以通过再一次的阅读,找到“失落的故事”的脉络。

  读罢本书,相信对于每一个读者,伍迪•格斯里这样一个一生创作无数,却从未有一首作品通过正规途径发表的流浪歌手,会如此受美国乃至全世界人推崇的原因,已经了然于胸。因为梦想,伍迪•格斯里选择了一条布满荆棘,却通向光荣的小径。即使生命早已逝去,但他灵魂的高贵姿态,却留在每一个曾由他代言的民众心中,融入他所钟情的土地里。这样的灵魂,难道不值得每一个人崇拜吗?

  《荣光之路》读后感(四):伍迪•格斯里的逃离

  “行走”是伍迪•格斯里人生的写照。在一段一段的行走中,伍迪•格斯里不断地完成自己。相对于他的行走而言, “音乐”的分量就显得轻了许多。尽管音乐是他的象征与标志,尽管他是美国著名的民歌之父,美国“第二国歌”的作者。但是,倘若没有行走,伍迪•格斯里这个符号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底。

  《荣光之路》是一本很不像自传的自传,细节、对话、场景甚至人物的表情都细致到几乎琐碎。在阅读的过程中,几度怀疑是否是一本二度创作的小说。尤其是第一章,我是硬着头皮磨下来的,人物嘈杂、对话烦乱。好像应了“万事开头难”的老话,第二章,峰回路转,渐入佳境。

  我将这本书的结构分为了两段体,第一部分,是伍迪•格斯里的童年少年时期,这段时期,是一个家庭和一个小镇的兴衰史,更多的是被动的在命运中的跋涉;第二部分,从第十三章(去加州)起,是伍迪•格斯里青年时期,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是主动的义无返顾地求索与逃离。当然,这本书只是伍迪•格斯里人生的前半段的描写,但是,到这本书尾声的时候,伍迪•格斯里已经“成形”了。换句话说,他已经知道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了。

  童年和少年时的起起落落,与小镇紧密相连。安逸甜蜜的家庭生活,妈妈教小孩子唱歌,爸爸挣钱养家,和孩子们垂钓练拳。千百人的小镇自在宁静。万事万物有序有节。随着人们想要改变生活的野心膨胀,迁居的迁居,挖煤的挖煤,而小镇的地下居然蕴藏了石油。“你看见的不是树立的钻塔,你看见的是整整一群人在未来一两年中竞相追逐的一场疯狂的梦境。石油这种东西,能让别人把你当成人、当成驴、当成狗来对待。”在人们的狂乱中,灾难降临,一场大火毁掉了伍迪•格斯里一家人的所有幸福,全家人被迫迁居到破旧不堪的老屋子里。这时,小镇中的人们又发现了更丰富的石油,粘稠的黑色石油随着蒸汽飞到牧草树梢田间河流,小溪飘满了黑色的浮渣,河面被油膜覆盖。小草大树都死了,石油来了,鱼就没了,镇子被喧嚣的人声和机器声覆盖淹没。没多久,一场大火毁了油田,毁了镇子。而另一场可怕的火灾又降临到伍迪家中,家中唯一的女儿克拉拉死于这场大火。妈妈也疯了。爸爸的生意一败涂地,想靠打拳挣钱,但双手的肌肉骨骼全毁了,虽然切掉了小指,但双手的仍然紧紧聚拢地伸展不开,整晚整晚疼痛难以入眠。

  好运即使来临也是那么短暂,妈妈被送去了精神病院,最终还是去世了。快十五岁时,伍迪就开始擦鞋刷痰盂接夜班车的打工生涯。除草浇地整果园画广告画,做一切可以挣钱的杂活儿。并和一个舅舅学会了弹吉他,“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唱出你的所想,你可以讲各种各样的故事,把你的想法有效地传达给别人。”

  从此欲罢不能。

  一封远在加州的姨妈的信,让二十五岁的伍迪走上了一条真正的荆棘之路,也是真正的走向荣光之路。从德克萨斯到加州,这一路身无分文地向着目的地的行走,彻底改变了伍迪的人生。公路上一路搭车的颠簸、大风大雪中几被冻僵的艰难,脚上走出血泡,随时累得躺倒在路边睡觉,两天多没吃饭饿得难以自制地颤抖,一次次求肯又一次次被拒绝,扒闷罐车、拼死抓住铁梯、趴在飞驰的火车顶上、气势汹汹的警察逼赶着在雨中上路……

