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读后感10篇

2018-01-11 20:2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读后感10篇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本由茨威格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带盘)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4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一):子非鱼

  从古希腊的戏剧创作开始人类中的一部分精英就开始尝试将心灵的振颤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文艺作品引人入胜之处也许就是那让人如痴如醉内心感受——我们称之为情感。无数伟大作家尝试用人人理解和传播的理性文字构筑起瑰丽的文学大厦,并且在这座大厦中不断创建出装帧华美的客房。每每阅读一篇名作,就仿佛进入这万花筒般迷人时空之中。

  从阅读《人类群星闪耀时》认识了茨威格,他仿佛拥有着某种魔力,一种在短短的文字篇幅中构建那种引人入胜、迅速走向高潮爆发的能力。他能够抓住文学作品的精髓——描绘那种令人痴狂、欲罢不能的动人情节和内心冲突。而构建作品的矛盾、展现矛盾冲突,则是文学作品的基础所在。作为中篇小说之王,茨威格的魔力在于充分挖掘和展现人物的内心冲突,很多人把他和同时代的弗洛伊德相提并论,这并不是一个巧合,从人类发展历史眼光中,他们和绘画界的后印象派、音乐界的印象派、哲学界的存在主义等等现代主义流派一样,从放眼世界走向审视内心。

  最近在看手冢虫治的名作《火之鸟》,我想手冢与茨威格之所以为世界称颂,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和他们心中悲天悯人情怀密不可分的。 ThereareathousandHamletsinathousandpeople'seyes. 也许我们对陌生女人的一生各种各样看法,但是茨威格创作这个人物并不是仅仅希望我们给这个女人做一个“是”或“否”的结论。从客观角度,我们可以从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甚至是身体健康等诸多方面评判一个人,但是却无法从当事人主观的角度来评判她内心的感受和幸福度。从陌生女人的心中,从来就是将自己放在一个卑微的角度,从奉献自我牺牲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爱情,书中多次描写了她对作家近乎痴迷的爱恋,这种爱恋本身就是对作家风流倜傥、用情不专、自由奔放的生活态度的迷恋和欣赏,哪怕这种生活态度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和毁灭。

  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而构成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其内心的丰富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佛教所说的一花一世界即是此意。也许在心理分析学的角度,我们能得出陌生女人因为儿童时期家庭社会等原因压抑了心理的正常发展,形成了脆弱卑微的自我、扭曲的人生观。但是从主观的感受度来看,她的一生彻底饯行了本我的意志超越世俗道德施加给女人的沉重负担实际上,在她的心底,一直在某种矛盾和冲突中挣扎,这种挣扎是贯穿她一生的精神能量来源——她希望作家能够认出她,给她梦寐以求的世俗爱情家庭生活,但是又害怕会被拒绝,因为她从多年来的观察中发现作家是如此沉醉在风流的单身生活中。而这风流潇洒、翩翩君子的作家,却是如毒品般的吸引这她,因为这样的作家才使她心目中极力维护和膜拜的爱人形象。她对作家的接近和远离,如同献祭般的飞蛾扑火,燃烧自己只是为了追寻和实现她心目中的完美

  茨威格的作品,每每传达出动人心魄的情感力量,这股力量让成为了伟大的作家,声名远播。但也许这些力量都蕴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在后工业化的地球上,在繁华的都市里,现代人享受着教育、就业、购房、抚育、死亡等流水线般的人生历程。强大资本主义掌控这芸芸众生,也许就是这种大环境在一边多年前让我们中的精英创造出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思潮,我们无力摆脱外部世界的沉重枷锁,转而走向自己内心的自由世界,茨威格用他的灵魂构筑起了这一个小小的、通向我们心灵的入口,穿越这个美丽的通道,也许能让我们找到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重新获取力量的源泉,同这个压抑黑暗的外部世界相抗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二):作为一个男人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感

  (几年前写的书评了,现在翻出来尽然吓我一跳,特么地我都忘了自己到底是不是看过这本书,不过既然书评都写了,就当我读过了,还有莫言的《暖》,简直没有一点印象,所以,这篇书评,我感觉是最扯的书评,没有之一。)

  与其说我是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感,不如说是因为有感才去读它。

  这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同时也缺乏伟大的爱情。这是一个冷漠的时代,同时也缺乏同情。这是一个人们头脑混乱的年代,同时也有许多迷茫

  我相信我此刻的感情,是不能用语言书写的,因为那感情仿若天仙,让人不忍亵渎。极少有人理解高尚,人们眼中的高尚仿佛永远停留在历史的谆谆教诲下,或者停留在道德的说教下,或者根本只是一种盲目的感觉。什么是高尚?

  伟大就是高尚吗?卑劣就不高尚吗?站在历史的天空下,我们都只是渺小的沙粒。我们从母体分离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了一个生命的历程,这个历程的终点是死亡。马克思说:“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但是,历史却没有完全记录这些劳动人民,极少数的人在历史上留下了姓名。他们为人文明的演进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或未做出贡献,或甚至做出了反贡献。他们有智者、哲人、君王、大臣、隐士,有科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也有一些不知名或生平模糊大人物或小人物,更有一些统治者和反抗者。他们的共同点不只是他们都有人类的特征,他们有太多的共同点。

  他们有善的,有恶的;有先天善的,有后天恶的。他们似乎总是处于冲突之中,却往往又相互调和;当他们的矛盾激化,不可遏制的时候,他们用惨烈的严酷的罪恶的战争化解;之后,他们又经历相互调和,接着又冲突频发。这是历史的规律,不是圣言,它们的规律性只体现在他们是经验的总结,而这种经验又往往得到验证,且屡试不爽

  所以,历史的规律总在等一个例外将它打破,而这个例外我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找到了。

  这是一个以悲剧结尾的故事,它揭示了纯爱,即纯粹的爱情。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也许一生都不会遇到这样的爱,因为她太稀有和珍贵了,也许只存在于人类的梦境或精神幻想之中。然而,不排除有一天,她会姗姗来迟,告诉你她从遇见你的第一眼就爱上你,而且矢志不渝,直到生命之丝方尽,她才告诉你她一直爱你,而你却从来不认识她。

  读完这个女人的来信,相信这个读信的人心中必定江海翻涌,感慨系之矣,懊悔系之矣;但是,错过或未曾珍惜美好事物一旦成为过去,而且是不可逆转的过去,所有的感慨和懊悔又有什么用呢?

  我想到的自己,想到了《一个陌生男人的来信》。虽然没有这本书,但是不妨碍我们运用我们的大脑去想象:有一天,你,一个女人,收到一封陌生男人的来信。你打开信封,取出一沓信纸。信纸上的字写得很漂亮,能够预测他绝对风度翩翩和正直高尚。他告诉你,当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人世。他告诉你,他见过你,他从见你的第一面就爱上了你,并且终生未曾改变。他只有一次人生,他把仅有一次的人生之中的爱情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奉献给你。他说,你从来不认识他。

  这并非杜撰,正如台湾女诗人舒婷的诗作,她说:“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位置,脚下的土地。”亚里士多德说:“历史是描绘过去的艺术,诗是描绘未来的艺术。”我们相信未来必定会有这样伟大而高尚的爱情,我们也相信世人对爱情的失望终有一天会成为希望,我们更相信纯爱必定存在于尘世之中。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让同为男人的男人感动,让这个忧伤的男人想起的莫言先生的《暖》,《暖》也是一个令人遗憾爱情故事。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相比,《暖》更贴近大地,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则更接近天堂。二者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contrast,不管是什么主义,它们都在追求纯爱。这样的纯爱,不仅是爱的本身毫无瑕疵,就连爱的过程也是毫无瑕疵,堪称完美之爱。越是完美的东西,人们就越想得到,人们以为自己得到了完美,可完美却又在瞬间破碎。正如你和一个美若天仙姑娘或风流倜傥的少年站在一起,你感觉自己不敢正眼看他们,因为他们太美了,美到你不忍一睹芳容。也许有心理学上的原因,但又是什么导致这样的原因呢?

  不必再去考究,当纯爱如昙花一现而自己又无法抓住的时候,我希望我永远都不要得到这样的爱。

  因为这样的爱一旦得到,就意味着失去,意味着毁灭。与其欣赏一朵美丽的昙花,不如踏踏实实地贴近大地,和一个爱自己的人共话夜雨,秉烛夜谈。

  临了,用一句祝愿结尾罢!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晚安!