  可是当目的地到达的那一刻,他毅然放弃了优越然而也将是沉闷枯燥的生活。“我知道,我上对了山,但找错了门。”转身离开。同样,在纽约最豪华的酒吧签约前的那一刻,“我感觉到闷罐车和转运车嘎嘎隆隆的声音在远远召唤我。”“我决定此时此刻,在他们生命中的这个瞬间,应该让他们看到有一个人,不是因为受雇于人去唱什么,而只是走过那里,思考着这个世界,并唱出来。”他远远逃离霓虹高楼,回到了那个真实的不公平的甚至是差劲的人群和生活中去。

  “我很高兴自己能从那些多愁善感、不切实际的垃圾里挣脱出来,更高兴能和这里的人一起边走边唱,用斗志、勇气、捧腹大笑和力量唱出精彩。”

  如果说第一次从家乡的逃离是为了自绝境中寻求希望,那么,之后的两次从富庶和辉煌中的逃离则写就了日后的伍迪•格斯里。当一个人选择了这样的逃离,也就意味着选择了走向一条更为艰难的小路,但是,这是伍迪•格斯里的选择,并且,他将之称为——荣光之路。

  《荣光之路》读后感(五):永远的行走者

  http://www.musiclife.cn/content/?592.html

  伍迪·格斯里,永远的行走者,美国的民谣之父。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他的名字并不熟悉,可是我们熟悉的鲍勃·迪伦曾经说:“我写的第一首重要的歌曲是关于伍迪·格斯里的。他是我的是精神导师。”精神导师,能被世人冠以这样的称号,这个人就有了骄傲的资本,更何况他是受到鲍勃·迪伦这个曾获得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音乐家如斯赞许,我就忍不住想要与这位用歌曲表达自己的洞见的歌者进行一场投契的精神交流。

  《荣光之路》是伍迪·格斯里于1943年出版的自传。在这部自传中,读者首先被带入如一部美国西部电影演绎的骇人场景:颠簸的闷罐车,各种肤色的男人,人们站着、坐着、躺着、挤在一起,拿彼此当枕头。这些还都无关紧要,是的,这不算什么,在任何一辆闷罐车上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可是,接下来,由一个印第安白人混血男孩和一个猛男的较量拉开的混战,就有点控不住场的趋势了。可不是,在“我”被人一脚蹬下车之后,和黑人朋友在煤渣路上飞奔着在火车再次提速前爬上火车,之后,他们爬上车顶,和两个尚且年幼的男孩一起在暴风雨中前行。这些素昧平生的人把自己仅有的衣衫脱下来给他,让他把自己的“音乐”保护起来。而他能做的不过是让眼里的泪随着雨水一起滚落,然后在闪电和暴雨的侵袭下,让那个瑟瑟发抖的小孩子枕着他的胳膊。这样的生活体验是痛苦的、让人瞠目的,他的命运是多舛的,但也正是这样的历练让他想要用自己的歌声去唤醒那些几近麻木的神经,去改变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他用真诚和淳朴谱写自己的音乐,他用自己的歌曲给人们以最有力的支持和感召。他可以说是一个地道的流浪歌手,但是他走过的路因为他不断求索与义无反顾真的成为了一条荣光之路。

  唱人民的歌,为人民歌唱,这是张铁志在《时代的噪音》中为伍迪书写的章节名,这也是书籍作者对这位将音乐视为生命的“以音乐介入社会改革”的先驱者最中肯的评价与赞誉。因为他本身是人民中的一员,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知、去体会,他走过的路是充满荆棘的坎坷之路,但是,他不抱怨,更没有迷失,他敢于直面命运。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他在困难重重的路途上坚毅地前行,尽管有些时候泪水和汗水遮挡了他不断求索的双眼。他是一个能把霉运变成欢笑,把贫穷变成骄傲的,锲而不舍的行走者。在他一贯的和底层人们同行的路上,他让自己完全投入,从而了解出自底层的最真实的生活,并以真诚的方式来歌唱生活,他一直努力为底层大众争取权益,并给予人道主义的支持。而读者通过阅读他的自传《荣光之路》能够深切感受到流溢在他身上的勇敢、坚毅、开朗,当然更震撼人心的是,始终贯穿于他的行走中的开拓精神,他虽然过着最贫穷的生活,却有着令人崇拜的高尚的精神,尊严和荣誉。