  13.5.5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三):灵魂捕手

  不得不说茨威格就是一个灵魂捕手,任何事情在他的笔下都可以活灵活现,甚至升华了数个层次,这给予了我一种前所未有惊喜——原来,文学是可以这样写的。

  在之前我读过的小说虽然不多,但是也算不上少,至少是有挑剔的,不会乱七八糟别人说好的都去看,或许这只是自己心底中的一种任性吧?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刚好处于月考结束。我考得不太理想,因为我已经卡在同一个级排名前后浮动不超过20名了,如果再这样无法突破下去的话,或许高三就更难突破了。我想不到什么别的,只是想安安静静地读完这本书。

  初夏的气温在广东这边还算是温和的,就这样在阳光和树荫下,我完全沉浸在茨威格细致得恐怖的描写当中。原来,人的情感是可以像暴风雨一样咆哮的,可以像雪崩一样爆发的,可以像流水一样柔和易变的,也可以像薄纸一样脆弱的。

  我在书中看到了很多很多疯狂的,我以前从未听闻过的东西。尽管这些只是虚构的小说,但是,但是我怎么能将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当做只不过是一个奥地利男人头脑中突然蹦出来的玩意呢?他们肯定是来自茨威格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意中留意的一则新闻,无意中看见窗边一个走过的女人,无意中注意到邻居悲伤

  这都是怎么出现的?我都快疯了!我拼命地斟酌着里面的字词,发现它们是多么的奇妙,我又是多么愿意去学习它们,像街头的饿汉一样将它们全部如狼似虎地吞咽下去,迫不及待地消化掉,将它们变为自己的一部分。

  但是我发现我做不到。

  这些文字是茨威格创造出来的。我们可以分享它,但是无法支配它。

  这就是那个灵魂捕手一样的男人。

  他能够将一个同性恋者描写得如此的内心矛盾又痛苦悔恨

  他能够将一个赌徒勾勒得如此疯狂但是有时候又是那么的虔诚。

  他能够将一颗心的死亡逐步地呈现给我们看,仿佛用一根小棍子指给我们看,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死去的。

  毫无疑问,他的作品将会流传下去。作为灵魂捕手的他,将会让人继续惊叹。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四):所有人都爱我,只有你,只有你不爱我

  quot;从这秒钟起,我就爱上了你。我知道,许多女人对你这个宠惯了的人常常说这句话。但是我相信,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盲目地、忘我地爱过你。我对你永远忠贞不渝,因为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比不上孩子暗地里悄悄所怀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如此希望渺茫、曲意逢迎、卑躬屈节、低声下气、热情奔放,它与成年妇女那种欲火中烧的、本能的挑逗性的爱情并不一样。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将他们的全部热情集中起来:其余的人则在社交活动中滥用自己的感情,在卿卿我我中把自己的感情消磨殆尽。他们听说过很多关于爱情的事,读过许多关于爱情的书。他们知道,爱情是人们的共同命运

  因为我把往日的每一秒钟都回味了无数次,因此我的整个童年时期还都历历在目,那些逝去岁月的每一分钟我都感到如此灼热和新鲜,仿佛是昨天在我身上发生的事。 我的孩子昨天死去了——他也是你的孩子呀。他也是你的孩子,亲爱的,这是那如胶似漆的三夜所凝结的孩子,这一点我向你发誓。人之将死,其言也真,我快踏上黄泉路了,是不会撒谎的。这是我们的孩子,我向你发誓,因为从我委身于你的那一刻起,到这孩子从我肚子里生出来这一段时间里,没有任何男人接触过我的身子。我的身子任你紧紧贴过之后,我就有了一种神圣的感觉:我怎么能把自己既给你,又给别人呢?你是我的一切,而别人只不过是从我生命边上轻轻擦过的路人。

  即使我腹痛得蜷缩起来的时候,即使在大学生触触摸摸般的目光下我羞愧得无地自容的时候,即使在痛苦撕裂我的灵魂的时候,我都没有在上帝面前控告过你;对于那几夜,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从来没有责骂过我对你的爱情,我始终都爱着你,一直为你所给我的那个时刻而祝福。假如由于那些时刻我还得再进一次地狱,而且事先知道我将受的苦,那么我还愿意再进一次,我亲爱的,愿意再进一次,再进一千次!

  每一个我向他委身的男人都喜欢我,他们大家都感谢我,都依恋我,都爱我——只有你不是,只有你不是,我的亲爱的!

  我感到很痛快:我把一切全对你讲了,现在你就知道,不,你只会感觉到,我曾经多么爱你,而你在这爱情上却没有一丝累赘。我不会让你痛苦地怀念的——这使我感到安慰。在你美好、光明的生活里不会发生些微变化……我并不拿我的死来

  做任何有损于你的事……这使我感到安慰,你,我的亲爱的。"

  她是13岁的时候碰到了他,这个令人着迷的过着潇洒人生的作家。她的暗恋在前三年仅仅深埋在内心,她像小偷一样窥视着他的生活。可是母亲的再婚打乱了她的爱慕,她在临走前的最后一夜等他到凌晨两三点,却听到他和别的女人挑逗的笑声。

  她16岁到18岁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在家里坐着思念那些已经重温了上百遍的细小回忆,而这回忆仅仅是充斥着他面容的印象。她会买来他已出版的全部作品,执着的把他的书读的滚瓜烂熟。此时少女也早不是13岁那个瘦小未完全发育的小孩子,走在大街上会有人转过头来看她,可是她却偏执认为她的身体只是属于他一个人的。

  终于她在这年百般央求母亲回到了维也纳,只为与他重遇。她开始不顾下班后的劳累,甚至不顾大雪纷飞的夜晚执着的在他回家的那条胡同里等他,等他发现她注意她认出她。

  一天晚上,他终于注意到这个漂亮甚至是有些奇怪的姑娘,他的目光变成了那种曾在少年时候唤醒她身体中女人灵魂的目光,脉脉含情,撩人销魂。即使这样,他还是没有认出她,这种命运一直贯穿了她的一生。两天以后,他终于邀请了她,回到她岑梦寐以求 的那间视为神圣教堂的他的房间。他们的三夜欢享被他经常性的旅行给打断,留给她的则是她的孩子——他们的孩子。

  她努力让这个孩子过上她所希冀的上等生活,因为他是如此像他。他应该接受这样的教育,应该像他一样可以在奢华的环境中来去自由。为此,她说,我卖淫了。她结交那些很有钱的朋友,并接受他们的帮助委身于他们。大家都喜欢这个女子甚至都爱她也有些向她求婚,可是她不要。她一直都在等待他的召唤,哪怕他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绝美的人儿在等待着他。

  在她变成一位贵妇人后,他们经常相遇,可是他却还是没有认出她来。终于,他在一位爱她的情夫那里又一次注意到她了,他又她向发出了挑逗般的邀请。依旧是那所公寓,他们互相给与温暖,却又带给她更多的失望。她竭力控制自己不要说出自己是谁,自己的爱人是谁,最终在看到他在她的暖手筒里塞了一打钞票后落荒而逃。而那个约翰,他一直以来的贴身仆人却认出了这个自童年后就再也未见过的女孩。慌忙中的她感激的跪倒在这个老仆人面前,亲吻他的双手并把那些钱在他的诧异中都给了他。是啊,所有人都对她很好,只有他把她给忘掉了,只有他从来没有认出她。

  你知道吗,我所诉说的这个故事,平淡无奇的故事,是你们还没有读完的一部分。这个陌生的女人,给作家R写了一封信,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我所说的故事,都是这个女人在信中讲出来的。她给他的称呼是“你,和我素昧平生的你!”。而第一句则是“我的孩子昨天去世了——”。她向他娓娓道来,她的一生她这始终属于他的一生。她说,若是他读到了这封信,那么就是一个已死的女人的诉说。

  而上边的引号里的三段,就是从她的信里拿出的三段。那是她对爱人的告白啊!在他读完这近20多页的信后,“他感觉到一次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一时间他的心里百感交集,他思念起那个看不见的女人,没有实体,充满激情,犹如远方的音乐。”他终是念起了这个在他生命中仅出现过四夜的女人。