  世上没有任何能阻止我前进,

  当我踏上那自由之路;  

  世上没有任何人能令我折回原地,

  这片国土是爲你和我而建立。

  这是美国《这片土地是你的土地》的歌词,在这质朴的歌词中,我们读到的不是一种温情脉脉的爱,而是他用自己的脚步和生命度量出来的,最本真的生活面貌,最朴拙的生存状态;这更是伍迪·格斯里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位有“美国民谣之父”的伟大歌手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以宽容、接纳甚至悲悯的情怀创作了两千多首歌曲,直到今天这些歌曲还被热爱他的歌手、大众传唱着

  《荣光之路》读后感(六):在路上,他是一颗跳荡强劲的人类心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有的人在命运中迷失,有的人与命运相撞。某种意义上,《荣光之路》所呈现的不仅是一条现实中的挣扎(战斗)之路,更是一条心灵的发现之旅。所有经历过苦涩生活的人,他们在卑微中摸爬滚打,让汗水和泪水迷蒙双眼,也逐渐麻木神经,而艺术家则孕育出痛苦的花朵,伍迪•格斯里孕育出的是一片音乐的森林,覆盖着北美的一片大陆。

  伍迪•格斯里的一生就像美国公路片里人物穿插不断的回忆,呈现的无比多舛。客观的说,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些人风里来,雨里去,生活里充满隐忍和暗淡,然而仍然咬紧牙关,含着苦辛活下去。而有的人,只需要动一下手指,就可以得到一切。在这种不对称的世界里,奢谈温情是可耻的。伍迪•格斯里的歌声里从不宣扬此种虚妄的温情,他知道要有所改变,必须去唤醒。因为所有一切他人苦痛的生活,也是属于他的。他有宽广的胸怀,他热爱土地上那些穿着残破衣衫的人们。

  《荣光之路》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传记,而是生活体验的缩写。伍迪•格斯里曾写道,当我漫步在路上时,我看到路边有一个牌子, 牌子上写着,‘不准穿越’。但是在牌子的另一边,他什么也没说 ,因为那一边是属于你和我的。唤醒人们的内心,使他们知道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衫,尘土呛满了鼻孔,但他们仍然拥有尊严,并为尊严而活着。可以说,在这条路上,他甚至不是在体味生命,而是在端详痛苦。真正的痛苦,其种子并非仇恨与狭隘,而是宽容,接纳与悲悯。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所理解的伍迪•格斯里并不准确,甚至是误解,乃至曲解。他一生写作歌曲,并不是因为某一种主义,或者什么伟大启示,所有和“启示”有关的东西套在他身上对他都是一种侮辱,过度宣扬他的左翼家庭,其实对理解他并无益处。他拥有早期美国开拓者的那种精神,他们认真,明朗,同时十分骄傲,有尊严和荣誉。他用自己的方式去端详,去丈量,然后歌吟。他魅力四射,活泼,有着坚实的朴质,像一块美洲大地上的木头。你会被他吸引,会被他点燃,这就是他,他是一颗跳荡强劲的人类的心脏。

  当我们走在城市的路上,或者乡村的路上,怀里揣着这么一本书,总该想起些什么,使我们不至于活在一潭死水里,使我们不至于在温水中没顶。

  《荣光之路》读后感(七):美国民谣鼻祖的自传

  很多读者可能首先是由《这片土地是你的土地》这首歌曲知道伍迪•格斯里(Woody Guthrie)。这首歌曲的确名气很大,被誉为美国的“第二国歌”,当然歌曲也很美,很值得听一下。这本《荣光之路》就是这位美国民谣鼻祖伍迪•格斯里的自传。

  伍迪•格斯里是何许人也?他头上有很多光环,有人把他称为美国历史上最有才气的民谣唱作人之一,也有人把他誉为二十世纪前半叶最伟大的民歌手。无论如何,在上个世纪美国的民谣界,他无疑是响当当的人物。据说现在国内知名度最高的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就是在他的感召下走上民谣歌唱之路。鲍勃•迪伦到美国民谣带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各种肤色的男人在闷罐车里颠簸着。我们站起来,躺下,挤在一起,拿彼此当枕头。我能闻见从自己被汗浸透的卡其布衬衫、裤子,还有别人的工作服、工装裤、肮脏松垂的套装上发出的酸臭味。”作者就在这样的回忆中、比较恶劣的条件下开始了他的且歌且行的歌唱人生。