  我此刻心情依旧是不能平复,我在摘选这些段落的时候眼泪又一次涌出来了。我虽是情感细腻到字里行间的人,但是令我流泪的文章还是可以数的出来的。中午12点多的时候我正在读这篇20多页的“信”,我就说我要写一篇东西,无论写出来的是什么我都要写下来。

  我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仍是塞着耳机睡的,可是我还是久久不能入眠,我想要给一个人说点什么东西,于是我就一遍一遍的在脑中叙述那些事情,那些我想要说出的东西。他们用常用文字表述的人嘴上的功力可能是不太到位的。我不是的,我能说会道可是有些事情明明可以说出来的事情,却感觉只有用文字郑重的表述出来才是正确的。还有些时候是因为,没有那种机会了,迫不得已只能让他们化作一个个正正方方的字。

  而这个陌生女人之所以写字,是因为她根本就没有那种在他面前诉说的机会。若是他爱她,便会留她在身边,可是他在同她风流后便像打发妓女般把她赶走了,还从未认出过她。我想,即便在她由孩子变成少女的时候他认不出也就罢了,但是在她变成交际花式的少妇时,他不是应该认出那曾在少女时期第一次献身于他的她啊!

  爱情,真的只是一见倾心的感觉,可是后面的路途却是由两人中的主导方所决定。她说:我不埋怨你,我爱你,爱的就是这个你“感情炽热,生性健忘,一见倾心,爱不忠诚”。我爱的你这个人就是这个样,只是这个样,你过去一直是这个样,现在还是这个样。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也没有收到你的一行字,你的一行字,而我却把自己的生命都给了你。我等着,绝望的等着。

  其实,我真的很难相信这是茨威格写出来的东西,我宁愿相信这真的是这个女人写给他的最后的情书,阐述她一生只为他生的的这些年的爱情。孩子,少女,少妇,她们的寄托他怎么可以都知道,怎么可以借着这封如此轻易地亮出我们的弱点。我的耳朵里一直一直旋转着同一首旋律可是我怎么都不腻,我看这信哭的时候它可以给我当背景陪着我安静流泪,我写这篇东西的时候它也在看着这个女人的故事。有一首歌叫做“你爱我像谁”,在我听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是“你爱我,像谁”,可是后来我看到歌词才发现原来是“你,爱我像谁”。当我抱着不同的心态的时候我连这个歌名都可以认为是另一个意思。还好,这首歌足够难听,我还是只愿意沉浸在力宏的声音里。

  终于有这么一个世界,让我窥探到真实且明白自己的感情自然到与此同时可以重复千万遍。我又想起了那句:所有人都喜欢我就你不喜欢我。所有的人都能记得她都喜欢她甚至是爱她,可唯独这个世界于她最重要的那个人不记得她,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与我曾说过的话如出一辙。

  我今天一整天都穿着人字拖,就连下楼两次也都是穿着人字拖,我想看看这个世界,想要看看它会不会为我做些什么。我一个人走路,一个人打水,一个人在路上莫名其妙的想着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使劲的盯着自己发白的冰凉的脚趾头,我想不行了,我还是什么都不知道,我想逃回去赶紧回去,只有回去我才能有条不紊的做任何事情。

  这个写信的女人其实真的很变态的,和我一样一样的变态。她死掉了,为她的孩子死掉了,可是R还存活着,每年他生日的前一天就得忍受着这个悲哀女人留给他的伤感故事。原本十几年都不知道的爱慕者送的玫瑰,还得为她的现身而消失为她的死而消失。R,这是对你的惩罚,是你生性风流,处处留情所造之孽,怪不得这个被爱情折磨着被幻想甜腻着的女人。

  我在看《人类群星闪耀时》时认为茨威格只是个语言优美笔调精致的传记作家,现在,我完完全全折服在他的笔下了,我愿意就此改变初心,由偏爱卡夫卡的阵营转向他,虽然他们的风格迥然不同,仅仅都只是犹太人而已。我要继续读后6个故事去了。我仍旧希望可以让我再一次流泪。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五):我的爱只是我的爱