  在我看来,伍迪•格斯里的“荣光之路”一点也不风光,而且有点寒酸。这条歌唱之路可以说是困难种种,遍布荆棘的。当然这样坎坷之路也锻炼了作者的意志,带给了另一种意义上的人生财富。我想,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哺育了他,给他的民谣创造提供了许多灵感。伍迪的童年在一般看来,也相当不幸的。一次大火烧毁了他的家,全家人只好搬到一所残破的老房子里。亲人也是屡屡遭遇不幸。他的姐姐克拉拉死于一场火灾,他的妈妈后来也发了疯,每天癫痫都要发作二三次,后来被送到了精神病院,但最终还是痛苦地死了。他的父亲做生意也是相当不顺,为了打拳挣钱,最后不得不切除双手的小指。“摩托车大王”,他的同母异父的弟弟——伦纳德•坦纳也是死于车祸。当然残酷的生活并没有把伍迪打垮。他干各种样的苦活累活,擦皮鞋、刷痰盂、割草浇地、整果园、画广告画等等,他都干过,更重要的是他跟舅舅学会了弹吉他。这开启了他的音乐之旅。他坚信音乐的能量是强大的,它可以超越一切心灵的隔阂。正是这样的信念让他一直在音乐的道路上一直行走着。一生竟然创造了2000多首,对于伍迪来说,一切东西都可以写入歌,洗碗机也行、女孩也行、甚至一个茶包也可以,因此有时候他在一天之内能写下数首歌。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中插图都是伍迪•格斯里亲手绘制的,从中也可以领略到伍迪的多方面才能。

  《荣光之路》读后感(八):久违的无产阶级情怀

  《荣光之路》Bound for Glory,在书中正文被直译为“驶向荣光”,“荣光之路”让人有些想起库布里克的电影《光荣之路》Paths of Glory,但两者的内容截然不同。实际上该书的作者、译者和责编都是从事着与音乐相关的职业。作者伍迪·格斯里是美国民谣之父,译者刘奕是摇滚乐工作者、乐评人,责编解华佳则在广西师大出版社从事音乐图书的出版。

  广西师大出版社在社科类图书的出版质量上无须多言,从策划、内容到装帧排版纸张,都是国内出版社的佼佼者。该书封面有“故藏”之题,但封底等处并不见丛书预告,可能是广西师大出版社尝试推出的新品牌。“以故为新,因典入藏”,于故纸堆中寻觅遗珠,这个系列值得期待。

  《荣光之路》之前并没有国内译本,英文原版首次出版于1943年。长期被亨廷顿舞蹈病所折磨的作者伍迪·格斯里死于14年后。该书从体裁上来看是一本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作者从家道中落的童年慢慢成长为民谣歌手的经历。伍迪所创作的歌曲往往是非常简单的,是对一瞬间灵感的阐释,“一切皆能入歌”。但他的这部自传则表明他并非不会使用复杂的叙述手段。该书每一个章节几乎都可以单独拿出来成为一个短篇小说(story),从人物形象、人物对话、情节起伏等等角度来看,伍迪有着专业作家的水准。

  伍迪的文字与音乐相比,尽管从形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其精神内核是一致的。伍迪是美国民谣之父,鲍勃·迪伦的精神导师。我对音乐不甚了解,对于各个派别的源流和交汇不甚了了。但我相当喜欢美国民谣,以及今天身边已经普遍流行的“民谣”,它们都非常质朴,非常真实,可以像是面对面一样听到来自心底的对话,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伍迪等歌手所创造的那种感情真挚的美国民谣孕育了后来的摇滚,而充满呐喊、怀疑和批判的摇滚乐,再不像民谣那样简单和质朴。

  《荣光之路》与其他自传、小说相比,其魅力就在它处理人际情感的真实和简朴。全书表现的都是贫民大众,那些工业革命之后到二战之前的真正的无产阶级的故事。“这辆车不拉烟鬼,骗子和廉价的小丑;这辆火车正在驶向荣光,这辆火车!”这是伍迪·格斯里创作该书的主旋律。读到该书最后一页,这首歌谣重现,那种真正的无产阶级的无所畏惧的气概,跃然纸上。读到伍迪所写的这些故事,脑海中浮现的是《国际歌》的呼喊,是《共产党宣言》中那句“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而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感受到无比巨大的能量。