  我是看了电影以后才知道有这么一部小说的,因为很喜欢,便去借了书来看。

  一翻开来,我就被彻底吸引了。每一句话,都有了表情。女人的每一个叙述都带着一丝冷寂,却又包含了激情。它们游走在所有人的思想之上,不但主宰了男人的心,我亦随之起伏。

  这不仅仅是告白,她并不是为求一个答案,也没有告诉他她是谁。行将离去之时,她想要释放自己,让自己解脱,带点快感的,让男人永远背负上她的存在,那种隐隐地,却深刻的情。

  不得不说,笔者聪明地运用独白,令任务活灵活现,富有感情和主观意识,牵动了我们情感的弦。

  在我认为,女人的爱也可算是柏拉图式的爱了。现如今,现实主义在生活层面上太过凸显,以至于扭曲了人们对于爱情的观点,人们总是想要从中索取,索取安全感、自尊感、新鲜感……总是认为既然我爱你了,就应该怎样,你不应该怎样,为什么你要这样……而忘了去想想算算自己所应该付出的

  请停下来认真想想你为他(她)做过什么,你是否主动提醒过他(她)你的热情与思念、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六):不光是爱情,还有其他。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写法。一个人的独白带出两个人的状态,而写的是一类人存在的方式,和一场贯穿始末的气场。

  这样的男人,从前是有的,现在还是有的。女孩子傻傻的,女人也傻傻的,而也就是这样的傻才给了男人遗憾和稍许心痛。

  她心里的怨念是“他认不出我”,她的一次次失望说白了也是源于自己。像个鸵鸟似的,头扎进沙子里一鼓作气,一而再,再而三的付出,自己把希望垒得高高的,以为这个世界的能量是平衡的,他就能感知到。

  他没有错,她也没有。但他们俩都是自私的。她自私地自以为是地用自己的方式爱他,还要怪他的不领情。她不是洒脱的女人,她的痛苦还是根源于她要求“回报”,她口口声声说自己“不需要你的眷顾”“怕成为你的牵绊”,可她的内心终究无法释怀。她要他知道这一切

  他于她来说,是一场修行。但他并没有强加于她。

  当她的狭隘遭遇他的漠然时,痛苦滋生了。

  这个女人有点可怜,但是回到现在的世界里,怕是很缺这般纯粹、迟钝、爱情至上的了。看这篇文的时候听了一首歌,台湾一个清新小女声《不做你的情人》。宁愿不做你的情人,收起我的天真 。现在的爱情如是说。这是变聪明还是更傻了。

  不光是爱情,还有其他。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七):热烈抑或偏执

  真的就有那么一个人,一生只为一个人而活,而她在对方的生命中连过客都不算,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始终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这个女子,给这个风流倜傥的男子灌注持续的爱。

  要说爱,那位情种,怕是一刻钟都不曾给她。

  我相信,作者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歌颂那种隐晦热烈的爱情,不过,我总觉得,那不是爱情的力量,也许是一种心理疾病。

  其实很多心理方面的疾病,可以成就传奇,而患者却忍受这疾病带来的极大痛楚,甚至死亡,比如梵高、海明威,这本书的女主人公也算一个吧——虽然作者是绝对不会同意这种背离主旨的臆断。

  大脑的某方面被压制,灵感被释放?还是……好有意思的课题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八):爱情 信仰

  “这封信大约有二三十页,是个陌生女人的笔迹,写得非常潦草,与其说是一封信,毋宁说是一份手稿。”小说的开头很快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神秘,充满未知的情感。

  “你,从来没有认识过我的你。”

  那么,对一个从未认识过自己的人,何以有如此多的话要对他说呢?!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

  何来一个陌生人的儿子?这个儿子和这封信的收受者又有什么关系?

  这一切,让我们和故事的男子一样,充满迷惑,禁不住一字一句看完这封信……

  这是一封来自曾经的情人的信,这个女子在她13岁那个懵懂花开的季节里,暗暗喜欢上了一个男作家,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许除了邻居,再也找不到一个理由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在女孩看来,这个男子是如此的年轻、漂亮,身材颀长,动作灵巧,英俊潇洒,和她梦中的带着眼镜的和蔼可亲的老年人的形象相差甚远。他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轻浮、贪玩、喜欢奇遇的热情少年,同时又是一个在艺术方面无比严肃、认真负责、极为渊博、很有学问的长者。这一切,在一个13岁的女孩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被她察觉,甚至着了魔似的被深深地吸引!