  在习惯了阅读《1984》《华氏451》这类与今天的现实更加贴近的政治寓言小说之后,读到《荣光之路》里扒火车流浪的两个童工、打群架和一起唱歌的工人们等等,读到他们在一无所有的恶劣环境中所表现出那种友好、乐天、豪爽、反抗、激情、关心他人、鄙视一切的情节,仿佛他们才是美国和世界的主人——打动我的,原来是那久违的无产阶级情怀。

  《荣光之路》读后感(九):一路向前 边走边唱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史坦贝克这样评价伍迪•格斯里:“在他的音乐中,可以看见人民容忍和对抗压迫的意志。我想,这个就叫做美国精神。”读了伍迪的文字,你会发现约翰•史坦贝克的评价相当贴切。

  《荣光之路》是伍迪的自传式作品,像回忆录又像散文、随笔。书中向我们记述了伍迪生命中经历过的种种:经济萧条导致的工人失业、龙卷风、大沙尘暴、火灾引起的家庭变故、石油热、二战……还是小男孩的他卖报纸、捡垃圾、擦鞋、刷痰盂、接夜班车……可是这些工作并不能长久做下去,他不得不常常处于找工作的状态。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了自己为自己负责的重要性。他开始去镇子的图书馆寻找答案,但是据他自己所说,“浏览了每一种学、病、癖和主义,看起来没什么意义”。接下来的几个月,他开始把精力和思绪用在了画画上。如果不找到一种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他感觉自己就会疯掉。看起来,画画不但缓解了他的紧张情绪,还缓解了他当时紧急的经济状况。幸运机会来临时,他可以帮别人画广告画和装饰画挣钱。不过画具太昂贵了,挣来的钱基本又都投向了这些能够引导他思考的工具。

  很快,他又接触到了一种能更好表达思想的方式——跟一个舅舅学会了弹吉他。最初,他只是给老调配新词,走到哪儿就唱到哪儿。后来,随着见识和经历的增加,他发现可以写成歌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并且欲罢不能。他对音乐有了固定的见解,他说歌曲就是音乐加上一种跨越语言的语言。在唱歌这份工作中,你可以唱出你的所想,你可以讲各种各样的故事,把你的想法有效地传达给别人。

  美国南部的干旱让几万农民和工人沿路西迁,经过几千英里跋涉抵达加州,伍迪也是其中一员。一路上他们穿越荒漠之地、破败农村,目睹了种种不公和惨状。这些丰富而惨痛的经历也在日后不断激起他的创作热情。  

  抵达加州后的几年中,伍迪边打工边为工人唱歌,听他们的故事,也收集民歌。伍迪在音乐上取得了很多成就:把歌唱进了洛杉矶的电台、去哥伦比亚河谷创作录制了二十六首关于大古力水坝的歌、在胜利唱片公司出了两套三碟装专辑《尘暴区民谣》等。伍迪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但他有自己严肃的政治立场,他无法容忍那些娱乐业老板们要他在表演时满足顾客需求的荒唐要求,他想做一个自由的歌者——不是因为受雇于人去唱什么,而只是走过那里,思考着这个世界,并唱出来。

  伍迪在整本书中要向我们传达的是,无论身处何地何境,人都要找到尊严,并为自己创造的劳动感到骄傲。他给工会工人、农民等普通大众写歌,与工人、士兵、水手、农民、猎人一起歌唱,他认为和他们一起歌唱能交上朋友,并感觉自己以某种方式参与了他们的工作。他很高兴能和人民一起边走边唱,用斗志、勇气、捧腹大笑和力量唱出精彩。他认为那些娱乐业老板们要他表演的那类是多愁善感、不切实际的垃圾,所以他很高兴自己能从里面挣脱出来,并在以后离得远远的。

  这本书里的文字和手绘插图都出自伍迪之手,透过它们读者能够窥探他那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也可以继续崇拜他那惊人的才华。伴随着很多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一批民谣歌手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有些民谣甚至在中国大地红极一时。那么,对于这位“美国史上最有才气的民谣唱作人之一”、“二十世纪前半叶最伟大的民歌手”的自传,对民谣感兴趣的人都可一睹为快了。