  于是她无不利用每一分钟每一秒钟来观察他,就像他们之间存在着一股隐形的磁力,让她幼小的心灵里蓬勃出强烈的欲望,这欲望和那种欲火炽烈、贪求无魇的爱情完全不同,她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然而,她渐渐发现这股无形的吸引力并不存在于两个物体之间,而是一厢情愿地如一条射线,没有任何拐点地射向另一方。当他和别的女人欢愉的时候,她很失落,甚至带着怨恨,但是她的心却像着了火一样,一头栽进她的命运,就像跌进了一个深渊。在她心里,她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一步步地靠近他,一步步地让他开始结识、喜欢上她。她甚至几个月,几年,手里拿着一本书一下午一下午地坐在小孔跟前,坐在冰冷的门廊里守候他;她亲吻过他的手摸过的门把,偷了一个他进门之前扔掉的雪茄烟头,只因为他的嘴唇接触过它;晚上上百次地借故跑下楼去,到胡同里看看他的哪间屋里还亮着灯光,用这样的办法来感受他那看不见的存在。

  然而因母亲的改嫁使得她们要迁居他方,在他方的日子里,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远方那个人,于是她顽固地坚持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前往维也纳,再一次来到了那个曾经居住过,日夜牵绊着的那个城市,只是在她看来,变得陌生了,直到她感觉到他的存在,才获得了生气,才重新复活。每天她都站在他的胡同里,即使风雪交加,后来,他们几次在胡同里邂逅,可他却从未认出她来,她失望,却反而怀着愈加强烈的信念在等待。终于有一天,他们开始攀谈,开始共餐,开始度过一个甜蜜的夜晚,感受那渴望已久的温柔,这温柔在那一夜只属于她,属于那个默默等待了几年的女孩,在醒来的每一个清晨,她会带着一朵纯洁的白玫瑰离开,那玲珑白皙的玫瑰,正是她少女的心,正是她少女般纯洁的爱恋!

  这样一个生活自由的男子,在出差回来后,没有兑现他的诺言,他再也没有询问过她,再也没有找过她。她想,或许他已经把她忘得一干二净了吧!然而她已经有了他的孩子,可是她害怕他知道以后会叫他把孩子打了,所以她选择了一个人生活,把孩子生下来。为此,她在医院里受尽了耻辱,备受恶毒语言的鞭笞。那拥挤不堪、水汽弥漫、充满了呻吟、笑语和惨叫的病房,就是一座使羞耻心备受凌辱的屠宰场!

  她把这个孩子当做是他生命的延续,既然不能抓住那个幸福得无忧无虑的人,那就把这个孩子永远交给她,可以哺育他,喂养他,爱抚他,亲吻他,这样他就再也不会从她的身边溜走了。

  为了使这个孩子在富裕的环境里收到教育,过一种上流社会的光明、快乐的生活,她卖了身。然而她始终是属于他的,她拒绝了所有男人的求婚,好一听到他的呼唤,就能应召而去。

  时隔多年,在一个混杂、喧闹的舞厅里,他们再次相遇,他那火烧火燎的目光,无时无刻不在撩动着她的心,那颗多年来一直燃烧的心灵,虽不曾熄灭,却在那一刻燃烧得仿佛要沸腾起来。于是她追随着他的脚步离开了舞厅,只给她的男友留下了一个傻瓜的疑问:供养了几年的情妇遇到了一个陌生男子一招手就跟着跑掉了。然而又有谁知道,这一声呼唤她等待了多少年,她坚持守着这个孩子就是为了终有一天她能等到这个孩子的父亲来施与他们温暖。可是,即使在赤裸的身体面前,他也没有认出这个女人,他的激情对一个情人和对一个妓女不加区别。

  试问这个女人究竟是谁?她也在问自己,是从前那个心急如火的小姑娘?他的孩子的母亲,还是一个陌生的女人?