  《荣光之路》读后感(十):在路上——我读《荣光之路》

  文/商容荣

  感觉中,伍迪•格里斯一直行进在路上,好象希腊的游吟诗人荷马一般,边走边唱,为劳苦的人民而唱,也为祖国而唱,而他所创作的歌曲《这片土地是你的土地》被当做美国的第二国歌,歌词中有这样几句:“这片土地是你的土地,这片土地是我的土地,从加利福尼亚到纽约岛,从红杉林到墨西哥湾流,这片土地属于我和你。”诚然,这片土地并没有带给他富足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苦难,但他依然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并为他自豪,为他高歌。

  《孟子》中有这样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伍迪的童年时代曾经有过一个很富足的家庭,但是随着西部石油热,大批的投机分子涌入,资本家,流浪汉,形形色色的人把原本安逸的小镇搞得乱七八糟,而他家也正是在此时遭遇不幸,房子被火烧掉,父亲失业,而母亲不堪忍受之下渐渐崩溃,最终被送上火车离他而去……

  当他慢慢长大,读书、打架、混帮派、做兼职,为了生存他什么都做过,送报纸、捡垃圾、擦鞋、刷痰盂、接夜班车……他经常处在一种找工作的状态,直到他学会了画画,伍迪可以帮客人画广告画和装饰画,而他的生活也由此得到了一些改善,可是他发现画画的用具太贵了,于是当他的一位舅舅教会他弹吉他的时候,他惊喜的发现,这才是他的最爱,让他可以赖以生存并可以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从此他就再也放不下音乐,并终其一生唱歌并创作,不离不弃。

  他的脚步遍及美国各地,徒步走过,搭过便车,更多的是扒火车,每次看到伍迪扒火车,我都会出一身冷汗,真的是太危险了。要躲避不友好的同伴,要躲避查车的警察,记得有一次他一直在车箱外面差点被冻僵,手都要抓不住的时候,我吓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即便是这样他也不舍得丢下他心爱的吉他。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历史时刻伍迪都经历过:经济大萧条、大沙尘暴、二战……随着阅历的不断增加,他的歌曲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全部写进了自己的歌曲里,他的歌受到了大家的欢迎,而他也把歌唱到了洛杉矶的电台,但他无法忍受富人们这样那样的需求,他坚持认为他的歌是唱给更多的穷苦人来听的,他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甚至放弃了在“彩虹厅”演出的机会而情愿在街头卖唱。这就是伍迪,一个坚持自己的理想永不屈服的硬汉子。

  面对暴徒,他毫不畏惧,他抄起他的吉他勇敢地吟唱:“我们要一起战斗,我们决不动摇!就像一棵树,长在水源旁,我们——决不动摇!”整群的暴徒冲过来,伍迪的歌没有停,所有的人都和他一起唱,水手、士兵、卡车司机、工人、牛仔所有的人都围绕在他的周围,他们胳膊勾在一起阻挡着暴徒,他们被雨浇透了,但他们的歌声依然铿锵有力,双方对阵中谁还没有碰到谁,战斗已经打响了。而正义的一方首先在气势上取得了胜利。警笛想起的时候,暴徒仓皇而退,警察到来只看到一群坚强的人在唱歌:“一、二、三、四,就这样长在水源旁,我们决——不——动摇!”套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这就是“正能量”。

  伍迪格斯里1912年7月14日出生于俄克拉何马州一个左翼家庭,在他短暂的55年人生中创作歌曲2000多首,美国的第二国歌《这片土地是你的土地》为他开创了以音乐介入社会改革的先河。他被誉为“美国史上最有才气的民谣唱作人之一”、“二十世纪前半叶最伟大的民歌手”。

  伍迪追求的是,让无论身处何地的人都能找到尊严,并为自己创造的劳动感到骄傲。《陈涉世家》里有句话说的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伍迪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一个人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有一颗贫穷的心。无数的实例证明,只要你内心足够坚定,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成功一定会属于你的。伍迪是坚强的,在他住院的最后一年写过一首歌叫《我还没有死》,那也是他最后创作的歌曲之一,他坚强地求生,却终于没有敌过宿命,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但他的歌声却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http://bhrb.beihai.gov.cn:8080/epaper/bhrb/html/2014/03/16/03/03_82.htm北海日报2014.03.16发表,略有删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