  黎明终究是要到来,为了这一夜,男子给了这个面前的女人钱,受到这样的侮辱,她除了悲痛别无选择,她要了一只白玫瑰,想要唤起他的记忆,然而终究他还是一无所知。

  她绝望地离开。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她的孩子和她的父亲一样,一夜之间残忍地抛开了她,一去不复返!孤零零地一个人,一无所有!

  等到男子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她连最后自己的生命也逝去了,带着无比的爱和无比的恨离开了!

  从她童年觉醒地那一刻起,她的一生注定就是等待。她对他的爱从一开始就是无声无息,不着痕迹,她如一团火焰般在他的周围燃烧,然而他却始终不曾感受到她划过的痕迹。她为了他忍辱负重地生下了那个孩子,为了孩子又选择了不曾喜欢的生活,当那一团火焰再次焕发出炽烈的火光的时候,他却回以她一盆彻骨的凉水,他的孩子走了,那离开的生命不只是属于一个孩子,更属于一个在情感里苦苦煎熬的母亲。她爱他毫无疑问,那么她恨他吗?

  有人觉得这是一个女子一生的悲哀,没有得到一份自己渴望的爱,没有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感情的世界里,男子总是更容易得到解脱,而女子则甘愿牺牲一生来苦苦捕捉一份不再真实的感情!

  她究竟幸福吗?或许在她离开他的日子里,她是痛苦的,那种想念何其强烈,内心的火焰日日地燃烧,却又久久等不到她期望的那个人为她架起那积淀在深处的薪火。那种等待是漫长的,因此是煎熬的!最终他没有等到那个男子认出她的面目,没有等到多年后可以组建一个完整的家庭的结局,没有等到得以收获她用一生最美好的时光播种的果实!留给她的,只是用一生的等待来换取一刹那的离去!这样的牺牲值得吗?

  其实,有一种为爱而死是愚蠢的,有一种为爱而死却是幸福的!人们往往认为为“爱”,这样一个虚无缥缈,抓不着,看不见的东西而断送自己的性命,是一种罪过,却不知这种“爱”的力量,是人间最至高无上的一种力量。在她看来,她将追随者她的儿子而去,依旧愿意在她的儿子身上保留那份留不住的爱,面对世间的那个男子,她残损的身体再也经不起火焰的炙烤,告别那一份花费了一生的经历去等待却最终还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感情,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只是选择的途径不一样罢了!在她即将到达的那个世界里,有她可爱的儿子,在她的儿子身体里,流着两股缠绕的血液,彼此交融。

  在那里,将重新焕发她对爱情的信仰!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九):家庭教师

  学理科的我从拒绝读文学书,到最近开始接受文学书,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以后这些文学书还是要多读读,多学习点课外知识呢。所以决定以后每天都来写评论,虽然我写的评论会很乏味,很无聊,但也是一个锻炼的过程。今天读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家庭教师”,作者从两个十二三岁的儿童的角度来纰漏成人的现实世界,并明显的表现出两人在发现事情真相的过程中所不可避免地受到的心理冲击。女教师的悲惨遭遇使得两个孩子的心灵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过早认识了社会的残酷与现实,失去了美好的纯真与信任,甚至对自己的父母,也不再相信。。。这是对孩子是多么的残酷。。。或许以后的她们不再经历美好的童年,而在猜疑与记恨中度过。。。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十):期待ing

  在我深深思念着你的日子里,我看了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是如何满含泪水的等待着这段爱情的结局的,就像每一次想到你一样,你,不曾认识我的你,在那短短的三天里,只有那了了几句话,我对你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情,像少女时的她,一种真挚的以致于再也不会赠予其他的爱情。

  今天我终于完整的读完了茨威格的这本书,原来我的爱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我没有那种勇气,也不曾有为之牺牲的心,我只是在朋友问我男友的标准时说出了你的姓氏,那一刻你是那么清晰,只是在遭受挫折时,你便成了我母亲之外唯一假象的诉说对象...我是真的爱你吗?还是潜意识把你刻画成了童话故事里的王子...

  我写这段话来纪念我二十岁的爱情,如果我们还能再见面,那时的我应该懂了什么叫爱,或者说何谓一头栽进命运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